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塘沽区1970年-2010年历史遥感影像海岸线动态监测
遥感影像的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遥感影像的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f3461a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4.png)
遥感影像的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研究进展一、综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拓展,海岸线作为陆地与海洋的交汇带,其动态变化受到了广泛关注。
准确、高效地提取海岸线信息对于海洋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灾害预警以及沿海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以其大面积、快速、同步观测的特点,在海岸线提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遥感数据源的不断丰富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取得了显著进步。
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主要依赖于遥感影像的处理和分析。
这些影像可以通过卫星光学遥感、微波遥感或激光雷达遥感等方式获取,包含丰富的地物信息和空间特征。
通过对这些影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等操作,可以实现对海岸线的自动识别和提取。
在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的发展历程中,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算法和技术。
这些算法和技术大多基于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结合地学知识和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改进和优化。
阈值分割、边缘检测、区域生长等经典算法在海岸线提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兴起,神经网络分类等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到海岸线提取中,并显示出良好的性能。
尽管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影像信息量不足、精度验证困难以及海岸线仅是过渡区的平均线等问题仍待解决。
不同地区的海岸线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技术进行提取。
遥感影像的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研究进展迅速,但仍需不断完善和优化。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加强地物波谱机制研究、将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与地学知识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探索新的提取算法和技术等。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望实现对海岸线的更精确、更高效的自动提取,为海洋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1. 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海岸线提取中的应用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远距离探测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海岸线提取作为遥感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土地利用规划、海洋资源开发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颁布2010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的决定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颁布2010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的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13271d2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2.png)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颁布2010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1.04•【字号】津滨政发〔2010〕109号•【施行日期】2010.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滨海新区,科技奖励正文关于颁布2010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的决定各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近年来,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高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科技成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全面展示我区科技创新方面的整体水平和成果,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造热情,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有关政策规定,经区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区人民政府决定:授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2010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葡萄冷链保鲜产业化技术”等13项成果2010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技术发明奖;授予“气相掺杂区熔硅单晶的生产方法”等70项成果201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先进,扎实工作,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领航区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四日附件:2010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附件2010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遥感技术在海岸线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海岸线变化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0ec37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d.png)
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工业园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管理,促进园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园区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工业园区在本办法中是指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并以集约利用土地和空间为基本特征,集中发展现代高科技、高附加值和环保型产业的园区。
第三条工业园区应当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工业发展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条工业园区应当根据行业特点和地域资源,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管理条例,健全园区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二章规划建设第五条工业园区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政策,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园区的定位和总体规划,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
第六条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应当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低碳经济的理念,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落实园区面积、绿化率、建筑密度等指标和要求。
第七条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应当遵循经济可行性、环境适应性、社会受益性的原则,积极引进高新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优化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第八条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应当经过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估、能源审查等程序,确保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三章管理机构第九条工业园区应当设立企业管委会或管理委员会,提供综合服务和管理保障,组织实施园区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和纠纷。
第十条企业管委会或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园区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维护园区规则和秩序;(二)协调解决园区企业之间的问题和矛盾;(三)组织实施园区建设和改造;(四)认真做好对园区企业的服务工作。
第十一条园区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国际通行的商业惯例,竭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园区内保持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第十二条工业园区应当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建立环境监测体系,监测园区环境质量,定期发布环境监测报告,同时开展环保教育宣传。
遥感技术在监测海岸线时空变化中的应用与研究
![遥感技术在监测海岸线时空变化中的应用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0163b6c77da26925c5b0ca.png)
域界线至大神堂岸段 ; ②大神堂至蛏头沽岸段; ③蛏 头沽至永定新河 1岸段 ; 5 ④永定新河 E岸段 ; l ⑤永定 新 河 口至海河 口岸 段 ; 海河河 E岸 段 ; 海河 口至 ⑥ l ⑦
独流减 河 I岸段 ; 独 流减河 口岸 段 ; : 1 ⑧ ⑨独 流减 河至
摘要 : 利用多期遥感数据, 监测天津滨海新区近1年来海岸线的冲淤变化及潮滩利用 , 0 结合历史海岸线资料,
对 其 变 迁 特 征 和 成 因 进 行 分 析 . 用 天 津 市 2 0 — 0 0 个 时 相 的 遥 感 影 像 、 地 利 用 数 据 和海 域 使 用 规 划 资 料 , 利 0 2 2 1 年4 土
津冀 南线岸 段 。
单元 的划 分 , 岸单元 确定 为 : 津冀 北海 域行政 区 海 ①
3 试 验 区海 岸 线 数 据 提 取 与成 因分 析
依据 四期数 据 ,分 别得 到2 0 — 0 4 ,0 4 02 20 年 20 — 2 0 年 ,0 8 2 1 年 的相邻 周期 填 海 造陆 变 化 图 , 0 8 2 0 —0 0
航 空 影像数 据 , 以及该 区域 的土 地利用 数 据 。
22 数 据处 理 .
