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寄养儿童分离与个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_戴柔儿(质化研究方法,整体内容分析)
寄养儿童现象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辈 家或 托 养 机 构 ,这 些孩 子也 是 “ 寄养儿童”的组成部分。
( 三 )当代独 生子 女夫妇育儿观念 淡薄 ,家庭教 育知 识
不 足
0 0 0 0
随着7 0 年代 、8 0 年代出生的我国第一批独生子女长大成 人并 成家立业 .独生子女升任父母 的 日趋增加 。他们 中的大 多数 本身就是娇 生惯养长 大的 ,缺乏 照顾兄弟姐妹 的经 验 , 对于养育孩子存 在恐惧感 。为了追求 自由生活 ,他们选择把 孩子 寄养 在长辈家或孩 子的老师 家以寻求更好 的照料 ,却忽 视 了家庭 与父母对 于孩子成长 的重要性 。这种把养育责任推
卸 出 去 的做 法 ,在 短期 内也 许 看 不 到损 害 ,但 任 何 不 良 的成 长 过 程 都 会 影 响孩 子 今 后 的生 命 质 量 。
咨询 公 司雷 格 斯 公 司 最新 公 布 的调 查 显 示 , 巾围 人 年 均工 作
( 一) “ 寄养”及 “ 寄养儿童”的定 义 根据 《 中国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 “ 寄养”是指托付 给 别 人 抚 养 或 饲 养 。本 文 所 定 义 的 “ 寄养 儿 童 ”是 指 由于 工 作繁 h : 无暇照顾或 父母违反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超生等原 因而
但在中国由于受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封建因此本文将在寻找寄养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幼思想的影响许多人仍然选择违法生育而为了逃避罚款与儿身心发展特点去探究寄养环境寄养人教养方式及疏离的革职他们把超生的子女送到亲戚或朋友家寄养这样一亲子关系对儿童产生的影响使社会关注寄养儿童的生存现个新的弱势群体寄养儿童诞生了
家庭寄养模式下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以P市儿童福利院为例
家庭寄养模式下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①——以P市儿童福利院为例姜绪明周玉萍李鸿建②(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通过对P市儿童福利院寄养儿童为期一年的调研,发现寄养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采取社工介入寄养家庭的方式来可以促进寄养儿童的社会化的完成。
社工的介入给福利机构和家庭减轻了心理负担,同时也帮助了寄养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寄养模式儿童社会化社工介入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
这些个人、群体和机构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
“这些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等。
对于一个健康、正常的儿童来说,其社会化过程的完成有赖于他所处的环境中是否具备社会化所必需的这些社会条件。
如果剥夺了某些必要的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化必然出现重大缺陷而无法达到正常的水平” [1]88。
寄养家庭儿童社会化虽然有替代性的家庭环境,但毕竟不是亲生父母,儿童自身也面临着福利院和寄养家长的双重管理,探讨家庭寄养模式下的儿童社会化问题,是为了促使这些儿童顺利社会化,予以他们成长需要的满足。
一、P市儿童福利院的家庭寄养现状在家庭寄养模式的分类上,有研究者将家庭寄养分为城市型、农村型、城乡交界型和院舍形态型[2]175,而P市的寄养模式就属于典型的城乡交界型。
P市儿童福利院周边的几个社区(如:C社区、D社区、E社区等)都在城市的边缘,紧邻城市,但户籍上属于农村。
村民收入不是很高,但靠城市不远,大多有一些副业可以做,生活并不贫困。
①本文系201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福利院儿童的社会化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批准文号:2012238;系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儿童福利院的合作课题成果之一。
②作者简介:姜绪明(1992——),男,陕西平利人,太原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社会文化研究.030024.周玉萍(1964——),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非营利组织研究.030024.李鸿建(1974——),男,四川西充人,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心之桥”社会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福利院工作研究.030024.与其他城乡交界处的寄养家庭不一样的是:P市儿童福利院周边社区寄养家长们大都信奉天主教。
最新-试论家庭寄养研究文献综述 精品
试论家庭寄养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摘要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经历了学科理论的介绍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本土化的历程。
本文试对近10多年间,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学术研究的状况做一个粗略的文献综述。
对其理论构架做一个大致梳理,以明了我国家庭寄养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以便于今后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者在此领域的拓展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论文关键词家庭寄养孤残儿童寄养模式家庭寄养作为一项对孤残儿童的关爱事业,体现了对孤残儿童的人道主义关怀,最初产生于西方。
伴随着改革开放,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在国内蓬勃发展。
家庭寄养模式作为对传统的院舍养育的创新与突破,对孤残儿童的成长,乃至中国福利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从国外引入国内的模式,家庭寄养模式要融入中国,必然要适应中国国情,经历一系列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传入中国以来,国内已经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学者及优秀论文。
本文将对国内关于家庭寄养事业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以给出国内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研究的详细介绍。
下面将按照相关分类,就国内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研究现状给予详细说明。
一、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的研究目前在中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事业主要由各级儿童福利院统筹管理。
儿童福利院按照有关家庭寄养的政策,开展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政策对家庭寄养事业开展和推广的重要性。
对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政策研究,基本包含对政策的详细介绍、对政策缺陷的补充和对政策发展建议的探讨。
