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十三五”规划解读
十三五以来 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
十三五以来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十三五以来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引言中国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三五” 钢铁产业如何提高竞争力
中国钢铁产业依靠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的双轮驱动,满足了建筑、机械、能源、汽车等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竞争力。
随着“十三五”时期的到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措施将激发各种经济要素的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也要求钢铁企业加快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我国钢铁工业面临风险挑战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钢铁工业进入了生产消费峰值弧顶期、市场格局深度调整期、建成钢铁强国关键决定期和创新发展历史机遇期。
“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风险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进入深水区,任务更加艰巨。
我国钢铁产业自2011年第三季度起就进入了产能严重过剩的困境,至今已经持续了4年。
据相关资料测算,2014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不到70%,距离合理水平有较大差距。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下发以来,有关部门、地方通过淘汰落后、环境治理、结构调整和规范经营等手段,压减了一批钢铁产能。
随着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的推进,现有措施的压减空间已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问题的积累风险逐步提高。
此外,钢铁产能市场化退出机制不完善,优不胜、劣不汰的乱象没有根本改观,重点压减地区的政策托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企业经营困难、分化明显,资金断链风险加大。
“十二五”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始终在3%以下,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
2014年钢协统计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34%,支付财务费用938.3亿元,高出钢铁主营业务利润11.5倍之多,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的企业共18家,合计产钢0.84亿吨,企业资金链压力日益增大。
自《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发布到2014年底,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应收、应付账款合计由5250亿元增加到5818亿元,增幅10.8%。
“十三五”钢铁产业如何提高竞争力
“十三五”钢铁产业如何提高竞争力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高钢铁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钢铁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投入。
加强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限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结构调整钢铁产业要实现提高竞争力,必须进行结构调整。
目前,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严重,产能过剩产生了严重的市场竞争压力和产业利润下降。
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集中度、推动兼并重组等方式,优化 steel产业结构。
此外,还应鼓励企业向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
三、环保措施加强环保措施是提高钢铁产业竞争力必须具备的条件。
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
应该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和治理,推动钢铁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产业升级钢铁产业要提高竞争力,需要推进产业升级。
推进产业升级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品质、改善产品结构、增强自主品牌的力度来实现。
钢铁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应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强与国际钢铁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五、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钢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钢铁产业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员和管理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要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提高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钢铁产业。
总之,“十三五”期间,中国钢铁产业要提高竞争力,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进行结构调整、推进环保措施、推进产业升级和加强人才培养。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推进,才能够提升钢铁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2年行业分析十三五钢铁行业现状分析:钢铁产能进入瓶颈
十三五钢铁行业现状分析:钢铁产能进入瓶颈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钢铁产量达到8.2亿吨,占世界钢铁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尽管我国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却没有规模和技术等均达到世界一流的大企业,这与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有很大关系。
多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假如说已经过去的三年是钢铁业“冬天”的话,“十三五”将是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最严峻、企业最困难的时期,也是转型升级压力最大的时期,即真正的“严冬”时期。
十三五钢铁行业现状分析详情如下。
钢铁产能进入瓶颈统计数据证明白这一点: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粗钢产量6.1亿吨,同比下降2.14%;表观消费量则同比下降5.82%,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8.65%。
粗钢产量下降在我国钢铁进展史上是罕见的,这说明去年很可能是我国钢铁业进入峰值区的标志。
“中国钢铁消费的高点在8亿吨左右,乐观点估量,我们现在的产能多了四分之一。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消费量估计在6亿吨左右。
悲观点估量,产能可能多了二分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
粗钢产量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过剩产能居高不下。
更多最新钢铁行业现状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钢铁产业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报告》。
钢需加速萎缩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指出,由于GDP构成中投资的比重不断下滑,以及随着技术进步,用钢减量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的钢材消费强度不断降低。
2022年万元GDP消耗钢材200多千克,到去年只有110千克,平均每年降低12千克。
考虑经济新常态的因素,“十三五”末这一指标将降到20—30千克。
由于去产能的速度赶不上钢铁需求下降的速度,“十三五”期间钢铁过剩局面不行能有根本改善,钢铁行业将维持低盈利的水平,部分长期亏损、资金链紧急的低效企业将因此出局。
由此来看,民营钢企或先于国有钢企停产,小型钢企早于大中型钢企倒闭。
民营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小型企业抗风险力量较差。
环保位高权重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硫、烟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全国工业行业中所占比例呈现扩大态势,分别从2022年的7.2%和11.6%,扩大至2022年的13.9%和18.9%,对环境带来的负效应加大。
钢铁业高质量发展有了路线图
钢铁业高质量发展有了路线图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日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廓清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当前,我国钢铁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大幅增强钢铁业资源保障?未来钢铁业智能制造将呈现哪些新变化?记者采访了钢铁企业相关负责人及行业专家。
钢铁工业由大到强机遇好挑战多全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营收达6.93万亿元,同比增长32.7%,累计利润总额达3524亿元,同比增长59.7%……翻看2021年中国钢铁业运行成绩单,效益亮眼、态势向好。
