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全景相机解读:将在月球拍摄国旗

合集下载

嫦娥三号ppt讲解

嫦娥三号ppt讲解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探月卫星

与“嫦娥一号”的探月轨道不 同,将来“嫦娥三号”卫星将 不再采取多次变轨的方式,而 是直接飞往月球。“嫦娥三号” 要携带探测器在月球着陆,实 现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重大 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 成分等探测活动。根据中国探 月工程三步走的规划。2013年 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自动巡视 勘察。
月球车模型
载人登月

载人登月未正式立项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明确表示 ,中国的探月工程共分为“无人月球 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欧阳自远透露说,我 国在2017年将有望实现月球采样与返回,对登陆地点附近区域的月球表面的 资料进行更加详细的积累和收集,从而完成无人探月工程中“绕、落、回” 的三个探测阶段,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 。 “嫦娥五号”将实现中国第一次月球采样返回。而全国人大代表、探月工 程副总设计师兼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透露,备受关注的载人登月计划 仍未正式立项,但各方关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已趋于一致 。
两器分离
嫦娥三号及玉兔号任务

名为“玉兔”号的月球车将以每小时200米的速度和每一“步”7米左右的节 奏巡视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与留在落月点的着陆器一起,开展月表形貌和地质构造、月 面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地球等离子体层等科学探测,大约任务时间为3个 月。
嫦娥三号卫星任务
着陆区全景照首公开


16日之后,嫦娥三号迎来月昼高温考验。月球车转入“午休”模式,为应对 高温,只保留部分分系统工作,移动等分系统则停止工作。而着陆器热控能 力强,月午状态仍能工作,地形地貌相机对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点进行了 360°环拍,获得了全景照片,其他有效载荷也都开展了相应的科学探测 。 据嫦娥三号任务探测器系统主任设计师刘恩海介绍,全景图片是用 60张照片 分三次拼接而成,分别为0°,往下倾斜15°和30°三个角度拍摄而成,而 选择这个角度正是因为可以由近到远清晰地看清楚。

“玉兔号”自述生活读后感

“玉兔号”自述生活读后感

“玉兔号”自述生活读后感
读《“玉兔号”自述生活》有感。

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屏幕上我国首个月球车“玉兔”号正式驶上月球,在月面印出一道深深的痕迹,又从屏幕上看到嫦娥三号传回月球美照——五星红旗,是第一次插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我们为你而自豪,我们因你而骄傲!
电视屏幕里出现在月球荒凉的背景中,在玉兔号最显眼的地方,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亮相月球月球留下“中国红”,在月球上静静的展示着中国的形象,在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后面,是科研人员的执着和梦想!这一刻,为参与嫦娥三号所有的科研人员骄傲!
我特别敬佩的是“玉兔号”,她真牛!第一次登月就成功,听说美国都失败了好几次呢。

从电视画面看到它如长方形盒状,有6个轮子,周身金光闪闪,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棒极了!
不说别的,单说“玉兔”拍的那些照片,那月球一个一个的坑,多清楚啊。

老师也告诉我们:“玉兔”身上带了4台相机,除了全景相机,还有导航相机。

导航相机可以对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确定该往哪边走。

若没有它的话,月球上到处坑坑洼洼,一不留神就掉坑里了。

这样通过分析照片来定位,那是不是就跟科幻电影里的无人驾驶一样,自动选择路线,还能保证不跟别的车撞上。

你说,“玉兔号”够牛了吧?!
这时候,我盼望着:不久的将来,如果“玉兔”很多的高科技都
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用这个照片定位分析导航系统,以后我们不管在哪儿,只要拿手机咔咔照两张相,就可以准确定位,绝对不存在走错路、或者迷路的问题了,这该多好啊!
我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的生活就会因为航天科技的应用变得更加便利,以后我们不光能在电视上看见“玉兔”,还能在生活中用上“玉兔”呢!
“玉兔号”,中国的骄傲!。

反馈控制研究

反馈控制研究

1. 机械制动控制 利用机械装置使电动机在断电后迅速停止的方式。 最常用的是电磁抱闸。
电磁抱闸分为断电制动和通电制动两种。通电制动是指线圈通电时, 闸瓦紧紧抱住闸轮。而断电制动是指当线圈断电时,闸瓦紧紧抱住闸 轮。
1、制动原理: 断电电磁抱闸制动方式: 电磁抱闸的电磁线圈通电时,电磁力克服弹簧的作用,闸瓦 松开,电动机可以运转。 2、控制电路分析 启动时,接触器KM线圈通电时,其主触点接通电动机定子 绕组三相电源的同时,电磁线圈YB通电,抱闸(动摩擦片)松 开,电动机转动。 停止时,接触器KM线圈断电—>电动机M断电—>电磁铁线 圈YB失电—>实现抱闸或电磁制动。
“嫦娥” 登 月
——张雯雯1029402022 Nhomakorabea录• 神话传说之嫦娥奔月
• 地球危机之探索月球 • 瞩目成就之“嫦娥“登月 • 制动问题小探索
神话传说之嫦娥奔月
嫦娥是帝喾的女儿,后羿的妻子,也称姮娥。美貌非凡。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 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 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 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 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 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 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 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 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河北省邯郸市育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河北省邯郸市育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19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症结(zhèng) 罪孽(niè) shǔn) 厉兵秣马(mò) B. 镌刻(juàn) 圜墙yuán) 狭隘(ài) 溘然长逝(hè. 菲薄(fēi) 作窠(kē)逶迤(wěi) 徇私舞弊(xùn) D. 谂知(shěn) 龟裂(jūn) 豢养(huàn) dàng)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亲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B.我国辐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

