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基础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基础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了解并实践常见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实验材料:1. 一台计算机2. 一台网络服务器3. 一台防火墙设备实验过程:1. 建立实验环境:将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和防火墙设备连接至同一局域网络中。
2. 实施攻击:使用计算机对网络服务器发起常见的网络攻击,如端口扫描、ARP欺骗、DDoS攻击等。
3. 监控防御:观察防火墙设备对攻击行为的识别和阻断情况,并分析攻击者的攻击手法和目的。
4. 实施防御:根据攻击行为和攻击者的目的,调整防火墙设备的配置,加强对网络服务器的防护能力,确保网络安全。
5. 检测恢复:使用网络安全检测工具对网络服务器进行检测,验证防火墙配置的有效性。
6. 总结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经验,总结网络安全攻防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提出改进建议。
实验结果:1. 攻击行为识别和阻断情况良好,网络服务器受到的攻击次数明显减少。
2. 防火墙配置调整有效,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
3. 防火墙检测工具显示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良好,未发现异常情况。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掌握了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了解了常见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通过合理配置防火墙设备,可以有效地防止网络攻击并维护网络安全。
改进建议:1. 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攻防策略,及时更新防火墙设备的配置。
2.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和实践,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3. 加强对网络服务器的监控和日志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4. 定期与网络安全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学习并熟悉网络安全攻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网络安全防御的必要性。
二、实验内容:1. DDoS攻击实验:模拟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测试目标服务器的抗压能力。
2. SQL注入攻击实验:利用应用程序存在的漏洞,尝试执行恶意SQL语句,获取数据库敏感信息。
3. XSS攻击实验:使用恶意代码注入到网页中,盗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三、实验步骤:1. DDoS攻击实验:a. 配置并启动一台攻击服务器,使用DDoS攻击工具发送大量伪造IP地址的请求,模拟大规模的攻击流量。
b. 监测目标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可用性以及是否有部分服务宕机等情况。
c. 统计攻击期间服务器的流量数据,评估服务器的抗压能力。
2. SQL注入攻击实验:a. 检测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存在SQL注入漏洞。
b. 使用SQL注入工具尝试执行注入攻击,如在输入框中输入恶意的SQL语句。
c. 观察并记录攻击是否成功,是否能够获取到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
3. XSS攻击实验:a. 检测目标网页中是否存在XSS漏洞。
b. 在可能存在漏洞的位置输入恶意的代码,如<script>alert('XSS')</script>。
c. 查看攻击是否成功,是否能够在用户浏览器中执行恶意代码。
四、实验结果:1. DDoS攻击实验:目标服务器在大规模的攻击流量下,响应速度明显减慢,部分服务无法正常访问,服务器的抗压能力较低。
2. SQL注入攻击实验:在存在SQL注入漏洞的应用程序上成功执行了注入攻击,获取到了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
3. XSS攻击实验:成功在目标网页中执行了恶意代码,弹出了一个恶意弹窗。
五、实验反思:1.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避免对正常的网络环境和他人的利益造成伤害。
2. 攻击实验结果提示了目标服务器和应用程序存在的安全漏洞,验证了网络安全防御的重要性。
3. 需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网络安全攻击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网络安全攻击的过程,提升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了解各种常见网络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措施。
实验设备:1. 一台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作为实验的攻击者。
2. 一台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作为实验的受攻击者。
3. 一台Linu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作为实验的网络防火墙。
实验步骤:1. 配置网络环境:将攻击者、受攻击者和防火墙连接到同一个局域网中,并进行正确的IP地址配置。
2. 确认网络连接正常后,开始进行模拟攻击。
实验一:ARP欺骗攻击1. 攻击者使用工具发送恶意ARP包,将受攻击者的IP地址与攻击者自己的MAC地址对应起来,以此实现网络欺骗。
2. 受攻击者在收到ARP包后,将误认为攻击者的计算机是网关,并将网络流量发送至攻击者的计算机。
3. 防火墙通过监测网络流量,检测到ARP欺骗攻击,将受攻击者的网络流量重定向至正确的网关。
实验二:DDoS攻击1. 攻击者利用工具向受攻击者发送大量正常请求,使其服务器超负荷运作,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2. 受攻击者的服务器在处理这些请求时,耗尽系统资源,导致服务阻塞或崩溃。
3. 防火墙通过检测到大量请求来自同一IP地址,将该IP地址列入黑名单,过滤掉恶意流量,减轻服务器负荷。
实验三:SQL注入攻击1. 攻击者利用软件工具,通过在Web应用程序的输入字段中插入SQL代码,获取或篡改数据库中的数据。
2. 受攻击者的Web应用程序在处理请求时,未对输入字段进行正确的过滤或转义,导致攻击者成功执行注入攻击。
3. 防火墙通过检测到包含恶意SQL代码的请求,拦截并阻止恶意请求,保护数据库安全。
实验结果:1. 在实验一中,通过ARP欺骗攻击,攻击者成功将受攻击者的网络流量重定向至正确的网关,防火墙成功阻止了欺骗攻击。
2. 在实验二中,通过DDoS攻击,受攻击者的服务器遭受了大量请求的压力,导致服务不可用,防火墙成功进行了恶意流量过滤。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共五篇]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共五篇]第一篇: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实验一:网络扫描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扫描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最终巩固主机安全【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Nmap的使用方法2、学习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实验环境】1、硬件 PC机一台。
