人性的本质、中西方对比和缺陷
人性本质、中西方对比与缺陷
人性本善的祸害
孟子人性本善的根本错误,就是把人性的社会属性 “善”当成了人性的自然属性,他无视人性自私的本质, 让人误认为自私是恶,使人们不敢承认自私,结果人 人都充当伪君子。
(小镇招待客人的美酒,长者生前与死后的差异)
性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必然导致 了人治社会。
人治社会的最大特征:最高统治者是神、是圣、是 英雄、是哲人。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尧舜之所同也”。
“食色,性也”。
他认为这是人性的本质是恶,而把仁 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性的社会属性。
人性的本质、中西方对比和缺陷
人性向善的不同途径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主 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 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主 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 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
管理漏斗
人性差异
所有制差异
行业差异 人力资源差异
人性的本质、中西方对比和缺陷
都是人性惹的祸!
人
善?
性 恶?
人性的本质、中西方对比和缺陷
关于中国人性思想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最 早谈到人性,他并没有给人性 明确的回答是善还是恶。“性 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性的本质、中西方对比和缺陷
关于中国人性思想
现实世界的超级悖论
主张人性本善的中国人, 却让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皇权造 成了一个非常缺乏人道的人治 社会;主张人性本恶的西方人, 近500年来竟创造出了一个科 学、民主、自由、相对更富裕 更尊重人道的社会。
人性的本质、中西方对比和缺陷
中国“圣贤”们的“性本善”思想
春秋战国
孔 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文艺复兴人文思想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一、西方人性假设(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的观点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他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之有利于他人,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
泰勒制是其典型的代表,这个经济理论对应的管理方法就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中国和西方,这种人性假设下对应出现的管理政策确实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应的是中国政治上的稳定,西方经济利润的增加。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的片面性也更加凸显,这种人性假设的实质是把人看作一种单纯的动物,无视和抹杀了人的社会性。
在这种人性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管理措施,不可能真正、持久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激发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
(二)“社会人”假设社会人是梅奥总结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
“社会人”的观点认为,工人不是机械被动的动物,对工人劳动积极性产生影响的也绝不是只有经济报酬,工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求,比如对尊重的需求等。
这种“社会人”假设的观点类似于孟子“性善论”中的观点,将人性向好的一面去看,不再片面地将人性看作追求利益者,而是把人的社会需要看作人类行为的动机,“社会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在劳动中与其他人交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
他认为:“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的、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
”其目标就是自我实现,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利用自己的天资和能力,使自己变得完美。
该理论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立体的个体,个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个人的价值与尊严。
他强调发挥人的潜能与价值,由此也推动了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一、西方人性假设(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的观点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他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之有利于他人,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
泰勒制是其典型的代表,这个经济理论对应的管理方法就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中国和西方,这种人性假设下对应出现的管理政策确实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应的是中国政治上的稳定,西方经济利润的增加。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的片面性也更加凸显,这种人性假设的实质是把人看作一种单纯的动物,无视和抹杀了人的社会性。