适应风土,因地制宜,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C.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D.我报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现代自然科学不止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B.wta国际巡回赛天津网球公开赛继续进行,这一比赛日最大的亮点莫过于3位同样效力于天津队的“津门女将”依次出场,虽然结果并非全胜,但彭帅、郑赛赛、张帅三人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C.湖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台办通讯员乔书明同志的散文《除夕夜》在《台湾新闻报》西子湾副刊一经发表,感动两岸读者,我也经常因为精彩的情节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D.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某酒店大堂的墙壁上贴满了委员们写给酒店的感谢信。

嫦娥三号两器互拍成功 月球车五星红旗清晰(图)(整理精校版)

嫦娥三号两器互拍成功 月球车五星红旗清晰(图)(整理精校版)

嫦娥三号两器互拍成功月球车五星红旗清晰(图)素材汇编1216 0710嫦娥三号两器互拍成功月球车五星红旗清晰(图)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15日晚通过电视直播“亮相”。

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随后宣布,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来自中国月球车车身上的这一图像,是由当天凌晨释放它的着陆器拍摄的。

23时许进行的首次互拍成像试验中,着陆器和月球车用各自携带的相机互相拍照。

照片显示,在虹湾地区布满砾石和尘埃的灰黑色月面上,着陆器被阳光照得一片金色,“胸前”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

约一分钟时间的互拍,并非简单的“留影”。

从几小时前驶向拍摄点开始,月球车成功验证了月面行走、地形建立、视觉定位、感知规划等遥操作技术和车体控制、原地转向、相机使用等工作模式。

未来几天还将进行的4次互拍及后续科学探测,将是这些技术和模式的重复应用。

自12月2日发射升空以来,嫦娥三号先后突破多窗口窄宽度准时发射、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等关键技术。

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裴照宇表示,“两器”成功互拍意味着它们携带的载荷顺利工作,这次任务“实现软着陆、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勘查”的目标已经实现。

中国国旗展现在屏幕上的那一刻,北京飞控中心掌声骤起。

这面五星红旗接近B5纸大小,特殊材质能够经受月球高达300摄氏度的温差。

着陆器上的彩色相机,还原了它的“中国红”。

10年前的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的第7圈飞行中,同样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

那次飞行,让中国得以跻身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

10年后嫦娥三号任务成功实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10年间,以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在实现规模拓展、技术跨越的同时,带动了高新产业和基础学科的发展。

“正是因为坚持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发展道路,我们才能一次次在浩瀚天空中开辟属于中国人的新纪元。

”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孙家栋说。

尽管任务已经成功,嫦娥三号的探月之旅并未结束。

中国登月发展和嫦娥三号的技术

中国登月发展和嫦娥三号的技术

中国登月发展和嫦娥三号的技术
 12月14日,中国的嫦娥三号着陆器成功登陆月球虹湾附近区域并释放出玉兔号月球漫游车。

美国宇航局将此事件视作开展针对月球稀薄大气研究工作的绝好契机,并用目前在月球轨道上的4颗卫星对嫦娥3号着陆期间产生的尘埃进行探测。

 先来了解中国登月发展和嫦娥三号的技术。

 2013年12月14日21点12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将会携玉兔号降落月球。

如果成功,这将是中国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中国人的奔月的愿望终于圆梦。

在这个喜庆的时刻,让我们来抢先看看中国独立设计的月球车玉兔号有哪些先进的技术。

 在9月25日启动的中国首辆月球车征名仪式中,玉兔号在53091个名称中脱颖而出,携带着全球华人的美好希望,执行这次伟大任务。

 中国登月如何发展到现在的?。

2024年度嫦娥三号、四号上的探月神器探地雷达

2024年度嫦娥三号、四号上的探月神器探地雷达

多频段、多极化探地雷达
未来探地雷达将向多频段、多极化方向发展,以提高对不同类型 月壤和岩石的探测能力。
智能化数据处理与解释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探地雷达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解 释,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与其他探测手段的融合
探地雷达将与光学、红外等其他探测手段相结合,形成多源信息融 合的综合探测体系,提高月球探测的整体效果。
2024/3/23
5
探月科学研究价值
01
月球地质学研究
通过探地雷达对月壤和月岩的探测,可以揭示月球内部的地质构造和岩
石圈层结构,为了解月球的形成和演化提供重要依据。
02
月球资源调查
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氦-3等资源,通过探地雷达的探测,可以评估月球
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为未来的月球资源开发打下基础。
2024/3/23
月球表面的极端低温和真空环境对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需要采用特殊材料和工艺,确保雷 达在极端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能源供应问题
月球表面的太阳能资源有限,需要高效、可靠的能源供应 方案。可以通过优化能源管理系统、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 效率等方式解决。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3
8
电磁波传播原理
电磁波的产生
探地雷达通过发射天线向地下发 射高频电磁波,这些电磁波遇到 不同电性介质界面时会发生反射
、折射和散射。
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其传 播速度、幅度和相位等参数会受
到介质电性参数的影响。
电磁波的接收
接收天线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 ,经过信号处理和分析,可以得 到地下介质的结构和物性信息。
26
对未来月球探测任务的建议