2、系统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实验步骤】1、端口扫描1)解压并安装ipscan15.zip,扫描本局域网内的主机2)解压nmap-4.00-win32.zip,安装WinPcap运行cmd.exe,熟悉nmap命令(详见“Nmap详解.mht”)。
3)试图做以下扫描:扫描局域网内存活主机,扫描某一台主机或某一个网段的开放端口扫描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试图使用Nmap的其他扫描方式,伪源地址、隐蔽扫描等2、漏洞扫描解压X-Scan-v3.3-cn.rar,运行程序xscan_gui.exe,将所有模块选择扫描,扫描本机,或局域网内某一台主机的漏洞【实验背景知识】1、扫描及漏洞扫描原理见第四章黑客攻击技术.ppt2、NMAP使用方法扫描器是帮助你了解自己系统的绝佳助手。
象Windows 2K/XP 这样复杂的操作系统支持应用软件打开数百个端口与其他客户程序或服务器通信,端口扫描是检测服务器上运行了哪些服务和应用、向Internet或其他网络开放了哪些联系通道的一种办法,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也很不错。
Nmap被开发用于允许系统管理员察看一个大的网络系统有哪些主机以及其上运行何种服务。
它支持多种协议的扫描如UDP,TCP connect(),TCP SYN(half open), ftp proxy(bounce attack),Reverse-ident, ICMP(ping sweep), FIN, ACK sweep,Xmas Tree, SYN sweep,1 和Null扫描。
可以从SCAN TYPES一节中察看相关细节。
Nmap还提供一些实用功能如通过tcp/ip来甄别操作系统类型、秘密扫描、动态延迟和重发、平行扫描、通过并行的PING侦测下属的主机、欺骗扫描、端口过滤探测、直接的RPC扫描、分布扫描、灵活的目标选择以及端口的描述。
网络安全管理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在当前数字化信息社会中,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网络攻击和数据泄漏事件频频发生,给个人、组织和国家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网络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网络攻击和应对,探讨网络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二、实验环境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包含服务器、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和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网络环境。
通过设置虚拟机和网络设备来模拟实际网络环境,以便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
三、实验过程1. 模拟网络攻击:我们首先对网络环境进行了弱密码攻击、端口扫描和拒绝服务(DDoS)攻击等常见攻击手段的模拟,以测试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弱点和稳定性。
2. 防火墙配置:针对模拟攻击中暴露的安全漏洞,我们设置了防火墙规则来限制网络流量,防止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3. IDS监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负责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异常行为和潜在的攻击,及时发出警报并记录相应日志。
4. 安全策略优化: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攻击和防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调整和优化了网络安全管理策略,提高了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分析,我们成功防护了模拟攻击,并取得了以下成果:1. 防火墙有效拦截了弱密码攻击和DDoS攻击,并在攻击行为发生时及时进行阻断处理,确保了网络的正常运行。
2. IDS系统准确地识别了入侵行为,并发出了警报通知管理员,使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损失。
3. 通过对安全策略的优化和调整,网络整体的安全性得到了提升,防御效果显著。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网络安全管理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对于信息社会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网络安全领域的知识,不断提升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为网络安全事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本次网络安全管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持续学习和改进,不断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为建设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而努力奋斗。
网络攻防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本实验针对网络攻防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模拟真实网络环境,对常见网络攻击手段进行实战演练,掌握网络攻防技术,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攻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见网络攻击手段的防御措施。
3. 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扫描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网络扫描技术,了解目标网络结构。
(2)实验步骤:① 搭建实验环境,包括攻击主机、靶机等。
② 使用Nmap等网络扫描工具对靶机进行扫描。
③ 分析扫描结果,了解靶机开放端口、服务版本等信息。
2. 漏洞扫描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漏洞扫描技术,发现目标网络中的安全漏洞。
(2)实验步骤:① 使用Nessus、OpenVAS等漏洞扫描工具对靶机进行扫描。
② 分析扫描结果,找出靶机存在的安全漏洞。
③ 针对漏洞进行修复或采取防御措施。
3. 恶意代码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恶意代码分析技术,提高对恶意代码的识别能力。
(2)实验步骤:① 下载恶意代码样本。
② 使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方法对恶意代码进行分析。
③ 识别恶意代码类型、攻击目的、传播途径等。
4. 网络攻击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常见网络攻击手段,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2)实验步骤:① 实施端口扫描攻击、拒绝服务攻击(DoS)等网络攻击。
② 分析攻击原理、攻击过程、攻击效果。
③ 针对攻击采取防御措施,如设置防火墙规则、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等。
5. 网络防护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2)实验步骤:① 针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漏洞,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② 优化网络架构,提高网络安全性能。
