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__八年级下册地理_第六章一至三节_教案_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课件(RJ)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一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课件(RJ)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一课时

黄帝陵
拓展延伸
黄土高原的名胜古迹 麦积山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 塑艺术陈列馆。 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 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 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 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 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 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富有特色的黄土文 明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土高原上深厚的黄土的成因,现在最认同的是 “风成说”。
作业布置
说一说富有特色的 黄土文化与当地的 自然环境有什么样 的关系?
试着说一说黄 土的成因。
板书设计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1课时)
(一)文明的摇篮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 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 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窑洞与黄土特有的属性及当地的气候有密切关系
新课学习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 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 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 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
与高原环境及地形特点密切相关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黄土风情”的是(B ) A.安塞腰鼓 B.傣族竹楼 C.平遥古城 D.窑洞 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B ) A.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B.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C.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课堂练习
3.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在( D ) A.塬 B.梁 C.峁 D.川 4.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构成 B.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C.位于太兴安岭-太行山脉一线以西地区 D.位于秦岭以北

第六章第三节第2课时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三节第2课时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生态建设②让学生结合图“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③让学生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总结:经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做简要总结。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承转: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实,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不利影响,下面我们一起分析,请同学们做29页活动第1题。

通过活动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会产生旱、涝灾害,接着教师提问: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后果?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去了。

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进入下游后,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的安全带来隐患。

会发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之间的相互作用地和相互影响,得出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论。

讲述: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

为使学生对这一问题认识得更深刻,让学生就黄那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总结。

帮助学生画出“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活动:让学生读图6.36,进一步认识人类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程中起的负面作用,并且明确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脆弱”。

承转: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东北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说出东北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其气候特征;说出东北气候的差异并分析说出这种差异的原因;说出东北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如《闯关东》影片,并以带领学生闯关东为线索设计本节课,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北三省的图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给同学播放电视剧《闯关东》的片段,导入新课。

教师:电视剧所讲述的关东地区就是被称为“白山黑水”的东北三省,今天老师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和大家一起“闯一闯”这关东,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感受一下那里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今天让我们“一闯”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好吗?学生:好!教师:让我们先看看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和地形。

同学请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读课本14页的图6.11及本页的两段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有答案的同学可以在纸上或书上做出标记。

问题1:你能说出东北三省在我国的位置吗?问题2:你能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范围吗?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个省?问题3:你能从地形类型、地形区、地势三个方面,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吗?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先自己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将个人思考的结果同桌也就是师友之间进行交流。

襄阳市六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__黄土高原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1

襄阳市六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__黄土高原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1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法学法分析、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五个板块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是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继东北三省后教材选择讲述的第二个地理区域,是在学生对中国的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并为学生日后学习高中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中学生半成熟、半幼稚;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做支柱的心理结构特点,我确定了一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让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②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③在地形图上识别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④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探讨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干旱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②通过读图简要描述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

③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说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以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一下教学重难点: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区域地理特别是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并在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归纳分析能力,探究知识的热情高涨,思维深度、发散思维都有所增加的情况下的进一步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黄土高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黄土高原

1.看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

答案:黄土高原处于祖国内陆地区,大体位于北纬34°~40°之间,属于暖温带。

2.找出太行山脉、乌鞘岭、长城、秦岭,说说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

答案: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

3.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答案:主要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南等省区。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位于暖温带,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跨越晋、陕、宁、甘、内蒙古、豫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呈现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景观。

探究二黄土高原的能源及开发1.找出大同、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神府等煤矿,说说它们分别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

答案:山西的大同、阳泉、平朔,内蒙古的准格尔、东胜,陕西的神府。

2.找出经过黄土高原主要的铁路线,说说它们对当地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答案:主要的铁路线有陇海线、大秦线、太焦线、包西线等,为黄土高原的煤炭外运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当地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

黄土高原的能源输出方式主要包括依靠铁路、公路等传统运输方式;煤转化成电力、煤转化成煤气。

3.将煤转化为电力和煤气输送,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有什么优势?答案:(1)减轻了传统运输方式的压力。

(2)有利地保护了黄土高原的环境。

(3)延长了能源基地的“产业链”,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效益。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众多的能源中,煤炭资源尤为丰富。

探究点结合材料,探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1.结合材料一,水土流失小实验,思考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植被的疏密、降水强度、坡度大小。

2.结合材料二,黄土高原自然特点,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答案:(1)地表坡度大;(2)植被覆盖率低;(3)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4)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学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学案

学习目标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及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的成因。

自主学习1. 黄土高原因表面覆盖着深厚的而得名。

位于我国地区,它东起,西至,北连,南抵。

跨越、、、等省区。

2.黄土高原地表特征:。

3. 黄土高原具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有:传统民居,地方民歌。

4.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5.黄土高原的“”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黄土的来源地是、和我国内陆地区。

