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安全 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行政执法知识讲座PPT演示稿

授课内容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与特征 二、行政处罚的原则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 四、行政处罚的设定 五、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六、行政处罚的管辖 七、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 八、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 行政处罚是指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者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 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破坏行政管理秩序尚未 构成犯罪,依法应当给予处罚的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所实施的行政法律制裁。
罚。 行政机关可以根据申辩的事实对当事人加重处罚。 行政机关可以根据申政处罚决定书中, 应当告知被处罚人可向( )申请行政复议。
A、城区人民政府 B、晋城市公安局 C、公安部 D、晋城市人民政府
三、 行政处罚的种类
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 议通过) 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共8章83条)
3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第三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第四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第一节 申请与受理 第二节 审查与决定 第三节 期限 第四节 听证 第五节 变更与延续 第六节 特别规定 第五章 行政许可的费用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法律可以授权一定的组织行使行政处罚权。 行政法规可以授权一定的组织行使行政处罚权。 地方性法规可以授权一定的组织行使行政处罚权。 规章可以授权一定的组织行使行政处罚权。
如何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 PPT

④发展性。不同的发展阶段,风险的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 是不一样的。随时形势的变化,原先的一些风险可能会消失, 新的风险则会出现。
二、如何有效防范执法风险
由于不敢为、不愿为、不能为、不会为等原因导致的“ 内生型”执法风险,应当作为目前防范的重中之重。
如何有效防范执法风险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 是如何有效作为的问题。
(2)执法单位内部和执法人员个人原因双重因素 引发的执法风险,刻不容缓。
(3)执法监管任务繁重与现实执法力量不足之间 的矛盾隐藏的执法风险,引人忧思。
(4)政治生态变化,外面监督加强带来的难以看待执法风险
3、特征 ①客观性和普遍性。执法风险是伴随着执法工作而 产生的,客观上说只要有执法工作存在,就面临着执法 风险的可能性。执法风险与执法行为始终相伴,是执法 工作中的普遍现象。完全无风险的行政执法工作是不可 能存在的。但风险并不必然会转化为现实的危害。 ②执法风险的不确定性:不能确定是否会发生、不 能确定发生时间、不能确定事故的后果,即损失程度的 不确定性。风险的总体上的必然性与个体上的偶然性的 统一,构成了风险的不确定性。 ③危害性和可控性。
一、如何正确看待执法风险
(二)何为行政执法风险 1、定义 行政执法风险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由 自身的作为或不作为引致并受外在种种不确定因素诱发、对本机 关及其执法人员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后果。 有执法行为必定产生执法风险。由于政治生态的不断优化,社 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诉求的多样化,执法环境变得敏感而 复杂,由于客观情势的变化,行政执法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的 分配和财富的分配不同,财富是在上层聚集,风险是在下层聚集 ,风险分配符合金字塔规则。基层执法部门往往处在风险和社会 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上。
二、如何有效防范执法风险
由于不敢为、不愿为、不能为、不会为等原因导致的“ 内生型”执法风险,应当作为目前防范的重中之重。
如何有效防范执法风险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 是如何有效作为的问题。
(2)执法单位内部和执法人员个人原因双重因素 引发的执法风险,刻不容缓。
(3)执法监管任务繁重与现实执法力量不足之间 的矛盾隐藏的执法风险,引人忧思。
(4)政治生态变化,外面监督加强带来的难以看待执法风险
3、特征 ①客观性和普遍性。执法风险是伴随着执法工作而 产生的,客观上说只要有执法工作存在,就面临着执法 风险的可能性。执法风险与执法行为始终相伴,是执法 工作中的普遍现象。完全无风险的行政执法工作是不可 能存在的。但风险并不必然会转化为现实的危害。 ②执法风险的不确定性:不能确定是否会发生、不 能确定发生时间、不能确定事故的后果,即损失程度的 不确定性。风险的总体上的必然性与个体上的偶然性的 统一,构成了风险的不确定性。 ③危害性和可控性。
一、如何正确看待执法风险
(二)何为行政执法风险 1、定义 行政执法风险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由 自身的作为或不作为引致并受外在种种不确定因素诱发、对本机 关及其执法人员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后果。 有执法行为必定产生执法风险。由于政治生态的不断优化,社 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诉求的多样化,执法环境变得敏感而 复杂,由于客观情势的变化,行政执法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的 分配和财富的分配不同,财富是在上层聚集,风险是在下层聚集 ,风险分配符合金字塔规则。基层执法部门往往处在风险和社会 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上。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PPT课件

1.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证 件。
2.实施执法检查时,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应通知被检查 单位和有关人员在场,检查必须公开进行。
3.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应填写《安全生产检 查记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将记录存档备查。
4.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发现有违反安全生产 法律、法规行为的,应填写《安全生产违法限期改正通知书 》,限期改正时间届满时,应当进行复查,填发《复查意见 书》。
第六章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方式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方式,是实现安全生 产行政执法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只有通过 这些方式和手段,才能实现纠正违法行为 ,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的目的。
• 第一节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 • 第二节 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 第三节 安全生产行政指导 • 第四节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 • 第五节 安全生产行政执行
1.实地检查。是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安全 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直接到现场进行的检查。
2.书面检查。是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安全 生产行政执法人员,调阅有关资料进行检查。
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的程序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程序,是指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 查的步骤与方式。这是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在时间和空间 上的体现,是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程序中的一种具体的安全生 产行政行为程序。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程序主要有:
