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作业柯达在中国“按错快门”
市场需求案例——柯达
破产现状
4.战略失误 胶片巨头被数码时代淘汰
作为曾经的摄影业巨头,柯达由于担心其胶卷销量受到影响,一直 未敢大力发展数字业务,使其逐渐被数字化潮流淘汰,自1997年起再也 没有年度盈利。该公司去年曾警告称,除非以发行新债券或出售专利的 方式筹到5亿美元,否则很难熬过2012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98年,这家当时全球最大影像产品供应商也深感传统胶卷业务萎 缩之痛,但传统胶片业务的巨大成功,让它无法迅速适应市场需求和行 业变迁——由于担心胶卷销量受到影响,柯达一直未敢大力发展数字业 务。 然而,在数码大潮的冲击下,胶片时代的王者柯达已经走到了英雄 末路。“柯达之所以面临现在的处境,主要是由于其未在市场不断发展, 市场需求改变时做出积极有效的转变。”
辉煌过去
3.世界胶卷之王
柯达公司在很早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随着照相机销量的增加,胶卷冲印 服务肯定会有大量的需求。于是在大家争相生产“立即自动”相机之时,柯 达已将生产能力重点放在了胶卷的生产和冲印上。 果然,柯达的胶卷销量猛增,同时几乎垄断了整个冲印市场。“迷你 型”相机上市后,柯达又以同样的方法降低价格,使“人人都买得起”,结 果柯达的胶卷、照相机及相关器材的销量扶摇直上,尽管爱克发拼力使出密 集式供应的老方法,富士、樱花不惜血本降价,但总敌不过柯达胶卷的销售 量。
探究原因
2.太成功后迷失自我 太成功后迷失自我 忽略了危机
胶片时代,柯达依据其独特的竞争力和行业地位设计了冲洗和打印的健 全经营体系,成为上个世纪中国胶片市场的霸主。柯达数码转型的最大障碍 或失败是因为它的胶卷太成功了,成为很难改变的东西。沉浸在成功的光环 下,柯达迷失了,它没有充分重视数码时代的到来,即便是后来每年投入巨 大的数码相机研发费用,但终因机体庞大、效率太低、固执的战略而将市场 拱手相让于佳能和尼康。
柯达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
柯达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引言柯达(Kodak)是世界知名的照相机和胶卷品牌,自1888年成立以来一直是照相机和胶卷行业的领导者。
然而,随着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兴起,胶卷市场逐渐萎缩,柯达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
本文将探讨柯达在中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帮助柯达找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之道。
当前市场状况在数字相机的普及和智能手机摄影的兴起下,胶卷市场需求不断下降。
然而,作为相对年轻的摄影爱好者,一些年轻人重新发现了胶卷摄影的魅力,因此仍然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
柯达在中国胶卷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但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制定新的营销战略以保持竞争力。
目标市场定位柯达应该清楚地了解目标市场,并制定相应的市场定位策略。
考虑到年轻人对胶卷摄影的兴趣,柯达可以将目标市场定位为时尚摄影爱好者和追求个性化摄影体验的年轻人群体。
通过提供独特的摄影体验和个性化的产品定制服务,柯达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与他们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产品策略在中国胶卷市场,柯达应该优化产品线,并推出高品质的胶卷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柯达可以通过提供不同感光度、颜色鲜艳以及特殊效果的胶卷产品,来吸引摄影爱好者选择柯达的产品。
为了满足年轻人对个性化的需求,柯达还可以推出定制化的胶卷产品,例如可供个人设计的包装和个性化印刷服务。
价格策略在制定价格策略时,柯达应考虑到目标市场的消费能力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水平。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柯达可以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例如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增值服务来进行定价。
同时,柯达也应注意定价的合理性,确保价格与产品的品质和价值相匹配,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渠道策略柯达应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来扩大销售网络和提高产品的可见性。
在线上渠道方面,柯达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电商平台,通过线上推广和销售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在线下渠道方面,柯达可以与一些摄影器材销售商合作,将产品放置在他们的实体店铺,并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柯达产品。
案例分析--柯达在中国的转型之路
相机80年变迁
存在问题
在全世界范围内数码相机取代传统相机的浪潮中,柯达在中国这一大的消费市场不抢先占领数码相机市场,反而继续拓宽传统相机市场,以期来减轻其在其他市场数码转型压力,导致其在中国相机市场丢失大量份额。
分析
柯达中国市场5力模型
案例背景
直至90年代,黑白胶卷仍是大众市场的中流砥柱,而在富裕国家,它早就成了爱好者与专业人士的边缘领地。
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情况不同了。摄影技术从胶卷想数码的最新转变,得到了中国城市消费者的欣然接受,几乎与西方和日本一样。这对柯达(Kodak)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它一直希望,中国对胶卷的持续需求,会有助于减轻它在其它市场向数码技术转变的压力。