“这既因为去年市场需求旺盛,也得益于近年来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说,“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业去产能、调结构、促升级成效明显,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钢铁主业劳动生产率由每年527吨/人增至850吨/人。
“十四五”是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钢铁工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当前,我国钢铁工业仍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新创表示,《意见》的发布对于引导钢铁行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意义重大。
机遇好。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镇化中后期,在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目标任务的带动下,未来几年国内钢材需求仍将保持在高位水平。
”李新创表示,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利条件。
挑战多。
“由于国内资源供给对钢铁生产的贡献率偏低,亟待补强资源短板,保障产业链运行安全。
”骆铁军说,此外,尽管“十三五”以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积极进展,但产业集中度仍然不高,行业难以协同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钢铁工业_十三五_节能的重要方向_喻依兆
LOW CARBON WORLD 2017/9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功能可以归纳整理客户的反馈信息,企业的营销部门可通过购买客户数据,了解客户需求,找到适合企业产品的消费人群,然后再通过各种渠道针对目标群体进行销售活动,有助于客户资源的扩大,稳固老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因此,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要将以“客户至上”为原则的文化建设放在首位,提升服务客户能力,加强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提高企业与客户的亲密度。
4.2掌握客户资源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会存在着一定的客户流动,因此企业在策划市场营销时,可以借助客户关系管理对客户的流失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设立合理的客户评价制度,能够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确保企业可以在正确的时间、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和价格提供客户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4.3建立销售跟踪系统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在销售现场的顾客不是真正的买主情况,这就导致销售人员无法获得真正的客户信息,之后也就无法针对该客户在做有效的后期动作,无法有效的进行客户分类管理。
因此,就需要企业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立销售跟踪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律采集客户信息,分类管理客户信息,以有效地向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及其周边服务,提高工作人员知识库管理的能力及意识,防止人员流动导致客户信息错乱,造成客源流失,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
4.4提高订单执行效率及售后服务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企业的销存系统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为客户提供产品的工作效率,保障企业在客户购买产品时能够准确有序的完成交付流程。
另外,无论哪个企业,其大部分的利润都是由忠实用户创造的,而其他的零散客户只占小部分,所以加强顾客的忠实度是企业获取更多利润的重要方式。
通过客户管理系统为每一位客户建立单独的档案并记录客户的信息来进行售后服务,可以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及信任度。
客户是否满意决定着下一次还会不会在同一家企业消费。
因此,企业就需要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进行分析,此时企业就可以借助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帮助企业依据售历史对每个客户进行再销售活动,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向上销售以及交叉销售。
钢管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导意见
等大型焊接钢管企业的技术装备 已达 到国际先 9 9 . 0 %。其中,无缝钢管达到了 9 9 . 2 3 %;焊接钢管 龙 ) 进 水平 。 达到 9 9 . 7 1 %。我 国钢 管行业 为油气 开采 、电力 、海 f 4 )节 能减 排成 效显 著 。 “ 十 二五 ” 期 间 ,尤 其 洋工 程 和船舶 、建 筑 、三化 、机 械 、汽 车等 行业 以 是 新 环 保 法 执 行 以来 ,行 业 大 型 企 业 加 大 环 保 投 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 了重要 的原材料保障。 ( 2 )品种质量 明显改善 。“ 十二五” 时期 ,我 国 入 、注 重节 能减 排 与低成 本技 术 的研究 和 应用 ,建 钢管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品种进一步丰富 ,产品 质 量不 断 提 高 ,钢 管 自给率 达 到 1 0 0 %。关 键 钢 管 品种 开发 取得 长 足进步 ,超 高强 度 、高韧 性 、高 抗 挤 、高抗腐蚀 、具备高密封性能的特殊螺纹接头等 油井 管 ,大直 径 、大壁厚 、抗 大应 变 、抗疲 劳 、耐 低 温 、双 金 属 复合 管 等 陆 地 、海 底 管 线 管 ,耐 高 温 、高压锅炉管 ,新一代 I n c o n e 1 6 9 0 合金 u形管 , 大型工程用高强度 、高韧性钢管 ,输 电铁塔 、风 电
1 . 1“ 十 二五 ” 时期 主要 成就 ( 1 )有 力地 支撑 了 国民经 济平 稳较 快发 展 。 “ 十
二五 ” 时期 ,我 国钢 管产量 由 5 6 7 3万t 增加 到 9 8 2 7
限公司 、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湖北新冶钢 有 限公 司 、鞍 钢股 份有 限公 司无 缝钢 管 厂 、黑龙 江
万t ,年 均 增长 率 为 1 1 . 6 1 %。其 中 ,无 缝 钢 管产 量 由2 4 1 7万t 增加到 2 8 5 8万t ,年均增长率 为 3 . 4 0 %; 焊 接 钢 管产 量 由 3 2 5 6万 t增 加 到 6 9 7 0万 t ,年 均增长率为 1 6 . 4 5 %。钢 管 国 内市 场 占有 率 超 过 了
“十三五”期间江苏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情况
“十三五”期间江苏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情况“十三五”期间,全省钢铁产业扎实推进去产能、优结构、强创新、降排放、促转型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全省钢铁产业设备大型化、控制自动化、产线集成化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1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占全省生铁产能的90%,沙钢5800立方米高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冶东方220t电炉装备是亚洲最大的电炉。
2018年,中国首条、世界第四条工业化超薄带生产线在沙钢建成投产并实现工业化应用。
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全省钢铁产业在高端特钢生产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以2000MPa级桥梁缆索钢、大型LNG船用超低温镍系钢板、高品质轴承钢、高强海工板、100千克级高强水电钢、高速铁路弹条用钢、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用特种不锈钢管、X80抗大变形管线钢板等为代表的高端钢材实现了国产化,为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三、钢铁去产能取得显著成效从2016年开始,大力推进钢铁去产能工作,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1750万吨钢铁去产能任务。
同时,根据国家打击“地条钢”的要求,彻底清除了1233万吨“地条钢”,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近年来,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供需情况的改善,江苏钢铁产业优势产能得到充分发挥,产能利用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供大于求的矛盾明显缓解。
四、兼并重组和布局调整取得较好进展我省大力推进兼并重组、减量置换、搬迁改造等工作,严控长江带、倒逼环太湖、整合弱小散、发展沿海港,有效推动了重点企业的做强做大。
徐州原18家钢铁企业整合成3家钢铁企业,压减粗钢产能30%以上。
沙钢成功重组东北特钢,抢占技术制高点,普钢变“特”。
中信特钢重组青岛特钢,构建了全球最大的专业化特钢龙头企业集团。
随着中天南通沿海精品钢基地一期项目的实施,以及环太湖地区分散产能的退出、搬迁,初步形成了沿江、沿海钢铁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全省钢铁产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十三五”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发展指南》解读
率 大 于 80% ,钢铁 企业 吨钢综 合能 耗达 到 600 kg标 煤 以下,吨钢耗新水降到 3.5 t以下 ,水重复利用率 达 90% 以上 ,固体 废弃 物 综 合 利 用率 不 低 于 94% 。 在产业布局上 ,《指南》提 出,做 大做强攀枝花钒钛 铬钴 产业基 地 ,加 快建设 凉 山钒钛 稀土 产业基 地 ,建 设攀 枝花 国家钒 钛 高新 技 术 产业 开 发 区 、攀 枝 花 高 新技 术产业 园 区 、西 昌钒钛产 业 园等 6大园 区 ,大力 发展 成德绵 眉乐 深 加工 高 端 制造 产 业 区 ,推 动 乐 达 内产 业 区转 型 等 。
江 苏深 化矿 业权 人 异 常名 录 管理
