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说明
七年级生物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
七年级生物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七年级生物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七年级生物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根据教学内的重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生物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1.3.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教学教案02
第一单元·第三章从细胞到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教材分析《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本课主要内容旨在为学生理解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基础,也为后续学习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遗传学等知识打下基础。
它与细胞的其他章节如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等紧密联系,是学生认识生命活动规律的起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分裂的概念和意义。
2.学生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3.学生能够识别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和结构变化。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细胞分裂的图像,掌握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理解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胞分裂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分裂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2.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及其生物学意义。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清晰了关于细胞的基本知识,对细胞的结构有初步的了解。
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对细胞分裂这一微观过程的理解可能较为抽象。
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较高,但需要通过具体的图像和模型来帮助他们理解细胞分裂的复杂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细胞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演示法:通过图片、动画等演示细胞分裂的过程。
3.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细胞分裂的图片和动画,提高观察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细胞分裂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策略】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通过比较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帮助学生区分和记忆。
1.3.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2024)
1.3.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1)通过了解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
(2)通过对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现象的能力。
2.科学思维:(1)通过推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培养学生基于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
(2)通过观看视频、小组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读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的学习,认同细胞分裂和生长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
(2)关注防治癌症,引导并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养成生活好习惯的责任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教学难点: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区别;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前面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除了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以及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是对于细胞是如何构成生物体却没有认识。
本节主要涉及细胞分裂和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图片和动画,让学生从中建立细胞分裂和生长的整体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本节内容,首先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设疑:“想一想: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引导学生意识到: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来说,生命的起点是一个受精卵,那这个受精卵是如何构成生物体的呢?首先就是细胞会进行生长、分裂以及分化,以此导入新课。
关于“观察细胞的分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的实验视频让学生明确,在显微镜下,那些被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然后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DNA是遗传物质,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接下来图片展示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细胞,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分裂阶段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是不一样的。
生物《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
生物《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一、主题: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分裂的定义和类型2. 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区别3. 学习细胞周期和染色体的运动和排序方式4. 了解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的意义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或更多的细胞的过程。
这是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生命的进程。
细胞分裂让生物能够从单个细胞开始增长并形成组织和器官。
2. 细胞分裂的类型通常情况下,细胞分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指在细胞分裂期间,细胞内的染色体按一定顺序分裂,并且结果是每个新细胞都有一组完整的染色体。
这种类型的细胞分裂通常在有核细胞中发生。
(2)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指生殖细胞分裂的过程,其结果是每个新细胞只有一半的染色体数,通常用于有性繁殖。
减数分裂也有两个阶段: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3. 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可以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1)前期: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向核膜准备分裂,并形成长而细的染色体丝。
(2)中期:在这个阶段,染色体丝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一个等于染色体数目的结构,并且开始准备分裂。
在这个阶段,还会形成一个纺锤体,它会把染色体丝引导到不同的位置。
(3)后期: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分成两个部分分裂,每个部分会移动到不同的细胞膜,在细胞膜的位置,形成一个新的核。
(4)间期:在细胞分裂之后,有丝分裂期后进入间期,这个阶段,细胞会变得接近正常水平,而且开始准备下一个细胞周期。
4. 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有两个阶段: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1)第一次减数分裂: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向核膜准备分裂,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形成了四个单倍体细胞,这些细胞包含的染色体数量是原有数量的一半。
(2)第二次减数分裂: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四个单倍体细胞将会进一步分裂,分成8个单倍体细胞,这些细胞包含原有数量的染色体单体数目。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系列(人教版)
2.2.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生命观念: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及染色体的变化;比较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异同。
科学思维:推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培养学生基于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
责任态度:关注防治癌症,引导并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养成生活好习惯的责任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基本过程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细胞的生长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图片和构建模型让学生理解。
