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

合集下载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作业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A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D、使人们一劳永逸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 C D)。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E、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B )。

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不可知主义5、有个驼背的人去求医,问能否治好他的驼背。

医生说:“可以。

”随后就叫他趴在地上,然后用门板压在他背上,医生站在门板上面用脚使劲往下压,驼子叫苦连天,直到把背压直,而人却被压死了。

驼子家属要医生偿命。

医生争辩说:“我只负责治病,不管什么救人。

”这笑话(B C D )。

A、是对医生的不敬B、深刻地讥讽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C、说明形而上学思想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D、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唯心主义E、说明古代的医生不会看病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C )。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C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C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9、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指(C D )。

13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13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13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50 道试题,共50 分。

)1.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 科学的世界观D. 无产阶级世界观满分:1 分2. 事物发展的源泉是()A. 事物的相对性B. 事物的内在矛盾性C. 事物的变化D. 人的自觉能动性满分:1 分3. 根据社会意识的层次和特点不同,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A.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B.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C.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D. 进步意识和落后意识满分:1 分4. 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A. 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一切都是“亦此亦彼”B. 相互区别的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C.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D. 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满分:1 分5. 从本质上看,国家是()A. 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B. 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C. 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D. 调和社会矛盾的机关满分:1 分6.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 生产方式B. 人口因素C. 地理环境D. 社会风气满分:1 分7. 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创造物质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有反作用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D.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人脑满分:1 分8. 人们为了获得知识()A. 只要刻苦读书就行B. 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C. 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D. 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满分:1 分9.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人和世界的问题C. 人和自然的问题D. 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满分:1 分10.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 人和世界的问题B.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 时间和空间的问题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满分:1 分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C.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D.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满分:1 分12. 揭示物质世界发展的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A. 质量互变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本质决定现象规律满分:1 分13. 根据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A.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B.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C.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D. 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满分:1 分14.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 根本动力B. 直接动力C. 最终动力D. 唯一动力满分:1 分15.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满分:1 分16. 辩正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本质是指()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C.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满分:1 分17. 社会革命的深刻根源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先进阶级和落后阶级的矛盾C. 资源贫乏和人口增长的矛盾D. 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的矛盾满分:1 分18. “任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3-1答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3-1答卷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答案:ACDE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31.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答案:正确
32.实践是指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答案:正确
33.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E.使猿的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
答案:BDE
28.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
A.国家政权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阶级构成
E.生产方式
答案:BCE
29.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地理环境( )。
A.不能影响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
B.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
C.把科学的实践引入认识论
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
答案:C
12.认识的客体是( )。
A.观念本身
B.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C.自然界的存在物
D.进入实践领域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
答案:D
13.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
A.只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D.相对性的优点
答案:C
4.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C
5.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求知欲望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2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

A:科学性和阶级性
B:原则性和灵活性
C:实践性和阶级性
D:科学性和革命性
参考选项: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参考选项:C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A:绝对观念
B:客观实在
C:理念世界
D:“原初”物质
参考选项:D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 )。

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参考选项:D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二元论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参考选项: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

A: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
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
参考选项:C
1。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的党性是指()(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词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C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顶峰B.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D.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3.认为世界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主张。

( C )A.客观自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4.离开物质主体谈运动,必然导致()( C )A.形而上学B.诡辩论C.唯心主义D.二元论5.“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

( B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6.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 C )A.唯物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物活论的观点D.唯意志论的观点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B )A.质量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辩证否定的方法8.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 B )A.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B.任何具体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C.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C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10.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D )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C.运动构成联系D.联系构成运动11.范畴()( A )A.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B.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C.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主观的D.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客观的1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B )A.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量变阶段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C.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团结统一D.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13.事物的质是指()( C )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B.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C.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的规定性14.度是指()( B )A.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节点B.质和量的统一C.事物的质的规定性D.事物的量变状态15.对于两种相反的可能性而言()( B )A.它们可以同时变成现实B.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能够转变成现实C.实现了的可能性是现实可能性,未实现的可能性是抽象可能性D.一种可能性是真实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虚假的可能16.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 )A.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B.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C.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D.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17.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 A )A.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B.世界上只存在着必然性,没有偶然性C.世界上只存在着偶然性,没有必然性D.偶然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18.引起阶段性部分质变的根源是()( B )A.事物内部根本矛盾的解决B.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发展的不平衡C.矛盾的主次双方相互易位D.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19.爆发式飞跃是指()( D )A.解决因一切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B.既是解决事物之质变的形式,也是解决事物之量变的形式C.解决因根本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D.解决因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20.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 D )A.诡辩论的观点B.绝对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与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练习测试题1.名词解释(1)哲学(2)世界观(3)唯物主义(4)辩证法(5)马克思主义哲学(6)方法论(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2.不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基本内核”④英国18世纪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④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

