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冲碎石桩剖析

合集下载

4 砂石桩(碎石桩)解析

4 砂石桩(碎石桩)解析

1) 成砂桩方式:振动法和冲击法为主;
2) 成碎石桩方式:有振冲法、沉管法、干振法、强夯置换法、 钻孔锤击法等。
3、适用范围: 碎石桩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黏性土、素填土及杂填土地 基。但需注意两点:
1 )当 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 20kPa 的饱和黏性土和饱
和黄土地基时 ,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第三章 深层密实法
二、加固机理
第三节
砂石桩(碎石桩)
1、松散砂土及粉土的加固机理
① 挤密作用:
a 、对振冲法而言: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冲使得松散砂土达到饱
和状态,并在高频强迫振动下产生液化、重新排列密实;孔中填
入的粗骨料被强迫振动、密实的同时,桩体半径还不断增大,对 桩周土形成水平挤压作用,甚至有一部分被挤入桩周土中。于是 , 砂土密实度、孔隙率 ,干密度和内摩擦角,达到力学性 能改善、承载力提高、抗液化性能增强的目的; b 、对沉管法或干振法而言:施工中,桩管对周围砂层产生很
大的水平挤压力,并将桩管处砂子挤向桩管周围的土层中, 桩
管四周砂层孔隙率、密实度 。
< 上一张下一张 >
新郑高速公路震动沉管挤密 碎石桩施 工
第三章 深层密实法
二、加固机理
第三节
砂石桩(碎石桩)
1、松散砂土及粉土的加固机理
由于挤压,紧贴于桩周管上的土结构遭到完全破坏。桩管 周围塑性变形区,由于受到挤压和孔隙水压力的共同作用, 强度显著降低。桩管周围塑性变形区(图3-3-2 )半径RP可由下 式确定。
第三节
砂石桩(碎石桩)
1、松散砂土的加固机理
③ 预震抗液化作用: 砂石桩法的预震抗液化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 桩间可液化土层受到挤密和振密作用。土层的密实度增 加,结构强度提高,表现在土层标贯击数的增加,从而提高土 层本身的抗液化能力; ② 砂土的液化特性不仅与相对密实度和排水体有关,还与

碎石桩施工工法全面解读之振冲法对软土加固作用

碎石桩施工工法全面解读之振冲法对软土加固作用

碎石桩施工工法全面解读之振冲法对软土加固作用所谓振冲法是振动水冲法的简称。

它是以挖掘机吊起振冲器,布喇格启动潜水轴承后带动偏心块,使振冲器产生高频阻尼,同时开动水泵,使高压促使水通过喷射高压水流,在边振边冲的联合作用下,将振冲器沉到土中的预定深度,经过清孔后,就可以填料地面向孔中逐渐填入碎石每段从中均在作用振动下被振挤密实,达到所要求的密实度后提升振冲器,如此重复,填料和振密,直至地面,从而在地基中形成一根大直径的很密实的桩体。

从而达到加固软基的效果。

1、对粘度土的加固机理对于粘性土地基(特别是饱和软土),由于土的粘粒含量多,粒间结合力很强,渗透性低,在振动力的年力作用下土中水不易排空,所以碎石桩的作用不是使地基挤密,而是置换。

施工时通过振冲器借助其自重,水平振动力和离心水将粘性土变成泥浆水排出孔外形成略大于振冲器直径的孔,在成孔中灌满碎石料,并在振冲器的侧向力催化作用下,将碎石挤入周围孔中,形成具有结实一定强固度和直径大的桩体,它与原粘土构成复合地基而共同工作。

由于碎石桩的刚度渔庄比桩周围粘性土的刚度大的多,而地基中应力中会按材料变形模量进行重新分布。

因此,大部分荷载独自承担将由碎石渔庄承担,桩体应力和桩二者之间粘性土应力之比值称为桩土应力比,一般为3~5,虽然提高粘性土的承载力但整个地基的承载力得以提高了。

碎石桩也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能力。

这时桩体的促进作用象一般阻滑桩那样是提高土体象的抗剪强度,促使滑动面向远离坡面,向深处转移。

2、对砂性土的加高机理碎石桩在大多砂土中主要起挤密作用,主要目的是提高挡土墙地基土承载力,减缓变形和增加抗液化性。

碎石桩施工时使饱和松散的砂土颗粒在强烈的高频强迫振动下重新排列致密,且在数以百计振孔中填入大量粗骨料后,被强大的劳动生产率振动力挤入周围土中,这种强制滚密使砂土的相对密度增加,孔隙率降低,干土重度和内共摩擦角增大,土的电学力学性能改善,而使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一般可提高2~5倍)。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分析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分析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土类众多,其中占比较大的是松、软土类。

