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PK美国之日常生活对比
中国与东亚和欧美发达国家生活习惯大比较图文

中国与欧美国家生活习惯比较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对比曾经有过许多美国朋友问我:“你看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说:“我们吃熟食,你们吃生的;我们保守,你们开放;你们不怕别人关注,唯恐别人不在乎。
你们有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我们,工作兢兢业业,上班按时按点规规矩矩……”美国朋友点头称是。
在一个国家生活久了,不说入乡随俗但至少会感染一些气息,看人家的说话、办事风格,学习人家值得学习的、优秀的地方。
以下数条,为日常生活中种种见闻,不说全面却都是亲身经历,也许还有未收录到的。
一、问候国人打招呼,一般都是“吃了吗?”“瘦了啊!”“最近在哪发财呢?”比较的虚情假意一类。
美国人,比较现实,遇到了,相互微笑一下就走了。
要么,就停下来拥抱一下,问问最近的身体,有家庭的问问孩子怎么样一类的,反正不会超过一分钟。
二、冰箱一般我买东西,都比较的贪,也好大。
常常是,买了一大堆,却又吃不完,完了完了还都得扔掉,这个浪费。
可在超市买的时候,却收不住手,总想着,这个也能用上那个也适合。
冰箱里的食物,总是吃不完,就算我只买了两天的东西,还是能吃上个三五天。
有一回,家里买了一堆肉啊鱼啊啥的,可一下子做不完也忘了放上层冷冻柜。
美国朋友来家里,她渴了我让她自己去冰箱拿饮料喝,就被她看见家里的肉和鱼。
她问我“你这些东西都放多久了?”我“才三天不到。
”她二话没说又给我全扔了,我急了“你怎么跟我这么浪费哪?!”“肉食类的超过四小时不吃就要冷冻,不然就会生变异的东西,而你肉眼看不到……”我没功夫和她磨牙,可我心疼我那些吃食,那可全是买来防饥的啊!由此,又得出一条结论:美国人,不仅仅讲究生活质量,同时,他们也很讲究环境卫生及健康饮食。
用我的观点来论述为:怕死。
可美国朋友听了却说:这是常识。
三、显小中国人一般都显小,男人50看上去也就30出头,女人30看上去也就十七、八九。
美国朋友常常问我“你怎么看上去像高中生?”而问我的她,比我还小了好几岁。
中国妈妈和北美妈妈差别在哪里

自从女儿在加拿大出生开始,我一直在观察这里的教育。
我发现,无论从体制还是文化、教育等等方面,加拿大都是跟从美国的:小学生的教材用的是美国的,孩子们读的书都基本也都被美国几大出版社所垄断,学校老师用美国的方法(参考北美老师教孩子选书秘诀, Daily Five),所以有人戏称加拿大是美国的一个比较穷的州。
几年下来,我发现中国和北美教育的差别,绝不仅仅在幼儿园和学校,相当大程度上,还体现在妈妈的差别上。
要说差什么?我感觉就是他们不怕的事情我们中国妈妈有些很怕,而他们看重的、害怕的事情我们反倒不重视。
第一,北美妈妈心态普遍放松。
从孩子一出生,就能感觉到北美妈妈的放松心态。
经常在外面看到非常小的baby,要么被装在篮子(carseat)里提着到处走,要么被妈妈用包带裹在胸前,有些甚至是没满月的孩子。
在游泳池甚至在游泳课上面,也总是能看到几个月的小baby带着尿布玩水。
在冰场上,经常看到妈妈推着婴儿车在上面滑。
看这些妈妈对待新生儿,让人感觉不到那种小心翼翼,很自然、很放松。
第二,北美妈妈不怕孩子冷。
记得女儿小的时候,多伦多的冬天非常寒冷。
但是老外的小baby就坐在推车里,有些就在外面边晒太阳边睡觉。
后来到了温哥华,感觉孩子们冬天穿得更少,很多就是薄薄的单裤。
前几天,这里的最高温度也就是10度。
去接大宝的时候,她那位白人的好朋友,竟然穿着一条单的七分裤,上面竟然穿着砍袖的背心,外面罩了件也不太厚的外衣。
这些孩子放学了都要在学校玩一会,玩的时候小丫头竟然把外套还脱了。
而穿着棉衣的我在风中还有些发抖。
第三,北美妈妈不怕孩子生病。
前几天,小宝上幼儿园,没两天就开始流鼻涕,也有一点点咳漱。
我当时就想,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流鼻涕老师都说不要送了,防止传染,也省得别的妈妈不高兴。
看小宝也没有别的不舒服,我想去问问老师的意见吧。
老师说,很多孩子都感冒,正常送没关系。
我说那别的家长不担心吗?老师说,没关系,小孩子在幼儿园生病、被传染很正常,家长都理解,不会在意。
加拿大人的饮食以肉类、蔬菜为主

加拿大人的饮食以肉类、蔬菜为主,面食、米饭为辅。
他们特别喜欢吃沙丁鱼和野味。
蔬菜偏好生吃,主要有西红柿、芹菜、菜花、洋葱、土豆、黄瓜等。
加拿大人口味清淡,偏甜酸,不喜欢太咸。
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较简单,主要吃烤面包、鸡蛋、咸肉、牛奶、果汁、素片粥、玉米片粥等。
午餐带饭或用快餐,也比较简单,一般有三明治、饮料、水果。
晚餐为正餐,比较丰盛,主食为鸡、牛肉、鱼、猪排,辅以土豆、胡萝卜、豆角、面包、牛奶、饮料等,喜欢用清汤(加豆、小萝卜等)。
上午十时和下午三时用点心,吃苹果馅饼、香桃馅饼等。
加拿大的快餐业发展很快,种类很多,如热狗、意大利馅饼、汉堡包、希腊******、美国炸鸡、墨西哥玉米面卷肉、中国份饭等。
加拿大人也喜欢吃我国的江苏菜、上海菜、山东菜。
在加拿大,吃的东西一般相对便宜。
除含巧克力的食品及那些加工成成品的食品如罐头外,其他食品都不加税。
高能量的食品,如鸡、鸭、鱼、肉及蔬菜等都不贵。
每个月吃的方面每人大约需要花费100-200加元左右,一般的三口之家也只需要300-500加元左右。
但是,所有中国食品都很贵,如水饺、汤圆等。
因为这些都是手工包制而成,成本较高。
其实你可以买点面粉,回到住处后自己动手包饺子或汤圆,这样既经济又实惠,同时还会增添生活情趣。
其它商品都要加消费税,在不同的地区消费税的税率也不同,比如说,温哥华是14%;多伦多和其他东部城市是15%;卡尔加里只有7%。
如果是外出用餐,有些约定俗成的习惯需要遵守:1.一般而言,除了禁止在餐馆吸烟的城市外,多数加拿大的餐馆都分为吸烟区和非吸烟区,所以,当你去用餐时,一定要小心,别坐错了地方。
2.在餐馆用餐后,一般要收百分之七的货品及服务税,但帐单不加服务费。
如果顾客觉得服务很好,通常会给百分之十五的服务费。
3.如果是几个人一同外出吃饭,通常AA制。
如果你不敢肯定,可以在结账之后问一声,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4.如果想去极隆重或极受欢迎的餐厅用膳,最好事前致电订位,否则很有可能没有座位。
移民加拿大我后悔死了