遥感数 据处 理包 括 图像 的几 何校 正 、 嵌配 准 、 镶 假彩 色合成 及 图像增 强等 步骤 。 何校 正 以1 万 地 几 : 5 形 图为底 图 。 确保校 正效 果 . 为 首先校 正 了2 0 年 的 02
中 图分 类 号 :2 P3 文 献 标识 码 : A D I1 . 6 6i n10 — 2 02 1. .0 O :03 9 .s.0 1 0 7 . 20 2 9 s 0 4
1 前 言
海岸 带作 为海 陆之 间的过 渡地带 .是 地球 上生
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技术的原理与实践
![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技术的原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2eb74d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9.png)
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技术的原理与实践1.引言海岸线作为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带,承载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人类活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的影响,海岸线的动态变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海岸线的变化规律,并采取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措施,监测海岸线的变化成为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介绍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技术的原理与实践。
2.海岸线变化监测技术海岸线变化监测技术是通过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海岸线进行全面的观测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变化信息。
主要包括沿岸带高分辨率影像获取、三维地形测量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2.1 沿岸带高分辨率影像获取沿岸带高分辨率影像获取是海岸线监测的基础。
通过使用多种传感器,如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可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以描绘海岸线的位置和形态。
这些影像可以提供详细的地表信息,如植被、建筑物、河流等,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2.2 三维地形测量三维地形测量是海岸线监测的关键环节。
通过使用激光雷达或雷达测深等技术,获取海域地形数据,并与沿岸带高分辨率影像结合,构建精确的海岸线地形模型。
这些模型不仅可以提供海岸线的几何信息,还可以进行水文动力学模拟,为海岸线变化的预测和分析提供支持。
2.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海岸线监测的核心环节。
通过对沿岸带高分辨率影像和三维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提取出海岸线的特征参数,如长度、曲率、变化速率等。
同时,结合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方法,可以对海岸线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和评估。
这些分析结果可用于制定科学的保护和管理策略。
3.海岸线监测技术的应用实例海岸线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海岸工程、生态保护、旅游规划等领域。
以下将分别介绍几个实际应用案例。
3.1 海岸工程海岸工程是利用各种手段对海岸线进行保护和修复的一门学科。
通过监测海岸线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工程设计方案,提高工程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例如,在海堤工程中,监测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海岸线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其变化特点调整堤身的设计高度和形态,以提高海岸线的稳定性。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监测的步骤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监测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912732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e.png)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监测的步骤一、引言海岸线变迁是指海岸线发生变化,包括海岸侵蚀、海岸冲积和海平面上升等现象。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岸线的变迁成为世界各地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监测和管理海岸线的变化,测绘技术被广泛运用。
二、遥感数据获取首先,了解海岸线变迁的步骤是获取遥感图像数据。
通过卫星遥感或航空摄影等手段,可以获得大范围的海岸线图像数据。
遥感数据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空间分辨率,用于海岸线的分类和变迁分析。
此外,还可以获取多期的遥感数据,以实现时间序列分析,揭示海岸线的时空变化规律。
三、数据处理与校正获得遥感数据后,接下来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校正。
首先,对图像进行几何校正,消除地理坐标系统误差和图像畸变。
其次,对图像进行辐射定标,将数字值转换为物理量。
通过遥感软件的处理,可以获取准确、可靠的海岸线位置信息。
四、海岸线提取与分类在数据处理与校正后,可以进行海岸线的提取与分类。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基于像元级和对象级的图像分析技术。
在像元级上,可以使用阈值分割、边缘检测等方法提取海岸线。
在对象级上,可以应用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算法,进行精细的海岸线提取和分类。
五、海岸线变迁定量分析通过海岸线提取与分类后,接下来需要进行海岸线变迁的定量分析。
可以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定量计算,如海岸线的变迁速率、变迁幅度等指标。