“模眼观嫦娥”——《模型世界》“嫦娥三号”探月特别专题

“模眼观嫦娥”——《模型世界》“嫦娥三号”探月特别专题

vent Report活动报道E 特别策划《模型世界》“嫦娥三号”探月特别专题“模眼观嫦娥”“嫦娥三号”登月无疑是2013年末中国乃至世界为之瞩目的一大焦点,时隔37年后,中国成为继1976年苏联“月球24”号探测器之后首个在月面进行航天器软着陆的国家,人类探索月球的接力棒传来传去,终于交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模型世界》自创刊以来也在持续关注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曾刊登过不少航天器模型的稿件,小编自然不会放过我国这次探月的大事件,因此策划了这次“嫦娥”三号的特别专题。

我们搜集了有关“嫦娥三号”巡视器和探测器的模型图片和实物,还举办了一场“嫦娥三号”着陆月面的模型沙龙,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模友们更加关注我国的航天事业。

首先让我们通过模型和图片来了解一下“嫦娥三号”探月行动。

中国“嫦娥”探月计划“玉兔”号月面巡视示意图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长征三号乙(CZ-3B)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大“嫦娥三号”着陆器2013年12月14日21点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雨海西北角的虹湾以东地区着陆。

在着陆任务中担当主角的,就是“嫦娥三号”的着陆器。

娥三号”的着陆器负责落月的整个前期飞行、动力下降以及软着陆实施等阶段,在降落月面后,着陆器放出巡视器,并与巡视器构成两个单独的探测器,vent Report活动报道E “玉兔号”巡视器整装待发的“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巡视器成功分离。

“嫦娥三号”拍到的首张月面照片。

模型世界·Model World ■ 087卷卷卷卷vent Report活动报道E这条时间轴上,记录着人类登月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件,也记录着《模型世界》近年来对航天登月领域不懈的关注。

前苏联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阿波罗计划(P r o j e c t Apollo)启动,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1961年5月1967年7月27日19点13分1971年7月30日22点16分29秒19点54分57秒1969年7月20日20点17分43秒阿波罗一号在一次例行测试中,指令舱发生大火,三名宇航员:指令长维吉尔·格里森、高级驾驶员爱德华·怀特及驾驶员罗杰·查菲丧生。

“玉兔”揭秘 ——探访月球车

“玉兔”揭秘 ——探访月球车

“玉兔”揭秘——探访月球车“嫦娥”怀抱“玉兔”,飞天奔向月宫……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美丽的神话传说,如今即将成为现实。

11月26日,国防科工局宣布,肩负落月重任的嫦娥三号计划12月上旬择机发射,备受瞩目的中国首辆月球车——嫦娥三号巡视器,正式定名“玉兔号”。

浩瀚苍穹,璀璨群星,又将见证属于中国的“太空大片”。

这部大片的主角——“玉兔号”月球车,将实现中国人与月球首次“零距离接触”的梦想。

那么,现实版“玉兔”究竟啥模样?如何进行探月之旅?又会完成哪些科学任务?嫦娥三号任务序幕徐徐开启之际,本报记者带您一探究竟,揭开中国首辆月球车的神秘面纱。

相貌很威武——体重140公斤,周身金光闪闪,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玉兔号”,这个可爱的名字,让人不禁对中国首辆月球车遐想翩翩。

第一眼见到“玉兔号”的样机,记者脑海中蹦出两个字:威武!“从外观看,样机与真机一模一样。

”副主任设计师魏然用4句话来形容这个140公斤重的“宝贝疙瘩”: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细细端详,果不其然——“身材”呈长方形盒状,长1.5米,宽1米,高1.1米,周身金光闪闪,耀眼夺目。

她的肩部有两片可以打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好似“黄金甲”上的披风。

她的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好似哪吒脚下的“风火轮”。

此外,她还有一个长长的“耳朵”——地月对话通讯天线;4只敏锐的“眼睛”——头顶的导航相机与前后方的避障相机;一只灵巧的“胳膊”——负责钻孔、研磨和采样的机械臂……魏然介绍,身披“黄金甲”,目的不是为好看,而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降低昼夜温差,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支持和保护月球车的腹中“秘器”——红外成像光谱仪、激光点阵器等10多套科学探测仪器。

“‘玉兔号’是一台长着轮子、能适应恶劣环境并开展科学探测的航天器,一个智能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一位承载华夏儿女探月梦想的巡视者。

《“玉兔”登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玉兔”登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14分)“玉兔”登月2013年12月2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肩负首次登月任务的探测器“嫦娥”三号送入轨道,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于12月中旬在月球“虹湾”区软着陆。