移民加拿大我后悔死了
移民加拿大我后悔死了,这应该是当下很多人都会听到的声音。
作为最受欢迎的移民国家之一,加拿大不仅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也很优美,社会福利方面更是不必多说。
不过,人无完人,移民加拿大也一样,有优势自然也就有整端,主要体现在当地的气候和生活成本等方面。
移民加拿大的弊端:
一、生活成本较高
与在其它国家居住相比,在加拿大居住会面临更高的成本。
以当下汇率来计算,服装、食物的价格也要比美国或者其它国家高很多。
二、气候较为寒冷
除非人们居住在沿海地区,否则这里的冬天非常严寒,如果住在北部省份或地区则冬天最多可以持续8个月。
三、有些地方生活存在挑战
移民加拿大如果选择住在除多伦多,温哥华或蒙特利尔这三个重要大都市区之外的城市,那么需要注意在其他城市生活、获得资源可能会有些挑战。
人们在线订购物品,
除了要支付商品费用,也可能要支付带有附加的关税或税款,具体费用取决于货运发件
地点。
如果喜欢去看音乐会或参加娱乐活动,那么在这些城市的选择也很有限。
四、医疗保健存在劣势
加拿大的郊区有时很难为居民提供满意的医疗保健。
因为郊区资源较少,整个社区
可能只有1-2个医务人员,无法为所有人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
尽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前往护理人员处,但是这会导致某些护理会有所延迟。
陪读故事六转战加拿大曲线只为美宝上学

美宝妈妈叫刘羽,是小绿妈很早服务过的一对70后夫妻,刘羽74年的,先生71年的,俩人都是北京人,小绿妈在北京见过几次刘羽,对这个姐姐印象很好,说话做事干脆利落,相处起来也让人如沐春风,不会让人觉得不好相处。
刘羽是2014年的时候赴美生子的,就住在娇安,小绿妈最早的一个馆,估计现在还知道这个馆的美宝妈妈,美宝都已经上小学了吧,年代真的太久远了。
刘羽的先生是在国企工作,所以出入境很受限制,没办法长时间呆在美国,只能把刘羽送过去,然后再来美国接。
14年的时候,还没有诚实签这个概念,甚至连“诚实入境”在年初的时候也很少有人提及,刘羽跟先生都是拿着一年签证入境的,面签的时候还被问到,是不是怀孕了,回答没有,就是去旅游的,才拿到的签证。
刘羽临近预产期的前两天,刘羽的先生又请了假过来陪同,直到刘羽在圣盖博生完宝宝,出院之后又火急火燎的飞回国,第三次来美国,是接刘羽跟美宝回国的,入境美国的时候,还被关进了小黑屋。
回来之后,俩人的签证到期一直没敢再办,15年3月份的时候,刘羽办了代传递,被大使馆通知需要面签,然后就被拒了,原因就是14年去生了孩子。
后来又在Bruce的指导下,补充了自己的工作证明和到当时医院的自费证明,8月份重新面签才拿到签证。
很多妈妈可能之前并没有想过,加拿大移民也可以成为美宝的陪读方式,所以今天小绿妈来分享一下,刘羽为什么选择加拿大移民,和加拿大移民的方式、程序、费用等等,以及刘羽对美宝的未来规划!生了美宝为什么还要选择加拿大移民?刘羽是全职妈妈,决定全家陪读的时候考虑过美国,但是一是美国当时EB-5排期要排好久,二是EB-5也并没有合适的项目。
最主要还是刘羽不是那么喜欢美国,在刘羽看来,美国人生活方式大多是比较激进的,刘羽曾经在佛罗里达待过1年之久,都没能太适应,这种氛围可能对于刘羽而言,不是那么合适。
网上曾经有一个段子,说是如果要给美国人和加拿大人各100万,美国人会用这100万去赚另外1000万,而加拿大人会拿着100万去买个cottage度假屋然后退休。
美国的生活习惯

美国的生活习惯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国家,其生活习惯也因此变得多姿多彩。
在美国,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美国人非常注重时间和效率。
他们通常会按时到达约会地点,做事情也非常迅速高效。
这一点在他们的工作生活中尤为明显,他们往往会在工作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追求高效率和成就。
其次,美国人非常注重健康和生活方式。
在美国,健康意识非常强,人们热衷于健身运动和健康饮食。
他们喜欢在周末去户外活动,比如骑自行车、跑步、爬山等。
此外,美国人对于有机食品和健康饮食也非常重视,他们会选择新鲜的食材来烹饪自己的饭菜,尽量避免过多的加工食品和糖分。
另外,美国人也非常重视家庭和社交生活。
他们通常会在周末和假期与家人朋友聚会,一起享受美食和美好时光。
此外,美国人也非常注重社交礼仪,他们会在社交场合表现得非常友善和礼貌,这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总的来说,美国的生活习惯体现了他们对时间、健康和社交的重视,这些习惯也成为了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拿大华人和美国华人有什么区别

