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柱

合集下载

第二章 2-钻柱

第二章  2-钻柱

二、钻柱的工作状态及受力
(一)钻柱的工作状态
钻柱主要是在起下钻和正常钻进这两种条件下工作的。 起下钻时,钻柱处于受拉伸的直线稳定状态。 正常钻进时,上部钻柱受拉伸而下部钻柱受压缩。
小钻压且井眼直时,钻柱是直的; 压力达到钻柱的临界压力值,下 部钻柱将失去直线稳定状态而发生弯 曲并与井壁接触于某个点(称为“切 点”),这是钻柱的第一次弯曲 (Bulkling of the first oder); 增大钻压,则会出现钻柱的第二 次弯曲或更多次弯曲。

105(G) 723.95 105000 930.79 135000 792.90 115000
135(S) 930.70 135000 1137.64 165000 999.74 145000
(3)钻杆接头及丝扣 钻杆接头是钻杆的组成部分,分公接头和母接头 钻杆接头壁厚较大,接头外径大于管体外径,用强度更
3、弯曲力矩(Bending Moment) 其大小与钻柱的刚度、 弯曲变形部分的长度及最大挠度等因 素有关。 4、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 5、外挤压力(Collapsing Pressure):中途测试和卡瓦悬持。 6、纵向振动(Axial Vibration):钻柱中性点附近产生交变的 轴向应力。纵向振动和钻头结构、所钻地层性质、泵量不均匀、钻 压及转速当等因素有关。
式中: Fw —钻进时(有钻压)钻柱任一
截面上的轴向拉力,kN;
w —钻压,kN。
图2-36 钻柱轴向力分布
中性点:钻柱上轴向力为零的点(N点)(亦称中和点, Neutral Point )。
垂直井眼中钻柱的中性点高度可按下式确定:
LN
W qc K
式中: LN —中性点距井底的高度,m。

钻柱失效分析及与预防措施

钻柱失效分析及与预防措施

04
钻柱失效预防技术发展
新材料应用
总结词
新材料的应用为钻柱失效的预防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提高钻柱的强度、耐腐 蚀性和耐磨性。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如高强度合金钢、钛合金、陶瓷等逐渐应用于钻柱的制 造中。这些新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能够显著提高钻柱的使用寿命,
详细描述
通过改进钻柱的结构设计,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可以降低失效风险。例 如,优化钻柱的壁厚、直径和材料选择,以及采用更先进的连接方式等。
制造质量控制
总结词
严格控制制造质量是防止钻柱失效的关键环节。
详细描述
确保钻柱在制造过程中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以消除潜在的缺陷和隐患。 同时,可以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钻柱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磨损
钻柱与井壁、钻头等之间的摩擦会 导致钻柱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
失效原因
01
02
03
设计不合理
钻柱结构设计不合理,如 壁厚不均、连接方式不当 等,可能导致钻柱失效。
制造缺陷
钻柱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 的材料缺陷、加工误差等, 也是导致钻柱失效的重要 原因。
操作不当
钻井过程中操作不当,如 过载、转速过高、钻压过 大等,可能加速钻柱的磨 损和疲劳。
使用维护保养
总结词
合理使用和维护保养可以有效延长钻柱的使用寿命。
详细描述
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程,避免超载和过载情况的发生。同时,定期对钻柱进行检查和维护,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此外,对于使用环境恶劣的钻柱,应采取相应 的保护措施,以减缓其老化过程。
03
钻柱失效案例分析

钻柱力学分析

钻柱力学分析

钻柱力学分析读者朋友,欢迎你来到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将为你提供一个深入的分析,关于叫做钻柱力学(Drilling Column Mechanics)的话题。

本文将概述钻柱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它的在石油钻探中的应用,还将分析钻柱力学的可行性以及它在钻探方面的发展前景。

一、钻柱力学的基本原理钻柱力学的主要原理来自于两个优秀的物理原理:力的平衡和圆柱曲线力学。

力的平衡是指钻柱的各种力,如系统重力、钻柱扭矩、钻柱圆柱曲线力学及系统抗拉力,需要相互抵消,以维持力学稳定。

而圆柱曲线力学是指圆柱形轴向力的力学行为,可以用来计算钻柱的截面变形情况。

二、钻柱力学在石油钻探中的应用现代石油钻探技术中,钻柱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帮助工程师理解钻探过程中钻柱受力和变形的情况,以及如何确定在钻探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措施。

此外,钻柱力学还可以用来估计井壁收敛变形,以及确定最佳钻柱尺寸,以减少钻井时间和成本。

三、钻柱力学的可行性在钻探过程中,钻柱受到各种不同的力,这些力会促使钻柱产生微小的变形,并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影响钻探过程的进展。

因此,利用钻柱力学可以有效地控制钻柱的受力状态,从而帮助钻探工程师在短时间内完成钻井。

此外,钻柱力学可以帮助建立仿真模型,以便工程师可以在实际钻探之前模拟出不同情况下的钻井受力和变形状况。

四、钻柱力学的发展前景由于石油钻探技术不断进步,钻柱力学在钻井过程中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钻柱力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石油钻探,但未来仍有很多空间可以改进和优化,如研发新型工具和材料,以及提高力学分析技术。

此外,研究人员正在尝试用钻柱力学来优化钻探布线,以减少钻探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

总结以上是关于钻柱力学的详细介绍。

从上面可以看出,钻柱力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在短时间内完成钻井,而且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受重视。

因此,为了提高石油钻探的效率,应该加强对钻柱力学的研究,以提升钻探技术水平。

第二节 钻柱

第二节 钻柱

第二节钻柱一、钻柱的作用与组成二、钻柱的工作状态与受力分析三、钻柱设计一、钻柱的组成与作用(一)钻柱的组成钻柱(Drilling String)是水龙头以下、钻头以上钢管柱的总称。

它包括方钻杆(Square Kelly)、钻杆(Drill Pipe)、钻挺(Drill Collar)、各种接头(Joint)及稳定器(Stabilizer)等井下工具。