吴鲁平、韩小雷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研究》一文中,详细对各个时期的家庭寄养政策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文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在施行中的详细问题进行阐述。
张益萍、罗艳珠的《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法律规制探讨》一文则是对家庭寄养事业的补充性说明,侧重于对当前家庭寄养政策漏洞的探讨,试图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家庭寄养事业严格规范。
家庭寄养研究文献综述
家庭寄养研究文献综述作者:张露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14期摘要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经历了学科理论的介绍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本土化的历程。
本文试对近10多年间,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学术研究的状况做一个粗略的文献综述。
对其理论构架做一个大致梳理,以明了我国家庭寄养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以便于今后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者在此领域的拓展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家庭寄养孤残儿童寄养模式作者简介:张露,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9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5-242-03家庭寄养作为一项对孤残儿童的关爱事业,体现了对孤残儿童的人道主义关怀,最初产生于西方。
伴随着改革开放,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在国内蓬勃发展。
家庭寄养模式作为对传统的院舍养育的创新与突破,对孤残儿童的成长,乃至中国福利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从国外引入国内的模式,家庭寄养模式要融入中国,必然要适应中国国情,经历一系列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传入中国以来,国内已经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学者及优秀论文。
本文将对国内关于家庭寄养事业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以给出国内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研究的详细介绍。
下面将按照相关分类,就国内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研究现状给予详细说明。
一、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的研究目前在中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事业主要由各级儿童福利院统筹管理。
儿童福利院按照有关家庭寄养的政策,开展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政策对家庭寄养事业开展和推广的重要性。
对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政策研究,基本包含对政策的详细介绍、对政策缺陷的补充和对政策发展建议的探讨。
吴鲁平、韩小雷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研究》一文中,详细对各个时期的家庭寄养政策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文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在施行中的详细问题进行阐述。
4-5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文献综述的分析
终极评价
把儿童看作自身社会化过程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当前儿童社会化研究的趋势。儿童既是需要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主体。一方面,儿童是社会中的儿童,他依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受社会的制约和影响: 另一方面,儿童又是积极能动的主体,参与并影响着自身的社会化。简斯特里劳、贝特斯、凯利等人也从不同角度研究表明,儿童气质影响着父母的教养方式。总之,人们十分重视探讨儿童气质的间接作用。虽然我国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也已涉足这一领域,但对探讨4一5岁幼儿的气质对父母教养行为及其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以便向家长提供有关知识,帮助家长认识并重视儿童气质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养方式,以摆脱儿童消极气质特点的影响,为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补充资料。
研究方法
家长问卷法
研究结论
幼儿气质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气质维度中的节律性、趋避性、适应能力、反应强度、心境这五个维度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上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幼儿气质是影响父母教养行为的重要因素。容易引发父母良好的教养行为的积极气质因素有: 低或中等程度的活动水平,强的节律性,较强的趋向性,高适应能力,低反应强度,积极的心境,较低的注意力分散度和较低的反应阈限; 容易引发父母不良的教养行为的消极气质因素有: 高活动水平、低节律性、退缩、低适应能力、高反应强度、消极的心境和高反应阈限。父母的鼓励独立与鼓励成就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索。家庭教育的真谛与精髓是对孩子进行“ 激 励”。气质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既有直接作川,也通过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而对其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文献综述的分析
文献来源
[1]张榕芳.4-5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
寄养儿童成长处境
寄养儿童可能因为担心被抛弃或再次失去 家庭而感到不安和焦虑。
缺乏支持
寄养儿童进入新的家庭环境后,可能需要 时间适应,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 遇到各种困难。
寄养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缺乏家庭和 社会的支持和关注,这可能导致他们出现 各种心理问题。
心理辅导与干预措施
提供稳定的环境
为寄养儿童提供稳定的生活和情感支持, 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
VS
公益组织与志愿者服务
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可以为寄养儿童提供各 种形式的帮助和支持,如提供家庭照料、 提供学习辅导、组织文体活动等。这些组 织和志愿者可以为寄养儿童创造一个更加 温馨、关爱的成长环境。
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服务
家庭照料
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可以为寄养儿童提供家庭照料服务,确保他们的 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
