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广韵》的声母

合集下载

音韵学 广韵音系

音韵学 广韵音系

3.《广韵》的性质
关于《广韵》的性质有两种主要的意见: (1)认为《广韵》音系是一时一地之音 (2)认为《广韵》是包括了古今音和南北方音的 复杂的语音系统。
持第一种看法的人,内部也有分歧:
唐末李涪的《刊误· 切韵》认为《切韵》是“吴音”。 在现代学者中,主张《切韵》是一时一地之音的, 一是认为《切韵》是隋唐时代的洛阳音,陈寅恪是 这方面的早期代表;一是认为《切韵》是隋唐时代 的长安方音,这一主张的代表主要有法国的马伯乐 和瑞典的高本汉。
(5)小韵。一个韵中的一个音节为一个小韵, 一个小韵把同韵中所有同音字汇集在一起,在小 韵的第一个字下注出反切,并标出这个小韵同音 字的数目。小韵的第一个字,也称这个小韵的代 表字。《广韵》中的小韵次序是没有规律的。
(6)注文。在小韵的代表字下首先注出词义, 末尾用反切注音,最后标出这个小韵包括多少字。 小韵中的其他字主要是注出词义,如果该字有又 音,注文末尾标出又音。
E. 送气、不送气无严整规律(徽语、闽南语)
被phei24 办pan22
簿pu13
定母、群母今读格局大体如此
4. 轻重唇关系 (1)谐声例证启示:
不——否 番——播 盆——分 免——晚 悲——非 旁——方 捧——奉 忙——亡 房 板——反 浦、铺、葡——甫 副——逼 贲、喷——愤
今两读字:否

(2)假借例证启示: 内无辅拂之臣,外无诸侯之助。 《淮南 子 ·人间训》 冯恃其众 《左传 ·哀公七年》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国语 ·晋语九》 (3)方言例证启示: 杜甫 新妇
《广韵》在体例上也继承了《切韵》、《唐韵》, 下面对《广韵》体例做简要介绍。 (1)分卷。按声调分卷。当时汉语共有四个声 调,四声即应是四卷。由于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 卷,全书共五卷。平、上、去、入四个字,除了代 表本调类之外,还有直接描述调值的作用。 (2)分韵。同声调的字在同一卷里,在一卷之 中用韵做单位。同属一韵的字汇集在一起,称为一 韵。同一韵里原则上不掺入其他韵的字。

2019陕师大远程教育《文字学概论》作业答案

2019陕师大远程教育《文字学概论》作业答案

《文字学概论》作业答案上编音韵学第一章绪论习题解析一、名词解释:1、音韵学: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问。

2、声纽:即声母,简称“纽”。

3字母:古代一个声母用一个汉字代表,被选用的汉字就叫做字母。

每个字母本身的声母就是其所代表的声母。

4、五音:传统音韵学关于声母发音部位的五种名称,即:唇、舌、齿、牙、喉。

5、七音:传统音韵学关于声母发音部位的其中名称,即:唇、舌、齿、牙、喉、半舌、半齿。

6、次浊:传统音韵学关于声母发音方法的名称,指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三十六字母中的“明、微、泥、娘、疑、喻、来、日”等都属于次浊音。

7、阴声韵:从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角度对韵母分析的术语。

阴声韵是指无韵尾或以元音结尾的韵母。

如普通话中的[ɑ]、[iɑ]、[ɑi] 等。

8、阳声韵:指以鼻音结尾的韵母,如[ɑm]、[ɑn]、[ɑŋ]。

9、入声韵:指以清塞音[p]、[t]、[k]或喉塞音[ʔ]结尾的韵母。

中古入声韵有[p]、[t]、[k]三种韵尾,如[ap]、[at]、[ak]。

10、韵部:从押韵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归纳的结果就叫韵部,简称“韵”,《广韵》的206韵就是206个韵部。

同一韵部的韵母必须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在中古还必须声调相同);韵头异同或有无不论。

11、摄:对韵部进行归纳,归纳的结果就叫“摄”。

凡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或部分相同的一组韵称为一摄。

如“山”摄包括“元寒桓删山先仙”等7组韵部(包括上、去、入声韵)。

摄的提出使复杂的韵部得到简化,便于人们了解同类韵部的特点及发展规律。

12、等:传统音韵学对韵母分类的概念。

古人根据韵头、韵腹的特点将中古的韵母分为四类,即一二三四等。

其中一等韵的响亮度最大,二等韵也比较大,三、四等韵的响亮度相对较小,四等韵较三等韵更小。

13、轻唇音:辅音之一。

传统音韵学所谓轻唇音即唇齿音,三十六字母中的轻唇音为“非敷奉微”。

14、牙音:辅音之一。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一、《广韵》61平声韵: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二、《广韵》34入声韵: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齿音: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半舌:来半齿:日六、王力上古29韵部:七、王力上古32声母: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幽觉唇音:帮滂并明微物文脂质真歌月寒缉侵叶谈八、《中原音韵》19韵部表: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九、《中原音韵》25声母表: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章昌商戎十、十三辙韵目表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2、只有一二四等的:匣3、只有一四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4、只有二三等的:知彻澄娘照穿床审5、只有三四等的:喻(三等云,四等余)6、只有三等的: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7、只有四等的:邪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1、一等: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2、一三等:东戈(2)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4、二三等:麻庚(2)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止:支脂之微蟹: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遇:鱼虞模臻:真谆臻文欣魂痕果:歌戈山:元寒桓删山先仙宕:阳唐效:萧宵肴豪曾:蒸登假:麻流:尤侯幽梗:庚耕清青深:侵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其中:有开无合共四摄:效流深江有合无开共二摄:遇通开合都有共10摄。