(一)钻柱组成(一)钻柱的组成钻柱是钻头以上,水龙头以下部分的钢管柱的总称.它包括方钻杆、钻杆、钻挺、各种接头(Joint)及稳定器等井下工具。

(二)钻柱的作用(见动画)(1)提供钻井液流动通道;(2)给钻头提供钻压;(3)传递扭矩;(4)起下钻头;(5)计量井深;(6)观察和了解井下情况(钻头工作情况、井眼状况、地层情况);(7)进行其它特殊作业(取芯、挤水泥、打捞等);(8)钻杆测试(Drill-Stem Testing),又称中途测试。

1. 钻杆(1)作用:传递扭矩和输送钻井液,延长钻柱。

(2)结构:管体+接头,由无缝钢管制成。

1. 钻杆(3)连接方式及现状:a.细丝扣连接,对应钻杆为有细扣钻杆。

b.对焊连接,对应钻杆为对焊钻杆。

1. 钻杆(4)管体两端加厚方式:常用的加厚形式有内加厚(a)、外加厚(b)、内外加厚(c)三种.(a) (b) (c)(5)规范壁厚:9 ~11mm 外径:长度:根据美国石油学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简称API)的规定,钻杆按长度分为三类:"21,"21 ,"21,"87 ,835139.70 ,500.127 430.1144101.60390.88 273.00 230.60第一类 5.486~6.706米(18~22英尺);第二类8.230~9.144米(27~30英尺); 第三类11.582~13.716米(38~45英尺)。

常用钻杆规范(内径、外径、壁厚、线密度等)见表2-12(6)钢级与强度钻 杆 钢 级物 理 性 能D E95(X)105(G)135(S)MPa379.21517.11655.00723.95930.70最小屈服强度lb/in2550007500095000105000135000 MPa586.05723.95861.85930.791137.64最大屈服强度lb/in285000105000125000135000165000 MPa655.00689.48723.95792.90999.74最小抗拉强度lb/in295000100000105000115000145000钢级:钻杆钢材等级,由钻杆最小屈服强度决定。

钻柱工作状态及受力分析

钻柱工作状态及受力分析

钻柱工作状态及受力分析一、钻柱的工作状态在钻井过程中,钻柱主要是在起下钻和正常钻进这两种条件下工作。

在起下钻时,整个钻柱被悬挂起来,在自重力的作用下,钻柱处于受拉伸的直线稳定状态。

实际上,井眼并非是完全竖直的,钻柱将随井眼倾斜和弯曲。

在正常钻进时,部分钻柱(主要是钻铤)的重力作为钻压施加在钻头上,使得上部钻柱受拉伸而下部钻柱受压缩。

在钻压小和直井条大钻压,则会出现钻柱的第一次弯曲或更多次弯曲(图1)。

目前,旋转钻井所用钻压一般都超过了常用钻铤的临界压力值,如果不采取措施,下部钻柱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弯曲。

在转盘钻井中,整个钻柱处于不停旋转的状态,作用在钻柱上的力,除拉力和压力外,还有由于旋转产生的离心力。

离心力的作用有可能加剧下部钻柱的弯曲变形。

钻柱上部的受拉伸部分,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也可能呈现弯曲状态。

在钻进过程中,通过钻柱将转盘扭矩传送给钻头。

在扭矩的作用下,钻柱不可能呈平面弯曲状态,而是呈空间螺旋形弯曲状态。

根据井下钻柱的实际磨损情况和工作情况来分析,钻柱在井眼内的旋转运动形式可能是自转,钻柱像一根柔性轴,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也可能是公转,钻柱像一个刚体,围绕着井眼轴线旋转并沿着井壁滑动;或者是公转与自转的结合及整个钻柱或部分钻柱做无规则的旋转摆动。

从理论上讲,如果钻柱的刚度在各个方向上是均匀一致的,那么钻柱是哪种运动形式取决于外界阻力(如钻井液阻力、井壁摩擦力等)的大小,但总以消耗能量最小的运动形式出现。

因此,一般认为弯曲钻柱旋转的主要形式是自转,但也可能产生公转或两种运动形式的结合,既有自转,也有公转。

在钻柱自转的情况下,离心力的总和等于零,对钻柱弯曲没有影响。

这样,钻柱弯曲就可以简化成不旋转钻柱弯曲的问题。

在井下动力钻井时,钻头破碎岩石的旋转扭矩来自井下动力钻具,其上部钻柱一般是不旋转的,故不存在离心力的作用。

另外,可用水力荷载给钻头加压,这就使得钻柱受力情况变得比较简单。

二、钻柱的受力分析钻柱在井下受到多种荷载(轴向拉力及压力、扭矩、弯曲力矩)作用,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不同部位的钻柱的受力的情况是不同的。

钻柱(Drill String)

钻柱(Drill  String)

(6)扭转振动(Torsiona1 vibration) 当井底对钻头旋转的阻力不断变化时,会引 起钻柱的扭转振动,因而产生交变剪应力。扭转振动和钻头结构、所钻岩石性质是否均匀 一致、钻压及转速等等许多因素有关。特别是使用刮刀钻头钻软硬交错地层时,钻柱的扭 转振动最为严重。 (7)动载(Dynamic 1oads) 起下钻作业中,由于钻柱运动速度的变化会引起纵 向动载,因而在钻柱中产生间歇的纵向应力变化。这主要和操作状况有关。 综上所述,转盘钻井时,钻柱的受力是比较复杂的。但所有这些载荷就性质来讲可分 为不变的和交变的两大类。属于不变应力的有拉应力、压应力和剪应力;而属于交变应力 的有弯曲应力,扭转振动所引起的剪应力以及纵向振动作用所产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在 整个钻柱长度内,载荷作用的特点是在井口处主要是不变载荷的影响,而靠近井底处主要 是交变负荷的影响。这种交变载荷的作用正是钻柱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分析也不难看出,钻柱受力严重部位是: (1)钻进时钻柱的下部受力最为严重。固为钻柱同时受到轴向压力、扭矩和弯曲力矩 的作用,更为严重的是自转时存在着剧烈的交变应力循环,以及钻头突然遇阻遇卡,会使 钻柱受到的扭矩大大增加。 (2)钻进时和起下钻时,井口处钻柱受力复杂。起下钻时井口处钻柱受到最大拉力, 如果起下钻时猛提、猛刹,会使井口处钻柱受到的轴向拉力大大增加。钻进时,井口处钻 柱所受拉力和扭力都最大,受力情况也比较严重。 (3)由于地层岩性变化、钻头的冲击和纵向振动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钻压不均匀,因 而使中和点位置上下移动。这样,在中和点附近的钻柱就受到交变载荷作用。 总的来说,为了完成正常钻进、起下钻及其他工艺操作,根据上述的受力状况,钻柱 所有部分都必须有足够强度,以承受各种可能的载荷,同时,要保证建立所需的钻压,钻 柱的循环阻力要小,密封性要好,并且钻柱的重量应尽可能轻,以实现经济的合理性。