2、外部收购:购买市场上已有的先进、完善技术,或者收购数码技术公司。
建议
柯达数码转型SWOT分析
措施
传统相机转型
大部分消费者转向便宜廉价的数码相机,而传统相机拥有随着较长时间的历史以及文化,可以向奢侈品市场转移。
具体措施:
1、继续选择性开发传统胶卷相机技术、胶卷技术,占领高精端胶卷、奢侈品市场。
2、建立相机怀旧博物馆,用来展示相机历史、文化,同时宣传公司文化,使柯达作为一种相机研发者、先进相机技术代表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中国相机市场中,柯达已占有绝大部分份额,但随着新替代品—数码相机技术的完善,数码相机日益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柯达的竞争对手已开始转向新型数码相机市场、潜在的科技公司进军数码市场、消费者转向方便使用并且冲洗照片方便廉价的数码相机等因素,柯达想以继续在中国市场拓宽传统相机市场来减轻其在其他市场数码转型压力的愿望已经不能实现。
回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金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1. 引言柯达公司(Kodak)作为全球著名的摄影和影像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直以来在胶卷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在中国胶卷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柯达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渐下滑。
为了分析和评价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本文将从市场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定位和品牌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2. 市场环境分析2.1 宏观环境柯达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质量影像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其次,随着数字相机和智能手机摄影功能的普及,胶卷市场的规模不断缩小。
此外,政府对保护环境倡导绿色发展,胶卷的使用面临一定的限制。
2.2 微观环境在中国胶卷市场,消费者需求逐渐转向数字化摄影。
柯达公司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如佳能、尼康等国际品牌以及本土品牌如海鸥。
这些竞争对手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推广,不断与柯达公司争夺市场份额。
3. 竞争对手分析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中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3.1 国际品牌竞争佳能和尼康作为全球知名的相机品牌,在中国市场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
它们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赢得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青睐。
与柯达公司相比,它们在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多,能够不断推出新型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3.2 本土品牌竞争中国本土品牌如海鸥在胶卷市场上也展现出不俗的竞争力。
海鸥公司将定位于高端市场,并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通过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海鸥公司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与柯达公司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
4. 市场定位和品牌策略4.1 市场定位针对中国胶卷市场,柯达公司可以选择进行市场细分,将目标群体定位在摄影爱好者、摄影师和专业影像从业者等特定人群。
通过为这些人群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不同的需求。
4.2 品牌策略为了重新赢得市场份额,柯达公司需要通过品牌策略来强化其在中国胶卷市场中的竞争力。
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柯达(Kodak)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相机与胶卷制造商,一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发展,胶卷市场逐渐萎缩,柯达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进行分析与评价。
首先,柯达在过去的市场营销战略中存在明显的问题。
由于错判市场趋势和技术变革,柯达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导致错失了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机会。
柯达过于依赖传统的胶卷产品,忽视了消费者对于数码相机的需求,未能及时推出有竞争力的数码产品。
其次,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随着国内相机制造商的兴起和外国竞争对手的进入,柯达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