广韵声母表

广韵声母表
明[m]
輕唇
非組
非[pf]
敷[pfʻ]
奉[bv]
微[ɱ]
舌頭
端系
端組
端[t]
透[tʻ]
定[d]
泥組
泥[n]
舌上
娘[ȵ]
半舌
來[l]
齒頭
精組
精[ʦ]
清[ʦʻ]
Hale Waihona Puke 心[s]從[dz]邪[z]
舌上
知系
知組
知[ȶ]
徹[ȶʻ]
澄[ȡ]
正齒
莊組
莊[ʧ]
初[ʧʻ]
生[ʃ]
崇[ʤ]
章組
章[ʨ]
昌[ʨʻ]
書[ɕ]
船[ʥ]
禪[ʑ]
半齒
日組
日[ȵʑ]
牙音
見系
見組
見[k]
溪[kʻ]
群[g]
疑[ŋ]
喉音
曉組
曉[x]
匣[ɤ]
影組
影[ø]

以[j]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廣韻》三十六字母表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不送氣的塞音、塞擦音
送氣的塞音、塞擦音
塞音、塞擦音
鼻音、邊音、半母音
擦音
重唇
幫[p]
滂[pʻ]
並[b]
明[m]
輕唇
非[pf]
敷[pfʻ]
奉[bv]
微[ɱ]
舌頭
端[t]
透[tʻ]
定[d]
泥[n]
舌上
知[ȶ]
徹[ȶʻ]
澄[ȡ]
娘[ȵ]
齒頭
精[ʦ]
清[ʦʻ]
從[dz]
心[s]

《广韵》音系

《广韵》音系

第三讲中古音系授课要点:①韵书的起源②《广韵》的由来及体例③《广韵》语音系统一、韵书的起源和发展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指以《切韵》《广韵》为代表的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

㈠韵书:韵书:韵书是按照韵编排的词典。

形书:《说文》《字林》《玉篇》义书:《尔雅》韵书:《切韵》《广韵》㈡韵书起源⑴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⑵原因韵书出现的条件:第一,具备将音节分析为声、韵、调三个部分。

第二,具有科学实用的注音方法。

汉末,孙炎《尔雅音义》第三,具有社会需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第一,中国和尚受到梵文字启发,懂得了将汉语音节切分为声韵两部分。

梵文:体文――辅音摩多――元音第二,沈约《四声谱》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

第三,诗歌发展,需要韵书。

魏晋时期汉语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对格律进行规范时期,象沈约永明体提出的“四声八病例”说,对诗歌的押韵和平仄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用韵书的方式对诗歌的用韵用字进行规范,提出一个大家可以遵循的标准。

⑶《广韵》以前的韵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韵书产生并蜂出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韵书。

三国魏:李登《声类》――第一部晋代:吕静《韵集》――第二部南北朝:阳休之《韵略》、夏侯咏《韵略》、沈约《四声谱》沈约在汉语音韵学史上的贡献很大,首先发现了汉语具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的特点。

二、《广韵》的由来及体例㈠《切韵》与《广韵》的成书过程:①隋代开皇年间,陆法言编写《切韵》,存在最早的韵书。

②唐孙缅修补增订《切韵》,篹《唐韵》。

③北宋陈彭年编修《广韵》,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这是我国现在的最早的完整的韵书。

㈡《广韵》的性质《广韵》虽编于宋代,只是对《切韵》加以充实扩充(“广韵”就是扩充《切韵》之意)。

因此,《广韵》虽然编修于北宋,但它反映的仍然是《切韵》时代即隋代的语音系统,并不是北宋时期的语音系统。

因此,《广韵》音系就是《切韵》音系,即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

正因为如此,加之《切韵》一书已经佚失,后人实际上是利用《广韵》去研究《切韵》音系的,如清代音韵学家陈澧《切韵考》就是利用《广韵》研究《切韵》的,书名叫《切韵考》,实际上是《广韵考》。

《广韵》声母

《广韵》声母

三、补充条例:
切语上字既系联为同类,然有实同类而不能 系联者,以其切语上字两两互用故也
多——得何切。 得——多则切。
平声东韵“德红切”, “冻”下注“又都贡 切”,去声送韵 “冻”下注“多贡切又音东”
Hale Waihona Puke 陈澧归纳出四十个声类(声类,是根据《广 韵》中反切上字所分的类)
黄侃、钱玄同主张四十一个声类 高本汉、白涤洲四十七个声类 曾运乾、陆志韦、周祖谟等五十一个声类
二、《广韵》的声母系统
系联法: 基本条例: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为双声,则
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 类也。 冬——都宗切。当——都郎切。 当——都郎切。都——当孤切。 冬——都宗切。都——当孤切。
分析条例: 其两切语下字同类者,则上字必不同类。
红——户公切 烘——呼东切
“声类”不等同于“声母”
反切上字的分类和反切下字有关 主要是韵头(介音)的问题 如: “见”母 有“古”类和“居”类 “古”类还有“公过各格姑诡乖”等 “居”类的“居举九俱纪几吉”等
一个声母有分两个声类的,都是互补的
《广韵》三十五声母
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 初年的声母系统