此外,还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海岸线与其他地理要素进行空间叠加和关联分析,揭示海岸线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海岸线变迁监测与管理海岸线变迁监测与管理是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研究的最终目的。
利用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海岸线变迁的动态更新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海岸线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和预警海岸侵蚀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保护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七、结论综上所述,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监测的步骤包括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与校正、海岸线提取与分类、海岸线变迁定量分析以及海岸线变迁监测与管理。
基于遥感技术的海岸线提取及应用研究综述
![基于遥感技术的海岸线提取及应用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418399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63.png)
基于遥感技术的海岸线提取及应用研究综述卢薇艳;罗鹏;龚淑云【摘要】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特殊地带,也是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资源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区域.国内外学者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海岸线变迁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本文从海岸带概念、遥感卫星基本知识、遥感数据获取、遥感解译方法和遥感技术在海岸带地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并对今后基于遥感的海岸带地质环境工作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9(035)003【总页数】5页(P393-397)【关键词】海岸带;遥感;地质环境;综述【作者】卢薇艳;罗鹏;龚淑云【作者单位】深圳市地质局,深圳518023;深圳市地质局,深圳518023;深圳市地质局,深圳518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83.8;TP79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特殊地带,是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同时也是资源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区域。
国际上对海岸带的概念尚无统一的标准,其中美国对海岸带及边界范围的限定相对成熟,指沿海州的海岸县和彼此间交互影响的临海水域和邻近的滨海水域[1]。
我国尚未对海岸带概念和范围作明确的规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结合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需要,狭义上海岸带是指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地带[2],而广义的海岸带是指以海岸线为基准向海陆两侧分别延伸的广阔地带。
近年来,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海洋资源及海岸带自然环境高度重视,而遥感卫星有效弥补了传统海岸带观测手段的不足。
基于多种遥感器连续对海洋的观测,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海岸带的认识,在海岸带防灾减灾、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海岸带及海洋遥感数据源海岸带研究需要高精度的空间信息收集和分析,在美国于1978年连续发射了针对海岸带观测的两颗卫星Seasat-1和Nimbus 7之后,各国争相发射了用于海岸带海洋观测的卫星或探测器[3]。
据资料记载,国内外共发射了海洋卫星或具备海洋探测功能的对地观测卫星50多颗,欧美及日本等亚洲部分国家已建立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海洋卫星观测系统,我国海洋卫星监测体系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发射了两颗海洋水色卫星(HY-1A/B)和两颗海洋动力环境(HY-2A)卫星,海洋卫星监测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遥感动态监测
![遥感动态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ad90bf4b767f5acfa1c7cd89.png)
动态监测综述全球变化涉及到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地表及地表上各种因子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环境变化。
其动态监测则需要宏观、适时的数据源和高效合理的分析,因此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成为研究全球变化与对地观测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
其中RS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经济性、时效性等特点,丰富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源为地球上环境与资源动态变化信息提供数据支持;同时GIS技术因为其丰富而完备的数据分析能力,在全球变化动态监测的研究中主要负责海量数据的查询、检索和管理,以及复杂的空间分析。
目前结合RS和GIS的动态监测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利用情况动态监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以及自然灾害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1]。
因为首先,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次,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设计到自然和人文多方面的问题。
人们借助3S(RS、GPS、GIS)集成技术,发展出一套土地利用动态检测方法:首先解译不同时期资源卫星影像或与以前土地利用图等进行比较;在发现变化区域后运用后处理差分GPS技术实地获取该地区空间位置,与此同时认为记录当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况以备属性数据处理;然后利用GIS 进行空间数据组织、管理、分析与可视化[2]。