在这种人性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管理措施,不可能真正、持久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激发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
(二)“社会人”假设社会人是梅奥总结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
“社会人”的观点认为,工人不是机械被动的动物,对工人劳动积极性产生影响的也绝不是只有经济报酬,工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求,比如对尊重的需求等。
这种“社会人”假设的观点类似于孟子“性善论”中的观点,将人性向好的一面去看,不再片面地将人性看作追求利益者,而是把人的社会需要看作人类行为的动机,“社会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在劳动中与其他人交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
他认为:“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的、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
”其目标就是自我实现,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利用自己的天资和能力,使自己变得完美。
该理论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立体的个体,个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个人的价值与尊严。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性善与性恶中国人相信人本性善,西方人相信人本性恶。
中国人是农业文明,土地固定、人员固定,是熟人社会。
在熟人社会中,熟人的约束,使得村民更多展示了人本性善的方面,性恶被抑制了。
而西方人是海洋游牧文明,游走不定,是生人社会。
在生人社会中,缺少熟人,人与人之间时刻保持着警惕,使得西方人更相信人本性恶。
善分为真善与伪善,恶分为真恶与伪恶。
真恶不可怕,惹不起可以躲,要是实在是十恶不赦,会有法律惩罚。
但是伪善就不一样了,因为它无法分辨,无法制裁。
二、人治与法治中国人是人治国家,西方人推崇法治。
中国的人治思想来自性善,正是因为相信人本性善,所以才会相信有永远不犯错误、即便犯了错误,也会自我纠正的大贤。
所以说性善和人治是中国立国的根本,是一对不可拆分的“双胞胎”。
所以中国人是人治国家。
西方人相信性恶。
崇尚理性的西方人认为,人是神与兽的结合体,及时是最好的人也不能消除兽性和私人感情,这种兽性和私人感情一旦获得没有限制的权利的辅佐,就会无限制的膨胀。
所以西方人推崇法治。
三、集体与个体中国文化看重整体,西方文化尊重个体。
一方面,中国是农业文明社会,通常是以家庭生产和消费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在大工业机械生产之前,由于农业生产非常繁重,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所以得依靠家庭甚至是家族的力量。
另一方面,中国人是靠天吃饭的,一年四季必须得是风调雨顺,中国人得依靠大自然,这就是天人合一。
所以中国人看重整体,人与人之间的整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
西方的文化区别于中国,导致了西方人看重个人。
商业的根本是“利己”。
个人的利益、个性的维护成为商业运营的保证。
海外冒险也需要合作,但是因为贸易是流动的,那么合作也是流动的,而不是固定的。
为了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能够做到的,就是在遵守契约的前提下,每个人的个体权益得到最大的限度的保障。
所以西方人尊重个体。
总的来说是地理位置倒置了不一样的经济基础与文化。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中西文化都讲人性,尤其中国讲得多。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性看作纯真、纯善,与道相通的形而上的东西。
《周易.系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成性存善,道义之门。
”《中庸》开宗明义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大学.右经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程颐诠解:明德就是人的天性,它通晓一切道理,能够应对万物,但却受气禀的蒙蔽,有时昏昧,但它本体的灵明一直存在,学者应该去掉外物对本性的污染,以恢复人们本来的明德。
(原文经过作者翻译)不仅儒家,佛教也讲“佛性”、“觉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道教讲“性命双修”;都是把人的本性看作纯真、纯善的生命之源,人的本质。
不过,儒家对人性的看法并不一致。
孔子未说性善或性恶,而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同孟子辩论的告子,看法同孔子差不多。
告子认为人的天性无善无不善,好比流水,你从东方开口子,它就向东流;你从西方开口子,它就向西流。
告子还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就是说:人性就是人的欲望和知觉运动。
孟子用诡辩论批判告子,实际上批判了他的太太老师孔夫子。
后于孟子的荀子提出“人性本恶”。
西汉的杨雄提出“善恶混”,就是人性有善有恶。
唐代的韩愈提出“性三品”,就是人性分上、中、下三等。
宋儒程颐、程颢和朱熹又把人性分为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气质、才、情均有不善,只有天命之性有善无恶。
宋明两代的儒者把心性之学搞得繁锁不堪,矛盾百出,越说越玄虚,越说越糊涂。
还是那些并非正统儒学大师的学者能够讲出一些常识性的道理。
中唐诗人杜牧在《三事立性辩》中说:喜、怒、哀、惧、欲、爱、恶等七情就是人性;而在七情之中,喜、怒二者生而有之,是性之根。
婴儿见了奶就爱,就要拿起来吃,求之不得就要哭,要发脾气,可见,爱和怒是与生俱来的本性。
孩子长大后,喜、哀、惧、恶、欲这五种欲望才逐渐产生。
至于善恶的观念,那是孩子受了教育、有了社会阅历以后才会有的。
人性在不同文化中有什么差异?