①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④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④唯物辩证法(5)辩证法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①朴素辩证法②唯心主义辩证法③唯物辩证法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6)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是()。

①历史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③主观唯心主义④先验唯心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①科学之科学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③具体科学的综合④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⑤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8)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

①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要求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④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⑤真理多元化的表现(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①逐字逐句地熟读马克思主义著作②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论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检验各种事物④理论联系实际⑤急用先学,立竿见影(10)当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有()。

①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②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的课题④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的课题⑤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过时(11)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已经不适用了。

春华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春华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春华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作者:————————————————————————————————日期:华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生产关系诸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形式正确答案:2. 运动是物质的____. 根本属性. 惟一特性. 外部现象. 内部本质正确答案:3. 马克思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正确答案:4.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____.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正确答案:5. 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

. 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否定之否定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正确答案:6.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 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正确答案:7. 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____. 唯心主义. 相对主义. 不可知论. 反映论正确答案:8. 我国制定2010年远景规划的根据是____. 现实的可能性. 好的可能性. 抽象的可能性. 现实性正确答案:9.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的理论基础是().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答案:10. 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 类似唯心主义验论的错误.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正确答案:11. 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17秋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4满分答案

17秋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4满分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 (单选题)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满分:)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2. (单选题)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

(满分:)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3. (单选题)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满分:)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正确答案 :[hide] —— B—— [/hide]4. (单选题)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 () 。

(满分:)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5. (单选题)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满分:)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6. (单选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满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7. (单选题)哲学的党性是指() 。

(满分:)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正确答案 :[hide] —— A—— [/hide]8. (单选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 。

(满分:)A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9. (单选题)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1.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加工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C.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正确答案:C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B.直接动力C.唯一动力D.最终动力正确答案:B3.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设计图施工,建成大楼。

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正确答案:C4.事物发展的源泉是()A.事物的相对性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C.事物的变化D.人的自觉能动性正确答案:B5.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出产力和出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出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满分:1分正确答案:D6.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出产理论B.科学尝试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以上都不是满分:1分正确答案:A7.唯物辩证法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A.不可改变的B.可以改变的C.可以任人创造的D.完整与人无关的满分:1分正确答案:B8.冲突是反映()A.事物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关系的范畴B.主体和客体之间互相对立的范畴C.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D.对立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关系的范畴满分:1分正确答案:C9.物质资料的出产方式包括()A.劳动者和出产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劳动者和出产资料两个方面D.出产力和出产关系两个方面满分:1分正确答案:D10.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出产方式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D.社会风气满分:1分正确答案:A11.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权机构和军队差人满分:1分正确答案:B12.否定之否定规律()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C.在事物经过量变和量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D.在事物发展进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满分:1分正确答案:A1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觉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体系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世界观满分:1分正确答案:B14.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它把握在哪个阶级手里D.被效劳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满分:1分正确答案:D15.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A.分析方法B.综合方法C.归纳方法D.演绎方法满分:1分正确答案:C16.根据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A.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B.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C.认识形状和非认识形状D.先辈认识和落后认识满分:1分正确答案:C1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认可()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同一的满分:1分正确答案:C18.根据社会认识的层次和特点不同,能够把社会认识划分为()A.社会心理和社会认识形式B.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C.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D.前进认识和落后认识满分:1分正确答案:A19.在我国战国时期,XXX提出“白马非马”。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升本考试题库作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升本考试题库作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升本考试题库作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现代中国大学专升本考试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员的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考察意义。

下面将从哲学唯物论、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三个方面,就部分考试题目进行分析和回答。

一、哲学唯物论1. 什么是哲学唯物论?请简要概述其核心观点。

哲学唯物论是一种关于世界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其核心观点包括物质第一性、意识物质辩证关系和实践第一性等。

2. 请解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和表象。

两者在世界观、认识论和辩证思维等方面存在根本的区别。

二、辩证唯物论1.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有哪些?请进行简要介绍。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对立统一规律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关系;质量互变规律指事物的质量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改变;否定之否定规律指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否定和超越实现的。

