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一二单元综合检测(期中))
高一地理必修二一二单元复习检测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2.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德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甲B.乙C.丙D.丁2011年春运工作从1月11日正式启动,2月19日结束,为期40天,其中春节前15天,节后25天。
据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等部门介绍,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23.2亿人次,比去年春运增长3.5%。
据此回答3--4题。
3. 2011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A. 国际人口迁移B. 国内人口迁移C. 省际人口迁移D. 人口流动4. 有关春运旅客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 春节前主要是从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前往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B. 春运客流构成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C. 春节后学生流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高校集中地D. 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右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5-7题。
5.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6.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7.该国可能是()A.中国B.巴西C.德国 D.泰国读下图,回答8-9题8.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铁路9.影响该城市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资源C.政治D.铁路10.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这说明()A.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不稳定性B.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C.地域文化是人文因素作用下形成的D.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方面某城市是环行—放射式道路,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12.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右图是我国西南地区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图。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25题*2分=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人口增长模式中,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共同特点是 (( )A.两者的出生率都高B.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C.两者的死亡率都低D.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2.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的自然增减②人口的出生率③人口的死亡率④人口迁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3—4题3甲市可能是()A.西宁 B.延安C. 上海D. 广州4.图1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 B. ② C. ③ D. ④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回答5--7题。
图25符合图2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6.引发图2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因素B.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的是 ( )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D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4回答9--10题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 D.d曲线10.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 C.商业区 D.文化区,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完成11---12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13.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1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 ( ) 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A.油菜 B B.水稻 C.亚麻 D.玉米22.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技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C.单产高 D.机械化水平低23.该农作物的最大产区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图6 24.我国糖料作物的“南蔗北菜”的分布,体现了农业生产的()A A.地域性B.季节性 C.周期性 D.连续性25.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二、综合题(共四题,50分)1.(11分)读“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阶段性测试题(2)(第二章综合检测)(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阶段性测试题(2)(第二章综合检测)(含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阶段性测试题(2)(第二章综合检测)(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阶段性测试题(2)(第二章综合检测)(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阶段性测试题二(第二章综合检测)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河北学业水平测试)读下图,回答1~2题.1.适宜在甲地布局的工业是( )A.电镀厂 B.自来水厂C.印染厂D.污水处理厂2.该市计划在乙地建设重工业区,主要是为了( )A.接近铁路B.减轻环境污染C.靠近河流D.便于职工生活答案 1。
B 2。
B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好,最适宜布局的工厂是自来水厂。
第2题,乙地地处城市外缘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建设重工业区,可大大减轻对城区的环境污染。
读下面甲城地理位置(左图)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3~4题。
3.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A.商业用地B.公园绿地C.居住用地D.工业用地4.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A.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B.位于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C.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噪声污染D.远离农田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答案 3.C 4。
高一地理下学期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期中测试卷【第一~三章】含答题卡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中质量检测考试范围:第一~三章考试时间:70分钟班级:座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读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回答1~2题。
1.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A.南美洲B.亚洲C.大洋洲D.欧洲2.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A.集中于沿海地区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C.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人口迁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
在此过程中,县城和中心城市人口保持缓慢增长。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符合甘肃省人口迁移特征的是( )A.迁移距离呈增加趋势 B.一直以乡村向城镇迁移为主C.迁移规模呈减小趋势 D.区域内人口迁移的比重增加4.促使甘肃省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最主要条件是( )A.区域间经济差距减小 B.乡镇企业的发展C.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 D.交通条件的改善新加坡陆地面积仅有700多平方千米,人口 560 多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11万美元(2021年),位居世界前列。
据此回答5~6题。