然而这些土质恰恰是建造建构筑时所必须利用的。

松、软土类具有强度低、压缩性大、承载力底、抗震性差的缺点。

因土地资源紧张,我们不得不在这种不良的土质上建造建构筑物。

改良松、软土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多种,换填、强夯、水泥土搅拌、振冲碎石等方法均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本文着重分析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

标签:振冲碎石复合桩;承载力;变形;目前,地基基础设计是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对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设计、施工监测的。

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每处地基进行现场载荷试验。

那么如何利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所得出的原理对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进行准确计算就成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1]。

1、振冲碎石复合地基采用一个管状的震动设备(振冲器),要求能够水平方向振动。

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在软弱性土中边冲边振成孔。

再于孔内分批装入碎石等硬度高的材料形成桩体。

桩体与原软弱性土质组成了复合性地基。

处理后的地基土具有承载力高、压缩性小等特点。

它可适用在中、粗砂、粉土(液化)、人工填土等地基。

2、振沖碎石复合地基的受力元素在一般情况下,当桩体打入持力层时。

桩体的自身硬度要远大于粘性软弱的强度,因此通过基础传递给复合地基外的压力由于桩、土的变形逐渐集中到桩体上。

从而使软土所承载的压力减轻。

那么相对于原有地基,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相对增高,压缩性减少。

这就说明复合地基中桩体起到集中承载力的作用[2]。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桩体打入不到地基持力层时,也就是说桩体与持力层未有根本的接触。

那么复合地基就起到垫层的作用,垫层是将承载负荷进行扩散,可以让附加载荷均匀分布,从而可以减缓地基的沉降速度。

3、振冲碎石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3.1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方法计算单桩侧向极限应力是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关键。

Brauns理论是计算碎石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基本理论。

振冲碎石桩法

振冲碎石桩法

振冲碎石桩法
振冲碎石桩法是一种利用振动和冲击力使石料下沉并形成桩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完成桩基施工,适用于土层较硬或有石层的地形。

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振动和冲击力使石料下沉,同时将周围的土壤压实,形成一个坚实的基础。

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振锤是具有较大振幅和频率的机械设备,可以在土层中产生高强度的振动和冲击力,使石料下沉,同时将周围的土壤密实。

该方法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施工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对于土层较硬或有石层的地形施工效果好,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施工过程中易产生噪音和振动,需要特别注意施工安全问题。

总之,振冲碎石桩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桩基施工方法,适用于土层较硬或有石层的地形。

4 砂石桩(碎石桩)解析

4 砂石桩(碎石桩)解析
二、加固机理
第三节
砂石桩(碎石桩)
1、松散砂土及粉土的加固机理
① 挤密作用:
a 、对振冲法而言: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冲使得松散砂土达到饱
和状态,并在高频强迫振动下产生液化、重新排列密实;孔中填
入的粗骨料被强迫振动、密实的同时,桩体半径还不断增大,对 桩周土形成水平挤压作用,甚至有一部分被挤入桩周土中。于是 , 砂土密实度、孔隙率 ,干密度和内摩擦角,达到力学性 能改善、承载力提高、抗液化性能增强的目的; b 、对沉管法或干振法而言:施工中,桩管对周围砂层产生很
大的水平挤压力,并将桩管处砂子挤向桩管周围的土层中, 桩
管四周砂层孔隙率、密实度 。
< 上一张下一张 >
新郑高速公路震动沉管挤密 碎石桩施 工
第三章 深层密实法
二、加固机理
第三节
砂石桩(碎石桩)
1、松散砂土及粉土的加固机理
由于挤压,紧贴于桩周管上的土结构遭到完全破坏。桩管 周围塑性变形区,由于受到挤压和孔隙水压力的共同作用, 强度显著降低。桩管周围塑性变形区(图3-3-2 )半径RP可由下 式确定。
2、对粘性土的加固机理
2) 加固机理: ② 排水固结作用。饱和黏性土地基中,碎石桩体的排水
通道作用是砂石桩法处理饱和软弱黏性土地基的主要作用之
一。由于沉管成桩过程中的挤压和振动等作用,桩间土会出 现较大的孔隙水压力,导致土强度降低。碎石桩施工结束后, 上覆土体重力作用下,借助于砂石桩良好的排水作用,桩间 土发生排水固结,同时由于黏粒、水分子、离子之间重新形 成新的稳定平衡体系,使土的强度得以恢复,甚至超过原土 体强度。
2 ) 不加填料的振冲加密法适用于处理黏粒含量不大于 10 %的 中砂、粗砂地基。 Why?

