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 葛岘岭阻击战

合集下载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简介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简介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简介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1、黄继光堵枪眼。

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

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

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2、邱少云放弃自救。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

3、杨根思切断敌军退路。

朝鲜战争中,已负伤的杨根思毅然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炸死了爬上阵地的敌人,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自己壮烈牺牲,时年28岁。

4、孙占元与敌人同归于尽。

上甘岭战役中,两腿被炸断的孙占元在弹药用尽后,爬到敌军尸体堆里,解下手榴弹投向敌群。

当敌人扑到身边时,他毅然滚入敌群,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5、奇袭白虎团。

1953年7月13日晚,夏季反击战役金城战役打响了,杨育才奉命率侦察班12名战士,以化装奇袭手段,歼灭南朝鲜军“精锐师团”——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

他们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沿着侦察路线,直插敌军308高地,进入“虎口”415高地。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故事事迹胡修道的英雄事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第91团第5连战士胡修道,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中,奉命坚守阵地,连续打退敌军进攻。

在班长调往其他阵地、战友负伤的情况下,孤胆奋战,激战一天,击退敌军数十次冲击,毙敌200多人。

胡修道的英雄事迹传到国内后,赞颂信象雪片一样,从祖国四面八方飞向朝鲜前线,一致赞扬胡修道的英雄行为。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有哪些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等。

鏖战上甘岭

鏖战上甘岭

鏖战上甘岭作者:高峰来源:《晚晴》2017年第10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攻势,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在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地区进行了坚守防御作战。

上甘岭战役的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所取得的辉煌胜利,使得上甘岭成为了一座精神丰碑。

65年后,我们回首那场激动人心、憾人心魄的战役,仍然觉得荡气回肠,向上甘岭战役中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致敬!以寡抵众以弱胜强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

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

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当时的事实是,联合国军连续攻下了“喋血岭”和“伤心岭”,尽管他们损失了几千人,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达到了战略目的。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五圣山——美方将其叫做“三角形山”,美军将领范弗里特预计以200人为代价,在5天内实现目标。

为此他动用了联合国军共7万余人的庞大兵力。

志愿军方面在敌情判断上出现了巨大的失误。

我方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十五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西方山谷地,而五圣山方向只留下了一个连,秦基伟自己也承认算不上主力的四十五师,区区一万来人。

五圣山下敌方集中了六七倍的优势兵力,至于火炮、飞机、补给等优势就更不必说了。

1952年10月14日凌晨三点半,战斗打响。

范弗里特计划用一天时间夺下五圣山前的两个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地。

这两个高地背后的山地里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岭。

这场战役我方叫做“上甘岭战役”,美方称之为“三角形山战役”。

美军320多门重炮、27辆坦克以每秒钟6发的火力密度将钢铁倾泻到这两个小山包上。

在长达8个小时的时间里,前沿部队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一天伤亡550余人。

抗美援朝烽火山阻击战

抗美援朝烽火山阻击战

志愿军特等射手率部与美军激战17小时伤亡0:360在抗美援朝烽火山阻击战中,一个仅有6人的战斗小组与美军指挥的两个营抗击,创造了0比360的辉煌战绩:个中奥秘是什么——特等射手判断出敌人可能向我进攻的路线。

提出了多种阻击方案带领这个战斗小组创造奇迹的小组长名叫李飞,山西省河曲县人。

这位22岁的志愿军68军某团6连战斗小组组长早在入朝前就已获特等射手称号。

1951年美军发起的“秋季攻势”在东线遭到惨败后,又于10月中旬在西线集中4个师的兵力向我金城一线的防御阵地发起了进攻。

李飞所在的部队奉命投入轿岩山、烽火山地带的阻击战。

战斗打响后,李飞带领他的战斗小组坚守在月峰山头。

月峰山位于月峰里正南方。

它突出我军防线,便于我观察和阻击敌军的行动,为我军防御的最前哨,也是敌向我烽火山主阵地进攻的门户。

因此,月峰山成了敌我双方殊死争夺的要点。

10月17日20点,李飞根据首长的命令,带领小组进入阵地后,根据敌情、地形,判断出敌人可能向我进攻的路线,形成了多种情况下的阻击方案,并连夜构筑了交通沟、散兵坑。

大家士气高昂,决心打好出国第一仗。

办法一:敢于将敌人放近30米左右打。

使敌人的飞机大炮、压制火力完全失去效力10月18日拂晓,距我阵地前沿300米处与我对峙的美军第7师的两个营(内含配属其指挥的一个荷兰营)在4架飞机、6辆坦克和大量炮火的支援下,向我月峰山阵地发动了疯狂的、连续的进攻,企图一举攻克要点,继而大举北犯。

在进行了40分钟的狂轰滥炸后,有80多个敌兵在排子炮和重机枪的掩护下,如羊群般从正面冲了上来。

大伙不约而同高喊:“组长,敌人快攻上来啦,打吧!”李飞镇定地说:“沉住气,不到跟前不理他。

”当敌人接近到距阵地100米时,李飞为了让大家定下心来,说:“同志们,我先给你们做个示范动作,看这群羊是怎样滚下山去的。

”随着一阵机枪的吼叫,冲在前面的美国兵纷纷倒下去了。

李飞的举动有效地稳定了大家的心态。

这时,另一股敌人又冒着浓烟冲了上来。

上甘岭的坑道战

上甘岭的坑道战

上甘岭的坑道战作者:***来源:《红岩春秋》2020年第10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莫过于上甘岭战役。

当时,武器装备处于明显劣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殊死较量中,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一个主要原因是志愿军利用坑道战,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空炮火力的杀伤效果,较好地保存了志愿军有生力量,杀伤、消耗、钳制了敌人,最终赢得了战役的胜利。

筑城1951年6月,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转入战略防御。

“联合国军”依靠装备物资上的优势,对志愿军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

在美军猛烈的空炮火力下,志愿军阵地防御工事被大量摧毀,人员大量伤亡。

为提高生存能力,志愿军在战斗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事。

在夏季防御作战中,志愿军第47军140师的战士在阵地堑壕壁上挖防炮洞(俗称“猫耳洞”),某班创造性地将两个加深的防炮洞连在一起,形成U形小坑道。

有了这种坑道,敌人轰炸时,战士们进洞隐蔽;敌步兵进占表面阵地时,战士们冲出去杀敌。

这样,具有作战功能的坑道基本成型。

坑道工事解决了在敌人强大火力突击下志愿军有生力量的保存问题,大大增加了防御的稳定性。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对此极为重视,钻进坑道视察,称赞其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苏联顾问团总顾问还向140师师长黎原询问坑道是谁发明的,“应当给这个人以很大奖励”。