5.从单位面积看,新加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主要得益于( )A.科技水平高B.矿产资源丰富C.生活消费水平低D.气候条件优越6.当新加坡处于适度人口曲线图第Ⅲ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是( )A.科技B.生产力C.资源D.消费水平北京市朝阳区面积470.8平方千米,2013年常住人口384.1万。
下图为在朝阳区498个社区中,流动商贩自发形成的早市、午市和晚市聚集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推断甲社区附近的城市用地为( )A.居民居住用地B.娱乐康体用地 C.工业用地 D.外事用地8.本着政府引导,兼顾就近消费者、商贩效益与城市监管的原则,下列地区中适宜设置固定型摊贩区的是( )A.党政机关附近B.城市干道两侧C.学校、医院附近D.公园绿地内外读我国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如左图),完成9~10题。
高二地理期中复习(第二单元)
高二地理期中复习(第二单元)《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都是描绘庐山的美景。
下图为庐山卫星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平地而起的庐山属于()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火山2.庐山山麓到山顶植被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水平地带性分异3.庐山终年云雾缭绕,胜似仙境,主要原因是()①临江濒湖②海拔较高③纬度较高④季风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庐山的地质构造属于A.地堑B.地垒C.背斜D.褶皱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是A.退田还湖B.围湖造田C.赈灾筹款D.建垸防水夏威夷岛的基拉韦厄火山海拔为1247m,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
2018年5月以来,基拉韦厄火山持续喷发,熔岩裂缝已增加至20多条,从裂缝中渗透出的大量熔岩流淌至岛上地势较低的地区。
当地时间2018年5月17日早晨4时15分该火山再次猛烈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最高达9100m。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组成夏威夷岛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核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上部7.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绝大部分飘向A.西南方B.东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8.基拉韦厄火山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B.持续喷发使山顶冰雪融化,形成洪涝C.火山灰对当地的海洋运输影响很大D.流动的熔岩常阻断附近的高速公路9.某地理兴趣小组来到基拉韦厄火山附近采集岩石标本,最容易采集到的岩石是A.B.C.D.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湾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石柱上的海生动物钻孔部分,说明那不勒斯海岸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固结成岩作用B.风化、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D.搬运作用11.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说明那不勒斯湾海岸所受到的内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D.风化作用12.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湾海岸( )①以水平运动为主②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地壳运动过程③以垂直运动为主④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称为化学风化。
高一地理必修2月考试题(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读人口结构图,回答1~3题。
250510152030百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1、此图说明了该地区A.城市化水平很高B.城市人口为2500万C.大约10%的人口住在郊区 D.人口密度大2、此城乡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美国3、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原因是: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进入城市而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4.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B.世代更替快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5.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③过渡人口增长模式④现代人口增长模式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6.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7.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变8.20世纪末,大批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国家政策B.部族战争C.自然灾害D.开发资源9.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C.造成人才流失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右图为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0.这四个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④②① D.②③①④11.四个城市中人口机械增长最多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读下列材料,完成12~14题: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卷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期中试题命题人:亚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1.以下哪个日期是“世界60亿人口日〞〔 〕 A. 1979年10月12日 B. 1989年10月12日 C. 1999年10月12日 D. 2000年10月12日 2.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A .资源的数量B .人均消费水平C .区域开放程度D .科技开展水平 3.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是由 决定的〔 〕A .出生率B .死亡率C .出生率和死亡率D .人口基数 4.以下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 A .人口由开展中国家流向兴旺国家 B .定居人口减少 C .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D .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5.目前,以下国家或地区属于人口主要迁出区的是〔 〕A .欧洲B .北美C .拉丁美洲D .西非和北非的一些产油国 6.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 〕 A .从东北部向墨西哥湾沿岸移动 B .从乡村向城市移动 C .从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移动 D .从南部向西部和北部移动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
完成7~9题。
7.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A.0.775%B.0.675%C.0.885%D.0.95% 8.以下说法与表格容相符的是〔〕A.甲组人口表示开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兴旺国家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C.开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兴旺国家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9.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A.经济迅速开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以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答复10~11题。