加拿大华人和美国华人有什么区别加拿大华人和美国华人的差异全世界都说,加拿大和美国像。
美国是加拿大的陆上邻国,两国55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是世界上最长的不设防边境线。
在加拿大3000多万人口中,80%生活在这条边境线250公里以内的城市。
两国不但拥有大致相同的语言文化背景,而且政治上也同属西方工业国家,意识形态接近;经济上,美加互为的贸易伙伴;加拿大每年入境美国的人次也高达6000万。
毫不夸张地说,加拿大和美国是一对天然兄弟。
好的,你错了。
首先,英语进步水平会很不一样假如,两个人出国前哑巴英语都是四级或六级水平,分别移民到美加两国五年后,英语尤其是口语水平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在美的华人移民,英语水平普遍比在加的华人移民高。
这大都与生存环境和文化政策相关。
加拿大是拼盘,施行多元文化,在哪里讲母语都不会受到限制,很多人一辈子生活在中国圈里不出来,也照样混得过去。
所以,没有把生存压力变成语言学习动力的客观条件。
在温哥华和多伦多移民社群经过百年奋斗,已经开创出一个成熟的华人社会,形成了华人自给自足”的一个生存圈子,这对不谙英语的移民来说,也算是一种“拯救”,能够先立下脚,随后学习语言,融入社会,再寻找更好的机会。
然后就再没有学习过语言。
而美国是熔炉,对移民的归化要求高,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又比较强势,所以,移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恶补英语。
当然,在美加两国读过书和一直在职场工作的人,英语表达并无差别。
身份认同有差异很多来加拿大探亲访友或旅游观光的美国华人,当被问及是台湾人、大陆人还是香港人的时候,大家都会满面自豪地微笑着回答说:我是美国人!可见美国华人对美国身份的认同度很高。
加拿大线长珠稀,色盘遍地,屯窝弥野,土狼屯(Toronto),卡屯(Saskatoon),爱民屯(Edmonton),人居屋所十分疏远;国家又认了个英国老太做干妈,国移们援镜自照,觉得怎么看都不像干儿子。
所以,干脆还是继续啃这馒头夹老干妈,供奉天朝母国。
移民加拿大与移民美国有些什么区别

【导语】对于想移民北美的⼈们来说,是选择加拿⼤还是美国就是⼀个很难抉择的问题,那么今天就和⼀起来了解⼀下移民加拿⼤与移民美国有些什么区别? ⼀、加拿⼤ 1、⾸先来说说加拿⼤,加拿⼤和美国⽐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活节奏慢。
除了多伦多稍微快⼀点之外,来往美加两国的⼈都会发现加拿⼤办事情慢得出奇。
⽆论是从餐馆点餐还是到银⾏取款,加拿⼤⼈永远是⾮常有耐⼼,⾮常有时间的。
就连加拿⼤⼴播电台的播⾳员,说话也⽐美国的要慢上⼀个半拍。
不信⼤家可以听⼀下美国和加拿⼤⼴播电台的清谈节⽬,你会发现两者语速相差挺⼤的。
也许是因为加拿⼤因为冷,冬天⾥天⿊得尤其早,所以⼤家都⽐较懒,⽣活节奏缓慢。
这种慢,有好也有不好。
好的地⽅是,⼤家都慢,⼯作就很悠闲。
基本上在加拿⼤看不到有⼈加班。
每个⼈到了5点就准时地出门,如果不提早下班已经是优秀员⼯。
当然,不好的地⽅就是如果你碰巧有急事,那就只能恨不得把所有⼈都上⼀个快发条。
2、其次,论中餐加拿⼤完爆美国,加拿⼤多伦多和温哥华的中餐,是北美吃的中餐。
⼀些粤菜酒楼的菜式,完全可以和⾹港媲美。
虽然说洛杉矶是美国中餐吃的地⽅,个⼈慕名去洛杉矶吃过之后,觉得和多伦多⽐稍有逊⾊,和温哥华⽐则还是有相当⼀段距离。
这也许是因为华⼈移民的众多,在多伦多或者温哥华的华⼈社区,你⼏乎以为把中国⼈全搬到了加拿⼤。
3、华⼈在加拿⼤的影响⼒也与⽇俱增。
美国的华⼈也许只有在加州才有⾃⼰当家作主的感觉,但⽆论是在温哥华还是在多伦多,华裔都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量,遍布每⼀个⾓落。
加拿⼤环境⼀流,⾃然资源⽆⽐丰富。
加拿⼤租房⼦都是包⽔费的,很多还包电费,因为⽔电实在太便宜了。
加拿⼤更安全。
在去年的《2015年全球和平指数》(GlobalPeaceIndex)中,加拿⼤排名第7位,⽽美国则排名第94名,这差距,⼀⽬了然。
美国由于在世界的政治权利的原因,树⽴的仇敌较多,国内⾃911以后,安全问题不断,且前段时间的恐怖袭击依然是⼈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加拿大移民8成后悔

加拿大移民8成后悔
加拿大移民8成后悔的原因如下:
一、加拿大的物价真的不便宜
没有移民加拿大生活之前,想象中就是工作日上班,周末出去买买买。
但是来了才发现,生活中不止是买买买,还要吃饭!加拿大的一瓶辣椒酱,价格是国内的两倍,一瓶600ml的沐浴露,也要比美国的贵20%。
蔬菜水果价格会根据季节变化,好一点的苹果和西红柿都要2-3块一磅,肉蛋奶也不便宜,买一次菜花个几十刀加元,一不小心每个月就入不敷出了。
二、加拿大的天气真的很冷
加拿大受地理位置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
这里的冬天真的非常严寒,东部气温稍低,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
如果你不幸住在加拿大北部,你可能会一年中的四分之三都在过冬天。
三、加拿大的工作岗位真的没有这么多
很多华人在移民加拿大之前,都觉得只要不懒,勤奋踏实一点,在加拿大很容易找到高收入的工作。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你没有工作许可证的话,你要做好找不到工作的准备。
即使是你想要找高收入的工作,你的个人能力也要很高,比如说过硬的英语能力是必须的,像在魁省,很多公司还要求候选人有优秀的法语知识,英语-法语双语候选人很受欢迎。
四、加拿大医疗保健真的没有很完善
没有移民加拿大之前,只知道加拿大的医疗技术先进,社会福利完善,但去了才知道,受经济的影响,加拿大大部分省份的郊区很难为所有的居民提供满意的医疗保健,因为没这么多资源,甚至于有些社区可能就1-2个医务人员。
尽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前往护理人员处,但是这会导致某些护理会有所延迟。
各国工资物价比较