这是中国第一次将自己设计的月球车送上月球。

“玉兔”号月球车究竟如何感知路况?它怎样克服温差?它将完成哪些科学任务?“玉兔”号如何在月球表面如履平地?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表面土壤非常松软,凹凸不平。

尽管整体来讲“虹湾”地区比较平坦,但月球表面千万年来经历陨石撞击,遍布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和石块。

为了避免在月球上“摔跤”或“崴脚”,“玉兔”号月球车有6个特制的轮子,而且移动很慢——每小时最多走200米。

这个轮子学名叫作筛网轮,能够尽可能减轻重量。

另外,这个车轮在设计上必须要有很大的接触面积,摩擦系数也要很大,这样它在月面才不会陷进去,也不容易打滑。

由于轮子是网状的,所以一边行驶一边可以把沙子漏掉。

除了表面用筛网,轮子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锯齿形的结构,叫作棘爪,就像是兔爪上的指甲。

月球上本没有路,这些尖利的小爪子能够帮助“玉兔”号月球车稳稳地抓住月面,跨过沟沟坎坎。

遇到地面不平的情况时,“玉兔”号月球车会通过摇臂调整重心。

如果遇到较大的坡,它就会绕过去。

“玉兔”号月球车有4只“眼睛”,分别是全景相机和导航相机。

它通过相机“观察”周围环境,对月面障碍进行感知和识别,然后对巡视的路径进行规划。

遇到超过20度的斜坡、高于20厘米的石块或直径大于2米的撞击坑,月球车能够自主判断并安全避让。

“玉兔”号如何克服月球上的温差挑战?由于月球上的一天约相当于地球上的28天,其中约14天会被太阳连续暴晒,月球车面临散热难题;接下来的约14天又是连续月夜,在零下100多摄氏度的环境里,大部分电子设备无法工作,只能“冬眠”。

还需要专门设备保持月球车的内部温度,防止设备被冻坏。

要让探测器同时适应这两种极端温度,难度非常大。

嫦娥3号落月

嫦娥3号落月

嫦娥3号落月12月14日晚,嫦娥三号将在月球表面实施软着陆,这是此次嫦娥三号任务最大的难点,也是任务成败的关键所在。

据悉,嫦娥三号将在近月点15公里处以抛物线下降,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降为零。

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2分钟。

“发射、近月制动、变轨和月面降落比较起来,后者更为关键。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考验。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

难关一能否落在指定的虹湾区域能否在指定的月球虹湾区域准确落下,是嫦娥三号探测器实施软着陆首先面临的难题。

之前,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已经解决了绕月飞行的技术问题。

这一次,嫦娥三号探测器则要解决绕月成功后,能不能在指定区域落下来的问题。

这好比开汽车,在高速路上跑,速度慢了,耽误时间,速度太快,又不能及时刹车;要不就错过了目的地,要不就一头撞上去,不能成功完成任务。

所以,嫦娥三号的“刹车”时间是否合适、远近距离是否准确,都是此次发射任务的技术难点和关键。

难关二最终落月地点选择仍有难度嫦娥三号着陆地点,选在较为平坦的虹湾区域。

但由于月球地形的不确定性,最终落月地点的选择,仍存在一定难度。

“月球表面从宏观的方面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平坦的,但小范围,比如50米×50米或者10米×10米的小环境,它的地形地貌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最终会降落到什么地方,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风险还是比较大,因为那里的月石、月坑很多,可能碰到石头,也可能碰到壕沟,这些情况都可能存在。

”吴伟仁说。

难关三实现真空软着陆月球上没有大气,这就决定了月面着陆与地球着陆方式完全不同,它是真空状态下的软着陆。

“嫦娥三号探测器要实现月面安全软着陆,传统火箭发动机和推进系统无法完成这一任务。

因为在月球这一无大气天体表面进行的软着陆机动飞行中,传统发动机无法实现推力的变化。

”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说。

为此次任务新研制的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能够进行连续可调节变推力,进而对嫦娥三号实现精准控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月饼探秘:揭开月球背面是否藏有什么?

月饼探秘:揭开月球背面是否藏有什么?

月饼探秘:揭开月球背面是否藏有什么?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月球充满了无尽的好奇。

直到20世纪初,人类才第一次成功登上月球表面,但至今仍有一部分月球背面的神秘令人无法释怀。

究竟月球背面是否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本文将带您一起以月饼探秘,揭开月球背面的谜团。

人们对月球背面的好奇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直到1959年苏联“月球3号”探测器首次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照片后,才开始正式启发人们的好奇心。

这些照片展示了一个陌生而神秘的世界,让人们对月球背面暗藏的秘密充满了遐想。

直到2019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使命成功着陆月球背面,这标志着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

嫦娥四号传回的图像和数据再次让人们对月球背面的神秘产生无限的遐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月球背面的探索也更加深入。

专家们一直推测月球背面可能存在着与月球正面完全不同的地质构造,以及可能隐藏有更多的暗色成分。

他们猜测,月球背面的地壳可能比较薄,这也为隐藏在下方的更多秘密提供了可能性。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假设认为,月球背面可能存在更多的陨石坑和裂缝,这些地貌特征也许能够揭示月球形成和演化的更多信息。