柯达的产品定位过于高端,价格也相对较高,这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具优势的竞争对手产品。
柯达未能与市场趋势相适应,缺乏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导致其品牌在我国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逐渐下降。
然而,柯达也有一些积极的营销策略和努力。
一方面,柯达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如提供快捷的售后服务、组织摄影活动等,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柯达品牌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另一方面,柯达积极开展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寻求共同发展。
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柯达得以借助其合作伙伴的渠道和资源,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过于依赖传统胶卷产品,忽视了数码化时代的机遇;产品过于高端定位,缺乏价格优势;与市场趋势不合,缺乏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然而,柯达在与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互动上进行了一些努力,这为其寻求市场复苏提供了一定的希望。
柯达需要进一步调整战略,加强市场研究与了解,积极创新产品,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才能在我国胶卷市场上重拾竞争优势。
在进一步分析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时,有几个关键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市场调研和分析对于制定有效的营销战略至关重要。
柯达在过去多年中未能对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调研,导致了对数字化相机市场的错失。
柯达公司市场战略及失败原因
柯达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战略分析2011年10月1日,拥有131年历史的相机制造商伊斯曼-柯达公司提交破产保护申请。
这一消息无不令人震惊!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那样一个大企业也会倒闭。
曾今的柯达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记忆,翻看以前的旧照片,可以看到每张照片后面的Kodak标志,而现在柯达却落得个破产的局面。
柯达公司业务范围曾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何柯达公司在中国的营销战略会失败呢回忆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手段(1)多元化的产品组合策略:柯达的民用摄影产品和服务很丰富,包括柯达彩色胶卷、相机、相纸和冲印服务。
这样的产品组合给柯达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独特的销售渠道:柯达金典的广告语“柯达串起每一刻”深入人心。
柯达除广告之外还经常举办或赞助一些摄影大赛或文体活动。
例如1996年在中国举办的“柯达杯”奥运摄影比赛,2000年柯达公司与新浪网共同报道悉尼奥运盛会是其最近的一次。
此外柯达公开它的“傻瓜相机”的技术专利,让更多的厂家生产此种相机,以促进胶卷的销售。
(3)采取质量战略:柯达的质量很好用起来很方便,做到了令顾客满意,实现“人人都会用”的宗旨。
(4)发展好的品牌形象:柯达早期广告画面有孩子、狗和朋友的家庭场景。
这些镜头就是生活的场景,柯达正是通过这些亲切的画面来打动消费者的心弦。
"这就是柯达一刻,别让它溜走"、"柯达串起每一刻",从而将这些广告语映入了消费者的脑海,使消费者很自然地把享受快乐时光与"柯达"这一名字联系在一起。
此外柯达还采取了本地化战略。
1998年3月23日,柯达公司在中国投资逾10亿美元,采用先进技术拓展在中国的产品生产和销售。
至2001年底,柯达公司在中国内地有6000家特许专营商店,并在厦门的海沧开发区兴建工业园,使之成为柯达胶卷的主要生产基地。
1997年,柯达公司在中国销售额达2亿美元,1998年在中国的新的投资,使已处于困境之中的柯达公司取得新的庞大的市场。
柯达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00PMBA2班第九小组:夏忠(执笔)李小凌肖红丽石志军黄先琼2001年5月2日目录一、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发展历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柯达业务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产品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产品价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产品品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销售渠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促销手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对柯达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的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对柯达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前景的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范围1、发展历程伊斯曼柯达公司是美国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感光材料生产厂家,其历史见附录1:小档案。