细胞分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可以先从宏观层面,利用动图去认识细胞分裂,理解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差别,但都是一个分裂成两个。
再从微观角度去学习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完成贴图、动图和视频,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结果和意义,从而突破重难点。
最后联系生活,指导学生阅读“脱缰之马——癌细胞”,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健康,渗透核心素养的态度责任。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课本p56页“想一想,议一议”:壁虎在受到攻击时尾巴会自行折断,掉下来的短尾还会扭动,以吸引敌害的注意,而它则乘机逃跑。
运用你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壁虎尾巴断掉后还会重新长出来吗?同时展示植物由种子长出完整植株和受精卵发育为一个人体的图片,提出问题:生物体由小长到大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课题。
【新课学习】1.播放细胞生长的动图和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构建概念。
细胞的生长:就是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由小变大。
2.设置疑问:细胞能无限长大吗?构建模型,辅助理解。
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个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完成表格。
归纳总结:细胞是通过细胞膜吸收营养物质的,将正方体类比细胞膜可知,细胞膜面积增长速度比不上体积的生长速度,所吸收的营养不足。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3.有丝分裂过程:详细讲解有丝分裂的五个阶段: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结合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4.细胞周期:介绍细胞周期的概念,讲解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3.设计一份关于细胞分裂知识的小测试,包括5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和2道简答题,要求学生相互交换测试,并在课后相互评改、讨论。
4.学生分组进行课后实验观察,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如洋葱根尖)进行细胞分裂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在下一节课分享实验心得。
5.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课堂分享。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认识到细胞分裂在生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教学内容
1.细胞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1)细胞分裂:细胞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或多个细胞的过程。
(2)细胞分裂过程:分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的魅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是如何由小变大的,从而引出细胞分裂这一重要过程。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验观察相结合。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
4.评改与反馈:教师及时评改学生的练习,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分裂的概念和作用;2.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3.掌握细胞分裂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内容:一、细胞分裂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1.引入:通过问题体现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的重要性的问题,如“为什么身体可以长高?为什么伤口可以愈合?”引导学生思考。
2.解释细胞分裂的概念: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的与原细胞相同的细胞过程。
3.探究细胞分裂的作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细胞分裂的作用,并通过展示的形式呈现。
二、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30分钟)1.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带领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特别是细胞核、染色体和细胞质的关系。
2.简述细胞分裂的两个阶段: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3.探究有丝分裂的过程: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关于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实验,并用实物或图片来展示各个阶段。
4.探究无丝分裂的过程:学生观察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对比,总结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三、细胞分裂的重要性和应用(3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的重要性,并请学生展示和讨论自己的观点。
2.收集和展示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造血细胞的再生、癌细胞的治疗等。
3.学生小组创作诗歌或写作细胞分裂的故事,从中培养学生对细胞分裂的兴趣和对细胞的敬畏之心。
四、综合应用和评估(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利用细胞模型或实验器材,进行模拟细胞分裂的实验,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2.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总结心得体会。
3.布置小组任务:学生分成小组,在家中进行对比观察,收集不同细胞分裂类型的图片资料,写一篇小组报告。
教学手段:1.问题引导: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小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安排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合作中自主探究和归纳。
3.观察实验:通过实践活动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创作表达:通过诗歌创作或写作细胞分裂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精】《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生物体内的细胞数量是怎样增加的,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结果;(3)理解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比的方法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细胞生长、分裂的学习,认识到细胞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去关注健康,珍视生命。
【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难点】细胞不能无限度生长的原因;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
【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分组活动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收集、整理并熟悉本课教学目标知识体系。
学生准备:阅读教材,收集相关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播放视频,提问: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
通过呈现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进入本次学习过程。
二、新知导学1.细胞分裂教师出示图片,提问:从生命的形成到婴儿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指导阅读,学生形成概念。
教师提出问题:细胞能否无限的长大?当从外界吸取营养后长到一定的大小后就会有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回忆细胞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细胞的分裂。
教师出示图片,明确分裂的概念。
接下来请有养蝌蚪的同学来说一说:青蛙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图片说出与细胞分裂有关。
教师请学生说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出示便于理解的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与细胞分裂有关。
教师出示动植物细胞结构对比图,请学生回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同时说出动植物细胞的差别,从而引出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播放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视频,同时引导学生描述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教师结合学生所答,出示过程示图,强调关键点,植物细胞要说明细胞壁的存在,理解分裂时的变化。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7.〔自学〕:动物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学
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应片段,进行回答填空)8.〔自学〕:植物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应片段,进行回答填空)
9.〔小结〕: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异同。
三、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1.〔讲述〕:科学家弗莱明发现。
2.〔思考〕: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染色体有什么特点?染色体的组成是什么?