各国工资物价比较一、概述1、2006年各国PPP目前在国际上分析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生存环境时,更经常使用的是“购买力平价”产值(PPP GDP),也就是更接近真实情况的按照“本国货币实际购买力”来计算,而不是简单片面地按银行外汇汇率换算。
按照购买力平价PPP 核算的结果。
我国目前“购买力平价”生产总值已经排名世界第二。
美国第一,而印度居第三位,紧接其后为日、德、英、法、俄、意——仍旧是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的阵容!什么叫做按“购买力平价(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计算呢?它跟“按汇率计算”有什么重大差别呢?所谓“按汇率计算”就是按照国际牌价公布的银行兑换汇率,1美圆=7.5元人民币,或1元人民币=0.133美元来换算。
然而,由于各国物价很不相同,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跟实际购买力是有差别的、甚至可以相差好几倍。
1美元在美国可以买到的物品,只相当于2—3元人民币在中国可以买到的物品;例如,在美国一个汉堡包卖4美元,在中国一个汉堡包只卖10元人民币(不是按汇率7.5倍的30元)。
实际上一国经济水平的高低,决定于该国所拥有的实物产量的多少;因此,以购买力平价(反映货币实际购买力)来换算各国的经济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GDP,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拥有的经济实力;而如果只按现行银行汇率来换算,就会对实际经济水平造成歪曲。
2、2007年中国物价CPI关于中国的消费者指数,即CPI,2007年来一路攀升,7月份环比已达到5.6%。
事实上,目前的货币已经贬值,购买力大不如前。
以高等教育、医疗等服务的购买力计算,今年的购买力只相当于五年前的几分之一。
房地产市场上,据7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在内,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总体房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6.4%,但恐怕正在经历房地产价格恐慌的人,都会对这一数据抱怀疑态度。
今年6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每500克新鲜去骨后腿肉平均价格为9.78元,比上月上涨12.3%。
加拿大和美国的文化差异

加拿大和美国的文化差异加拿大和美国是两个紧密相邻的北美国家,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文化上的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饮食和社会习俗上,还贯穿于它们的历史、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中。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加拿大和美国的文化差异。
语言差异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在语言方面,加拿大和美国有明显的差异。
美国以英语为主要语言,但也有少数民族使用其他语言,如西班牙语和法语。
而加拿大则以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这反映了加拿大在殖民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双文化的特点。
饮食差异饮食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们体验不同文化的途径之一。
加拿大和美国在饮食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美国的饮食以快餐、烧烤和汉堡为主,注重数量和快捷性。
而加拿大的饮食则更偏向多样化和国际化,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风味和菜肴,如法式糕点、意大利面和印度咖喱等。
此外,加拿大也有一些特色的美食,如枫糖浆和蒙特利尔熏肉。
社会习俗差异社会习俗是每个国家的独特标志,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加拿大和美国在社会习俗方面也存在差异。
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和竞争,追求个人成功和自由。
而加拿大人则更加注重社会福利和平等,倡导多元文化和共享资源。
加拿大的社会习俗更加包容和友好,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互助。
历史差异一个国家的历史对于其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加拿大和美国的历史背景不同,这也导致了它们文化上的差异。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建立的国家,其文化深受欧洲移民的影响,注重个人的拼搏和创新。
而加拿大在殖民时期受到法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影响,形成了双文化和双语的特点。
加拿大在历史上也更加注重和平与多元文化的发展。
价值观差异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道德、伦理和社会行为上的准则和观念。
加拿大和美国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差异。
美国注重个人自由、竞争和成功,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责任。
而加拿大则更加强调社会公正、协作和共同利益,倡导包容和多元文化。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也影响了两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政策。
美国人的日常生活

美国人的日常生活
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多姿多彩,充满了各种不同的活动和习惯。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美国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在城市里,许多美国人每天早晨都会匆匆忙忙地赶往工作。
他们可能会在咖啡店里买一杯咖啡,或者在路边的快餐店里买一份早餐。
然后他们会挤上地铁或者开车去上班。
下班后,他们可能会去健身房锻炼一下,或者和朋友去酒吧喝一杯放松一下。
在乡村地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更加悠闲。
他们可能会在家里种菜,或者去户外进行各种活动,比如钓鱼、骑自行车或者野餐。
周末的时候,他们可能会举办烧烤聚会,邀请朋友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美国人都非常注重家庭生活。
他们会花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一起吃饭、聊天,或者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家庭对于美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会尽量保持和家人的联系,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总的来说,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休闲时,他们都会尽量享受生活,追求幸福和快乐。
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是美国人的一大特点。
中美生活差异

中美生活差异
中美两国拥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因此在生活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从饮
食习惯到社交礼仪,从教育制度到工作文化,中美生活差异无处不在。
首先,饮食习惯是中美生活差异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中国,人们习惯于用筷子
进餐,饮食偏重米饭和面食,喜欢吃热食。
而在美国,人们习惯使用刀叉进餐,饮食更加多样化,包括汉堡、披萨、热狗等西式快餐。
此外,中国人喜欢喝热水,而美国人则更倾向于喝冷饮。
这些饮食习惯的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人民对待饮食的不同态度和偏好。
其次,社交礼仪也是中美生活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人们注重家庭和
社交关系,重视面子和礼貌,常常以宴会、聚餐等方式来加强人际关系。
而在美国,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空间和自由,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社交场合,美国人更加注重平等和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不喜欢过分打扰他人。
此外,教育制度和工作文化也是中美生活差异的体现。
在中国,教育制度注重
应试教育,学生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备考各种考试。
而在美国,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学生们更加注重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工作方面,中国人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而美国人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自我实现。
总的来说,中美生活差异体现了两国人民对生活的不同追求和价值观念。
这种
差异既是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两国人民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宝贵财富。
希望在不断的交流和互动中,中美两国人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的生活方式,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加拿大农村真实生活

