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教案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地貌学课堂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一,地貌及地貌学1,概述固体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因此他可被分成多个规模不等,起伏各异,高低有别的形态单元。
就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形态单元而言,是大陆与海洋的分异。
在大陆上叠加着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等次一级的形态单元;而在海洋中又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海沟和岛弧等,在大陆的山地中,地表起伏又可被分为冲沟,河谷等小级别的形态单元。
地球表面上这些各种各样的形态单元就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貌。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起伏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分布,动态规律的科学。
2,地貌与地形的差异不同地貌有着不同的成因,如大陆和海洋,它们与整个地球内部物质构成和运动有关,确切的讲,与地壳组成和岩石圈运动相关联;而冲沟和河谷的形成和发展又与气候控制的流水相联系。
因此要研究地貌的成因,演化与分布,仅分析地球表面的起伏,高低是不够的,还应注意固体地球较深部位的构成和运动规律,固体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圈的运动和气候带展布规律。
所以说,地貌不仅是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而且还包括构成这些起伏的地壳和岩石圈物质以及作用于其上的大气和生物过程。
仅研究地球表面起伏的是地形学,这就是地貌与地形的差异所在。
较科学地说,地貌学是研究地貌及其成因,发展和结构的科学。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1,地貌的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2,地貌的形成不同地貌有着不同的成因,但概括地讲,地貌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
一是地球的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
所谓内力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转能引起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火山和地震等。
外力作用是指地壳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形成一系列地表作用过程。
外力作用按外力性质主要分为如下几类:流水作用,地下水作用,波浪作用,冰川作用,风沙作用。
这些外力作用在地貌形成上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外力作用造成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地理课的地理地貌教案
地理课的地理地貌教案引言:地理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表特征的总称,通过学习地理地貌,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形态和构造,以及地球表面上的各种自然现象。
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趣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地貌,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
第一部分:认识地理地貌1. 天然地理地貌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天然地理地貌,例如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等,并以图像和实例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2. 人工地理地貌在本小节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些人工地理地貌,例如大坝、护堤、堤坝等,通过实例和图片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第二部分:地理地貌的形成过程1. 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成通过讲解地球内部的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我们将学习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地貌变化。
2. 外力与地貌变迁在本小节中,我们将介绍外力对地貌的影响,例如风蚀、水蚀和冰蚀等,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来加深学生对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
第三部分:地理地貌与环境保护1. 地貌与生态系统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地貌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了解地貌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通过观察讨论的方式探讨保护地貌的方法和意义。
2. 地貌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地貌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护地貌的同时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第四部分:地貌与人类文明1. 地貌对人类的影响通过学习不同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河流带来的资源和文明、山脉的阻隔和保护作用等,让学生认识到地貌与人类文明的紧密联系。
2. 地质灾害与防范在这一节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地质灾害的种类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并培养他们在灾害中应对的能力。
总结:地理地貌是地球表面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地理地貌,探索地貌形成的过程,认识地貌与环境、人类文明的关系,并学习如何保护地貌和应对地质灾害。
地理教案地貌的类型与形成
地理教案地貌的类型与形成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貌的概念、分类及形成原因。
2.掌握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地貌形成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地理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地貌的分类及特征。
2.地貌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地理教科书、地理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2.课件准备:包括地貌分类及形成原因的相关内容。
3.学生准备:预习教材相关部分,整理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入地貌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地貌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地貌分类及特征(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地貌的分类方法,包括依据起伏程度分类和依据形成原因分类。
2.教师通过地理实物模型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如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与地球表层运动的关系,如山地与地壳运动的关系等。
Step 3:地貌形成的原因(30分钟)1.教师将地貌形成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并逐一介绍。
2.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地表作用和地下作用的影响,例如:水文循环、风蚀、冰蚀、波浪侵蚀、岩石风化等,让学生了解地貌形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不同地区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如河流侵蚀形成峡谷、地貌侵蚀形成盆地等。