校园文化
学校是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氛围,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文化体验,对于 寄养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影响。
04 寄养儿童社会环 境
社会对寄养儿童的关注与支持
关注与支持
社会对寄养儿童的关注和支持是寄养儿 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社会可以通过 各种途径,如媒体宣传、社区活动、公 益组织等,为寄养儿童提供关注和支持 。
寄养儿童通常年龄较小,需要适应新环境,面临心理和情感挑战,以及与原生 家庭分离带来的种种问题。
寄养儿童面临的问题
心理问题
寄养儿童可能面临焦虑、抑郁、 自卑等心理问题,需要关注其心
理健康,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情感问题
寄养儿童可能面临与原生家庭成 员失去联系、与寄养家庭关系不 亲密、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 题,需要建立良好的情感支持体
单亲家庭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
隔代 教 养是 相 对于 亲子 教 养而 言 的一 种特殊 的 教 养形式 ,主要 由祖 辈 家长 担 当起对 孩 子实 施教 育 和抚 养 的责 任 。然 而 ,在 隔 代教 养 家庭 中 。还存 在
一三Leabharlann 、案 例 描 述 和 问题 分 析
( )案例 1 一 :硕 硕 家的 隔代 教 养
忙 于工作无 暇 照顾他 ,将教 养硕 硕 的 重任 交给 了爷
爷奶奶 。老 两 口因晚年 丧 子 ,把 全 部 的爱都 放 到 了
孙 子这根 “ 苗” 身上 。 独
早 上 ,爷 爷 刚把 硕硕 送 到 幼儿 园,硕硕 就 开始 哭 闹 ,带班 老师赶 紧把 硕 硕 和 爷爷 准备好 的 零食及
笔 者结 合在 幼儿 园的实 习经 历 和周 围熟 悉 的单 参与 活动 ,他 也从 不 理会 。 自由活动 时 问 ,硕 硕 只 亲家 庭 隔 代教 养情 况 .通过 追 踪 观察 和 深度 访 谈 [ 是 独 自一人 玩 家里带 来的 玩具 .从 不 和其他 小朋友 ] 等方 法对 两种 具 有代 表性 的单 亲 隔代 家庭 及 幼儿 进
来也 是 “ 滔 不 绝 ” 滔 。说 得 秦 缙 低 下 了头 。 最后 , 高老 师说 :
“ 看 , 你 犯 了这 么 多错 误 ,我 要 罚 你 明 天 不 玩 大 型 玩 具 . 你
记住 了? ”第二天 , 3所有的小朋友都去玩 大型玩具 的时候 , - '
高老 师 果 然 没 有 让 秦 缙玩 .笔 者看 到 秦 缙 一 个 人 坐在 大 型 玩 . 具 旁 的 草 坪 落 落 寡 欢 。便 问他 为什 么老 师 罚 他 不 许玩 大 型玩
使孩 子形 成不 良的 心理倾 向 。同时 ,老人 往往 还 会 种 宽容甚 至 放任 的态度 。老师 告诉 爷 爷硕 硕 的一 些
《2024年0-3岁儿童隔代教养现状与对策研究》范文
《0-3岁儿童隔代教养现状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0-3岁儿童的隔代教养现象日益突出。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直接参与儿童的成长过程,因此,祖辈承担了这一重要的教育任务。
然而,隔代教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一定影响,也对家庭关系和社会发展带来挑战。
本文旨在研究0-3岁儿童隔代教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隔代教养现状1. 现状描述目前,许多家庭因父母工作忙碌等原因,选择将儿童的早期教育责任交由祖辈承担。
隔代教养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然而,由于祖辈与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在教养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2. 问题分析(1)教育观念落后:部分祖辈的教育观念较为陈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
(2)教育方法不当:部分祖辈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溺爱或严格,导致儿童性格、行为等方面出现问题。
(3)沟通不足:祖辈与父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导致教育理念不一致,影响儿童的成长。
(4)缺乏教育资源:部分家庭在隔代教养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教育资源,如早教机构、亲子活动等。
三、对策研究1. 更新教育观念为解决教育观念落后的问题,需要加强对祖辈的教育培训,让他们了解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家庭教育课程等方式,提高祖辈的教育素养。
同时,父母也要积极与祖辈沟通,共同制定教育计划,确保教育理念的一致性。
2. 改进教育方法针对教育方法不当的问题,建议祖辈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关爱又要适度严格。
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同时,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游戏等方式,丰富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效果。
3. 加强沟通与交流为解决祖辈与父母之间沟通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可以通过定期的家庭会议、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方式,分享儿童的成长情况和教育经验。
隔代教养下幼儿艺术教育的个案研究
隔代教养下幼儿艺术教育的个案研究隔代教养指的是父母因各种原因无法亲自照顾孩子,将孩子寄养在祖父母家中。
这种方式在一些家庭中比较常见,但是由于祖父母的年龄和观念差异,可能会对幼儿的教育产生一定影响。
尤其是在幼儿艺术教育方面,隔代教养下的幼儿可能面临着更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以某家庭为例,进行个案研究,探讨隔代教养下幼儿艺术教育的情况和影响。
一、家庭背景该家庭是一个典型的隔代教养家庭,父母因工作原因无法照顾孩子,将孩子寄养在祖父母家中已有数年。
父母工作繁忙,平时难以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而祖父母在教育方式和观念上与父母有所不同。
这种家庭背景下,孩子的艺术教育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艺术教育情况1.家庭环境对艺术教育的影响在祖父母家中,孩子接受的艺术教育主要来自于祖父母的影响。
由于祖父母的年龄较大,他们对艺术的认识和欣赏有着自己的标准和偏好。
孩子在艺术教育方面受到了较为传统和保守的影响,缺乏对现代艺术的认知和欣赏,同时也缺乏对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的了解。
2.外部教育资源的缺乏在祖父母家中,孩子接受的艺术教育主要局限于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
但是由于祖父母的年龄和文化程度有限,他们对于艺术教育的引导和指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家庭和学校资源有限,孩子无法接触更广泛和深入的艺术教育资源,这也对孩子的艺术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对孩子的影响1.局限性和保守性2.学习动力和兴趣四、对策和建议1.家庭教育引导父母应该在工作之余,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参与艺术活动,开阔孩子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父母也应该和祖父母进行沟通,共同制定孩子的艺术教育计划,让孩子接触更多的艺术资源和活动。