第5章钻柱

第5章钻柱

第五章 钻柱第一节 钻柱的工作状态及受力分析一、工作状态起下钻时:钻柱处于悬持状态--受拉伸(自重),直线稳定状态正常钻进:P<P1 直线稳定P1≤P<P2 一次弯曲P2≤P<P3 二次弯曲钻柱旋转→扭矩离心力→下部弯曲半波缩短上部弯曲半波增长(上部受拉)结论:变节距的空间螺旋弯曲曲线形状钻柱在井内可能有4种旋转形式:(P96)a.自转:b.公转:沿井壁滑动。

c.自转和公转的结合:沿井壁滚动。

d.整个钻柱作无规则的摆动:二、钻柱在井下的受力分析(1) 轴向拉应力与压应力拉应力:由钻柱自重产生,井口最大,起钻和卡钻时产生附加拉力。

压应力:由钻压产生,井底最大。

应力分布(P97,图3-2) 轴向力零点:钻柱上即不受拉也不受压的一点。

中和点:该点以下钻柱在液体中的重量等于钻压。

(2) 剪应力(扭矩):旋转钻柱和钻头所需的力,井口最大。

(3) 弯曲应力:钻柱弯曲并自转时产生交变的拉压应力。

井眼弯曲→钻柱弯曲 132(4) 纵向、横向、扭转振动(5) 其他外力:起下钻动载(惯性),井壁磨擦力,钻柱旋转时因离心力引起的弯曲。

综合以上分析:工况不同,应力作用不同,需根据实际工况确定应力状态。

(1) 钻进时钻柱下部:轴向压力、扭矩、弯曲力矩、交变应力;(2) 钻进和起下钻时井口钻柱:拉力、扭力最大+动载(3) 钻压、地层岩性变化引起中和点位移产生交变载荷。

第二节 钻井过程中各种应力的计算一、轴向应力计算(一)上部拉应力计算1、钻柱在泥浆中空悬浮力:αρ⋅⋅⋅⋅=F L g B mα——考虑钻杆接头和加厚影响的重量修正系数,1.05~1.10 钻柱在空气中的重力:αρ⋅⋅⋅⋅=F L g Q s a井口拉力:B Q Q a -=a f Q K Q ⋅=浮力系数:)1(s m f K ρρ-=ρs --钢的密度,7.85 g/cm 3拉应力:FQ t =σ 注意计算井口以下任一截面上的拉力不能直接用浮力系数法计算。

钻柱受力分析及强度校核

钻柱受力分析及强度校核
钻柱受力分析及强度校核 周帆-11-23
1
钻柱的工作状态
一、起下钻
整个钻柱被悬挂起来,在自重力的作 用下,处于拉伸的直线稳定状态
二、正常钻进
在部分自重压力、公转离心力和旋转 扭矩等因素的作用下,钻柱处于弯曲状态。
2
钻柱的受力分析
钻柱承受的基本载荷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轴向力和压力: 钻柱在垂直井眼中处于悬挂状态,由于其自身的重量 ,钻柱受到拉伸,最下端的拉力最小(等于 0),最上端 的拉力最大。当井眼内充满钻井液时,钻柱还受到钻井液 对其产生的浮力,而作用在钻柱内外表面的侧向静液压力 ,虽然合力为零,但对钻柱管体形成侧向挤压作用,两种 力综合作用相当于使钻柱的线重减轻。 正常钻进时,部分钻柱的重力加到钻头上作为钻压。 钻压使钻柱的轴向拉力都减小一个相应数值,且下部钻柱 受压缩应力的作用。鲁宾斯基在此提出了中性点的概念
y d p Ks d p Ks 1 t 2 LS 2 LS
2

1 2
12
钻柱的强度校核
三是拉力余量法。考虑钻柱被卡时的上提解卡力,以钻柱 的最大允许静拉力小于最大安全拉伸力的一个合适余量来确保 钻柱不被拉断。
Fa FP MOP
4
钻柱的受力分析
1、钻柱的轴向应力计算 (1) 钻柱在空气中悬空时(图a) 分析:受重力、拉力 任一截面的拉力: ……………………(1) 式中: Fo——空气中任一截面上的拉力,kN; qp、qc——分别为钻杆、钻铤单位长度的重力,kN; Lc、——钻铤长度,m; Lp——截面以下钻杆长度,m;
5
9
钻柱的受力分析
6、纵向振动 n 在中性点处会产生交变的轴向应力; n 当纵向振动的周期和钻柱本身固有的振动周期相同(或成整 数倍时),就会产生共振,称之为“跳钻”。后果是严重的。 7、扭转振动