黎原回答:“这个人叫‘群众’,是广大指战员用鲜血和汗水发明创造的。

”此时,“联合国军”的秋季攻势已被粉碎,战场相对平静,彭德怀下令全军大规模构筑坑道工事。

志愿军在战略防御地带筑起一条“地下长城”,因此,构筑坑道被称作“筑城”。

1952年4月26日,志愿军总部召开各兵团、各军参谋长筑城会议。

会议指示,坑道工事必须达到“七防”,即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防寒;坑道工事必须与野战工事相结合,成为“四能”的完整体系,即能打(消灭敌人)、能防(保存自己)、能机动、能生活。

当月,志愿军第15军接防五圣山阵地。

上甘岭战役介绍

上甘岭战役介绍

上甘岭战役介绍上甘岭战役,是我志愿军在金化东北上甘岭附近的突出部之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约三点七平方公里)为主的阵地上,依坑道工事,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进攻的一次成功的坚守防御战役。

此役,敌先后投入美第7师、伪第2师、第9师及美空降第187团等部共六万余人和大量的武器装备,我参战兵力为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29师,第12军第31师及34师第102团和炮兵、高射炮兵等共四万二千余人。

战斗自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历时四十三天。

我军经过反复激烈的急争夺作战,阵地我交失而复得,终于粉碎了敌之进攻。

取得了歼敌二万五千余人,击毁击伤敌机三百架,击毁敌大口径火炮六十一门、坦克十四辆的重大胜利。

第一,战前情况一九五一年六月,我军转入战略防御后,在“持久作战、积极防御”作战方针指导下,第一线各部队构筑了大量坑道工事,逐步形成了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绵亘正面的坚固阵地防御。

同时调整和加强了东西海岸和纵深地区的防御力量,改善了道路和后方供应。

自一九五二年春夏以来,我军又开展了一系列巩固阵地的斗争,取得了依托坑道进行小分队攻防作战的经验。

一九五二年秋,我军为了锻炼部队,争取主动,粉碎敌人可能发动的局部进攻,令第一梯队各军于九月十八日起对敌营以下战术要点实施反击作战。

正当我军秋季有限目的的进攻进入第二阶段这时,敌人为了在七届联大和美国大选开始前取得宣传资本,并加强其在停战谈判中的地位发动了所谓“金铧攻势”,上苦岭战役由此开始。

敌军企图及兵力部署敌人发动所谓金化攻势的企图是:首先攻占我597.9高地及537.7高地北山,进一步夺取整个五圣山地区,改善金化地区防御态势,为尔后进攻平康、金城以北地区创造条件。

其主突方向为区亭岘、五圣山。

进攻正面宽二点五公里。

为实现上述企图,敌纠集的主要兵力是:美第9所属美第7师(配属美空降第187团、阿比西尼亚营、哥伦比亚营)、伪第2师(配属步兵第37团)及伪第9师等部。

鏖 兵 上 甘 岭

鏖 兵 上 甘 岭

鏖兵上甘岭苏亮杨丽上甘岭战役是志愿军在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附近的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北山为主的阵地上,主要依托坑道工事,用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进攻的一次成功的防御战役。

1952年秋天,敌人为了取得宣传上的资本,加强在停战谈判中的地位,发动了所谓“金化攻势”,上甘岭战役由此开始。

敌人发动此次攻势的目标是,通过攻占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夺取整个五圣山地区以扭转金化的防御态势,为以后进攻平康、金城以北地区创造条件。

其主攻方向就是五圣山。

为了实现上述企图,敌人将美军第7师部署在上佳山至松亭一线,将伪第2师部署在鸡雄山至外也洞一线。

另外,敌军参战的还有伪第9师等部。

10月14日凌晨4点半,美军第7师和伪第2师各一部共七个营在飞机的掩护下,动用了三百余门火炮和二十余辆坦克,向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北山发起了猛烈进攻。

当天,敌人向我阵地发射三十万发炮弹。

我方工事大部分被摧毁,坚守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北山的两个连,只好依托坑道工事抗击敌人的进攻。

傍晚时分,除五九七点九高地主峰及西北山脊仍为我军坚守外,其余表面阵地均为敌军占领。

我军只好退守坑道与敌继续战斗。

晚上,我军以共四个连的兵力实施了全面反击,全部收复阵地。

随后,我方派了两个营作为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北山的预备队,准备继续抵抗敌人的进攻。

在以后的四天时间里,敌人先后投入了两个团和一个营的兵力连续向我方阵地发起了进攻。

我军依托坑道的优势昼失夜得,与敌人反复争夺。

18日,敌人占领了五九七点九高地西北山脊表面阵地。

19日晚上,我军以五个连的兵力向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北山实施了反击,并全部收复了失去的阵地。