6.黄土高原深厚黄土的堆积原因是作用形成,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原因则是作用。

合作探究1.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分组完成课本第27页活动课堂检测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A.淮河B.秦岭C.太行山D.大兴安岭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3.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在()A.塬B.梁C.峁D.川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B.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C.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方D.高原上多沟谷、湖泊6.下列四组城市中,都位于黄土高原上,又是省级行政区中心的一组是( ) A.兰州、西安、太原B.太原、西安、包头C.延安、太原、兰州D.郑州、西安、兰州课堂检测参考答案1.B2.C3.D4.A5.C6.A学习目标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其后果。

2.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学习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生态建设。

学习难点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自主学习1.我们通常所说高原的景象是,而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则是。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原因,也有原因。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2)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2)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请看视频《黄土高坡》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会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会遥想这片古老黄土地所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会向往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当然也会提到白羊肚头巾、信天游等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二、知识讲解考点1 文明的摇篮1.称谓:文明的摇篮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

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考点2 严重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3 水土保持的措施(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

(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4)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三、例题精析考点一文明的摇篮例1“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描述】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3.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有关北方地区的资料和地图,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地形及农业的特点,培养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的理念。

【重点难点】重点:①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②北方地区的条件与农作物。

难点: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诗词导入教师出示《沁园春·雪》的诗句及视频,通过视频朗诵,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这首诗词、这些景观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这个地区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引出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诗词朗诵、景观欣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创设与课节密切相关的情境,可以让学生的思绪快速进入课堂,进入本课学习情境。

承转: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会有明确的答案的。

一起来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讲授新课: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环节一、走进北方]学生活动一:互助自学自然特征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_________以东、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东临_____海和_____海。

2.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

东部有广阔的_______平原和_______平原;西部有__________的黄土高原。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4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4  新人教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的地理教师王楠,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节的《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我将从以下七方面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根据人教版教材的设置,八年级下册主要学习的是中国的区域地理,而六七八章主要是按照不同的尺度进行划分的。

今天我主要说的是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这一章主要选取了四节的内容,分别是以直辖市为代表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以优越地理位置取胜的特别行政区,港澳;以省为代表的祖国神圣领土,也是本次说课的主题台湾省;以自治区为代表的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的学习是北京市和港澳的延伸同时又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规定选学我国部分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而本章只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

根据2011版课程目标与旧课标的对比,发现新课标对于本课的要求从说明变成了认识,降低了学生的难度,更加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根据全日制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本课的内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了三部分,即: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和资料,培养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2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相结合,培养合作精神,发挥集体学习的最大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史实材料明确台湾省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由于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接受新鲜事物快,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较多有关钓鱼岛的纠纷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含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含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措施。

本节内容是对黄土高原的深入探讨,旨在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学会因地制宜地进行治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形、气候、植被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可能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感到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难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治理方法的选取。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水土流失、植被恢复等。

2.准备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3.划分学习小组,提前布置预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呈现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植被等,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基本情况。

然后展示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3.操练(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实例思考治理措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选取几个典型的治理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之处,加深对治理措施的理解。

新人教版__八年级下册地理_第六章一至三节_教案

新人教版__八年级下册地理_第六章一至三节_教案

课题:第六章北方地域第一节自然特点与农业(共3 课时)学知识目标习1、明确北方地域的范围及自然特点。

目2、剖析北方地域的春旱的原由、影响及其措施。

标3、理解北方地域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培育学生可连续发展的观点。

学剖析北方地域的春旱的原由、影响及其措施。

习重点学理解北方地域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育学生可连续发习展的观点。

难点(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创设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着名的诗句是我国情境,北方地域冬天景观的真切写照。

那么北方有哪些自然特明确征和农业呢?这是我们本节学习的内容。

任务课(二)知识点一、黄土地、黑土地自主学习,合作1. 范围我国北方地域大概位于、以东以南,- 以北,东和。

研究 2. 地形以和为主。

地形区:东部为平原和平原;西部为高原。

3.天气该地域主要天气是天气,天气特点是。

4.土壤堂东北平原为土地,高原和平原为黄土地。

读图·析图1、仔细图 6-1-1 ,从图中找出:(1)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

(2)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3)河流:黄河、淮河、京杭运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辽河。

(4)大海:渤海、黄海。

(5)国家: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学图 6-1-1知识点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耕地(1);如常有三角洲、热带等。

(2);如工业区、经济特区等。

(3);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

2.粮食作物、、等。

3.经济作物、、等。

4.春旱散布地域:、原由:措施:①②。

5.冲积扇习优势:、、,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平原最重要的农耕区。

影响:形成了、、等一大量历史文假名城。

(三)(1)疑点、难点、分歧点展示读图 6-1-2 、图 6-1-3 、图 6-1-4 ,剖析以下问题:沟通,(1)依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平和降水在时自主间上的配合状况,能够判断三地的天气种类是,天气特建立征是。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案2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案2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三、●学习过程6.22、钓鱼岛、台北、通过台湾岛哪个部位。