3.〔小结〕: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体;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思考〕:观察动物细胞分裂过程图解,不同时期染色体在形态和数量上有何特征?
2.〔小结〕: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形态数量各不相同。
四、细胞分裂的结果和意义
1.〔思考〕:马蛔虫体细胞内有4条(2对)染色体,如何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化
2.〔小结〕:
1.〔思考〕:细胞分裂的结果与意义小组合作交流,给多数人发言表达的机会,并培养合作能力。
修改并巩固知识
点拨释疑,构建概念
利用问题引导,步步探究,突破难点。
问题引领,推理分析,突破难点,构建概念,并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2
3
【六、 板书设计】
【知识拓展】
【课堂小结】
2.〔小结〕:
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数量增多 细胞分裂的意义:细胞数目增多;遗传物质不变。
六、“脱缰之马”——癌细胞 1.〔讲述〕:癌细胞的特点及癌的预防
理解、应用概念,感受生命之美。
树立关注人类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一、课题名称《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主要阐述了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包括细胞核的分裂、细胞质的分裂等,同时介绍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以及细胞分裂对于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意义。
四、核心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让学生认识到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形成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观念。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变化的思维能力。
3.探究实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模型、图片等资料,探究细胞分裂的过程。
4.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好奇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尤其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分裂顺序。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对遗传物质稳定性的意义。
解释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系。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学环节:教师先展示一组有趣的对比图片,一张是小小的树苗刚刚从土地里冒出头来,另一张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接着展示一个婴儿在襁褓中的照片和一个成年人的照片。
教师活动:“同学们,大家看这些图片,从一棵小小的树苗到参天大树,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到长大成人,这中间发生了多么神奇的变化呀。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生物体为什么能够由小长大呢?其实,这背后隐藏着细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生命活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个奥秘——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学生活动:学生们的目光被这些对比强烈的图片吸引,开始小声地和周围同学讨论,有的学生猜测是细胞在不断地生长,有的学生觉得是细胞数量变多了。
设计意图:通过鲜明的对比图片,激发学生对生物体生长原因的好奇心,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2.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和了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能够陈述变化过程2.通过细胞生长和分裂关系的学习,逐渐提高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和分析观察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生命的神奇,同时也意识到生物在大自然中,在社会中的应用及重要作用,增强了对生命探索的热情二、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以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三、教学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等五、教学过程1.导入:在上课之前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个小婴儿慢慢长大,变成了孩童,变成了青年。
同学们结合自身,是不是自己每年也都会有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细胞的分裂产生新细胞。
2.新授:①整体感知:师:通过案例材料概括(1)什么是细胞分裂及如何完成的生: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首先是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再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形成新的细胞膜的细胞壁。
②分析归纳师: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如何分裂的?生: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在分裂前开始复制,分裂过程中平均分成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保证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一样。
师:正常的细胞会不会继续无限生长?生:新的细胞在生长的不断地从周围吸取营养物质,供自身生长,有部分细胞会继续进行分裂,如此往复。
但是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透过细胞膜吸收的物质逐渐不能满足细胞自身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此时细胞就会由于营养物质限制,慢慢停止生长,不在分裂。
3.应用提升:解释我们自己身体变化与细胞之间的关系4.小结作业:师生回顾课堂知识;5.作业:人体癌细胞是如何裂变的?六、板书设计: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过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说课稿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说课稿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本节的内容首先由生活中的信息引入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使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便于理解。
之后,让学生通过细胞分裂示意图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
最终通过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引出染色体变化。
(二)、教学目标:【学问目标】描述细胞分裂的根本过程。
【力量目标】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情感目标】关注细胞的讨论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生物体生长来引导学生得出细胞分裂的根本过程。
由于细胞分裂在学生进一步学习上的需要,所以将其定为本节的重点,又由于生物体的长大除了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主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这些概念大多是学生初次接触,而且各微观的构造是学生既看不见有摸不着的,比拟抽象,故它们又是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指导:1、指导阅读和沟通: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细心思索,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启发争论,沟通,扩大学生思维。