10.30年间该地区〔〕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11.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A.大幅提高B.略有提高C.没有变化D.略有下降1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B.城市数目的多少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13.在江南地区容易形成的城市形态是〔〕A.团块状B.条带状C.组团状D.放射状14.市场竞争日益剧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上下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上下15.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在原因是〔〕A.城市规划的需要B.功能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聚集C.交通条件的开展D.人口的消费需要16.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A.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B.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C.该地段地价太高D.该地段的地形不适宜作为商业区17.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18.以下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是一成不变的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19.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2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④自然条件优越⑤农业科技兴旺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1.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A.奶牛B.奶羊C.牛奶D.奶制品22.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单位面积产量高D.资金投入多23.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A.有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B.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牧场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开展畜牧业24.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A.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B.只出现在兴旺国家C.牧牛业占有重要地位D.属于粗放的商品农业25.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下图。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B、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D、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植被类型单一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恒定的,公转的速度也是恒定的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公转的周期是365天D、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3、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A、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B、海洋气温普遍高于陆地气温C、平原地区气温普遍高于高原地区D、沿海地区气温普遍高于内陆地区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A、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地形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人类活动C、海陆位置、海陆位置、人类活动D、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5、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降雨丰富,主要气候类型为()A. 北温带季风气候B.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C. 南热带季风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6、下列关于我国光照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雨季较长,光照资源较好的地区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B. 雨季较短,光照资源较好的地区多分布在东北地区C. 雨季较短,光照资源较好的地区多分布在西北地区D. 雨季较长,光照资源较好的地区多分布在西南地区7、关于我国气候类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C.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D.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8、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流经的省份最多B.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流经的省份最少C. 黑龙江是我国第三长的河流,流经的省份最少D. 海河是我国第四长的河流,流经的省份最多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四大洋的是()。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含答案))
【上好地理课】2020-2021学年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自然资源是()A.太阳能B.风能C.森林D.水资源2.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D.人类活动山东省日照绿茶、五莲国光苹果、五莲板栗等被农业部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拥有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优于同类其他产品,主要在于其拥有独特的( )A. 科技优势B. 文化优势C. 劳动力优势D. 地理环境优势4.关于地理标志产品往往产于特定区域。
关于地理标志产品特定区域的叙述,错误的( )A. 有明确的边界B. 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 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D. 其划分依据为综合指标“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
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 )①河北②四川③辽宁④福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③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④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下图中阴影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目前()A.我国生态脆弱区都位于内流区 B.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类型较单一C.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生态脆弱 D.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生态稳定8.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①地一一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②地——围湖造田打坝淤地C.③地——过度开采地下水 D.④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如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下面哪个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地区?A. 四川盆地B. 黄土高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西南山区2.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是原因,形成昼夜现象的结果。
B. 自转使南北两极气温相差不大C.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D. 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3.以下属于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的是?A. 刺激锋B. 高温静稳的海面C. 高湿度的大气D. 潮汐的作用4.以下影响河流水量和径流的因素中,不包括A. 河流长度和落差B. 降水量和降水分布C. 接受河流流量的汇入河的数量和流量D. 影响河水蒸发和渗漏的地表物5.下列国家中,目前属于第二产业比较发达的是:A. 美国B. 日本C. 英国D. 巴西二、填空题1.世界上最大的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是鲸。
鲸。
2.鼠疫在古代称为瘟疫。
瘟疫。
3.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不断增加。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不断增加。
4.夏至时,北半球昼长不断加长,最长日出现在北极圈内。
北极圈内。
5.地球表面形成的四季气候与以下哪种地理要素无关?地震地震三、简答题1. 什么是地球日?答:地球日,指每年的4月22日,旨在倡导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行动。
它的发起者是美国民间环保组织“地球日网络” (Earth Day Network),首次发起是在1970年。
2. 什么是清明节?答: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农历年的第15天,春分后的第一个节气。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扫墓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到公祭祖先、扫墓,或者外出踏青。
3. 什么是台风?答:台风,是太平洋西北部及中国南海一带海域上的一种热带气旋,是一种强烈的风暴天气,由海面温度高、水汽充沛的暖湿气流,在上层环流和自转的作用下所形成。
4. 什么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答: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