第一节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
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的概念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是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安 全生产行政相对人遵守、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情 况作单方强制了解的安全生产行政行为。这一概念.具有以下 特征:
1.进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的只能是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机构。
2.实施执法检查时,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应通知被检查 单位和有关人员在场,检查必须公开进行。
3.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应填写《安全生产检 查记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将记录存档备查。
4.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发现有违反安全生产 法律、法规行为的,应填写《安全生产违法限期改正通知书 》,限期改正时间届满时,应当进行复查,填发《复查意见 书》。
第六章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方式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方式,是实现安全生 产行政执法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只有通过 这些方式和手段,才能实现纠正违法行为 ,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的目的。
• 第一节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 • 第二节 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 第三节 安全生产行政指导 • 第四节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 • 第五节 安全生产行政执行
1.实地检查。是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安全 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直接到现场进行的检查。
2.书面检查。是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安全 生产行政执法人员,调阅有关资料进行检查。
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的程序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程序,是指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 查的步骤与方式。这是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在时间和空间 上的体现,是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程序中的一种具体的安全生 产行政行为程序。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程序主要有:
第一节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
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的概念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是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安 全生产行政相对人遵守、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情 况作单方强制了解的安全生产行政行为。这一概念.具有以下 特征:
1.进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的只能是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机构。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PPT33页)

•
第三十四条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
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
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
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
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
名或者盖章。
•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
(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
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
的日期。
•
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
•
第四十六条 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
离。
•
除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当场收缴的罚款外,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
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
第四十七条 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
(一)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
•
(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 第四十九条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 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 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 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讲座PPT课件

11
• 第四编 现场检查
• 4.2 开展现场检查
• 4.2.1 一般程序 出示证据 说明来意 现场检查
• 4.2.2 检查方式<重点> • 两种方式:计划检查 非计划检查 • 计划检查:重点企业检查 事中事后检查 • 实施方式:随机抽查 定向检查
12
什么是双随机抽查?
• “双随机”要求,通过摇号等方式,从检 查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从监 督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 员。目前阶段采取人工摇号的方式进行抽 查,“随机抽查”电子系统投入使用后一 律通过电子摇号的方式进行抽查。
门并记录
7
• 第二编 执法信息来源 • 2.4 涉及生产安全事故的执法活动
• 按照部署,事故发生后开展相关执法 • 按照职责,对事故单位落实防范和整
改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 依法移送其他部门处理的案件,应当
留有书面材料备查
8
• 第三编 行政许可
• 《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4
• 第二编 执法信息来源 • 2.1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 新《安全生产法》第59条 • 第五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 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 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 严格检查。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 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 计划,并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 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29
• 第五编 行政处罚
• 5.1.2 管辖-属地管辖 • 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安监部门 • 中央企业,设区的市级以上安监部门 • 暂扣、吊销许可证,发证机关 • 关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拘留,公安机关
• 第四编 现场检查
• 4.2 开展现场检查
• 4.2.1 一般程序 出示证据 说明来意 现场检查
• 4.2.2 检查方式<重点> • 两种方式:计划检查 非计划检查 • 计划检查:重点企业检查 事中事后检查 • 实施方式:随机抽查 定向检查
12
什么是双随机抽查?