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1.料”结构变化的特点。

四、巩固练习:1.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的是:()A、广东B、福建C、江苏D、浙江2.台湾省的气候属于()A温带海洋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3.台湾省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A、蔗糖B、樟脑C、香蕉D、椰子4.台湾人口最多的城市是()A、台北B、高雄C、基隆D、台南5.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以农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C、农业和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D、工业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6.台湾岛西部的地形是()A、山地B、高原C、丘陵D、平原7.下列各项关于台湾叙述正确的是()①台湾省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②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③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④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⑤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A、①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D、①③④五、活动与探究试分析比较香港与台湾经济发展特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6.1自然特征与农业(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6.1自然特征与农业(1)

6.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标解读(一)课标内容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3.在地形图上识别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地形特征。

4.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气候特征。

5.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6.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7.根据资料,分析该区域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二)课标分解教材分析“自然特征与农业”是人教版地理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是在四大地理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是本学期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节。

教材中对北方地区的介绍采取了点面结合、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方式,重点突出地形、气候、农业、人民生活等方面,勾画出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图景。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形成对北方地区的一个整体的印象,使学生初步了解气候、地形与农业生产及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并且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铺垫。

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读图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在北方地区地形图上找出本区的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

3.阅读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图,总结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阅读课文了解土壤特点,分析气候与土壤对农业的影响。

4.读图文资料总结本区的农业特色,试着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二)综合思维目标1.通过读图、用图,进一步熟悉读图、用图的方法。

2.通过观察气温、降水量图,总结气候特点,进而分析对发展农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三)地理实践目标了解国家为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而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讨论人们为应对春旱而采取的种种措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励他们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而努力学习。

(四)人地观念目标通过分析发展农业的优势与不足,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共3课时)
学江、松花江、嫩江、辽河。

(4)海洋:渤海、黄海。

(5)国家: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图6-1-1
知识点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耕地
(1);如常见三角洲、热带等。

(2);如工业区、经济特区等。

(3);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

2.粮食作物、、等。

课题: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4课时)
学(1)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2)找出东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3)找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4)找出俄罗斯、朝鲜、韩国。

2.读图6-2-2“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6-2-2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气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原因是__。

图中一4℃等温线中部向南弯曲的原因是__。

(2)降水: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
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原因是。

辽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为_毫米,为什么降水多。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

由于纬度,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夏季。

东北三省降水集中于季,冬季降雪较多。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1)疑点、难点、分歧点
探究·思考
读图6-2-3“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课题: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5课时)

图6-2-6
知识点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读图·析图
1.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1)读图6-2-7“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写出哈
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些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
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图6-2-7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
(2)东北三省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对照图6-2-7“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和图6-2-8 “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看看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图6-2-8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1)疑点、难点、分歧点
东北三省的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读图6-2-大庆、伊春、鞍山的工业结构,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特点,并对照图6-2-2-3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特点的形成原因。

图6-2-9大庆、伊春、鞍山的工业结构
(2)知识归纳总结
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
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 影响农业的条件:
2. “北大荒":
3.“北大仓”
(1)优势条件
(2)主要农作物
课题: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6课时)
难点
课堂(一)
创设
情境,
明确
任务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
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
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
自主
学习,
合作
探究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
读图·析图
1.读图6-3-1-1,完成下列各题。

图6-3-1
第7课时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一.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_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缺少了保护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特别是每遇,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

结合教材图6. 3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①黄土土质_,多_,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地表裸露,缺乏_保护;
③夏季降水,且多。

(2)人为原因:
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②、_等活动破坏地表。

(4)合作探究:讨论完成教材29页“活动”2,得出结论是:
①土质:(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②坡度:(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

降水强度越,水土流失越严重。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带走地表肥沃的,破坏了和,使得自然灾害加剧,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
难。

(3)阅读教材29页图文资料,完成“活动3”。

二.水土保持
1、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
(1)采取____等生物措施与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如陡坡地退耕、,过度放牧的地方
等。

2.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30页“活动”题的图文资料,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读教材图6. 37 ,讨论“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拦截坡地流失的___________,堆积形成肥沃的。

(2)读教材图6. 38,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
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的作用。

(3)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
①陡坡地应全部退耕的缓坡拼地应修建______耕作。

②退耕结合,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

③退耕的同时要控制的增长,减轻其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

④退耕是一项综合举措,黄上高原的_______和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仕务。

名师点睛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既然是“水土流失”,那就既有“水”的原因,也有“土”的原因。

“水”的原因是: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土”的原因是: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当然还有植被的原因,即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还有人为原因。

这样容易识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