振冲碎石桩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振冲碎石桩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振冲碎石桩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XXXXX监理公司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一、施工重点及应对措施重点1、桩点的定位布置。

桩点定位不准将影响区域内桩位的整体布局,也将影响后续强夯的处理效果。

应对措施:先将坐标控制点引至区域附近,再将区域四角控制点放好并固定,按照设计要求的平面位置尺寸将区域内所有的桩位放好样,并撒灰线和灰点。

现场监理工程师对放好样的桩位进行复测,复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桩机的定位。

桩机定位前,先十字拉线定好桩位中心线,其偏差不应大于20mm,桩机定位时,将桩管及桩尖对准桩位,其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3倍套管外径。

重点2、材料的要求。

碎石桩所用碎石的物理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应对措施:对进场的碎石先在现场监理的见证下进行取样送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能用于工程。

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或检验的碎石不得用于工程。

重点3、填料量、密实电流、留振时间等三要素的控制。

该三要素直接影响成桩质量。

只有在一定的填料量情况下,才可能保证达到一定的密实电流,而这时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留振时间,才能使填料挤紧振密。

此外,对于供水压力、振冲点位置、振冲器施工参数同时进行检查。

应对措施:先根据桩长、桩径及充盈系数计算出理论填料量,实际填料量不得少于理论填料量,加料不宜过猛,原则上“少吃多餐”。

现场监理工程师对密实电流、留振时间等相关参数进行现场旁站监督,并做好相关记录。

出现问题后及时进行修正。

重点4、桩长、桩径及垂直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

应对措施:桩长,即孔深的控制,主要是测量钻杆长度或者用测绳检测,孔深不得小于设计值。

桩径的控制,选用直径φ425mm桩管,成桩后用卷尺测量成桩直径需达到500mm。

桩体垂直度,通过控制桩管的垂直度进行控制,偏差不小于设计要求。

二、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难点1、“断桩”或“颈缩桩”的发生。

应对措施:填料时要做到一次满管,补料补足,每一深度在未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时应继续加料、继续留振,直至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

浅谈振冲碎石桩地基加固中的管理与应用

浅谈振冲碎石桩地基加固中的管理与应用

浅谈振冲碎石桩地基加固中的管理与应用振冲碎石桩加固松软土地基,形成符合地基或复合土体,用来提升它的受力性和稳定性,降低下沉力,而且还能确保其有着显著的抗震特征,不管是道路亦或是建筑等的软基都能够用这种措施来处理。

文章以具体的项目为例,阐述了其建设方法。

标签:振冲碎石桩;软土地基;地基加固1 项目状态1.1 工程基本概况该项目厂区面积26万平方米,厂区建设分三期进行,主要建设内容有:生产车间242880平方米,宿舍楼:3600平方米,食堂、浴池、文化中心7440平方米,办公楼:7800平方米。

1.2 工程地质概况其之前的时候是沼泽区域,然后经由平整,地势平坦。

当使用设备探测的时候,其地层动上到下分别是:①素填土:层厚0.3~3.4m,层底高程1.34~3.55m。

②细砂:层厚1.4~5.2m,层底高程-1.70~1.52m。

③含淤泥粉细砂:层厚1.30~5.90m,层底高程-4.83~-2.45m。

④粗砂:层厚0.4~3.1m,层底高程-1.56~-4.32m。

⑤全风化片麻岩:层厚0.14~1.07m,层底高程-7.06~-4.62m。

⑥强风化片麻岩:钻探揭露层厚2.32~5.00m,钻探揭露层底高程-10.69~-8.05m。

这个场地对于抗震来讲,非常的不适合,应该对素填土等认真的应对,防止砂土出现下沉现象。

经由处理之后,其受力性合乎设计规定,地基非常的安稳,比较的适合建设活动。

1.3 如何加固地基。

这个区域有非常多的细砂等物质,非常的容易发生液化现象,一般是使用素填土等对其应对,降低其存在的下沉现象,以振冲碎石桩形成的复合地基为基础持力层,振冲碎石桩处理到粗砂层。