• “双随机”要求,通过摇号等方式,从检 查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从监 督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 员。目前阶段采取人工摇号的方式进行抽 查,“随机抽查”电子系统投入使用后一 律通过电子摇号的方式进行抽查。
门并记录
7
• 第二编 执法信息来源 • 2.4 涉及生产安全事故的执法活动
• 按照部署,事故发生后开展相关执法 • 按照职责,对事故单位落实防范和整
改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 依法移送其他部门处理的案件,应当
留有书面材料备查
8
• 第三编 行政许可
• 《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4
• 第二编 执法信息来源 • 2.1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 新《安全生产法》第59条 • 第五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 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 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 严格检查。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 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 计划,并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 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29
• 第五编 行政处罚
• 5.1.2 管辖-属地管辖 • 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安监部门 • 中央企业,设区的市级以上安监部门 • 暂扣、吊销许可证,发证机关 • 关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拘留,公安机关
执法安全 演示文稿19页PPT

公安民警执法的处境
我们的世界很精彩 我们的世界很无奈
执 法安全
安全意识
安全要素
安 全 意 识!!!
执法安全防范意识是警务实战训 练的永恒主题。民警的安全防范意识贯 穿于警力实战的全过程,体现在以下五 个方面。
1.“安全执法”意识
在警务实战中,公安民警不仅面临的危险多,而且遇到的危 险大,所以,必须要有比常人更强烈抗议的危险意识。越是情况 不明,就越应视为有危险存在。只有时时警惕危险,防患于未然, 公安民警在实战中才会获得最大的安全。
在暴力反抗法、恶意袭警事件不断发生的今天,公安民警在 实战中既要英勇无畏,更应小心谨慎。要始终坚持“安全执法第 一”,把“尽量避免减少自身伤亡”的思想放在首位。实战中, 怎么安全就怎么处置;尤其是在非主动攻击的警备实战中,公安 民警面对面的往往是微分不确定的人,其中不乏伪装善良的暴徒、 凶犯。在某种情况下,个别群众由于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或 蒙蔽,情绪激愤,不配合警方执法甚至于攻击执法民警的情况也 时有发生,此外,公安民警还会接触到某些爆炸物、燃烧物或具 有传染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危及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物品。 所以公安民警就必须带着敌情、带着险情进入实战,一定要在确 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去规范的执行警务,这才符合警务实战 的要求。
“加一”不是要为难自己,更不是为“知难而退”找借口。 相反,“加一”可以增强公安民警在实战中的警觉程度,体现了 对警务活动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实质。运用“加一”理念指导实 战,应当是基层和一线公安民警所具备的最起码的常识之一。
安全要素
公安民警对所有的安全要素都要有足够的 认识,在警务实战中注意扬长避短,充分 发挥每一个安全要素的积极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们的世界很精彩 我们的世界很无奈
执 法安全
安全意识
安全要素
安 全 意 识!!!
执法安全防范意识是警务实战训 练的永恒主题。民警的安全防范意识贯 穿于警力实战的全过程,体现在以下五 个方面。
1.“安全执法”意识
在警务实战中,公安民警不仅面临的危险多,而且遇到的危 险大,所以,必须要有比常人更强烈抗议的危险意识。越是情况 不明,就越应视为有危险存在。只有时时警惕危险,防患于未然, 公安民警在实战中才会获得最大的安全。
在暴力反抗法、恶意袭警事件不断发生的今天,公安民警在 实战中既要英勇无畏,更应小心谨慎。要始终坚持“安全执法第 一”,把“尽量避免减少自身伤亡”的思想放在首位。实战中, 怎么安全就怎么处置;尤其是在非主动攻击的警备实战中,公安 民警面对面的往往是微分不确定的人,其中不乏伪装善良的暴徒、 凶犯。在某种情况下,个别群众由于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或 蒙蔽,情绪激愤,不配合警方执法甚至于攻击执法民警的情况也 时有发生,此外,公安民警还会接触到某些爆炸物、燃烧物或具 有传染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危及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物品。 所以公安民警就必须带着敌情、带着险情进入实战,一定要在确 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去规范的执行警务,这才符合警务实战 的要求。
“加一”不是要为难自己,更不是为“知难而退”找借口。 相反,“加一”可以增强公安民警在实战中的警觉程度,体现了 对警务活动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实质。运用“加一”理念指导实 战,应当是基层和一线公安民警所具备的最起码的常识之一。