20日,敌人又以三个营的兵力向我方反扑。

傍晚时分,我方除了五九七点九高地西北山脊外,其余阵地再度被敌人占领。

由于我表面阵地被毁严重,我方遂转入坑道战。

敌人占领我方阵地后,开始对我方坚守坑道的军队展开攻击。

血战上甘岭留下千古名 抗美援朝中的八大血战

血战上甘岭留下千古名 抗美援朝中的八大血战

(5)血战砥平里
第四次战役为保持全线不致崩溃,李奇微命第十军死守砥平里,防守砥平里的是美二师第二十三团(包括法国营在内有四个步兵营,以及一个炮兵营和一个坦克中队,总计6000人),第三十八团为预备队,第九军,英第二十九旅,韩国第六师向砥平里和文幕里之间移动。志愿军攻击部队投入了来自三十九,四十,第十二军的三个军八个团,由40军199师统一指挥,2月13日晚砥平里开始受到志愿军的攻击,此后几天里,中国军队一往无前的一波接一波的攻击,无所畏惧,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美军望着踏着同伴尸体冲锋的中共部队非常恐惧,他们见到了比日军更不惜生命的部队,美国动用的大量航空兵,炮兵持续不断反反复复地轰炸志愿军的攻击方向,每平方米落下几十颗炸弹,鲜血染红的砥平里,一百多人的连队往往几分钟后仅剩七八人,战斗到最后的战士往往与反击的敌人同归于尽皆是,志愿军阵亡者应在5000人以上,仅40军三个团伤亡就达1830人,359团3营仅有数人生还,由于通讯不畅,敌我装备相差悬殊,没有炮兵航空兵只有简陋装备的志愿军装备最终无法突破美军的防线撤出战斗,但志愿军的英勇令敌手感到他们遇到了有世界第一勇气的部队。
(7)血战汉江
第四次战役为保证东线的会战胜利完成,38军奉命在汉江南岸死守,自1月25日顶住美24师,骑一师,英27旅等数倍敌人的攻击,敌人凭借炮兵,坦克和空军的掩护下分七路进攻,经十几昼夜,38军付出巨大代价。重点扼守350.3高地的342团大战后,生还的仅几十人,相继守卫580高地的3个营及军警卫连等总计也只剩下几十人,牺牲及重伤者均为十之七八以上。至2月16号38军付出极大的代价,胜利完成的阻击任务,敌人全线攻势减退,至此五次战役结束。
(8)血战上甘岭
美韩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争夺朝鲜中线门户于1952年10月14日向守卫的志愿军15军45师发起上甘岭战役,至20日仅一个星期45师伤亡50%以上,21个步兵连无一完整。联合国军17个营,伤亡达7000人以上,至11月15日联合国军无力再战,上甘岭战役宣告结束。志愿军伤亡20000人左右,联合国军伤亡10000人以上,3.8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被削平,被鲜血浸透。美军共发射190多万发炮弹,5000多枚航弹,志愿军发射40多万发炮弹。志愿军涌现了邱少云、黄继光、孙占元等战斗英雄,激烈战斗中与敌同归于尽者比比皆是,后12军加入上甘岭的防守取得最后胜利。二等部队的45师基本上被打光,但从此昂首跨入志愿军一等主力行列,后被特别挑选改建中国第一空降军。

郭忠田:创造战争奇迹的英雄

郭忠田:创造战争奇迹的英雄

郭忠田:创造战争奇迹的英雄作者:来源:《作文评点报·初中版》2019年第08期在美国和韩国关于朝鲜战争的记述中,曾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地名——葛岘岭。

1950年11月29日,这里发生了一场令各国军人肃然起敬的阻击战:一个志愿军步兵排在敌人百余架次战机和数千颗炮弹的轮番轰炸下,巧妙地利用地形,仅靠手中的轻武器顽强地阻击了拼死逃命的美军大部队,歼敌215人,自身却无一伤亡。

创造这一令人赞叹的战争奇迹的是排长郭忠田和他的战友们。

郭忠田,吉林怀德(今公主岭)人。

1945年参加东北人民自治军,次年入党。

曾参加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先后立功四次。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排长。

1950年11月,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

三十八军侦察队发现美军有向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逃窜的迹象。

一一三师指挥部随即下达命令:“把二梯队三三七团拉上去,急行军赶到龙源里!死死守住龙源里!”三三七团兵分两路。

担任团左前卫的一营一连将尖刀排的重任交给了郭忠田带领的二排。

为了抢时间,战士们不顾疲惫,14小时急行军70多千米,于次日凌晨抢占龙源里葛岘岭,切断美军退路。

郭忠田登上葛岘岭主峰,巡视战场地形。

他发现主峰虽然是制高点,但太突兀。

一旦美军战机来了,部队只有挨炸的份儿。

顺着公路望去,葛岘岭北侧的公路旁有一个山包。

公路在此正巧有一个急转弯,车辆行驶到此必须减速。

郭忠田不由得心花怒放,决定调整部署,将主阵地设置在小山包上,而主峰上则都是假工事,堪称“真假美猴王”。

早晨8点多,公路上出现了七八辆军车,这是美军的先头部队。

郭忠田把第一枪的任务交给神枪手张祥忠:“干掉那辆吉普车!”车队很快行驶到了山包拐弯处,速度慢了下来。

张祥忠瞧准时机,扣动扳机,一串子弹直射向吉普车,车上的军官当场被击毙,吉普车瞬间燃起烈焰。

紧接着,重机枪、轻机枪、步枪一齐向后面的卡车倾泻弹雨,美军的先头部队就这样报销了。

此时,“轰隆隆”的响声由远而近,山谷轰鸣,树叶也震得沙沙发抖,这是美军后续部队的坦克。

朝鲜上甘岭战役相关资料

朝鲜上甘岭战役相关资料

朝鲜上甘岭战役相关资料推荐文章法国贝洛森林战役热度:抗日时期著名战役热度:抗日十大著名战役热度:二战太平洋战役资料热度:抗日期间的著名战役热度: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攻势,于1952年10月一11月,在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地区进行的坚守防御作战。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朝鲜上甘岭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上甘岭战役背景1952年10月初,种种迹象表明,共产党军队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对此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关注。

在10月6日写给上司——远东美军司令马克·韦恩·克拉克的信中,他敦促尽快通过一项在美国第9军前线发动一切有限目标的进攻计划,他说:“为了扭转局势,我们必须首先采取小规模的进攻行动,使敌人陷于被动的防守地位,目前我们都是为应付敌人的进攻而采取防守行动,致使我们遭到了1951年10月和11月以来所有战斗中人员惨重的伤亡。

”为避免这一趋势继续发展,范弗里特建议采纳第9军团代号为“摊牌行动“计划。

他认为那样将会改善金化以北防线的情况。

范弗里特指出,在该城以北不到3英里的地方,第9军和敌人的军队都设有工事,双方间隔只有200码。

在598高地和该高地东北面大约1英里多的地方有一条从西北伸向东南的狙击岭山脉(中方称537.7高地),那里的敌对力量正好卡住了我方的咽喉,故此死伤就相应要大得多。

假如能把敌人驱逐出这些山头,范弗里特继续说,他们将不得不后撤到1250码以远的另一个防守阵地。

考虑目前弹药库存所能提供的最大火力以及空中力量的最大近战支援,第8集团军司令对“摊牌行动”的可能性是乐观的。

虽然克拉克在过去曾反对过夺取高地的冒险行动,但是他也终于表示,“摊牌行动”将可以非同寻常地创造一个好机会,可以不付出过大的牺牲就能拿下一些阵地。

假如一切按计划行事,仅美国第7师和韩军第2师的2个营就可以圆满完成这一使命。

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

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

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2013-7-16…………………………………………………………………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朝鲜战争的记叙中,在美国和韩国关于曾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地名——葛岘岭。

1950年11月29日这里发生了一场令各国军人肃然起敬的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步兵排,在对手100余架次战机和50余辆坦克的轮番攻击下,巧妙的利用地形,仅靠手中的轻武器顽强的阻击了拼死逃命的美军,歼敌215人,自己无一伤亡。

1950年11月28日夜,朝鲜北部三所里通往龙源里的小路上,一支身着黄色棉服的队伍正奋力疾行。

他们的军服上没有任何标识,千余人的行军纵队除了有力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听不到一个人讲话。