加拿大农村真实生活
加拿大农村真实生活一般来说比城市生活稳定、友好、安静。
加
拿大农村的人们都很友好,相互之间习惯做出有礼貌的待客礼仪。
在
农村,人们的态度非常开放和包容,不论你是谁,都会受到热情的欢迎。
加拿大农村的自然风光很漂亮,绿草如茵,河流穿行,湖泊逗留,空气清新,树木葱郁,大森林里充满鸟鸣,果园里分外甜香,这一切
都是自然的洗心静气。
加拿大农村也具有很强的农业特色,有大片大片的农田,种植着
许多不同的作物;有丰富多彩的牲畜,各种蜜蜂和野兽在田野中游荡;小山上装置着天线、监视器、环境传感器,当地的农户可以使用这些
设备来追踪整个蔬菜生产的过程。
加拿大农村也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农村里有许多景点,如民间传
统住宅、古村落、野外考古遗址、教堂、步枪碉堡等,还有许多令人
惊叹的传统节日,如农历新年、薇薇耶节、圣安东尼奥节等。
在加拿大农村,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孩子们可以
在自然中得到充分发展,学会彼此照顾和帮助,拥有比城市更加安全
和舒适的生活。
我所见的加拿大女人的生活 性开放并不在婚姻之中

我所见的加拿大女人的生活性开放并不在婚姻之中我所见的加拿大女人的生活性开放并不在婚姻之中加拿大家园canadameet.me 2011-03-12 09:44 来源: 无忧博客作者: 悠悠思伟手机版点击:11458次.Wxc822 { display:none; }北美(不包括新移民)。
北美女人不太好写,因为她们对生活的选择是“千姿百态”的,家庭主妇,职业女性,半职业半主妇,独身,单亲妈妈,只同居不结婚,同性结婚等等,似乎每一种女性的生活都过得“理直气壮”似的。
后面几种近年来由于数量在不断增加,所以社会不怎么提哪种生活代表主流,只说哪种生活方式更传统而已,并且无论哪一种生活都被社会认可和法律保护。
i Ask . ca为什么加拿大的女人生活得这么“千姿百态”呢?其实是有其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原因。
加拿大家园网(一)加拿大,美国没有什么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所以以欧洲移民为主的早期移民所建立起的主流文化实际上就是欧洲文化的延续,是一脉相承的。
就加拿大来说,它是一个以基督教为主流文化的国家,在基督教文化里强调一夫一妻的同时,也很强调对婚姻的忠诚和夫妻之间的尊重和爱护。
男人挣钱养家,女人操持家务,生儿养女是被这个文化从“宗教意义”上加以认可,接受和保护的,因此无论丈夫还是亲朋好友,没有任何人会认为“家庭主妇”或“全职妈妈”是过的“被人养着”“不劳而食”的生活,他们尊重女人自己的选择。
i a s k . c a(二)由于西方文化经历了文艺复兴之后的人性解放,张扬个性,宣扬人权和民主等一系列的革命,因此在西方,“人性”“个性”“人权”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并为此建立起了一系列的保护人性,人权的法律制度。
自古以来就不是每个女人天生就“喜欢”“善长”“甘愿”呆在家里做那些“伺候人”的“琐碎”家务劳动。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西方,北美又经历了“性解放运动”,“妇女解放”和“女权运动”的革命,于是大量的女性走出家门,进入社会,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露营的文化探索不同国家的露营习俗

露营的文化探索不同国家的露营习俗露营,作为一种户外活动和旅行方式,不仅能够让人们亲近大自然,还因其独特的文化而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露营习俗,通过对比和探索这些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共同之处。
本文将探索来自不同国家的露营习俗,以增进我们对于露营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一、加拿大:野外露营在加拿大,露营被视为一种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加拿大人热衷于户外探险和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因此野外露营在加拿大格外流行。
他们喜欢选择远离城市的原始自然环境,搭建帐篷或租用露营房车,享受安静、宁静的大自然。
在加拿大,露营地通常设有野餐区、篝火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和尊重自然环境。
二、美国:家庭露营在美国,露营被视为家庭间的重要活动,特别是在暑假和节假日期间。
许多美国家庭会选择去露营地度过愉快的时光,享受亲子游戏和户外运动。
不同于加拿大的野外露营,美国的家庭露营更注重休闲和娱乐。
露营地通常设有游泳池、游乐场和运动场所,让家庭成员可以尽情娱乐和放松。
三、日本:露天温泉露营在日本,露营与温泉结合的露天温泉露营方式备受欢迎。
这种露营形式在日本被称为“グランピング”,结合了奢华露营和温泉浸泡的体验。
露营者可以享受户外的美景、美食和泡温泉的乐趣,这种形式的露营在日本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度假方式。
四、澳大利亚:露天烧烤露营在澳大利亚,露营是一种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度过休闲时光的方式,并且烧烤是露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澳大利亚的露营地通常都设有烧烤区,人们可以在户外空间享受烧烤美食。
此外,澳大利亚还注重露营与水上活动的结合,露营地多位于海滩或湖泊附近,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水上运动,如游泳、冲浪等。
五、瑞士:高山露营在瑞士,露营被视为攀山和登山活动的一部分。
瑞士的露营习俗以高山露营为代表,人们会选择海拔较高的山区进行露营,仰望星空和日出。
瑞士的露营地通常设有专门的露营区和山区指南,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和保护自然环境。
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七讲、美国与加拿大的农业发展历程