2 其建设和品质管控活动2.1 振冲碎石桩试验段施工当其建设之前的时候,结合规定,要对其开展测试活动,详细的记载冲孔以及振制桩时间和深度、记录冲水量、水压、填入碎石量及电流的变化等,用来分析设计内容和建设有关的事项是不是合理,使用正确的数值当成是其建设的管控数值。

碎石桩不同工艺下的对比

碎石桩不同工艺下的对比

碎石桩不同工艺下的对比碎石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工艺,其主要目的是加固土壤,增强地基的抗压能力。

在不同的工艺下,碎石桩的施工方式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围绕碎石桩的不同工艺进行对比,并详细介绍各种工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首先,我们将分析常用的三种碎石桩工艺,包括钻孔碎石桩、静压碎石桩和振冲碎石桩。

钻孔碎石桩是一种常见的工艺,其施工方式是先钻孔,然后注入水泥浆,最后填充碎石。

这种工艺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尤其适用于软弱土质地区。

钻孔碎石桩的主要优点是施工过程稳定可靠,排除孔内余渣清理更为方便。

另外,由于注入水泥浆可形成水泥柱,大大增强了桩体的承载能力。

静压碎石桩是一种利用专用静压桩机施工的工艺,其施工原理是利用机器的静压力将碎石压入地层形成桩体。

静压碎石桩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特别适用于各种含水层地区。

静压碎石桩的主要优点是施工速度快,能够直接穿越夹砂层和软土层。

另外,静压碎石桩的桩体结构紧密,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振冲碎石桩是一种利用振动器将碎石振动入地层形成桩体的工艺。

振冲碎石桩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特别适用于压实性土层和砂质土层。

振冲碎石桩的主要优点是施工速度快,能够有效预防桩身周围土体的变形。

另外,振冲碎石桩的桩体结构均匀,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在比较三种不同的碎石桩工艺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钻孔碎石桩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适合对于变质岩进行处理,施工过程稳定可靠。

但是施工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2. 静压碎石桩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特别适用于含水层地区,施工速度快,能够直接穿越夹砂层和软土层。

但施工设备复杂,投资成本高。

3. 振冲碎石桩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特别适用于压实性土层和砂质土层,施工速度快,能够有效地预防桩身周围土体的变形。