③ 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网络扫描实验,掌握了网络扫描技术,了解了目标网络结构。
2. 通过漏洞扫描实验,发现了靶机存在的安全漏洞,并采取了相应的修复措施。
网络攻防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我国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网络攻防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攻击手段的防御方法,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攻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常见攻击手段的防御方法;3. 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扫描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网络扫描的基本方法,了解目标主机的安全漏洞。
(2)实验步骤:① 使用Nmap工具对目标主机进行端口扫描;② 分析扫描结果,找出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③ 查询开放端口对应的服务,了解目标主机的安全漏洞。
2. 漏洞利用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漏洞利用的基本方法,了解如何针对漏洞进行攻击。
(2)实验步骤:① 使用Metasploit框架对目标主机进行漏洞利用;② 分析漏洞利用过程,了解漏洞攻击的原理;③ 掌握针对漏洞的防御方法。
3. 防火墙配置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防火墙在网络安全防护中的作用。
(2)实验步骤:① 使用iptables命令行工具配置防火墙规则;② 设置防火墙策略,限制非法访问;③ 验证防火墙规则,确保网络安全。
4. 入侵检测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入侵检测的基本方法,了解如何发现和防御网络攻击。
(2)实验步骤:① 使用Snort工具对网络流量进行检测;② 分析检测到的入侵行为,了解攻击者的攻击手段;③ 配置入侵检测规则,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扫描实验:通过Nmap工具成功扫描出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并分析出对应的服务,找出目标主机的安全漏洞。
2. 漏洞利用实验:使用Metasploit框架成功利用目标主机的漏洞,实现对目标主机的控制。
3. 防火墙配置实验:通过iptables命令行工具成功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非法访问,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4. 入侵检测实验:使用Snort工具成功检测到网络流量中的入侵行为,了解攻击者的攻击手段,并配置入侵检测规则,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一、引言网络安全攻击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漏洞或弱点,对目标系统进行非法访问、破坏或控制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安全攻击的实际情况,本次实验旨在模拟和分析常见的网络安全攻击手段,并对其进行评估和防范。
二、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模拟网络安全攻击,探究攻击手段的原理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具体的实验项目包括:网络钓鱼攻击、DDoS攻击、SQL注入攻击以及恶意软件传播等。
三、网络钓鱼攻击实验网络钓鱼攻击是通过伪装成合法的机构或个人,诱骗用户提供敏感信息的一种手段。
在实验中,我们模拟了一封伪装成银行的电子邮件,引诱用户点击链接并输入账号密码。
通过实验发现,许多用户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很容易被这类钓鱼攻击所骗取信息。
为了预防钓鱼攻击,我们应该增强用户的安全意识,教育用户不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并且在登录网站时要注意检查网址的正确性。
四、DDoS攻击实验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指通过大量的请求淹没目标服务器,造成服务不可用的攻击方式。
在实验中,我们利用了一款开源的DDoS工具对一个测试服务器进行了攻击,结果发现目标服务器在短时间内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为了防范DDoS攻击,服务器管理员应该加强对流量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检测到异常流量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同时,网络运营商也应该加强对流量的过滤和限制,阻止异常流量进入网络。
五、SQL注入攻击实验SQL注入攻击是指通过在Web应用程序的输入字段中插入恶意的SQL代码,从而获取或破坏数据库中的数据。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修改URL参数中的输入,成功地获取了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
为了防范SQL注入攻击,开发人员应该对用户的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确保输入的安全性。
同时,数据库管理员也应该加强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控制,避免未经授权的访问。
六、恶意软件传播实验恶意软件是指具有恶意目的的计算机程序,通过传播和植入目标系统,对其进行非法操作或控制。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关键信息项1、实验目的2、实验环境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5、结果分析6、安全建议11 实验目的本次网络安全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掌握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以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11 具体目标包括1111 检测网络系统中的漏洞和弱点。
1112 评估不同安全策略的有效性。
1113 熟悉网络攻击的手段和模式。
1114 培养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
12 实验环境121 硬件环境使用了若干台配置相似的计算机,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以支持实验中的各项操作和数据处理。
122 软件环境1221 操作系统:选用了常见的 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
1222 安全工具:包括漏洞扫描工具、防火墙软件、入侵检测系统等。
1223 网络模拟软件:用于构建实验所需的网络拓扑结构。
13 实验步骤131 网络拓扑构建首先,使用网络模拟软件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节点和网段的网络拓扑结构,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
132 漏洞扫描利用漏洞扫描工具对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进行全面扫描,检测系统漏洞、软件漏洞和配置漏洞等。
133 攻击模拟1331 进行了常见的网络攻击模拟,如DDoS 攻击、SQL 注入攻击、恶意软件植入等。
1332 记录攻击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行为。
