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影响解读

合集下载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水文要素影响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水文要素影响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水文要素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用于评估和预测特定项目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在评价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时,需要考虑水文要素的影响。

下面是关于地表水环境和水文要素影响的详细内容:1. 地表水环境影响:地表水环境是指地表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系统。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水质影响:项目或活动可能导致水体中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如化学物质、悬浮物、营养物质等。

这些污染物可能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 水量影响:项目或活动可能改变水体的水量,如水位、流量和水文周期的变化。

这可能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如湿地退化、鱼类迁徙受阻等。

- 水生态系统影响:项目或活动可能破坏或改变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湿地的破坏、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

- 水资源利用影响:项目或活动可能对水资源的利用产生影响,如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水资源的分配不均等。

2. 水文要素影响:水文要素是指影响地表水循环和水体特性的因素。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水文要素的影响:- 降水量:项目或活动可能改变地区的降水量,如通过建设水库、排水系统等。

这可能导致水文循环的改变,进而影响地表水环境。

- 蒸发蒸腾:项目或活动可能改变地表水体的蒸发蒸腾过程,如通过湖泊的填埋、湿地的破坏等。

这可能导致水体的水量减少和水质变化。

- 地表径流:项目或活动可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形成和流动过程,如通过建设堤坝、河道改道等。

这可能导致水体的水量和水质变化,进而影响水生态系统。

- 地下水补给:项目或活动可能改变地下水补给的过程,如通过地下水开采、土地利用变化等。

这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变化。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在评估地表水环境影响时需要考虑水质、水量、水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文要素如降水量、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等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这些评价内容有助于预测和减轻项目或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文/周洪川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107武通、杨军锋、刘亮亮、贾园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命来源,环境中的水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良的行为都会使水环境恶化,如何改变水环境并找出导致水环境恶化的具体因素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根据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供非常具体的解决方案来保护水生生态环境,以改善总体水环境并改善水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8.101对于人类而言,水资源一直是生存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社会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水资源的需求也在稳定增长。

由于当前严重的污染问题和重复发生率低的问题,这就使得缺水问题变得更加明显。

因此,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在当前形势下,引入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法无疑是很重要的。

在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实现经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利益协调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为了有效,有序地在环境中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就有必要找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质量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1.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污染水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迁移和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首先,人类活动会导致水污染的增加,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水资源受到污染,城市化进程也增加了人们对生活用水的需求,但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并未对我国水生环境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

在工业生产中,大量废水也严重影响了水生环境的质量。

环境学概论 第三章水体环境解读

环境学概论  第三章水体环境解读

3.水资源的特性(与其它自然资源相比)
A B C D 资源的循环性 储量的有限性 分布的不均衡性 利用的多用性
E
利害的两重性(图)
5
4.地球上局部存在水荒的原因
A B C 淡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平衡 城市、工业区高度集中,耗水量大。 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 突出。(图A) (图B)
二.天然水的水质 1.天然水化学成份的形成 2.天然水的化学组成 3.各种类型的天然水质 4.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
*放射性类
来源:核武器试验;原子能工业排放或泄漏 。 危害:主要通过α、β、γ等射线损害人体组织,并可在人
体内蓄积,促成贫血、白血球增生、恶性肿瘤等病
症,严重的可导致生命危险。
19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一.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1.推流迁移:指污染物在水流作用下产生的迁移作用 此过程中污染物质总量不变,浓度也不变 2.分散作用:包含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三个方面。 此过程中污染物质总量不变,但浓度减小 3.污染物的衰减和转化 进入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两大类: 保守物质和非保守物质 此过程中污染物质总量与浓度均发生变化
1.有机物生物化学分解 ①水解反应: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
结合生成较简单化合物的反应。
②氧化反应:包括脱氢作用和脱羧作用两类 2.耗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代表性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油类;蛋白质 (1)碳水化合物
25
(2)脂肪和油类
(3)蛋白质
26
需氧有机物降解的共同规律是:首先在细胞体外发生水解, 然后在细胞内部继续水解和氧化。降解的后期产物都是生成各 种有机酸,在有氧条件下,可以继续分解,其最终产物是CO2、 H2O及NO3-等;在缺氧条件下则进行反硝化、酸性发酵等过程, 其最终产物除CO2、H2O外,还有NH3、有机酸、醇等。 2.耗氧有机物降解与溶解氧的平衡 在污染河流中耗氧作用和复氧作用影响着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耗氧作用:指有机物分解和有机体呼吸时耗氧,使水中溶解