近 日,江苏 省 矿业 权 人 勘查 开 采 信 息公 示 工 作 总结 部署 会在 江 苏 省南 京 市 召 开 。会 议 指 出 ,矿 业 权人 勘查 开采 信息公 示制 度是 矿产 资源勘 查开采 监 管方式的重大改革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高度重视 ,列 入 省厅 2017年 度 全 省 国土 资 源 36项 重 点 工 作 之 一 , 工作 推进 中注 重创 新 机 制 ,制 度 先行 ,探 索 出一
154
总 第 585期
现代矿 业
2018年 1月第 1期
· 记 者 在 线 ·
《“十 三 五”钒钛 钢 铁 及稀 土 产业 发展 指 南》解 读
《“十三 五”钒钛 钢铁 及稀 土产业 发展 指南 》(以 下简称 《指南 》)提 出 了“十三 五”期 间钒钛 钢铁 及稀 土产业 规模 以上 工 业 增 加值 年 均 增 长 8% ,2020年 规模 以上钢 铁钒 钛及稀 土 产业 总产 值 达到 5 000亿 元以上。《指南》提出,大力发展钢铁 、钒、钛 、稀贵金 属产 品及 深加工 产业 ,重点 突破攀 西矿 制取 富钛料 、 氯化 法钛 白等一 批 核 心关 键 技 术 ,使铁 资源 综 合 利 用率 提高 到 75% ,钒 资 源综 合 利 用 率 提 高 到 60% , 钛资 源综合 利用 率提 高到 30% ,稀 土矿 山资源 回采
钢铁十三五规划
钢铁行业“十三五”规划发布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之基石.长期以来,钢铁工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支撑了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三步走”建设制造强国的开局阶段,也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制定并落实好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对实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建成世界钢铁强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编制,作为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行业现状“十二五”时期,我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提供了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绝大部分钢铁材料,产品实物质量日趋稳定,有效支撑了下游用钢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钢铁工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环境能源约束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持续困难等问题.(一)“十二五”发展成就1.支撑经济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在需求的带动下,我国粗钢产量由2010年的6.3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8亿吨,年均增长5%,并在2014年达到8.2亿吨的历史峰值.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9%,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钢材的需求.2015年,钢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万亿元,利税2416亿元,为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2.品种丰富质量提升.“十二五”期间,关键钢材品种生产取得突破,以百万千瓦级核电用钢、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第三代高强汽车板、高性能海洋平台用钢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用钢实现产业化.量大面广的建筑用钢实现升级换代,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400兆帕(Ⅲ级)及以上高强钢筋生产比例高达99.6%,达到“十二五”规划“80%以上”的目标.钢材质量大幅提升,达到国外先进实物质量水平的钢材产品497项,产量占全部品种的40%.3.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我国钢铁企业主体装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拥有一批3000立方米以上高炉、5米级宽厚板轧机、2米级热连轧机和冷连轧机等世界最先进的现代化冶金装备;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占炼铁总产能72%,100吨及以上转炉(电炉)占炼钢总产能65%.高效低成本冶炼技术、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一贯制生产管理技术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广泛应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在新建成企业中得到应用.4.节能减排成效显着.“十二五”期间,共淘汰炼铁产能9089万吨、炼钢产能9486万吨.以干熄焦、干法除尘、烧结脱硫、能源管控中心为代表的节能减排技术在行业广泛应用.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折合标准煤)由605千克下降到572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63千克下降到0.85千克,吨钢烟粉尘排放量由1.19千克下降到0.81千克,吨钢耗新水量由4.10吨下降到3.25吨,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钢铁能源消耗总量呈下降态势.5.产业布局日趋完善.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下,我国钢铁工业布局日趋完善,宝钢湛江一期、武钢防城港等重大沿海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和启动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钢铁“北重南轻”的总体布局.青钢、芜湖新兴铸管、广钢已完成搬迁和转产,石钢、贵钢、杭钢等城市钢厂搬迁改造或转型发展正在实施.6.两化融合水平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信息化技术在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方面应用不断深化,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5%,企业资源计划(ERP)装备率超过70%.开展了以宝钢热连轧智能车间、鞍钢冶金数字矿山为示范的智能制造工厂试点,涌现了南钢船板分段定制准时配送JIT为代表的个性化、柔性化产品定制新模式.钢铁交易新业态不断涌现,形成了一批钢铁电商交易平台.7.资源保障取得新进展.国内铁矿石价格指数、现货交易平台、期货交易的联动作用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铁矿石成交价格更加公开透明.利用境外铁矿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已投产的权益矿产能累计1.2亿吨,较“十一五”末增长114%.国内铁矿勘探力度不断加大,新增查明铁矿石资源量133亿吨.废钢资源利用不断推进,“十二五”期间累计利用废钢4.4亿吨,较“十一五”增长14%.二主要问题1.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产能达到11.3亿吨左右,重点大中型企业负债率超过70%,粗钢产能利用率由2010年的79%下降到2015年的70%左右,钢铁产能已由区域性、结构性过剩逐步演变为绝对过剩.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前十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2010年的49%降至2015年的34%,没有达到“十二五”规划“60%”的目标.全行业长期在低盈利状态运行,2015年亏损严重.2.自主创新水平不高.我国钢铁行业自主创新投入长期不足,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有1%左右,没有达到“十二五”规划“1.5%以上”的目标,远低于发达国家2.5%以上的水平,创新引领发展能力不强,尚未跨越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老模式.创新载体分散,资金、设备、人才等创新资源重复配置,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足,部分关键高端钢材品种还需依赖进口.3.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我国钢铁行业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节能环保投入历史欠账较多,不少企业还没有做到污染物全面稳定达标排放,节能环保设施有待进一步升级改造.吨钢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虽逐年下降,但抵消不了因钢铁产量增长导致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总量增加.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等钢铁产能集聚区,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绿色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4.企业经营亟需规范.我国钢铁企业良莠不齐,违反环保、质量、安全、土地法规的违法违规产能仍然存在,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监管处罚及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不健全,低效产能和僵尸企业难以市场化退出,行业自律性差,市场竞争无序,加剧了市场恶性竞争.二、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进入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阶段.钢铁工业既面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结构调整和需求升级等方面的重大机遇,也面临需求下降、产能过剩及有效供给不足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总体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展中国家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我国钢铁行业广泛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市场机遇.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消费升级、四化同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钢材需求空间.