134 安全策略部署1341 针对发现的漏洞和攻击手段,部署相应的安全策略,如安装补丁、配置防火墙规则、启用入侵检测系统等。
1342 对部署后的网络进行再次扫描和攻击测试,评估安全策略的效果。
14 实验结果141 漏洞扫描结果发现了多个系统漏洞和软件漏洞,包括操作系统未及时更新补丁、应用程序存在安全漏洞等。
142 攻击模拟结果在攻击模拟过程中,部分节点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服务中断、数据泄露等。
143 安全策略效果部署安全策略后,再次进行攻击测试,发现部分攻击被成功拦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2)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2)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2)1. 研究背景网络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攻击的威胁也日益增加。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重要机密信息的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网络攻击和防御的场景,探索网络信息安全的实际应用和解决方案。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攻击的方式,深入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术,并掌握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御手段。
3. 实验内容3.1 实验环境搭建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搭建一个适合实验的网络环境。
这个环境应该包括一个实验主机和一台攻击主机。
实验主机用于模拟正常的网络通信,而攻击主机用于模拟网络攻击。
3.2 模拟网络攻击在实验环境搭建完成之后,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网络攻击的模拟实验。
这些攻击包括但不限于:DDoS攻击、SQL注入攻击、网络钓鱼攻击等。
通过模拟这些攻击,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攻击的原理和技术,并学习如何应对和防御这些攻击。
3.3 实验报告撰写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将根据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
这个报告需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4.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模拟了各种网络攻击,并记录了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某些网络攻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风险,而其他一些攻击则可以通过一定的防御手段来减轻风险。
5. 实验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学习了网络攻击和防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我们也认识到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制定有效安全策略的必要性。
6. 参考文献[1] John D. Network Security: Private Communication ina Public World. Pearson Education, 2007.[2] Stallings W. C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Pearson Education, 2010.。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冰河木马实验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冰河木马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冰河木马的原理和特点;2.掌握冰河木马部署的方法以及检测与防御手段。
实验器材:1. 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虚拟机;2.冰河木马部署工具。
实验步骤:1.安装虚拟机: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虚拟机软件,并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
2.配置网络环境:将虚拟机的网络模式设置为桥接模式,使其可以直接连入局域网。
4.部署冰河木马:a)打开解压后的冰河木马部署工具;b)输入冰河木马的监听端口号;c)选择合适的木马文件类型并输入要部署的木马文件名;d)点击部署按钮,等待部署完成。
5.运行冰河木马:a)在虚拟机上运行冰河木马;b)冰河木马将开始监听指定的端口。
6.外部操作:a)在外部主机上打开浏览器,输入虚拟机IP地址和冰河木马监听端口号;实验原理:冰河木马是一种隐蔽性极高的网络攻击工具,其中”冰河”是指冰山一角,表示用户常用的木马查杀工具只能发现一小部分木马样本,而多数都无法查杀。
它通过监听指定端口,接收外部指令,并将得到的内容通过HTTP协议加密封装成HTTP请求发送给指定服务器。
可以通过浏览器的方式来控制远程主机。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中,我通过部署和运行冰河木马对实验环境进行了攻击模拟。
冰河木马以其良好的隐蔽性和强大的功能,使得安全防护变得更加困难。
冰河木马能够对目标计算机进行文件传输、进程控制等操作,使得攻击者可以远程控制受害机器,对其进行攻击、窃取敏感信息等。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防御措施:1.及时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2.安装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提高恶意程序的检测和防范能力;3.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防止员工被钓鱼、诈骗等方式获取重要信息;4.强化网络审计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置网络攻击行为;5.配置安全策略,限制外部访问和流量。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冰河木马的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学会了一些基本的防御手段,这对我今后从事网络安全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网络防护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网络防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护、安全审计等方面的技术。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实验机(服务器、PC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2.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Linux等)、防火墙软件、入侵检测系统软件、病毒防护软件、安全审计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1. 防火墙配置与测试(1)配置防火墙策略: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允许和拒绝访问的规则,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
(2)测试防火墙策略:通过模拟攻击,测试防火墙策略是否能够有效阻止攻击。
2. 入侵检测系统配置与测试(1)配置入侵检测系统:设置检测规则,包括攻击类型、检测阈值等。