除了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人们对月球背面还存在其他未知的研究课题。

例如,有学者提出,月球背面可能会更容易被宇宙射线和太阳风侵袭,因为月球背面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更为靠近宇宙空间。

这也让科学家们去思考月球背面的环境条件是否更适合进行天文观测和射电探测。

然而,由于目前对月球背面的探测任务和观测手段有限,许多关于月球背面的假设仍需要更多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来验证。

随着太空探索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机会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在心中的月球背面,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未知和探索。

月饼探秘,揭开月球背面是否藏有什么?或许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迎来更多月球背面的探测任务和发现,解开这颗神秘卫星更多的谜团。

愿科学与探索之心永不息,向着更远的太空进发。

高分三号成像模式介绍

高分三号成像模式介绍

高分三号成像模式介绍被誉为“天眼工程”的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迎来重要时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由该集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1米分辨率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分三号正式投入使用。

据介绍,高分三号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具有12种成像模式。

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条带、扫描成像模式,而且可在聚束、条带、扫描、波浪、全球观测、高低入射角等多种成像模式下实现自由切换,既可以探地,又可以观海,达到“一星多用”的效果。

分辨率达到1米,就能看清地面上的小轿车、海上行驶的船只。

高分三号的空间分辨率是从1米到500米,幅宽是从10公里到650公里,不但能够大范围普查,一次可以最宽看到650公里范围内的图像,也能够清晰地分辨出陆地上的道路、一般建筑和海面上的舰船。

由于具备1米分辨率成像模式,高分三号卫星成为世界上C频段多极化SAR卫星中分辨率最高的卫星系统。

而且它能同时发射、接收水平波和垂直波,是我国首颗多极化SAR卫星,帮助人们更好地分辨、识别地上、海上物体。

此外,高分三号卫星还是我国首颗设计使用寿命8年的低轨遥感卫星,能为用户提供长时间稳定的数据支撑服务,大幅提升了卫星系统效能。

按扫描方式分类:SAR SAR聚束成像SAR、:合成孔径雷达按波束扫描方式一般分为三种模式条带式。

和扫描式SAR,其波束指向与载体的飞行方向是固定的,波束扫描平行于飞行条带式SAR该模式成像技术相对简单,航迹的一条条带区域,并得到该条带区域的雷达图像。

的测绘带宽可达几百公里。

适合进行大面积的测绘,星载条带式SAR,其波束始终指向成像景物,可以对景物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获SAR聚束式从而获得高的方位分辨率。

得长的合成孔径,该模式适合于对景物进行精细成像。

,它是条带模式和聚束模式的结合体,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用条扫描式SAR 带模式或者聚束模式对景物进行粗略或者精细成像。

高考热点:嫦娥三号发射成功背景及意义

高考热点:嫦娥三号发射成功背景及意义

高考热点:嫦娥三号发射成功背景及意义高考热点:嫦娥三号发射成功背景及意义背景: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

预计将于2022年12月初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它将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2022年8月28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宣布,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当天召开第十一次会议暨嫦娥三号任务进场动员会,审议批准了嫦娥三号任务由研制建设阶段转入发射实施阶段。

事件: 12月2日凌晨1:30分,搭载“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嫦娥三号承担着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重任。

按照计划,嫦娥三号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着陆器将就位探测,月球车将开展巡视探测。

意义:发展航天登月计划的真正意义有哪些?不妨回顾一下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给美国带来了什么。

阿波罗登月花费几百亿美元,动员近30万科技人员参加,约200多个大学、研究院所和工业部门介入,创造并带动了1970年代后美国的近3000项目高科技产品和产业,为加快美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确立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奠定了雄厚基础。

可以说,今天美国还在享用阿波罗登月工程的“红利”。

随着21世纪的全球化到来,现在人口已经超过70亿,用不了30年人口超过百亿,人类将面对人口增长的失控,温室效应,极端气候环境,陆地的能源危机,食物来源短缺等等困境。

人类必然寻求新的出路,活动范围将从陆地走向海洋、天空和太空,甚至考虑到适合人类居住的外星移民。

所以,发展太空技术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客观需要。

探测月球的目的是将科学探索和未来空间开发经济利益相结合,借机开发和检验最新高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工业的更新升级,这包括自动化技术、光机电一体化、信息图像处理传输技术,远程遥感、雷达通讯和信号监测、精密机械加工工艺、极端环境的化学和材料技术、空间轨道研究和相关技术、以上多学科的联合协调和组织管理等等。