水环境水生态定义

水环境水生态定义

水环境水生态定义水环境水生态是指水体中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水环境水生态的研究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水环境的定义、水生态的特点、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以及保护水生态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水环境的定义水环境是指水体及其周围的环境因素,包括水质、水温、水位等。

水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水生态的形成与发展。

水环境的状况好坏与水生态的健康程度密切相关。

二、水生态的特点1. 多样性:水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等。

这些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2. 脆弱性:水生态系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干扰,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容易受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3. 循环性:水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的特点,水体中的有机物、无机物通过生物的代谢和分解循环利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影响水环境的因素1. 水污染:水体受到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的污染,导致水质下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2.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导致水体的减少和水位下降,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3. 水生态系统破坏:过度捕捞、河道改道、湿地填充等行为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水体温度升高、水位变化等,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四、保护水生态的措施1. 加强水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提高水质标准,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2.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持水体的稳定状态,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 恢复水生态系统:加强湿地保护和河道修复工作,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4. 加强气候变化适应措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也随之增加,导致水环境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充分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水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毒性污染。

其次是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如果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就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生态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威胁到水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第三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水利设施建设。

为了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大量的水利设施被建设,如水库、堤坝、引水渠等,这些设施直接破坏了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到水体的水质和水流。

最后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会影响降水量和温度,进而影响到地下水和水库的水位和水质。

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异常的暴雨和干旱,进而加剧水环境的质量问题。

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是加强污水处理。

对于工业和生活污水,应该严格要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污水得到充分的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其次是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

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应该实行依法依规的管理,控制使用量,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程度。

第三是加强水利设施的管理。

对于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水利设施建设,要加强建设和管理,避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还应该积极推动水生态工程的建设,恢复和改善退化的生态系统。

最后是应对气候变化。

应该加强气候监测和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划,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

综上所述,水环境的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
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旳废水,必须符合国家 有关放射防护旳要求和原则。
第三十五条 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该采用措施,确 保水体旳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原则,预防热污染危害。
第三十六条 排放含病原体旳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符合国家有关原则后,方准排放。
第五章 预防地下水污染
第四十四条 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地下 勘探、采矿等活动,应该采用保护性措 施,预防地下水污染。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旳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 染物旳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 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旳要求。
建设项目旳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 产生旳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旳影响作出评价,要求防治 旳措施,按照要求旳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在运 河、渠道、水库等水利工程内设置排污口,应该经过有 关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同意。
第二十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能够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 护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别为一级保护区和其他等级保 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能够划定一定旳水域和 陆域为一级保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能够 划定一定旳水域和陆域为其他等级保护区。各级保护区应该有明 确旳地理界线。
共同构成水体
第一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常使用方法规与 原则
一 水环境常使用方法 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1,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本法合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旳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 水体以及地下水体旳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要求,不合用本法。

第6章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6章水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物与河水完全混合所需距离
当完全混合距离x无实测数据时,可参考下表 确定。从表中查取所需完全混合所需时间,与河 水实际流速的乘积为完全混合距离。
BOD-DO耦合模型
Streeter-Phelps模型 简称S-P模型,描述一维河流中BOD和DO消
长变化规律的模型。
建立S-P模型有以下基本假设:
▪ 河流中的BOD衰减和DO复氧都是一级反应; ▪ 反应速率是恒定的; ▪ 河流中的耗氧是由BOD衰减引起的,而溶解氧的
污水进入河流之后,可将其推流迁移划分为 三个阶段:垂向混合阶段(Z方向上)、横向混合 阶段(Y方向上)、纵向混合阶段(X方向上)。
推流迁移 污染物与河水的混合过程
分散稀释 指污染物在水流中通过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 弥散作用分散开来,得到稀释。
转化和运移 指污染物在悬浮颗粒上的吸附或解吸、污染物 颗粒的凝并、沉淀和再悬浮。
水质数学模型
▪ 河流水质模型是描述水体中污染物随时间和空间
迁移转化规律的数学方程。
▪ 在运用水质模型时,常假设河段内无支流,在预
测时期内水力条件是稳态的,且只在起点有污染 物排入。
▪ 水质模型种类很多。
按时间分类
▪ 稳态模型:描述水体中组分浓度不随时间变化的
水质模型;
▪ 动态模型:描述水体中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水
v=34km/d,水温T=15℃,K1=0.94d-1, K2=1.82d-1。河段始端排放废水Q1=6×104m3/d, BOD5为450mg/L,溶解氧为1.0mg/L,上游河水 BOD5为20mg/L,溶解氧为7.21mg/L。求该河段 x=10km处河水的BOD5和氧亏值。
解:河段始端混合河水的BOD5和DO为
一维稳态模型