安全要素
公安民警对所有的安全要素都要有足够的 认识,在警务实战中注意扬长避短,充分 发挥每一个安全要素的积极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安全防护 ppt课件

高速公路收费站执勤点
ppt课件
18
高速公路分流点
安全防护设施设置要求:
①应当设置警示灯、警告标志、减速提示标志、锥筒、停车检查提示牌 ②锥筒最大间隔不得超过20米,应当与减速提示标志间隔设置 ③安全防护设施应当在来车方向由远及近、由疏及密连续设置,撤除安全防护设施时应当由近及 远进行 ④距分流匝道出口至少500米处设置,遇有雨、雪、雾、霾、冰冻等道路通行条件恶劣时应当在距 执勤点来车方向至少2000米处开始设置 ⑤布控警车,停放在导流区内,开启警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载显示屏发布相关信息。
ppt课件
13
(1)执勤地点选择规范
执勤地点应当选择安全和不妨碍通行的地点。
允许地点:
人行道、路肩、路边、港湾式停车带、高速公路收费 站和服务区、城市快速路的出入口或者匝道导流区。
禁止地点:
行车道、急弯、下坡路段、视线不良地点 、路况复
杂地点(路口、隧道、桥梁、涵洞、铁路道口等)、高 速公路应急车道。
普通公路执勤点
ppt课件
16
城市快速路执勤点
ppt课件
17
安全防护设施设置要求:
①应当设置警示灯、警告标志、减速提示标志、锥筒、停车检查提示牌
②锥筒最大间隔不得超过20米,应当与减速提示标志间隔设置 ③安全防护设施应当在来车方向由远及近、由疏及密连续设置,撤除安全防护设施时应当由近及 远进行
④距执勤点来车方向至少200米处开始设置,在夜间或者遇有雨、雪、雾、霾、冰冻等道路通行条 件恶劣时应当在距执勤点来车方向至少2000米处开始设置
规范执勤执法 保障民警安全
——解读《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
XXXX交警
2019年X月X日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PPT课件

03
04
立案
对涉嫌违法行为进行初步调查 ,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
调查取证
收集相关证据,查明事实真相 。
审查与决定
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依法作 出行政许可或行政处罚决定。
送达与执行
将行政许可或行政处罚决定送 达当事人,并监督执行。
执法程序的规范
依法行政
公正公开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 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执法。
高效便民
行政执法应当高效便捷,为企 业提供优质服务,减轻企业负 担,提高执法效率。
权责统一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依法行使职 权,承担相应的责任,确保权
责统一。
行政执法的重要性
01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行政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效预防
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部门立即组织专家 对事故进行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矿 山的安全管理存在严重漏洞,导致事 故发生。
案例三:某建筑项某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 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部门对该建筑 项目的施工安全进行了监管,发 现施工现场存在多项安全隐患。
提高执法技能
通过培训和实践,提高执法人员在调 查取证、现场处置等方面的技能。
强化部门协作
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形成监管合力,提高执法效率。
引入科技手段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执法,如无人 机、智能监控等,提高执法的准确性 和效率。
加强执法监督的建议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规范执法行为,防 止权力滥用。
职责
负责监督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作业环境和相关人员资格 ,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参与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等工 作。
执法安全ppt课件

5、危险“加一”意识。
“加一”并非是简单地增加一个数字,而是要求公安民 警在实战中,务必把面临的危险和处置的难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 层次来考虑。“加一”理念既实际又实用,但许多民警却认识不 到,运用不好。其实,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公安民警的处置都不 能掉以轻心。把当前的形势评估的更严峻、更复杂一些,在“加 一”的基础上制定方案,采取行动,公安民警才会更安全,处置 也会更有效。比如:在警务实战中处置一个人时,公安民警“加 一”考虑———他可能还有别的同伙;处置明处的对象时,公安 民警“加一”考虑———暗处可能还存在隐患;面对徒手的违法 犯罪嫌疑人,公安民警“加一”考虑———他身上可能还有凶器 等。 “加一”不是要为难自己,更不是为“知难而退”找借口。 相反,“加一”可以增强公安民警在实战中的警觉程度,体现了 对警务活动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实质。运用“加一”理念指导实 战,应当是基层和一线公安民警所具备的最起码的常识之一。
执法安全
公安民警执法的处境
我们的世界很精彩 我们的世界很无奈
执 法 安 全
安全意识 安全要素
安 全 意 识!!!