钻柱

钻柱
钻柱动力学分析
钻柱的振动分析(轴向、横向、扭转振动) 钻柱在井内的运动轨迹 动应力分析是一个正在研究的问题。
钻柱抗挤计算
中途测试、井漏、带单向阀未灌泥浆等导致 钻杆内无液体,若井深为H,外挤压力为:
Poc m gH
钻杆内液体深度为L时:
Poc m gH f g(H L)
深井钻柱强度设计
Q0 Q B
井内静止
Q0 Q B P
正常钻进
Q0 Q B Qg
起钻
Q0 Q B Qg
下钻
Q0:井口拉力 Q:钻柱的自重
B:浮力 P:钻压 Qg:起下钻动载
B m gLF
钻柱浮力的计算:
B: 浮力(N) m: 泥浆密度(kg/m3) L: 钻柱长度(m) F:钻具的横截面积(M2) :钻具截面系数 对于非单一钻柱,浮力事实上是钻柱所排开 的钻井液的重量。
Lc2、qc2 、Fc2 Lc1、qc1 、Fc1
B
Lp
/Kf qp
Pa
Pc
(L p q p Pc )K f Pa
nc
Pc Lciqci
i 1
复合钻柱设计
设有nc段钻铤,则钻铤在 Lp、qp、Fp 空气中的总重量为:
Lpi、qpi、Fpi
Lp1、qp1、Fp1
Lci、qci 、Fci 第一段钻杆的最大许下长度
动载
离心力(质量偏心、钻柱不直)主要造 成钻柱的横向振动 钻头与地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造 成钻柱的纵向振动 钻具与井壁之间的间隙接触产生的摩擦 力,导致钻柱的运动形态发生改变 泥浆排量不均产生的脉动力。
轴向力(起下钻)
Q0
B
轴向力(正常钻进)
Q0
B+WOB
井口拉力的计算

第一节 钻柱的构成与作用

第一节  钻柱的构成与作用
第四章 钻柱系统
第一节 钻柱的构成与作用
钻柱是钻井的重要工具,它是连通地下与地面的枢纽。 一、钻柱的构成 井下钻柱(也称为钻具)是指钻头以上、水龙头以下部分一系列钻井工 具组合的总称。包括:方钻杆、钻杆、钻铤、井下动力钻具以及其它一些辅 助钻井工具(如图4.1.1)。钻柱基本组合如下: 水龙头→方钻杆→钻杆→加重钻杆→转换接头→钻铤(包括1根无磁钻铤)→ (井下动力钻具+近钻头稳定器)→钻头。
图 4.1.1 钻 柱 的 基 本 结 构
某一井的钻具组合如下: (Φ215.9mmPDC钻头)+(0.75º)172 mm螺杆+Φ158.8mm(无磁钻 铤)NDC×1根+Φ215mm稳定器+Φ158.8mm(钻铤)DC×11根+Φ127mm(加 重钻杆)HWDP×20根+Φ127mm(钻杆)DP+方钻杆 钻柱的组合形式依据钻井工程需要确定。不同的井钻柱组合不同;同 一口井,钻井井段、井深、作业目的不同钻柱组合也不同。下表举例说明 同一口井不同井段的不同钻柱组合:
增斜段
缓降斜 段
二、钻柱的作用
钻井方式不同,钻柱的作用不同;井的结构不同,钻柱组合形式也不 同。 在转盘钻井时,传递破碎岩石所需要的能量,给井底施加钻压,以及循 环钻井液等。 在井下动力钻井时,井下动力钻具是用钻柱送到井底并承受反扭矩,同 时钻头和动力钻具所需的液体能量通过钻柱输送到井底。 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几千米甚至上万米的钻柱,在井下的工作条件十 分恶劣,它往往是钻井设备与工具中的薄弱环节,时常导致井下复杂情况甚 至导致井下事故。为避免或便于处理井下复杂情况,在钻具组合中还需要其 它一些辅助钻井工具,以实现快速优质钻井及顺利完成各种井下作业。
井段 直井段 造斜段
钻具组合 Ф165PDC钻头+Ф120钻铤(14根)+ Ф88.9钻杆 Ф165钻头+单弯螺杆+Ф120无磁钻铤(1根)+ Ф120钻铤(13 根)+ Ф88.9钻杆 Ф165钻头+ Ф120短钻铤(1根)+ Ф161螺旋扶正器(+ Ф120 无磁钻铤(1根)+Ф120钻铤(15根)+ Ф88.9钻杆 Ф165钻头+ Ф120钻铤(14根)+ Ф88.9钻杆 或者: Ф165钻头++Ф161螺旋扶正器+ Ф120钻铤(1根)+ Ф161螺 旋扶正器+ Ф120无磁钻铤(1根)+Ф120钻铤(1说,钻柱在钻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1)为钻井液由井流向钻头提供通道; (2)给钻头施加适当的压力(钻压); (3)把地面动力(扭矩等)传递给钻头; (4)起下钻头; (5)根据钻柱的长度计算井深; (6)通过钻柱可以观察和了解钻头的工作情况、井眼状况及地层情况等; (7)进行取心、挤水泥、打捞井下落物、处理井下事故等特殊作业; (7)对地层流体及压力状况进行测试与评价。

钻井常用钻杆尺寸表

钻井常用钻杆尺寸表

钻井常用钻杆尺寸表一、钻杆的定义和分类钻杆是钻井作业中的一种工具,用于连接钻头和钻机,传递钻井液和提供钻进力。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作业条件,钻杆可分为钻柱、钻铤和钻杆接头三种类型。

下面介绍钻井常用钻杆尺寸表。

二、钻柱的尺寸表钻柱是钻杆中的主要部分,一般由多根钻杆组合而成。

根据国际标准,钻柱的尺寸一般以英寸为单位,常见的尺寸有2 3/8、2 7/8、3 1/2、4、4 1/2、5、5 1/2、6 5/8、7、8 5/8、9 5/8、10 3/4等。

其中,数字表示钻柱的外径,分之表示钻柱的内径。

三、钻铤的尺寸表钻铤是连接钻柱和钻头的部分,也称为转桩。

根据国际标准,钻铤的尺寸也以英寸为单位,常见的尺寸有3 1/2、4、4 1/2、5、5 1/2、6 5/8、7、8 5/8、9 5/8、10 3/4等。

与钻柱相比,钻铤的直径一般要稍大一些,以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容纳钻头。

四、钻杆接头的尺寸表钻杆接头是连接钻柱和钻铤的部分,常用于组装和拆卸钻柱。

根据国际标准,钻杆接头的尺寸也以英寸为单位,常见的尺寸有2 3/8、2 7/8、3 1/2、4、4 1/2、5、5 1/2、6 5/8、7、8 5/8、9 5/8、10 3/4等。