他们装备简陋,大多数人扛着步枪,重火器也只是轻、重机枪。

在朝鲜的寒夜中,士兵们敞开棉衣,呼出的热气和身上冒出的热汗。

这只队伍的番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

38军此次的任务是向军隅里、三所里猛插,切断敌退路,配合正面的志愿军第39军、40军围歼美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13师进行了彪炳军史的大穿插,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先敌抢占三所里,关闭了逃敌退路。

读者熟悉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记叙的就是38军在三所里松骨峰的惨烈阻击战。

三所里的战斗刚刚打响,113师侦察分队报告:“发现美军有迹象向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逃窜,龙源里有可能成为美军的又一条逃路。

龙源里地处丘陵地区,在三所里的西面。

它不仅北通价川、军隅里,南通顺川、平壤,而且它的北面有公路可与三所里相连,相距不过几十公里。

因此不仅在三所里碰壁的敌人会转道龙源里,而且从清川江南撤的美军也可能从这里逃跑。

不迅速守住龙源里,敌人的逃路还是切不断。

113师师长下达死命令:“担任第二梯队的337团,拼死也要赶到龙源里,死死守住龙源里”。

军情紧急,337团立即猛扑龙源里。

担任左前卫的1营1连将尖刀排的重任交给了2排排长郭忠田。

向龙源里进发时,2排已经5天5夜没正经睡一觉了,加上2昼夜的激战,战士们疲惫不堪,一边走路一边睡觉,后面的战士常常撞到前面的战士才清醒过来。

朝鲜战争的转折点----铁原阻击战

朝鲜战争的转折点----铁原阻击战

朝鲜战争的转折点----铁原阻击战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大溃败,一直退到铁原附近,当时全军弥漫着恐慌、沮丧和互相埋怨的气氛。

谁也不知道美军的攻势到哪里为止。

但彭德怀觉得不能再退了,便命令六十三军坚守十五到二十天——哪怕把六十三军打光。

当时的该军军长是傅崇碧(后来当过北京军区司令员)。

这一仗打得很惨,部队一上去就光了,很多阵地失守时,不断有战士跳崖(当地山势很险峻),彭德怀时常在半夜望着漆黑的前方潸然泪下,战斗结束后十九兵团政委李志民也流下了眼泪,但这一仗使美军的攻势减缓了,最后直至停顿,把战线控制在了三八线一带,开创了朝鲜战争阵地战的先河。

这是一场我军伤亡巨大,异常惨烈的战斗,战后彭德怀对傅崇碧说,你要什么,傅回答,要兵!彭说,我给你两万。

铁原阻击战的结束,标志着第五次战役结束!五十三年前发生在朝鲜中北部铁原的这场战斗,硝烟早已散尽,但官方对于它讳莫如深的态度以及各种难以解释的迷团,对于沉迷在战史里的发烧友们来说,情不自禁想做的就是:试图透过历史时空去还原那场残酷的战斗,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感受浓烈的血腥。

想说清铁原阻击战,还是从头一步步地、慢慢地来吧。

先说说铁原的地理位置,铁原位于朝鲜的中北部,与金化、平康构成铁三角,是汉城至平壤铁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几条重要公路的交汇地,这里山峰耸立,山岭连绵。

是战争中屯集、转运物资的重要战略交通枢钮,也是攻击敌人遏制对手进攻态势的战略要地,任何军事家对它在战争中的作用不会视而不见。

李奇微无疑是朝鲜战争中扬名立腕的美国杰出的陆军战将,他洞察局势的独到眼光和扬长避短不拘一格的指挥艺术,使其在名将如林的世界军事将帅名册中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闲话休讲,还是让我们跟随李奇微的思想一起回到五十三年前的朝鲜铁原,看看这位将军当时在想些什么吧。

在《朝鲜战争》的一书中他是这样说的:由于轻而易举地抵达了临津江,我起先甚至想进而推进至临津江与礼成江(礼成江从临津江西面、开城的附近注入黄海)之间的广阔沿海平原。

朝鲜战场上让美军恐慌的“狙击兵岭”

朝鲜战场上让美军恐慌的“狙击兵岭”

朝鲜战场上让美军恐慌的“狙击兵岭”作者: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45期在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坑道工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而整个45师在6个月中依靠冷枪歼敌5040人,冷炮歼敌2800余人,击毁敌人坦克18辆。

美军无奈地将537.7高地称为“狙击兵岭”。

构筑地下长城在抗美援朝早期,志愿军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宁攻三个山头,不守一个钟头”。

这是由于在美军强大的火力下,进攻作战只要能与美军拉近距离,美军的重火力就难以发挥作用,而且进攻作战还能有所缴获。

然而,防御作战却只能硬顶着干挨美军的飞机炸大炮轰,还捞不到什么缴获。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志愿军不得不采用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体系。

所谓坑道,简单来说就是地下工事。

这是志愿军在1951年秋季攻势中在防炮洞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1952年3月,第15军奉命接替第26军,遂行平(康)金(化)淮(阳)约30公里正面防御任务。

平金淮防线核心,是朝鲜中部地区的最高峰、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和位于它东南约4公里,海拔597.9米的上甘岭及周边散布的537.7高地等。

为了能够完成防御任务,3月26日,在15军发布防御作战命令的第二天,15军军长秦基伟亲自带队,率领军、师前指和排以上干部1200余人,来到26军学习防御作战经验,磋商交接事宜。

4月9日,两军开始交接任务,为保万无一失,秦基伟亲自确定了“先二线再一线,从左至右逐团交接”的方针。

同时,15军首长们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积极防御,持久作战,消耗与消灭敌人,保存与提高自己”的战术指导方针,并制定了详细的防御计划。

作为一支善打防御战的部队,15军在防御方面有着独到的心得体会。

例如崔建功的45师,是15军军长秦基伟手下最善于防守的部队。

1951年6月的扑达峰阻击战中,45师以134团配属135团一部,与敌苦战7昼夜,共击退敌人40次冲击,毙伤敌2800余人,自身仅伤亡570余人,并涌现了柴云振、刘兴元等一大批英雄模范。

老兵归来:“葛沟阻击战阵亡将士墓园”修建记

老兵归来:“葛沟阻击战阵亡将士墓园”修建记

老兵归来:“葛沟阻击战阵亡将士墓园”修建记作者:吴永强来源:《齐鲁周刊》2015年第15期4月3日,《齐鲁周刊》封面故事“山东在1945”中,率先采访报道了临沂西安乐村“被遗忘的486名抗战烈士”,引起极大反响。