第七讲、美国与加拿大的农业边疆第一节美国西部农业的发展一、殖民地时期的农业状况1、印第安人原始农业的发展:北美首先是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
印第安人生存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直接占用自然资源。
从谋生的角度看,印第安人很少有衣食之忧。
因此,有美国学者指出,“在白人到来之前,美国境内居住着一支自己自足的人民。
”美国东部和西南部的印第安人以玉米为主要粮食,大湖区印第安人则以野生稻米为食,大平原的野牛、太平洋沿岸的橡子和鱼,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大部分印第安人部落以游牧渔猎为生,只有东部林地和西南部的部落,从事粗放式农业种植,拥有相对固定的住所。
这些部落实行轮作农业,使用贝壳、木片、石块和兽骨制成的工具,开垦土地,种植玉米、豆类和瓜类作物。
这种粗放式经营模式很容易使得地力耗尽,农作物产量降低,因此印第安人经常开辟新的土地以增加产量,原来的村落和种植地就会被废弃。
欧洲人初来北美之时,就有人在当地印第安人废弃的旧址安顿下来,在所谓“印第安人老地”上种植农作物。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简便,不必匆忙开垦土地,节省不少的体力和资源。
二是安全,不会引起当地部落的反感和攻击。
东部印第安人的简单耕作曾经帮助最初的欧洲移民度过生存危机。
他们或从印第安人那里得到了玉米,或者通过贸易购买粮食,克服了初期可怕的饥荒。
印第安人开垦土地和施肥的技术,也使得他们有所借鉴。
印第安人的社会结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存在血缘家庭、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等结构形式。
部落是核心的社会和文化单位,日常的狩猎、作战和宗教活动,均由部落主持。
在部落体制下,妇女的社会地位已经为男子所取代,只有少数部落仍然由女子当家。
在白人看来,土著妇女类似男子的奴仆,承担着采集果实、生养子女、照顾丈夫;而男子除了狩猎和作战之外,平日悠闲游乐,无所事事。
那些在初建定居点为生存而挣扎的白人,对此感到既不解又羡慕。
东部林区的农业地带出现了聚居村落,克里克联盟由50个以上的村落组成。
加拿大人的生活习惯介绍

【导语】越来越多的⼈会选择移民加拿⼤⽣活,那么加拿⼤⼈的⼀些⽣活习惯是怎么样呢?想必是不少出国⼈⼠⽐较关⼼的问题,和⼀起来看看加拿⼤⼈的⽣活习惯介绍!欢迎阅读。
加拿⼤⼈的⽣活习惯介绍
1、做任何事情要提前预约
在加拿⼤,⼈们做很多事情都要提前预约,有的找⼯作⾯谈,请客,甚⾄是去朋友家串门也都要提前预约,这会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做准备。
在我们中国,在⼈多的时候要上车,或者说取钱的时候,⼈们会按照先来后到,然后排成⼀条⼀字龙,然后在加拿⼤区很少出现这样⼦的状况,但是他们虽然没有拍成这样⼀个长长的队伍,但他们也会按照⾃⼰的先来后到的顺序,不会随意插队。
2、餐桌上的礼仪
在加拿⼤就像很多西⽅国家的⼈⼀样他们餐桌上的讲究就是很多的,例如吃饭的时候不能发出太⼤的声⾳,或者说嚼东西也不能张开嘴,还有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等,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他们会有很多。
细节。
所以如果你将来在你加拿⼤的朋友家做客,⼀定要注意这些餐桌上的习惯。
3、耿直、随意的性格
加拿⼤⼈都很随意,他们喜欢⾃由的⽣活⽅式,表达情感也是直来直去不像我们中国⼈喜欢谦让,⽐较含蓄。
因此,如果你和加拿⼤⼈相处的时候你过于谦让的话,反倒让他们感觉你并不是那么的让⼈理解,会出现的⽂化差异产⽣误会。
4、加拿⼤⼈有服务社区
服务社区就相当于是为市区志愿做服务,不求任何回报的,你可以花费你的时间⾦钱甚⾄可以是技能去帮助你认识的、不认识的和需要帮助的⼈,社区只是为你提供了⼀个帮助他⼈,或者说认识和了解他⼈的⼀个平台,为你们建⽴了⼀个⼴泛的交际。
这样的社区有很多,例如慈善机构、医院、艺术中⼼、学校等,他们都欢迎义⼯。
中国生活和美国生活对比,有什么区别

中国生活和美国生活对比,有什么区别中国生活和美国生活是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这两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就是不一样的,且各种生活文化也都是不一样的。
今天店铺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中国生活和美国生活对比,有什么区别,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欢迎点击。
一、中国与美国生活环境对比1.从吃的方面来看:要说是物价,国吃的齜较便宜,牛奶3美元可以买-大桶,牛肉猪肉等都是3 ~ 5美元/磅。
可能青荣比较贵-些。
但是从吃的种类肯定中国的品类多样化,且好吃。
这一在美国没办法比的2.从交通方面来说,肯定是中国要方便一些,国大多数地方公交很少,没有地铁。
就算是纽约等大城市有地铁那也是很脏很乱。
3.穿的方面虽然是美国的名牌便宜,但是中国的电商发达,可选的种类比较多。
美国的衣服款式比较单一,没有中国风格那么多,而且欧美风也未必适合我们中国人4.从生活的便利程度来说,肯定是国便利,国的外卖,还可以网上从网上菜,国虽然也外卖外购但可选的种类很少,网上买菜的话也需要付额外的手续费。
而且中国可以手机支付,国手机支付很少,大多数还是信用卡支付,如果忘记带钱包就什么都买不了。
二、中美教育环境对比中美教育的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美国教育重视知识非他人传授,学生自我领悟是根本;第二是美国教育的目标不在高分,而重在引导和启发;第三是美国教育的内生性驱动力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很多。
三、中美就业情况对比中国工作压力比较大,竞争激烈,大公司内部消耗严重,对外协调及沟通潜规则较多,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资本获得。
生活上,二线以上城市生活便利程度很高,公共交通发达,吃喝玩乐-应俱全,外卖快递电商便捷,但是房价居高只可远观,居住感和自然环境还是较差。
薪资水平处在低水平,尤其是对于劳动型行业存在歧视环境和极低薪酬。
美国工作压力不是很大,但就业压力很大,内部_工作环境较为宽松,对待员工自主观念较为尊重和劳动保护措施比较到位。
生活上,城市治安要分区域,晚上没有娱乐,一般不是三两人party就是自己宅在家里,基本上除了纽约其他城市相当于没有公共交通吧,外卖和快递基本上没啥效率,在美国个人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一些酒吧还是不去为好。
移民干货-加拿大移民真实经历加拿大生活的痛与泪! 精

