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分级

合集下载

高血压的分级标准及危险分层

高血压的分级标准及危险分层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心脏协会(AHA)的标准,高血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正常血压:收缩压(SBP)低于12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DBP)低于
80mmHg。

2. 正常高值:SBP在120-129mmHg之间,DBP低于80mmHg。

3. 高血压一级(轻度高血压):SBP在130-139mmHg之间,或DBP在80-89mmHg之间。

4. 高血压二级(中度高血压):SBP在140-159mmHg之间,或DBP在90-99mmHg之间。

5. 高血压三级(重度高血压):SBP高于或等于160mmHg,或DBP高于或等于
100mmHg。

危险分层是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来进行的分层评估,以帮助确定
治疗策略和目标。

一般可以将高血压危险分层分为以下四类:
1. 低危分层:无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靶器官损害,无明显的危险因素。

2. 中危分层:无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靶器官损害,但存在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如家族史、高胆固醇、糖尿病等)。

3. 高危分层:已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靶器官损害,或同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

4. 极高危分层:已有严重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中风等)或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和
靶器官损害。

对于不同的危险分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等,以达到控制血压和降低心血管风险的目标。

重要的是,高血压患者应及
时就医并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治疗。

高血压病分级与风险分层标准

高血压病分级与风险分层标准

高血压病分级与风险分层标准
高血压病分级与风险分层标准如下:
高血压病分级标准:
1. 一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mmHg,舒张压在90-99mmHg。

2. 二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60-179mmHg,舒张压在100-109mmHg。

3. 三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80mmHg以上,舒张压在110mmHg以上。

高血压病风险分层标准:
1. 低危:高血压病一级,没有伴随其他的危险因素。

2. 中危:高血压病一级,伴有1-2种危险因素;或者高血压病二级没有伴随其他的危险因素。

3. 高危:高血压病1-2级,伴随三种以上的危险因素;或者高血压病三级没有伴随其他的危险因素。

4. 很高危:高血压病三级以上,或者是高血压病1-5级,但是伴随相应的靶器官损害,或者是相应的临床症状。

请注意,以上标准可能因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心血管专家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高血压是怎么分级的

高血压是怎么分级的

高血压是怎么分级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和管理,了解其分级是非常重要的。

高血压分为四个等级,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划分,以便医生能够根据分级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血压的分级。

一、正常血压正常血压是指血压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的人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高压)小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小于80毫米汞柱。

正常血压意味着血液在动脉血管内的流动和压力正常,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损害。

二、高血压阶段1高血压阶段1是指血压水平位于高血压的初期阶段。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高血压学会(AHA)的定义,高血压阶段1的收缩压范围为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范围为80-89毫米汞柱。

高血压阶段1意味着血液在动脉血管内的压力开始增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三、高血压阶段2高血压阶段2是指血压水平处于中度高血压的阶段。

根据AHA和AHA的定义,高血压阶段2的收缩压范围为≥140毫米汞柱,舒张压范围为≥90毫米汞柱。

高血压阶段2意味着血液在动脉血管内的压力明显增高,增加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四、高血压危急阶段高血压危急阶段是指血压水平处于非常高的危险状态。

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120毫米汞柱,称为高血压危急阶段。

高血压危急阶段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肾脏损害、脑卒中等。

患者需要立即就医并接受紧急的治疗。

总结: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的不同,分为正常血压、高血压阶段1、高血压阶段2和高血压危急阶段。

通过对血压进行分级,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并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发现自己血压异常升高时,应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治疗和管理,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保护自己的健康。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分级诊断标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分级诊断标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分级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公共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南,高血压一般根据血压水平的程度分为三个级别:
1. 正常血压:收缩压(SBP)小于120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DBP)小于80 mmHg。

2. 高血压 - 一级:SBP 介于 130-139 mmHg 或者 DBP 介于 80-89 mmHg。

3. 高血压 - 二级:SBP 大于等于 140 mmHg 或者 DBP 大于等于 90 mmHg。

还有两个特殊的血压范畴:
1. 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ISBP):SBP 大于等于 140 mmHg,而DBP 小于 90 mmHg。

2. 孤立性舒张期高血压(IDBP):SBP 小于 140 mmHg,而 DBP 大于等于 90 mmHg。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分级诊断标准可能会因国家、地区和医疗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血压水平、病史、高血压相关症状和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

高血压病分级及危险分层标准

高血压病分级及危险分层标准

高血压病分级及危险分层标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程度通常通过分级和危险
分层标准来评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医学机构的标准,高血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正常血压,收缩压(高压)低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低于80毫米汞柱。

2. 正常高值,收缩压在120-129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80毫
米汞柱。

3. 正常高压,收缩压在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85-89毫
米汞柱。

4. 一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0-99
毫米汞柱。

5. 二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在100毫
米汞柱以上。

危险分层标准通常基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年龄、性别、家族史和其他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一般来说,危险分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低危险,通常指没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年轻人。