柯达在中国也有很悠久的历史,自二十世纪初即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柯达公司让社会上不同层面的人,包括一三亿中国人民,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照片影像留住回忆、纪录资讯和分享乐趣。
柯达在中国 swot分析
四、对策及建议
• 1、将自身业务类型由胶卷业务向数码型业务转变。 • 2、由企业相关人员通过一定的公关手段转变官员 的看法。 • 3、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之上引进更先进的技术与设 备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 4、在公司平稳发展的同时,不断研发并推广新产 品。 • 5、寻找新的商业契机,使公司向多元化发展。
柯达在中国“按错快门” 柯达在中国“按错快门”
一、机会与威胁条目
• ① 相机市场传统胶卷技术型向数码型市场转变。 • ② 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大举投资为公司带来 的市场份额,被一些官员斥为破坏性垄断。 • ③ 电子类企业竞争激烈。 • ④ 20世纪90年代末,柯达收购中国本土胶卷和相 纸企业,并与中国本土领军企业乐凯结成联盟, 领先于日本富士。 • ⑤ 据相关专业的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未来数码相 机销量呈上升趋势。 • ⑥ 数码相机在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发起推广胶析图 出现概率 影 响 程 度 高 大 小 1 3 低 2
机会分析矩阵图 成功的可能性 潜 在 的 吸 引 力 大 大 小 4 5 6 小
三、业务类型分析: 业务类型分析:
• 1、3的威胁出现的概率和影响程度都大,必须特 别重视,并制定相应对。 • 2的威胁出现概率虽小倒影性程度较大必须密切监 视其出现与发展。 • 4、5的潜在的吸引力和成功的可能性都大,有极 大可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企业应把握战机、 全力发展。 • 6不仅潜在礼仪小,成功的概率也小,且应改善自 身条件,关注机会的发展变化,审慎而适时的开 展营销活动 • 总上所述,威胁水平高且机会水平高,所以对柯 达公司来说该业务属于风险业务。
市场营销柯达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失败的柯达营销战略拥有132年历史的伊士曼柯达公司于2012年轰然倒下,正式申请破产。
这个相机与胶卷行业的巨无霸从辉煌走向没落的过程令人唏嘘,个中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营销战略的视角分析它衰落与破产的原因。
柯达失败源于其战略性失误导致错过数码相机的浪潮,企业过于庞大而低效又导致其转型缓慢,无法跟上竞争对手的脚步。
很快从一个市场领先者退化为市场追随者,直至最后被市场所淘汰。
“战略决定成败”,从一开始柯达就犯了战略性的错误。
尽管1975年柯达公司就研发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可是他们却固执地坚守着传统相机和胶卷的地盘,拒绝改变,从而错过了抢占数码相机市场的先机。
柯达股东一直难以割舍传统相机和胶卷带来的丰厚利润,安于守成,始终犹豫不决,不愿冒转型带来的巨大风险。
殊不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竞争对手不会在原地等待,尽管柯达最早研制出了数码相机,但不代表可以永远垄断这一技术。
柯达的竞争对手正是看到了在胶卷领域难以撼动它的霸主地位,因此全力研发、开拓数码相机市场。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竞争极其惨烈,生存机会稍纵即逝,谁先抓住命运之手,敢于冒险,谁就能站稳脚根乃至大获全胜。
一步领先,不代表步步领先;可是一步落后,往往是步步落后。
很少有哪家电子企业可以长盛不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十来年”。
电子巨头已经接二连三地倒下,下一个会是谁?夏普、索尼、诺基亚、还是苹果……?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就柯达的是传统相机和胶卷技术,而毁掉柯达的也恰恰是它们。
从产品寿命周期来看,1975年刚刚问世的数码相机显然处于产品的导入期。
这个阶段产品的特点是性能不稳定,竞争威胁低,分销商少,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时间相对较长,利润几乎不存在。
但同时它又具有开拓者优势及生产者优势:规模经济、技术领导地位、专利、稀缺资源的所有权,以及其它进入壁垒。
柯达显然应该在这个时期采取相应的定价和营销战略,努力开拓市场,通过广告宣传和体验式营销等扩大产品知名度,迅速抢占市场。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00PMBA2班第九小组:夏忠(执笔)李小凌肖红丽石志军黄先琼2001年5月2日目录一、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范围 (2)1、发展历程 (2)2.柯达业务范围 (4)二、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 (5)1、产品组合 (9)2、产品价格 (9)3、产品品牌 (12)4、销售渠道 (12)5、促销手段 (13)四、对柯达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的评价 (14)五、对柯达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前景的展望 (16)附录: (18)参考文献: (19)一、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范围1、发展历程伊斯曼柯达公司是美国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感光材料生产厂家,其历史见附录1:小档案。