钻杆接头的外径和内径与钻柱的尺寸相对应。

五、钻杆尺寸的选择和应用在钻井作业中,选择合适的钻杆尺寸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钻杆的尺寸应根据井眼尺寸、井深、地层性质、作业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浅井和较小直径的井眼,可以选择较小尺寸的钻杆,而对于深井和较大直径的井眼,则需要选择较大尺寸的钻杆,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应对高强度的钻进作业。

六、钻杆尺寸的限制和注意事项在选择钻杆尺寸时,还需要考虑到一些限制因素和注意事项。

首先,钻杆的尺寸应符合钻机的要求,以确保钻杆能够顺利连接和使用。

其次,钻杆的尺寸应考虑到井口设备、井口防喷器和井口防火器的尺寸限制,以便顺利进行作业。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井深、钻井液性质、钻头类型等因素对钻杆的要求,以确保钻杆能够满足作业需求。

钻柱的中和点名词解释

钻柱的中和点名词解释

钻柱的中和点名词解释钻柱的中和点,这个名词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在石油勘探和钻井领域中,它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探索其定义、作用和意义为主题,带您深入了解钻柱的中和点。

钻柱的中和点可以简单地解释为钻井过程中钻柱与地层之间的力平衡点。

在进行石油勘探和钻井作业时,所需要的钻井液会通过钻杆、钻头等装置进行送入井口并通过钻柱送往井底。

钻柱的中和点就是指在钻杆下方,钻柱对地层施加的力与地层对钻柱施加的力达到平衡的点。

那么,为什么要关注钻柱的中和点呢?这是因为钻柱的中和点的位置对钻井操作和钻探结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钻柱中和点的位置决定了钻井液在井底的压力。

当钻柱的中和点位于井底以下时,因施加在钻柱上的重力而导致井底钻井液的压力偏高。

相反,当钻柱的中和点位于井底以上时,则会导致井底钻井液的压力偏低。

通过准确确定钻柱的中和点位置,钻井工程师可以调整钻井液的流量和压力,以确保钻井液在井底具有合适的压力,从而保持钻井操作的稳定性。

其次,钻柱的中和点位置还与钻探结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当钻柱的中和点位于地层的弱区或裂缝上方时,地层中的岩层会因为受到过大的压力而发生破裂,可能导致井眼塌陷或者井壁崩塌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因此,合理确定钻柱的中和点位置非常重要,既需要平衡钻柱和地层之间的力,又要避免因过大的压力导致地层的损坏。

最后,钻井工程师在确定钻柱的中和点位置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岩石的力学特性、井深、井斜和井眼的尺寸等。

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中和点位置,以保证钻井操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钻柱的中和点作为钻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钻井液的压力调控、钻探结果以及钻井操作的稳定性都具有关键影响。

通过准确确定钻柱的中和点位置,可以提高钻井的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口井的地质条件和具体情况不同,因此确定钻柱的中和点位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工程师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

简述钻柱的作用

简述钻柱的作用

简述钻柱的作用
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钻柱,这玩意儿可太重要啦!你想啊,要是没有钻柱,那石油开采啥的不就抓瞎啦!
钻柱啊,就好比是石油开采大军里的先锋官!它一头扎进地下,勇往直前。

它就像是孙悟空的金箍棒,那可是有着大能耐呢!它要把钻头送到深深的地下,让钻头能在岩石里尽情地“大闹天宫”,钻出我们需要的通道。

你说它得有多结实呀!要承受地下那么复杂的环境,那么大的压力。

这要是不禁折腾,那不就散架啦?那可不行,它得像个坚强的战士,不管遇到啥困难都不退缩。

钻柱还得把那些从地下钻出来的东西,比如岩石碎屑啥的,给运上来。

这就像个勤劳的搬运工,一趟一趟地来回跑,把有用的带上来,把没用的清理掉。

要是它不干活儿,那地下不就堵住啦?
而且啊,钻柱还得和其他设备紧密配合。

这就跟咱人在团队里一样,得和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它要是和其他部分闹别扭,那整个开采工作不就乱套啦?
咱再想想,要是钻柱质量不好,一会儿这儿出问题,一会儿那儿出毛病,那得多耽误事儿啊!工人们不得急得跳脚呀!这可关系到石油能不能顺利开采出来呢,可不是小事儿呀!
它就这么默默在地下工作着,我们平时可能都注意不到它,但它的作用可真是太大啦!没有它,那些深埋地下的宝藏怎么能被我们发现和利用呢?所以啊,可别小瞧了这钻柱,它可是石油开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呢!它就是那个在幕后默默付出,却让一切变得可能的大功臣!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钻柱标准在预防失效中的作用

钻柱标准在预防失效中的作用
类4:适用于钻井条件比类3困难的井,当钻具失效发生 时,打捞和井眼损失也比类3多。
类5:适用于苛刻钻井条件,几方面因素综合导致失效费 用很高,对应设计组3。
类HDLS:由于拉伸载荷很大,特别是深井。 DS-1TM标 准第三版增加了此类。本类为重而长的钻柱而设计。
33
钻柱构件检验程序及纲要
钻柱构件检验分成31种程序,每种程序都包 括了检验工具设备、检验方法、接收判据、 检验频次等要素。
钻柱标准在预防失效中的作用
1
汇报主要内容
1. 钻柱标准 2. 常见钻柱构件失效形式 3. 失效与接收判据 4. 产品规范要求 5. 钻柱设计方法 6. 钻柱构件检验方法 7. 钻柱标准的作用
2
1、钻柱标准
标准就是用户一致认同的、有一定的公认性、 在理论上对产品、工艺、试验或过程作了最 好的规定的规则和要求。
几种振动现象及其预防措施
横振:或称钻柱的涡动,能够产生很高弯曲应 力。类似于钻柱旋转过程中的屈曲和弯曲,导 致BHA接头发生疲劳断裂。
现象
频繁刺穿、扭断;检查时发现很多裂纹;钻速 低;扭矩突然增加。
典型环境 硬岩层;不加稳定器BHA;垂直井;井眼扩大。
短期措施 降低RPM;提钻,然后以低转速重新钻进。
同时考虑不可分割因素:性能满足操作要求; 磨损、损伤、和疲劳检测;H2S、CO2腐蚀、 开裂等环境因素。预防钻柱失效。
23
钻柱设计组及其约束
过载设计 疲劳设计 检测程序
设计因素及其限制
1
2
3
拉伸设计系数DFT 扭转设计系数DFTR 最大载荷系数
≥1.25 ≥1.20 ≤100%
≥1.15 ≥1.20 ≤100%
SY/T 5290,石油钻杆接头

