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装满昆虫的衣袋

5、装满昆虫的衣袋
5、装满昆虫的衣袋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 导读: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最后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5、装满昆虫的衣袋

5、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莱昂小溪纺织娘厉声垃圾鸟栖虫居蠕虫嗬蜗牛 (2)释词。 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甜滋滋厉声裤兜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地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 袋》教案 这个衣袋里装满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为什么要把昆虫装进衣袋?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3、介绍法布尔。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他为什么在口袋里装满昆虫了?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读准生字音。 莱昂溪纺厉垃圾 (2)认清生字形。 比一比,组词 3、指明学生回答提问,因为他十分喜欢昆虫。 4、检查学生词语。 学习了生字,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词语。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

出示词语: 纵横笼罩穿梭蠕虫闪烁厉声兴致勃勃 裤兜殿堂垃圾圣莱昂纺织娘鼓鼓囊囊 (1)请你读一读,带领大家来读。 (2)自读课文来理解一些词语。请你来说说你会的词语。 5、齐读课文,加深理解词语。 6、检查课文朗读。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

么。)文章主要介绍了法布尔十分的喜欢昆虫。列举了一些例子。 指明学生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并且来说说他们读的好与差的部分。 请你再来尝试读一读,读出语气。 三、总结 1、本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生字词,还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请你来谈一谈。 2、指导学生写字。 莱,草字头加个来。

溪注意一点。 厉注意写法。 3、学生描红。教师从旁指导。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介绍法布尔列举事例走进科学殿堂装满昆虫的衣袋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着迷”、“迷恋”、“痴迷”等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并借助这三个词语理清文章结构,提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领悟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表达方法及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4、从法布尔的故事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从法布尔的故事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字感受人物的思想。品味文本中父母的责骂,初步领悟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学生自学,教师检查的形式,了解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借助重点词句,培养学生对通过文字感受人物思想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品读文本中,法布尔父母的责骂语句,初步领悟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同步探究中的自学站部分。 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名言等。朗读《昆虫记》。 教师: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1、板书课题,齐读。质疑,如: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的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 2、师生交流质疑问题及对法布尔的了解。师出示课件,简单介绍。(课件内容为法布尔资 料) 二、检查预习: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 (1)课件出示生字词:认读、记形。重点强调“栖、蠕、载”的读音。 (2)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描红,重点指导“昆、察、殿”的写法。 (3)学生练写生字。 (4)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初读感知:: 1、默读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概括。在学生找到句子后,指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借用文中的中心句。 四、理清课文脉络。 1、哪些内容具体讲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里? 2、小组交流给课文分段。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主要又是写什么的。 3、课文的第二部分讲了几件事?分别在哪些自然段里? 4、学生思考并回答。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指导学习第一段。 1、通读第一段,了解这段中的环境描写。 思考:法布尔生活的小村庄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说出:美、昆虫多) 通过哪些词句表现出来的?(抓住“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丛生”、“小动物跑来跑去”来理解) 2、师引导:作者为什么在课文开头告诉我们这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领会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对他成为昆虫学家有较大影响。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品读第二大段。感悟“着迷” (一)学习第一个故事。

五年级语文上册5《装满昆虫的衣袋》课课练苏教版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课内基础提优夯实课内基础,你就拥有了遨游语言天空的翅膀,, 一、生字小关卡。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生字,然后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到句中。 1. 立:夏天的时候,每次走过()桶,大家都捂着鼻子。 2. 马:现在农村人的素质也提高了,小时候经常看到的()现象没有了。 3. 方:我们县被称为“金高唐”,是产棉大县,所以()业也很发达。 4. 比:一般()都具备下面的特征:一定有六只脚,躯体分为三节,大 多有翅膀,大多有触角。 二、词语游艺厅。 1. 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 )鸭子( )甲虫( )鞭子 ( )贝壳 ( )田螺 ( )蝴蝶 2.补充下列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进行填空。 怒气()()兴致()()()()而归 鼓鼓()()鸟栖()()五彩()() (1)马小跳的口袋每天都塞得(),不知里面有什么好东西。 (2)昨天老师外出学习,今天上课的时候,他说收获很多,真是()。 (3)奶奶的花园里不止有花,而且(),别有一番情趣。 三、句子训练营。按要求写句子。 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现在,他终于 ..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现在,他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2.把下面句子中的提示语放到句子中间,注意标点的变化。 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四、课文拷贝室。按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主要写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另一件事是 。 五、语段欣赏屋。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 手中毒才怪呢!”