嫦娥4号的小知识。

嫦娥4号的小知识。

嫦娥4号的小知识100条1.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2.其任务实施方案调整报告等在2015年11月30日获中国国防科工局审议通过.3.2016年1月正式开始实施嫦娥四号任务.4.工程目标包括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国际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以及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5.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由着陆器、巡视器和中继星“鹊桥”组成.6.嫦娥四号着陆器由结构与机构,着陆缓冲,热控,一次电源,总体电路,测控数传,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数管,定向天线,有效载荷共11个分系统及工程参数测量设备组成.7.巡视器由移动、结构与机构、制导导航与控制、综合电子、电源、热控、测控数传、有效载荷共8个分系统组成.8.中继星“鹊桥”由平台和载荷两部分组成,载荷包括中继通信、天线、科学载荷与试验3个分系统,平台由星务管理、制导导航与控制、测控、电源、结构与机构、热控6个分系统组成.9.2018年5月21日5时28分,“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它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2点的通信卫星.11.其发射重量为448.7kg,太阳电池阵最大输出功率约800W.12.卫星本体为长方体构型,本体尺寸为1.4m×1.4m×0.85m,采用铝蜂窝夹层板式结构形式.13.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4.经过约110小时奔月飞行,于12月12日16时45分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15.2018年12月30日8时5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进入预定的月球背面着陆准备轨道.16.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17.落月过程中,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7500N变推力发动机开机.18.在6-8公里处进行快速姿态调整,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19.着陆器上安装了地形地貌相机、降落相机、低频射电频谱仪、与德国合作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等4台载荷.20.巡视器上安装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与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测仪.21.利用低频射电频谱仪在月球背面首次成功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22.通过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探测月表高能粒子辐射环境谱.23.借助中性原子探测仪获得月表中性原子能谱结构和反照率.24.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25.进行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份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26.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27.获得了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的第一张图片.28.基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对月球背面表层月壤温度的就位测量结果,发现月壤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性,可作为月球基地表面隔热材料.29.2019年2月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30.着陆点周围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小环形坑分别被命名为“织女”“河鼓”和“天津”,着陆点所在冯·卡门坑内的中央峰被命名为“泰山”.31.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正常工作,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32.2020年11月10日3时12分和11月9日10时17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结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迎来第24月昼.33.2022年7月5日19时14分和7月6日6时整,嫦娥四号任务玉兔二号月球车和着陆器分别完成休眠设置,进入第44月夜休眠,月球车累计在月球背面行驶里程1239.88米.34.2024年4月6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与在月球背面开展探测任务的嫦娥四号完成对通测试.35.针对月球背面软着陆,在制导、导航与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与优化.36.解决了月夜极寒环境下探测器的生存和工作难题,采用了多种新型热控技术和能源管理策略。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科普小知识。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科普小知识。

孙家栋、欧阳自远、叶培建三位院士在嫦娥三号发射前夕接受专访——【人民日报】五问嫦娥三号无人登月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模拟图。

新华社发12月伊始,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将前往38万公里之遥的月球,目标是落月,也就是无人登月。

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将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开展着陆器悬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视勘察。

如“落月”顺利,我国航天相关技术将实现巨大跨越,将为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发射前夕,开拓并亲历我国探月征程的孙家栋、欧阳自远和叶培建三位院士,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讲述他们眼中的嫦娥三号和中国探月历程。

为什么在虹湾着陆?——着陆区比较平坦,通讯和光照条件好记者:嫦娥三号的月球软着陆区目前选定在月球虹湾地区,为什么虹湾是唯一的选择?欧阳自远(首任探月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嫦娥三号计划将在月球虹湾着陆。

虹湾位于月球正面的西北角,属于月海区域。

月球正面,其实就是月球朝向地球的这一面。

由于月球自转一周和绕地球一周都是约28天,所以地球上的人们永远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半,看不到另一半。

又因为月球向着太阳的时间是半个月左右,背着太阳的时间也是约半个月,月亮的完整一天是地球概念的一个月。

从地球上看月球的那一半,会看到有几块黑斑,古代的时候,人们以为是海,就把它们命名为月海。

其实我们现在知道那里一滴水也没有,是辽阔的平原。

为什么是黑的呢?是因为月球上有些地方被撞出大盆地,盆地下面有很多岩缝。

火山喷发,又把一些坑填平了。

黑斑其实大多是石头,比如黑色的玄武岩。

虹湾是大约39亿年前砸出来的一个坑,由于形似彩虹的弧形,就把这个月海区域的“海湾”命名为虹湾,大约有400公里长。

嫦娥三号在月球着陆,着陆区必须要能跟地球联系上,所以一定要降落在正面。

而正面的具体位置,第一得通讯好,第二得阳光好,第三是那儿可以研究的问题多,第四是比较平坦,第五是最好别的国家还没有勘察过。

探月背后的故事

探月背后的故事

探月背后的故事作者:来源:《大众科学》2014年第01期随着月面上五星红旗照片传回地球,嫦娥三号任务已取得圆满成功。

2013年12月17日,中国科协在北京举办第35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邀请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嫦娥三号任务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刘建忠、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煸以及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苏彦,向媒体和公众讲述了本次任务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200多个故障预案一个都没用上航天工程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的“三高”特点,通常来说,每次任务所用的新技术、新产品不会超过30%,以求风险可控。

然而嫦娥三号任务中的新设备、新技术却达到80%,信心从何而来?吴伟仁说,本次任务中,月球车、着陆器的设计,以及月面软着陆的经验,我国基本上都是空白,必须全部从头开始。