《广韵》声,韵母与普通话声,韵母比较表

《广韵》声,韵母与普通话声,韵母比较表

古今声母比较表之一古今声母比较表之二《广韵》韵母与普通话韵母比较表(一)—说明:《广韵》一个韵中,有的包含几个韵母,为列表方便,表上只标一次韵目。

如“戈”韵(举平赅上去)有开三、合一、合三三个韵母,表上只标一个“戈”。

下同。

三精组口庄组1i i矢口、章组i等日母ar ar a r见系i i i i帮系见系i i四帮组等端系i 见系y 帮组ei. 端系ueiueiei ei等见系uei ueiuai合二知、庄组uai等见系uai、ua uai 帮系泥组ei ei三精组uei 口庄组uai uai矢口、章组日母ueiueiuei等见系①帮系ei ei见系uei uei四见系uei 等②说明:①见系个别字读[i],如“季、悸"hi]、“遗”[i]。

②有个别字读[i]如“畦”[也《广韵》韵母与普通话韵母比较表(三)普通广韵摄话韵咸舒声广韵韵韵韵母母母演变覃谈咸衔盐严开合为今韵等第母的条件深舒声凡添侵《广韵》韵母与普通话韵母比较表(四)\韵韵\母演变开合\为等第\ 母母今韵击的条件寒桓删山仙元先痕魂真谆臻欣文开等‘帮组端系an u an见系an等帮组an an泥组知庄组见系ian ian帮系ianin泥组精组庄组anen 知章组an日母见系ian in帮系见系ian in四等帮组ian端系见系合等帮组an an端系uan u a n见系等知庄组uan见系uan帮系泥组ian u an精组yan u anyn 庄组知章组uanu an日母见系yan yn帮系anuananua 见系yan yn 四等见系yan《广韵》韵母与普通话韵母比较表(五)《广韵》韵母与普通话韵母比较表(六)。

《广韵》韵母及其拟音表

《广韵》韵母及其拟音表

ĭ uen ĭ uən ɪwən
ĭ ĕn
jĕn
jen
iɪn;ien
iĕn
ĭ ˘ ən
jæ n
(j)en
ien
iĕn
ĭ ən
jən
jən
iən
iən
ĭ wen juĕn
juen
iuɪn
iuĕn
ĭ uə
juən
juən
iuən
iuən
开 四

一 开 唐荡宕铎 ɑŋ
ɑŋ
ɑŋ ɒŋ
ɑŋ
ɑŋ
ɑŋ
ɑŋ
ɑŋ
合 唐荡宕铎 wɑŋ
开 一

开 江讲绛觉 ɔŋ
ɔŋ
ɔŋ ɔŋ
ɔŋ
ɔŋ
ɔŋ

ɔŋ






开 四

开 登等嶝德 əŋ
əŋ
əŋ əŋ
əŋ
əŋ
əŋ
əŋ
əŋ

合 登 德 wəŋ
wəŋ
uəŋ wəŋ
uəŋ
wəŋ
uəŋ
uəŋ
uəŋ




三 开 蒸拯证职 iə̯ 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职 i̯wək
ĭ əŋ ĭ wɔk
ĭ əŋ ɪiĕŋ ĭ wək ɪwek
ĭ əŋ
jəŋ
jəŋ
iɪŋ;ieŋ
iəŋ
iwək
jwək
juək
iuek
iuək
开 四

开 一

开 庚梗映陌 ɐŋ
ɐŋ
ɐŋ aŋ

广韵声母表知识分享

广韵声母表知识分享
從[dz]
心[s]
邪[z]
正齒
照[ʨ]
穿[ʨʻ]
床[dʑ]
審[ɕ]
禪[ʑ]
牙音
見[k]
溪[kʻ]
群[g]
疑[ŋ]
喉音
影[ʔ]
喻[j]
曉[x]
匣[ɤ]
半舌
來[l]
半齒
日[ȵʑ]
廣韻聲母表
舊名




不送氣的塞音、塞擦音
送氣的塞音、
塞擦音
擦音
全濁
次濁
塞音、塞擦
擦音
鼻音
邊音、半母音

重唇
幫系
幫組
幫[p]
滂[pʻ]
並[b]
明[m]
輕唇
非組
非[pf]
敷[pfʻ]
奉[bv]透[tʻ]
定[d]
泥組
泥[n]
舌上
娘[ȵ]
半舌
來[l]
齒頭
精組
精[ʦ]
清[ʦʻ]
心[s]
從[dz]
邪[z]
舌上
知系
知組
知[ȶ]
徹[ȶʻ]
澄[ȡ]
正齒
莊組
莊[ʧ]
初[ʧʻ]
生[ʃ]
崇[ʤ]
章組
章[ʨ]
昌[ʨʻ]
書[ɕ]
广韵声母表
《廣韻》三十六字母表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不送氣的塞音、塞擦音
送氣的塞音、塞擦音
塞音、塞擦音
鼻音、邊音、半母音
擦音
重唇
幫[p]
滂[pʻ]
並[b]
明[m]
輕唇
非[pf]

音韵学声母

音韵学声母

第五节


汉语声母系统的历史演变
一、中古到现代声母的演变规律
1、浊音清化(平送仄不送) 平送仄不送:平(平)——送气清音 仄(上去入)——不送气清音



2、唇音的分化。 唇音分化为重轻两类,轻唇音非敷奉合并。 3、齿音的合流。 知庄章(知照)合流为一组。 4、见精组声母细音腭化。 洪:开口呼﹑合口呼。 细:齐齿呼、撮口呼。
口桑退杂狂翁辉黄忙

指出下列词语为什么在上古时期是双声字?