论述人类面临的水环境问题

论述人类面临的水环境问题

论述人类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体污染:人类活动使水的感观性、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生物组成以及底质状况等发生恶化。

这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给水生生物和用水者造成危害,并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2.河湖萎缩退化: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工农业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水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河流天然径流不断减少。

同时,部分江河断流和部分平原地区的河湖萎缩退化,已经成为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3.地下水超采: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加剧,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

这会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地下水超采的现象。

4.水土流失:在水力、风力、地震、开垦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的现象称为水土流失。

这会导致土地资源破坏、耕地养分流失、农业耕作面积减少,以及山洪泥石流灾害加重等环境问题。

5.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环境问题往往相互交叉、互为因果。

例如,河湖萎缩退化会降低水体自净能力,加重水体污染;地表水体污染会促使地下水超采和污染;水土流失也会导致水体污染等。

●解决人类面临的水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水资源配置:通过建设水利工程、优化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等方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

2.推广节水技术:通过采用节水型器具、加强用水管理等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治理水污染:加强水污染治理,提高水环境的自净能力。

这可以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业废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式实现。

4.建设生态护岸:生态护岸是一种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护岸形式,可以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

5.加强水资源保护: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完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

6.推广绿色生产方式: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从而保护水资源环境。

7.建立水环境监测体系:通过建立水环境监测体系,对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第6章-地面水

环境影响评价第6章-地面水
答:混合过程段(污染带)长度为2463m。距 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断面处,污水中 的BOD5浓度是6.28mg/L。
当水生生物保护对地面水环境要求较高时(如珍贵 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应简要分 析建设项目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时一般可采用 类比调查法或专业判断法。
第三节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
五、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的布设
1、预测范围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 程段和上游河段。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 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 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 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混合过程段是指排放口下 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上游河段是排放口 上游的河段。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 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 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朴充 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 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集中式生活 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地表水水 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进行选择,集中式生 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选择确定的特 定项目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
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 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
某建设项目B每年直接排Hg 5kg ,废水排放量 650000 m3/d ;
某建设项目B每年直接排Hg 5kg ,废水排放量 100 m3/d ;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雨、地下水和河流等多个环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本文将对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一、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消极影响1、水污染水污染是指人工或自然原因导致水体中的化学物质、生物物质以及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水质下降的现象。

例如人们排放的污水、化工厂的工业废水、农业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以及各类人工废弃物都可能引起水体污染。

这会使得当地的水源不再适宜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给人们带来很多健康危害,并严重威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水资源浪费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各种高能耗工业的发展,全球的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

而我们人类的浪费行为也加剧了这种困境。

例如,大规模的灌溉和工业用水都非常浪费,各国政府也在努力推行节水政策,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持续减少和被污染的天灾人祸进一步加剧了对水资源的争夺和打击。

3、生态平衡破坏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水面的大规模开采、水土流失、水资源的分配不均等人类活动都会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稳定性下降等现象。

例如,多地因人类活动而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而这对恢复水资源和生态平衡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二、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积极影响1、节水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向善的意识逐渐增强,进行用水的经济用水、勤俭节约等活动得到人们的普遍参与,这使一些地区的用水效率得到了明显改善,水资源得到了有效保障。

2、水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各国纷纷发展自己的水产业,使水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发展出了一些绿色低碳的水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型企业,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我国的南方、东北地区的龙虾养殖业和渔业产业等都成为了当地的重要产业。