4月8、9日,台儿庄大战胜利77周年之际,李宗岱之子李大淮和《新周刊》创始人孙冕、省政协委员董方军等人分别来到西安乐村。

与此同时,一场全民参与的为抗战将士修建墓园的行动正在展开。

李宗岱:“独目虎将”葛沟血战五昼夜4月9日,李大淮终于来到了临沂葛沟西安乐村。

这一天,台儿庄大战胜利77周年祭奠英烈仪式在枣庄台儿庄举行,家住重庆的李大淮应邀参加。

之后,他辗转来到西安乐村。

77年前的临沂阻击战,他的父亲,著名抗战英雄、“独目虎将”李宗岱曾在这里战斗过。

李宗岱,山东栖霞人,1916年生,曾入读天津南开中学。

上世纪30年代初,栖霞当地举行反日集会,十几岁的他上台演讲,因他个儿小,栖霞县长亲自将他抱下台,在当地引起轰动。

后来,他报考了太原北方军官学校(炮科)。

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即奔赴抗日前线,加入了“决死队”,任少尉排长,带兵在津浦线北段沿线抗击日军。

在沧州战役中负伤。

1937年11月,伤未痊愈即重返前线。

1938年春,台儿庄会战开始,他奉命坚守在临沂葛沟,阻击从沂水南犯的敌人精锐板垣师团。

战斗异常激烈。

敌人仗着占绝对优势的武器装备,先是以大炮、飞机进行狂轰乱炸,接着用骑兵往上冲,最后才是装甲车、坦克掩护步兵进攻。

李宗岱与战友们沉着应战,看见敌人骑兵冲向我军阵地前,他对准马头一枪,敌人摔在地上还没有来得及翻身,他跟上去又是两枪。

打退骑兵后,敌人的装甲车和坦克又蜂涌而上。

没有炮,他们只能用手榴弹和炸药包,有的来不及了,就抱上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

敌人端着刺刀杀过来,李宗岱飞身冲过去,用他手中的大刀一撩,顺势一刀劈下,砍断了敌人的手臂,乘敌倒地,他一个箭步上去又是一刀,将其送上西天。

后来,李宗岱决定以攻为守,从剩下的士兵中挑选18人组成敢死队,去主动进攻敌人阵地。

葛岘岭阻击战心得体会

葛岘岭阻击战心得体会

葛岘岭阻击战心得体会1938年2月初,日军调集20万兵力,企图占领冀中平原。

侵华日军驻蒙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为实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狂妄计划,一面急电南京增派援兵;另一方面,下达命令“以华北为中心迅速向山东进攻”。

3月12日,日本侵略军纠集7万余人,在10架飞机掩护下,从沧县向长城线上的晋察冀根据地进犯。

八路军第115师主动出击,打响了华北抗日战争中的第一仗——大龙华战斗。

之后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当时葛岘岭正是鬼子要通过的必经之道,面对这个难啃的硬骨头,部队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决定:“要求每名干部深入到各班组里,发动群众,搞好宣传鼓动工作,随时掌握情况,准备歼灭敌人。

同时组织了敢死队,选拔政治素质好、作风顽强勇敢、身体健壮和会骑马的战士50多人担任战斗小组。

刚进入2月份,雨雪交加,气温骤降。

大龙华周围河流纵横,沟壑遍布,山高坡陡,十分不利于部队隐蔽。

前几天还下着鹅毛大雪,炮弹像雹子似的在空中乱飞。

连续两场恶劣的天气条件都被115师的将士们克服了,坚持在大龙华以西黄土岗一带埋伏待机。

他们仔细观察地形,设置阵地,侦查敌情。

最终,为了减少伤亡,做好攻击前的各项准备,命令老乡把六辆汽车装得满满的,再从日伪手中缴获来骡马700多匹。

几千公斤大米也运送到了埋伏点。

有了充足的粮食保障,解放军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与大龙华的“小鬼子”展开了残酷的拉锯战。

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部队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吃完饭就出去摸敌情,晚上天黑才回营地。

一天三顿基本是吃野菜,可部队没有一个叫苦喊累的,依然乐此不疲地操练。

总指挥聂荣臻元帅曾说:“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咱们的战士们牢记历史教训,把日本鬼子赶出去!”尽管部队和日寇进行了一天又一天艰苦卓绝的斗争,但由于寡不敌众,除了七团、九团、独立旅和其它几支较弱的部队突破重围外,其他均无所获。

到23日,日军的进攻更加疯狂。

敌人调整了兵力部署,并集结兵力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

为避免被敌人合围,决定在夜间撤离大龙华。

上甘岭战役英雄人物和事迹

上甘岭战役英雄人物和事迹

上甘岭战役英雄人物和事迹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经历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朝鲜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为保卫朝鲜的胜利和中国的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场战役中,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些最著名的人物和事迹。

一、黄继光
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战士,他在上甘岭战役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在战斗中,黄继光带领他的战斗小组冲锋陷阵,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为后续部队的进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黄继光的英勇事迹被人们传颂至今,他的牺牲被人们铭记在心。

二、邱少云
邱少云是朝鲜人民军的一名战士,他在上甘岭战役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在战斗中,邱少云被敌人的一颗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烧成了一个炭火球。

但是,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始终一动不动,最终被活活烧死。

邱少云的英勇事迹被人们传颂至今,他的牺牲被人们铭记在心。

三、孙占元
孙占元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战士,他在上甘岭战役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在战斗中,孙占元被敌人的一颗炮弹击中,双腿被炸断,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用双手撑地,艰难地爬出了战壕。

孙占元的英勇事迹被人们传颂至今,他的牺牲被人们铭记在心。

葛岘岭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排击毙美军215名,自身零伤亡

葛岘岭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排击毙美军215名,自身零伤亡

葛岘岭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排击毙美军215名,自身零伤亡葛岘岭,是朝鲜的一个地名,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讲,这个地名很陌生。

几乎没听说过。

然而,就是在这个小地方,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却打了一场名垂千古的著名战斗—葛岘岭阻击战,从此葛岘岭也被载入了史册。

葛岘岭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排击毙美军215名,自身零伤亡!1950年11月,志愿军发起了第二次战役,旨在将联合国军引诱至包围圈内,然后全部聚歼。

按照战役部署,志愿军第38军迅速抢占三所里,断敌退路。

然而,当三所里的战斗刚打响,38军113师侦察分队就发现美军有向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逃窜的迹象。