(2)测试入侵检测系统:模拟攻击,观察入侵检测系统是否能够及时报警。
3. 病毒防护配置与测试(1)配置病毒防护软件:设置病毒库更新策略、扫描策略等。
(2)测试病毒防护软件:通过模拟病毒攻击,测试病毒防护软件是否能够有效阻止病毒传播。
4. 安全审计配置与测试(1)配置安全审计系统:设置审计规则,包括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周期等。
(2)测试安全审计系统:模拟攻击,观察安全审计系统是否能够记录攻击行为。
四、实验步骤1. 防火墙配置与测试(1)在实验机上安装防火墙软件,如iptables。
(2)根据实验需求,编写防火墙规则,允许或拒绝特定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的访问。
(3)使用ping、telnet等工具测试防火墙策略,验证规则是否生效。
2. 入侵检测系统配置与测试(1)在实验机上安装入侵检测系统软件,如Snort。
(2)设置检测规则,包括攻击类型、检测阈值等。
(3)模拟攻击,观察入侵检测系统是否能够及时报警。
3. 病毒防护配置与测试(1)在实验机上安装病毒防护软件,如ClamAV。
(2)设置病毒库更新策略、扫描策略等。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网络安全实验,使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拒绝服务攻击检测实验2. 路由器配置实验3. APP欺骗攻击与防御实验4. 源IP地址欺骗攻击防御实验5. DHCP欺骗攻击与防御实验6. 密码实验7. MD5编程实验8. 数字签名综合实验9. RIP路由项欺骗攻击实验10. 流量管制实验11. 网络地址转换实验12. 防火墙实验13. 入侵检测实验14. WEP配置实验15. 点对点IP隧道实验三、实验过程1. 拒绝服务攻击检测实验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配置实验参数;(2)模拟拒绝服务攻击,观察系统响应;(3)分析日志文件,查找攻击痕迹;(4)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学会了检测和防御拒绝服务攻击的方法。
2. 路由器配置实验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配置实验参数;(2)学习路由器配置的基本指令;(3)正确配置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互通;(4)验证网络连通性,检查配置效果;(5)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路由器配置的基本方法,实现了网络的互连互通。
3. APP欺骗攻击与防御实验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配置实验参数;(2)模拟APP欺骗攻击,观察系统响应;(3)分析日志文件,查找攻击痕迹;(4)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了解了APP欺骗攻击的原理,学会了防御APP欺骗攻击的方法。
4. 源IP地址欺骗攻击防御实验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配置实验参数;(2)模拟源IP地址欺骗攻击,观察系统响应;(3)分析日志文件,查找攻击痕迹;(4)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源IP地址欺骗攻击的原理,学会了防御源IP地址欺骗攻击的方法。
5. DHCP欺骗攻击与防御实验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配置实验参数;(2)模拟DHCP欺骗攻击,观察系统响应;(3)分析日志文件,查找攻击痕迹;(4)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分析,掌握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御方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软件和硬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2、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3、漏洞扫描工具:Nmap4、防火墙:Windows Defender Firewall三、实验内容(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使用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模拟了一个企业内部网络环境。
(二)网络攻击实验1、端口扫描使用Nmap 工具对网络中的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开放端口信息,分析可能存在的服务和漏洞。
2、漏洞利用针对扫描发现的漏洞,尝试利用相关工具进行攻击,如 SQL 注入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等。
3、恶意软件植入通过网络共享、邮件附件等方式,向客户端植入恶意软件,观察其对系统的影响。
(三)网络防御实验1、防火墙配置在 Windows Defender Firewall 中设置访问规则,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访问,阻止非法连接。
2、入侵检测与防范安装入侵检测系统(IDS),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流量和攻击行为,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3、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定期对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更新,安装安全补丁,修复已知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攻击实验结果1、端口扫描通过端口扫描发现,服务器开放了 80(HTTP)、443(HTTPS)、3389(远程桌面)等端口,客户端开放了 135(RPC)、139(NetBIOS)、445(SMB)等端口。
这些开放端口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2、漏洞利用在 SQL 注入攻击实验中,成功获取了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在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中,导致服务器系统崩溃。
北航_网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网络攻击与防御方法,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1. 理解网络攻击与防御的基本原理;2. 掌握常用网络安全工具的使用方法;3. 学会分析网络安全事件,提出相应的防御策略;4.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实验内容1. 路由器配置实验(1)认识路由器和交换机,学习路由器配置的基本指令;(2)正确配置路由器,确保网络正常运作;(3)查看路由表,实现网络的互连互通。
2. APP欺骗攻击与防御实验(1)了解APP欺骗攻击的基本原理;(2)学习防御APP欺骗攻击的方法;(3)实际操作,模拟APP欺骗攻击,验证防御效果。
3. 源IP地址欺骗攻击防御实验(1)了解源IP地址欺骗攻击的基本原理;(2)学习防御源IP地址欺骗攻击的方法;(3)实际操作,模拟源IP地址欺骗攻击,验证防御效果。
4. DHCP欺骗攻击与防御实验(1)了解DHCP欺骗攻击的基本原理;(2)学习防御DHCP欺骗攻击的方法;(3)实际操作,模拟DHCP欺骗攻击,验证防御效果。
5. 密码实验(1)了解密码设置的基本原则;(2)学习密码破解工具的使用方法;(3)实际操作,破解弱密码,提高密码设置意识。
6. MD5编程实验(1)了解MD5算法的基本原理;(2)学习使用MD5算法进行数据加密和解密;(3)实际操作,实现MD5加密和解密功能。
7. 数字签名综合实验(1)了解数字签名的基本原理;(2)学习数字签名工具的使用方法;(3)实际操作,生成和验证数字签名。