人性是指人类的天性、本性、本质或本能。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性表现出来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这些差异不仅涉及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还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人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一、行为方式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和独立,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和权利。
而在一些亚洲国家,人们更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更加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利益。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时间的效率和准确性,非常注重时间的管理和利用。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时间的弹性和灵活性,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时间管理不是很严格。
二、思维模式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更加注重事实和证据。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综合思维和直觉能力,更加注重整体和上下文的理解。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实用性,更加注重个人的创新和创造力。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更加注重问题的含义和意义,更加注重传统和历史的积淀。
三、价值观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更加注重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个人的成功和竞争,更加注重个人的成就和荣誉。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心理健康。
人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这些差异不仅涉及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还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
中西方哲学对人性定义的对比
中西方哲学对人性定义的对比作者:高晏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02期摘要:中西方哲学对人性的定义对比分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人性,中国哲学认为主要就是人的善恶问题,其主导思想是性善论。
与之相反,西方哲学家定义人性的主流思想是性恶论。
从对人性定义的角度来看,中西方哲学对人性的定义差别巨大,反之,亦有互补之处。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人性;异同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发展,西方哲学对人性的定义也有异同。
古中国哲学有“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西方亦有谚语讲“人性本恶”。
但中国古语亦有言“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人性可因为后天习性的不同而有改变,西方哲学即使认为人性本恶,同时也相信,人性向善。
如此说来,中西方哲学对人性的定义,存有极大差异,但某些方面亦有相同之处。
一、中西方哲学对人性的定义人性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哲学家们研究的问题之一。
在中国,以孔子为代表开创了人性的学说,为中国哲学研究人性奠定了基础。
在西方,神学与宗教学为西方哲学对人性的研究提供的重要素材,亦为其打下基础。
人性是什么?人性即是人的本质,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和道德属性。
即是在古哲学史上对其并没有如此严格的定义,但是这些属性在人性学说中都有所体现。
二、中国哲学人性论自中国哲学来看,在古代是没有“人学”这一词语,但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思想和学说。
因此中国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性论学说。
(一)天降善性。
在远古时期,人们认为人性是善的,而且,这种善是上天赋予的,这就是天降善性论。
孔颖达有言:“天降善于下民……与善于民”,大意为:上天将“善”赋予他的人民,让他们有了善这一本性。
(二)孔子的人性思想。
孔子将人性归纳为“仁”,即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且,这种仁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这种爱人的人性本质是他的一种期望,一个目标。
圣人趋向于仁,但不可达到。
孔子也认为,人的天性是差不多的,但因为个人后天的学习或者影响有所差别,人性因此不同,但只要按照“仁”的标准来做,就会渐渐地趋近于“仁”。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假设出发重新审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心理社会行为差异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假设出发重新审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心理社会行为差异摘要:从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假设出发重新审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心理社会行为差异,本研究表明:中国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设使得中国人的心理社会行为出现了一种原发性的焦虑,并造成了中国人注重道德评价、关注环境影响以及较多防御反应的特点;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本恶假设则使得西方人有~种原发性的随意和放松,并造就了西方人关注行为和事物本身特点、关注目标特点及较少防御反应的特点。
前者被称为“性善文化”,而后者则被称作“性恶文化”。
通过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重新审视,不仅支持了对中西方“性善一性恶文化”的界定,而且也深化了对上述概念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对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及全面梳理西方心理学概念的需要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人性论;性善一性恶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中西方行为与思维模式的差异在心理学研究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证证据,而且这些差异往往被看作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结果。
例如,Nisbett认为,亚洲文化下的人和欧洲文化下的人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看待它们周围世界的方式都有很大差异]。