基于此,刘正军等[3]以论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为研究区进行的卫星遥感与GIS动态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变化的方法,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功能、实现方法等,RS、GIS技术的集成为有效地进行土地利用监测和快速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保证。
潘竟虎等[4]基于TM/ETM卫星遥感数据,运用GIS方法,对江河源区1986-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是导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刘慧平等[5]在归纳遥感动态监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应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监测方法、目前的水平及与其相关的遥感图像分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天津市塘沽近20年气象资料
![天津市塘沽近20年气象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13684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8.png)
天津市塘沽近20年⽓象资料塘沽⽓象资料分析报告1.⽓象概况项⽬采⽤的是塘沽⽓象站(54623)资料,⽓象站位于天津市市辖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7167度,北纬39.05度,海拔⾼度4.8⽶。
⽓象站始建于1945年,1945年正式进⾏⽓象观测。
塘沽⽓象站距项⽬20.096km,是距项⽬最近的国家⽓象站,拥有长期的⽓象观测资料,以下资料根据1997-2016年⽓象数据统计分析。
塘沽⽓象站⽓象资料整编表如表1所⽰:表1 塘沽⽓象站常规⽓象项⽬统计(1997-2016)2.⽓象站风观测数据统计1)⽉平均风速塘沽⽓象站⽉平均风速如表2,04⽉平均风速最⼤(3.80⽶/秒),08⽉风最⼩(2.52⽶/秒)。
表2 塘沽⽓象站⽉平均风速统计(单位m/s)2)风向特征近20年资料分析的风向玫瑰图如图1所⽰,塘沽⽓象站主要风向为SW和S SW、ESE、E,占36.5%,其中以SW为主风向,占到全年9.9%左右。
表3 塘沽⽓象站年风向频率统计(单位%)图 1 塘沽风向玫瑰图(静风频率 4.5%)各⽉风向频率如下:表4 塘沽⽓象站⽉风向频率统计(单位%)1⽉静风6.9%2⽉静风6.0%3⽉静风3.8%4⽉静风2.3%5⽉静风2.3%6⽉静风2.3%7⽉静风2.9%8⽉静风3.3%9⽉静风4.8%10⽉静风6.0%11⽉静风6.8%12⽉静风7.0%图 2塘沽⽉风向玫瑰图3)风速年际变化特征与周期分析根据近20年资料分析,塘沽⽓象站风速呈现下降趋势,每年下降0.06⽶/秒,2000年年平均风速最⼤(4.20⽶/秒),2013年年平均风速最⼩(2.40⽶/秒),周期为10年。
图 3 塘沽(1997-2016)年平均风速(单位:m/s,虚线为趋势线)3.⽓象站温度分析1)⽉平均⽓温与极端⽓温塘沽⽓象站07⽉⽓温最⾼(27.30℃),01⽉⽓温最低(-2.77℃),近20年极端最⾼⽓温出现在1999-07-24(40.9),近20年极端最低⽓温出现在2010-01-06(-18.4)。
滨海新区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滨海新区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efe51210a6f524ccbf8515.png)
岸 线变 迁 研 究 中遥 感 与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技 术 得 到 了
广泛 利用 【 】 5 。笔者 采用 遥感 与 G S技术 , 娟 I 以人工 解
译 与实 地验 证 相结 合 , 定 了不 同 时期 天津 滨 海 新 确
区海岸 线位 置 , 海 岸 的 冲淤变 化 及潮 滩 工程 进 行 对
速 率 明显 增 大 , 大 规模 推进 集 中在 海 滨浴 场 至永 定 新 河 河 口岸 段 , 1 . k 。 围海 造 陆 、 口建 设 等 人 为 活 动 最 约 37 m 港
是其快速推进的主导因素。海岸侵蚀作用 多发 生在歧 口河至青静黄排水渠岸段和大神堂村至涧河 口岸段. 且大神 堂村至涧河 口岸段比较 显著 , 平均侵蚀速率 约 1 ma 需要 密切关注和重点防范。 0 /, 关键词 :海岸 线; 动态监测 ; 因分析 ; 成 滨海新 区; 渤海湾
了动 态 监测 ,揭 示 了其岸 线 变迁 规 律及 影 响 因素 , 以 期 对 区域 建 设 及 区 域 海 岸 环 境 保 护 提 供 理 论
依据 。
和 小 潮 , 潮 在 农 历初 三 和农 历 十八 前 后 , 潮在 大 小 农历 初 十和二 十 五前后 。 由于 M2驻 波点 位 于老 黄
中图分类号 - P3. 7 7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7 —4 3 ( 0 0 0 —06 — 8 6 2 1 5 2 1 ) 1 0 3 0
近 年来 , 天津 滨海 新 区的海 岸线 及 海岸 环 境 变 化 研 究取 得 了一 系列 的 成 - 主要 反 映 了 2 0 一 , 00
第3卷 第1 3 期
21 0 0年 3月
地 质 调 查 与 研 究
如何使用遥感图像进行海岸线变化监测
![如何使用遥感图像进行海岸线变化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95d57b3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3.png)
如何使用遥感图像进行海岸线变化监测遥感图像是通过航空器或卫星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能够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
其中,海岸线变化监测是遥感图像在海洋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解析如何使用遥感图像进行海岸线变化监测。
一、选择合适的遥感图像数据在进行海岸线变化监测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遥感图像数据。
常见的遥感图像数据包括卫星影像、民用航空影像等。
选择数据的关键是其时间、空间分辨率以及图像类型。
时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图像数据覆盖的时间跨度,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从小时级到多年级的数据。
空间分辨率则是指图像数据所能够观测到的最小细节,通常以米、千米来表示。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高分辨率图像以观测到更精细的细节。
图像类型指遥感图像的波段组合,常见的有光学图像、红外图像等。
光学图像能够提供更直观的地表信息,而红外图像则能够在某些情况下提供更好的海岸线变化监测效果。
二、进行遥感图像处理在选择合适的遥感图像数据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图像处理操作,以便得到更好的海岸线变化监测结果。