情况万分紧急,一旦美军窜至龙源里,那么就会逃走,整个战役计划也将功亏一篑。

为了堵住逃窜之敌,113师师长江潮命令337团1营1连的尖刀排第2排,迅速赶到龙源里,阻击逃亡的敌人。

接受命令后,2排排长郭忠田马上带领部队向龙源里方向奔跑。

经过连续5天5夜的持续战斗,2排的战士们几乎没睡过觉,已经乏困至极,但是为了坚决完成战斗任务,他们顶着疲劳,进行了急行军。

经过连续12个小时的跑步后,终于于11月28日,先敌人一步,赶到了龙源里,切断了敌人逃亡的退路。

排长郭忠田登上了葛岘岭观察地形,发现葛岘岭主峰虽是制高点,但过于突兀,极易遭受美军飞机的攻击。

这时,他发现此地北侧公路旁有一个小山包,且公路在小山包下恰好有一个急拐弯,任何车辆到了那个地方,都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翼翼才能通过。

于是,郭忠田决定将主阵地设在小山包上。

布置好工事后,郭忠田又派人在葛岘岭上造了许多假工事以迷惑敌人。

事实证明,这些假工事在战斗中确实起了很大作用。

早上8点多的时候,大批美军果然浩浩荡荡向龙源里开来,开在前头的是4辆小汽车、3辆10轮大卡车和1辆小吉普。

郭忠田让神枪手张祥忠打掉那辆小吉普。

张祥忠一梭子子弹过去就击中了吉普车,车立刻就燃起了烈焰,车上的军官被击毙。

紧接着,全排重机枪、轻机枪、步枪一齐向后面的卡车倾泻着弹雨。

美军百架飞机来袭,老兵出一妙计,我军无伤亡,敌人毙命215人!

美军百架飞机来袭,老兵出一妙计,我军无伤亡,敌人毙命215人!

在美国与韩国的战史中,都提过一个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

在这里,志愿军一个排,顶着美军百余架飞机的轰炸,毙敌215人,缴获58辆满载军品的汽车,自己却无一伤亡,成为朝鲜战争中的一场传奇战役。

而这场阻击战的最大功臣,就是老兵郭忠田。

为了保密需要,身穿朝鲜军官服装的郭忠田1950年11月,三所里战斗刚开始不久,我军侦察分队发现美军有逃窜迹象。

一旦敌人从龙源里跑掉,将直接影响到我军的第二次战役,之前的战斗也将前功尽弃。

为了守住龙源里,郭忠田的2排被任命为尖刀排,全排战士不顾5天没睡好的疲惫,急行军12小时,终于赶在美军前面插进龙源里,关上了美军南逃的大门。

趁着美军还未退下来,郭忠田仔细的巡视着战场地形。

葛岘岭主峰是制高点,但位置过于突兀,部队在这里设置阵地,很容易招美军飞机轰炸。

在不远处有一个小山包,公路正好在这里拐弯,敌人的车辆从此处经过必须减速。

郭忠田心花怒放,认为是伏击敌人的最佳地点,便把主阵地选在了这里。

大伙还没来得及休息,郭忠田立即命令战士们抢修工事,不少战士开始发牢骚。

郭忠田也理解,毕竟5天没睡好觉,谁都想好好打个盹,但眼下最紧要的是搞好伪装。

他耐心的跟战士们说:“我们修的工事就是盾牌,盾牌造好了,一会打起仗来,就会少死人!”这一句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个个埋头挖起工事来。

11月28日天还没亮,一夜没休息的战士们终于挖好了工事。

谁知郭忠田还没不让休息,下命令:“我们到葛岘岭主峰上,再造点假工事,给美国鬼子演一出‘真假美猴王’”。

早上8点多钟,美军先头部队的8辆车出现了,郭忠田喊来神枪手张祥忠,一枪干掉了最前面的小吉普,美国军官当场毙命。

随后轻重机枪齐开火,报销了这第一批鬼子。

战斗刚结束,就听北面传来“轰隆隆”的巨响,美军50多辆坦克呼啸而来。

“打,还是不打?”郭忠田快速的思考着。

不打吧,白白放走这么多坦克实在可惜;打吧又没有重武器,连个炸药包都没有,无异于白白送死。

最后,郭忠田决定放了坦克。

万家岭战役之金官桥阻击战

万家岭战役之金官桥阻击战

万家岭战役之金官桥阻击战一、基本情况万家岭战役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个典型战例,也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继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后所取得的又一辉煌胜利。

万家岭之战中国军队几乎全歼了日军一个整编师团,取得了重大胜利。

虽然在最后未能彻底全歼敌人,但中国军队在此次战役中表现出的机动灵活、组织严密的特点,以及中国军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国内民众抗日热情,民心士气为之大震。

而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几乎遭到全歼,在近代日本陆军历史上从未有过。

一代名将叶挺将军曾经如此评价万家岭战役:“ 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

”万家岭战役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万家岭战役外围战场的防御战,第二个阶段才是万家岭战役核心战场的围歼战。

万家岭战役的两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两个战场,即第一阶段对应于外围战场,第二阶段对应于核心战场。

这种划分是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进行的。

两个阶段和两个战场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第一阶段防御战的胜利为第二阶段围歼第106师团创造了前提条件,而第二阶段围歼战的巨大胜利则是第一阶段防御战胜利发展的必然结果。

万家岭外围战场的防御战共有三场大战组成,分别是正面防御战之金官桥阻击战、右侧背防御战之东西孤岭及隘口街战斗、左侧背防御战之岷山遭遇战。

金官桥阻击战虽然不是万家岭战役的主要部分,但是作为万家岭战役的第一战,不仅为第二阶段战斗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次防御作战,其采用的战法,对我们今天来说,仍然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

(一)作战背景1938年处于日军在中国战场战略进攻的阶段,也是中国军民在抗战中最为艰难的时期,因为此时日军战线没有拉到最长,还有足够的兵力进行战略进攻,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军队虽尽力抵抗,但仍不免节节败退。

1938年6月中国军队甚至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以水代兵来阻挡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可见当时的形势非常危急。

抗美援朝黄草岭战役

抗美援朝黄草岭战役

抗美援朝黄草岭战役推荐文章平津战役的特点是什么热度:国共平津战役是谁指挥的热度:平津战役的发生经过介绍热度:平津战役的历史事件介绍热度:平津战役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热度:黄草岭又称德洞关,位于长白山脉南麓的长津湖地区,是朝鲜东北部的军事要冲。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抗美援朝黄草岭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抗美援朝之:黄草岭战役黄草岭又称“德洞关”,位于长白山脉南麓的长津湖地区,是朝鲜东北部的军事要冲。

黄草岭、赴战岭为狼林山脉的主峰,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大小山峰纵横绵亘,到处是悬崖峭壁,丛林密布,山峦交错,公路由峡谷中蜿蜒通往黄草岭,上面是壁立千仞,下面是万丈深渊,是敌我在东线战场的必争之地。