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建筑、生产方式、器物等物质层面的内容,也包括语言文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非物质层面的内容,而x,i-人性的看法是文化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中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入手,深入探索中西方行为与思维倾向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假设“人性”,即“人之性”,而“性”是指事物的状态、情况,或说质性、特点等。
例如,“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苟子) 、“天命之谓性”(子思)、“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董仲舒)_4]、“性,生而然者也”(王充),“性”字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事物的状态、情况,或说质性、特点等。
“人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状态和资质。
按照英国生物学家达肯斯(R.Dawkins)的观点r6],作为生命最基本单元的基因的惟一天性是自我复制,而基因要达到自我复制的目的,惟一可行的就是利用天地间的生物为它生存与繁衍的载体用来自我复制。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
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
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
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
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
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
“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
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
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
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
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
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
“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人性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的是人的本质、特性及其与宇宙、社会、文化等之间的关系。
中西方文化对于人性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这些不同点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特色。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基本观点和现代影响三个方面对中西方人性论进行比较。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人性论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尤其是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对于人性的探讨。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并通过道德教化和规范来引导人们行为。
道家则更加注重人的自然性,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
墨家则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认为人应该互相爱护、关心和帮助。
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的人性论奠定了基础。
西方的人性论则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
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主张,认为人应该通过反思和自省来认识自己的本质。
柏拉图则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欲望、意志和理性,认为人应该通过理性和道德教化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本质上是政治动物,并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社会秩序。
这些思想为西方的人性论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观点中国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教化来达到圣人的境界。
其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和道德责任感,主张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来引导人们行为。
道家则更加注重人的自然性和超脱性,认为人应该通过内心的平静和自省来达到自由和无为的境界。
墨家则强调人的平等和互助,主张通过“兼爱”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西方的人性论则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本质上是自私、贪婪和残暴的,需要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限制人的行为。
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人本质上是理性和善良的,应该通过理性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们行为。
例如,尼采提出了“超人”的概念,认为人应该通过超越自身限制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马斯洛则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行为的动机是源于内心需求的满足。
三、现代影响中西方的人性论思想对于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在人性论方面以儒家孟子“性善”观点,荀子首创韩非子传承的“性恶”为主。
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西方文化中的原罪论是基督教思想精华之一,也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西方各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文化色彩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圣经》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础,西方文明的价值理念、政治、经济、文学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都带有《圣经》的明显烙印。
标签:性善,性恶,原罪,中西文化。
引言古往今来,中西方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体现在东西方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
究其根源是中西方传统文化思想的差异,探究这些异同则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研究人性。