2.学校教育资源开拓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艺术教育资源和课程,让孩子在学校也能接触到更广泛和深入的艺术教育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综合能力。
3.社会教育资源整合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艺术教育资源和活动,例如艺术展览、表演赛等,让孩子能够在社会环境中接触到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和审美能力。
亲属寄养儿童分离与个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_戴柔儿(质化研究方法,整体内容分析)
2.1.2
代养人提供给 F3 无所不能感
F3 出生后的主要照料
者为爷爷 。 她在爷爷奶奶身边的生活十分受宠 , 亲戚 “ 当然都 让着我 , 然后我爷爷也不管 (F3-222 )”“ 我干 什 么 他 也 不 管 (F3-225 )”,“ 该 上 幼 儿 园 了 , 那 我 ( 爷 爷 ) 去 ; 该 接 了 , 早 早 就 去等我 。 因为比如说我顺口说一句 , 爷 爷 今 天 我 要 第 一 个 出 校门 , 然后他就会第一个去等我 (F3-202-203 )”。 “ 我 爷 爷 那 个人特别慢 、 特别勤劳 , 就是那种每天 不 干 别 的 , 在 家 里 打 扫 卫生 , 给我们做饭吃 …… 所 以 我 爷 爷 当 时 带 了 我 四 年 …… 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年
第 20 卷
第6期
· · 875 为 由 亲 属 代 为 抚 养 让 自 己 变 得 比 较 “ 独 立 (F2-51 、57 、59 )”。 “ 因为一开始没有像其他的父 母 一 样 …… 其 他 的 父 母 一 定 是 比较宠自己的女儿 …… 但因为那 边 是 大 家 庭 , 所 以 也 有 其 他 的 小 孩 子 …… 所 以 啊 , 也 不 可 能 只 照 顾 我 一 个 , 也 一 定 会 让 你有自由 …… 所以现在比较独立 。 ”(F2-124-129 )
其中分离个体化历程阶段又包括分化期练习期和解期个体化形成及情绪个体恒常期23esman等人都认为青少年时期有另一次类似婴幼儿时期的分离个体化历程主要是处理青少年与其家庭关系特别是处理与父母亲或重要照顾者的关系早年有亲属寄养经历的儿童一方面有面对新环境的体验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初始照顾者的遗弃他们体验到的是双重的分离这样的分离将会如何影响个体的分离个体化发展本文将进行初步探索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典型抽样和方便抽样结合的方式选取四名符合研究界定的被试要求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四名隔代亲属之一代为抚养时间超过年且期间不与父母共同生活
幼儿隔代教育调研与纾解实践
幼儿隔代教育调研与纾解实践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封建家庭的瓦解,隔代教育现象也在逐渐增多。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姥爷姥娘或其他亲属代替父母对孩子进行教养、照顾和培养的现象。
隔代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例如可以减轻父母的子女抚养压力,但同时也存在许多负面影响,例如家庭分离、亲子关系疏远、道德观念不统一等。
本文将对幼儿隔代教育的现状和纾解实践进行探讨。
一、幼儿隔代教育的现状幼儿隔代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老年社会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居民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老年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了4亿,中国的老年人口已经进入了迅速增长阶段。
这意味着,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人会选择隔代教育方式来照顾孙辈。
隔代教育的现状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很多家庭因为工作、生活原因无法照顾孩子,而祖辈们却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孙辈成长。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祖辈们也可以为孙辈提供更好的教育、生活条件,例如吃好的、玩好的等等。
因此,对于一些家庭来说,让孩子与祖辈一起生活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隔代教育虽然可以缓解父母抚养压力,但是却会带来许多问题。
首先,隔代教育会加剧家庭分离的情况。
很多孩子跟随父母的爱人远离家乡,而祖辈们则留在故乡,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和祖辈的距离会变得更远。
其次,隔代教育也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很多孩子由于跟随祖辈生活时间的增加,而忽略了父母在教育、生活中的重要性。
另外,隔代教育也容易导致道德观念不统一,孩子和祖辈在态度、习惯、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也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针对隔代教育带来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对问题进行纾解。
一方面,需要家长关注孩子与祖辈的情况,保持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在祖辈身边的情况,包括生活、饮食、学习等方面的情况,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
另一方面,需要祖辈与孩子一起进行教育。
家庭寄养模式与孤残儿童心理及人格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会 经济 文化水 平 的进 步 , 对 孤 残儿 童 心 身 健 康 发育 的 高 度 关 注 已 经 成 为 全 世 界 范 围 内 共 同 的 认 识 。关
于 儿 童 福 利 研 究 领 域 的 学 者 一 直 在 探 索 较 好 的有 利
于 孤 残 儿 童 心 身 健 康 发 育 的 良好 抚 育 模 式 。 有 学 者
的 时 间越 长 , 越有利于寄养 儿童 的主观幸福体验。
吴鲁 平等 人结 果显 示 家 庭 寄 养 儿 童 的 生理 状 况 、 心
理健 康水 平 、 社会适 应 能力 等得 到提 高 , 寄 养 家 庭 的 人 际关 系和 睦程度 、 家 庭 成 员 的 自我 认 同 感 和 成 就 感 等均有 所提 高[ 3 ] 。
随 着 生 物 一 心 理 一 社 会 医 学 模 式 的 发 展 以及 社
多数 性格外 向 、 交 流 能 力 、自理 能 力 得 到 显 著 提 高 。 由此 可 见 , 家庭 寄养 的确 是 一 种 高 效 率且 有 利 于 孤
残儿 童成 长 的养育模 式 [ 1 ] 。 2 寄 养 家庭 特 征 对 儿 童 心 理 健 康 的 影 响
童 的身心 发育 越好 [ 2 ] 。崔 丽 娟 、 秦 茵 等研 究 显 示 寄
隔代教养家庭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现状的个案研究
隔代教养家庭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现状的个案研究作者:殷丽敏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14期一、问题的提出英国的洛克认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年轻的父母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工作上,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教养问题就成为了(外)祖父母的责任,也就出现了隔代教养这一名词。