执法安全防范意识是警务实战训 练的永恒主题。民警的安全防范意识贯 穿于警力实战的全过程,体现在以下五 个方面。
1.“安全执法”意识
在警务实战中,公安民警不仅面临的危险多,而且遇到的危 险大,所以,必须要有比常人更强烈抗议的危险意识。越是情况 不明,就越应视为有危险存在。只有时时警惕危险,防患于未然, 公安民警在实战中才会获得最大的安全。 在暴力反抗法、恶意袭警事件不断发生的今天,公安民警在 实战中既要英勇无畏,更应小心谨慎。要始终坚持“安全执法第 一”,把“尽量避免减少自身伤亡”的思想放在首位。实战中, 怎么安全就怎么处置;尤其是在非主动攻击的警备实战中,公安 民警面对面的往往是微分不确定的人,其中不乏伪装善良的暴徒、 凶犯。在某种情况下,个别群众由于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或 蒙蔽,情绪激愤,不配合警方执法甚至于攻击执法民警的情况也 时有发生,此外,公安民警还会接触到某些爆炸物、燃烧物或具 有传染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危及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物品。 所以公安民警就必须带着敌情、带着险情进入实战,一定要在确 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去规范的执行警务,这才符合警务实战 的要求。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培训讲义PPT课件

局领导批准,可先行登记保存,填写《证据登记 保存通知书》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 3.对不符合保障安全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
以查封或扣押。填写《查封(扣押)决定书》在 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 4.生产单位拒绝监督检查,阻碍执行公务,给予
警告或罚款处罚。
典藏PPT
三、处理
• 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 (一)适用范围 • 1、对个人处50元以下罚款; • 2、对生产经营单位处1千元以下罚款; • 3、警告。 • 违法事实确凿、有法定依据可当场作出处
典藏PPT
• 11.未正确编写页码。(正页在右上角,反页
在左上角)
• 12.罚款收据复制件未经确认。(罚款款额
需大写)
• 处罚告知书,听证告知书,保存期限永久
而不是长期。
• 《立案审批表》案件来源为“执法检查”,
不是“依法监察”,承办人姓名应手写。
• 处罚决定书注明罚款缴纳银行帐号。 • 各文书中引用法律条款应一致。
罚决定。
典藏PPT
• (二)归档要求 • 1、2日内将《当场处罚决定书》交本案负
责人审查后交政策法规处备案。
• 2、当场收缴罚款,应当同时将罚款收据存
根和收缴罚款一并交帐户管理人员。由其 在2日内交付指定银行和入帐归档。
典藏PPT
• (三)特殊情形 • 1、依法20元以下罚款; • 2、当事人到指定银行缴款确有困难; • 3、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
(可当场收缴,出县省财政厅统一制发罚款 收据)
典藏PPT
• 二、一般程序和要求 • 1、立案:填写《立案审批表》经处室领导
签字同意并报分管局长批准,特殊情况下 征得口头同意可调查取证,事后补填。
• 2、调查:两名以上安全生产监察员客观、
• 3.对不符合保障安全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
以查封或扣押。填写《查封(扣押)决定书》在 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 4.生产单位拒绝监督检查,阻碍执行公务,给予
警告或罚款处罚。
典藏PPT
三、处理
• 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 (一)适用范围 • 1、对个人处50元以下罚款; • 2、对生产经营单位处1千元以下罚款; • 3、警告。 • 违法事实确凿、有法定依据可当场作出处
典藏PPT
• 11.未正确编写页码。(正页在右上角,反页
在左上角)
• 12.罚款收据复制件未经确认。(罚款款额
需大写)
• 处罚告知书,听证告知书,保存期限永久
而不是长期。
• 《立案审批表》案件来源为“执法检查”,
不是“依法监察”,承办人姓名应手写。
• 处罚决定书注明罚款缴纳银行帐号。 • 各文书中引用法律条款应一致。
罚决定。
典藏PPT
• (二)归档要求 • 1、2日内将《当场处罚决定书》交本案负
责人审查后交政策法规处备案。
• 2、当场收缴罚款,应当同时将罚款收据存
根和收缴罚款一并交帐户管理人员。由其 在2日内交付指定银行和入帐归档。
典藏PPT
• (三)特殊情形 • 1、依法20元以下罚款; • 2、当事人到指定银行缴款确有困难; • 3、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
(可当场收缴,出县省财政厅统一制发罚款 收据)
典藏PPT
• 二、一般程序和要求 • 1、立案:填写《立案审批表》经处室领导
签字同意并报分管局长批准,特殊情况下 征得口头同意可调查取证,事后补填。
• 2、调查:两名以上安全生产监察员客观、
法治安全教育ppt模板

法律教育缺乏实践环节。
据教育部数据,我国近70%的法律专业人才表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 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对他们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造成了困扰。
公众对法律风险的认识不足。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2019年中国金融犯罪案件中涉及网络诈骗的 比例高达60%,这表明公众对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风险的认识 有待提高。
2.2.3 法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法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举办法治文化节等活动,传播法治精神,使公民增强法治意识。数 据显示,近年来,每年参加法治文化节的人数逐年上升,达到了100万 以上。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有助于预防 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据统计,实施法治教育的学校,违法犯罪率比未 实施的学校降低了30%。 法治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 法治文化的发展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数据显 示,实施法治文化政策的地区,社会治安状况明显优于未实施的地区。