5上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 海安县海师附小万久红 读着这篇充满童趣的课文,一个着迷、迷恋、痴迷昆虫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凭着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读着读着,我们都被这个孩子吸引了。 一、在诵读中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观察法布尔图,注视他鼓鼓的衣袋,想想这衣袋里还会装着些什么?让学生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画出文中触动自己心灵的语句,写出感受,然后进行集体交流。我充分预设,主用从五个方面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披文入境。一是在同学评价中引领学生感受法布尔捉到纺织娘的激动与兴奋;二是通过理解“鼓鼓囊囊”等词引领学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三是教给学生抓提示语的方法朗读人物的对话;四是通过“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把小昆虫丢进了垃圾堆”和原文语句进行比较,引领学生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五是揣摩“没用的玩意儿”和“歌唱家”为什么加引号,引领学生领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二、在训练中放飞学生的灵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我通过说话、引导、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放飞学生的灵性! 三、在探究中体会文题的匠心与精妙。 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眼中的法布尔,再探究课题的精妙之处,最后创设情境:人们为什么要把法布尔的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这沉甸甸的口袋里究竟装了什么?法布尔的口袋不仅装着昆虫,还装着什么。进行写话练习,促使学生将对文本的感悟外化为生动的语言,凸显语文的学科特点。 四、在拓展中升华文章的主题 我充分利用补充资料,如法布尔受国王接见时的可笑行为、观察的名人名言、学生阅读《昆虫记》……这一切都更加把法布尔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完课文,学生们脑海中留下的,是对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的深深的钦佩。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也认识到了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怎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适合他们的?我想:老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也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五年级的语文课不能再同以往一样由老师带领通篇讲读和提问,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位置。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更多让学生自己去品读,这样,对于他们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年级语文上册5《装满昆虫的衣袋》过关试题苏教版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课前自主梳理开心自主预习,轻松搞定基础。 1.默读课文,想想法布尔为什么在口袋里装满昆虫。小朋友,你喜欢昆虫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课文后,试着填空。 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激励我们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兴趣。 3.读完课文,你认为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汉字或词语。 (1)只有善于ɡuān chá()、勤于积累、敏于感悟、乐于动笔,才能步入作文的diàn táng()。 (2)那个在小区门口随意倒lā jī()的人,遭到了众人的zé mà()。(3)蝎子这种kūn chónɡ()的体内含有多种dú()素。 5.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漂亮( ) 敏捷( ) 责备( ) 满载而归( ) 课堂快乐提升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6.写出下列引号内的词语所表示的意思。 (1)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这里的“歌唱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 这里的“没用的玩意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法布尔找到了一只虫子。(在哪里?怎样找到的?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按照提示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虫子在草丛里叫着。(把虫子当成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布尔心里非常难过。法布尔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 秋游的消息传来,同学们高兴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五年级语文上册 5《装满昆虫的衣袋》过关试题 苏教版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1.默读课文,想想法布尔为什么在口袋里装满昆虫。小朋友,你喜欢昆虫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课文后,试着填空。 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激励我们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兴趣。 3.读完课文,你认为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汉字或词语。 (1)只有善于ɡuān chá()、勤于积累、敏于感悟、乐于动笔,才能步入作文的diàn táng()。 (2)那个在小区门口随意倒lā jī()的人,遭到了众人的zé mà()。(3)蝎子这种kūn chónɡ()的体内含有多种dú()素。 5.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漂亮( ) 敏捷( ) 责备( ) 满载而归( ) 6.写出下列引号内的词语所表示的意思。 (1)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这里的“歌唱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 这里的“没用的玩意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法布尔找到了一只虫子。(在哪里?怎样找到的?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按照提示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虫子在草丛里叫着。(把虫子当成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布尔心里非常难过。法布尔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 秋游的消息传来,同学们高兴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优秀教案五上5《装满昆虫的衣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法布尔生活的环境对其成为昆虫学家的影响。 3.情感目标:凭借文本,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拓展阅读,加深对法布尔“痴迷”昆虫的认识,并学习写法,读写结合。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环节一阶段,通过检查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等方式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生字识别、长句子读通、文章读顺、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内容等)。 2.在环节二阶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人体验地生成,落实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3.在环节三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积累词语,体会写法,并学以致用。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1.熟读课文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预习课文,结合自己理解,在文中做出批注。 3.收集资料,了解法布尔其人其事,并能将所收集内容用自己的话叙述。 4.完成预习单。(后附)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预习单及自学要求检查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