燕婉
唐棣 匍匐 憔悴 缤纷

为什么非声有悲、番声有潘,文声有闵,分 声有盼? 为什么堂声有瞠,登声有橙、土声有社、刀 声有召,故含d、t声母的字大都读翘舌音?


二、古无舌上音

古无舌上音:指中古三十六字母中的舌上音 “知彻澄”在上古不存在,这组音在上古读 作 “端透定”。
关于“古无舌上音”的证据:
1、通假异文:孟猪/明都 2、声训材料:《诗经》毛传:“追,雕也。” 3、古代注音:《说文水部》:“冲,读若 动。” 4、谐声系列:登——橙、澄、證 召——迢、貂、笤 现代音韵学用方言材料证明古无舌上音。








学者们通过“系联法”归纳了《广韵》反切上字的 类,但他们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 (清)陈澧:40声类 黄侃、钱玄同:41声类 高本汉、白涤洲:47声类 曾运乾、陆志伟、唐作藩、周祖谟、邵荣芬:51声 类 李荣:52声类 李新魁:59声类 声类:声母的类别。根据反切上字系联归纳出 来的,没有经过音位归纳处理。 研究韵书声母,先分析声类,由声类归纳出声 母,根据声类能否区别意义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 依据其他资料,拟测声母音值。

《音韵常识(3):中古音系及音变规律举要》

《音韵常识(3):中古音系及音变规律举要》

《音韵常识(3):中古音系及音变规律举要》转载 2015-10-15 18:34:00中古音系及音变规律举要李登的《声类》,吕静的《韵集》,《切韵》只剩残卷,《广韵》共收字二万六千多个,用反切上字452字,反切下字1193个。

音韵学家正是利用上字求声、下字求韵。

《广韵》编排的具体体例是:先平上去入四声分卷,因为平声字太多,所以分为两卷,名为上平声,下平声。

共五卷,平声上卷二十八韵,平声下卷二十九韵(平声共五十七韵),上声卷五十五韵,去声卷六十韵,入声卷三十四韵,共二百零六韵。

同一韵按声母或介音的不同,分开排列。

同音字在一起,用〇隔开唐人叫“小韵”,宋人叫“纽”。

206韵四声相配为六十一类,如一“东董送屋”、三“钟肿用烛”、二十“文吻问物”、二十二“元阮愿月”等都是如此。

一、《广韵》的声母系统1、考求声母的方法一种是系联法,一种是统计法。

前者是清末音韵学家陈澧(1810—1882)第一个使用的。

他著有《东塾读书记》、《切韵考》等。

后者是近代学者白涤州的统计法。

陈澧认为“切韵之法以二字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

上字定其清浊,下字定其平上去入。

”(《切韵卷》卷一)他的系联法共用三个条例。

第一、基本条例:“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为双声,则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也。

”如:“冬”都宗切。

“当”都郎切。

切上字同用“都”,故声母同类。

“都”当孤切。

“当”都郎切。

切上字互用,故声母亦同类。

“冬”用“都”作切上字,“都”用“当”作切上字,递相为用,声必同类。

第二、分析条例:“其两切语下字同类者,则上字必不同类。

”例如:“彤”、徒冬切,“冬”、都宗切;“彤”与“冬”、“宗”反切下字属于递用条例,下字同类,那么反切上字“徒”和“都”必不同类。

也就是说“冬”和“彤”声类不相同。

(因为如果上字亦同类,则为同音字,不必出两个反切)第三、补充条例。

“切语上字既系联为同类,然有实同类而不能系联者,以其切语上字两两互用故也。

《广韵》声、韵母与普通话声、韵母比较表

《广韵》声、韵母与普通话声、韵母比较表
心s
?
邪ts \'s
?'
s? ?
今细音


知 组
梗摄开口 二等入声
ts知
t?

t?'

t?'
ts t?
其他
庄 组
深、流、止、
遇、及曾、 梗入声
ts庄
t?
ts'初
t?'

t?
ts t? s
s生
?