2. 请解释“对立统一是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含义。

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事物必然存在着内部的对立关系,即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因素之间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

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构成了事物的基本属性,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三、历史唯物论1. 什么是历史唯物论?请简要概述其核心观点。

历史唯物论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它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变革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其核心观点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

2. 请解释唯生产力论和唯意识论的区别。

唯生产力论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唯意识论则将意识主导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1.哲学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或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正确答案:D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A.矛盾B.运动C.事物D.发展正确答案:A15.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上层建筑D.社会意识正确答案:A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在于人的实践。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

4.XXX提出的“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5.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6.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

7.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8.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前提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统一。

10.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1.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12.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13.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矛盾。

15.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14.根据唯物辩证法,水果与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5.“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是唯物辩证法观点。

16.在社会发展中,阶级斗争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7.“任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8.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9.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0.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1.有人认为只有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西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西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D. 两种不同的结果
满分:2 分
35. 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 ) 。
A. 一定社会中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B. 一定社会中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C.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D.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满分:2 分
满分:2 分
10. 矛盾的同一性是( ) 。
A. 不同矛盾的共性
B. 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属性
C.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
D. 矛盾双方互相贯通的趋势
满分:2 分
西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A. 生产方式
B. 人口因素
C. 地理环境
D. 社会意识
满分:2 分
22. 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
A.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 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 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 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满分:2 分
C. 思维的器官
D. 思维的对象
满分:2 分
10.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
A.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
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满分:2 分
西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 ) 。

17秋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4满分答案

17秋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4满分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单选题)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满分:)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正确答案:[hide]——C——[/hide]2.(单选题)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满分:)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正确答案:[hide]——C——[/hide]3.(单选题)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满分:)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正确答案:[hide]——B——[/hide]4.(单选题)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

(满分:) 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5.(单选题)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满分:)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正确答案:[hide]——C——[/hide]6.(单选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满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正确答案:[hide]——C——[/hide]7.(单选题)哲学的党性是指()。

(满分:)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正确答案:[hide]——A——[/hide]8.(单选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满分:)A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9.(单选题)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6分(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形而上学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法观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世界的统一性在于()A、它的存在性B、它的物质性C、它的可知性D、它的矛盾性5、事物的规律是()A、事物的特殊的联系B、事物的普遍的联系C、现象之间的联系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6、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A、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B、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7、“扬弃”是()A、既克服又保留B、抛弃C、既保留又继承D、矛盾的调和8、事物的肯定方面是()A、该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B、破坏现存事物的方面C、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D、促进事物灭亡的方面9、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1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

这是()A、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B、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D、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1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2、唯物辩证法主张,事物的质是( )A、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B、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C、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D、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等规定性13、把金木水火土看成万物本原的观点可归为()A、辩证唯物主义B、物质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14、对()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50 道试题,共50 分。

)1. 否定之否定规律(C)A. 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B.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C. 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D.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2. 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D)A. 运输设备B. 仓储设备C. 维修工具D. 生产工具3. 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

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B)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B.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4. 发展的实质是(C)A. 事物的一般变化B. 运动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 量变5. 从阶级划分的角度来看,阶级是一个 (A)A. 经济范畴B. 政治范畴C. 思想范畴D. 广泛的社会范畴6. 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C)A. 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B.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的C.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D. 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的7.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A. 实践—认识—实践B. 感觉—知觉—表象C. 概念—判断—推理D.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8. 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D)A.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B.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C. 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D. 辩证的否定的原理9.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它是 (D)A.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 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 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D.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0.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B)A. 根本动力B. 直接动力C. 最终动力D. 唯一动力11. 人脑是 (C)A. 思维的机器B. 思维的源泉C. 思维的物质器官D. 思维的物质外表A.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 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D.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13.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B)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C.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4. 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A)A. 在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B. 在政治立场上的根本对立C. 在社会心理上的根本对立D. 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15.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D)A. 人力、风力、畜力等之和B. 各种力量之和C. 各种知识之和D.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16.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B)A. 客观规律性B. 客观实在性C. 可知性D. 广延性17.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设计图施工,建成大楼。