Step 4:巩固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进行知识回顾与巩固,并提供相关案例进行讨论。
2.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地貌的特征与气候、植被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地貌研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Step 5: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并给出相关概念的明确解释。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所在地区的地貌类型及特征,撰写一篇小论文,分析该地区地貌的形成原因,并探讨地貌类型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本节地理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感知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并了解地貌形成的原因。
初中地貌和地质探究教案
初中地貌和地质探究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地貌和地质的基本概念;2. 掌握地貌和地质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1. 地貌和地质的概念;2. 地貌和地质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3. 地貌和地质的实例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地形地貌,提问学生对地貌和地质的了解。
2. 简要介绍地貌和地质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地貌和地质的兴趣。
二、地貌和地质的概念(5分钟)1. 讲解地貌和地质的定义;2.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地貌和地质的特点;3. 引导学生思考地貌和地质之间的关系。
三、地貌和地质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15分钟)1. 讲解地貌和地质的形成原因,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水流侵蚀等;2. 介绍地貌和地质的变化规律,如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等;3. 引导学生分析地貌和地质的实例,如山脉的形成、河流的侵蚀等。
四、地貌和地质的实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不同地貌和地质的实例图片,如山脉、河流、沙漠等;2. 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的地貌和地质特征,如山脉的形成原因、河流的侵蚀作用等;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地貌和地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地貌和地质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2. 引导学生思考地貌和地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3. 鼓励学生进行地貌和地质的实地观察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地貌和地质的概念;2. 学生能够理解地貌和地质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3. 学生能够分析实例中的地貌和地质特征;4. 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说明地貌和地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地球地貌类型教案初中
教案:地球地貌类型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地貌的分类及特点;2. 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3. 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
教学重点:1. 地球地貌的分类及特点;2. 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1. 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2. 学生能够运用地貌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地球地貌图片;2. 地貌模型;3. 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地球地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地貌类型。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地球地貌的分类,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
2. 教师讲解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如地壳运动、气候、河流等。
3. 学生通过观察地貌模型,了解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地貌类型,分析其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视频资料,如黄土高原、长江三峡等地貌案例。
2. 学生分析案例中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地貌类型的分类及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地貌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如家乡的地貌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模型、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地貌的分类及特点,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了地理思维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地球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素养。
《地貌学课堂教案》
《地貌学课堂教案》第一章:地貌学概述1.1 地貌学的定义1.2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3 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2.1 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2.2 地貌形成的作用力2.3 地貌形成的过程和类型第三章:现代地貌过程3.1 河流地貌过程3.2 风力地貌过程3.3 冰川地貌过程3.4 海岸地貌过程第四章:地貌分类和地貌区划4.1 地貌分类的原则和方法4.2 常见的地貌类型4.3 地貌区划的意义和原则4.4 地貌区划的方法和步骤第五章:地貌与人类活动5.1 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2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5.3 地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六章:河流地貌6.1 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6.2 河流侵蚀与沉积作用6.3 常见的河流地貌类型6.4 河流地貌的分布与特征第七章:风力地貌7.1 风力地貌的形成原理7.2 风蚀与风积作用7.3 常见的风力地貌类型7.4 风力地貌的分布与特征第八章:冰川地貌8.1 冰川地貌的形成过程8.2 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8.3 常见的冰川地貌类型8.4 冰川地貌的分布与特征第九章:海岸地貌9.1 海岸地貌的形成原理9.2 海岸侵蚀与沉积作用9.3 常见的海岸地貌类型9.4 海岸地貌的分布与特征第十章:地貌学的应用10.1 地貌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10.2 地貌学在环境评估中的应用10.3 地貌学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10.4 地貌学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地貌学概述:重点关注地貌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地貌类型、地貌形成的作用力和地貌形成的过程。
二、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重点关注地貌形成的作用力和地貌形成的过程。