柯达在中国也有很悠久的历史,自二十世纪初即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柯达公司让社会上不同层面的人,包括13亿中国人民,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照片影像留住回忆、纪录资讯和分享乐趣。
柯达在中国的业务涵盖传统影像和数码影像技术。
业务主要包括民用摄影、专业市场、商业系统、数码影像、电影及电视影像及医疗影像。
柯达的多元化产品包括民用及专业用胶卷、相纸和冲印化学用品、胶卷冲洗器材、照相机、电影胶片、医用X光片和医疗诊断器材。
柯达处於领先地位的数码产品有数码相机、扫描器、打印机、数码影像处理及印刷系统、色彩经管软件、缩微胶卷、可录写光盘和商业文件经管系统及软件等。
柯达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1927年,柯达在上海设立第一所办事处。
目前,柯达在中国有23 个联络办事处,分别位於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春、天津、昆明、沈阳、青岛、武汉、南京、重庆、大连、郑州、哈尔滨、西安、厦门、鸟鲁木齐、福州、长沙、深圳、石家庄及济南。
柯达在中国亦有巨额投资,以生产制造胶卷、相纸、照相机和胶卷冲洗器材。
在浦东,柯达设立了一所产品开发中心以满足地区内市场的需求。
1998年3月,柯达宣布在中国投资12亿美元,以生产制造及销售感光产品和冲印化学用品。
市场营销柯达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失败的柯达营销战略拥有132年历史的伊士曼柯达公司于2012年轰然倒下,正式申请破产。
这个相机与胶卷行业的巨无霸从辉煌走向没落的过程令人唏嘘,个中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营销战略的视角分析它衰落与破产的原因。
柯达失败源于其战略性失误导致错过数码相机的浪潮,企业过于庞大而低效又导致其转型缓慢,无法跟上竞争对手的脚步。
很快从一个市场领先者退化为市场追随者,直至最后被市场所淘汰。
“战略决定成败”,从一开始柯达就犯了战略性的错误。
尽管1975年柯达公司就研发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可是他们却固执地坚守着传统相机和胶卷的地盘,拒绝改变,从而错过了抢占数码相机市场的先机。
柯达股东一直难以割舍传统相机和胶卷带来的丰厚利润,安于守成,始终犹豫不决,不愿冒转型带来的巨大风险。
殊不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竞争对手不会在原地等待,尽管柯达最早研制出了数码相机,但不代表可以永远垄断这一技术。
柯达的竞争对手正是看到了在胶卷领域难以撼动它的霸主地位,因此全力研发、开拓数码相机市场。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竞争极其惨烈,生存机会稍纵即逝,谁先抓住命运之手,敢于冒险,谁就能站稳脚根乃至大获全胜。
一步领先,不代表步步领先;可是一步落后,往往是步步落后。
很少有哪家电子企业可以长盛不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十来年”。
电子巨头已经接二连三地倒下,下一个会是谁?夏普、索尼、诺基亚、还是苹果……?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就柯达的是传统相机和胶卷技术,而毁掉柯达的也恰恰是它们。
从产品寿命周期来看,1975年刚刚问世的数码相机显然处于产品的导入期。
这个阶段产品的特点是性能不稳定,竞争威胁低,分销商少,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时间相对较长,利润几乎不存在。
但同时它又具有开拓者优势及生产者优势:规模经济、技术领导地位、专利、稀缺资源的所有权,以及其它进入壁垒。
柯达显然应该在这个时期采取相应的定价和营销战略,努力开拓市场,通过广告宣传和体验式营销等扩大产品知名度,迅速抢占市场。
市场营销学柯达案例分析
在相机市场的霸主地位迅速被佳能,尼康等企业夺走,目 柯达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而对于数字科技给予传统影像部门的冲击,管理层作风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
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和部门结构,决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适时调整自己前的市,场战就略,中拓宽国销售而渠道言, ,提高在产品消的科费技化者水平未和质来量 购买数码相机选择品牌的 前五名中,都找不到柯达的身影。 柯达应该紧跟科技的步伐,开发应用尖端技术,加强对用户的服务,以适应经济市场在知识时代的要求。
建立信任。
柯达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而对于数字科技给予传统影像部门的冲击,管理层作风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 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和部门结构,决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导致了消费需求的变化,从最初地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到对更高品质的要求,再到追求个性化,时尚化。
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企业根据营销环境制订新的营销策划,作出新 的经营管理战略。柯达应该紧跟科技的步伐,开发应用尖端技术,加 强对用户的服务,以适应经济市场在知识时代的要求。
•
2.5
•
现如今经济环境下品牌能有效地使产品和服务差异化
,降低购买的风险和复杂性,并传播产品或服务所能够提 供的利益、培养感情、建立信任。
与消费品企业等相对成熟的品牌手段相比,数码企业的行业差异性更大,主要依靠技术和客户驱动进行营销,而且客户也非常熟悉产
到对更高品质的要求,再到追求个性化,时尚化。 品性能和价格.
柯达必须结合中国目前的人口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重新规划自身经营战略.