加拿大移民真实经历:加拿大生活的痛与泪!下面看看我在加拿大的苦逼生活吧。
移民加拿大的生活,当爸爸妈妈为我办好加拿大技术移民时,我并不兴奋,那时我年仅13岁。
那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是在挣扎中度过的。
妈妈当时是我们当地一个国营企业的技术骨干,主管一个很大的项目;爸爸也评上了教授,且升职为大学一家研究中心主任。
放弃这一切,爸妈需要很大的勇气。
他们在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后,为了我美好的将来,还是决定举家迁移到地球的另一面——加拿大。
爸爸先走四个月,我和妈妈在我初一毕业后的暑假上了飞机,我们的目的地是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
魁北克是个法语省,很多政策都和加拿大其它省份不一样,福利比较优厚。
只要上政府提供的法语课就可以拿钱,所以相当吸引新移民,爸爸也是被吸引者之一。
我们到达蒙特利尔时,爸爸已经租好了房子。
此房位于三楼,两室一厅,每月房租400加元,不包水电,虽然爸爸捡来的旧桌椅和脏兮兮的床垫好歹可以维持家的样子,可比起在国内我们那个豪华的家,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就像下榻在一个猪窝里。
很快,爸爸给我报了中学,我进入中学的欢迎班开始了我的法语课程。
所谓欢迎班,就是把所有年龄相近的新移民小孩编班、专门学习基础法语的班级。
由魁省教育局提供,几乎所有公立中学都提供这种教育,用一年的时间集中学习法语,然后再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我所在的班里有20个同学,绝大多数是中欧人。
我那时对法语两眼一抹黑,但也得硬着头皮从头学起。
记得上第一节课,老师教法语字母表。
也许是因为我坐在最前面,老师竟让我站起来读。
而我根本没有任何概念,只有老老实实地按英语发音读了一遍。
我刚读完,全班的中欧人就哄堂大笑,中间还夹杂着快速的俄语对话。
我当时呆坐在座位上,脑子里嗡嗡作响。
虽然我早过了被男生一欺负就哭鼻子的年龄,但当时的难堪、自卑甚至羞愧的感觉,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后来,我学习一直很吃力。
虽然我们的老师是个很和蔼很富表达力的人,即便语言不通,她也能让你大概猜到意思,并让你知道她在支持你、鼓励你,但是我学法语一直没摸到门道,仍然无法开口说话,写不出正确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上不断有人发文评论和比较美国和加拿大的不同。
看了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
似乎并没有说到点子上。
笔者不揣冒昧,也贡献一点自己的想法,引的数据,也许不够准确,欢迎各位读者指正。
我当然有自己的倾向性,但是,我希望能做到尽量客观,不存偏见。
先说说笔者的个人背景。
笔者先后在美国生活了10年,在加拿大生活了15年。
目前经常来往于美国的波士顿,纽约,落杉矶,休士顿等美国大城市和加拿大的多伦多。
虽然,了解会有片面性,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资格评论。
无庸讳言,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个人发展的机会,要比加拿大多得多。
就业机会,个人工资水平,都比加拿大高。
所以说,对于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在美国比在加拿大,会达到更高的高度,也会更富有。
但考虑到很多同胞,出国不久,或者半路出家,或者自认不那么“优秀”,今生也许达不到那么高的高度,笔者想从低端的角度来评论一下生活在这两个国家的不同感受。
为简单起见,所列数据分别为美元或加元。
不做汇率转换。
讨论购买力时,考虑一美元等同于一加元。
1. 最低工资:美国$7.25(大部分州)- $8.25(Illinois,July,2010)加拿大$8.80Alberta(April 2009)- $9.60-10.45(Ontario,March,2010)评论:各州(省)不同。
但一般来说,美国偏低(不算汇率转换)2. 所得税(2009)美国联邦个人免税额$5700(single)- $11400(married,joined)联邦税率:10K10.86%20K12.90%30K13.62%40K15.45%50K17.39%联邦儿童免税额:$1000/人州个人免税额(Massachusetts State为例)$4400(single)-$8800(married joined)州税率:5.3%州儿童免税额:$1000/人加拿大联邦个人免税额$10320(single)- $16728(married,joined)(2009)联邦税率:10K15%20K15%30K15%40K15%50K22%联邦儿童免税额:$2089/人省个人免税额(Ontario为例)$8881(single)-$13217(married joined)州税率:6.05%($36838 or less)9.15%($36838 - $73698)州儿童免税额$7541/人评论:美国的税率低于加拿大,但是,美国的个人免税额和儿童免税额远低于加拿大,因此,对于低收入的人,在美国可能要缴税,在加拿大反而可能不用缴税。
在美国,有孩子对少付所得税影响不大,加拿大则不然。
究其原因,加拿大人口少,鼓励生育,因此,有孩子会有较大税务优惠。
和美国不同。
此外,当税务收入为$40,000时,美国和加拿大的联邦税额都是15% 两者持平。
当收入达$50,000时,加拿大再次超过美国。
3.遗产税美国:每人有一个终身免税额,每年不同。
2009年是3.5 million.多余的部分要征18%不等的遗产税。
2011年,这个终身免税额降到1 million.加拿大:继承遗产,一律按卖出考虑,计入收入,并计算资本增值税。
评论:如果你有一栋不大不小的房子,想在身后留给子女,看来还是在美国比较合算,因为子女有终身免税额。
你的房子不大,很可能不用缴遗产税。
而在加拿大,所得税和资本增值税看来是逃不掉,不论房子大小。
4. 销售税:美国:(2008)5%(Massachusetts State).各州不同。
通常为4%加拿大:GST5%, PST8%(Ontario)2010年,合并为13%的HSTAlberta省仅收联邦税5%,没有省税。
其他省的省销售税(PST)5%不等。
评论:加拿大比美国多征了5%的联邦销售税(GST),而且,省销售税也比美国高。
两国的食品都不交税,但是,加拿大比美国有更多的商品或服务要交税。
但是对低收入的家庭,一对夫妇,每季度(三个月)加拿大人可以拿到约$100的补贴(GST/HST Credit),部分补偿了所付出的销售税。