《中国青年报》2012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作过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年轻人隔代寄养孩子的现象十分普遍。
陈璐等人(2014)指出,对幼儿进行隔代教养,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家庭教育的整合力量,另一方面能密切祖、父辈的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祖辈们通常有充分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且能耐心地与孩子沟通。
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是新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的一种现实要求。
因此,笔者从隔代教养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一热点问题入手,以个案的形式呈现出隔代教养对幼儿多种行为习惯的影响,了解隔代教养家庭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主体、方式、内容等剖析隔代教养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利弊,并据此提出教育对策,为隔代教养家庭提供实践的参考。
(一)隔代教养的概念关于隔代教养的概念很多,笔者比较赞同的是程翔宇在《近5年国内隔代教养对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综述》(2013)中对于隔代教养的界定:隔代教养是指在家庭中主要由祖辈们来承担对孩子的照顾、教养等责任的一种教养形式,其又有完全隔代教养和不完全隔代教养之分,前者主要指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孩子完全由祖辈单独抚养,后者指父母与祖辈共同承担对孩子的教养,但以祖辈为主。
(二)幼儿行为习惯的概念“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
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
幼儿行为习惯可以理解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在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良好的自动化动作或行为。
自闭症儿童家长教养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自闭症儿童家长教养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社会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认识逐渐加深,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家庭教养问题已成为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议题。
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互动、沟通能力以及行为模式上存在显著障碍,这对家长在教养过程中提出了特殊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自闭症儿童家长教养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深入理解自闭症儿童家庭教养的现状、挑战以及有效的干预策略。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了数个具有代表性的自闭症儿童家庭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深入访谈、观察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了关于家长教养行为、家庭环境、儿童发展状况等方面的详实数据。
文章首先介绍了自闭症儿童家庭教养的背景和重要性,随后详细分析了所选个案的基本情况,包括儿童的诊断情况、家庭结构、家长的教育背景等。
在分析阶段,本文着重探讨了家长在教养自闭症儿童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如沟通障碍、行为管理问题、社会适应挑战等,并分析了这些困难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同时,本文还评估了家长在教养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包括正面强化、社交技能训练、家庭支持网络构建等,并探讨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文总结了自闭症儿童家长教养行为干预的关键发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自闭症儿童家庭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养指导。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质量,也为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 文献综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自闭症儿童家长教养行为干预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帮助家长更有效地教养自闭症儿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长教养行为的评估与干预策略上。
例如,Smith等人(2010)提出了家长参与的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模型,强调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还有研究关注到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家长的教养行为(Johnson Roberts, 2015)。
《2024年0-3岁儿童隔代教养现状与对策研究》范文
《0-3岁儿童隔代教养现状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0-3岁儿童的隔代教养现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隔代教养指的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孙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行为。
本文旨在探讨0-3岁儿童隔代教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相关家庭和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0-3岁儿童隔代教养现状(一)现状描述随着年轻父母工作压力的增加和育儿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来照顾0-3岁儿童。
这种教养模式在农村和城市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更为明显。
隔代教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儿童成长的需要,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二)问题分析1. 教育观念差异: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教育观念往往与年轻父母存在差异,导致教育方式不一致。
2. 过度溺爱:部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孙子女过于溺爱,忽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 缺乏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教育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4. 教育资源不足:部分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难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家庭教育观念的引导1. 家庭成员应共同学习先进的育儿理念,确保教育方式一致。