充利分用利 成用本 • 柯优达势冲占印领点影由分印布市于多场和。柯广的达优势按,为错客户快提供门个性,化的没全程能服务及。时跟上数码潮流,导致其
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第一篇: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内容摘要:多年来,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
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
本文重点分析柯达的成功营销之路和面对危机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成功、破产、传统一、公司简介: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
多年来,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
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
二、柯达成功营销之路:柯达公司创办于1880年,一百多年来,柯达品牌背后代表的是先进的的光学影像技术和拍照的快乐,几乎成了胶卷和照片的代名词。
在床头影像行业里,柯达占有60%的市场,是无可置疑的霸主。
即使富士这样强劲的对手使用各种手段屡屡发起进攻,也被柯达一一击退。
柯达公司的历史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的缩影,1885年,柯达产出世界上第一个民用胶卷。
1888年,制造了第一部民用相机,同年,柯达打出了第一个广告,画面上一个只手举着柯达相机,旁边是创始人伊士曼写的自信而自豪的承诺:“你压下按钮,其余有无负责。
”柯达上市后,一举获得成功。
1964年,柯达经过十年的研究,推出了一种“立即自动”相继,这种相机机型更加简洁轻便,便于携带;操作简便,无需测距对光,就能获得清晰照片;底片装卸便利安全。
这种“傻瓜式”的相机上市之初就销售掉750万架,一举创下了相机销售量的世界纪录,在影像行业里,可以说大部分的创新都与柯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辉煌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也成就了柯达庞大的影像帝国。
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案例九:柯达与富士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6.1.9 案例九:
柯达与富士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说起中国的感光业市场,人们通常都说是“黄、绿、红”之争,指的就是柯达、富士、乐凯之争,其他品品牌还有柯尼卡、爱克发等。
但霸主地位的争夺只是柯达与富士之间。
伊斯曼·柯达公司是目前全世界最大感光材料生产厂商,创办于1880年,至今占据着世界感光业的霸主地位,占世界市场的42%左右。
而富士则是“二战”后才成立,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影响力,占据世界第二位。
两家公司的竞争一直都是非常激烈的。
首先体现在产品上,就是针锋相对——两家公司的产品结构几乎完全一样,都包括以下四类产品:民用影像产品:民用普通胶卷,民用相机等。
专业影像产品:专业胶卷,专业照相机,数码影像产品等。
磁记录产品:录音、录像带,电脑存储媒介等。
医疗产品:各类x光胶片,医疗成像系统等。
双方在中国市场的争夺非常激烈。
在中国,本来是柯达先进入,但开始可能没有重视富士的实力;富士在80年代后期发起大规模攻势,反而占了优势。
目前,在中国的民用普通胶卷(特别是100度)市场,富士的份额超过40%,而柯达低于40%,但在其他产品系列上,特别是专业产品和医疗产品,则是柯达占了绝对的优势。
因为中国在感光产品市场上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两家公司对中国市场都志在必得,在产品的促销、分销等策略上层开了激烈的竞争。
以下仅在分销策略上对两家公司进行一些比较。
1.柯达在中国市场的主要分销策略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基本目标,是保持其在专业、医疗产品上的绝对优势,力争在民用产品上打败富士,以达到对中国市场的占领。
在销售渠道策略上,柯达在多数产品上都采用垂直型营销系统,其中较突出的特点是采用较短的销售渠道:中国设厂——区域分销——零售商。
柯达一直想在中国直接设厂,到1997年5月,柯达已先后兼并了汕头公元胶卷厂和福建福达胶卷厂,从而直接在中国生产胶卷。
这样,胶卷从出厂到达最终消费者,经过的渠道很短。
而在渠道宽度上,柯达选择的经销商数量并不多,其特点是经销商专业化,不同类别的产品由不同专业公司代理。
柯达案例修改版
柯达相机和富 士相机之间的 竞争同样激烈
在此同时尼康、 在此同时尼康、 佳能等公司也在 迅猛发展…… 迅猛发展
柯达最终能否转型胜利, 柯达最终能否转型胜利,能否重 现往日的辉煌? 现往日的辉煌?
我们拭目以待!