2. 中危险,可能存在一些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如轻度肥胖或轻度高血压。

3. 高危险,可能存在多个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

4. 非常高危险,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有其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这些分级和危险分层标准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高血压状况,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及时测量血压、定期体检和控制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管理高血压至关重要。

高血压的分级及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分级及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分级及诊断标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高血压,我们需要了解高血压的分级及诊断标准。

一、高血压的分级。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高血压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和三级高血压。

其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是140~159mmHg和90~99mmHg的患者被诊断为一级高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达到160~179mmHg和100~109mmHg的患者为二级高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超过180mmHg和110mmHg的患者则为三级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成人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为,在至少两次不同时间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血压时,应该让患者保持安静状态,避免饮酒、咖啡因和烟草等刺激物,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非临床诊断标准。

非临床诊断标准是指在临床条件下无法测量血压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检查手段对高血压进行诊断。

比如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等。

三、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一种潜伏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导致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四、高血压的治疗。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药物的使用,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改变。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但危害巨大的慢性疾病,了解高血压的分级及诊断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高血压的认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分级

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分级

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分级
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分为以下几个血压
分级:
1.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80 mmHg。

2. 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 mmHg,或者舒张压80-89 mmHg。

3. 正常高血压阶段1级(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或者舒张压90-99 mmHg。

4. 正常高血压阶段2级(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Hg,或者舒张压100-109 mmHg。

5. 正常高血压阶段3级(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 mmHg,或者舒张压≥110 mmHg。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2010年的指南,在之后的年份可能已
经有所更新。

确诊高血压还需要综合其他因素进行评估。

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级2020

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级2020

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级2020
以下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等机构发布的标准,关于高血压(高血压症)的诊断标准及分级。

请注意,这些标准可能会有更新,建议查阅最新的医学文献或专业机构的指南。

2020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级:
1.正常血压:收缩压(收缩期血压)< 120毫米汞柱,舒张压(舒
张期血压)< 80毫米汞柱。

2.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29毫米汞柱,舒张压< 80毫米汞柱。

3.1级高血压: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80-89毫米
汞柱。

4.2级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5.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0毫米汞
柱。

6.白天平均血压诊断:正常血压:白天平均血压< 135/85毫米汞
柱;白天平均血压≥135/85毫米汞柱被认为是高血压。

这些标准是为成年人制定的,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此外,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应该由专业医生进行,因为它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其他风险因素。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及早诊断和管理对预防相关并发症非常重要。

如果您有高血压的疑虑或其他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士。

高血压病高危分级标准

高血压病高危分级标准

高血压病高危分级标准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管理高血压患者,医学界制定了高血压病高危分级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高血压患者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

低危患者是指血压控制稳定,无其他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风险因素的患者。

中危患者是指血压控制不稳定,或有轻度心血管疾病,或患糖尿病等风险因素的患者。

高危患者是指血压难以控制,或有中度心血管疾病,或合并多种风险因素的患者。

极高危患者是指血压极高难以控制,或有重度心血管疾病,或合并多种严重风险因素的患者。

根据高危分级标准,医生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高危分级,采取更加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从而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1 -。

高血压的分级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分级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分级诊断标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高血压是指静息时血压持续升高,通常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来诊断。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医学界制定了一套分级诊断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管理。

一、一般分类。

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可分为三个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高血压。

其中,轻度高血压的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为90-99mmHg;中度高血压的收缩压为160-179mmHg,舒张压为100-109mmHg;重度高血压的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此外,还有一种被称为“高血压危象”的情况,即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二、高危因素。

在进行高血压分级诊断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运动情况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在进行分级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

三、并发症评估。

除了血压水平和高危因素外,还需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的并发症。

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因此在分级诊断时也需要进行综合评估。

四、个体化治疗。

最后,在进行高血压的分级诊断时,还需要考虑个体化治疗。

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都会对治疗方案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总之,高血压的分级诊断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需要考虑血压水平、高危因素、并发症和个体化治疗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分级诊断,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疾病的危害。

希望医学界能够进一步完善高血压的分级诊断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高血压分级管理方案

高血压分级管理方案

健康医学家:薛宝同先生
高血压分级管理方案
一、血压分级:
二、管理分级:
高血压危险分层依据和标准:
血压水平和危险因素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危险程度不同。

通过整体心血管病危险性评估来确定管理和治疗措施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宗旨;确定危险因素量化估计预后危险分层,将危险量化为低危、中危和高危。

一级管理:
管理对象:1级高血压且无其它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
管理频度:至少4周随访1次
管理内容:监测病情控制情况(包括自觉症状、血压指标检测等),以健康教育和非药物干预为主,如3~6个月无效再进行药物治疗。

二级管理:
管理对象:1级高血压伴有1-2个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
2级高血压伴有0-2个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
管理频度:至少2周随访1次
管理内容:监测病情控制情况(包括自觉症状、血压指标检测等),以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为重点,有针对性进行行为干预技能指导和规范用药指导。