3、人人关注水环境的营造今天的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生态环保,有些人会在家庭里的垃圾分类投入,绿化工程多样化,对于湿地的保护重视度也比以前更高了,这些行为都可以营造良好人造的水环境,让自然与社会得到更好的和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分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分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分析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了各种影响。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跨流域调水、发展灌溉农业等。

这些活动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修建水库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常见方式之一。

水库的建设可以调节水流,提供防洪、发电、灌溉等多种效益。

然而,水库的修建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水库蓄水会淹没大片土地,包括农田、森林和村庄,导致大量的生态系统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其次,水库的建成会改变河流的自然流态,影响河流的生态功能。

河流的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

此外,水库还可能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开采地下水是另一种常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在一些地区,由于地表水供应不足,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

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这不仅会影响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在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还可能导致海水入侵,使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水质恶化。

跨流域调水是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采取的措施。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我国一项重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跨流域调水虽然可以缓解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但也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调水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同时也可能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调出区的水量减少可能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调入区的水量增加可能会改变当地的水生态系统。

发展灌溉农业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

灌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如大水漫灌,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盐碱化。

大量的灌溉用水还可能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土壤通气性变差,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环境也会产生影响。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精讲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精讲
Sij>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 标准,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水体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某河流断面监测数据如下表:
内容
DO
pH BOD5 挥发酚 石油类 总汞
监测浓度
(mg/l)
3.3
7.5
5
0.008
0.7 0.0012
评价标准 3(饱和溶解
(mg/l)
氧为8)
6-9
6
0.01
某高尔夫球场项目,其建设完成后包括27洞高尔夫球场及 配套会所、高尔夫球练习场,员工人数预计830人,最大设 计接待能力为650人/d。另外,球场运营过程中农药化肥使 用情况如下:农药包括杀虫剂和杀菌剂,乐斯本、绿福乳 油、杜邦万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使用的肥料主要 为N-P-K高效复合肥。球场内有5个人工湖,球场生活污水、 废水部分进入人工湖、球场附近的水库、河涌。
等。
(1)充分混合段
重点
采用完全混合模型
(2)混合过程段
平直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型(岸边排放、非岸边排放)
弯曲河流:稳态混合积累流量模型
评价等级不同扩散参数的选取方法不同。
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岸边排放
C(x,
y)
exp
K1
x 86400
u
Ch
H
CpQp
M y xu
exp
uy 2 4M yx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方案
⑴监氨测氮因、子水:温p、H、硫溶化解物氧、、挥悬发浮性物酚、、C氰OD化、物BO、D5苯、类石、油砷类、、氟 化物、磷酸盐、有机氯、有机磷、汞、铬(六价)、铜、 锌、铅、镉、粪大肠菌群、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 锰。
⑵监测断面:在黄河共布设?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分别为: 县城西北侧水源地监测断面。 罗家沟与黄河交汇处下游500m监测断面。 张义沟与黄河交汇处上游500m监测断面。 石空区东南侧水源地监测断面。 张义沟与黄河交汇处下游1500m监测断面。 ⑶监测时间及频率 各监测断面连续采样3天,每天采样1次。 ⑷监测分析方法 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和

水污染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水污染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水污染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案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保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和忽视,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社会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水污染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水污染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健康问题:水污染会导致水源中的有害物质超标,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会引发传染疾病,威胁人类的健康。

2. 饮用水紧缺:由于水污染,饮用水的供应减少,人们可能面临缺水和饮水困难的问题。

3. 生活质量下降:水污染会导致水体恶臭、色泽变异,使水的质量降低,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1.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危害珍稀物种的生存。

2. 土壤退化:水污染物渗入土壤,破坏土壤的肥力,影响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

3. 水环境的恶化:水污染会使湖泊、河流和海洋的水质下降,造成水生生物死亡、富营养化现象等。

三、解决水污染的方案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对水污染行为进行限制和惩罚。

2. 提倡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加强监管措施:加大对工业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达到水质标准。

4. 推广环保技术:投资研发环保技术,包括水处理技术和污水处理设备,提高水质净化的效率。

5.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间的水资源保护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水污染问题。

总结:水污染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水污染问题,需要政府、公众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提倡环保意识、加强监管措施、推广环保技术和加强国际合作。