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论述,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且对后世儒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对人性的起源、结构、价值观、及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多是从性善、性恶等易于为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角度出来分析的。
西方之于人性论的探索在古希腊时期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当属基督教的《圣经》中著名的“原罪说”——人生来有罪,罪恶。
真正确立了“性恶论”在西方哲学,文学,政治学等方面不可摇撼的地位。
本文就中西方主流人性論观点进行比较,以及不同的人性观对中西方人文科学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研究。
一、中国古今人性观(一)孟子的“性本善”论。
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新的观念。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性”,即“仁、义、礼、智”,“四性”经过外界环境影响和个人的主观改变即成为“善性”。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中西方人性论比较摘要:中国和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的是整体和谐论与二元对立论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的灵与肉是和谐统一的,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
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的一面与野兽的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的他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和谐二元对立法国18世纪着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的,“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给自己提出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
而对你的目的,这就是全部道德学的撮要。
”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是任何道德学说的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的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
(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 3)性恶论———荀子。
(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
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
(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
(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
”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后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都是对这三种观点的发挥或综合。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人性论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探讨的是人类本质和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
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人性论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取向,本文将就此对中西方人性论进行比较分析。
1. 中西方人性论的概述1.1 中方人性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中,如《论语》、《孟子》等。
儒家有说“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认为人性有本善之说。
儒家强调的是不断学习和实践,而不是内在本质的发掘,人的性格、素养是需要不断培育的。
1.2 西方人性论西方人性论的发展则始于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认为人类是由于原型类似的灵魂降临而成,是伟大而高尚的。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性有理性、欲望和感性三个部分。
基督教修行的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本来就是罪恶的,需要通过信仰、教育和行为实践来改变。
2.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2.1 对于人性本质的看法中西方人性论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对于人性本质的看法。
中国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天生自然,让每个人的性格得到完美的发展。
而西方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本来是有问题的,需要改变和修正。
它一直认为人性应该被塑造和完善。
2.2 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中西方人性论之间的比较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儒家哲学中,教育是提高人品和行为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素质的提高。
而在古希腊哲学中,教育是对理智和天赋才华的发掘,强调人才选拔和培养。
2.3 对于个体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当谈到个体和社会关系时,中西方人性论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显著的。
在中国儒家哲学中,个人不仅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哲学中,个人的利益常常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之间的交易关系。
3.本文比较了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人性论的发展历程和取向。
中西方人性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包括人性本质、教育、个体和社会关系等,这些观点都对于诠释人类行为和心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理解中西方人性论的差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人类行为和社会体系的发展。
浅析法的人性基础———中西方人性观思想比较
浅析法的人性基础———中西方人性观思想比较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观( 一) 孟子最早提出性本善一说我国古代人人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开篇即说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个观点影响了大多数人对于我国古代人性思想的第一印象和主观判断,很多人往往颇为一致性的认为中国古代对于人性观的认识就是主张性本善的,其实不然。