取长补短。
2、指导归纳:在学完几个学问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觉并归纳学问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
学生回忆学过的学问,将学问进展整理归纳。
三、说教学程序学生公布资料学生阅读细胞的生长挂图演示细胞的分裂挂图演示争论分析小结和练习详细教学过程如下:(一)、公布资料,导入新课:在课前已经收集有关的生物资料,上课前让几位同学上讲台尽量脱稿公布,在学生公布信息完后,提出问题:生物体为什么会长大呢?这样由生活中的信息引出遗传信息的概念。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再设疑:那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是怎样的呢?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这样就制造了良好的开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层层设疑,启发思维,解决重点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重点,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实行了以下方法:首先设置悬念: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让学生阅读59页,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分裂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机制;3.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显微镜、生物实验器材(载玻片、蒸馏水、玛姬溶液、甲醛)、课件;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你知道细胞是怎样产生的吗?你知道细胞是如何分裂的吗?”2.理论讲解(20分钟)通过课件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细胞分裂的概念、意义、过程和机制,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等。
3.实验操作(40分钟)a.实验准备:(1)将洋葱切成薄片,并在切面上用盐水润湿片段;(2)用玛姬溶液对细胞进行标记,使其更容易观察到;(3)用载玻片将细胞片段压平,加上一滴甲醛固定。
b.实验操作:(1)将载玻片放到显微镜中,调节镜头,以最佳清晰度观察;(2)让学生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并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比较;(3)让学生观察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分裂情况,如有丝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等。
4.实验分析(25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了哪些细胞的特点和结构?(2)细胞是如何分裂的?有哪些不同的分裂方式?(3)为什么细胞要分裂?分裂的意义是什么?(4)细胞分裂有哪些重要的阶段和过程?5.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回答学生的疑惑。
介绍更多与细胞分裂相关的知识,如细胞凋亡、癌细胞的分裂异常等,可以让学生扩宽知识视野。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既进行了科学观察实验,又掌握了细胞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实验操作中,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和分裂情况,加深了对细胞的认识。
在实验分析环节,通过回答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和总结知识,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的总结与拓展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细胞分裂相关的更多知识。
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课题:《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科目:初中生物学年级:七年级上册版本:人教版(2024)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三章《从细胞到生物体》中的重要内容。
主要阐述了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的变化以及细胞分裂的意义。
学生通过对细胞分裂知识的学习,将进一步理解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现象,为后续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介绍了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的现象,引出细胞分裂的概念。
然后详细描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重点强调了细胞核的变化以及染色体的行为。
最后阐述了细胞分裂的意义,即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进而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更新。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细胞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和机制还知之甚少。
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思考,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模型等,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的微观过程。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生物体的生长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自己身体的长高、植物的生长等,但对于这些现象背后的细胞分裂原理并不清楚。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深入探讨细胞分裂的知识。
此外,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和探究问题。
二、设计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和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细胞分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细胞分裂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细胞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结合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
3.课堂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细胞分裂的实例,总结细胞分裂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在实验环节,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观察。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存在依赖心理,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细胞分裂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生物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概念,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现象,提高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3.了解细胞分裂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中的作用,理解细胞分裂与生物体健康的关系。
4.掌握细胞分裂的相关术语,如细胞核、染色体、纺锤体等,并能正确运用。
c.设计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2.针对教学难点,我计划采取以下策略:
a.使用模型和教具,如染色体模型、纺锤体模型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细胞核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
b.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何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从而突破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说明
年级:七年级学科:生物主备人:婷婷同组人:史力江时间:课题: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课型:新授课时:1【课标要求】1.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能够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能够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谈话、讲述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挂图或课件提高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细胞研究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学习任务三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1、教师提问:细胞分裂过程中会有染色体的变化,那什么是染色体?染色体由哪几部分组成?遗传物质是什么?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什么?2、教师课件展示图片:人的体细胞中细胞核里有46条染色体,细胞分裂后染色体可能有以下两种过程,(1)染色体数目逐次减半。
(2)染色体数目不变。
你认为哪种合理?那你认为怎样才能使分裂后的染色体数量与分裂前相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师:对学生猜想正确的给予表扬。
带领学生进入染色体变化规律的学习。
(示意学生展示这些容)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及发生这样变化的意义。
教师板书: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1)过程:先复制加倍后平均分配(2)染色体的变化结果是:a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b、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意义:保证新细胞与原本组学生讨论交流之后,展示以下问题,其他同学补充。
1、什么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什么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什么?2、(1)学生做出合理推测、猜想。
(2)、在细胞分裂时,那个结构的变化最明显?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发生这样变化的意义是什么?3、学生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和作用1.本节课的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第一节。
细胞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细胞生活的表现,通过本节容的学习学生将对细胞生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本节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又是学习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基础。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生物体由最初的受精卵细胞生长为多细胞生物体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细胞分裂还是当代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癌症的发生的基础,研究细胞分裂知识,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2.本节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出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本材教节的容包括: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两部分容,细胞的分化暂时不讲,安排在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中讲述。
新生的细胞很小,这时细胞就会开始生长,通过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而细胞也不会无限制的生长,当它的体积增长到一定大小时又有一部分细胞会进行分裂,进而提出了细胞分裂的概念,并出示了“细胞分裂过程的示意图”。
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
通过示意图,又能引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因此,这两部分教学容彼此衔接,互为因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最后又在“科学、技术、社会”的栏目中介绍了有关“癌细胞”的知识。
从知识的整体安排上,流畅、简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学情分析】学生兴趣状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生物学知识,由于对生物学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但往往只对生动有趣的生物现象感性趣,而缺少对现象背后知识的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创设情境,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使学生逐步养成分析现象探究本质的意识。
学生知识能力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容之前已学习了细胞结构、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以及细胞核传递信息等知识,并具备了运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基本技能,这对于本节课进一步学习细胞分裂与生长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但是,由于细胞结构微小,功能相对抽象,距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在现有的课堂教学设备和时间的限制下,也不可能完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所有的探究问题;特别是关于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的原因和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由于很复杂抽象,相对于七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来说,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无疑是很困难的。
【教学策略】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在本节课教学中采用了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既“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动者,教师只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教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容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间的线索,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
学生始终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在学习伙伴的协作下,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联系和猜想,展开一系列分析、推理、归纳的探知活动,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和解释,并通过交流和反思,进一步澄清事实、完善知识结构,同时引发新问题,激起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