制造业强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对钢铁品种、质量和服务需求不断升级.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将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为我国钢铁工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粗钢需求增长乏力与钢铁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了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复杂.全球铁矿石等原燃料供应及价格大幅波动对钢铁工业运行不确定性增大.我国经济正从靠投资驱动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向以质量、效益提高和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方向转化.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产能过剩已不可能通过历史上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来消化.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结构性的,不是周期性的,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是环境资源等发展条件的变化决定的,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或U型反弹,将经历一个L型发展阶段.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对钢铁工业有效供给水平提高将提出迫切需求,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提升质量将提出更新要求,企业对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提出了更多期盼.全力推进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实现钢铁行业脱困发展已是当务之急.二需求预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大于6.5%的预期目标,并考虑了经济发展速度区间、下游产业需求变化、区域发展平衡和钢材进出口等因素,结合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规划综合采用钢材消费系数法、地区消费平衡法、行业消费调研法等方法,对粗钢需求和产量进行了预测.从国际看,预测2020年粗钢消费量和产量基本维持在16亿吨左右水平.从中长期看,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摆脱危机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带动下,粗钢消费将呈稳定和小幅增长态势.从国内看,“十三五”我国钢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将呈双下降走势,生产消费将步入峰值弧顶下行期,呈波动缓降趋势.国内粗钢消费量在2013年达到7.6亿吨峰值基础上,预计2020年将下降至6.5亿-7亿吨,粗钢产量7.5亿-8亿吨.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推动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化解过剩产能为主攻方向,促进创新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推动智能制造,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二基本原则1.坚持结构调整.以化解过剩产能为核心,积极稳妥实施去产能,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兼并重组为手段,深化区域布局协调发展.2.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力,以破解钢铁材料研发难题为突破点,全面引领行业转型升级.3.坚持绿色发展.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全面实施节能减排升级改造,不断优化原燃料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研发、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钢材,构建钢铁制造与社会和谐发展新格局.4.坚持质量为先.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以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为核心,加强质量提升管理技术应用,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实现质量效益型转变.5.坚持开放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坚持“优进优出”,积极引进境外投资和先进技术,全面推动国际钢铁产能合作.三目标到2020年,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产能过剩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粗钢产能净减少1亿—1.5亿吨;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国家级行业创新平台和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领军企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稳定达标,总量双下降;培育形成一批钢铁智能制造工厂和智能矿山;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一批关键钢材品种有效供给.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着成效,自主创新水平明显提高,有效供给水平显着提升,形成组织结构优化、区域分布合理、技术先进、质量品牌突出、经济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发展态势,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四、重点任务一积极稳妥去产能去杠杆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的原则,突出重点、依法依规,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停止建设扩大钢铁产能规模的所有投资项目,将投资重点放在创新能力、绿色发展、智能制造、质量品牌、品种开发、延伸服务和产能合作等方面.各地一律不得净增钢铁冶炼能力,结构调整及改造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产能减量置换,已经国家核准和地方备案的拟建、在建钢铁项目也要实行减量置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地区按不低于1:1.25的比例实施减量置换.2015年含以前已淘汰产能、落后产能、列入压减任务的产能、享受奖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不得用于产能置换,列入产能置换方案的企业和装备必须在各地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依法依规去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要依法依规关停退出.2016年全面关停并拆除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符合铸造生铁用企业认定规范条件的铸造高炉除外,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30吨及以下电炉高合金钢电炉除外等落后生产设备.全面取缔生产“地条钢”的中频炉、工频炉产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举报作用,积极利用卫星监测等技术手段,全面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等专项行动,重点排查未列入钢铁行业规范管理的钢铁生产企业和项目.推动僵尸企业应退尽退.将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靠银行续贷等方式生存的企业实施整体退出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僵尸企业和低效产能,停止财政补贴,停止银行贷款,妥善安置职工,促其退出市场.支持地方和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等途径,退出低效产能.发挥专项奖补资金等激励政策作用,鼓励产能规模较大的地区主动压减钢铁产能.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行业和企业应立足于质量效益为先,通过各种手段大幅降低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要把降低负债作为重要任务.已经核准和备案的拟建、在建结构调整、城市钢厂搬迁项目,要结合当前形势,在减量发展基础上重新评估建设可行性,经济效益差、资本金比例低于40%的要坚决停下来,防止产生新的高负债企业.资不抵债、债务违约的企业要通过破产重整、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方式加快处置,要严厉打击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由市场主体自主选择,严禁僵尸企业作为债转股对象.二完善钢铁布局调整格局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条件,结合化解过剩产能,深化区域布局减量调整.沿海地区要转变将区域内钢厂一味转移到沿海建设的思路,不再布局新的沿海基地,立足现有沿海基地实施组团发展、提质增效;内陆地区要以区域市场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为双底限,坚决退出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立足现有龙头企业实施整合脱困发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在已有沿海沿江布局基础上,着眼减轻区域环境压力,依托优势企业,通过减量重组,优化调整内陆企业,大幅化解过剩钢铁产能.位于河北境内首都经济圈内的重点产钢地区,要立足现有沿海钢铁基地,研究城市钢厂整体退出置换,实现区域内减量发展.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依托区域内相对优势企业,实施区域整合,减少企业家数,压减过剩钢铁产能.东南沿海地区:以调整全国“北重南轻”钢铁布局为着力点,建好一流水平的湛江、防城港等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城市钢厂:对于中心城市中的现有钢厂要服从和服务于城市发展的需要,综合平衡所在城市整体定位、环境容量、土地资源价值、税收占比等因素,确定关停转产、搬迁转移、与城市协调发展等多种选择.