中国古代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历来有之,孟子认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 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 《孟子告子上》) 由此可见,他是主张性善说的。
而在此之前的孔子对于人性的善恶并没有明确的观点表达,在《论语》上,最多也只是看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的表述,可见即使是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家学派也并不是历来即支持性本善的哲学理论,甚至性善论本身在提出以后也遭受过人们诸多的质疑。
而在孟子提出了此主张以后,影响确实极为深远,在我国古代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性善的人性观曾占据主流,这对于我国古代社会里人的价值理念和自我认知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 二)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然而,在我国古代认为人性本恶的先圣哲人也不乏少数,荀子及其学生韩非子便是主张这一说法的代表。
荀子一度鲜明地指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荀子性恶》) 荀子认为: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绳墨之起,为不直也。
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
他认为礼仪的功能和圣人的出现都是为了应对人性中的恶。
韩非子作为我国古代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为萌。
法家思想一度成为我国封建时期强国兴邦的主流学说,但自秦亡以后,儒家思想长久以来占了上风。
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与做人成为许多儒生文人毕生的追求,这和中国人性观里的追求和实现个人至善的思想是一致的。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人性差别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人性差别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差别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外貌上,在思维上、性格上、精神上都有着不小的差别。
这些差别不是我能够完全了解和熟知的,只能借助某一现象来表述出他们之间的部分差别。
中国人常常把人神圣化,西方人则习惯于把神人性化。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始终贯穿在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之中。
中国人崇尚神的力量,在中国人的眼里,神都是拥有超自然的强大力量,能够将事物瞬间改变;而在西方人的眼里,神也是和人一样,力量与能力有限。
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孰优孰劣,难以知晓,我不能判断,也无法判断。
在中国文化里有关于神的记载最先见于《山海经》,“夸父逐日”、“女娲补天”都是大家熟知的关于神的故事,佛教与道教中关于神的记载也很多,比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如来佛祖等等。
在中国人眼里,神都神圣不可侵犯的,虽然出现过孙悟空大闹天空之类的事情,但这终究是个别现象,何况最后孙悟空还是向神投降,归顺佛界了。
神的地位在中国人心里是崇高的,中国人对神有着特殊情结,可奇怪的是大多数中国人既不是道教的信徒,也不是佛教的信徒,只是遇到困难,难以克服时常常到神面前祈祷,盼望神给他们解决问题,这真是让人惊奇的事情。
中国人心里对神如此崇拜,这体现在中国人做事的心理上。
正是神的强大作用,中国人总想着能够受到神的眷顾,希望有朝一日好运能够从天而降,而不是艰苦奋斗,去取得自己所想要的东西;遇到困难时,则期待着神的降临,帮助自己迅速将困难解决,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去摆脱困境;遇到挫折,则怨天尤人,报怨老天不公,而不是自己化挫折为动力,去努力改变自己的一切……这些都是有些幻想,体现着不务实的态度和侥幸、妄图不劳而获的心理。
不可否认,这种态度和心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身上都存在,但它的确在中国人中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在中国人心里,神是完美的,没有人格缺陷,也没有任何缺点。
当中国人发现一位有能力的人的时候,常常会抱着他其它方面也很完美的想法,一旦发现该人在某方面表现欠缺时,他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被贬得一文不值;中国人习惯于追求全才,一经发现某个人在某些领域表现突出,就会要求他在其它方面也表现突出。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中西文化都讲人性,尤其中国讲得多。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性看作纯真、纯善,与道相通的形而上的东西。
《周易.系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成性存善,道义之门。
”《中庸》开宗明义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大学.右经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程颐诠解:明德就是人的天性,它通晓一切道理,能够应对万物,但却受气禀的蒙蔽,有时昏昧,但它本体的灵明一直存在,学者应该去掉外物对本性的污染,以恢复人们本来的明德。
(原文经过作者翻译)不仅儒家,佛教也讲“佛性”、“觉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道教讲“性命双修”;都是把人的本性看作纯真、纯善的生命之源,人的本质。
不过,儒家对人性的看法并不一致。
孔子未说性善或性恶,而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同孟子辩论的告子,看法同孔子差不多。
告子认为人的天性无善无不善,好比流水,你从东方开口子,它就向东流;你从西方开口子,它就向西流。
告子还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就是说:人性就是人的欲望和知觉运动。
孟子用诡辩论批判告子,实际上批判了他的太太老师孔夫子。
后于孟子的荀子提出“人性本恶”。
西汉的杨雄提出“善恶混”,就是人性有善有恶。
唐代的韩愈提出“性三品”,就是人性分上、中、下三等。
宋儒程颐、程颢和朱熹又把人性分为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气质、才、情均有不善,只有天命之性有善无恶。
宋明两代的儒者把心性之学搞得繁锁不堪,矛盾百出,越说越玄虚,越说越糊涂。
还是那些并非正统儒学大师的学者能够讲出一些常识性的道理。
中唐诗人杜牧在《三事立性辩》中说:喜、怒、哀、惧、欲、爱、恶等七情就是人性;而在七情之中,喜、怒二者生而有之,是性之根。
婴儿见了奶就爱,就要拿起来吃,求之不得就要哭,要发脾气,可见,爱和怒是与生俱来的本性。
孩子长大后,喜、哀、惧、恶、欲这五种欲望才逐渐产生。
至于善恶的观念,那是孩子受了教育、有了社会阅历以后才会有的。
中西方哲学思想对比
中西方哲学思想对比哲学是研究存在、真理、价值等基础概念和原则的学问,是一种思辨性的学问,同时也是一种理性思考的方式。
中西方哲学思想源远流长,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下面就中西方哲学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一、人的本质中西方对人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认识。