使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亲历科学的研究过程,从而获得科学思维和方法的感悟,实现科学知识的自我建构。
具体方法为:1.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由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生长现象引出问题,既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也有效的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重视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但学生的探究学习并不一定局限于亲手实验。
现代社会知识爆炸,没有一个人能够亲历亲为他研究领域中的每一个课题。
利用他人提供的第二手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部分。
因此“细胞的分裂及染色体的变化”的教学,我改变了过去从概念、规律开始的教法,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提出问题。
当学生积极、大胆作出各种假设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前人的科学研究材料获取细胞分裂的信息,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
这一节的容距离学生生活经验比较远,仅仅依靠显微镜的观察也不能动态地反映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因此,视频资料和动画就成了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的重要材料。
通过合理运用视频材料和动画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教学容,有利于难点的突破,同时也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能够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谈话、讲述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挂图或课件提高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细胞研究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阅读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练习等相结合表面积就类似于细胞膜的面积。
细胞的体积增大就是说细胞个体在长大,细胞长大需要靠细胞表面(细胞膜)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表面积越大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而随着细胞的长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却在变小,即表面积增大的没有体积增大的多,这必然会影响细胞营养物质的吸收,使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因此,从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角度来说,细胞只能长到一定的大小,之后就会进行细胞分裂。
学习任务二:细胞的分裂过程1、教师播放细胞分裂的过程动画,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2、教师板书:细胞分裂----细胞数目的增多引导学生说出细胞分裂过程的规律,并板书:细胞分裂过程从外→核分裂→质分裂→膜(壁)形成3、教师提出问题:(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2)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和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1、学生观看动画2、本组学生讨论交流之后,展示以下问题,其他同学补充。
(1)什么叫细胞的分裂(2)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3)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4)、一个细胞第一次分裂之后形成2个细胞,第二次分裂之后形成4个细胞,第N次分裂之后形成几个细胞?假如一个细胞分裂一次需要30分钟,2个小时后,细胞的个数是多少?3、学生复习,讨论后回答学习任务三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1、教师提问:细胞分裂过程中会有染色体的变化,那什么是染色体?染色体由哪几部分组成?遗传物质是什么?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什么?2、教师课件展示图片:人的体细胞中细胞核里有46条染色体,细胞分裂后染色体可能有以下两种过程,(1)染色体数目逐次减半。
(2)染色体数目不变。
你认为哪种合理?那你认为怎样才能使分裂后的染色体数量与分裂前相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师:对学生猜想正确的给予表扬。
带领学生进入染色体变化规律的学习。
(示意学生展示这些容)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及发生这样变化的意义。
教师板书: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1)过程:先复制加倍后平均分配(2)染色体的变化结果是:a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b、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意义: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遗传物质的一致性。
4、学以致用:已知水稻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12对,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染色体为多少条?5、拓展提升:有人说:单细胞动物的细胞分裂过程就是繁殖后代的过程,你们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一下理由。
本组学生讨论交流之后,展示以下问题,其他同学补充。
1、什么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什么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什么?2、(1)学生做出合理推测、猜想。
(2)、在细胞分裂时,那个结构的变化最明显?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发生这样变化的意义是什么?3、学生总结4、学生思考后回答5、学生思考积极回答教学反思:1、对于细胞的生长,学生易于理解,但对于细胞如何进行分裂,怎样由一个变成两个,学生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在这方面最好用课件把每个步骤分解,效果更好。
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于细胞分裂的步骤,我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很容易记忆。
2、对于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分裂这个概念,如果直接传授,学生虽然接受,但很不理解,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做法是:给出两种猜测,让学生思考,分裂时人的染色体是不是数目逐次减半,由46条分裂成两个含有23条染色体的细胞,然后分裂成12.5条的染色体?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争论,教师肯定合理的猜测。
对于如何分裂后还保持每个细胞46条染色体,学生想到可以先把染色体的数量加倍,再进行分裂,这样分裂后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就跟原来的一样了。
用这个方法启示学生,让他们自己找出方法,这样学生学得快,也记得牢。
如果再播放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动画,能直观的体现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的过程,效果会更好。
3、对于这节课的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生长,这个问题我没有详细讲,因为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的原因很复杂。
我只以正方体为例,进行类比,从细胞吸收营养的角度去分析,学生大都能理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4、在以后本节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更充分的分析学情,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