这样风险很大,要精心设计、计算、制造,确保质量才可能成功。

他表示,嫦娥三号从发射、软着陆,到两器分离、互拍,每一步都完成得完美、精准,甚至比预想的还顺利。

其实,科研人员在按照最好结果努力的同时,也做了最坏的准备。

吴伟仁介绍,本次任务中科研人员准备了200多个故障预案,包括每出现一个故障该采取什么措施,转移到什么程度,都准备得非常精细。

“结果到现在,这些预案一个都没用上。

”他说。

“玉兔”前面的坑躲过了吗15日凌晨4点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伸出双臂,将玉兔号月球车稳稳地放在月面,让人们振奋不已。

但直播画面中,“玉兔”右前方的一个大坑,却令不少人担忧——“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玉兔’能躲过这个坑吗?”据介绍,这个坑直径约20米,深度大概2—3米。

不过张煸给大家送上了定心丸。

“这个坑离着陆器还有十几米的距离,巡视器也有自己的导航路径规划,可以绕开这个坑走,不会受影响。

”她说。

嫦娥三号着陆后,张煸看到监视相机拍的图像,先是觉得非常幸运,随即感觉很成功。

她说,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个坑,还有一些石块,但着陆器落脚的地方非常平坦,说明我们自己设计的导航很好地实现了自主避障功能。

在月球上竖起五星红旗有多难

在月球上竖起五星红旗有多难

在月球上竖起五星红旗有多难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21年第1期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上的国旗采用喷涂方式不同,这次亮出的国旗是一面真正的“织物版”旗帜。

张航/文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号着陆器上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

这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

从打开到竖起仅耗时1秒钟。

选材花费时间超过1年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上的国旗采用喷涂方式不同,这次亮出的国旗是一面真正的“织物版”旗帜。

这种旗杆式国旗在我国探月工程中是首次使用。

由于宇宙中拥有很强的电磁辐射,且月球表面有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等恶劣环境,普通材质的旗帜无法在月球上使用。

为此,科研团队花费了超过1年时间,挑选出二三十种纤维材料,通过做包括热匹配性,耐高低温、防静电、防月球尘埃等在内的物理试验,最终决定采用某新型复合材料,制成了嫦娥五号展示的国旗。

据介绍,这种材料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染色性能要求,从而保证国旗抵御月表恶劣的环境,做到不褪色、不串色、不变形。

整个系统重量控制在1公斤月表恶劣的温差环境,也对国旗展示系统的工艺设计、集成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

研制团队经过论证,考虑到复杂性和重量等原因,最终选择使用二级杆方式来呈现国旗。

这种杆系结构方案是在航天系统里比较成熟的技术。

与此同时,为控制系统重量,研制团队还在选取耐高温、抗严寒材料的基础上,尽量将支架臂做薄、做小。

最终,将整个系统重量控制在1公斤。

国旗展示系统使用的支架结构在空间环境中要承受冷热交变、空间辐照、极低真空等恶劣环境考验,如果选材不当,可能会发生冷焊,即两块接触金属在太空极低真空环境下粘连在一起,导致机构无法正常工作。

对此,研制团队对系统所有的机构和关键位置都进行了防冷焊处理。

多种试验确保机构成功开展嫦娥五号国旗展示系统涉及解锁、支架展开、支架固定等步骤,保证可靠性是整个系统的第一任务。

这一系列动作都必须在1秒钟内完成。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作者:来源:《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4年第04期今天又被柯贝西那个家伙毒打了一顿,惨!每次看到她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老爸的名言:女孩子的世界像星空,你看得见,你却看不懂、哎,今天晚上的月亮真圆……厂咦?那上边怎么有一只兔子?!华思旋(WATSON)关键词:自由幻想症手工达人SHG科学兴趣小组,组长在老师眼里,这个总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的家伙,非常令人头痛,尽管他的学习成绩是全校数一数二的。

在他那颗不知道由什么构成的脑袋里。

拥有着无数稀奇古怪的想法。

当然,你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下一秒钟他要做什么。

他的偶像是已经逝世的乔布斯。

兔子“狂奔”在月球几年不见,没想到广寒宫里捣药的免子,竞然成了炙手可热的大明星。

依稀记得当年它脑袋上顶着个皮搋子,眯缝着双眼的胖胖模样。

虽然它后来咬牙跺脚,减肥成功,瘦是真瘦了,可眼睛却始终没有睁开,依然吊儿郎当贱兮兮地到处瞎混谁知道自从这个家伙被“嫦娥三号”姐姐招了安,竟然改邪归正,平日里懒散的作风也一扫而光,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探月先驱”,药肯定是不捣了,现在咱可是忙着和月亮“捣乱”呢!嗯,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只闲不住的免子,看看它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吧!2013年12月14日21点14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携“玉免号”月球车降落月球这是中国首次实现月球探测器软着陆,中国人几千年的奔月梦想终于得以实现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独立设计的月球车“玉兔号”有哪些先进的技术。

嫦娥三号“玉兔号”月球车太阳能帆板:白天发电时展开,夜晚则收起来,形成“包襄式睡眠”,保温同时有剩余电力在月球上的第二天早晨“自主醒来”,展开太阳能帆板迎接新一天的阳光,轮子:三轴六轮月球车是轮腿复合式,在腿前脚的部位安装轮子,类似哪吒脚踩的风火轮遇坡时,月球车可抬腿爬行,最高爬坡3()度如遇特别艰难地段可绕行假如掉到沟里。