地球自转一周完成一个日,公转一周完成一年。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必修2)试卷+答案.doc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测试班级:姓名:座号:评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2、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读右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答3—4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4、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A、70%鼓励生育B、60%计划生育C、15%采取移民政策D、30%鼓励人员出国5、从世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试分析客观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B、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水平低,教育文化水平低,不利于城市化C、我国大城市太少,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D、我国城市化水平合适,有利于城市的郊区化6、城市六边形的服务范围嵌套规律理论主要用来指导()A、工业生产和产品的类型B、农业区域、农业生产和作物种类的配置C、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D、交通运输和道路的建设7、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②<③D、③<①<②8、早点铺与宾馆的比较正确的是( )A 、早点铺服务范围大、数目少B 、宾馆服务范围大,数目多C 、早点铺服务范围小、数目多D 、宾馆服务范围小、数目少9、有关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正确的是( ) A 、世界大江大河两岸都是城市密集地带 B 、在边境地区由于政局不稳,一般不会形成城市 C 、在多条铁路、公路的交汇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D 、沿海地区的城市较多,而且纬度越高,城市越密集 10、右图中的Y 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1、造成X 、Y 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水平B 、教育水平C 、历史条件D 、自然条件 12、属于Y 类型的国家有( )A 、尼日利亚B 、印度C 、泰国D 、日本 13、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干旱地区多,湿润地区少B 、山区多,平原少C 、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D 、北方多,南方少 14、下列居民区与工业区布局合理的是( )A B CD工业卫生防护林盛行风向住宅右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请回答15-16题: 15、阶段 I 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 、初级阶段B 、加速阶段C 、逆城市化阶段D 、再城市化阶段16、引起阶段II 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 、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C 、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 、轨道交通的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2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题高二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中①②③表示同一类地理事象,a、b、c三轴分别表示不同地理要素对地理事象的影响程度,读图完成1~3题。
1.若上图a、b、c分别表示原料、动力、市场要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类工业可以在沪、粤、晋、云、贵、川等地大力发展B.影响①②③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市场、动力、原料C.能反映钢铁工业区位变化的顺序是①→②→③D.目前,①②③三类工业,在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较大,在发达国家中所占比重较小2.若图中a、b、c分别表示0~15岁、15~65岁、>65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目前,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影响最大的可能是③3.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环境 B.人们文化观念 C.生产力水平 D.社会福利制度读下图,根据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对某工业部门的影响程度,分析判断4—5题。
4.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布局情况,可能都正确的是()A.①有色冶金②石油化工③电器装配④水产加工B.①印刷工业②木材加工③制糖厂④有色冶金C.①水产加工②印刷工业③精密仪表④服装加工D.①电器装配②水产加工③集成电路④有色冶金5.关于环境人口容量(M)和人口合理容量(N)的数量关系的表达,正确的是()A. M=NB. M<NC. M>ND. 不确定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6—7题。
6. 图中①附近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A.传统工业和乳畜业 B.高技术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C.新兴工业和水稻种植业 D.分散型工业和密集型农业7.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 商业区用地B. 工业区用地C. 住宅区用地D. 绿化用地9.城市等级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发达的交通③丰富的资源④雄厚的科技力量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10.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标志是()A. 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B.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 城乡人口比值的大小D. 城市用地规模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1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土地的合理利用B. 选择作物品种C. 选择农作物生产的地理位置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联系12.“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引起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是()A 水 B. 土壤C, 热量 D. .光照13.世界上水稻种植业多分布在( )A. 热带雨林区 B 热带草原区C. 季风气候区D.温带海洋性气候区14.有些工业对环境要求严格,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测试题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注意: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只上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1.5分,共60分。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2.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数量3.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A.人口数量B.育龄妇女比重C.人口年龄结构D.风俗习惯4.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减少B.战争没有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农业的发展5.受产业革命影响产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高——极低”模式B.“高——高——较低”模式C.“高——低——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据统计,我国西部有的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也十分严重,这一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6.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C.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D.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7.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A.拉动农村消费B.老龄劳动力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农村地区瞻养费用提高,农业投入受牵制D.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8.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是()A.控制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提高年轻人比例B.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C.增加老年劳动力就业岗位,让他们发挥余热D.实行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9.底座收缩明显的“人口金字塔”图表明()A.少年儿童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缩减B.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缩减C.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扩大D.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扩大10.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现负增长的是()A.