简述钻柱的主要功用

简述钻柱的主要功用

钻柱的主要功用1. 引导和支撑钻井作业钻柱是一种用于引导和支撑钻井作业的工具。

在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通过钻井作业将钻头沿着井孔逐渐向地下深入,以获取地质信息、采集样品或开采油气资源。

钻柱作为连接钻头和地面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用:a. 传递扭矩和推力钻柱能够传递地面设备所提供的旋转扭矩和推力到钻头,实现对地层的切削和进给。

在旋转时,通过旋转传动装置将旋转动力传递给钻柱,使其带动钻头进行切削;而在进给时,则通过推进装置将推力传递给钻柱,使其向下推进。

b. 支撑井壁钻柱与井壁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并通过润滑剂来减小与井壁的摩擦。

这种设计可以使得钻柱在旋转和进给过程中能够顺利地穿过井壁,并支撑起井壁,防止井壁塌陷。

c. 传递泥浆和工具钻柱内部通道可以传递泥浆和各种工具。

泥浆是钻井过程中的重要介质,它通过钻柱的内部通道进入钻头,冲刷并带走切削产物,同时冷却和润滑钻头。

钻柱还可以传递各种工具,如测井仪器、录井仪器等,用于获取地质信息或进行其他相关操作。

d. 承受地层压力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地层会对钻柱施加一定的压力。

这些压力包括地层自身的重力、地层岩石的应力以及地层流体的压力等。

钻柱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这些压力,并保证作业的安全进行。

2. 分类和结构根据用途和结构特点的不同,钻柱可以分为不同类型:a. 钢丝绳钻柱钢丝绳钻柱由多股金属丝绳编织而成,其特点是轻便、柔软。

它主要用于浅层钻井作业,如水井钻探、地质勘探等。

由于其柔软性,钢丝绳钻柱在深井作业中的承载能力较低。

b. 钻杆钻柱钻杆钻柱由多节钻杆连接而成,其特点是刚性好、承载能力大。

它主要用于深井油气勘探和开发作业。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作业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连接方式,以提高钻柱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c. 钢管钻柱钢管钻柱由多段无缝或焊接的钢管组成,其特点是刚性好、承载能力大、耐腐蚀性能好。

它主要用于特殊环境下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作业,如海洋油气勘探、高温高压井等。

钻柱的疲劳破坏与腐蚀

钻柱的疲劳破坏与腐蚀

钻柱的疲劳破坏与腐蚀一、钻柱的疲劳破坏类型现场大量资料说明,疲劳破坏是钻柱破坏最常见的形式。

①大多数钻杆的破坏发生在距接头12m以内的地方。

②钻杆的破坏常与钻杆内表面有严重的腐蚀斑痕有关。

③从钻杆的外表面开始发生的破坏,一般与钻杆表面的伤痕有关。

④由于钻铤本体的厚度大,因而钻铤的破坏通常发生在螺纹连接处。

分析钻杆疲劳破坏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纯疲劳破坏钻杆在没有任何明显的其他原因下而发生的疲劳破坏,叫做纯疲劳破坏。

一般钻杆在工作时承受拉伸、压缩、扭转和弯曲交变应力的同时作用,其中拉伸和弯曲应力的交替是最危险的,易导致钻杆疲劳。

钻柱下部受压部分的钻铤长度不够时,钻杆受压更易发生弯曲,在扭转条件下,钻杆易产生疲劳破坏;在定向井或井斜大的井段迫使钻杆弯曲,特别在〃狗腿〃井段中,钻杆疲劳破坏的危险性更大;在海洋钻井中,由于钻井船或钻井平台随波浪起伏摇摆也会造成钻柱弯曲,导致疲劳破坏。

2、伤痕疲劳破坏钻杆在弯曲状态下自转时,每边都要经受拉伸和压缩的交替作用,如果钻杆表面存在缺陷。

文一一缺院将不断开启与关团,使缺除逐渐扩大。

缺院除了具有初始变形之外,还会产生应力集中。

所以,钻杆表面的各种缺陷都会影响钻杆的疲劳极限。

当缺陷底部的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缺陷将逐渐扩大,最后剩下的实体材料不足以承受整个负荷而发生破坏。

钻井中造成钻杆伤痕的主要原因有:钻杆上打的钢印,电弧烧焊,大钳、卡瓦的咬伤和其他刻痕等。

如果伤痕位于离接头0.5m以内,就可能成为疲劳破坏的核心。

周向尖锐的伤痕易引起应力集中,导致钻杆破坏。

3、腐蚀疲劳破坏钻杆长期在腐蚀介质中工作时,由于腐蚀造成截面积减小或形成小的腐蚀坑。

通常,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

钻杆表面与腐蚀介质产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称为化学腐蚀。

化学反应中将产生另一种可以脱落的产物,因而使管材截面积减小,管壁变薄,使钻杆承载能力降低,导致钻杆疲劳破坏。

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电介质溶液接触,产生电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

水平井钻柱的优化配置及参数优选

水平井钻柱的优化配置及参数优选

水平井钻柱的优化配置及参数优选一、水平井钻柱的作用二、水平井钻柱的工作状态、结构及受力特点三、水平井钻柱的强度设计四、水平井钻柱的优化配置五、水平井钻柱的参数优选六、技术小结一、水平井钻柱的作用1、提供钻压、传递轴向载荷2、传送扭矩,由于导向钻具的普遍采用,传送扭矩的作用已和常规定向井的作用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