法治精神的培养
--------->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数据,近五年来我国对法治教 育的投入增长了20%,而法治教育的普及率也从30%提升到了75%。 这些数据表明,法治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其重要 性不容忽视。 法治精神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中小学生法治知识普及情况报告》显 示,我国中小学生的法治知识普及率达到了90%,但在具体的法 治精神培养方面,仍有待提高。这提示我们,法治精神的培养 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关注。
公益诉讼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
• 以2020年为例,我国公益诉讼案件数量 达到13万件,同比增长25%,这些案件涉 及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多个领域, 有效推动了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了公众 的法治意识。
据教育部数据,我国近70%的法律专业人才表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 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对他们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造成了困扰。
公众对法律风险的认识不足。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2019年中国金融犯罪案件中涉及网络诈骗的 比例高达60%,这表明公众对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风险的认识 有待提高。
2.2.3 法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法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举办法治文化节等活动,传播法治精神,使公民增强法治意识。数 据显示,近年来,每年参加法治文化节的人数逐年上升,达到了100万 以上。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有助于预防 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据统计,实施法治教育的学校,违法犯罪率比未 实施的学校降低了30%。 法治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 法治文化的发展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数据显 示,实施法治文化政策的地区,社会治安状况明显优于未实施的地区。
法治精神的培养
--------->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数据,近五年来我国对法治教 育的投入增长了20%,而法治教育的普及率也从30%提升到了75%。 这些数据表明,法治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其重要 性不容忽视。 法治精神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中小学生法治知识普及情况报告》显 示,我国中小学生的法治知识普及率达到了90%,但在具体的法 治精神培养方面,仍有待提高。这提示我们,法治精神的培养 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关注。
公益诉讼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
• 以2020年为例,我国公益诉讼案件数量 达到13万件,同比增长25%,这些案件涉 及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多个领域, 有效推动了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了公众 的法治意识。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 讲座
2023/5/28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第一章 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一、基本程序和要求
n 1、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安全生产监察 员证》等有效监督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n 2、说明监督检查的法律依据、目的、内容和要 求。
n 3、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 当为其保密。
n 4、详细记录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填写 《现场检查记录》,由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 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分别签字后,当场交付被 检查单位。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n 5、发现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当场改正的, 应当责成其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发出 《整改指令书》,责令限期整改。
n 6、发现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整改;对存在的重 大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者在排除过程中无法保 证安全的,责令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暂时 停止作业或停止危险设备、场所的使用。
(х为执法文书种类)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三)编号周期 以一年为周期,每年从1号开始依次编排。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二、归档