俄罗斯、美国B.巴西、古巴C.意大利、匈牙利D.日本、中国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不相同的B.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都相同C.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决定了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D.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有很多共同之处12.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13.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14.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东南亚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15.关于三峡库区的移民,正确的叙述是()A.移民的原因是因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承载量小B.移民是为了更好的就发展,是一种自发的行为C.库区移民大部分实行外迁异地安置,小部分就地“后靠”D.是在社会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下发生的16.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的是()A.区域的大规模开发B.洪涝灾害的发生C.严重的水土流失D.恶劣的气候17.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18.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范围、跨度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D.经济地区差异不断增大下面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回答19-20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3及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
“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6%。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分布B.自然环境C.国家政策D.宗教信仰2.有助于促进人口向该线以西迁移的措施是( )A.开发浦东新区B.实施西部大开发C.振兴东北老工业区D.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带(2019·蚌埠铁路中学高一期中)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P′为资源环境承载力B.P-P′的区间是人口的最佳规模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D.P为资源环境承载力4.图中反映了(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2019·上饶高一期中)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回答5~6题。
5.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C.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D.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6.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影响C.增加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所有行业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7.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但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B.充分利用了国外资源C.消费水平高D.人口众多读北京市人口发展数据图(单位:万人),回答8~9题。
8.据图可知2011-2014年北京市( )A.常住人口增速远小于常住外来人口增速B.2013年以后城市中心逐渐衰落C.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协调发展D.2013年后常住外来人口减少9.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增速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增速回调B.受叶落归根传统思想的影响C.北京环境污染严重D.受到当地人们的歧视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10~11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模块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表为我国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单位:万人),据此回答1~2题。
总人口13。
4亿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7%性别比105。
20年龄构成0~14岁人口占16。
60%,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
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1。
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D.青壮年人口少2.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教育、医疗、就业压力过大B.婚配困难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D.环境承载力已趋极限【解析】 联系我国人口发展的实际,结合表中的数据可知,我国人口总量大,但因计划生育的实施,出生率大大下降,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很低的水平,但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压力很大。
由于死亡率较低,老龄人口增长快,青壮年人口比重大,青壮年人口数量多。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给教育、医疗、就业等带来较大压力;目前我国的人口性别比例尚为合理,婚配困难问题并不突出。
【答案】 1.C 2.A(2019·济南高一检测)读“某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金字塔图”,回答3~4题.3.该地最有可能是( )A.上海市区 B.北京大学C.贵州农村 D.广州孤儿院4.关于该地户籍人口叙述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A.女多男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B.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C.留守儿童问题比较严重D.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解析】 从图中的性别、年龄人口结构可知,该地区女性较多,青壮年人口较少,儿童、老年人口较多,应为存在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落后地区.【答案】 3.C 4。
(19套)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 同步练习 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
(19套)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回答1~2题。
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医疗卫生条件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只受自然条件的影响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政治变革2.由图可知,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将( )A.基本持平B.差距继续扩大C.差距有所减小D.变化不大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读图,回答3~5题。
亚洲某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3.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4.图示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5.若该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是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6~7题。
6.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区的人口增长过程,按照一般规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丁-乙-甲D.乙-丙-甲-丁7.如果该图表示不同地区人口的增长过程,则最有可能表示我国的是( )A.甲B.乙 C.丙D.丁8128 埃塞俄比亚备注:横坐标为该年份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1)从表中预测可以看出,人口超过一亿的前十位国家排位提升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其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2050年,新增的两个人口大国都在________洲,人口的增长对这两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至少答出2点)(3)2006年的人口大国在2050年排位将跌出前10名的两个国家的老龄化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从人口年龄结构图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年龄构成较轻,_______________比重大,________________压力巨大,老龄化逐渐显现。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地理必修⼆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期中考试有利于学⽣顺利过渡到下半学期的学习。