8. RIP路由项欺骗攻击实验(1)了解RIP路由项欺骗攻击的基本原理;(2)学习防御RIP路由项欺骗攻击的方法;(3)实际操作,模拟RIP路由项欺骗攻击,验证防御效果。
9. 流量管制实验(1)了解流量管制的基本原理;(2)学习流量管制工具的使用方法;(3)实际操作,设置流量管制策略,实现网络流量控制。
10. 网络地址转换实验(1)了解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基本原理;(2)学习NAT设备的使用方法;(3)实际操作,配置NAT设备,实现内外网互通。
网络安全 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和工具,提高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一个模拟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包括若干台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相关的安全软件和工具。
操作系统主要为 Windows 和 Linux ,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星型和总线型相结合的方式。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网络扫描与漏洞检测1、使用 Nmap 工具对网络中的主机进行端口扫描,了解开放的端口和服务。
2、运用 Nessus 漏洞扫描器对目标系统进行全面的漏洞检测,生成详细的漏洞报告。
(二)恶意软件分析1、下载并安装恶意软件样本,使用 VirusTotal 等在线工具进行初步分析。
2、利用沙箱环境(如 Cuckoo Sandbox )对恶意软件的行为进行动态监测,观察其对系统资源的占用、网络连接等情况。
(三)防火墙配置与测试1、在服务器上安装并配置防火墙软件(如 iptables ),设置访问控制规则,限制特定端口和 IP 地址的访问。
2、进行内外网的访问测试,验证防火墙规则的有效性。
(四)加密与解密技术1、学习对称加密算法(如 AES )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 RSA )的原理。
2、使用相关工具对文本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体会加密技术的作用。
(五)网络攻击与防御模拟1、模拟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 DDoS 攻击、SQL 注入攻击等。
2、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如流量清洗、输入验证等,观察防御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扫描与漏洞检测通过 Nmap 扫描,发现部分主机开放了不必要的端口,如 21(FTP )、23(Telnet )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Nessus 漏洞扫描报告显示,部分系统存在操作系统补丁未更新、软件版本过低等漏洞,需要及时进行修复。
(二)恶意软件分析VirusTotal 分析结果显示,恶意软件样本被多个杀毒引擎识别为恶意,沙箱环境监测到其尝试修改系统关键文件、建立非法网络连接等恶意行为。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2)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2)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1 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2 了解网络攻击的常见类型和防范措施。
1.3 学习使用网络安全工具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测试。
2.实验设备2.1 计算机A:用于模拟攻击者的角色。
2.2 计算机B:用于模拟被攻击者的角色。
2.3 安全工具:例如Nmap、Wireshark、Metasploit等。
3.实验过程3.1 确保计算机A和计算机B处于同一局域网中。
3.2 使用Nmap进行端口扫描,寻找计算机B可能存在的漏洞。
3.3 使用Wireshark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分析可能存在的攻击行为。
3.4 使用Metasploit进行渗透测试,尝试攻击计算机B并获取敏感信息。
3.5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结果。
4.实验结果分析4.1 端口扫描结果显示计算机B存在漏洞,例如开放了未授权的远程登录端口。
4.2 Wireshark监控到了攻击者对计算机B的密码尝试。
4.3 Metasploit成功获取了计算机B中的敏感信息。
5.安全防范措施5.1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5.2 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监控和限制网络流量。
5.3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5.4 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5.5 培训员工意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远程登录端口:指用于从远程计算机登录另一个计算机的特定端口。
2.Wireshark:一款网络流量分析工具,用于抓取网络数据包以进行安全分析。
3.Metasploit:一款开源的渗透测试工具,用于模拟攻击行为并测试系统的安全性。
4.补丁:指软件开发商发布的修复软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的补丁程序。
5.防火墙: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视和控制网络流量,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6.入侵检测系统:一种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检测异常Activity和操纵的安全设备。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报告与习题册2012 / 2013 学年第1学期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使用网络监听工具一、实验要求与目的1.使用监听工具NetXray2.熟悉Sniffer的原理及被监听的危害二、实验内容:1.熟悉NetXray界面2.设置过滤条件(如网络病毒),过滤报文3.监视本机的业务流量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果五、习题1.TCP和UDP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将一个C类网络分成8个子网,若我们用的网络号为202.204.125.试写出网络划分的方法和子网掩码。
实验二使用Sniffer Pro 网络分析器一、实验要求与目的1.学会Sniffer Pro安装;2.掌握Sniffer Pro常用功能;3.理解网络协议分析。
二、实验内容1. 安装Sniffer Pro2. 熟悉功能面板3. 使用Sniffer Pro网络分析器抓取某台机器的所有数据包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果五、习题1.网络安全主要有哪些关键技术?如何实施网络安全的安全策略?2.访问控制的含义是什么?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标准有哪些?3.数据库的加密有哪些要求?加密方式有哪些种类?实验三实现加解密程序一、实验要求与目的1.熟悉加密、解密的算法;懂得加密在通信中的重要作用2.熟悉密码工作模式3.使用高级语言实现一个加密、解密程序二、实验内容编写DES算法对一个文件进行加密和解密。
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果五、习题1.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简述计算机病毒攻击的对象及所造成的危害。
3.简述宏病毒的特征及其清除方法。
4.什么是网络病毒?防治网络病毒的要点是什么?实验四安装和配置证书服务一、实验要求与目的1.了解数字证书工作原理以及对其简单的应用2.了解PKI技术。