这些处理操作包括预处理、影像配准、影像分类等。
预处理是指对遥感图像进行去噪、辐射定标等操作,以提高图像的质量。
影像配准是将多幅图像的地理坐标系统一起来,使其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影像分类则是将图像中的不同地物进行划分,以便进行海岸线变化的提取。
三、海岸线变化提取与分析海岸线变化监测的关键是对海岸线的提取与分析。
这一过程主要有海岸线提取、海岸线变化检测等步骤。
海岸线提取是指利用图像分割等方法,将海岸线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出来。
常见的方法有基于阈值、基于边缘检测等。
海岸线变化检测则是将多个时间段的海岸线进行对比,以获得海岸线的变化情况。
在海岸线变化监测过程中,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进行更精细的分析。
通过将遥感图像与其他地理数据进行叠加,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观测结果,比如海岸线的侵蚀程度、退缩速度等。
海岸线变化监测在海洋环境管理、生态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如何进行海岸线动态监测和防护工程测量
![如何进行海岸线动态监测和防护工程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26f7e6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3.png)
如何进行海岸线动态监测和防护工程测量海岸线动态监测和防护工程测量是为了保护海岸线、海洋生态环境和沿海经济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岸线发生了频繁的变迁,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如何进行有效的海岸线动态监测和防护工程测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首先,对于海岸线动态监测来说,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
传统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GPS定位、卫星遥感和激光雷达等。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但只是点状或区域状的数据,无法全面了解海岸线的变化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结合无人机航拍、潜水摄像和海底地形测量等手段,获取更加全面、立体的数据。
同时,借助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形成三维模型和动态监测图,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海岸线防护工程测量是海岸线动态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岸线防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进行详细的实地测量和工程测绘。
针对常见的防护工程如防波堤、挡海墙和人工滩涂等,在设计之初就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确定其位置、高程、面积等参数。
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调整。
这些工作需要运用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如全站仪、水准仪和测深仪等,进行清晰、准确的测量。
此外,海岸线动态监测和防护工程测量还需要考虑到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海岸线的变迁不仅会对沿岸居民和建筑物造成威胁,也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测量工作时,需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避免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
同时,要积极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工作,采取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保护海岸线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最后,海岸线动态监测和防护工程测量需要与海岸线规划和管理相结合。
海岸线规划是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海岸资源,促进沿海经济发展而进行的。
在进行动态监测和防护工程测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海岸线规划和管理要求。
只有与规划相契合,才能更好地进行防护工程和生态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天津市海岸线现状
![天津市海岸线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37abccc580216fc710afdf7.png)
第42卷第4期地质调查与研究Vol.42No.42019年12月GEOLOGICAL SURVEY AND RESEARCHDec.2019天津市海岸线现状汪翡翠1,2,3,施佩歆1,2,3,商志文1,2,3,肖国强1,2,3,王福1,2,3*(1.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2.中国地质调查局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70;3.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天津300170)摘要:海岸线是陆地与水体交界的重要标识,海岸线的位置和类型是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数据。
本文以天津市海岸线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与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天津市海岸线位置和分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天津市海岸线长度约366.92km,其中港口和围海造陆岸线281.78km、围海养殖岸线22.92km、海堤岸线25.77km 和人工河口岸线36.45km,自然岸线数值趋近为零,围海造陆及港口岸线所占比例达到了76.80%。
由于围填海等人类活动,岸线较2000年增加了143%。