当时,东线之敌李伪政权的首都师、第3师由元山登陆后,于1950年10月16日进占咸兴。

美军陆战1师、陆军3师尾随其后。

敌人企图攻占黄草岭地区,与西线美军第8集团军进攻朝鲜临时首都江界形成钳形攻势。

按照彭德怀司令员西攻东防的作战部署,志愿军第42军124师、126师抢占黄草岭、赴战岭阻击敌人(125师配属38军在西线作战)。

由于没有飞机掩护,我军没有制空权,部队只能夜间开进,汽车也很少,全凭战士的两条腿跑路,按每夜60至70公里急行军,至少需要6至7夜才能走完400公里,很难在摩托化的敌军之前占领黄草岭。

吴瑞林军长当机立断,命令前卫师124师组成先遣队,由副师长肖剑飞率领,各团副团长、师作战科副科长、参谋,携带电台,乘两辆汽车赶赴黄草岭地区,侦察地形,提出防御作战方案,并寻找、联络该地区的朝鲜人民军,124师先头团370团随后跟进。

10月20日下午,先遣队到达黄草岭地区,肖剑飞副师长找到一位朝鲜人民军金永焕,他曾在中国东北民主联军的朝鲜李红光支队当连长,参加过我国的解放战争。

1949年回到朝鲜,加入人民军,时任长津湖地区守备部队司令员。

不等肖剑飞询问情况,便立即拉着他坐上一辆苏式军用吉普车,驶进位于一个山沟里的朝鲜人民军司令部,会见朝鲜人民军副总司令崔庸健次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2013-7-16…………………………………………………………………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朝鲜战争的记叙中,在美国和韩国关于曾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地名——葛岘岭。

1950年11月29日这里发生了一场令各国军人肃然起敬的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步兵排,在对手100余架次战机和50余辆坦克的轮番攻击下,巧妙的利用地形,仅靠手中的轻武器顽强的阻击了拼死逃命的美军,歼敌215人,自己无一伤亡。

1950年11月28日夜,朝鲜北部三所里通往龙源里的小路上,一支身着黄色棉服的队伍正奋力疾行。

他们的军服上没有任何标识,千余人的行军纵队除了有力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听不到一个人讲话。

他们装备简陋,大多数人扛着步枪,重火器也只是轻、重机枪。

在朝鲜的寒夜中,士兵们敞开棉衣,呼出的热气和身上冒出的热汗。

这只队伍的番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

38军此次的任务是向军隅里、三所里猛插,切断敌退路,配合正面的志愿军第39军、40军围歼美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13师进行了彪炳军史的大穿插,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先敌抢占三所里,关闭了逃敌退路。

读者熟悉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记叙的就是38军在三所里松骨峰的惨烈阻击战。

三所里的战斗刚刚打响,113师侦察分队报告:“发现美军有迹象向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逃窜,龙源里有可能成为美军的又一条逃路。

龙源里地处丘陵地区,在三所里的西面。

它不仅北通价川、军隅里,南通顺川、平壤,而且它的北面有公路可与三所里相连,相距不过几十公里。

因此不仅在三所里碰壁的敌人会转道龙源里,而且从清川江南撤的美军也可能从这里逃跑。

不迅速守住龙源里,敌人的逃路还是切不断。

113师师长下达死命令:“担任第二梯队的337团,拼死也要赶到龙源里,死死守住龙源里”。

军情紧急,337团立即猛扑龙源里。

担任左前卫的1营1连将尖刀排的重任交给了2排排长郭忠田。

向龙源里进发时,2排已经5天5夜没正经睡一觉了,加上2昼夜的激战,战士们疲惫不堪,一边走路一边睡觉,后面的战士常常撞到前面的战士才清醒过来。

三所里到龙源里的路途不到10公里,为了抢时间,部队从悬崖峭壁、荆棘丛生,根本没有路崇山峻岭中穿了过去,全排每人的衣服几乎被荆棘扯烂。

下山更难。

山陡,又有积雪,急红了眼的部队走这样的路极易发生危险。

郭忠田让大家把带的绳子接起来,拴在山顶的大石头上,一个接一个滑到山下。

大同江却横在了眼前,全体战士迅速脱了棉裤,无声地跳进冰河里。

没什么挡得住这只英雄的部队。

关于113师向三所里和龙源里的穿插,美军战史有这样的记载:第9军第2师师长基瑟将军,乘直升机飞越军隅里上空,发现有数千难民沿大小道路南下。

根据美军的经验,难民总是先于攻击军队到达。

其实,这些“难民”正是志愿军的穿插部队。

衣着褴褛的中国士兵,在超越人体极限的强行军中,被基瑟误判为难民。

这个判断成为了悲剧的开始。

11月29日凌晨,郭忠田的尖刀排终于插到了联合国军的心脏——龙源里。

郭忠田登上葛岘岭主峰,审察着战场地形。

主峰虽是制高点,但面对有空中和炮火优势的美军,这里太突兀了,一旦敌机临空,部队只能挨炸。

顺公路望去,岭北侧有一座山包。

巧的是公路在此正好有一个拐弯,任何车辆到这里都必需减速。

更妙的是,山包靠公路一侧宛如刀削一般,坦克、装甲车爬不上来。

山包上有一块巨石,巨石下,一个天然的石洞仿佛是天然的掩体,山包距公路才50余米,非常便于步兵发挥火力。

再看山包两侧,几个山头上都有志愿军的阻击阵地。

郭忠田不由的心花怒放,决定不按照上级的布署。

转而将主阵地设置在小山包上。

排里的重机枪安置在巨石附近,由郭忠田亲自掌管,4、6班部署在巨石两侧,5班作为机动力量。

至此,作战部署完成。

阵地确定后,战士们都想抓紧时间打个盹,郭忠田却下严令:“全排立即抢修工事,谁也不许睡觉。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郭忠田深知土工作业的重要性。

他对全排的要求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扔,三件东西不能扔:武器弹药、干粮袋、小铁锨。