1.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大自然的礼物。(课件展示昆虫图片)喜欢这些小家伙吗?有个人也很喜欢小昆虫,可他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将这种热爱与痴迷持续了一生,他就是法布尔——科学殿堂里的一位巨人。(板书:科学殿堂) (设计理念:直观再现生动活泼的昆虫图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2.小组交流,认识法布尔。 谁来说说你对法布尔的了解? (学生将课前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进行交流。) 3.课件出示法布尔生平简介。 (设计理念:让学生了解法布尔,走近法布尔,激发他们对科学家的崇敬和热爱。) 4.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了解到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5.师:让我们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到法布尔的童年去看看吧!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学生随师书写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识写。 ①同桌互助,对读课文。 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理解重点词语,扫清文字障碍。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文本,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注意带点字读音。 纵横闪烁光泽责骂满载而归鸟栖虫居 中毒观察可恶痴迷鼓鼓囊囊兴致勃勃 (设计理念:课件出示文中重点字词,直观帮助学生纠正字音,理解词义,便捷、生动,利于学生掌握、积累生字新词。) 2.检查课文朗读。 ①同位互读互查。(要求:正确且流利) ②检查朗读。(要求:做到尽量有感情) ③谁能来给大家说说你预习过课文还有哪些收获? (指导学生分别从人物、故事、道理、体会感受几个方面来说说) 总结:看来同学们在课前确实都进行了读了课文,更加可贵的是很多同学还结合着具体的词语写出了自己的体会。这样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在语文的学习上取得巨大的成绩。 3.整体感悟:理清写作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①理清写作思路,并说说每一部分的意思。 ②在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给方法,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有利于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对以后自己的布局谋篇有帮助。)

最新5++装满昆虫的衣袋汇编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重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莱昂小溪纺织娘厉声垃圾鸟栖虫居蠕虫嗬蜗牛 (2)释词。(讨论交流) 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甜滋滋厉声裤兜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溪”,右边中间不是绞丝旁。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5装满昆虫的衣袋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法布尔生活的环境对其成为昆虫学家的影响。 3.情感目标:凭借文本,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拓展阅读,加深对法布尔“痴迷”昆虫的认识,并学习写法,读写结合。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环节一阶段,通过检查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等方式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生字识别、长句子读通、文章读顺、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内容等)。 2.在环节二阶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人体验地生成,落实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3.在环节三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积累词语,体会写法,并学以致用。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1.熟读课文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预习课文,结合自己理解,在文中做出批注。 3.收集资料,了解法布尔其人其事,并能将所收集内容用自己的话叙述。 4.完成预习单。(后附)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预习单及自学要求检查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大自然的礼物。(课件展示昆虫图片)喜欢这些小家伙吗?有个人也很喜欢小昆虫,可他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将这种热爱与痴迷持续了一生,他就是法布尔——科学殿堂里的一位巨人。(板书:科学殿堂)

小学五年级上语文5.装满昆虫的衣袋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精品】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5.装满昆虫的衣袋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2.据课文内容填空。 (1)法布尔:____国人,杰出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著有《___________》。 (2)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 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课文写了两件事,一件是____________,一件是___________。我们常见的昆虫有(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非常美丽。() (2)装满了东西回来。() (3)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4)动作迅速而灵敏。() (5)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 4.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 鼓鼓囊囊:、、、 鸟栖虫居:、、、 二、句型转换 5.把下列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1)小鸭子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2)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6.这段话选自文章《》,“他”指的是,他出生在(国家)。他是一个学家。 7.“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这里的省略号指的是。 在“小英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我们……得了……第一名……”这段话中省略号指。 8.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主人翁。 9.补写末尾省略号的内容:、、 等等。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10.“小宝贝”指。突出了法布尔。 11.“没用的玩意儿”引号的作用的是,或表示。12.“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是因为象征了 13.文中划线词语表现了法布尔。 四、书面表达 14.拓展训练 颁奖词:

5、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业设计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读拼音,写词语。 zōnɡ hénɡ zhònɡ dúɡuán chá niǎo qī chónɡ jū()()()()zé màlā jī diàn tánɡ mǎn zài ér ɡuī()()()()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着.迷( zháo zhuó) 塞.满(sè sāi)怒气冲冲 ..(chōnɡ chònɡ) 衣兜.(dū dōu) 蠕.虫(rú rǔ)鼓鼓囊.囊(nānɡ nánɡ) 三、用线把相应的词语连起来。 小溪纵横细心地责备 花草丛生敏捷地玩耍 游鱼唱歌厉声地观察 虫子穿梭偷偷地捉住 四、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ABB) 兴致勃勃(ABCC) 鼓鼓囊囊(AABB) 五、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o(填序号) A.五彩缤纷 B.闪烁 C.兴致勃勃 D.痴迷 1.色彩繁多。 ( ) 2.(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 ) 3.形容兴致很高。 ( ) 4.深深地迷恋。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纺织娘在草丛中叫。(改为拟人句) 2.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改为“被”字句) 3.我喝着可口可乐和花生米,心里舒服极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父母的责骂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改为反问句) 七、根据课文内容提要填空。 1.法布尔是国著名的家,他的传世之作是 。 2.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十分着迷,所以后人为了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上,把两个衣袋做得,好像里面。 八、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1.把描写小甲虫漂亮的句子用“——”画出来。 2.画横线的句子中,写法布尔动作的词有、、,这些词说明法布尔。 3.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测评5装满昆虫的衣袋_苏教版