1、各处室(支队)作出的行政处罚实施完毕 后,7日内将结案案卷移交给政策法规处备案, 经登记后由政策法规处统一保管。 2、政策法规处按档案管理要求,每年对执法 文书进行一次集中整理归档。
领导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填写《证据登记保存 通知书》,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n 3、对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 方标准规定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填写《查封(扣押)决定书》,并在十五日内依法做 出处理决定。 n 4、生产经营单位拒绝监督检查,阻碍安全生产监察员 执行公务的,依法给予警告或罚款的行政处罚(一号 令第三十八条第一项,处罚一万元以下)。情节严重 的,及时提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n 5、查封(扣押)、没收的物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拍卖、销毁或者移送有关部门处置。
2023/5/28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第一章 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一、基本程序和要求
n 1、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安全生产监察 员证》等有效监督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n 2、说明监督检查的法律依据、目的、内容和要 求。
n 3、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 当为其保密。
n 4、详细记录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填写 《现场检查记录》,由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 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分别签字后,当场交付被 检查单位。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n 5、发现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当场改正的, 应当责成其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发出 《整改指令书》,责令限期整改。
n 6、发现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整改;对存在的重 大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者在排除过程中无法保 证安全的,责令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暂时 停止作业或停止危险设备、场所的使用。
(х为执法文书种类)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三)编号周期 以一年为周期,每年从1号开始依次编排。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二、归档
1、各处室(支队)作出的行政处罚实施完毕 后,7日内将结案案卷移交给政策法规处备案, 经登记后由政策法规处统一保管。 2、政策法规处按档案管理要求,每年对执法 文书进行一次集中整理归档。
领导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填写《证据登记保存 通知书》,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n 3、对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 方标准规定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填写《查封(扣押)决定书》,并在十五日内依法做 出处理决定。 n 4、生产经营单位拒绝监督检查,阻碍安全生产监察员 执行公务的,依法给予警告或罚款的行政处罚(一号 令第三十八条第一项,处罚一万元以下)。情节严重 的,及时提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n 5、查封(扣押)、没收的物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拍卖、销毁或者移送有关部门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
离
(距 离 产 生 美)
在实战中与危险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预防对方的 攻击或纠缠,有效地减轻甚至避免对公安民警的伤害, 提高处警的安全度。安全距离虽然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 式,但公安民警要从实战出发,结合现场灵活处理。一 般来说,面对徒手的处置对象,距离可以近点,而处置 携带凶器的对象,,保持二米左右的距离是可行的,但 面对多个处置对象,其间的距离必须加大;面对温和的、 听话服从的处置对象,距离可以近一些;而对的是冲动 的、有过激行为的人,距离远点会更安全。公安 民警若 能始终保持和控制安全距离的主动权,那么,在实战中就不容
4、“战术撤退”意识 、 战术撤退”
在警务实战中,如遇犯罪嫌疑人抢先控制了局面,或者挟持 人质威逼警方等情况时,公安民警撤退,显然是明智之举。公安民警 在警务实战中撤退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是战术的需要。撤退不仅可以 缓解现场的紧张气氛,更重要的是,撤退还可能有效保护现场民警和 其他人的生命。所以,要审时度势地拿出战术撤退的勇气来。 在警务实战中,公安民警撤退并不是意味着向违法犯罪嫌疑人 屈服,或是对违法犯罪行径的放纵,而是以退为进,意在欲擒故纵。 只知进而不知退,明知有危险还要往上冲,是愚蠢的作为。以保证安 全或减少伤亡为前提,以保护处警实力为目的,公安民警作暂时撤退, 但针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行动并没有放弃。待重新调整方案、部署后, 先前的撤退换取的则可能是最终的或更大的成功。
易受到伤害。
位 置
(找准位置是关键) 在警务实战中,公安民警所处的位置和其安全有直 接的联系。选位合理,公安民警就能进退自如、显隐灵 活,回旋全余地大,就不容易受到伤害。比如:在路边 截停车辆、在掩护物后锁定和控制,在制高点上观察、 在安全距离外处置,在隐蔽处射击,在分工处呼应呼应 等。在实战中,公安民警选位不合理或者撤离合理位置, 则会出现安全防范上的确漏洞。遇到暴力袭警,要么是 自身受到了攻击,到么是来不及提供警戒、掩护和支援, 同伴已经受到攻击。所在实战中位置事关重大,切不可 视若无睹。