2. 年轻父母应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进行沟通,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
3. 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提高家庭成员的教育水平。
(二)提高教育质量1.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教育环境。
2. 学校和幼儿园应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3. 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1. 家庭成员应定期进行沟通,分享孩子的成长情况和教育问题。
2. 建立家庭群聊或家庭会议制度,共同商讨教育问题。
3. 鼓励家长与学校和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教育情况。
四、实践案例分析(一)成功案例某地区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提高了家庭成员的教育水平。
家长们学习了先进的育儿理念和教育方法,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制定了教育计划。
《个案管理模式介入事实孤儿成长困境的实践研究》
《个案管理模式介入事实孤儿成长困境的实践研究》一、引言事实孤儿,指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得到法律认可的父母抚养的孤儿,他们往往面临着生活、教育、心理等多方面的困境。
这些困境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事实孤儿的成长困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个案管理模式介入事实孤儿成长困境的实践研究,探讨其应用效果及对解决该问题的启示。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实孤儿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这些孤儿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抚养,往往在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
个案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工作方法,可以针对孤儿的个体需求进行精准帮扶。
因此,研究个案管理模式介入事实孤儿成长困境的实践,对于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个案管理模式的应用(一)应用流程个案管理模式在介入事实孤儿成长困境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应用流程。
首先,对孤儿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其次,根据孤儿的个体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
然后,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进行跟踪服务,确保服务计划的实施。
最后,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服务计划。
(二)实施方法在实施个案管理模式时,需要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建立孤儿档案,记录其基本情况及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其次,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孤儿建立自信心,缓解心理压力。
同时,提供教育支持,确保孤儿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此外,还可以通过物质帮扶、家庭关爱等方式,为孤儿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四、实践效果分析(一)成功案例分析通过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许多事实孤儿的成长困境得到了有效解决。
例如,某事实孤儿因家庭贫困无法继续接受教育,社会工作者通过与相关部门协调,为其提供了教育支持,使其重返校园。
还有一名事实孤儿因心理问题影响了生活和学习,社会工作者通过心理疏导和家庭关爱等方式,帮助其走出了心理困境。
(二)效果评估及启示通过对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效果评估,我们可以发现该模式在解决事实孤儿成长困境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隔代抚养家庭中孩子的自我成长感受研究
隔代抚养家庭中孩子的自我成长感受研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隔代抚养家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家庭形式在一些地区逐渐增多。
幼儿隔代教育调研与纾解实践
幼儿隔代教育调研与纾解实践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不在一起生活,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幼儿的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大,许多家庭面临着无法照顾好孩子的问题。
隔代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本文旨在调查幼儿隔代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一些纾解实践的方法。
我们对幼儿隔代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100个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发现,40%的家庭存在幼儿隔代教育的现象。
大多数是因为父母工作忙碌无法照顾孩子,也有一部分是因为父母婚姻破裂导致的。
调查还发现,幼儿隔代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纾解幼儿隔代教育给幼儿带来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提出了一些纾解实践的方法。
父母应提高对幼儿的关注度。
虽然父母在工作中忙碌,但他们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增强亲子沟通。
父母应安排更多的陪伴时间。
他们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减少加班或外出的次数,多留陪伴孩子的时间。
父母还可以在每周末或假期时,带孩子外出游玩,增加亲子共同体验的机会。
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孩子的人也需要了解和关心孩子的成长。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亲子活动、陪伴孩子做作业等方式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幼儿园和学校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邀请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加强亲子交流,减少隔代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通过以上的实践方法,我们可以纾解幼儿隔代教育带来的影响。
我们也要意识到,隔代教育无法完全消除。
毕竟,家庭状况不同,有些情况下隔代教育是无法避免的。