只有共同合作,我们才能保护水资源,维护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的环境影响

水的环境影响

水的环境影响水是生命之源,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的利用、水污染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等方面。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展开论述。

一、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规模不当导致了水资源供应的不平衡和过度开发。

首先,农业用水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领域。

农业决定了人类的粮食安全,但农业用水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许多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灌溉用水的浪费现象严重,估计有近一半的灌溉水浪费在运输过程中。

同时,农业中的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也导致了水体的污染,影响水质。

其次,工业和市区用水也对水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其中大部分未经循环利用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市区用水方面,居民、商业和公共设施用水量的增加,使得市区用水紧张,尤其是一些干旱地区更是如此。

二、水污染水污染是水环境影响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水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生活污水。

这些污染物因为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后不仅污染水质,还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工业废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就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质污染。

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对水体的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农业排放也是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等被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经过降解或冲刷进入水体,会导致水质下降,甚至导致水生态系统的崩溃。

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对水体造成了污染。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和细菌病原体,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引起水质恶化,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风险。

三、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水生态系统是水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污染,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首先,河流湖泊的水体污染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水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水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而水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水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水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1.区域差异水环境污染的程度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水库等长江、淮河等一些大型流域受到的污染较为显著。

这是因为大型流域内人口密度大、工业活动频繁、农业面积广,导致大量的废水、污水和农药等污染物排入水体中。

另外,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密集度高,也容易受到水环境污染的影响。

2.行政区域差异水环境污染的分布也与行政区域有关。

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对于水环境保护的投入相对较少。

这些地区的水环境污染程度较高,如一些中西部地区的乡村地区、小城镇地区等。

而发达地区对于水环境的保护投入较多,水环境污染程度相对低。

3.排污源差异水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还与排污源有关。

污水处理厂、工业企业的分布对于水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影响。

排污源集中的地区,如工业园区、化工厂等,其周边水环境容易受到污染。

同时,农业活动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农田流失、化肥农药的使用等都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二、水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1.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业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农业农田流失等均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农药使用过量,会导致农田流失,并使水体中的养分含量增加,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2.地理条件地理条件对水环境污染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地理条件较差的地区如地下水补给不足、降雨量偏低等,会导致水资源的供应不足,使得水环境污染的影响更加严重。

3.制度和管理制度和管理在水环境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水环境污染问题加剧。

水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是生命之源,它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水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破坏水中生物多样性1. 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直接损害:水污染导致水质中污染物浓度升高,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直接损害水中生物的健康和繁殖能力。

2. 改变水体的化学成分:水污染会改变水体的酸碱度、氧含量等化学成分,使得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或迁徙。

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1. 水中有害藻类爆发:水污染会导致水体中有害藻类过度繁殖,形成藻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现象,使得水中其他生物无法正常生长。

2. 破坏湿地生态系统:水污染会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湿地中的植物和动物因为污染物的累积而无法生存,导致湿地的生态功能退化。

三、影响人类健康1. 水源污染导致饮用水安全问题:水污染严重影响到人们的饮用水安全,污染的水源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长期饮用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肝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2. 污染物进入食物链:水中的污染物会被摄取到水生生物体内,然后进入到人类的食物链中,通过食物摄入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步骤如下:1. 加强水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体系,对水污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问题,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严格执法与管理: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城市排污口的监管,提高违法排污成本,确保法律制度的有效执行。

3.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加大对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致力于寻求更有效、环保的水污染治理方法,提升水污染治理效果。

4. 推动环保教育和意识提升:加强对公众和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人们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环境意识,推动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间在水污染治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共同应对水污染问题。

水资源的水环境影响

水资源的水环境影响

水资源的水环境影响水资源是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水环境的影响深远而复杂。

以下是一篇关于水资源对水环境影响的简短作文。

---**水资源与水环境**水,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万物,滋养了大地。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染以及不合理的分配,对水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河流、湖泊的干涸,地下水位的下降。

这不仅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河流的断流,湖泊的萎缩,使得水生生物失去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其次,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许多河流、湖泊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频发。

这不仅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还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再者,不合理的水资源分配也加剧了水环境问题。

在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使得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面临巨大压力。