地貌形成的作用力包括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如地壳运动、侵蚀、沉积、风化等。
地貌形成的过程包括侵蚀、搬运、沉积等环节,这些环节共同作用形成了各种地貌类型。
三、现代地貌过程:重点关注各种现代地貌过程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初中地理地球的地貌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的地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球地貌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1. 地球地貌的分类2. 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3. 地貌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地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地貌的多样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展示的是哪些地貌类型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地球地貌的分类,包括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
2. 分别阐述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如平原地势平坦,山地坡度较大等。
3. 讲解地貌形成的原因,如地壳运动、气候因素、流水侵蚀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我国为例,分析我国的地貌特点及形成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貌的多样性和形成原因。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地球地貌类型分布图。
2. 调查所在地区的地貌特点及形成原因,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球地貌类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地貌形成原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
2. 地球地貌图片。
3. 地壳运动、气候因素等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建议:1. 注重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貌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3.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地理知识:中国的地形地貌-教案
教案地理知识:中国的地形地貌-教案一、引言1.1中国地形地貌的概述1.1.1中国地形地貌的多样性1.1.2中国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1.1.3中国地形地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1.4中国地形地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1.2中国地形地貌的研究意义1.2.1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1.2.2探索中国的自然资源1.2.3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1.2.4增强国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1.3中国地形地貌的学习方法1.3.1地图学习法1.3.2实地考察法1.3.3案例分析法1.3.4讨论交流法二、知识点讲解2.1中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类型2.1.1山地2.1.2高原2.1.3盆地2.1.4丘陵2.1.5平原2.2中国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2.2.1地势西高东低2.2.2山脉纵横交错2.2.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2.2.4地貌发育程度不同2.3中国地形地貌的区域分布2.3.1东部沿海地区2.3.2中部地区2.3.3西部地区2.3.4东北地区2.3.5南部地区三、教学内容3.1中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知识3.1.1地形地貌的定义3.1.2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3.1.3地形地貌的分类3.1.4地形地貌的特征3.2中国地形地貌的影响3.2.1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3.2.2地形地貌对水资源的影响3.2.3地形地貌对土壤的影响3.2.4地形地貌对生物的影响3.3中国地形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3.1地形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3.2地形地貌对城市建设的影响3.3.3地形地貌对交通运输的影响3.3.4地形地貌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了解中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类型和特征4.1.2掌握中国地形地貌的区域分布4.1.3学会分析地形地貌对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生物的影响4.1.4能够运用地形地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学会观察和分析地图4.2.2学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4.2.3学会运用案例分析和讨论交流的方法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对地形地貌的兴趣和好奇心4.3.2增强对国土和环境的保护意识4.3.3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4.3.4培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和分类5.1.2地形地貌对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生物的影响5.1.3地形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5.2教学重点5.2.1中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类型和特征5.2.2中国地形地貌的区域分布5.2.3地形地貌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地图和地形模型6.1.1准备中国地形图和世界地形图6.1.2准备各种地形地貌的模型或实物6.1.3准备地形地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6.1.4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多媒体设备6.2实地考察工具6.2.1准备指南针、地图、望远镜等实地考察工具6.2.2准备记录本、照相机、录音笔等记录工具6.2.3准备安全装备,如帽子、手套、登山鞋等6.2.4准备交通工具和路线规划6.3互动教学工具6.3.1准备教学卡片、挂图、海报等6.3.2准备教学游戏、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具6.3.3准备教学评价工具,如测试题、问卷等6.3.4准备教学反馈工具,如意见箱、反馈表等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地形地貌的概念7.1.