关键词:海岸线;围填海;自然岸线;渤海湾中图分类号:P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135(2019)04-0278-04收稿日期:2019-03-22资助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津冀沿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DD20189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渤海湾西北岸4ka BP 前后古环境重建(41806109)”作者简介:汪翡翠(1993-),女,硕士,助理研究员,2019年毕业于天津城建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主要从事遥感监测研究工作,E-mail:183********@;*通讯作者:王福(1979-),男,博士,副研究员,从事现代沉积物测年与海岸带地质环境研究,E-mail:wfu@。
海岸线具有独特的地理、形态和动态特征,是描述海陆分界最重要的地理要素[1]。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全球超过一半的海滩遭受侵蚀而后退[2]。
天津市塘沽区1970年-2010年历史遥感影像海岸线动态监测
![天津市塘沽区1970年-2010年历史遥感影像海岸线动态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aa9171283968011ca30091bf.png)
天津市塘沽区1970年-2010年海岸线动态监测1 历史遥感影像目前,全球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市场被GeoEye、IKONOS、QuickBird、WorldView等主流卫星所占据,在为用户提供丰富空间信息的同时,也不断推动遥感卫星的进步与行业发展。
正如大家所了解,IKONOS是第一颗亚米级分辨率的商业卫星,发射时间为1999年。
那么在此之前乃至更老的历史时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应该如何获取呢?直到“锁眼”(KeyHole)、“资源-F”(Resurs-F)、“彗星”(Kometa)等一系列历史解密影像陆续进入中国才填补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市场的上述空白。
经过几年的应用情况来看,目前规划、海洋、科研、国土、环境、考古等行业用户已经充分掌握了如何利用历史解密影像为自己的工作提供帮助。
解密影像拥有较高的分辨率,丰富的时相以及波段光谱信息,这意味着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传统用户以及更多的非行业用户的需求。
目前“锁眼”(KeyHole)系列(表1)可以提供的是1960-1980年之间的KH-1-4(CORONA)、KH-5 (ARGON)、KH-6 (LANYARD)、KH-7 (GAMBIT)和KH-9 (HEXAGON)共930000张单景图片。
表1 KeyHole系列卫星影像参数实际中用户主要使用的大多是KH-4A和KH-4B存档影像,时相集中在1966-1972之间。
这个阶段Corona系列卫星共发射32次,经过长期调试已经可以把卫星轨道降到166公里的水平上,从而使分辨率达到了1.8米,回访周期1天,并可以提供立体相对。
这个期间用户完全可以选择到理想的存档数据。
值得推荐的是KH-7存档影像,时相集中在1963年7月到1967年6月。
分辨率最初为1.2米,到1966年提高到0.6米,拍摄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战略目标、核目标以及导弹防御和弹道导弹系统。
除了将近100幅以色列的单景影像仍然处于保密状态之外,KH-7拍摄的19000幅单景影像全部得到了解密。
塘沽盐场遥感图像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
![塘沽盐场遥感图像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229b1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b.png)
塘沽盐场遥感图像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
郑小慎
【期刊名称】《海洋技术》
【年(卷),期】2006(25)3
【摘要】通过塘沽盐场遥感图像的模式识别,对该盐场的盐田水体类别进行了监督分类,其成果将为塘沽盐场的开发管理、产量估算及资源调查等提供重要依据.【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郑小慎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天津开发区,3004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722.4
【相关文献】
1.指纹图像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 [J], 潘岳
2.基于模糊灰色理论人脸图像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 [J], 张健;芮延年;陈洁
3.基于随机森林法的农作物遥感识别方法研究——以阿荣旗部分区域为例 [J], 包珺玮; 于利峰; 乌兰吐雅; 许洪滔; 乌云德吉; 于伟卓
4.基于随机森林法的农作物遥感识别方法研究--以阿荣旗部分区域为例 [J], 包珺玮; 于利峰; 乌兰吐雅; 许洪滔; 乌云德吉; 于伟卓
5.土地环境高分遥感图像智能识别方法研究 [J], 王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津滨海新区启动2010年渔业资源恢复和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天津滨海新区启动2010年渔业资源恢复和生态环境修复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e9c8d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66.png)
天津滨海新区启动2010年渔业资源恢复和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于讯
【期刊名称】《现代渔业信息》
【年(卷),期】2010(25)6
【摘要】随着5万尾鱼苗投入塘沽生态鱼礁海域,2010年天津市渔业资源恢复和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由农业局局长、临港工业区负责同志主持,市水产局、市海洋局、市环保局、中国海监天津总队、市渔政处、塘沽水产局、塘沽海洋局、塘沽环保局、中国海监第二支队、
【总页数】1页(P27-27)
【作者】于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399
【相关文献】
1.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恢复模式 [J], 马春;张光玉;张晓春;李洪远;鞠美庭;周斌;张騄
2.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恢复需水量评估 [J], 张晓春;马春;陈卫平;李洪远
3.生态视野下的天津湿地景观恢复路径研究——以滨海新区为例 [J], 李双跃;张书震
4.恢复生态学矿山环境修复工程中一门新学科 [J], 林景星
5.天津滨海新区水生态改善与污染减排方案日前启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Y-1卫星天津沿海地区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开题报告