s
其他
章组
章t?
昌t?'
船t?'
?'?
书?
禅t?'
t?'
日母
止摄开口
0
日?
其他


见、 晓 组
今洪音
k见
?
《广韵》韵母与普通话韵母比较表(二)
\普通\广\韵摄\话\韵\广、^\韵\


、韵韵母
\\母演变\\开\^为今韵\\
等第\母的条件\













帮组
ei
ei
-一-
端系

见系
ai
ai
帮组
-二二
泥组
ai
ai
ai

知、庄组

见系
ie
ai
ie
ai
ia
帮系
i、 ei
i、 ei
i、 ei
泥组
i
i、y
uo uai ua

帮系 泥组 精组:庄组

广韵音系表

广韵音系表
ɪ̆e

2,3,4
ɪ̆we
6
6脂
5旨
6至

2,3,4
i

2,3,4
wi
7
7之
6止
7志

2,3,4
ɪ̆ə
8
8微
7尾
8未

3
ɪ̆əi

ɪ̆wəi
9
9鱼
8语
9御

2,3,4
ɪ̆o
10
10虞
9麌
10遇

2,3,4
ɪ̆u
11
11模
10姥
11暮

1
u
12
12齐
11荠
12霁

4
iei

iwei
13
13祭

3,4
ɪ̆ɛi
ɪ̆əu
51
19侯
45厚
50候

1
əu
52
20幽
46黝
51幼

4
iəu
53
21侵
47寝
52沁

2,3,4
ɪ̆ĕn
26缉
ɪ̆ĕp
54
22覃
48感
53勘

1
ɒm
27合
ɒp
55
23谈
49敢
54阚

1
ɑm
28盍
ɑp
56
24盐
50琰
55艳

3,4
ɪ̆ɛm
29叶
ɪ̆ɛp
57
25添
51忝
56木忝

4

《d t n l》资料广韵三十六声母

《d t n l》资料广韵三十六声母

《d、t、n、l》资料广韵三十六声母前代学者通过对《广韵》反切上字进行系联、分析、归纳而得出其声母系统,因为《广韵》一个音节只用一个反切,将全书的反切上字进行归纳分类就可以得到它的声母系统。

研究《广韵》声母系统的学者们由于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不同,因而他们的结论也不一样。

最早对《广韵》声母系统进行系联分析的清代学者陈澧归纳为四十类,近代学者黄侃、钱玄同分为四十一类,高本汉、白涤州分为四十七类,曾运干、陆志伟、周祖谟分为五十一类,方孝岳分为五十九类。

反切上字的分类在音韵学上称作声类。

声类并不等于声母,反切上字的选用受反切下字“等”的影响,不同的反切下字要求不同的反切上字和它相拼,以便反切上下字拼起来和谐。

这就导致反切上字产生了随反切下字分类的趋势。

通常是一、二、四等为一类,三等为一类,如见母反切上字分为“古”“居”两类,前者只出现于一、二、四等,后者只出现于三等。

考虑到这个问题,声母比反切上字分出来的类要少得多。

如见母的反切上字分为两类,声母却只有一个。

王力认为《广韵》有三十五个声母,详见下表:《广韵》三十五声母与三十六字母相比,有以下几点变化:一、《广韵》唇音只有重唇音,没有轻唇音,三十六字母已经有了轻唇音“非”“敷”“奉”“微”;二、《广韵》“庄”“初”“崇”“生”和“章”“昌”“船”“书”“禅”九个声母在三十六字母合并为正齿音“照”“穿”“船”“审”“禅”;三、《广韵》“匣”母“于”类字在三十六字母中与“喻”母合并;“娘”母的有无《广韵》没有“娘”母,三十六字母有“娘”母。

注:《广韵》里娘母是否从泥母中独立的问题存在争议。

无数学者都潜心研究过《切韵》(《广韵》)的声母系统,结论互有参差,但总的趋势还是比较接近的。

多数学者认为中古的声母有36个,但与三十六字母有所不同,以三十六字母为基础来叙述则是这样:唇音非敷奉微4母并入帮滂并明4母之中,这样就减少4个;齿音照穿床审中分出庄初崇生4母,这就多出4个;喉音喻母分成喻三(也称于母、云母),喻四(也称以母、余母),但同时把喻三与匣母合并,认为喻三与匣母在当时是一个声母;三十六字母的其余字母不变。

注出《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的《广韵》声母韵母等呼和调类

注出《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的《广韵》声母韵母等呼和调类

注出《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的《广韵》声母韵母等
呼和调类
声母:《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涉及到的声母包括b、d、f、g、h、k、l、m、n、p、r、s、y、z,其中以s声母为最多,出现了7次;
韵母:这首诗用到的韵母有a、ai、an、ang、ao、e、ei、en、eng、i、ia、ian、iang、iao、ie、in、ing、iu、o、ong、ou、u、ua、uai、uan、uang、ui、un、uo、v、van、ve、vn等,以uan韵母出现次数最多,有
7次。

呼和调类:《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出现的呼和调类有:bang、beng、biao、cang、cong、dang、deng、diao、gang、heng、hong、jang、jing、kang、lang、leng、long、mang、ming、nang、neng、nong、pang、qiang、qing、rang、reng、song、tang、ting、ung、yin、ying等。

其中
以tang呼和调类出现次数最多,有7次。

《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作品经典中古,含蓄之余又极具时代风采,
语言质朴、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伟大风采。

凭借其
倾注的重情重义,感动了世人,同时也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之一,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音韵学大纲及试题

音韵学大纲及试题

音韵学课程考试大纲音韵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传统学科,是古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汉语史、汉语方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训诂学、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

一、考试对象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音韵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主要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或普通本科生。