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影响7.1.3利用故事或案例引入地形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7.1.4通过小组讨论或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2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7.2.1通过PPT或黑板讲解地形地貌的基本知识和分类7.2.2通过地图或模型展示中国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征7.2.3通过案例分析或实地考察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地貌的影响7.2.4通过讨论交流或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对地形地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7.3.1安排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形地貌的影响7.3.2通过小组展示或口头报告,让学生分享实践活动的成果和体会7.3.4通过拓展延伸或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地形地貌知识八、板书设计8.1板书和提纲8.1.1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地形地貌的主题8.1.2板书提纲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基本知识、影响和应用8.1.3板书提纲应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一致8.1.4板书提纲应简洁清晰,避免过多的文字和细节8.2板书内容和布局8.2.1板书内容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定义、分类和特征8.2.2板书内容应包括地形地貌对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生物的影响8.2.3板书内容应包括地形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和实际应用8.2.4板书内容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和难点8.3板书图示和示例8.3.1利用图示或示例解释地形地貌的概念和特征8.3.2利用图示或示例展示地形地貌的分布和影响8.3.3利用图示或示例说明地形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8.3.4利用图示或示例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九、作业设计9.1作业类型和题目9.1.1填空题:让学生填写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9.1.2选择题: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影响9.1.3简答题:让学生简述地形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9.1.4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地形地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9.2作业难度和分值9.2.1基础题:考察学生对地形地貌基本知识的掌握9.2.2提高题:考察学生对地形地貌特征和影响的理解9.2.3拓展题:考察学生对地形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分析和应用9.2.4创新题: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3作业批改和反馈9.3.1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9.3.2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9.3.3鼓励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9.3.4利用作业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效果评估10.1.1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这一环节是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的重要步骤。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教案1 (1)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一、教学目标1、准确辨认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这几种常见典型地貌类型的图片,并说出正确的判定原因。
2、能说出河流上、中、下游明显的地貌差异,以及曲流、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3、能正确解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并说出其典型的分布地区。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辨认常见典型地貌类型并说出形成原因。
2.难点:常见典型地貌类型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解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300多年前,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遇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
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你知道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吗?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新课教学]:(板书)一、喀斯特地貌课件展示喀斯特地貌图片师: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地貌呢,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份呢?学生回答:.。
..。
.师:回答正确,接下来老师来介绍一下喀斯特地貌。
(板书)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徐霞客所描述的就是这些地区的喀斯特地貌。
师:那么喀斯特地貌是如何演变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件上的图片。
(板书)2.地貌特征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
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认识了地表之上的喀斯特地貌后,我们接下来就了解一下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
初中地理中国地貌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地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地形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我国地貌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1. 我国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2. 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3. 培养读图和分析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我国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2. 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教学难点】1. 理解我国地形的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2. 记忆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地形图,让学生对我国的地形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我国的地形有什么了解?地形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我国的地形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
2. 讲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3. 讲解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四、读图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地形图,分析地形特点及地形区的分布。
2. 学生分享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我国地形分布图,标注主要地形区和山脉。
2. 总结我国地形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我国地貌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地形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常见地貌类型的特征、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地貌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自然地理的兴趣,增强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和形成机制,如山地、平原、河流地貌、海岸地貌等。
(2)地貌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