中西方哲学思想都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性的,但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
中国传统哲学中,认为人的本质是有情有性、有知有德、有灵有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性”和“道德”。
而西方哲学中,认为人的本质主要是指“自由意志”和“本能”。
中西方哲学对于人的本质的认知不同,也决定了它们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传统各具特色。
二、世界观中西方哲学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存在着不同。
中国传统哲学中,认为世界是有道有法、有韵有节、有序有理的,意味着宇宙是一种有序和谐的整体;而西方哲学中,则强调“人”是宇宙的中心和意义所在,宇宙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具有神性和意义的存在。
中西方哲学的世界观差异,同时也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趋向,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差异和思想特点。
三、价值取向中西方哲学在价值取向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价值取向是以“德”为核心,倡导“仁爱”、“忠诚”、“诚信”等为人处世的准则;而西方哲学则强调“自由”、“平等”、“个性”的价值,认为自由是最重要的人权和国家政策目标。
中西方哲学的价值取向不同,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在人生态度、社会伦理和政治理论等领域的差异和特点。
四、思想方法中西方哲学在思想方法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倾向。
中国传统哲学倡导“思维反思”,以“以治其国,必先齐其家;以齐其家,必先修其身”为出发点,强调“自我的完善”,有“反思”、“内省”、“静虑”、“修身”等重要理念;而西方哲学则强调“逻辑推理”,强调科学和实证,在理解人和世界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来验证结论。
中西方哲学思想方法不同,也反映出两种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和哲学传统,特别是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向等领域的差别。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浅窥人性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浅窥人性作者:晓晓来源:《青春期健康》2013年第09期中国的传统人性,在后天的教化中,虽然被“化”,却也或多或少在接近“伪”,接近人性的迷失。
而在西方基督文化中,讲求的是原罪与救赎,西方文化认为人生来是为了自身的原罪与劣根性赎罪的。
人不能称之为人,直到有了人性。
亚当与伊甸园的一切没有本质区别,直到他的肋骨偷吃了禁果,有了一双辨别善恶的明眼,同时也有了所谓的人性。
有了人性,就区分了人与其他动植物。
有了对理性的趋近与追逐,就有了某种意义上的羞耻心,也就划分了人的具体种类。
诚然,在中西方文化中,人性是有差别的。
中国由于长期儒家思想主导,人性是由道德与礼教束缚的,而西方,人性是由理性支配的。
特洛伊和关羽的英雄形象的区别,就在于特洛伊这个英雄人物形象更具人性,这也是西方英雄人物的共性。
而关羽,则是一个被近似神化了的英雄,虽然也有七情六欲,但大多由于儒家道德与礼教等的束缚而被潜移默化。
中国的传统人性,在后天的教化中,虽然被“化”,却也或多或少在接近“伪”,接近人性的迷失。
传统与道德相比之与理性,近乎类似于今天的法律制度,是靠束缚与条条框框在“吃人”,吃的不是人而是人性,因为传统与道德追求的不是人性,而是神性。
而在西方基督文化中,讲求的是原罪与救赎,认为人生来是为了自身的原罪与劣根性赎罪的。
西方的人本主义,实质上是在认同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同时信任人的发展性。
人是分为肉体和灵魂的,在某种程度上来看,肉体是趋恶的,灵魂是趋善的,所以说人是一半魔鬼一半天使的结合。
由于肉体的欲望不断膨胀,肉体必定向恶,正如《冒牌天神》中的男主角,权利与欲望成正比地膨胀,最终在他得到了绝对自由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
正是由于人的欲望,所以有了禁欲,然而有时这“禁”就像伊甸园的禁果,越禁越容易引起欲望,因为得不到而痛苦。
所幸的是,灵魂是向善的,有对于类似神气的理性的追求,来帮助肉体得到救赎,正如西方基督文化中的自我救赎直到自我解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场
市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市场是人类追求利益的场所,追求 利益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动物为食物而 彼此争斗的习性,或许可以认为是人类 追求利益本性的渊源)。
人性场
情场
情场是人类追求情感的场所, 追求情感是人类的本性之一。
动物的性本能、亲子行为、同类不 相食(不排除相食)的本能,或许可以 认为是人类追求情感本性的渊源。
超级悖论产生的根源
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初 在人性本善、本恶信念上 的差异,是导致中西方社 会后来两千多年历史的巨 大差异的真正心理根源。
人性场:官场、市场、情场
物质性能赖以表现的时、空、信 息场可分为:
重力场
电场
磁场
人类人性赖以表现的时、空、信 息场可分为:
官场
市场
情场
人性场
官场
官场是人类追求权力的场所, 追求权力是人类的本性之一(雄性 动物为争夺雌性动物而彼此角斗的 习性,或许可以认为是人类追求权 力本性的渊源)。
近代更是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代议 制、民主选举、言论出版和新闻自由。。。
中国 “性本善”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一直在人性本善的梦话中,期 盼明君贤相,自欺欺人,任专制主义的传 统源源流长。
人性本善的儒家思想为历代统治者编 织了一块既厚实又华丽的遮羞布,这块布 蒙住了中国人的眼睛竟长达两千多年,至 今人们对这块布华丽的“人文”仍赞不绝 口。
文艺复兴人文思想
新教领袖马丁路德:“人类全部本性就好象是一粒罪恶的种 子”。
启蒙时代西欧思想家
霍布斯:“人对人好象狼一样”; 黑格尔:“恶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原动力”。
西方 “性本恶”思想的影响
西方人信奉人性本恶,所以一开始就选择 了超越一切人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基督教时期,更创造了超越一切人的仲裁 者——上帝。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主 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 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
人性的本质
人性,应该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 善恶,应该限定为人的社会属性。
新生同胞兄弟吃奶的现象 鲁宾逊孤岛上的行为
人性的本质
人性的本质:自私。
自私是天 经地义的,非善非恶,就如树向上长, 水向下流。
只有当某人的自私妨碍了他人的自私,自私才是恶; 只有当某人的自私同时又尊重或有利于他人的自私, 自私才是善。
人性的本质、中西方 对比和缺陷
东西方人性差异
面对不明来物的处理方法 远洋渡轮上的不同行为
AA制 VS 满汉全席 我可以 VS 另选高明
先进管理理念如何才能落地生根
德鲁克 巴 菲 特 科特勒 戴 明 萨缪尔森 马斯洛
? 管理漏斗
管理绩效
管理漏斗
人性差异
所有制差异
行业差异 人力资源差异
都是人性惹的祸!