下⾯是⼩编为您带来的⾼⼀地理必修⼆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地理必修⼆期中测试题:⼀.选择题1.关于⽬前世界⼈⼝增长模式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发达国家或地区⼈⼝再⽣产类型已处于现代⼈⼝增长模式②我国由于⼤⼒开展计划⽣育⼯作,⼈⼝增长模式已接近现代型③⾮洲国家是⾼出⽣率、⾼死亡率、⾼⾃然增长率的过渡型的典型代表④⼤洋洲的⼈⼝增长模式是过渡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甲、⼄两地⼈⼝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中各年龄段⼈数及死亡率统计)。
完成2~4题。
年龄 0~14 岁15~59岁 60岁以上总计甲⼈⼝数2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 ⼄⼈⼝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2.甲组⼈⼝死亡率总计是A.0.775%B.0.675%C.0.885%D.0.95%3.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A.甲组⼈⼝表⽰发展中国家,⼄组⼈⼝表⽰发达国家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于⼄,因此死亡总⼈数也是甲⼩于⼄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于发达国家D.甲组⼈⼝死亡率偏⾼⼀些,主要原因是甲组⽼年⼈⼝⽐例⾼4.近年来,中国⼈⼝⽼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C.平均寿命延长和⼈⼝⾃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素质提⾼5.在⼈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意图中,数码①~④表⽰的含义依次是A.①⼈类社会不断发展②⼈⼝增长速度适中③⼈⼝素质不断提⾼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①⼈⼝增长速度适中②⼈⼝素质不断提⾼③⼈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C.①⼈⼝增长速度适中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③⼈⼝素质不断提⾼④⼈类社会不断发展D.①⼈⼝素质不断提⾼②⼈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增长速度适中6.当今世界上⼈⼝与环境的主要⽭盾表现为①⽇益增长的⼈⼝数量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盾②⼈⼝增长过快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盾③⼈⼝增长过慢与⼈⼝⽼龄化之间的⽭盾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资源利⽤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A.①② B.③④C.①④D.②③下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据图完成7~8题。
高中地理第2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教版1
单元综合测评(二)地形变化的原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下列江苏三大名石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C.太湖石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D.昆石的形成主要与流水作用有关C[太湖石是石灰岩,为沉积岩,所以其形成与外力作用有关,C项正确。
]读地质大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
据此完成2~3题。
2.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A.①③⑤B.④⑥⑧C.①②⑤⑥D.⑤⑥⑦⑧3.从地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A.沉积物到变质岩的过程B.变质岩到火成岩的过程C.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D.火成岩到沉积岩的过程2.A3。
C[第2题,读图可知,①③⑤分别是指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变成沉积物的过程,都是指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②是指固结成岩作用,④是变质作用,⑥⑧是重熔再生作用,⑦是冷却凝固作用.故本题选A项。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沉积岩也可以通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故缺少沉积岩到岩浆过程。
故选C项。
]下图为甘肃景泰砂砾岩石林景观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地质作用;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岩浆和岩石类型。
4.形成图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流水侵蚀5.该景观图中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中相一致的是()A.b B.dC.e D.f4.B 5.B[第4题,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降水较少,石林景观的形成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第5题,砂砾岩属于沉积岩,由沉积物沉积而成,因此对应的地质作用应为d。
]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据此完成6~7题。
6.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A.100 cm/s B.200 cm/sC.300 cm/s D.400 cm/s7.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市轿子山实验中学2016年秋季学期10月份月考题高二地理试卷命题、审题:肖能位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说明: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代码填涂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或填写在第II卷的答案栏内。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包含第II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区域的特征有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独立性④开放性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②④读图,回答下面2~3题。
2.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3.图示I ,II,III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A.土壤和植被 B.水文与植被 C.地貌与气候 D.地貌与水文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划分,也可以按人文要素划分。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间差异明显。
回答4~5题。
4.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A.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B.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5.下列地貌单元中,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是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6.有关区域发展的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②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③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复苏④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8.人类在不同文明时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大量猎取动植物,人地关系极不协调B.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已经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C.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科技进步,人地关系基本协调D.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性9.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A.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C.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D.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10.下列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相关内容的组合,正确的是A.公平性原则—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B.持续性原则—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C.共同性原则—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D.阶段性原则—把消除贫困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11.“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我国正逐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