5. 医疗美国:美国的健改法案刚刚通过,实行效果如何,至今仍是未定之列,而且,就算实行,也不是加拿大或台湾那种意义上的全民保险,而且,同等收入水平,在美国要交高得多的保险费。
2010年3月25日世界日报报道,虽然通过了新的健保法案,最新研究表明,一对65岁的退休夫妇,仍需要25万的医疗费用。
这包括:Medicare的保费,自付额,每次的Co-Pay,还有自付的处方药费。
研究结果假设,妇女寿命85岁,男人寿命82岁。
目前,Massachusetts States 是全美唯一实行全民保险的州,由于入不敷出,福利在不断削减。
对于低收入的美国公民(例如,低收入的老人),基本免费。
对于低收入的新移民,自付额大约在$1000以内。
如收入较高,则每月大约要付几十元到$100元的保费。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一个低收入者,因病住院,那么你就准备出院时收到一张$1000的账单吧)对于美国其他的州,则不如马州这样好。
低收入的家庭可能买不起保险,因而看不起病。
工作的家庭可能有公司提供的保险,每月要付一定的保费,同时还有自付额。
对于退休的老人,可以参加Medicare,但不是免费的。
每人每月大约要付$100-$200的保费。
美国还有一项福利,叫做MediAid, 看病或药物基本免费,但是,申请的条件和拿SSI相同,条件相当苛刻。
普通的工薪阶层或有养老金者,是不够资格的。
加拿大:Ontario Province的保险计划OHIP门诊看病和住院(包括伙食,住院,手术及药物)全是免费的。
但是每年要付健康税,税务收入少于$20000者,免税;税务收入$20000-$36000付不多于$300/年; 税务收入$36000-$48000则不多于$450/年。
外购处方药物需自费或由保险承担。
低收入者,外购处方药物每年每人有大约$100-$200的自付额,其余免费。
十分低收入者(法定贫困线),外购处方药物也免费。
评论:对于一般工薪收入者,美国的医疗费用远高于加拿大,即使有保险,也有一定的自付额,同时,保险也有一定上限,多余部分自付;对于一般退休者,美国仍然不如加拿大,Medicare仍须付不菲的保费;在美国,如果要医疗完全免费(包括药物),除非够拿SSI的资格。
这对于一般有退休金的人,是做不到的。
加拿大虽然也要付健康税,但是远低于美国。
网上有一些文章抱怨加拿大的医疗如何不好,看病要等多长时间。
笔者从自己的经历看,似乎没有这么严重。
我前后在加拿大做过两次大手术,每次的等候时间均为大约半个月,两次手术的结果都令人满意。
而当年我在美国,我在的公司没有保险,看病要自费。
看一次小病,门诊费都是至少$50元,根本不敢去看,只能自己胡乱买些药。
比起我在美国的经历来,我觉得在加拿大已经很好了。
抱怨加拿大的读者,如果也能去美国体验一下,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的牢骚了。
笔者在美国也看过多次病。
在美国很多小城市的医生,实在不敢恭维,可以说,很烂。
这一点,其实两国差不多,很多医生都不怎么样,要看你的运气了。
也看你去的是那个医院,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顺便说一句,牙科的费用,美国远高于加拿大,笔者的印象,在美国大约要贵一倍以上。
对于没有牙科保险的人,这个问题在美国要严重得多。
6. 居住由于各个城市的房价不同,因此不便比较。
但是,还是有一些可以相互比较的。
A. Property Tax Rate美国:0.14%(Louisiana)-1.76%(Texas)(2008)加拿大:计入学区税,地产税率大约是1-2%。
多伦多则是1%略多。
评论:取决于地区,在美国的有些州,养一栋房子的代价可能会高于加拿大。
B. 房租美国:一居室的公寓,在波士顿需1000-1200元/月,在休士顿需600元/月加拿大:一居室的公寓,在多伦多需1000-1200元/月评论:就房租而言,美国和加拿大差不多。
在休士顿,不论房价,还是房租都远低于美国其他城市。
C.廉租房美国:要交30%的月收入。
住入后,每年不准离开超过3个月。
允许保留自己原所有的住宅。
在波士顿需等候1-3年。
在休士顿至少要等5年。
加拿大:要交30%的月收入。
住入后,每年不准离开超过4个月。
不允许保留自己原所有的住宅。
在多伦多需等候5-10年。
评论:就廉租房而言,美国和加拿大差不多。
但是,加拿大允许离开不超过4个月,这一点比美国宽松。
但是,加拿大在分到廉租房半年内,原住房必须卖掉,而美国则允许保留,只需将房租收入计入个人收入即可。
这一点比加拿大宽松。
7. 物价一般来说,在美国,高档商品的价格,比在加拿大要低10-20%。
加上在加拿大要多付约8%的销售税,因此,实际付出要多约15% 。
这包括汽车,各种电子产品等。
但是对于日用品,除去销售税的差别,给笔者的感觉,在美国花一美元和在加拿大花一加元的购买力似乎差不多。
也许,在加拿大会高一些。
对于食品,分别比较这三个城市的中国超市,休士顿比多伦多要贵约10-20%,而波士顿比多伦多要贵约30%。
多伦多的中国超市是最便宜的,比号称全美生活费用最低的休士顿还要便宜。
金融危机以来,所有的人都关心养老的问题。
假如你的收入不高,下面来看看你在美国,或在加拿大,生活会有何不同。
8. 联邦养老金美国:Social Security领取条件:工作至少40个工作季(累计10年)领取金额: 取决于工作时间,和交的SS tax的多少。
如果工作40年(25-65岁),大约能领约1400 元/月(欢迎指正)加拿大:a.CPP(Canadian Pension Plan)领取条件:曾经向政府交纳过养老金(没有最低年限要求)领取金额:取决于工作(交纳)年限(每工作一年可领全额的1/40)。
全额934.17元(2010)b. OAS(Old Age Security)领取条件:在加拿大住满10年领取金额: 取决居住时间。
全额(40年)可领516.96/月(2010)评论:两国的金额差别不大,但是美国要求工作40季(10年),如工作不足10年,则白交了SS Tax, 退休后什么也拿不到,也无资格获得Medicare。
加拿大对领取CPP 的居住年限没有要求。
领取OAS要求居住10年。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可携带性(Portability).美国的SS 和加拿大的CPP是Portable的,退休后,可以带回国去用。
而加拿大的OAS 要居住20年才是Portable.提前离开会失去。
退休后,每月1300-1400元显然不够。
还需要个人平时的养老金存款。
其中与公司有关的部分,美国叫401K, 加拿大叫公司的pension.除少数公司外,多数都是自管的。
换句话说,盈亏自负。
金融危机以来,这一部分对退休者影响最大,许多人投资失误,以致血本无归,生活发生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