![HY-1卫星天津沿海地区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a5283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5.png)
HY-1卫星天津沿海地区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开题报告本项目旨在利用HY-1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天津沿海地区的图像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以期得到有用的海洋信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持。
一、项目背景HY-1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动力学卫星,具有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渔业资源管理、海洋灾害监测等领域。
天津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海域面积辽阔,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备受关注。
因此,利用HY-1卫星技术对天津沿海地区的海洋环境进行遥感监测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利用HY-1卫星获取天津沿海地区的遥感图像数据,包括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图像。
通过数据预处理,包括图像校正、投影变换、大气校正等,得到高质量的遥感图像数据。
2. 地物提取及海洋信息提取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遥感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分析,提取出海洋特征信息,如海域边界、水域类型、海岸线变化等,同时结合相关海洋数据,提取出海洋环境数据,如海温、海流、海洋生态状况等。
3. 分析和应用根据获取的海洋信息和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模拟,研究海洋环境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持。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项目预期能够获得天津沿海地区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并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海洋信息和环境数据,为研究和应用相关领域提供数据支持。
具体成果包括:1. 天津沿海地区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
2. 包括海域边界、水域类型、海岸线变化、海温、海流、海洋生态状况等海洋信息和环境数据。
3. 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支持,如资源开发利用、环保监测管理、海洋科学研究等。
本项目的开展将有助于推动HY-1卫星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为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塘沽区1970年-2010年海岸线动态监测1 历史遥感影像目前,全球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市场被GeoEye、IKONOS、QuickBird、WorldView等主流卫星所占据,在为用户提供丰富空间信息的同时,也不断推动遥感卫星的进步与行业发展。
正如大家所了解,IKONOS是第一颗亚米级分辨率的商业卫星,发射时间为1999年。
那么在此之前乃至更老的历史时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应该如何获取呢?直到“锁眼”(KeyHole)、“资源-F”(Resurs-F)、“彗星”(Kometa)等一系列历史解密影像陆续进入中国才填补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市场的上述空白。
经过几年的应用情况来看,目前规划、海洋、科研、国土、环境、考古等行业用户已经充分掌握了如何利用历史解密影像为自己的工作提供帮助。
解密影像拥有较高的分辨率,丰富的时相以及波段光谱信息,这意味着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传统用户以及更多的非行业用户的需求。
目前“锁眼”(KeyHole)系列(表1)可以提供的是1960-1980年之间的KH-1-4(CORONA)、KH-5 (ARGON)、KH-6 (LANYARD)、KH-7 (GAMBIT)和KH-9 (HEXAGON)共930000张单景图片。
表1 KeyHole系列卫星影像参数实际中用户主要使用的大多是KH-4A和KH-4B存档影像,时相集中在1966-1972之间。
这个阶段Corona系列卫星共发射32次,经过长期调试已经可以把卫星轨道降到166公里的水平上,从而使分辨率达到了1.8米,回访周期1天,并可以提供立体相对。
这个期间用户完全可以选择到理想的存档数据。
值得推荐的是KH-7存档影像,时相集中在1963年7月到1967年6月。
分辨率最初为1.2米,到1966年提高到0.6米,拍摄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战略目标、核目标以及导弹防御和弹道导弹系统。
除了将近100幅以色列的单景影像仍然处于保密状态之外,KH-7拍摄的19000幅单景影像全部得到了解密。
可以作为重要时相补充的还有KH-9存档影像,被认为是KH-1-4存档影像的替代品。
KH-9获取了全球大面积分辨率6米的影像,除以色列领土外,29000幅影像已经解密。
KeyHole 系列在历史解密影像的资源整合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以及制图精度等方面都拥有出色的表现,即便这样仍然受时相和波段的约束。
而“资源-F”(Resurs-F)的出现得到了国内众多用户的高度关注,Resurs-F卫星大家也许不是很熟悉,但提起同属于Resurs系列至今仍在服役的Resurs-DK1卫星大家应该并不陌生。
该计划始于上世纪70年代,资源系列解密的卫星影像包括:F1、F2和F3,解密影像自2007年开始商业化(表2)。
表2 Resurs系列卫星影像参数以上的参数中可以明显看到,Resurs与KeyHole相比起来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除了拥有更多的波段以及更大的幅宽之外,在时相和分辨率的衔接上与KeyHole系列也出奇的默契,这些潜移默化的匹配注定意味着它比KeyHole系列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以及更深入的空间领域分析。
值得称赞的是,Resurs系列具有多光谱波段,这是全色影像无法比拟的,它可以代替单纯的人工对地物进行识别,而得到更快和更准确的影像信息提取。
这也是众多专业用户完成规划、海洋、环境、生态等科研课题的重要依据来源。
与KeyHole 系列相同的是前苏联也拥有自己的制图卫星--“彗星”(Kometa),只是分辨率略低于KH-7。
Кometa带有两个立体成像相机:KVR-1000和TK-350,以帮助立体图像的采集。