100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L190作业4-1

100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L190作业4-1

题目内容小题得分本题分数对错学生答案1 3.0 A2 3.0 C3 3.0 D4 3.0 A5 3.0 A6 3.0 D7 3.0 B8 3.0 A9 3.0 C10 3.0 B11 3.0 C12 3.0 D13 3.0 C14 3.0 D15 3.0 A16 3.0 A17 3.0 D18 3.0 C19 3.0 D20 3.0 A21 4.0 A B D E22 4.0 A C23 4.0 B C D E24 4.0 A B C D E25 4.0 A E26 4.0 B D27 4.0 B D E28 4.0 A C E29 4.0 A B C D30 4.0 A B C D 总分:100.00题目内容1. 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哲学传统是()A)中国哲学、希腊哲学和印度哲学B)中国哲学、埃及哲学和德国哲学C)中国哲学、英国哲学和法国哲学D)中国哲学、埃及哲学和法国哲学2. 否认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是()A)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绝对主义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5.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C)唯心主义经验论与唯心主义唯理论D)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6.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A)彼此孤立的B)完全一致的C)绝对对立的D)统一性是多样性的基础和本质,多样性是统一性的形式和表现7.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有限和无限的统一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8.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会导致()A)唯心主义B)二元论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9.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二元论的观点是()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4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

)V1.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之上,是能动的决定论。

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A. 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B. 是历史宿命论C. 是旧唯物主义理论D. 与承认主体选择作用不矛盾满分:分2.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C. 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满分:分3.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满分:分4. 国体指的是:A. 国家的民族性质B. 国家的阶级性质C.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D.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满分:分5.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 如何保持生态环境平衡问题B. 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问题C.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问题D. 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满分:分6.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说的是()。

A.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B. 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 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D. 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满分:分7. 从国家起源来讲,国家是()。

A. 全体社会成员基于天赋人权和理性契约而形成的B. 为调和社会各阶级之间矛盾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C.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D. 少数英雄人物为拯救人类免于战乱和灾祸而创设的满分:分8.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其含义是指()。

A. 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独立的实体性因素B. 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生产力C. 科学技术可以把生产力的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D. 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它要素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满分:分9. 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50分)1.“天不变,道亦不变”是()。

A.唯物论观点B.唯心论观点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满分:2.5分正确答案:D2.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二元论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机械唯物论的观点满分:2.5分正确答案:A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满分:2.5分正确答案:C4.庸俗唯心主义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毛病在于()。

A.不明白物质对认识的作用B.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C.抹煞意识形式的主观性D.承认认识内容的客观性满分:2.5分正确答案:C5.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

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否认运动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满分:2.5分正确答案:D6.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满分:2.5分正确答案:B7.哲学的党性是指()。

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满分:2.5分正确答案:A8.下列概念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XXX)满分:2.5分正确答案:CB。

17世纪英国唯心主义哲学C。

18世纪法国唯心主义哲学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满分:2.5分正确答案:D10.活动和静止的干系是()。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满分:2.5分正确答案:B11.空间是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 A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D、使人们一劳永逸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 ACD )。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E、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 B )。

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不可知主义5、有个驼背的人去求医,问能否治好他的驼背。

医生说:“可以。

”随后就叫他趴在地上,然后用门板压在他背上,医生站在门板上面用脚使劲往下压,驼子叫苦连天,直到把背压直,而人却被压死了。

驼子家属要医生偿命。

医生争辩说:“我只负责治病,不管什么救人。

”这笑话( BCD )。

A、是对医生的不敬B、深刻地讥讽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C、说明形而上学思想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D、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唯心主义E、说明古代的医生不会看病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C )。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 C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 C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9、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指( CD )。

A、事物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B、在原来的基础上作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C、事物仿佛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但这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回复D、经过两次否定,事物发展到更高阶段E、在外力推动下,事物作机械运动10、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 ACDE )。

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能够在思维中实现它C、不能被消灭和创造D、能够认识和利用它E、违背了它就要受到惩罚11、实践是指(C )。

A、人们主观的活动B、人们的一切运动C、人们改造、保护和恢复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D、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1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BCD )。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和目的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E、实践由认识指导的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A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14、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 ABD )。

A、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B、世界的本原是气C、世界的本原是存在D、世界的本原是原子E、世界的本原是无15、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 D )。

A、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一切都是“亦此亦彼”B、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C、相互区别的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1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A )。

A、是因为它们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始终B、它们互相配合C、它们相互渗透D、它们互相决定17、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 ABCD )。