二、实验内容运用数字证书对邮件进行加密,体会数据加密的过程与其安全性的体现。
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果五、习题1.用维吉尼亚法加密下段文字:COMPUTER AND PASSWORD SYSTEM ,密钥为KEYWORD2.简述DES算法中的依次迭代过程和加密函数f的计算过程实验五使用防火墙一、实验要求与目的1. 熟悉天网防火墙软件的使用2. 熟悉防火墙基本知识二、实验内容通过对天网防火墙软件的熟悉与使用了解在网络安全中防火墙的重要性,并学会简单的防火墙配置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果五、习题1.已知RSA密码体制的公开密码为n=55,e=7,试加密明文m=10,通过求解p,q和d破译这种密码体制。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御方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二、实验内容1. 网络攻击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掌握防御方法。
(2)实验内容:利用Kali Linux操作系统,使用Metasploit框架进行网络攻击实验,包括端口扫描、漏洞扫描、攻击实验等。
(3)实验步骤:① 安装Kali Linux操作系统。
② 安装Metasploit框架。
③ 进行端口扫描,查找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
④ 进行漏洞扫描,发现目标主机的安全漏洞。
⑤ 进行攻击实验,模拟实际攻击过程。
2. 网络防御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网络安全防御方法,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2)实验内容:利用Windows防火墙和NAT技术进行网络防御实验。
(3)实验步骤:① 在Windows系统中开启防火墙。
② 配置防火墙规则,禁止非法访问。
③ 使用NAT技术隐藏内部网络,提高网络安全。
3. 网络加密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网络加密技术,掌握加密算法的使用。
(2)实验内容:使用对称加密算法DES和RSA进行加密实验。
(3)实验步骤:① 使用DES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② 使用RSA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4. 入侵检测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入侵检测技术,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使用。
(2)实验内容:使用Snort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实验。
(3)实验步骤:① 安装Snort入侵检测系统。
② 配置Snort规则,定义检测目标。
③ 监控网络流量,分析入侵行为。
5. 木马防御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木马攻击原理,掌握木马防御方法。
(2)实验内容: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木马防御实验。
(3)实验步骤:① 安装杀毒软件。
② 对系统进行病毒扫描,查杀木马。
③ 定期更新病毒库,提高杀毒软件的防御能力。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深入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御方法,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实验室的局域网环境中进行,使用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常用的网络安全工具。
2、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构建实验网络。
3、网络安全工具:Wireshark、Nmap、Metasploit 等。
三、实验内容(一)网络扫描与探测使用 Nmap 工具对目标网络进行扫描,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主机信息、开放端口等。
通过分析扫描结果,了解目标网络的安全状况,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
(二)漏洞利用利用 Metasploit 框架,针对目标系统中存在的漏洞进行攻击实验。
例如,针对常见的操作系统漏洞、Web 应用漏洞等,尝试获取系统权限、窃取敏感信息等。
(三)网络监听与分析使用 Wireshark 工具对网络流量进行监听和分析。
捕获数据包,分析其中的协议、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内容等,发现异常的网络通信行为,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四)防火墙配置与测试在实验网络中配置防火墙,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
测试防火墙的有效性,观察其对网络攻击的防御能力。
(五)密码破解与加密尝试使用常见的密码破解工具,对弱密码进行破解。
同时,学习使用加密算法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一)网络扫描与探测1、打开 Nmap 工具,输入目标网络的 IP 地址范围。
2、选择扫描类型,如全面扫描、端口扫描等。
3、启动扫描,等待扫描结果。
4、分析扫描结果,发现目标网络中存在多台主机,开放了多个端口,如 80(HTTP)、22(SSH)、443(HTTPS)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上机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安全开课学期:2015——2016学年开课班级:2013级网络工程(2)班教师姓名:孙老师学生姓名:罗志祥学生学号:37实验一、信息收集及扫描工具的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注册信息和基本命令实现信息收集2、掌握结构探测的基本方法3、掌握X-SCAN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一、获取以及的基本信息1.利用ping 和nslookup获取IP地址(得到服务器的名称及地址)2.利用来获取信息二、使用工具获取到达的结构信息三、获取局域网内主机IP的资源信息-a IP 获得主机名;-a IP 获得所在域以及其他信息;view IP 获得共享资源;a IP 获得所在域以及其他信息;四、使用X-SCAN扫描局域网内主机IP;1.设置扫描参数的地址范围;2.在扫描模块中设置要扫描的项目;3.设置并发扫描参数;4.扫描跳过没有响应的主机;5.设置要扫描的端口级检测端口;6.开始扫描并查看扫描报告;实验二、IPC$入侵的防护【实验目的】•掌握IPC$连接的防护手段•了解利用IPC$连接进行远程文件操作的方法•了解利用IPC$连接入侵主机的方法【实验步骤】一:IPC$ 连接的建立与断开通过IPC$ 连接远程主机的条件是已获得目标主机管理员的账号和密码。
1.单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cmd”1.建立IPC$连接,键入命令 net use 123 / user:administrator2.映射网络驱动器,使用命令: net use y:1.映射成功后,打开“我的电脑”,会发现多了一个y盘,该磁盘即为目标主机的C盘1.在该磁盘中的操作就像对本地磁盘操作一1.断开连接,键入 net use * /del 命令,断开所有的连接1.通过命令 net use 可以删除指定目标IP 的IPC$ 连接。
•建立后门账号1.编写BAT文件,内容与文件名如下,格式改为:.bat1.与目标主机建立IPC$连接2.复制文件到目标主机。
(或映射驱动器后直接将放入目标主机的C 盘中)1.通过计划任务使远程主机执行文件,键入命令:net time ,查看目标主机的时间。
1.如图,目标主机的系统时间为13:4513:52 c:\ ,然后断开IPC$连接。
1.验证账号是否成功建立。