但是施工时需要考虑附近建筑物或其他构筑物的振动。

综上所述,不同的碎石桩工艺在适用范围、施工速度、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选择具体的工艺时,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碎石桩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冲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土应 用实例
• • • • • • 工程概况 工程地质条件 地基处理方案 振冲碎石桩设计 施工要点 质量检验
1.工程概况
河南某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拟建第二生产基 地征地约3000亩,主要建设连续纺车间、 酸站车间、自备电厂及配套车间项目。其 酸站车间基础埋深7.2m,设计该酸站车间 的地基处理方案。
3.地基处理方案
根据勘察资料可知,该建筑场地严重液化,第1、2 土层为液化土层,根据相关规范,拟建建筑物应对 地基液化进行地基处理 工程上常用的针对地基液化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换 填法、强夯法、碎石桩法、砂石桩法等,其中碎 石桩法和强夯法相对较为普遍。
3.地基处理方案
场地面积大,第2层液化土层埋深为6.5~14.5m, 显然无法运用换填法。
根据勘察报告:第1、2单元层为液化地层;液化指数7.62— 25.58,综合判定为严重液化场地,液化深度在14.5m以浅。
4.碎石桩设计
•设计参数
1.全部消除地基液化,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不小于 170kPa(设计要求);
2.考虑土层条件和施工成本,采用振冲碎石桩法 (见方案选择); 3.基础埋深:酸站车间基础埋深7.2m(设计要求);
•地下稳定水位埋深2.4—2.9m。
2.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浅部土层地基承载力较 低,地基土持力层和主要受力层不稳定,均匀 性较差:
土层号 承载力特 征值kPa 1 100 2 120 3 170 4 140 5 260
•第1、2单元层为液化地层;液化指 数7.62—25.58,综合判定为严重 液化场地,液化深度在14.5m以浅。
4.碎石桩设计
•桩径设计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
振冲桩的平均直径可按每根桩所用填料量计算。
根据现场试桩结果,按投料情况分析,桩径在 1.2m~1.4m之间。 桩径初步设计为1.4m (实例中设计为1.2m,但是 计算可知不满足承载力要求)
•桩距设计
4.碎石桩设计
在进行地基处理初步设计时,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中给出的简化公式考虑施工振密效果
l:桩距 d:桩直径
:天然孔隙比
:砂土的最大最小孔隙比
:修正系数,考虑振动下 沉密实作用,取值1.1~1.2 :地基挤密后要求达到的 孔隙比 :地基挤密后要求砂土的 相对密度,可取0.70~0.85
•桩距设计
4.碎石桩设计
实例中土工试验没有给出具体数据,查 阅相关资料及类似案例得到如下取值: 取 =0.80 =0.45 =0.80 取 =1.1
4.碎石桩设计
•设计参数
7.采用75W功率ZCQ75型号振冲器,起重机械采 用15t履带吊(实例中采用25t汽车吊,查阅资料 15t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8.振冲碎石桩碎石粒径40~150mm,含泥量不 得大于5%; 9.成孔水压应保持在300~500kPa,成桩水压保 持在300~400kPa,密实电流80~90A,留振时 间10s左右,每次提升振冲器高度为1.0m左右, 每次填料厚度应不大于0.5m。
2.工程地质条件
③细中砂,灰、浅灰色,饱和,中密一密实。夹薄 层粉砂,局部夹薄层粉土。层厚5.0—12.1m, 层底埋深18.3~19.6m。 ④粉土,浅灰、灰色,很湿,中密,粘粒含量高。 层厚O.8—1.7m,层底埋深19.8—20.7m。 ⑤细中砂,灰黄、浅黄色,饱和,密实,夹薄层 粉砂。该层未见底,揭露最大厚度5.2m。
•桩距设计
4.碎石桩设计
此处工程实例 直接根据工程 经验取为3.0m
《基础工程》教材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指出,75kW振冲器布 桩间距采用1.5~3.0m
桩距设计值取3.0m,相比理论计算偏于安全
•垫层
4.碎石桩设计
振冲碎石桩施工完成后,基础底面铺设40cm厚 的碎石垫层,分4层铺设,用平板振动器振实。 (规范规定在桩顶和基础之间宜铺设一层 300~ 500mm 厚的碎石垫层。 )。
2.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原黄河故道。
• 地层以粉砂、细中砂为主,夹薄层粉土,从上至 下分述如下:
①粉砂,上部灰黄、浅黄色,下部灰、浅灰色, 湿~饱和,松散,局部稍密。夹薄层粉土及细砂。 层厚及层底埋深2.8~8.0m。 ②细中砂,灰、浅灰色,饱和,松散一稍密,局 部中密。夹薄层粉砂,局部夹薄层粉土。层厚 3.2 ~ 8.7m,层底埋深6.5 ~ 14.5m。
5.地基承载力
碎石桩单桩承载力可根据侧向极限应力方法计算得到理 论值,此处无计算参数,但是单桩载荷实验得出桩体承 载力特征值为375kPa。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阐明,振 冲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地基荷载试验确 定,初步设计也可用单桩和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按下式估算:
强夯法一般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 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 等地基,该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2.4~2.9m, 需要处理的液化土层均为接近饱和的粉土、砂土, 强夯法处理该地基的效果不好。
3.地基处理方案
•砂石桩处理难度大,根据工程经验不宜采用。
•振冲碎石桩法可使液化砂土层振实挤密,回填碎 石等粗粒料形成桩柱,桩间土受到振密和挤密作 用,桩和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该方法成本低、 速度快,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处理效果好,可 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土层液化。
4.碎石桩设计
•设计参数
4.加固深度:持力层选在第3层土,埋深15.2m, 根据基础埋深7.2m,确定有效桩长8m,另外设 置0.5m保护桩长,确定桩长为8.5m; 5.根据规范,对可液化地基,在基础外缘扩大宽 度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 5m,最大液化土层厚度为11.7m(14.5m-2.8m), 振冲碎石桩处理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6m; 6.桩位布置:按正三角形布置;
4.碎石桩设计
•液化判断
此处应用实例没有给出具体计算,只在勘察资料里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性分析。计算时注意按照抗震设计要求选取N0
N cr N 0 [0.9 0.1(d s d w )] 3 c
(ds<=15m) (15>=ds<=20m)
N0 ——标贯锤击数基准值 ds——标贯深度 dw ——地下水位深度 pc——粘粒含量百分率(>=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