柯达 在中国"按错快门" 在中国"按错快门"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3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3) 国际学院 07级工商管理2班 第三组 07级工商管理2
一、柯达印象
二、柯达的背景
• 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 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 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 伊士曼始创于 年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 •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柯达全球第二大 到目前为止, 胶卷市场,仅次于美国。而根据预测, 胶卷市场,仅次于美国。而根据预测,数年 中国将成为柯达的全球第1大市场 大市场。 后,中国将成为柯达的全球第 大市场。 • 柯达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 柯达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927年, 年 柯达就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办事处。目前, 柯达就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办事处。目前, 柯达在中国已经设立了28家办事处并在上海 家办事处并在上海、 柯达在中国已经设立了 家办事处并在上海、 厦门、汕头、无锡和台湾建立了生产厂。 厦门、汕头、无锡和台湾建立了生产厂。柯 达被誉为中国影像行业的领导者和模范的中 国企业公民。 国企业公民。
• • •
•
•
八、柯达的具体改革措施:
1、更换了其已经沿用了36年的品牌 标识
2、柯达将“色彩牌”作为自 己的主线,明显区别于过去胶卷推 广中的“亲情牌”。 但是随着家用打印机的普及和 手机照相技术的不断成熟, 手机照相技术的不断成熟,柯达还 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将面临更多的挑战!Fra bibliotek九、 柯达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柯达经营之路
摄影技术从胶卷向数码的最新转变,使柯 达面临来自数字成像技术对传统成像技术 造成的冲击的挑战。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 改变了柯达的市场营销策略,也改变了零 售商业结构和消费者购物习惯。
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使消费者接受了 数码技术而遗忘了传统的胶卷。(文化)
精选ppt
6
经济环境
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消费更注重产 品的性能,数码相机的价格是可接受范围内。
柯达在中国的转型之路
--- 案例分析
精选ppt
1
柯达简介
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 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 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 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多 年来,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分享、输出和显示 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 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 时光。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柯达公司于2012 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
精选ppt
7
从微观营销环境分析
• 顾客就是企业的目标市场,是企业服务的 对象。
• 企业的竞争者
精选ppt
8
思考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消费需求与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 消费者的需求迅速从“胶卷”转向“数码”
➢ 科学技术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
精选ppt
9
思考2:柯达应如何面摄影技术从胶卷向数码最新转变
昔日辉煌
柯达凭借其先进的光学影像技术和胶卷 业的垄断优势长期引领着世界影像业的 发展。
精选ppt
3
盛极而衰
数码技术的冲击洪流下,柯达一百多年辛 苦建立的传统影像帝国的台基迅速崩塌。
精选ppt
营销案例分析(柯达)
《营销案例分析》平时作业柯达会被数码技术淘汰吗传统的照相技术基于光化学过程,感光材料从最初的蜡板发展到彩卷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一个产业的兴衰沉浮,最大的现实依据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与消费结构。
20世纪90年代数码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子成像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照相正经历着从化学成像向电子成像的转变。
一、辉煌的发展史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彩卷市场基本都是富士的天下,柯达在与富士的角逐中由于更擅长于营销,最终取得了胜利。
它成功的经验是:①营销技术。
富士不肯向中国转让先进技术,只提供产品,给柯达留下了市场空缺。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柯达愿意提供先进技术,并救活了几个濒临倒闭的合资企业,柯达得到了进攻中国内地市场的机会。
②营销政府。
在营销技术的基础上,柯达全球副总裁叶莺女士开始营销政府,就是与中国政府签订排他性协议,规定从1998年以后的三年内中国政府不得引进其他外资(主要指富士)和建立合资企业。
这保证了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
二、面临的困境美国影像市场协会(PMA)统计显示,2003年美国数码相机的销量首次超过了传统相机,传统相机在2000年创出的销售高点已经成为历史“绝唱”。
对于主营传统影像业的柯达而言,虽然还是市场老大,但日子可能会越来越难过。
2002年,柯达收入的70%来自传统的胶卷和摄影产品,公司全部营运收益亦来源于此。
该公司2003年7月23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利润约为1.12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锐减60%。