每次打扫战场,郭忠田都会要求每个战士拣一把轻便、刃口好的工兵锨。

郭忠田逐个检查着工事,但仍不满意。

他和美军交过手,领教过美军的火力,他对着疲惫不堪的部队下达命令“到主峰上再造一些假工事,来个真假猴王”。

后来的战场实践证明,正是这些假工事起到了生生死攸关的作用。

8点多,东方放亮,郭忠田发现公路上出现了许多小黑点,渐渐地小黑点越来越清晰,是1辆吉普车,3辆十轮大卡车,后面是黑压压的车队。

这支美军在三所里碰壁后,正向龙源里逃来。

郭忠田命令进入阵地,并规定:吹一声长喇叭,轻、重机枪立即开火。

吹两声长喇叭,一人扔两颗手榴弹。

三声长喇叭,全排出击,与敌人刺刀见红。

说完,郭忠田飞快的穿过松树林,来到了前沿6班长张祥忠的工事里。

张祥忠参军前以打猎为生,练得一手好枪法,郭忠田把第一枪的任务交给了他。

汽车轰鸣声越来越近。

“打掉那辆吉普车有没有把握?”张祥忠回答很干脆,:“跑了兔了我就不玩鹰了。

”很快,车队行驶到了2排阵地下的拐弯处,速度慢了下来。

张祥忠瞧准时机,扣动扳机,一串子弹射向吉普车。

吉普车瞬间燃起了烈焰,车上的军官也被击中,当场毙命。

“嘀——”郭忠田吹响了一声长喇叭。

2排的机枪、步枪一起开火。

郭忠田命令:“5班出击,从右翼插下去,把敌人消灭掉,4班到汽车上抢弹药。

”幸存的敌人跳下汽车,向路边的一条大沟冲去,准备依托地形反击,但马上遭到5班的猛烈攻击,很快这股美军就被消灭。

4班搬来不少弹药,还有不少面包和罐头,正准备饱餐,忽然从北方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

郭忠田一听便知是坦克。

随即命令:“全排立刻进入阵地,不准暴露目标,听命令开火!”越来越来近的坦克有50多辆。

刚刚进行了长距离的行军,部队没有携带反坦克武器,不要说专用的火箭筒,就是炸药包也被轻装了,到底打不打?“打吧,排长!”战士们群情激昂,第一辆坦克已经驶到拐弯处了,郭忠田急的双眼直冒火,但作为指挥员,他并没有因为情况紧急而丧失理智,一个步兵排,没有火箭筒、炸药包,就连反坦克手雷都没有,靠步机枪和每人4颗手榴弹去阻挡一个坦克营的结果是什么他很清楚。

看着敌坦克从眼前逃走,对这支王牌部队的尖刀排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耻辱,几名战士捆好手榴弹请战,郭忠田深思了一会儿,斩钉截铁的说:“把敌人的坦克统统放过去,谁也不准开枪!”郭忠田的命令让大家大吃一惊:“排长!上级命令不让我们放走一辆坦克、一辆汽车,放走了敌人怎么交代。

”郭忠田火了“我是排长,听我的!”坦克过完了,紧接着,美军的运兵车、弹药车、炮车组成的车队接踵而至,头尾相连,一眼望不到边。

“打”郭忠田一声令下,全排一起开火,前边几辆车被打着了,两辆弹药车被引爆,后续车队被前面爆炸的车辆挡住去路。

美军的反扑很迅速,已经开过阻击线的坦克被爆炸声惊醒,3辆坦克调过头来反攻。

一名指挥官从炮塔上探出身来,举旗发令,很快有200多名美军步兵集结起来,准备用坦克掩护步兵,攻击2排阵地。

“打掉他!”,郭忠田命令刚下,张祥忠一枪将敌指挥官击毙。

第二辆坦克又钻出个指挥官,躲在两辆坦克之间,用步话机呼叫。

不一会,飞来30多架敌机。

郭忠田独到的战术眼光和智谋得到了证明。

敌机将葛岘岭主峰的伪装阵地当成了志愿军阻击阵地,机炮扫射,汽油弹、炸弹把整个山头变成了火焰山。

但2排毫发未损。

美军向2排阵地包抄过来,当近至手榴弹投掷距离时,郭忠田吹响了喇叭,手榴弹把美军炸的抱头鼠窜。

美军再次冲锋又被2排打了下去。

30分钟后,美军占领了2排对面的高山,向2排猛烈射击,50多辆坦克倾泻弹药,天上的飞机再次飞临轰炸。

2排被美军火力压制住了,坦克趁机向被打坏的汽车压去,后面的坦克将被压碎的汽车推进沟里,道路很快疏通。

被阻挡的汽车、炮车加大油门潮水般向2排阻击线涌来。

眼看敌人就要通过封锁线,关键时刻,神枪手张祥忠立了头功,一辆弹药车的油箱被他打着了,一车的榴弹炮弹连续爆炸,吓的车队顺着原路退了回去。

战斗间隙郭忠田命令战士再到葛岘岭主峰上挖假工事,给敌人造成又有增援部队的假象。

下午2点,敌机又来了,对着假工事轰炸一番,山头又变成了一片火海。

飞机一走,大炮、坦克一通狂轰滥炸,美军呐喊着分三路向2排阵地山冲来。

337团首长在望远镜中看到尖刀排的处境,直接要通了郭忠田的步话机:“2排的同志们,这个山头关系全局,希望你们坚决守住,打出抗美援朝英雄排!”这些话却极大的激励了战士们的士气。

敌人越来越近了,郭忠田一声令下,所有火器一起开火,特等射手阎镇章11枪击毙9个美军。

战士朱高品在敌人十几米的地方将手榴弹甩入敌群。

2排给敌人以迎头痛击。

美军这次攻击持续了两个小时,但始终未能攻下2排阵地。

2排难攻,敌人开始转攻3连阵地。

眼看3连吃紧,郭忠田让5班带机枪从侧面攻击敌人,这招果然奏效,敌人再次被打退。

这时围歼的大部队就要到了,美军拼尽全力垂死挣扎。

敌机进行了第三次轰炸,对着假阵地又足足炸了一个小时。

困兽之斗的敌人,倒下一批又冲上一批,表现出少有的顽强。

2排战士奋勇还击,敌人一排排的倒在阵地前。

5点多,敌人的攻势开始减弱,后撤的车队始终未能跨过尖刀排阵地。

天黑后,志愿军大部队对敌人进行了围歼。

打扫战场时,2排阵地前面共发现215具美军尸体(击伤和尸体被美军拖回者不算)。

郭忠田向连长报告:“全排一个不少,除了5班长的耳朵被震得听不清外,全排没有一个伤亡。

”此次共消耗1305发子弹和14颗手榴弹,缴获和击毁美军火炮6门、汽车58辆。

接着郭忠田向连长检讨了两条不足:“把敌人坦克放走了;没抓住一个俘虏。

”连长笑着说:“放走坦克是为了更好的打击敌人。

你们打得是完美战,没有俘虏不算缺点。

”听了连长的评价,全排一片欢呼。

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2排“郭忠田英雄排”的光荣称号,并给郭忠田记特等功,授予“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