对不符合所在城市发展要求,改造难度大、竞争力较弱的城市钢厂,实施转型转产,退出钢铁行业;符合所在城市发展规划的城市钢厂实施“绿色发展、产城共融”战略;正在实施的城市钢厂搬迁项目必须实施减量搬迁,要坚决落实减量置换产能,并在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示.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低能耗冶炼技术,节能高效轧制技术,全流程质量检测、预报和诊断技术、钢铁流程智能控制技术、高端装备用钢等升级需求,支持现有科技资源充分整合,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设计单位的桥梁和推广作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基础先导作用,实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多元化合作模式,在钢铁领域建设国家级行业创新平台,提高原始创新、自主集成创新能力,开展行业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创新工作,每年取得标志性创新成果.推动建设国家技术创新示范钢铁企业,支持以钢铁为主导产业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优势钢铁企业与科研院校、设计单位和下游用户的协同创新,加大创新投入,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新局面.四提升钢铁有效供给水平推动服务型制造.全面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和服务意识,推进钢铁企业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鼓励钢铁企业与下游用钢企业主动对接,围绕用户需求,结合先期研发介入、后期持续跟踪改进EVI模式,创新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供材料推荐、后续加工使用方案等一系列延伸服务,创造和引领高端需求.支持企业重点推进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电力、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重大技术装备所需高端钢材品种的研发和产业化,力争每年突破3-4个关键品种,持续增加有效供给.五发展智能制造夯实智能制造基础.加快推进钢铁制造信息化、数字化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支持钢铁企业完善基础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制造执行、企业管理四级信息化系统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建立大数据平台,在全制造工序推广知识积累的数字化、网络化.支持钢铁企业在环境恶劣、安全风险大、操作一致性高等岗位实施机器人替代工程.全面开展钢铁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评定工作,推进钢铁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在全行业推进智能制造新模式行动,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经验.重点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4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提升企业品种高效研发、稳定产品质量、柔性化生产组织、成本综合控制等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鼓励优势企业探索搭建钢铁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钢铁生产企业、下游用户、物流配送商、贸易商、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等各类资源,共同经营,提升效率.支持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在汽车、船舶、家电等重点行业,以互联网订单为基础,满足客户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鼓励优势钢铁企业建设关键装备智能检测体系,开展故障预测、自动诊断系统等远程运维新服务.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和模式,提出钢铁智能制造路线图.六推进绿色制造实施绿色改造升级.加快推广应用和全面普及先进适用以及成熟可靠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装备.全面完成烧结脱硫、干熄焦、高炉余压回收等改造,淘汰高炉煤气湿法除尘、转炉一次烟气传统湿法除尘等高耗水工艺装备.全面建成企业厂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环保在线监控体系.研发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开展焦炉和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综合污水回用深度脱盐等节能环保难点技术示范专项活动.在环境影响敏感区、环境承载力薄弱的钢铁产能集中区,加快实施封闭式环保原料场、烧结烟气深度净化等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在钢铁产业集聚区,积极探索和实施物流集中铁路运输方案,系统优化物流体系,减少物流过程中无组织排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随着我国废钢资源的积累增加,按照绿色可循环理念,注重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电炉炼钢的发展机遇.鼓励产业耦合,建设绿色工业园区,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等产业及城市间的耦合发展,实现钢铁制造、能源转换和废弃物消纳三大功能.加快钢铁行业资源能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加强冶金渣、尘泥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快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推广城市中水和钢铁工业废水联合再生回用集成技术.引导绿色消费.加快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支持钢铁企业主动参与钢结构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研发生产与钢结构建筑构件需求相适应的定制化、个性化钢铁产品,推广390兆帕及以上高强钢结构用钢,研发防火、防腐高性能钢结构用钢,探索生产标准化程度高的钢结构构配件,建立钢结构构配件统一配送中心,力争钢结构用钢量由目前的5000万吨增加到1亿吨以上.继续深入推进高强钢筋应用,全面普及应用400兆帕Ⅲ级高强钢筋,推广500兆帕及。
钢铁工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钢铁工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前言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金属制品及辅料等生产工序。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断加强,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钢铁企业协同发展,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装备不断优化,有效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
钢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主要阐明钢铁行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对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进行部署,作为“十三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五年,钢铁工业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但与此同时,行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逐步增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一)“十二五”主要成就1.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粗钢产量由3.5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12.2%。
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提高到97%。
2010年,钢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资产总计6.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10.4%,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品种质量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钢材品种齐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
关键钢材品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高强建筑用钢板、抗震建筑用高强螺纹钢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线钢、大型水电站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轨等高性能钢铁材料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保障了北京奥运会场馆、上海世博会场馆、灾后重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西气东输、三峡工程、京沪高铁等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钢铁行业十三五
钢铁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分析导读:钢铁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分析。
目前已进入“十二五”的末期,也正值钢铁企业处在适应新常态、加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极其特殊的背景下,给我们钢铁企业多元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正如本次会议的主题所示,“发展多元产业,助力转型升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多种经营工作委员会,自2002年组建以来,历经十余载,在协会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各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行业多元产业(过去称为非钢产业)的收入和实现利润水平大幅增长。