来自中国信息产业部的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00年第一季度,全国家庭数码照相机的拥有率仅为3%,而2002年全国将卖出80万台数码照相机,而且还在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一直占据中国胶卷市场绝对领先地位的柯达当然不甘落后,宣布要将70%的研发费用投入到数码领域,并立志要在中国达到平均每一万人拥有一家柯达快速彩色冲印店的目标。
柯达的战略无疑是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保住自己在行业内的霸主地位。
柯达殒落给市场营销者的启示
柯达殒落给市场营销者的启示百年柯达“陨落”美国时间2012年1月3日,柯达官网发布公告,由于柯达股价已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纽约证券交易所已对其发出退市警告。
根据纽交所规定,在接到退市警告6个月内为调整期,柯达只有在股价达到相关标准后才算合规。
1881年,柯达公司的前身在美国成立。
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它先后研制出胶片和“傻瓜相机”,将摄影的乐趣带向普通百姓。
柯达从1886年就开始赞助奥运会,1986年成为奥运会顶级赞助商,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全球知名度。
柯达有过这样自豪的口号:“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的交给我们。
”但对于今日的柯达而言,那些曾经的辉煌都已是明日黄花。
2011年12月《财富》杂志评选出“美国500强10大烂股”,柯达以85%的跌幅名列第三。
而1月3日的退市警告让柯达股价雪上加霜,根据纽交所公布的数据,从2011年1月11日到2012年1月5日,柯达的股价跌去了93.7%。
据最新报道,柯达可能会在未来几周内申请破产保护。
就算柯达真的提出破产申请,公众也不会吃惊。
另一项关于“2015年前消失的五个品牌”的预测调查中,柯达受到了27%的被调查者提名,排在首位。
柯达的失败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首先,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在数码时代,柯达基于传统相机的供应链优势和专利优势不复存在。
其次,虽然柯达率先发明数码相机,但柯达的成功实质是传统业务的成功,所以传统业务部门对决策影响力甚大,企业资源也会优先配置到传统业务部门,从而导致其转型迟缓。
像数码相机等创新性产品,营销战略则直接体现为要搭建好产品与市场的桥梁,也就是要抓好创新型产品的市场化,让创新产品尽快成为现金牛。
柯达是没有做好而倒下的一个,而谷歌和苹果公司则是这些年做得好而成为新的巨人的。
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虽很早就掌握了触摸屏技术,但是因不肯放弃传统市场而忽视了搭建桥梁进行市场化,最终输给了苹果公司。
创新没近路更没有退路以柯达为代表的老牌企业接连受创,给正在转型创新谋求发展的中国企业带来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75年柯达发明了所 谓的无胶卷相机, “手持电子照相机”。 • 直到1994年这种数码 发明才在市场上出现, 当时柯达公布了第一 台数码相机——1.5百 万像素基于尼康的柯 达DCS 420 DSLR。
• 哈佛商学院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截止1975年, 柯达垄断美国90%胶卷市场以及85%相机市 场份额。 • 直至上世纪末的1999年,美国市场传统胶卷 的销售增长速度仍高达14%。仅仅一年时间, 2000年底,胶卷需求开始停滞。 • 131岁高龄的柯达,终究未能留住自己的辉煌 一刻。在2012年1月19日,其向法院递交自愿 破产业务重组申请。
• 二、柯达应如何面对摄影技术从胶卷向数码 的最新转变?
• 1、摄影技术从胶卷向数码的最新转变对柯达来说既 是威胁又是机会,柯达应采取相应市场营销措施, 规避风险,把握机遇; • 2、采用高新技术,重视产品的开发和更新,大力发 展数码技术; • 3、发展重点应是明星类产品而非金牛类产品,即应 实现从胶卷向数码的转变而非紧抓胶卷产品不放; • 4、结合中国特色,实施有差别的营销策略,将业务 扩展到中西部地区,处理好胶卷产品和数码产品的 营销关系。
4、对风险的控制采取损失回避的对 策,面对数码相机的冲击不是积极 采用这一技术,而是以胶卷产品的 记得利益去弥补数码产品的损失; 5、反应迟钝,动作迟缓,没能及时 地应用数码技术。 6、安于现状,不求转型,甘于取得 胶卷产品的记得利益;
• 三、分析并总结说明柯达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荣走向破 产的原因
• 1、对营销的宏观和微观环境没有很好地适应 和把握,微观上失去了其原有的优势,宏观 上没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 状况; • 2、市场营销观念不能与时俱进,没能做到以 消费者为中心,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数码相机 的需求; • 3、缺乏竞争意识,盲目自大,竞争的重点没 落在科技竞争上,没能采用新技术;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怎样影响了消费需求 的变化以及柯达与富士的市场竞争?
• (一)影响消费需求: • 1、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人们对高新技术产 品的需求; • 2、影响人们高层次需求,有利于人们高层次 需求的实现; • 3、新技术产品数码相机的出现与发展可以满 足消费者对于审美、生活的消费需求,因此人 们对于数码相机的需求会增加。
• (二)对柯达与富士市场竞争的影 响:
• 1、二者的竞争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为 中心; • 2、新科技的采用对二者满足消费者的消 费需求和塑造自身品牌形象有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 3、科技进步影响二者市场营销观念的变 化;
4、柯达没能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对新 科技的采用不够积极,产品的更新换代 落后于富士,无法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需 求,市场竞争力迅速下降; 5、富士能够积极采用新技术,为其市场 竞争取得了很大的优势。
柯达在中国“按错快门”
10酒店管理第三组
范涛 李雪冬 孙瑞洁 智改措 桑德杰
柯达发展历程
• 创立于1880年,是世 界最大的影像产品及 相关服务生产和供应 商,总部位于美国纽 约州罗切斯特市。 • 1888年9月,柯达公 司推出了第一台手持 式盒状模型的品牌相 机。 • 1888年它的广告语是: 你按下快门,剩下的 事我们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