轮腿复合式系统就可能伸开,试着爬上来。

导航相机:对月面环境和障碍进行感知和识别,对巡视的路径进行规划。

中科院科学公开课玉兔篇的观后感

中科院科学公开课玉兔篇的观后感

中科院科学公开课玉兔篇的观后感嫦娥三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西经19.5度、北纬44.1度的虹湾以东区域,随即按计划开展了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各项准备工作。

嫦娥三号着陆器安然立在月面,太阳翼呈展开状态。

“玉兔号”巡视器立于着陆器顶部,展开太阳翼,伸出桅杆。

巡视器开始向转移机构缓慢移动。

转移机构正常解锁,托举着巡视器轻轻展开、降落,接触月面,并在着陆器与月面之间搭起了一架斜梯。

随后,“玉兔号”沿着斜梯款步而下。

“玉兔号”踏上月球,在月面印出一道深深的痕迹。

着陆器监视相机完整地记录下这一过程,并及时将成像数据传回地面。

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我国已经成为美国、前苏联后,第三个在月球着陆的国家.已平稳落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姑娘,经过简单休息后,又要在今晨开始一个大动作,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要说再见了。

在分别前,着陆器要为月球车充电,对月球车进行初始化。

月球车与地面建立通信链路。

之后着陆器释放出舷梯,解开锁紧的月球车,月球车从舷梯走到月面,展开太阳能电池板,取得电能之后,开始检测各项设备和仪器的功能,然后月球车开始工作。

两器顺利分离后,玉兔号月球车行驶到距离着陆器一定位置时,将“回眸”着陆器,进行两器互拍。

“嫦娥”与“玉兔”“两两相望”,得借助人类赋予它们的'“眼睛”―安装在着陆器上的地形地貌相机和配备在巡视器上的全景相机。

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两器互拍,是本次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的标志。

两器上各有一面五星红旗。

两器分离后,玉兔拍到的中国国旗传并且及时地回到了地球,当我在视频上看到,落在月亮上面的玉兔上的五星红旗之后,无比兴奋地站了起来并且鼓掌表示祝贺!我感到无比自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嫦娥三号全景相机解读:将在月球拍摄国旗
正文
中新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张子扬)如果一切顺利,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将于14日晚间在月面虹湾区附近软着落。

届时,装载在月球车上的全景相机,将对着陆器以及上面的中国国旗进行成像,它的另一个科学目标,就是对月球表面形貌进行探测。

嫦娥三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也称月球车),总质量为3780千克。

其中,着陆器质量约3640千克,巡视器质量为140千克。

据了解,此次嫦娥三号探测器共安装了八种有效载荷。

着陆器上的四种有效载荷分别是,地形地貌相机、降落相机、极紫外相机、月基天文望远镜。

巡视器上也有四种有效载荷: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

按照计划,当嫦娥三号安全着陆后,巡视器将从着陆器上缓慢走下,两器将开始进行各自独立的探测任务。

安装在着陆器上的地形地貌相机和配备在巡视器上的全景相机,将互拍照片,“嫦娥”与“玉兔”号将实现“两两相望”。

届时全景相机能否将拍到的中国国旗传回地球,以及自身是否顺利展开月球表面形貌进行探测,颇为关键。

作为全景相机的主任设计师,杨建峰在受访时告诉记者,这次担负重任的全景相机有三个创新,应当能保证它全力完成“答卷”。

杨建峰介绍称,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以及中国深空探测前期的相机全是黑白的,“此次我们使用的是彩色相机,在同样分辨率的情况下,彩色(成像)是黑白(成像)数据量的四倍”。

杨建峰感慨道:“国旗的颜色很鲜艳,面对国旗拍照时,需尽可能呈现出的画面逼真,而全景相机的分辨率大概是一个小米粒那么大,是否拍得清晰,这是非常关键的技术。

全景相机的第二个创新是可以旋转360度。

杨建峰称,相机工作时,有可能正对着太阳造成逆光,也有可能是顺光、侧光等。

不同光的条件下,相机里面的曝光量差别非常大。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曝光只有几档,而嫦娥三号的曝光档数增加了不少。

“第三个创新是温度环境。

”杨建峰说,“与其他载荷在夜间工作有所不同,全景相机主要是在白天工作,要经受高温的考验。


据杨建峰透露,之所以全景相机不惧怕高温,是因科研人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膜贴在相机头上,相当于给相机戴了个“安全帽”,可以发挥良好的散热功效。

“即便面对150度的高温,也会安然无恙。

”杨建峰说。

(完)
延伸阅读:
总设计师详解嫦娥三号计划拍摄国旗存登月证据
“我们还设计拍摄中国国旗,这也是我们上了月球的一个证据。

”叶培建介绍,抵达月面后,分开工作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可以互相监视,用各自携带的相机"互拍",到时候着陆器
就会拍下月球车上的国旗标志,再传回地面…[详细]
(责任编辑:UN641)原标题:从拍国旗到探月貌解密嫦娥三号上的“全能战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