星载的测图成像系统,用于空间信息的采集与制图。
全色影像可生产1:50000地形图和立体影像。
卫星同时装备了专业测图的影像采集与控制系统,为数字化正射模型提供了基础。
2 项目背景海岸线是划分海洋与陆地管理区域的基准线,快速而又准确地测定海岸线的动态变化,对于海域使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河口淤积、气候变暖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及围垦、填海造地、海洋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海岸线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野外实地调查方法花费人工多、效率低、工作周期长而且获取的数据不易统计。
遥感是一种以物理手段、数学方法和地学分析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卫星观测的大面积,同步、高精度的特点可准确地记录海岸线状况及其相关的地面信息,有效地克服地面调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限制,独有的时效性可以使之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在海岸线调查中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
3 技术流程从项目目的、时间要求和数据情况出发,制定了此次海岸线动态监测的总体技术流程(图1)。
简单可以概括为数据准备、影像预处理、提取海岸线、海岸线叠加与统计、统计结果分析。
图1海岸线动态监测技术流程图4 数据准备及数据预处理4.1 数据准备本次动态监测使用数据为天津塘沽区1970年5月31日KH-4影像、1999年8月11日KVR影像、2010年8月17日Geoeye影像和1:5000地形图数据以及10米DEM数据。
表3 影像类型统计[2]4.2 数据预处理[3]4.2.1 正射校正正射校正是以天津地区1:5000地形图作为主控图件,结合研究区10米DEM数据对Geoeye影像进行正射校正,总误差不超过1个像元。
然后,以校正好的Geoeye影像为控制参考图件,结合DEM数据分别对KH-4影像和KVR影像进行正射校正。
因为历史解密影像的特殊性,大部分遥感处理软件都缺乏KH-4和KVR卫星模型参数,所以我们采用了唯一拥有历史解密影像模型参数的专业处理历史解密影像的OrthoMap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
由于历史解密影像时相跨度较大,地物变化大,我们选择了40个左右的控制点,校正后误差在2个象元左右。
最后,从校正好的影像上裁取覆盖研究区的子区,以减少数据量,提高处理速度。
4.3.1 去霾处理去霾处理能够减少水汽和薄云产生的噪声对解译造成的影响。
本项目的去薶处理是指通过大气校正去除影像上的薄雾。
并通过Photoshop对影像上的细小瑕疵进行修复处理。
5 海岸线提取5.1 海岸线提取方法近红外波段的水体反射辐射率明显单一并低于其他地物,拟采用阈值法来划分水陆边界。
因此,选用Geoeye影像的近红外波段,定出其水体阈值,将低于该值的像元定为水体,高于该值的像元则为非水体,这样就把水体与其他地物分开。
由此直接获取的水陆边界线只是海岸线在卫星成像时的瞬时水边线,而水陆边界线位置受潮汐,海岸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为了真实反映海岸线的动态变化,本文运用在海洋潮流发生一般高潮时,海水所淹没的平均界线方法来提取海岸线。
研究表明,平均高潮线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相近,能够满足宏观分析所需的精度,同时,平均高潮线可以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分类处理来确定。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而且这个平均值受潮汐及海平面的影响较小,可以看作一个常值。
一般来讲,平均高潮线介于高潮滩与中潮滩之间,由于潮滩物质成分的差异以及暴露于水上时间的长短而导致含水量的不同,必然在光谱特征上有所变化,在遥感影像上表现出不同的灰阶和彩色特征信息,因此潮滩地貌特征是重要的解译标志。
5.2 海岸线提取1999年影像上可明显看出其特征,而由于近几年港口建设的飞速发展,2010年的影像上未出现明显的沙滩,因此在自动分类时,将2010年的影像按照阈值法分为两类处理。
[4] 1970年的历史遥感影像采用阈值法的自动分类结果见图2示:图2 值法自动提取1970年海水沙地陆地根据自动分类可以得出大致的沙滩轮廓,但海岸线显示比较模糊,用目视判读法弥补其自动分类的不足。
1999年及2010年塘沽区影像的计算机初始分类(将海水分离出来)见图3、图4所示。
图3 1999年阈值法自动提取海水沙地陆地图4 2010年阈值法自动提取海水和陆地5.3 海岸线的划分由于根据在红外波段大陆和水体的反射率不同进行了初始分类,其中水体包括了鱼塘部分,陆地包括了云层和海滩的干扰。
可用人工目视判读辅助自动分类解决以上问题。
根据相关规定,水塘的处理上,我们将封闭水塘的边界划分为海岸线的一部分,非封闭的水塘作为海洋内部处理。
在影像上,沙滩具有明显的高潮位分界线,需要再根据目视判读及海岸线连贯性,最终得到海岸线如图5、图6、图7所示。
图5 1970年塘沽区海岸线图6 1999年塘沽区海岸线图7 2010年塘沽区海岸线6 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以客观现象所显现出来的数量特征为标准,判断被研究现象是否符合正常发展趋势的要求,探求其偏离正常发展趋势的原因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现将塘沽区1970年、1999年和2010年三个时期的海岸线叠加到一起,得到塘沽区1970、1999、2010海岸线对比图(图8)。
海岸线成图位于117.4°E~118.0°E、38.7°N~39.2°N 之间。
以下所涉及到的统计结果如不做特殊说明,均在此区域内产生。
图8 塘沽区1970、1999、2010年海岸线对比图6.1 信息统计运用Arc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和统计功能,统计得出监测区域1970年、1999年、2010年海岸线动态变化表,如表4所示。
[5]表4 塘沽区1970年、1999年、2010年海岸线数据统计表根据统计结果,为了直观地看出其海岸线长度和面积的变化速度,我们做了两个折线图说明情况:图9 海岸线长度变化图10 水陆面积的变化6.2 分析结果由以上图表资料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6.2.1 从1970年到1999年间,虽经历了约30年,但海岸线的自然形态及长度都没发生太大变化,大陆逐渐向海洋延伸,但趋势较平缓。
导致其海岸线向海洋处扩张的主要原因是河流入海口处带来的泥沙沉积。
海岸线的演变仍属于自然变迁,人工参与度不大。
6.2.2 到2010年海岸线对比可看出,近些年来由于天津大搞经济建设和港口建设,其海岸线类型由以前的自然泥沙类变为了有明显建造痕迹且有规则形状的人工海岸。
6.2.3 1970年至1999年之间海岸线逐步向海洋处延伸,但变化趋势较缓慢。
1999年到2010年间,人工建造的港口鱼塘等设施,使得海岸线向海洋处延伸的速度增加,海洋利用率增加。
6.3.4 1999与2010年的海岸线对比可以看出,港口建设导致海岸线的长度大大增加,这样就增加了港口船只的吞吐量,有利于发展海上贸易。
本文来自北京拓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