二、考试目标本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及一定的实践活动旨在使学员初步了解汉语音韵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研究概况,掌握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为从事音韵学或汉语方言学、汉语史、训诂学、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奠定基础,以便毕业后继续深造或更好地承担中学的古文教学工作。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的性质音韵学与语音学关系音韵学的分类音韵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为什么要学习音韵学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音韵学是训诂学的重要工具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典文学的基础第三节怎样学习音韵学运用现代语音学的知识学习音韵学除阅读大量有关的参考书外还要多做练习利用自己的方言和古音进行比较来学习音韵学第二章音韵学基本知识第一节反切反切注音产生以前的注音方法:譬况读若、读如直音反切的产生反切原理反切产生原理:双声叠韵反切注音的局限性反切变例反切的产生是汉语音韵学诞生的基础第二节汉语音韵结构的特点传统音韵学分析字音的方法:声和韵“起舒纵收”和“头颈腹尾神”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国际音标第三节有关声母的概念发音部位:五音七音发音方法:构成阻碍的方式不同、清音浊音、送气不送气声纽辅音声母字母声类守温三十字母与宋人三十六字母戛透拂轹揉第四节有关韵母的概念元音韵母舌面元音韵韵类韵部韵目韵摄音韵学上对韵头的分析:开口呼和合口呼古代两呼指韵母是否圆唇来说的古代两呼与现代四呼的区别音韵学上对韵尾的分析: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阴阳对转旁转第五节有关声调的概念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声平上去入阴阳上去调类调值平仄舒促第六节等韵学基础等韵图概述《韵镜》呼的概念等的概念洪细轻重韵摄内转外转等韵图的种类第三章《广韵》音系第一节《广韵》概说韵书的产生《广韵》的编排体例《广韵》的性质《广韵》的版本王一王二王三第二节《广韵》的声母系统《广韵》声母的考求方法陈澧《切韵考》又音互见音和切与类隔切《广韵》的声类《广韵》41声类35声母第三节《广韵》声母和现代普通话声母的比较全浊声母的清音化轻唇声母的产生轻唇十韵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合流精见两组声母分化出新的舌面音jqx 零声母字的大量增加第四节《广韵》的韵母系统《广韵》韵类的考求方法四声相承重纽重纽八韵《广韵》的韵类和韵母《广韵》的韵母系统就是《切韵》的韵母系统等韵图对《广韵》韵类韵母的分析十六摄内外转假等第五节《广韵》韵母和现代普通话声母的比较《广韵》中有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而普通话中只有阴阳两类韵母韵头韵尾韵腹都有变化两呼与四呼第六节《广韵》的声调以及与普通话声调的比较平上去入阴阳上去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去声仍去入派四声(全浊阳、次浊去,清声分在四声里)古入声字的判断第七节《广韵》音系的构拟古音构拟的原理古音构拟的方法古音构拟的注意事项第四章上古音研究第一节上古声母的研究研究上古声类的材料研究上古声母的方法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照二归定说上古音的声母系统第二节上古韵母的研究归纳上古韵部的方法各家归纳古韵部的结果及特点《诗经》用韵的归纳谐声字的归纳宋人对上古韵部的研究明人对上古韵部的研究清人对上古韵部的研究: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等对古韵的分部近人章太炎、黄侃、王力、罗常培、周祖谟等的古韵分部上古音韵部系统王力的古韵三十部第三节上古声调的研究古有四声说古无去声说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江永的四声说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王念孙、江有诰的四声说王力的古无去声说周祖谟的古有四声说第五章近代音第一节近代音概述《景德韵略》《集韵》《礼部韵略》《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洪武正韵》《毛诗古音考》近代音的声韵调中古音到《中原音韵》时期的重要变化第二节《中原音韵》简介成书经过十九韵部与《广韵》的比较对《中原音韵》的研究状况第三节《韵略易通》简介早梅诗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变化对近代音的研究状况汉语言文学专业《音韵学》期终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8分)1、音韵学上有平仄和舒促两种概念,其中促声是指。

广韵声母表

广韵声母表
《广韵》三十六字母表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塞音、塞擦音
鼻音、边音、半母音
擦音
重唇
帮[p]
滂[p?]
并[b]
明[m]
轻唇
非[pf]
敷[pf?]
奉[bv]
微[?]
舌头
端[t]
透[t?]
定[d]
泥[n]
舌上
知[?]
彻[??]
澄[?]
娘[?]
齿头
精[?]
清[??]
从[dz]
心[s]
邪[z]
正齿
照[?]
穿[??]
床[d?]
审[?]
禅[?]
牙音
见[k]
溪[k?]
群[g]
疑[?]
喉音
影[?]
喻[j]
晓[x]
匣[?]
半舌
来[l]
半齿
日[??]
广韵声母表
旧名




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送气的塞音、
塞擦音
擦音音
边音、半母音

重唇
帮系
帮组
帮[p]
滂[p?]
并[b]
禅[?]
半齿
日组
日[??]
牙音
见系
见组
见[k]
溪[k?]
群[g]
疑[?]
喉音
晓组
晓[x]
匣[?]
影组
影[?]

以[j]
明[m]
轻唇
非组
非[pf]
敷[pf?]
奉[bv]
微[?]

中古汉语声母韵母7

中古汉语声母韵母7

又 次 浊
唇音








舌音






澄 (娘)
牙音 齿音 喉音
见 溪群疑

庄照 章照

初穿 昌穿

崇床 船床


生审
书审


云喻 以喻


舌齿音
半舌 半齿
来 日
• 4.《广韵》的韵母
• 陈澧用系联法对《广韵》每一韵中的 反切下字进行系联,结果发现有些韵只含 有一个韵类,有些则含有两个、三个甚至 四个韵类,二○六韵中共含有311个韵类。 高本汉研究的结果是290类,王力在他的 《汉语音韵学》及《汉语史稿》中基本采 用的是高本汉的分类。董同龢则基本上坚 持的是陈澧的分类。目前学术界有不少人 采用的是290类的说法。
• 3.《广韵》的声母
• 根据前人的研究,《广韵》所 含的声母只有三十六个,此外李荣 先生在他的《切韵音系》中又考出 一个“俟”母,又称作“禅二” ,现在 已得到学术界不少人的承认。如果 加上俟母,《广母》的声母就是37 个。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又次清又次浊
• 唇音 重唇音 帮p 滂p’并b 明m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11时39 分20.1 2.1211: 39Dece mber 12,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2mber 2020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11时39 分35秒 上午11 时39分 11:39:3 520.12. 12