宋代理学
朱 熹:天命之性是理,理则无有不善。
明代心学 王阳明 :“心之本体,性也,性无不 善”。
西方思想家们的“性本恶”思 想
古希腊罗马哲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柏拉图:“凡进入存在者必腐 败”。
基督教神学
《新约全书》:“我知道,我的肉体之中,没有良善” 。 (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给人类种下了原罪之根)
人性的原恶
懒惰
懒惰原恶实质上是对人类现实活力的抗 拒,是拒绝亲身去体验人类真正的生活。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人性的原恶
嫉妒
嫉妒原恶是来自竞争中的失落感而 丧失自信,实质上是因别人某方面优于 自己而产生恶意。
曹操与杨修
人的生命过程
精神
原 恶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 对人性原恶燃烧的 过程。火焰象征着 人类的精神,它引 人向上,向着真、 善、美。生命燃烧 得越完全,精神就 越美丽、越尊贵。
人性本善的祸害
孟子人性本善的根本错误,就是把人性的社会属性 “善”当成了人性的自然属性,他无视人性自私的本 质,让人误认为自私是恶,使人们不敢承认自私,结 果人 人都充当伪君子。
(小镇招待客人的美酒,长者生前与死后的差异)
性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必然导 致了人治社会。
人治社会的最大特征:最高统治者人是大善; 损人利己是恶,损人不利己或损己不利人是大恶。
人性的趋势:向善,向恶?
人性的本质:自私。
水性,易往低处流。人性,容易趋向恶。 对待人性就好比对待水,宜疏不宜堵。
水性因重力而善下,可以渠疏,可以 坝堵,疏堵得法,则水利无穷;
人性因自私而易恶,可道德疏导,可 法律限制,疏限得当,则创造力无限。
人
善?
性 恶?
关于中国人性思想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最 早谈到人性,他并没有给人性 明确的回答是善还是恶。“性 相近也,习相远也”。
关于中国人性思想
孟子(孟轲,战国时期孔子的孙 子的学生),中国第一个断言人性本 善的人,堪称中国一言堂堂主的始祖。
“恻隐之心(仁),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义),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礼),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智),人皆有之”
人性本恶:也是错!
荀子与孟子犯同样的错误,也是把人 性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相混淆,误认 为自私就是恶。
洪水泛滥 杀人放火
人性的原恶
原恶不是恶本身,不等于已经是恶,
或正在作恶,或将来一定会作恶,而是 指人与生俱来就有作恶的潜在心理因素 或动机。人类的原恶有三种:
任性
懒惰
嫉妒
人性的原恶
任性
任性原恶实质上是对人类文明的抗拒。 汉武帝与司马迁宫刑
人性场对人性原恶的影响
官场 市场 情场 制约 压迫 消 解 任性 懒惰 嫉妒
人性场的陷阱
权力最大化 官场的三大陷阱 权力私有化
现实世界的超级悖论
主张人性本善的中国人, 却让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皇权造 成了一个非常缺乏人道的人治 社会;主张人性本恶的西方人, 近500年来竟创造出了一个科 学、民主、自由、相对更富裕 更尊重人道的社会。
中国“圣贤”们的“性本善” 思想
春秋战国
孔 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两汉经学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关于中国人性思想
荀子(比孟子小10岁),中国第一 个断言人性本恶的人。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尧舜之所同也”。
“食色,性也”。
他认为这是人性的本质是恶,而把仁 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性的社会 属性。
人性向善的不同途径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主 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 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