特别是“十一五”后期以来,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克服困难,使冶金钢铁企业的多元产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稳定的增长势头,为钢铁主业渡难关、保增长、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十多年来钢铁企业多元产业的发展,历经了一个艰辛的过程。
先后经历了“十五”期间的打基础阶段,也就是在冶金钢铁企业的多元产业发展初期,大部分是“大而全”、“小而全”,产业不集中,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基本依附主体的“修修补补、小打小闹”维持生存。
经历了“十一五”期间的上水平阶段。
这一时期,多元产业逐步转为产品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含量,其中一批新上项目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进入“十一五”后期至今,随着各钢铁企业越来越重视多元产业的发展,使多元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
目前,首钢、武钢等部分钢铁企业的多元产业收入或实现利润已占总收入或利润的50%。
宝钢多元产业实现收入已达近千亿元,并有一批多元产业成为行业的样板企业。
鞍钢多元产业外部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50%。
太钢集团、华凌集团、本钢集团、马钢集团、唐钢集团、包钢集团等大型钢铁企业,2013年多元产业收入比2002年的收入增长了5倍或3倍以上。
其他钢铁企业的多元产业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因此,从总体上看,钢铁企业已逐渐走上了坚持一业为主,实现多元化发展的轨道。
目前已进入“十二五”的末期,也正值钢铁企业处在适应新常态、加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
钢铁“十三五”规划发布对废钢的影响有哪些
钢铁“十三五”规划发布对废钢的影响有哪些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年(卷),期】2016(034)011
【总页数】1页(P42-4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把握机遇重在自律——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副会长李树斌谈“十三五”废钢行业发展前景 [J], 再协
2.认真实施适合钢铁工业需要的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访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副会长王镇武 [J], 王冰
3.我国废钢铁资源利用情况和\"十三五\"\r废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的简要分析 [J], 李树斌
4.废钢铁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 [J],
5.工信部发布符合《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第七批)、符合《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三批)以及撤销《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公告的企业名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钢铁“十三五”规划解读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解读材料一、钢铁工业十三五”规划为什么叫《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 —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我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有效支撑了下游用钢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与此同时,钢铁工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环境能源约束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持续困难等问题。
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已不再是大规模发展时期,将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的发展阶段,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
钢铁行业要积极适应、把握、弓I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化解过剩产能为主攻方向,坚持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质量为先、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实现调整升级,提高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作为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的指导性文件,钢铁工业十三五”规划紧紧围绕调整升级这一主线。
因此,为更准确地反映规划主题,规划名称确定为《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 —2020年)》。
二、未来五年钢铁工业面临的形势与以往有什么不同?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之基石,十二五”期间取得了显着进步,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钢铁工业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是需求呈现下降态势,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十二五”期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由2010年79%下降到2015年70%左右,重点大中型企业负债率超过70%,2015年钢协会员企业亏损达到645亿元,产能过剩已由区域性、结构性过剩演变为绝对过剩。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消费升级、四化同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钢材需求空间,经济发展仍然需要大量钢材。
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升并持续实现几年高增长,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或U型反弹,而是将经历一个L型发展阶段,总需求波动下降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产能过剩已不可能通过历史上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来消化。
钢铁“十三五”规划解读
要求,《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粗钢产能在现有 11.3亿吨基础上压减1亿-1.5 亿吨,控制在 10 亿吨以内,产能利用率由 2015年的 70%提高到 80%。 二是关于绿色发展指标。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指标大幅改善,但由于行 业总体规模大,导致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居高不下。《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单位 GDP 能源消耗 降低 1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15%的要求。为此,结合“十三五”期 间粗钢产量缓降态势,以及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的 实际,《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的目标, 分别下降 10%和15%以上。 三是关于产业集中度指标。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高度分散,是造成行业 恶性竞争的主要因素。“十二五”期间我国前 10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2010 年的 49%降至2015 年的 34%,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 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为做大而联合,协同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经济效益不好。经过 以往的挫折,国家、行业、企业各方面思路逐渐清晰,目的更加明确,方向正在 理清。更加注重区域协调的重要作用,不再追求规模的扩张,先中央后地方,树 立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市场影响力,打击违法违规企业,规范公平市场秩序,多管齐 下、持续坚持、不断调整,力争“十三五”期间前10 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目前 34%提高到60%,完成“十二五”期间未尽事宜。 四是关于劳动生产率指标。目前我国部分钢铁企业还存在机构设置复杂、重叠, 人员冗余,效率低的问题,制约了钢铁行业的提质增效,为引导行业提高生产效 率,提升综合竞争力,《规划》首次提出了主业劳动生产率目标,由目前的 514 吨 钢/人·年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的 1000吨钢/人·年以上。 五是钢结构用钢指标。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施工现场污染 小,建筑垃圾少、钢材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但我国钢结构建筑占新增城镇房屋建 筑面积比例只有 4%,距美、英等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占比超过 40%还有相当 差距。目前国家已就推广钢结构建筑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钢铁行业角 度出发,为配合做好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工作,引导我国建筑用钢从螺纹钢为主 转向结构钢材为主,《规划》提出了钢结构用钢比例的导向性目标,由目前占建 筑用钢10%提高到25%以上。 四、如何做好钢铁工业去产能工作?