3、传送水功率,知足清洗井底和净化井筒的需要。

二、水平井钻柱的工作状态、结构及受力特点钻柱的破坏大多是疲劳破坏,水平井钻柱优化配置的目的就是要采取各类技术办法,减少疲劳破坏,以便延长钻柱的利用寿命,从而在知足水力参数和强度条件下,使整个钻柱结构的重量最轻,摩阻较小,在大斜度和水平段钻进中不但要求安全靠得住,而且要求传递钻压的能力强,使整个处于较为合理的受力状态。

1、水平井钻柱的工作状态⑴钻柱围绕自身弯曲轴线旋转(自转)⑵钻柱围绕井眼轴线旋转并沿着井壁滑动(角加速度ω=0,公转)⑶钻柱围绕井眼轴线旋转,但不是沿着井壁滑动而是沿着井壁反向转动(反公转与自转结合)。

⑷整个钻柱或部份钻柱作无规则旋转摆动。

⑸钻柱即公转、自转,又与螺杆的旋转运动相结合,产生局部交变应力或应力集中。

这种工作状态决定了钻柱同时受到交变和不变两种载荷的影响。

属于不变应力有拉应力、压应力和剪应力,属于交变应力有弯曲应力、扭转振动产生的应力;其载荷作用的特点是在井口处主如果不变载荷的影响,而靠近井底处主如果交变负荷的影响,这种交变载荷的作用是下部钻柱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也是水平井钻柱设计解决问题的起点。

2、水平井钻柱受力的严峻部位⑴钻进的钻柱的下部受力最为严峻钻柱同时受轴向压力、扭矩和弯曲力矩的作用,专门是大斜度井段钻柱旋转时会产生猛烈的交变应力循环,和钻头或下部钻具组合的突然遇阻遇卡,会使下部钻具的扭矩大大增加,使窗口周围紧缩应力最大。