2、难点(1)复杂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和分析。
(2)运用地貌学知识解释实际地理现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地貌类型和形成过程的理解。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地貌景观图片,如黄山、桂林山水、黄河三角洲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引出地貌学的主题。
2、知识讲解(约 40 分钟)(1)介绍地貌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2)讲解常见的地貌类型,如山地地貌,包括断块山、褶皱山等,分析其形成过程和特点。
(3)讲解平原地貌,如冲积平原、湖积平原等,探讨其形成的条件和分布规律。
3、案例分析(约 20 分钟)以长江三峡为例,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包括峡谷、河漫滩、阶地等。
引导学生思考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4、小组讨论(约 2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海岸地貌的类型(如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等)和形成机制。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课堂总结(约 10 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常见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强调地貌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6、布置作业(约 5 分钟)(1)让学生观察家乡附近的一种地貌,描述其特征并分析可能的形成原因。
地理地貌主题班会教案
地理地貌主题班会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地球的地貌形态和地理特征。
2. 探索地球各大洲的地貌风景。
3. 增强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图2. 播放设备3. 预先准备好的图片和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 老师放映一段关于地貌风景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地理地貌的兴趣。
2. 老师与学生们互动,讨论大家对地貌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二、地貌形态的介绍(15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们介绍地貌的定义和分类。
2. 老师使用地球仪或地图,向学生们展示地球上不同地貌形态的分布和特点,如高山、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
三、探索地球各大洲的地貌风景(30分钟)1. 按照五大洲的顺序,老师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张地图,并介绍该洲的地貌特点。
2. 学生们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和讨论,然后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整理各洲的地貌特点和著名地貌风景。
3.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洲的地貌特点和著名地貌风景。
四、地貌风景分享和讨论(30分钟)1. 每个小组的代表展示他们所研究的洲的地貌风景图片和视频。
2. 学生们观看图片和视频,并对其进行品评和讨论。
讨论的重点可以包括地貌的奇特之处、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值得探索的价值等。
3. 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不同的地貌风景背后,可能存在着哪些自然地理现象和地质过程。
五、总结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们在班会结束前,写下对这堂课的总结和评价。
2. 课堂结束时,老师收集学生们的总结和评价,并予以鼓励和赞许。
教学延伸:1. 观看有关地貌地理的纪录片或电影,拓宽学生们对地貌的认识。
2. 利用实地考察的机会,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不同地貌的风景和特点。
3. 鼓励学生们进行地理摄影比赛,记录和分享自己发现的地貌美景。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班会课,学生们对地球的地貌形态和地理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学生们也增强了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同时,展示和讨论不同洲的地貌风景,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使他们对地球的多样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初中地理认识地球地貌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认识地球地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描述地球地貌的主要特征,如大陆、岛屿、半岛、海、洋、大洲等;能够解释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能够分析气候、水文、生物等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地貌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地球地貌的主要特征;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教学难点:地貌形成机理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案例资料、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地球地貌的美丽图片,如大峡谷、富士山等,引发学生对地貌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地貌吗?地貌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地球地貌的主要特征。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地球地貌的主要特征,如大陆、岛屿、半岛、海、洋、大洲等。
2. 讲解内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
3. 讲解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如气候、水文、生物等。
四、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案例资料,如黄土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引导学生分析地貌形成的原因。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六、作业布置1. 绘制地球地貌示意图,标注主要地貌类型。
2. 撰写一篇关于地貌形成原因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地貌的主要特征,分析地貌形成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作业难度,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貌学课堂教案》word版
《地貌学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掌握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3. 能够分析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成因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地貌形成因素、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成因2. 教学难点:地貌形成因素的综合分析、地貌类型的识别和判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地貌形成因素和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成因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地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貌学知识3.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四、教学准备1. 教案:准备详细的教学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2.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配合讲解和展示地貌学知识3.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地貌案例材料,用于案例分析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2. 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貌的定义、分类等3. 讲解地貌形成因素:讲解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地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貌学知识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成因6. 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地貌学基本概念和地貌形成因素的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进行评估。