而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

面对水资源对水环境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减少污染源的排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节水型社会,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

水环境的保护,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福祉。

让我们携手努力,保护水资源,守护我们的蓝色星球。

---这篇作文简要概述了水资源对水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水污染问题以及水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希望这能启发大家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

水的特殊状况及其对环境影响

水的特殊状况及其对环境影响

水的特殊状况及其对环境影响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并不总是处于普通的液态形式,它有许多特殊的状况,如冰、蒸汽和液态水的三态共存等。

这些特殊状况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环境产生着影响。

首先,冰是水的一种特殊状况。

当水温低于0摄氏度时,水分子会形成一种有规则排列的晶体结构,即冰。

冰的存在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寒冷的地区,冰可以覆盖着大片水域,形成冰层,保护水下生物免受寒冷气候的侵害。

同时,冰的形成还会导致水体的体积膨胀,造成冰川的形成,对地貌和水文循环产生影响。

此外,冰在地球上的储存量也对全球海平面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蒸汽是水的另一种特殊状况。

当水受热时,水分子会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从而形成气体的水蒸汽。

蒸汽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有着多种影响。

首先,蒸汽的形成促进了水的蒸发,使得地表水能够进入大气中,形成云和降水。

这对于维持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再生非常重要。

其次,蒸汽的温室效应对地球的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蒸汽是大气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它能够吸收地球表面辐射的部分能量,使得地球能够维持较温暖的气候。

然而,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最后,液态水的三态共存也是水的一种特殊状况。

在特定的条件下,水可以同时存在于液态、固态和气态。

这种三态共存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并不常见,但对于生物和环境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高山地区的冰川融化过程中,冰、液态水和水蒸汽可以同时存在,这种现象对地球的水循环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在深海中也有可能发生三态共存的情况,由于水的高压和低温条件,可以观察到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同时存在的现象。

水的这些特殊状况对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冰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

其次,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引发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水和飓风等。

水环境影响报告及水资源论证报告的重要性

水环境影响报告及水资源论证报告的重要性

水环境影响报告及水资源论证报告的重要性
水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

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无法仅依靠水利进行缓解,需要配合其他解决措施,比如合理用水、如何进行水循环处理等。

南方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南方水资源也出现了水质性缺水问题,相关部门为了缓解所出现的水资源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比如取水制度、水价调节方案、节水政策等。

虽然上述措施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是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是我国工作的弱项,随着水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导致生态灾难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不仅限制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深入分析水资源条件对规划的保障力与约束因素,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布局优化,使之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又是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区域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保障水生态文明具有明显的前置作用,也是从流域或区域层面协调规划与水资源条件适应性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双赢。

因此,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非常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水环境: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或者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地面水体的大小规模: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大河:≥150m3/s; 中河:15~150m3/s; 小河:<15m3/s。

湖泊和水库,按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划分:当平均水深≥10m时:大湖(库):≥25km2;中湖(库):2.5~25km2;小湖(库):<2.5km2。

当平均水深<10m时:大湖(库):≥50km2;中湖(库):5~50km2;小湖(库):<5km2。

不同评价等级,各类水域调查时期:一级二级三级河流、河口、湖泊、水库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水期限和平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限调查海湾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限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当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原则应尽量向有关的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收集现有资料,当上述资料不足时,应进行一定的水文调查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测量。

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枯水期进行,必要时,其它时期(丰水期.平水期.冰封期等)可进行补充调查。

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只在一个时期内进行(此时的水质资料应尽量采用水团追踪调查法取得)。

它与水质调查的次数不要求完全相同,在能准确求得所需水文要素及环境水力学参数(主要指水体混合输移参数及水质模式参数)的前提下,尽量精简水文测量的次数和天数。

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根据评价等级、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流平直及弯曲情况(如平直段长度式弯曲段的弯曲半径等)横断面、纵断面(坡度)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含量等,丰水期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封冰、解冻等现象。

- 1 -河网地区应调查各河段流向、流速、流量关系,了解流向、流速、流量的变化特点。

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断面水面坡度以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

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评价等级湖泊和水库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湖泊水库的面积和形状(附平面图),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停留时间,水量的调度和贮量,湖泊、水库的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湖流的流向和流速,环流的流向、流速成及稳定时间)等。