三级管理:
管理对象:除纳入一、二级管理以外的高血压患者
以知为本服务社会。

高血压危险因素分级标准

高血压危险因素分级标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具体的危险因素和分级标准如下:
1. 一级危险因素:家族史、年龄、BMI(身体质量指数)超过24 、吸烟、高盐饮食、心理紧张等;
2. 二级危险因素:腹型肥胖、超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缺乏运动等;
3. 三级危险因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许多内分泌异常或疾病并存、饮酒、化学药品、多次妊娠等。

而高血压的分级标准通常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划分,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2、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
3、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4、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
109mmHg;
5、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高血压怎么分级标准

高血压怎么分级标准

高血压怎么分级标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治疗高血压,医学界对高血压进行了分级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分级标准。

高血压的分级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来划分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相关规定,高血压分级主要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和三级高血压。

一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为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为90-99mmHg。

二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为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为100-109mmHg。

三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大于等于18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10mmHg。

在进行高血压分级时,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其他相关因素,比如有无合并症、有无靶器官损害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高血压的分级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高血压分级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而不仅仅是血压水平。

高血压的分级标准对于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其次,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

最后,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危害,从而更加重视预防和治疗。

总之,高血压的分级标准是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高血压的分级标准,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保障人们的健康。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高血压这一慢性疾病,合理调整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共同维护健康。

高血压分级诊疗规范指南规范

高血压分级诊疗规范指南规范

高血压分级诊疗规范指南规范
简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早期发现和科学的诊疗对于
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提供高血压的分级诊疗规范,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加科学地管理和治疗高血压。

分级标准
根据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正常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正常范围内。

2. 正常高值:收缩压或舒张压超出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高血
压范围。

3. 一级高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超出正常高值范围,并且达到
或超过高血压的定义标准。

4. 二级高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明显超过一级高血压的范围。

诊疗规范
根据不同的高血压分级,制定相应的诊疗规范,如下所示:
1. 正常血压: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饮食均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2. 正常高值:控制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胆固醇、高血糖等。

建议进行血压监测,并在有需要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一级高血压:除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外,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合并症的风险,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4. 二级高血压:进行综合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血管风险
评估和并发症的防治等。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并根据需要进
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结论
本指南提供了高血压分级诊疗规范指南,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
地了解并管理高血压。

通过科学的分级和相应的诊疗策略,有助于
控制血压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请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一般性指南,具体的诊疗方案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进行调整。

高血压分级分组标准表

高血压分级分组标准表

高血压分级分组标准表高血压分级分组标准表主要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联盟(ISH)的标准,高血压分级分组标准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等级,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首先是正常血压,指的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120/80mmHg以下的状态。

正常高值则是指收缩压在120-129mmHg,舒张压在80-84mmHg之间。

这两个等级的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监测血压,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接下来是轻度高血压,收缩压在130-139mmHg,舒张压在85-89mmHg之间。

中度高血压则是指收缩压在140-159mmHg,舒张压在90-99mmHg之间。

而重度高血压则是指收缩压大于等于16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100mmHg。

对于这三个等级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同时也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以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了以上的分级分组标准表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的高血压分级标准,如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等。

这些人群由于生理特点的不同,对血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评估和治疗他们的高血压时,需要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和处理。

总的来说,高血压分级分组标准表是医学界对高血压进行评估和治疗的重要依据,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而对于患者来说,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和家属来说,了解和掌握高血压分级分组标准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高血压分级分组标准表在高血压的评估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生和患者都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一标准,以便更好地管理高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保障健康。

高血压的分级

高血压的分级

高血压的分级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注: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等级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喝古方塔罗茶有很好的降血压效果,它是专门预防和治疗三高的产品,而且品性温和,口感自然。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

我国普查资料表明发病率约在3%—10%,尤以40岁以上者为高。

由于高血压病属于终身性疾病,长期的血压升高使全身小动脉从痉挛到硬化,脏器血液供应减少,负担加重,从而发生病理改变。

尤其是心、脑、肾和血管的并发症,常可引起中风、猝死等严重后果。

因此高血压患者做好自我保健,积极配合治疗是很重要而且有效的,是完全可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从而延缓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延长患者的寿命。

心理保健高血压患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疾病知识,错误地认为目前无任何不适,血压偏高点无关紧要;当血压恢复到正常时又认为病已经好了;而当血压再次升高时又显得十分紧张;出现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就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等等。

因此患者首先要有正确对待疾病的心理准备,医务人员要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病的有关知识,使患者明白高血压是终身疾病,必须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患者只要认真与医生配合,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完全可以延缓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的损害,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得到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的分级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高血压。

诊断内容应包括:确定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分级;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评估心、脑、肾等靶器官情况;判断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

目前国内高血压的诊断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
如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标准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