《广韵》名词解释

《广韵》名词解释

《广韵》名词解释
《广韵》是一部重要的古代汉语韵书,由北宋时期官修,共分四卷,收录了当时汉语的音韵、词汇和语法现象。

以下是《广韵》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解释:
1. 韵:指汉语语音中的韵母,是《广韵》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韵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类,每类各有若干韵目,共收录了五千多个汉字的读音。

2. 纽:指汉语声母,也是《广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纽分为清纽和浊纽两类,每类各有若干纽目。

纽和韵结合起来,构成了汉语的音节。

3. 切:指用反切法注音的方法。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来表示一个汉字的读音,第一个汉字表示声母,第二个汉字表示韵母。

例如,“昆”字的反切是“苦胡”,表示“昆”字的声母是“k”,韵母是“u”。

4. 训:指对汉字的解释,包括义项和例句等。

在《广韵》中,每个汉字都有一个训条,用来解释它的意义和用法。

5. 故:指古代的故事、传说或历史事件。

在《广韵》中,故被用来举例说明某些字的用法和意义。

6. 律:指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在《广韵》中,律被用来解释韵的运用和变化。

以上是《广韵》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韵》声母与韵母的拼合在等第上的表现(宋洪民据参李荣《切韵音系》 、李荣、丁 声树《汉语音韵讲义》 、严学宭《广韵导读》等编辑) :
1
半齿半舌 音 音 来 来 来 来
喉 音 匣晓影 匣晓影 喻 晓影 喻匣晓影
:
齿 音 心从清精 审床穿照 禅审床穿照 邪心从清精
牙 音 疑 溪见 疑 溪见 疑群溪见 疑群溪见
声类是根据系联法或统计法对反切上字归纳的结果,声类的不同,并不意味 着声母也一定不同, 因为表示同一声母的反切上字根据系联或统计可能会分成两 类,例如代表来纽[l]的反切上字根据系联、统计被分成了卢、力两类。 根据前人的研究, 《广韵》五十一声类所含的声母只有三十六个(唐作藩先 生认为是 35 个,泥、娘合一) ,此外李荣先生在他的《切韵音系》中又考出一个 9 “俟”母,又称作“禅二” ,现在已得到学术界不少人的承认。如果加上俟母,
陈澧《切韵考》将《广韵》452 个切上字归纳为四十类。这四十类和唐末宋 初的三十六字母相比,照、穿、床、审、喻五纽中各多出一类,微纽并入明纽,又 少了一类,故成了四十类。陈澧认为这四十类即反映了《切韵》的声纽状况,但是 后来的学者认为陈澧没有严格遵守自己所定的原则。 有时他用补充条例将基本条 例无法系联的两类系联为一类, 例如将“文、美、望、无、巫、明、弥、亡、眉、 1 绵、武、靡”同“莫、慕、模、谟、摸、母”归为一类的情况就是这样 。有时 他却没有使用补充条例将那些可以系联在一起的两类归为一类,例如“博”类与 2 “方”类的情况就是这样 。他对补充条例的使用随意性很强,正像罗常培先生指 出的那样:“以今考之,其为例犹未能尽纯也。盖因变例以求其合,则为类当不满 四十;舍变例而求其分,则为类当逾乎四十。 陈氏于其所欲合者,则用变例以联之, 3 于其所欲分者, 则用正例以别之,未免自乱其例矣! ” 因此, 陈澧的四十类没有反 4 映出《广韵》声类的真实面貌。 继陈澧之后,张煊、黄侃、钱玄同、高本汉 、 白涤洲、黄粹伯、曾运乾、陆志韦、周祖谟等学者先后对《广韵》的声类进行了 5 考察。张煊同时使用基本条例和补充条例进行系联,得出的结果是三十三类 。黄 6 侃、钱玄同考察的结果是四十一类 。高本汉、白涤洲、黄粹伯考察的结果是四 7 8 十七类 。曾运乾、陆志韦、周祖谟考察的结果是五十一类 。
《广母》的声母就是 37 个。此将 37 声母与五十一声类的关系对照如下:
中无“斄” , “俟”字也列在禅二的位置。