海湾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海湾的特点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海岸形状,海底地形,潮位及水深变化,潮流状况(小潮和大潮循环期间的水流变化、平行于海岸线流动的落潮和涨潮),流入的河水流量盐度和温度造成成的分层情况,水温波浪的情况以及内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周期限等。

需要预测建设项目的面源污染时,应调查历年的降雨资料,并根据预测的需要对资料统计分析。

污染源调查:包括两类:点污染源(简称点源)和非点污染源(简称非点源或面源)。

点源的调查原则:a.以搜集现有资历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或测试。

例如在评价改、扩建项目时,对此项目改、扩建前的污染源应详细了解,常需现场调查或测试。

b.点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如评价级别较高且现有污染源与建成设项目距离较近时应详细调查,例如位于建设项目的排水与受纳河流的混合过程段以内,并对预测计算可能有影响的情况。

点源调查的内容:a.点源的排放:排放口的平面位置(附污染源平面位置图)及排放方向;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排放形式(分散排放还是集中排放)。

b.排放数据:根据现有的实测数据、统计报表表以及各厂矿的工艺路线等选定的主要水质参数,并调查现有的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数据。

c.用排水状况: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及排水总量等。

d.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废、污水处理状况:主要调查废、污水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事故状况等。

非点源调查的原则:基本上采用间接搜集资历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

非点源调查的内容:a.概况:原料、燃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即主要污染源,要求附污染源平面位置图)、堆放面积、堆放形式(几何形状、堆放厚度)、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方式等。

b.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应说明非点源污染物是有组织的汇集还是无组织的漫流;是集中后直接排放还是处理后排放;是单独排放还是与生产废水式生活污水共同排放等。

c.排放数据:根据现有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根据引起非点源污染的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性质选定调查的主要水质参数,度调查有关排放季节、排放时期、排放量、排放浓度及其它变化等数据。

在通过搜集或实测以取得污染源资料时,应注意其与受纳水域的水文、水质特点之间的关系,以便了解这些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自净情况。

水质调查:水质调查的原则:应尽量得用现有数据资料,如资料不足时应实测。

水质参数的选择: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 2 -数,它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

常规水质参数: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凯氏氮或非离子氨、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以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

特征水质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

当受纳水域的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考虑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

水生生物方面:浮游动杆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

底质方面:主要调查与拟建工程排水水质有关的易积累的污染物。

水质取样断面及取样点的原则与方法河流a.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水文特征突然化(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样断面,并适当考虑其它需要进行水质预测的地点。

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b.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取样垂线的确定:当河流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大、中河:河宽小于50m者,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三分之一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垂线应设在有较明显水流处),共设两条取样垂线;河宽大于50m者,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特大河(例如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松花江、海河等):由于河流过宽,取样断面上的取样垂线数应适当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

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在水深不足1m时,取样照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c. 水样的对待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

二、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

其它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即在该断面上同各处所取的水样混匀成一个水样。

河口a.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同河流。

b.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同河流部分。

c.水样的对待:同河流部分。

湖泊、水库- 3 -a.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方法和数目在湖泊、水库中布设的取样位置应尽量覆盖整个调查范围,并且能切实映源泊、水库的水质和水文待点(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岸边区等)。

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

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3/d 时:一级评价每1~2.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二级评价每1.5~3.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三级评价每2~4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大于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3~6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二、三级评价每4~7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小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水于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0.5~1.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二、三级评价每1~2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当建设项污水排放量大于50000m3/d时,各级评价均为每0.5~1.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b.取样位置上取样点的确定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但此点距底不应小于0.5m。

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首先要根据现有资料查明此湖泊(水库)有无温度分层现象,如无资料可供调查,则先测水温。

在取样位置水面下0.5m处测水温,以下每隔2m水深测一个水温值,如发现两点间温度变化较大时,应在这两点间酌量加测几点的水温,目的是找到斜温层。

找到斜温层后,在水面下0.5m及斜温层以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小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水面下0.5m,并距底不小于0.5m处设一取样点;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0m,并距底不小于0.5m处各设一取样点。

c. 水样的对待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小于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如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在上下层水质差距较大时,可不进行混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