我们需要关注隔代教育所带来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幼儿隔代教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
通过一些纾解实践的方法,我们可以减轻这种影响。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幼儿隔代教育的研究,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
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家庭教育是实现儿童社会化基本内容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亲近社会行为和正确的角色意识、帮助儿童建立起和谐的友伴群体。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是其人生发展的垫脚石,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
儿童的社会化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逐步完成的长期的过程。
家庭对儿童的抚养方式是对儿童的社会化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对儿童的早期社会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主要概述国内学者对儿童社会化的相关研究,文章从家庭结构、父母的文化素养、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育目标、家庭气氛几方面进行对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进行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变化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重要性,表明研究思路逐渐出现生态化和立体化的趋势,说明了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表现出综合化、现代化和实用化的一些特点。
社会化是儿童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家庭教育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因素,社会化的重要中介变量,它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
随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国内外学者都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儿童社会化概念的综述涂尔干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成员中形成“足够的同质性”,在儿童的内心初步确立为集体生活所必须的“相似性”,即形成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①。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系安娜·萨恩森博士认为,“社会化就是指儿童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爱别人、怎样接受别人的爱”②。
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社会化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青少年对社会化所做出的贡献正如他从社会化所得到的同样多,从那时便产生了‘运算’和‘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和共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代养人提供给 F3 无所不能感
F3 出生后的主要照料
者为爷爷 。 她在爷爷奶奶身边的生活十分受宠 , 亲戚 “ 当然都 让着我 , 然后我爷爷也不管 (F3-222 )”“ 我干 什 么 他 也 不 管 (F3-225 )”,“ 该 上 幼 儿 园 了 , 那 我 ( 爷 爷 ) 去 ; 该 接 了 , 早 早 就 去等我 。 因为比如说我顺口说一句 , 爷 爷 今 天 我 要 第 一 个 出 校门 , 然后他就会第一个去等我 (F3-202-203 )”。 “ 我 爷 爷 那 个人特别慢 、 特别勤劳 , 就是那种每天 不 干 别 的 , 在 家 里 打 扫 卫生 , 给我们做饭吃 …… 所 以 我 爷 爷 当 时 带 了 我 四 年 …… 就
寄养经历的儿童进行深入访谈 , 采用整体内容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 结果 :① 第一次分离个体化期间生活 在寄养家庭的儿童其分离个体化发展有两种情况 : 不能发展或同原生家庭类似 ;② 辗转原生家庭和寄养家庭的成长 过程 , 所面临的特殊心理发展任务 : 维 持 与 父 母 的 心 理 连 接 , 维 持 与 寄 养 家 庭 代 养 者 的 心 理 连 接 , 平 衡 与 父 母 、 代 养 者之间的心理连接 ;③ 有亲属寄养经历的儿童其青春期分离个体化发展出现延迟 。 结论 : 与养育者建立心理连接是 有寄养经历儿童分离个体化发展的基础 ; 渡过整合危机是有寄养经历儿童分离与个体化继续发展的前提 。 【 关键词 】 寄养 ; 儿童 ; 分离与个体化 ; 个案研究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3611(2012)06-087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eparation -Individuation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ho were fostered by kins.
Methods: Have in -depth interviews with 4 children adopted by typical and convenient sampling, the interviews were recorded and then transcribed and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holistic content analysis. Results: ①Children who were fostered by kins during the first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would face two different situations: no development or similar de velopment with those who cared by parents. ② Children who lived a life between own family and the foster family need to complete particular psychological task: to maintain the connection with their parents, to form emotional connection with the kins, also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hem. ③Adolescenc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ho were fos tered by kins would delay possibly. Conclusion: To children who were fostered by kins, forming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with caregivers is the basis of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development, and getting through the crisis of reunion is a prerequisite to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further development.