“十三五”压减粗钢产能上限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本完成 “十三五 ”期 间压减粗 钢产能 1.5亿 吨 的上 限 目标任务 ;煤炭方 面 ,力争化解 过剩产能 1.5亿 吨左 右 ,确保 8亿 吨左 右煤 炭去产能 目标实现三年 “大头 落地 ”;煤 电方 面 ,淘汰关停不达标 的 30万千 瓦以下 煤 电机 组 。
障程度低 、环保 问题 突出且整 改不到位的煤 矿。
技 投人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装备 ,建设智
适应 新形 势新要 求 ,加快 北煤南 运大通 道建设 , 能高效的大型现代化煤矿 ,优化开拓布局 ,简化生产
更 多发挥 北方优质先进产能作用 ,统筹做好 去产能和 系统 ,降低生产能耗 ,减少劳动用工 ,全面提升煤 矿
电超低排放 和节 能改造 工作 ,促进煤电转型升级 。
根据实 际情 况 ,依 法依规清理整顿现有违规建设 项 目 ;严控新增 产能规模 ,结合煤 电规划建设 风险预 警等级 ,控制煤 电规划建设节奏 ;加大超低排 放和节 能改造力度 ,中部地区具备条件 的煤 电机组要 完成改 造工作 。
巩 固化解 钢铁过剩产能成果 ,严禁新 增产能 ,防 范 “地条钢 ”死 灰复燃 和 已化解 的过剩 产能 复产 。坚 持用 市场 化 、法治化手段去产能 ,通过 常态化严格执 法 和强制性 标准实施 ,促使达不 到有关标准 和不符合 产业政 策的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 出。严 把钢铁产能置 换 和项 目备案 关 ,防止 产能 “边 减边增 ”。着 力推进 钢铁企业 兼并重组 ,合理高效地利用废 钢铁资源 ,推
关停煤 电落后产能 ,清理整顿违规建设项 目,发布实 各 有关地 区要加快 违 法违 规产 能和 “地 条钢 ”等 举
钢铁工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钢铁工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前言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金属制品及辅料等生产工序。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断加强,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钢铁企业协同发展,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装备不断优化,有效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
钢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主要阐明钢铁行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对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进行部署,作为“十三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五年,钢铁工业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但与此同时,行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逐步增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一)“十二五”主要成就1.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粗钢产量由3.5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12.2%。
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提高到97%。
2010年,钢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资产总计6.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10.4%,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品种质量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钢材品种齐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
关键钢材品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高强建筑用钢板、抗震建筑用高强螺纹钢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线钢、大型水电站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轨等高性能钢铁材料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保障了北京奥运会场馆、上海世博会场馆、灾后重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西气东输、三峡工程、京沪高铁等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我国钢铁工业“十三五”发展成就和“十四五”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
我国钢铁工业“十三五”发展成就和“十四五”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作者:周维富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31期“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与改革均取得明显成效。
“十四五”时期,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改变,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均前所未有。
抓住机遇,化解挑战,钢铁工业亟须加快转型升级,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对产业发展质量、供给质量、服务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成为与社会环境共融共存的低碳绿色产业,永葆产业活力与生气。
一、“十三五”时期钢铁工业发展成就(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在需求增长与改革深化的推动下,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相关数据显示,从2015到2019年,粗钢产量从80382.5万吨增加到99634.2万吨,增长了24.0%;钢材产量从112349.6万吨增加到120477.4万吨,增长了7.2%。
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比重上升至53.3%,比2015年提升了3.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钢铁工业的经济效益也明显改善。
2019年,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677.1亿元,比2015年增长353.8%;销售收入利润率3.78%,比2015年高出2.85个百分点;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面比2015年下降25.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比2015年下降97.5%。
(二)钢铁企业之间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十三五”期间,在国家鼓励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等产业政策的推动下,钢铁工业兼并重组加速推进,钢铁企业之间的重组频繁。
如:中信集团战略重组青岛特钢,首钢重组长治钢铁、水城钢铁、贵阳钢铁、通化钢铁。
不仅如此,二线钢铁企业也在兼并重组方面发力,如德龙钢铁重组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和天津冶金集团,组建新天钢集团;沙钢集团重组东北特钢。
在兼并重组加速的推动下,2019年,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提升至39.3%,比“十二五”末上升了3.1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 - 2020年)》解读材料一、钢铁工业“十三五”规划为什么叫《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 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我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有效支撑了下游用钢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与此同时,钢铁工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环境能源约束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持续困难等问题。
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已不再是大规模发展时期,将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的发展阶段,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
钢铁行业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化解过剩产能为主攻方向,坚持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质量为先、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实现调整升级,提高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作为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的指导性文件,钢铁工业“十三五”规划紧紧围绕调整升级这一主线。
因此,为更准确地反映规划主题,规划名称确定为《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 2020 年)》。
二、未来五年钢铁工业面临的形势与以往有什么不同?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之基石,“十二五”期间取得了显着进步,“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钢铁工业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是需求呈现下降态势,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十二五”期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由2010年79%F降到2015年70流右,重点大中型企业负债率超过70% 2015年钢协会员企业亏损达到645亿元,产能过剩已由区域性、结构性过剩演变为绝对过剩。
“十三五” 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消费升级、四化同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钢材需求空间,经济发展仍然需要大量钢材。
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升并持续实现几年高增长,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或U型反弹,而是将经历一个L型发展阶段,总需求波动下降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产能过剩已不可能通过历史上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来消化。
在我国钢产量2014年达到亿吨高点,表观消费量2013年达到亿吨高点后,预计“十三五”我国钢铁生产消费将步入峰值弧顶下行期,国内粗钢消费量2020年将下降至亿一7亿吨,产量亿一8亿吨,表观消费量比2015年7亿吨减少5000万吨左右。