等一段时间后,估计远程主机已经执行了文件,通过建立IPC$连接来验证是否成功建立“sysback”账号:建立IPC$连接,键入命令 net use 123 /user:sysback1.若连接成功,说明管理员账号“sysback”已经成功建立连接。
安全解决方案1.建立bat 文件,文件名为:,内容如下:1.将其复制到本机“开始”-----“程序”-----“启动”中。
2.禁止空连接,将该命令“net stop server /y”加入文件中或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找到server,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选择“禁用”。
【实验报告】1.与远程主机建立IPC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答:(1)己方和对方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了互联网,并且知道对方计算机的IP,知道对方计算机的管理员账号和密码(IPC$空连接除外)(2)对方没有通过禁用IPC$连接、禁用139和445端口、使用防火墙等方式来阻止IPC$。
(3)对方计算机开启了相关的IPC$服务,例如RPC服务(remote procedure call)、Server服务等。
(4)本地计算机操作系统不能使用Windows 95/98,因为Windows 95/98默认是禁用本地IPC$服务的。
2、建立了 IPC$连接能够做哪些工作?答:能映射驱动器,像在本机上一样的操作目标机的驱动器,能上传下载文件,能建立新的账号,能克隆账号等。
实验三、留后门与清脚印的防范【实验目的】● 了解帐号后门以及防范手段● 掌握手工克隆帐号原理● 掌握日志清除的防范方法【实验需求】● 计算机两台,要求安装 Windows 2000 操作系统● 交换机一台、直连线两根● 权限提升工具【实验步骤】预步骤:建立IPC连接,映射驱动器,上传到目标主机一、设置隐藏帐号1、试运行权限提升工具测试结果如图2、进入任务管理器,查看 SYSTEM 的 PID 号如图 PID 为3、使用 PSU工具把它加载到注册表中4、在注册表中找到存放系统帐号名称以及配置信息的注册项。
5、找到 Administrator 查看他的类型如图.它的类型为 0x1f46、打开系统管理员的权限里面的 F 项把里面的 16 进制数据复制7、使用刚才的方法找到 GUEST用户打开相同的项把刚才复制的 16 进制数据粘贴进去8为了隐蔽性我们把 GUEST 帐号禁用首先在命令行模式下键入”net user guest /active:no。
9下面我们来看下当前Guest 帐号的状态在命令行下输入“net user Guest”。
由图 3-10 可以看出 Guest 用户只属于 Guest 组,接下来打开计算机管理中的帐号中的帐号管理可以发现 Guest 用户已经被禁用了。
10注销后用Guest 帐号登陆发现桌面配置与 Administrator 用户完全一样,下面我们用这个帐号执行一个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执行的操作,如果成功那表示这个帐号后门可用二、清除日志:1、首先制作一个 DOS下的批处理文件用于删除所有的日志,把它保存为.bat 文件2置它的运行时间3通过检查被攻击主机的日志信息,可以发现内容为空在入侵到对方的服务器之后,IIS将会详细地记录下入侵者入侵的全部过程。
在IIS中,WWW日志默认的存储位置是C:\windows\system32\logfiles\w3svc1\,每天都产生一个新日志。
可以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通过"del *.*"命令来清除日志文件,但这个方法删除不掉当天的日志,这是因为w3svc(即World Wide Web Publishing)服务还在运行着。
(1)可以用“net stop w3svc”命令把这个服务停止之后,(2)再用“del *.*”命令,就可以清除当天的日志了,(3)最后用“net start w3svc”命令再启动w3svc服务就可以了。
注意:删除日志前要先停止相应的服务,再进行删除,日志删除后务必要记得再打开相应的服务。
也可修改目标计算机中的日志文件,其中WWW日志文件存放在w3svc1文件夹下,FTP日志文件存放在msftpsvc 文件夹下,每个日志都是以为命名的(其中xxxxxx代表日期)。
FTP日志的默认存储位置为C:\windows\system32\logfiles\msftpsvc1\,其清除方法WWW日志的方法类似,只是所要停止的服务不同:(1)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运行"net stop mstfpsvc"命令即可停掉msftpsvc服务。
(2)运行"del *.*"命令或找到日志文件,并将其内容删除。
(3)最后通过运行"net start msftpsvc"命令,再打开msftpsvc服务即可三、安全解决方案1、杜绝 Guest 帐户的入侵。
可以禁用或彻底删除 Guest 帐户,但在某些必须使用到 Guest 帐户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其它途径来做好防御工作了。
首先要给 Guest 设一个强壮的密码,然后详细设置Guest 帐户对物理路径的访问权限(注意磁盘必须是NTFS 分区)。
例如禁止 Guest 帐户访问系统文件夹。
可以右击“WINNT”文件夹,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安全”标签,从中可看到可以访问此文件夹的所有用户。
删除管理员之外的所有用户即可2、日志文件的保护。
首先找出日志文件默认位置,以管理员身份登录进系统,并在该系统的桌面中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系统运行对话框中,输入字符串命令“” ,单击“确定”按钮后打开服务器系统的计算机管理窗口。
3、其次在该管理窗口的左侧显示窗格中,用鼠标逐一展开“系统工具”-“事件查看器” 分支项目,在“事件查看器”分支项目下面我们会看到“系统” 、“安全性”以及“应用程序”这三个选项。
要查看系统日志文件的默认存放位置时,我们可以直接用鼠标右键单击“事件查看器”分支项目下面的“应用程序”选项,从随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
在该窗口的常规标签页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本地日志文件的默认存放位置为“C:\WINDOWS\system32\config\”4、做好日志文件挪移准备,为了让服务器的日志文件不被外人随意访问,我们必须让日志文件挪移到一个其他人根本无法找到的地方,例如可以到 E 分区的一个“E:\aaa\”目录下面创建一个“bbb”目录5、正式挪移日志文件,将对应的日志文件从原始位置直接拷贝到新目录位置“E:\aaa\bbb\”下6、修改系统注册表做好服务器系统与日志文件的关联,依次单击系统桌面中的“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系统运行对话框中,输入注册表编辑命令“regedit” ,单击回车键后,打开系统的注册表编辑窗口;用鼠标双击“HKEY_LOCAL_MACHINE”注册表子键,在随后展开的注册表分支下面依次选择“SYSTEM” 、“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 、Eventlog”项目,在对应“Eventlog”项目下面我们会看到“System” 、“Security” 、“Application”这三个选项7、在对应“System”注册表项目的右侧显示区域中,用鼠标双击“File”键值,打开如图 2 所示的数值设置对话框,然后在“数值数据”文本框中,输入“E:\aaa\bbb\ ”字符串内容,也就是输入系统日志文件新的路径信息,最后单击“确定” 按钮;同样地,我们可以将“Security” 、“Application”下面的“File”键值依次修改为“E:\aaa\bbb\ ” 、“E:\aaa\bbb\ ” ,最后按一下键盘中的 F5 功能键刷新一下系统注册表,就能使系统日志文件的关联设置生效了实验小结1.账号克隆是什么意思?答:在注册表中有两处保存了账号的SID相对标志符,一处是注册表HKEY_LOCAL_MACHINE\SAM\AMDomains\AccountUsers 下的子键名,另一处是该子键的子项F的值。
但微软犯了个不同步它们的错误,登录时用的是后者,查询时用前者。
当用Administrator的F项覆盖其他账号的F项后,就造成了账号是管理员权限,但查询还是原来状态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克隆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