七、教学拓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对地貌现象的直观认识。
2. 相关书籍推荐:推荐学生阅读地貌学相关书籍,加深对地貌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学术讲座:邀请地貌学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效果。
2.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小学五年级地理地貌教案
小学五年级地理地貌教案地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貌的概念和基本分类;2. 掌握中国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点;3. 培养学生对于地貌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地貌的概念和基本分类;2. 中国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三、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1. 导入 (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的地貌图片,引发学生对地貌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地貌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2. 探究 (15分钟)a) 介绍地貌的概念和基本分类,包括水文地貌、冰川地貌、风蚀地貌、溶蚀地貌和地壳运动造成的地貌变化等。
b)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选择一种地貌类型进行讨论,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3. 拓展 (20分钟)a) 介绍中国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点,包括高原地貌、山地地貌、平原地貌、丘陵地貌和盆地地貌等。
b) 利用图片和地图等辅助教具,向学生展示中国各个地貌类型的分布,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c) 小组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地貌知识,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地区,描述该地区的地貌特点。
4. 总结 (10分钟)a) 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地貌知识要点,并进行简要复习。
b)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澄清他们可能存在的疑惑。
5. 巩固 (15分钟)a)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其他国家或地区,调查并介绍该地区的地貌特点。
b) 学生报告: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
四、教学资源1. 地貌图片、地图和相关教具;2. 学生小组调查所需的图书和网络资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等;2. 评价学生的小组调查报告,包括对地貌特点的准确性、报告的完整性和演讲表达能力等。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比如组织地貌考察活动,让学生实地观察和体验各种地貌类型;2. 引导学生进行地貌区划和地貌演变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文章,探讨更深层次的地貌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和活动,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地貌的概念、基本分类以及中国主要地貌类型,培养学生对地貌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对地貌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认识。
地貌幼儿园教案
地貌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表面最具特色的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岛屿等常见的地貌类型。
2.掌握地形图、卫星图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地图的作用和意义。
3.引导幼儿对地球形态及地貌类型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地貌类型的认识地球上有许多不同形态的地形,例如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岛屿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模型等方式向幼儿介绍这些地貌类型的特点和区别,让幼儿对其形态有一个初步认识。
在介绍不同地貌类型时,可以让幼儿通过模仿来感受不同地貌类型的特点。
比如设置岗位障碍、沿着小山脊爬行、爬上小丘陵、模拟船只穿过狭长水道等。
这样幼儿不仅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地貌特点,还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能和探索意识。
2. 地图的认识与使用地图是人类记录地球表面各种信息的重要工具。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地形图和卫星图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地图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验地图的应用。
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的建筑物、路标、地形等,让幼儿感受到地图的实用性。
3. 实践探究在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深化幼儿对地球表面及地貌类型的认识。
比如,在户外进行野外探索,幼儿可以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具体位置,识别不同地貌类型,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地球表面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和区别。
2.让幼儿了解地形图和卫星图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地图阅读能力。
3.督促幼儿参与实践探究,加深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1.让幼儿感受和理解不同的地貌类型。
2.提高幼儿的地图阅读和解析能力。
四、教学策略1.通过图片、模型、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和理解不同的地貌类型。
2.利用地形图和卫星图教授地图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提高幼儿对地球表面及地貌类型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地球表面的认知和地图阅读能力的进步情况。
认识地貌幼儿园教案
认识地貌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地球上各种地貌类型,如山脉、平原、高原、海洋等。
2.认识地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地貌概念•让幼儿了解地貌的概念和代表性地貌类型。
•并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地貌的种类和特征。
2.山脉与平原•通过展示山脉和平原的图片、实物等,让幼儿感知两者的不同。
•给幼儿分发图片,让幼儿识别图片中的山脉和平原。