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将是近几年钢铁工业第一要务。
二是自主创新水平不高,有效供给水平亟待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停留在以消化吸收,跟随创新为主的阶段,尚未形成原始创新、自主集成、引领创新能力。
存在创新载体分散,各自为战,协同创新不足等问题,导致创新引领发展能力不足。
每年约300 -400万吨的关键高端钢材不能自主供应,还需依赖进口。
“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强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钢材品种、质量和服务需求将不断升级,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对钢铁工业有效供给水平提高将提出迫切需求。
钢材品种需求将呈现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趋势,产品质量要求稳定性、可靠性、耐久性水平愈发提高,对钢铁企业服务需求将由单一的材料供应商向能够统筹提供材料推荐方案、后续加工使用方案等延伸服务的服务商转变。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有效供给水平将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是能源环境约束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较老标准大大加严,目前不少企业节能环保投入历史欠账较多,还没有做到污染物全面稳定达标排放。
钢铁工业吨钢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虽逐年下降,但由于规模大,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总量总体较大。
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等钢铁产能集聚区,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
“十三五”期间,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强力推进钢铁工业向绿色制造发展。
三、《规划》中调整升级目标是如何确定的?结合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规划围绕“到2020年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的总体目标,充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等相关指标进行衔接,从化解产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品种质量等5方面提出了引导性的调整升级目标。
主要如下:一是关于去产能指标。
考虑到产能过剩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为使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合理水平,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按照国发〔2016〕6号文件要求,《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粗钢产能在现有亿吨基础上压减1亿一亿吨,控制在10亿吨以内,产能利用率由2015年的70%!高到80%二是关于绿色发展指标。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指标大幅改善,但由于行业总体规模大,导致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居高不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沧15%勺要求。
为此,结合“十三五”期间粗钢产量缓降态势,以及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实际,《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的目标,分别下降10%fl 15沖上。
三是关于产业集中度指标。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高度分散,是造成行业恶性竞争的主要因素。
“十二五”期间我国前10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2010年的49%笔至2015年的34%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
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为做大而联合,协同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经济效益不好。
经过以往的挫折,国家、行业、企业各方面思路逐渐清晰,目的更加明确,方向正在理清。
更加注重区域协调的重要作用,不再追求规模的扩张,先中央后地方,树立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市场影响力,打击违法违规企业,规范公平市场秩序,多管齐下、持续坚持、不断调整,力争“十三五”期间前10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目前34勉高到60%完成“十二五”期间未尽事宜。
四是关于劳动生产率指标。
目前我国部分钢铁企业还存在机构设置复杂、重叠,人员冗余,效率低的问题,制约了钢铁行业的提质增效,为引导行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规划》首次提出了主业劳动生产率目标,由目前的514吨钢/人•年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000吨钢/人•年以上。
五是钢结构用钢指标。
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施工现场污染小,建筑垃圾少、钢材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但我国钢结构建筑占新增城镇房屋建筑面积比例只有4%距美、英等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占比超过40泌有相当差距。
目前国家已就推广钢结构建筑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钢铁行业角度出发,为配合做好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工作,引导我国建筑用钢从螺纹钢为主转向结构钢材为主,《规划》提出了钢结构用钢比例的导向性目标,由目前占建筑用钢10%1高到25沖上。
四、如何做好钢铁工业去产能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钢铁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其中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去产能是“十三五”时期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第一要务,也是行业实现脱困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
为此,《规划》的十大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提出了要积极稳妥去产能、去杠杆,为使去产能任务切实达到预期效果,《规划》提出要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的原则,突出重点、依法依规,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重点做好严禁新增产能、依法依规去产能、推动僵尸企业应退尽退三方面工作。
主要如下:一是关于严禁新增产能。
去产能要切实取得成效,基础在于要防止一边化解过剩产能、一边仍在违规新增产能,要坚决杜绝产能“边减边增”。
为此,《规划》中去产能任务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严禁新增钢铁产能。
按照中央关于简政放权的统一部署,2014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已下放到了地方,由核准改为备案,为此《规划》要求各地“十三五”期间一律不得净增钢铁冶炼能力,对于各地拟备案的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及改造项目必须要严格执行产能减量置换,包括之前已经国家核准和地方备案的拟建、在建项目,也要执行减量置换,如果再拿以前项目经谁批准为理由,蒙混过关,只新建不置换,产能如何减的下来,又如何对正在生产而压掉的产能保持公平。
二是关于去产能中“去谁”的问题。
钢铁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不搞简单分摊、“一刀切”,重点是去除两类产能,即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产能和落后产能。
同时,考虑到“僵尸企业”占用社会资源、低价销售冲击市场,扰乱经济秩序,规划提出要将其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应退尽退。
三是关于依法依规去产能的问题。
依法依规去产能重点就是要对达不到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
用中频炉、工频炉生产建筑钢材的产能,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建筑安全隐患,必须全面取缔。
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30吨及以下电炉等落后生产设备全面关停并拆除。
具体操作上,将通过全面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等专项行动,利用卫星监测等技术手段,及时全面掌握违法违规产能线索,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依法依规实施去产能。
为增强操作层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规划》提出要结合前期已开展的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工作,把不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作为执法重点,确保不达标产能和落后产能全面退出。
五、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工作与以往有何不同?“十二五”期间,国家要求钢铁项目建设须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要实施减量置换。
鉴于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为控制钢铁冶炼项目建设,严禁新增产能,杜绝产能“边减边增”,《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对于涉及新建或改造冶炼能力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减量置换,不再执行以往的等量置换政策,包括已经国家核准和地方备案的拟建、在建项目也要按照这一要求执行。
考虑到过去部分钢铁项目的产能置换存在将已关停多年的“死产能”作为置换产能,导致置换形同虚设,钢铁产能年年增加。
为杜绝类似现象,实现“十三五”期间粗钢产能净减少1亿一亿吨的目标,《规划》明确提出在实施产能置换中四类产能不得作为置换产能,包括2015年(含)以前已淘汰产能、落后产能、列入压减任务的产能、享受奖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钢铁产能真正降下来。
六、高负债率钢铁企业如何处置?在我国钢铁行业大规模发展阶段,一些企业为快速扩张,不断举债建设,造成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整体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这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偿债能力减弱,导致债务风险上升,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债务违约现象,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