在中国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由亲属代替养 育即亲属寄养的情况非常普遍 ,“ 留守儿 童 ” 即 多 处 于 亲 属 寄 养状态中 。 近年来我国已经有大量学者试图研究有亲属寄养 经历的儿童的成长情况 。 研究发现 , 相较于一般儿童 , 他们在 自尊 、 心理 控 制 源 以 及社会适应性上都存在显 著 性 差 异 , 并 存在人格方面的问题 [1,2]; 其独立性更强 , 但 情 绪 更 为 淡 漠 、 消 沉 , 对事物的兴趣和关心也更为淡薄 ; 也 有 学 者 找 到 了 个 别
不同的阶段 。 Mahler 等人经过多年的发展与修正提出婴幼儿 的心理发展历程如下 : 正常自闭阶段 , 正常共生阶 段 和 分 离 个体化历程 。 其中分离 - 个体化历程阶段又包括分化期 、 练习 期 、 和解期 、 个 体 化 形 成 及 情 绪 个 体 恒 常 期 [23]。 其 后 一 些 学 者 , 如 Blos 和 Esman 等人都认为青少年时期有另一次类似婴 幼儿时期的分离 - 个体化历程 , 主要是处理青 少 年 与 其 家 庭 关系 , 特别是处理与父母亲 ( 或重要照顾者 ) 的关系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年
第 20 卷
第6期
· · 875 为 由 亲 属 代 为 抚 养 让 自 己 变 得 比 较 “ 独 立 (F2-51 、57 、59 )”。 “ 因为一开始没有像其他的父 母 一 样 …… 其 他 的 父 母 一 定 是 比较宠自己的女儿 …… 但因为那 边 是 大 家 庭 , 所 以 也 有 其 他 的 小 孩 子 …… 所 以 啊 , 也 不 可 能 只 照 顾 我 一 个 , 也 一 定 会 让 你有自由 …… 所以现在比较独立 。 ”(F2-124-129 )
[3]
影响因素 , 比如说父母的陪伴会影响儿 童 的 孤 独 感 [4], 与 父 母 分 别 时 间 不 同 的 儿 童 在 获 取 社 会 支 持 方 面 有 差 异 ,忽 视 情
[5]
况会影响儿童的成长 [6]。 另有研究发现 , 农村初中子女的第一 次寄养的家庭均为亲属家庭 , 即属于亲属寄养范畴 。 亲属寄
【Key words 】
Foster ; Children ;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 Case study
童提供相应的照顾 。 而我国的亲属寄养情况通常属于私人性 亲属寄养 , 与西方正式的亲属寄养有所不同 。 目前西方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并不是很一致 。 有研究显示 亲属寄养与其他寄养方式相比 , 具 有 很 多 优 势 。 儿 童 经 历 更 少的安置改变 [12-14], 可以降低迁移性创伤 [15]。 相较于其他寄养 方式的儿童而言 , 亲属寄养儿童有更好的行为功能 [14], 有更强 的归属感 [16]。 也有研究显示比起被非亲属寄养照料者所安置 的儿童 , 亲属寄养儿童面临更大的困难 [17], 并有可能获得更多 的医疗诊断 [18]。 亲属寄养若以亲属收养方式结束的话 , 其消极 影响可能更大 [19]。 在此基础之上 , 研究者努力发现造成差异的 影响因素 。 研究结果表明 , 亲属有物质使用问题 , 犯罪史和教 养 技 巧 低 都 会 导 致 儿 童 再 次 进 入 寄 养 系 统 的 高 风 险 [20], 亲 属 的无私或家族责任感 [21]可以增加寄养儿童与原生家庭的情感 连结 。 但亲属照料者通常年纪更大 [14], 有更多的健康和经济问 题 [22]也带来了一定困扰 。 分离与个体化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 分离 ” 是指个体一开始与母亲有共生 关 系 之 后 , 就 开 始 了 分 离的过程 ; 而 “ 个体化 ” 是个体在分离 - 个体化历程 中 , 形 成 自 我特质的过程 。 这两个过程是互补 的 , 但 又 是 非 常 明 显 的 不 同的发展过程 。 该历程又可分为在婴幼年和青少年时期两个
· · 874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 20 No. 6 2012
亲属寄养儿童分离与个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
戴柔儿 , 贾晓明
(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北京 100081 )
【 摘要 】 目的 : 探索有亲属寄养经历儿童的分离与个体化发展情况 。 方法 : 采取典型及方便抽样对四名早年有亲属
untary ) 亲属寄养两种 , 其中前 者 指 从 始 至 终 都 没 有 相 关 福 利
机构介入的情况 [10]。 西方大量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于正式的 亲属寄养领域 , 它通常以法律层面剥 夺 父 母 的 抚 养 权 利 为 前 提 , 指亲属在儿童福利机构的监督之下成为寄养父母 , 为儿
[11]
早年有亲属寄养经历 的 儿 童 , 一 方 面 有 面 对 新 环 境 的 体 验 , 另 一 方 面 又 要 面 对 初 始 照 顾 者 的 “ 遗 弃 ”, 他 们 体 验 到 的 是双重的分离 。 这样的分离将会如何影响个体的分离个体化 发展 , 本文将进行初步探索 。
1
1.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以典型抽样和方便抽 样 结 合 的 方 式 , 选 取 四 名 符 合 研 究
+ / 0 + +
2.2
儿童期 : 进入寄养家庭或回到原生家庭
到了 4 岁之后 ,4 个被访者都经历生长环境的重大改变 。
F1 、M1 从原生家庭到寄养家庭生活 , 而 F2 、F3 从寄养家庭 回
到原生家庭 。 他们分别带着第一次 分 离 个 体 化 发 展 的 结 果 , 进入新的被养育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