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的是A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B.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C.增加资源进口,维持经济高速增长 D.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向农村转移13.我国提出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有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②单位GDP资源消耗量大③人均资源占有量少④经济发展速度快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
据此回答1—3题。
14、“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A.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15、这种人地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得到大家的公认,始于 ( )A.古希腊时代 B.我国春秋战国时期C.18世纪6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16下列有关该人地关系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B.是一种能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C.倡导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切忌试图改造自然、征服自然D.核心思想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图中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17—19题。
17、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A.K2线B.AC曲线C.AD曲线D.AB曲线18.东滩生态城位于上海崇明岛东滩,启动区域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将由三座相互连接的小型城镇组成,下列符合生态城市的说法是A.生态城市的中心将是超大型的中心商务区B.生态城市内部主要进行绿色农作物生产C.生态城市内部没有工业区D.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是遵循“以人为本”,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19.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读我国西南某地“农业产值构成(左图)”和“地形结构(右图)”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该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砍伐 D.过度捕捞21.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立体开发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回答9~10题。
22.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分布不均②人口数量大,增长快③经济技术水平低④环保法规不完善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3.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逊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
据此完成11~12题。
24.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①雨林观光②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③生态旅游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5.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参与性原则昆明市轿子山实验中学2016年秋季学期10月份月考题高二地理答题卡命题、审题:肖能位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2×25=50分)答题卡及得分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择题得分总分答案题号综合题得分答案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26.读“甲、乙两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若甲为东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A.法国 B.德国 C.印度 D.新加坡(2)若乙为西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A.墨西哥 B.巴西 C.阿根廷 D.美国(3)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甲国产业结构将向乙国产业结构的趋势发展,因此从现在到未来,甲国劳动人口职业转化的主要趋势是向第产业转化。
(4)甲国的劳动力流向乙国,主要从事第产业,乙国到甲国办跨国公司,主要是看中甲国和。
(5)乙国向甲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密集型产业和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转移对乙国的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造成。
27.(12分)材料一:据有关研究,白1600年以来,地球上有记录的动物灭绝586种,植物灭绝504种。
1900—1950年,共有60个物种灭绝。
而在自然状态下,估计每100年到1000年才会灭绝一个物种。
材料二:渡渡鸟像火鸡一样,体形较大,性迟钝,不会飞,原产于印度洋马达加斯加岛以东的毛里求斯岛上。
1507年,葡萄牙人发现了这个小岛,1598年该岛又被荷兰人所统治。
当时,殖民者把捕猎渡渡乌当作一种游戏,并采集它们的蛋。
同时,殖民者为了开垦农场,先用火焚烧渡渡鸟的栖息地,然后驱赶野猪、野猫和猴子等动物捕食渡渡鸟,结果造成渡渡鸟数量的迅速减少。
1681年,渡渡鸟灭绝,甚至连一具完整的骨骼都没有保留下来。
牛津大学保存的惟一的一个标本,也在1755年的火灾中焚毁,灰烬中只保留下头和脚。
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之后,毛里求斯岛上的另一种珍贵的特有植物——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眼看就要从地球上消失了。
材料三: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仔细研读以上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人们捕猎渡渡鸟,是 (人地关系思想)的反映。
(2分)(2)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濒危,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2分)(3)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其中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
(2分)(4)哺乳类、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5)从渡渡鸟的灭绝,你认为人类应吸取哪些教训? (至少答两点)(4分)28、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17分)(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6分)(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
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3)图13中,字母A表示_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______工业。
(2分)(4)试分析图13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至少两点4分)29.(12分)近年来世界石油价格持续攀升,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读图并结合已掌握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最显著的差异是(2)1993年后,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生产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的是________。
目前我国可以出口的能源产品主要是__________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开发利用持续增长最明显的是________ 。
这种能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地区,主要原因是(4)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首要问题是。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利用率呈逐渐________ 趋势。
从建设和谐社会出发,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昆明市轿子山实验中学2016年秋季学期10月份考试题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答题1. D 2 .B 3.C 4.C 5.D 6.B 7.A 8.D 9. D 10.C 11.B 12. A 13. C 14.D 15.D 16.B 17.D 18.D 19.C 20.A 21.D 22.B 23.D 24.B 25.C26.(1)C (2)D (3)第三产业(4)第三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广阔的市场(5)劳动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资源压力27、(1)人类中心论 (2)整体性 (3)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构成的综合体物种的数量(4)栖息地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