3.高原和丘陵•通过实物和图片来展示高原和丘陵的特征,让幼儿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让幼儿亲自触摸和感受不同地貌形成的原因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4.海洋•展示海洋的形成原因、特征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海洋的魅力,增强幼儿的亲近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活动设计1.地貌分类识别活动•让幼儿通过图片、画面等形式识别不同的地貌类型。
•让幼儿进行小组划分,分别代表不同的地貌类型,通过语言及表情来表达自己。
2.触摸仿真活动•准备模拟用的高原、平原等,由幼儿手持材料分别去感受手中的不同地貌类型。
•鼓励幼儿感受它们的特征、地形和高地低的差距等。
3.海洋游戏体验•通过设置游戏环节,让幼儿了解海洋的形成过程、海洋里的生物和植物等。
•鼓励幼儿自发参与游戏、拓展思维、彼此互动。
四、教学评价1.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观察幼儿的参与度、掌握程度、表现形式等,并将其记录在教学评价表中。
2.文字评价•老师在评估时重点考察幼儿在感知环节的表现:是否清晰分辨出不同地貌类型,是否能够描述它们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老师在评估时重点考察幼儿在实践环节的表现:是否能够熟练地操控模拟材料进行实际体验,是否能够准确指出不同地貌的高低差别。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课程中,孩子们进一步认识了不同的地貌类型,并且在思维与实践的双重环节中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游戏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对不同地貌概念的理解度和认识度。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游戏体验设计的创新,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地形地貌科学教案
认识地形地貌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山地地形的形成过程和特点;3.平原地形的形成过程和特点;4.河流湖泊的形成过程和特点;5.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四、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地形地貌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介绍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汇报内容包括地形地貌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Step 3:介绍山地地形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山地地形的照片或视频,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同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山地地形的形成过程。
Step 4:介绍平原地形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平原地形的照片或视频,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同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平原地形的形成过程。
Step 5:介绍河流湖泊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河流湖泊的照片或视频,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同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河流湖泊的形成过程。
Step 6:介绍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海岸地貌的照片或视频,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同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
Step 7: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地形地貌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或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地理教案:认识各种地形与地貌 (2)
地理教案:认识各种地形与地貌一、地理教案:认识各种地形与地貌地理教案一:海洋地形与地貌地球的表面覆盖着丰富多样的地形与地貌。
其中,海洋地形与地貌是我们认识地球最重要的一部分。
海洋地形是指海洋底部的物理地貌特征,而海洋地貌则是指海洋底部与海岸带的形状、起伏和分布。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海洋地形与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海洋地球的奇妙之处。
一、海底地形1. 海洋平原海洋平原是海洋底部最广阔的地貌类型之一,呈现平坦的地貌特征。
它们分布于海洋底部的大陆坡区域,通常呈现出与陆地相似的平缓轮廓。
海洋平原主要由沉积物构成,包括砂、泥、碎屑等,这些沉积物是通过河流、冰川和风带来的。
2. 海底山脉海底山脉是海底地貌中最突出的类型之一,它们呈现出连绵起伏的形态。
海底山脉是由构造活动形成的,如板块运动引起的海洋地壳之间的撞击和错动。
海底山脉通常与火山活动有关,因为在板块边界附近,岩石的熔融及喷发活动会形成新的海洋地壳。
3. 海沟海沟是海洋底部形成的深而狭窄的地形,是地球表面最深的地区之一。
海沟通常位于板块交汇的地区,主要由板块之间的挤压和下沉造成。
海沟不仅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还是强烈地震和火山活动发生的地区之一。
二、海岸地貌1. 海岸平原海岸平原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通常是由沉积物构成的广阔平地。
这些沉积物通常是由河流和潮汐等作用形成的。
海岸平原的地形特征多种多样,可能是平坦的沙滩、草地、沼泽等。
2. 海蚀地形海蚀地形是由海浪、潮汐和海洋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
常见的海蚀地形有海蚀台地、海蚀崖和海蚀洞等。
海蚀地形主要由海洋侵蚀和海浪的破碎力造成,形成了壮丽的峭壁和奇特的洞穴。
3. 海岸沙丘海岸沙丘是由风力和潮汐作用形成的地形,它们通常位于海岸线上。
海岸沙丘有时被称为沙滩或沙嘴,是由海浪运输的沙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
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风力的方向和强度,形成了美丽而多样化的沙丘景观。
三、结语海洋地形与地貌是我们了解地球的重要窗口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千姿百态得地表形态称为地貌,就是在地球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得。
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通过地壳运动与岩浆活动等形式,使地表隆起与凹陷;外力作用来自太阳能与重力,通过大气、水与生物等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辨认出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得图片,能说出每一种地貌得成因与特点。
2、能说出河流上、中、下游明显得地貌差异,以及曲流、长江三角洲得形成原因。
3、能解释喀斯特地貌得成因,并说出其典型得分布地区。
4、能解释黄土地貌得成因,并说出其典型得分布地区。
5、读等高线地形图,能读出不同地点得海拔高度,正确辨认出山峰、盆地、鞍部、山谷、山脊、陡崖以及陡坡与缓坡。
6、能解释地貌对经济建设(农业、工程、城市发展、旅游)得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喜马拉雅山脉继续抬高与长江三角洲变迁(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增加)得原因分析,明确地貌就是在地球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得。
2、阅读“长江上、中、下游地貌”图,发现各段地貌得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3、阅读“喀斯特地貌类型示意图”,认识峰林、孤峰、溶蚀盆地、落水去洞、地下河、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并归入地表喀斯特或地下喀斯特;利用化学方程式理解喀斯特地貌得成因。
4、结合“中国地形图”与黄土地貌得图片,描述黄土高原得位置;认识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得形态特点;探究黄土地貌区人与环境得关系。