5装满昆虫的衣袋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看拼音写词语。 fǎnɡxiàn kūn chónɡdiàn tánɡ ɡuān cházémàlājī 二、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蠕.虫(rǔrú)满载.而归(zǎi zài) 附.近(fùfǔ)鸟栖.虫居(qīxī)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载:①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②装载③充满(道理)④又;且 载.歌载舞()满载.而归() 卸载.()怨声载.道() 四、语境注音我能行。 1.一天傍晚,暮色笼.________罩了田野。 2.笼.________子里有一只会说话的八哥。 3.父亲生气地责骂:“你这可恶.________的小傻瓜!” 4.树林里有一只凶恶.________的大灰狼。 5.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________而归。 6.他对这次会议的内容记载.________得很详细。 五、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词语练习。 1.写出表示“看”的字和词语。 (1)表示看的单音节词(如:盯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看的二字词语(如:瞭望远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看的四字词语(如:东张西望、目不转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满()而()()栖()居 兴致()()()()冲冲 (1)几年前,这儿曾是一片绿色的田园,(),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2)虽然我们都不是钓鱼高手,但天黑前,我们都()。 句子模块 六、句子大练兵。 1.用两种不同的句式改写下面的句子。 法布尔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照例子,补充句子。 例: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 (1)法布尔观察昆虫完全入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布尔捉到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高兴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转述句。 母亲严厉地对法布尔说:“你老是捉小虫子,小虫子不咬你的小手才怪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满昆虫的衣袋

5、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着迷”“迷恋”“痴迷”的意思,感受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来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的,学会透过文字,感受人物的思想。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领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难点:理解课文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的原因。 教学准备:1、投影、课文录音。 2、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我们都有衣袋,平时你们衣袋里装什么? 2、有一个孩子,他装的东西跟大家都不一样。出示:装满昆虫的衣袋 读到这个题目,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能读出来吗? 琢磨一下,你觉得这个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部分词语。 1、这个孩子是谁呢?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同座可先互读生字字音,读准“栖、蠕、痴”等字字音,有错误及时纠正;然后各自阅读) 3、检查自读情况。 (1)这个孩子是谁呢?(板书:法布尔) 读了课文之后,你应该认识法布尔了,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提示注意说清楚法布尔的国籍、身份,生日,出生地等。)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不完整的地方可补充,后集体交流。 用自己话说一说,法布尔是谁,注意把话说完整。(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不完整的地方可补充,后集体交流。) (2)板书:圣莱昂 谁再说说法布尔的故乡圣·莱昂? 板书: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虫居(读准“纵横”“栖”等字音) 读一读这组词语。(指名读,尽量照顾后进生。) 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再请大家来一齐美美地读一读这组词语。

五年级语文: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五年级语文:5、装满昆虫的衣 袋(教学实录)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五年级语文: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 录)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2018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苏教版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莱昂小溪纺织娘厉声垃圾鸟栖虫居蠕虫嗬蜗牛 (2)释词。 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甜滋滋厉声裤兜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二.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五年级 《装满昆虫的衣袋》

五年级《装满昆虫的衣袋》 苏州学习中心 0910******** 小学教育一年级 装满昆虫的衣袋 课前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虫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1、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设计中,努力体现这种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给予学生探究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营造自主学习、探究的氛围。 2、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阅读是学生充满个性富有灵性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由于其个人经历与知识阅历的不同,面对相同的文字,产生的内心体验不尽相同。因此在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的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对话,使他们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定下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每位学生能表现自己,始终充满激情、热情和信心 3、教会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课,我只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引导学生去领悟文字中间蕴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心体验,更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 4、“感悟”与“训练”并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的教学不仅要注重语文内容的学习,更要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的形式,真正走入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中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实践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理解并学会运用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的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以及他对科学的探究 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乐于探究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