A、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志B、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C、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D、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E、生产方式决定自然界的变迁18、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完全是( A )。

A、脑力劳动者B、群体劳动者C、体力劳动者D、个体劳动者19、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B )。

A、整个人类都得到全面发展B、人的各方面素质和潜能的普遍提高和充分发展C、内部和外部都得到全面发展D、物质利益得到全面提高E、产品分配更加全面20、度的含义可以分述如下( ABCD )。

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B、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C、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D、两个临界点之间量的活动区间E、事物质的活动范围二、主观题(每题6分,共60分)1、哲学为什么能给人以智慧?答: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对人处理和驾驭外部生活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反思,总结与概括。

可见哲学是爱智慧,是研究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学习和研究哲学可以使人获得更多智慧。

可以使人在实践活动中逐步聪明起来。

哲学能给人以智慧,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方式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是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知识,是一种大智慧,大学问,懂的了哲学道理,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抓住了事物根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当然就显得更加聪明。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已经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一大批说明自然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3、如何理解“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决定力;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一、“实事求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二、“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结果。

5、如何正确把握“对立统一”?答: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它有两种情形,矛盾的第一种情形,矛盾双方在一定情形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统一的第二种情形,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总之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面的统一。

6、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基本规律有哪些?答:按照唯物史观点,它由社会基本矛盾来决定的。

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二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因此叫做社会的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的每个阶段,从原来社会一直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都贯穿着这两对基本矛盾,由于这两对基本矛盾的作用,也产生了两条社会发展规律。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有哪些?答:一、毛泽东哲学思想举要;二、邓小平哲学思想概述;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张的其他哲学思想。

8、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

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

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

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

这是共同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所以它共性,是绝对性。

然而这种共性。

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

假如除去一切个性。

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

所以造成了共性。

一切个性都市有条件地存在的。

所以是相对的。

这是一个共性。

9、联系实际谈谈: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否过时了?答:我们认为,现代科学的新发展和新发现正在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学说,但是,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基本观点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因为这一切都没有改变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科学结论,而是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的科学性。

⑴现代自然科学对物质层次结构的认识,在认识了物质的分子及原子结构之后,又发现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强子和核子以下层次是夸克粒子(我国称为层子),还发现了二百多种微观粒子,在的研究前沿是探索轻子和夸克粒子以下层次的问题。

尽管物质结构的各个层次千差万别、性质各异,而且越来越小,但它们都是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只是物质形式不同而已。

⑵现代螳证实物质的基本形态不但有实物,而且有场。

如电磁场、引力场等。

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最基本的物理形态,它们相互转化、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

任何物质,都是实物和场的统一。

尽管物质形式无限多样和复杂,但它们都符合列宁的物质定义,表现出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⑶自然科学认识了反物质,进一步证明只有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惟一普遍的特性。

物理学发现,所有的粒子,都有与其质量、寿命、自旋、同位旋相同,但电荷、重子数、轻子数、奇异数等量子数异号的粒子存在,即某种粒子的反粒子。

据此,有些科学家提出反粒子组成的是反物质的世界。

有人想由此得出否定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哲学结论,其实自然科学已经说明反物质存在并不是说它们是非物质的东西,而只是物理性质不同而已,它们仍然具有客观实在性。

⑷对暗物质的研究。

宇宙学和物理学还发现,银河系里有一个圆球形的星系群,那里有3/4的物质是我们看不见的,这就是暗物质。

暗物质占有了我们宇宙中的绝大多数质量,为总密度的9%,有很高的能量产生。

虽然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存在,但对它们还认识得很少,而且基础物理学并不排除迄今未知的物质形态的存在。

⑸广义相对论对“真空即空的空间”提出了质疑,提出真空不过是引力场的一种特殊状态,真空不空,物质无所不在。

宇宙学也排斥了绝对虚空的观点,宇宙在大爆炸之后的瞬间,是以真空的形式存在,而不是空无物质,我们观测所及的无限宇宙最初也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区别只是在它们是某种特殊的物质形式和能量而已。

⑹20世纪的自然科学用物理学和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发现生命也有物质基础,生命乃是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高子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生命的遗传现象则是由去氧核糖酸这种遗传物质支配的,遗传物质的分子排列储存着生物遗传密码,从而解开了千百年以来的遗传之谜。

高级生物――人的思维现象则是由脑细胞的复杂活动来决定的,是脑的一种属性和现象。

10、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内容,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