6、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得原理。
会分析地形图所表达得山峰、缓坡等地理信息,锻炼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理解地貌对人类经济建设得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各种地貌图片,培养地理审美情趣。
2、理解地貌与人类经济建设活动得相互影响,意识到人与自然与谐发展得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主要地貌类型得判别;等高线地形图得阅读;地貌对经济建设得影响。
教学难点1、辨认出山峰、盆地、鞍部、山谷、山脊、陡崖以及陡坡与缓坡。
2、会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安排农业生产与工程建设。
导入:1、(展示喜马拉雅山脉得图片)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得。
印度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得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
其中得珠穆朗玛峰现在每年增高1厘米。
请同学们归纳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喜马拉雅山脉得不断抬升?(地壳内部得内力作用:板块运动)内力作用得表现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地震等。
2、(展示长江三角洲平原历史变迁得图片)长江三角洲随着时间得积累,其面积在逐步扩大,这就是长江中泥沙在下游不断堆积得结果。
这就是在地表形成得地理现象,就是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得表现形式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一起营造了地表形态。
接下来我们来讲几种比较常见得地貌形态。
新课教学一、流水地貌(展示Google earth“长江上、中、下游地貌”图)让学生读图并通过比较概括这三张图得特点,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别得原因。
河流上、中、下各河段流水作用差异明显。
(重点讲解)河流上游多地处山地与高原,落差大、水流急,河谷深切而狭窄。
河流中游流水减缓,河谷宽阔,往往形成曲流。
曲流就是遭受侧蚀得结果,河流凹岸遭受侵蚀,泥沙在凸岸堆积,导致河流越来越弯曲。
河流下游河床平缓,堆积作用强盛,往往形成广阔得三角洲平原。
就是由流水作用塑造得地貌形态,河流地貌就是流水地貌得主要表现形式。
(根据上中下三段得特征,分析讨论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活动得影响,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有何利用价值?)流水作用包括流水得侵蚀、搬运与堆积。
侵蚀就是指流水对地表、河床得冲蚀及对可溶性岩石得溶蚀。
搬运就是指流水在流动过程中携带泥沙与推动砾石移动得过程。
堆积就是指水中物质最终沉积下来得现象。
过渡:流水作用在时间得推移下能对周围自然环境形成重要影响。
那么如果在脆弱得石灰岩地区经过长时间得流水作用后怎样呢?这就就是我们所说得喀斯特地貌。
二、喀斯特地貌(展示峰林、峰丛、溶洞等图片)请同学们瞧书本62页得专栏,讲得就是徐霞客考察分析喀斯特地貌。
这就是世界上研究喀斯特得最早记录。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就是由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破坏与再造作用形成得。
世界上得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地灰岩地区,我国得喀斯特地貌在西南各省区尤为突出。
那喀斯特地貌就是怎么形成得呢?(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方程式)CaCO3+H20+CO2→Ca(HCO3)2Ca(HCO3)2→CaC03↓+H20+CO2↑喀斯特地貌包括地表与地下两部分,类型多样。
有高几十厘米到几米不等密布如林得石芽(如云南路南石林);有较大得溶蚀盆地(如广西桂林坐落之处),有通往地下深处得落水洞,深度可达几十到上百米;还有峰林、峰丛等。
喀斯特地貌图解:溶洞就是地下水对石灰岩层面或或裂隙进行长期溶蚀与侵蚀形成得洞穴,如上图所示,其中白色得牙状物就是石钟乳、石笋,且溶洞中一般有地下河与地下湖。
喀斯特地貌首先发育石芽,溶蚀洼地与落水洞,接着形成洞穴与地下河。
随着地面溶蚀加剧,溶洞与地下河崩塌,导致地面塌陷,形成溶蚀盆地与峰林。
随着盆地逐渐扩大,峰林消失,最后仅残存孤峰。
学生讨论:喀斯特地貌得利弊。
(利:旅游开发。
弊:溶洞、地下河造成漏水与坍塌,影响经济建设)过渡:河流得流水会塑造地貌,那我们把范围扩大一点,海浪会对海岸有什么作用?可以塑造什么样得地貌?三、海岸地貌(展示海蚀、海积地貌得图片)指海岸地带受风浪、海水、潮汐、生物、气候、入海河流等因素共同影响形成得地貌。
包括海蚀地貌与海积地貌。
提问:请同学从“蚀”与“积”两字上猜测海蚀与海积分别会形成怎样得地貌形态。
海蚀地貌:“蚀”就就是侵蚀,由岩石构成得海岸,不断受海浪打击与侵蚀,导致岩石粉碎,岩壁崩落,使海岸后退,形成高耸得海蚀崖、深邃得海蚀洞、造型奇特得海蚀柱等海蚀地貌。
我国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即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得沿海地区,岸线曲折,地势险峻,坡陡水深。
海积地貌由泥沙等物质构成得海岸地带,波浪所携带得泥、沙等物质沉积在附近得浅水带里,形成了沙滩、沙洲、沙堤等海积地貌。
我国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北得沿海地区,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滩涂广阔。
教师提问:为什么上海要建洋山深水港?(上海为泥质海岸,多港口但水深较浅,不能满足大型货轮,因此要在稍远得近海建深水港)过渡:风作为外力作用得另一个重要来源,那么风得作用会形成哪些地貌形态呢?四、风成地貌(图片展示)就是指风力对地表物质得侵蚀、搬运与堆积所形成得得各种地貌。
类比海蚀与海积地貌,请同学们说说什么就是风蚀地貌与风积地貌。
风蚀地貌:风力对地面侵蚀形成得地貌风积地貌:沙尘经风力搬运与堆积形成得地貌风力得侵蚀作用表现为风力吹起得岩石碎屑,并携带碎屑磨蚀岩石。
在干旱与沙漠地区常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展示具体图片)风力吹起沙尘,风力减弱时,沙尘降落至地面,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由于沉积得物质不同,有得地方成为沙漠,有得地方变成黄土。
风中得沙粒受阻堆积形成沙丘。
如果没有植被阻挡,会成为流动沙丘。
流动沙丘会埋没草场与建筑物,阻塞交通。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地貌形态如果就是由多种外力一起作用形成会就是怎样得?阅读P64专栏: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
雅丹地貌成因:强大得盛行风、流水冲蚀。
丹霞地貌成因:由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流水侵蚀。
五、黄土地貌(展示黄土地貌得图片)就是指黄土地区经过流水长期侵蚀与切割形成得地貌,广泛分布于中纬度得半干旱地带。
我国得黄土高原较为典型,就是由西北荒漠地区吹过来得粉尘物质堆积而成。
引导学生概括此图中黄土地区得特征。
教师讲解:在流水得侵蚀下,黄土地区千沟万壑,原始堆积形成得平坦表面被沟谷切割,形成独特得黄土地貌。
黄土塬:范围较广,等不较平坦得残留黄土高原面黄土梁:长条形得黄土高地黄土峁:孤立得黄土丘学生讨论:黄土利弊1、黄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含多种矿物,有利农作物生长。
2、黄土易被流水侵蚀,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被冲刷得黄土顺着大小河流注入黄河并在黄河下游沉积,淤塞河道,导致洪灾。
人类不合理得开垦加剧了黄土地区得水土流失。
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概念得讲解,并展示flash帮助学生理解。
等高线:将海拔相同得各点连接而成得线投影到平面上所形成得水平曲线。
等高线密集处地表坡度大,稀疏处坡度小。
课堂训练:书本67页,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
展示中国地形图。
把不同得高程范围内填充不同得颜色,便制作成了彩色得地形图。
读平原<200m 地形平坦稀疏请同学试着从中国地形图上指出这五大地形。
三、地貌与经济建设学生:阅读课本p67-71,并小组讨论,举例说明地貌对人类经济建设得影响。
1、地貌与农业生产2、地貌与工程建设3、地貌与城市发展4、地貌与旅游地貌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
人类改造那些不利人类发展得地貌(挖掘河道、新修水利、修筑梯田、填造人工岛、绿化沙漠等)在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得同时,又塑造了新得地貌形态。
然而,缺乏生态意识,不合理得开发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人类要改造自然得同时注重保护与节制,积极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