公安民警执法的处境
我们的世界很精彩 我们的世界很无奈
执 法 安 全
安全意识 安全要素
安 全 意 识!!!
执法安全防范意识是警务实战训 练的永恒主题。民警的安全防范意识贯 穿于警力实战的全过程,体现在以下五 个方面。
1.“安全执法”意识 . 安全执法”
在警务实战中,公安民警不仅面临的危险多,而且遇到的危 险大,所以,必须要有比常人更强烈抗议的危险意识。越是情况 不明,就越应视为有危险存在。只有时时警惕危险,防患于未然, 公安民警在实战中才会获得最大的安全。 在暴力反抗法、恶意袭警事件不断发生的今天,公安民警在 实战中既要英勇无畏,更应小心谨慎。要始终坚持“安全执法第 一”,把“尽量避免减少自身伤亡”的思想放在首位。实战中, 怎么安全就怎么处置;尤其是在非主动攻击的警备实战中,公安 民警面对面的往往是微分不确定的人,其中不乏伪装善良的暴徒、 凶犯。在某种情况下,个别群众由于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或 蒙蔽,情绪激愤,不配合警方执法甚至于攻击执法民警的情况也 时有发生,此外,公安民警还会接触到某些爆炸物、燃烧物或具 有传染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危及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物品。 所以公安民警就必须带着敌情、带着险情进入实战,一定要在确 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去规范的执行警务,这才符合警务实战 的要求。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3.“协作掩护”意识 . 协作掩护”
警务实战行动,应当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团队中须有 “协作掩护”精神,相互之间要不断沟通,默契配合,并且每一 个人都有义务对“同伴的安全”负责。牢固树立“同伴安全,我 才安全”、“同伴安全,团队才安全”的信念。 为了确保同伴的安全,公安民警在警务实战的整个过程中, 都有必要时刻注意他们在什么位置,他们在做什么;同时还要不 断地做出客观评估;自己在什么时候可以给同伴提供什么样的帮 助。能够为同伴提供的有效帮助是多方面的,比如:为处置警情 的同伴提供警戒、掩护,在同伴受到威胁时或即将受到威胁时提 供支持、援助等。又如,阻止情绪冲动的同伴采取鲁莽行动,向 不知情的同伴提醒或提示危险所在等
沟
通
在实战处置现场,公安民警之间的险情沟通非常 必要。参战民警是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个人都 要加强安全防范,同时,为了避免受到侵害或努力减 少伤亡,保持警方旺盛的战斗力,大家的安全还须相 互负责。所以现场的危险仅仅为少数人知道是不够的, 必须及时沟通,向同伴示警,使所有的参战民警都对 危险人、危险点、危险行为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 在实战中,无论是语言沟通、手势沟通还是眼神沟通, 都要做到示意清楚、准确。沟通不灵、不及时、不准 确、公安民警的健全受到威胁就在所难免了。
掩
Hale Waihona Puke 体就是掩护物,在实战中抵御武、爆炸 物、腐蚀剂、剧烈冲撞等对公安民警的侵 害,功效显而易见,作用是绝对不可?视 的。公安民警平时就要注意强化掩体意识, 一方面通过训练,准确分辩出可以藏身的 所在,而不至于将遮蔽物、障碍物误作掩 体;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的养成发现掩体和 情急时迅速退到掩体后面的习惯。这样, 在警务实战中一旦发生危险,公安民警才 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全部进入 掩体,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处 置。
5、危险“加一”意识。 、危险“加一”
“加一”并非是简单地增加一个数字,而是要求公安民 警在实战中,务必把面临的危险和处置的难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 层次来考虑。“加一”理念既实际又实用,但许多民警却认识不 到,运用不好。其实,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公安民警的处置都不 能掉以轻心。把当前的形势评估的更严峻、更复杂一些,在“加 一”的基础上制定方案,采取行动,公安民警才会更安全,处置 也会更有效。比如:在警务实战中处置一个人时,公安民警“加 一”考虑———他可能还有别的同伙;处置明处的对象时,公安 民警“加一”考虑———暗处可能还存在隐患;面对徒手的违法 犯罪嫌疑人,公安民警“加一”考虑———他身上可能还有凶器 等。 “加一”不是要为难自己,更不是为“知难而退”找借口。 相反,“加一”可以增强公安民警在实战中的警觉程度,体现了 对警务活动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实质。运用“加一”理念指导实 战,应当是基层和一线公安民警所具备的最起码的常识之一。
2.警力优势意识 .
在警务实战中,公安民警充分利用警力优势进行处置, 才可能是安全可靠的。公安民警在实战中不绝不能不顾客观 条件去逞“个人英雄”。鼓励和宣传“以一胜众”、以少胜 多“的理念 ,或者分散警力处置,以求各个击破的战法是不 可取的。 在实战中,情况不明或警力不足时,最忌轻举妄动, 更不应勉强下达“当场拿下”或“一网打尽”的指令。如果 情况有变而暂时无法形成优势警力,那么,就采取其他应对 措施,比如尾随跟踪、拖延时间、识记体貌、车辆物品特征 等千万不可蛮干逞强,贸然行事。
安全要素
公安民警对所有的安全要素都要有足够的 认识,在警务实战中注意扬长避短,充分 发挥每一个安全要素的积极作用。
戒
备
武力戒备是武力控制和武力使用的情理准备。武力 戒备对于违法犯罪嫡嫌疑人来说,是一种威慑;而对于 公安民警而言,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安全措施。在警务 实战中公安民警的身边可能危机四伏,有些情况复杂可 能始料不及,有的变数更是难以左右,如果没有武力戒 备或者武力戒备松懈,一旦险情发生,武力使用不及时, 不到位,公安民警就会被动挨打。相反,如果在实战中 武力戒备森严,那么,公安民警根据危险程度,适时使 用相应层级武力,化解危机,抢占处置的主动权,才可 能做到,做好。在许多场合,公安民警虽然没有当场没 有直接使用武力,但并不等于没有武力使用的心理上准 备。在警务实战中,公安民警要随时随地保持高度警惕, 如果实战需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由武力武力戒 备到武力控制的转换,争取化险为夷,确保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