博类 方类
庄(照二) 初(穿二) 崇(床二)
侧类 初类 士类 所类

滂 並 明 端 透 定 泥 知 彻 澄 娘 精 清 从 心 邪
普类 芳类 蒲类 符类 莫类 武类 都类 他类 徒类 奴类 陟类 丑类 直类 女类 作类 子类 仓类 七类 昨类 疾类 苏类 息类 徐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疑影晓匣来 10;能和三等 a 类韵相拼的声母共有 11 个:帮滂並明见溪群疑影晓匣;能和三 等 b 类相拼的声母共有 34 个:帮滂並明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庄初崇生俟章昌船书禅见溪 群疑影晓匣以来日 11;能和三等 c 类韵相拼的声母与 b 类韵的声母相同,只是少一个“俟” 而已12。同时又可以进一步知道,三等 b、 c 两类韵所能拼的声母是最完备的,与一二四等 韵及三等 a 类韵相拼的声母除“端透定”三母外都可以和它们相拼;能够与三等 b、 c 两类 相拼而不能与一二四等及三等ɑ类韵相拼的声母则有“邪俟章昌船书禅日群以”十个之多(群 母可以与三等 a 相拼)。
舌 音 泥定透端 娘澄彻知 娘澄彻知 泥定透端
唇 音 明並滂帮 明並滂帮
明並滂帮 微奉敷非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明並滂帮
2
(照组二分,非组并入帮组,泥娘合一,喻分三
四) : 半齿半舌 音 音 来 来 来 来
喉 音 匣晓影 匣晓影 喻 晓影 喻匣晓影
齿 音 心从清精 生崇初庄 禅书船昌章 邪心从清精


喻三 喻四
晓影 晓影
疑群溪见 疑群溪见
泥澄彻知
明並滂帮 明並滂帮
三等
半齿半舌 音 音
喉 音
齿 音
牙 音
舌 音
唇 音

匣晓影
心从清精

溪见
泥定透端
明並滂帮
四等
韵母 声韵配合 等 属 关系 三十七声母 帮 滂 並 明 端 透 定 泥 知 彻 澄 娘 精 清 从 心 邪 庄 初 崇 生 俟 章 昌 船 书 禅 见 溪 群 疑 影 晓 匣 以 来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等韵 二等韵 三等 a 三等 b 三等 c 四等韵
舌 音 泥定透端
唇 音 明並滂帮 一等
半齿半舌 音 音 来
喉 音 匣晓影
齿 音 生崇初庄
牙 音 疑 溪见
舌 音 泥澄彻知
唇 音 明並滂帮 二等
(1)简单三等韵(所谓“纯三等韵” ) 半齿半舌 喉 齿 音 音 音 音
14
牙 音
舌 音
唇 音
喻 晓影
疑群溪见
明並滂帮
三等
2
(3)有重纽的三等韵(此类可先不看) 半齿半舌 音 音 喉 音 齿 音 生崇初庄 禅书船昌章 邪心从清精 牙 音 舌 音 唇 音
1
“东”韵“梦”字莫中切,又武仲切;“送” 韵“梦”字莫凤切 ,又亡中切。武仲切即莫凤切之音,亡中切即 莫中切之音。武、莫、亡三字声母同类,以上两类即据此系联在一起。 2 “先”韵“萹”字布玄切 ,又北泫切;“铣”韵“萹”字方典切。方典切即北泫切之音 ,方、北二字声母同类, “博” 、 “方”二类据此可系联在一起。 3 见罗常培《中国音韵沿革讲义》,清华大学。摘自王力《汉语音韵学》198 页,中华书局 1956 年版。 4 高本汉(1889— 1978),瑞典汉学家。 1909 年—1912 年在中国从事汉语方言调查研究,1915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1 年任哥德堡大学校长,1956— 1964 年任皇家文史考古研究院院长。其在汉语音韵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有 《中国音韵学研究》 、 《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等。高氏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基础。 5 见张煊《求进步斋音论》,北京大学《国故学刊》 。 6 见《黄侃论学杂著·切语上字总目》及钱玄同《文字学·音篇》 。黄侃对唇音各类的归字与陈澧不同。 7 见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 、白涤洲《广韵声纽韵类之统计》(北京女师大《学术季刊》,1931 年第二卷 1 期)、黄粹伯《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声类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 2 分)。 8 见曾运乾《切韵五声五十一声纽考》(《东北大学季刊》第一期、 《音韵学讲义》)、陆志韦《证广韵五十一 声类》(《燕京学报》第二十五期)、周祖谟《陈澧切韵考辨误》(《汉语音韵论文集》 、 《问学集》)。 9 “俟”字属止韵, 《广韵》床史切,属士类崇母,在《切三》 《王三》中俟字作斄史反,斄字作俟之反与 俟淄反,俟与斄互为切上字,不能与士类系联。 《七音略》中“俟” 、 “斄”二字列在禅二的位置。 《韵镜》

生(审二) 俟(禅二) 章(照三) 昌(穿三)
之类 昌类 食类 式类 时类 � 古类 居类 苦类 去类 渠类 五类 鱼类 乌类 於类 � 呼类 许类 胡类 于类 喻三) � 以类 卢类 力类 而类



船(床三) 书(审三) 禅(禅三) 见

群 疑 影



晓 匣 以(喻四) 来 日 (
中古声母 发音 及拟音 方 法 发音 发音 部位新名 部位旧名 双唇 舌尖中 舌面前 舌尖前 舌叶 舌面前 舌根 零声母 舌根音 半元音 舌尖中 舌面鼻 擦音 半舌 半齿 喉 以� 来� 日� � 牙 齿 唇 舌 重唇 舌头 舌上 齿头 正齿 帮� (非) 端� 知� 精�� 庄�� 章�� 见� 影� 晓� 匣� (云) 滂�� (敷) 透�� 彻� � 清��� 初�� � 昌�� � 溪� � 並� (奉) 定� 澄� 从� � 崇� � 船� � 群� 疑� 明� (微) 泥� 娘� 心� 生� 书� 邪� 俟� 禅�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全清 全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