⑵钻进和起下钻时,井口处钻柱受力复杂⑶地层软硬交互,使钻头运动不均,在中和点周围钻柱受交变载荷作用且中和点位置上下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w = 0.9 Fy
Fw :钻柱工作时允许受到的最大轴向载荷
Fy :材料最小屈服强度下的抗拉力
2. 钻柱允许的最大静拉载荷 Fa
Fa :钻柱在钻井液中重量产生的轴向载荷。
Fa < Fw
钻柱设计
2. 钻柱允许的最大静拉载荷 Fa 1)安全系数法 Fw Fa = Sp
S p :设计安全系数 S p = 1.3 ~ 1.6
钻柱设计
1. 钻具尺寸的选择: 钻具组合书写表示方法: 215毫米钻头(钻头高度,m)+420×520(长度,m)+178毫 米钻铤(长度,m) +521×410 (长度,m) +159毫米钻铤 (长度,m) +127毫米钻杆(长度,m) +411×520 (长度 ,m) +133毫米方钻杆(方入,m)+水龙头(631反)
钻柱设计
2.钻铤长度的确定: 原则: 钻铤在泥浆中的重量为所需最大钻压的1.2~1.3倍。
S n ⋅ Wmax 计算公式为: Lc = qc ⋅ K b ⋅ cos α
Lc ——钻铤长度,米;
α ——井斜角,度
Wmax ——最大钻压,牛;
qc
Kb
Sn
——钻铤的每米重量,牛/米 ——浮力系数 ——设计安全系数
钻柱设计
1. 钻具尺寸的选择: 常用钻具组合: 12 ¼” 以上井眼: 钻头+9”钻铤+8”钻铤+7”钻铤+5”钻杆+5 ¼”方钻杆 8 1/2” 井眼: 钻头+ 6 1/2”钻铤+6 1/4”钻铤+5”钻杆+5 ¼”方钻杆 6” 井眼: 钻头+ 4 3/4”钻铤+3 1/2”钻杆+ 3 1/2”方钻杆
Fw1 1584.28 = = = 1115.69 KN 安全系数法: F St 1.42
' a1
拉力余量法: 取:
Fa1" = Fw1 − 200 =1584.28 − 200 =1384.28KN
Fa1 = 1115.69 KN
钻柱设计
(三)、钻柱强度设计实例 ⑵钻杆设计
第一段钻杆许用长度
L1 Fa1 ×103 / 0.85 − 54 ×1606 − 135 ×1212 = 3730m 284.78
钻柱工作状态及受力分析
(一)钻柱的工作状态 2. 钻进时 工作状态: 平面弯曲 扭矩 钻柱处于空间变节距的 螺旋弯曲状态。
钻柱工作状态及受力分析
(一)钻柱的工作状态 3.钻柱的旋转运动形式 (1)自转 (2)公转 围绕自身轴线旋转。 围绕着井眼轴线旋转产生偏磨。
(3)自转加公转 弯曲钻柱围绕自身轴线运动,同时围绕 井眼轴线旋转。 (4)纵向振动 (5)扭转振动
钻柱工作状态及受力分析
(二)钻柱的受力分析 2. 扭矩(Moment of Torsion) 扭矩分布: 井口最大;井底最小。(转盘钻/顶驱) 3. 弯矩(Bending Moment) 钻柱弯曲的原因: 加压弯曲 井眼弯曲 离心力弯曲
钻柱工作状态及受力分析
(二)钻柱的受力分析 4. 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 公转时产生。 5. 纵向振动(Axial Vibration)
纵向振动周期= N· 钻柱固有振动周期 → 产生共振(称为跳钻)。
6. 扭转振动(Torsional Vibration)
扭转振动产生交变剪切应力。
7. 动载(Dynamic Loads)
速度变化产生动载,动载将产生纵向应力变化。
第三节 钻柱设计
钻柱设计
(一)、钻柱组合设计 1. 钻具尺寸的选择: 影响因素: 钻头尺寸; 钻机提升能力; 地质条件,井身结构; 钻具供应。
2)拉力余量法
F = Fw − FM a
FM :拉力余量
FM = 200 ~ 500 KN
最大静拉载荷取安全系数法与拉力余量法二者中的最小值
钻柱设计
3. 钻杆最大允许长度的确定 原则: 钻杆受到的最大轴向载荷等于钻杆最大允许静拉载荷。 设: 钻杆以下钻铤长度为 Lc 钻铤每米重量为 q c 钻杆每米重量为 q p 则: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四)钻杆(drilling pipe) 接头丝扣(扣型)的表示方法: 数字表示法(国内):
该数字表示公/母扣 该数字表示接头类型 该数字表示与接头相配的钻杆直径
如:421,310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四)钻杆(drilling pipe) 数字型接头:
结构:“V”形,夹角60°,顶宽0.065″,螺纹根部为0.038R, 锥度:1:4 & 1:6 特点:只要基面节圆直径相同就可连接。 表示方法:NC XX V-0.038R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四)钻杆(drilling pipe) 各类型接头特点: 外径 内平接头 贯眼接头 正规接头 大 中 小 流阻 强度 磨损 用途 小 中 大 小 中 大 大 中 小 一般钻杆 小尺寸钻杆,工具 打捞工具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四)钻杆(drilling pipe) 接头丝扣: 形状: 顶宽: “V”形扣,夹角60°;
丝扣顶切平后的宽度。0.040″,0.050″,0.065″ 切平目的:减小应力集中,提高丝扣强度。
锥度:
1:4 ﹠ 1:6
丝扣种类: 根据锥度和顶宽划分为甲、乙、丙、丁四种扣。 不同种类的丝扣不能相连。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四)钻杆(drilling pipe) 接头的连接: 规定:一定尺寸和接头类型的钻杆只采用一种螺纹类型。 丝扣连接准则: 尺寸相同 接头类型相同 公母相配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四)钻杆(drilling pipe)
作用: 传递扭矩,构成泥浆流动通道;增加井深 结构: 钻杆管体+一付钻杆接头。
钻杆结构示意图
钻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组成及规范
(四)钻杆(drilling pipe)
规范: 有细扣钻杆; 无细扣对焊钻杆。 通称尺寸: 钻杆本体外径。
现常用有: 89毫米(3 1/2”)、127毫米(5”)。
钻柱设计
(三)、钻柱强度设计实例 ⑴钻铤设计
选用177.8mm钻铤(1606N/m)54米+158.8mm钻铤(1212N/m )组成塔式钻具
ρm 1.2 1 1 0.85 = − = − = K 浮力系数 b 7.8 ρs
1.2 ×180 ×103 = Lc ( − 54 ×1606) = /1212 138m 158.8mm钻铤长度 0.85
S n = 1.2 ~ 1.3
钻柱设计
(二)、钻柱受力计算 1. 悬空时井口处的轴向力
Q0 = F0 − B
Q0 :井口截面轴向载荷;(N) F0 :井口截面以下钻柱在空气中的重量;(N)
B :泥浆浮力。(N)
钻柱设计
1. 悬空时井口处的轴向力
Q0 = F0 − B
F0 = V ⋅ ρ s ⋅ g = L0 ⋅ A ⋅ ρ s ⋅ g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三)方钻杆(Kelly)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三)方钻杆(Kelly)
作用: 传递扭矩,承受钻柱重量,构成泥浆流动通道。 结构: 断面为中空的多边形(多为正方形); 上端为左旋扣(反扣),下端为右旋扣(正扣) 有细扣方钻杆; 规范: 无细扣方钻杆。 通称尺寸: 方形边宽。
现常用有:89毫米(3 1/2”)、108毫米(4 1/4”)、 133毫米(5 1/4”)。 有效长度﹥钻杆长度+2~3米。
显然,还需增加一段较高强度钻杆。
钻柱设计
(三)、钻柱强度设计实例 ⑵钻杆设计
第二段钻杆选用127mm,内径108.6mm,每米重量为284.78N/m 的105级钻杆,最小抗拉力 Fy 2 = 2464.39 KN 钻杆最大允许工作载荷 钻杆最大允许静拉载荷
Q0 = F0 − B − W
W - 钻压
3. 起钻时的轴向载荷
Q0 = F0 − B + Fm + Fd
Fm - 摩擦力 Fd
- 动载
Fm = (0.2 ~ 0.3)( F0 − B) = Fd (0.2 ~ 0.3)( F0 − B)
Q0 = (1.4 ~ 1.6)( F0 − B)
钻柱设计
(三)、钻柱强度设计 1. 钻柱允许的最大工作载荷 Fw
Fa − L ⋅ q K c c b Lp = qp
L p :钻杆最大许用长度
钻柱设计
4. 复合钻柱强度设计 复合钻柱: 由不同尺寸、壁厚、钢级钻杆组成的钻柱。 设计方法: 从下至上,逐段设计。
钻柱设计
(四)、钻柱强度设计实例 设计条件: 井深5000m; 井径215.9mm 钻井液密度1.2g/cm3 钻压180KN 拉力余量200KN 设计安全系数1.42
第二章 钻柱
本章主要内容: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钻柱的工作状态及受力分析 钻柱设计
第一节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一)钻柱的组成
钻柱:钻头以上,水龙头以 下部分的钢管柱的总称。 主要组成: 方钻杆 钻杆 钻铤 配合接头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二)钻柱的主要功用
(1)传递扭矩(转盘/顶驱); (2)给钻头提供钻压; (3)构成钻井液流动通道,传递水力能量; (4)增加井深; (5)传递信息; (6)进行其它特殊作业(取芯、挤水泥、打捞等)。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四)钻杆(drilling pipe)
本体两端加厚形式: 内加厚 外加厚 内外加厚
内加厚
外加厚
内外加厚
钻柱的组成及规范
(四)钻杆(drilling pipe)
钻杆接头: 有细扣钻杆接头 无细扣钻杆接头 钻杆接头类型: 内平接头 贯眼接头 正规接头
钻杆接头与钻杆本体用细丝扣连接。 钻杆接头与钻杆本体对焊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