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山开采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
有关矿山地质的论文
![有关矿山地质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d83f5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b.png)
1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现状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3对策建议4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法综述5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前景展望矿山地质论文有关矿山地质的论文关于矿山地质的论文: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无人不知: 矿产的开发利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到2020年国发经济生产总值再翻两翻的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无论是开发什么样的矿,都要弄清矿产资源储量的现状以及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这几个先前的开采条件无不大量用运到了地质的堪探与测量的知识.因此我们先了解一下我国的矿山生态环境;我国是全球矿业大国之一,现有各类矿山约15万个,个体采矿点约10万个,矿业城市300多个,矿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矿业开发总规模居世界第3位;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体污染、矿震等各种地质灾害,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署第44号部令公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明确提出了保证金制度等解决措施;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国家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全国矿山环境治理规划,确实保护好矿山地质环境;而我们大学生就有着学好知识义不容辞地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1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现状我国较为系统的矿山环境调查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较大规模的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则始于新世纪;由于我国矿山数量众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矿山环境治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特点;从总体上看,成绩显著,任务艰巨,问题突出,有喜有忧;近几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主要工作:1完成以省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摸底调查,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2积极推进矿山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建设;3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力度;4推进矿山公园建设工作,保护矿业遗迹;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矿业开发在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效应;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五大种类;1占用和损毁土地;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矿业开发占用和损毁土地约166万公顷,其中尾矿堆放占地约91万公顷,露天采坑占地约52万公顷,采矿塌陷占地约20万公顷,以及为采矿服务的厂房、矿区、交通设施公路、铁路等所占用的土地;2引发地质灾害;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类型较多,井下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矿井突水等,主要发生在煤、磷等非金属矿床和铁、铜等金属矿床开采中;3破坏地下水资源;采矿使地下水均衡系统得到破坏,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地表水渗漏,有的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达几米甚至数十米,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引起地表严重缺水,影响农作物生长,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引发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4“三废”废石、废水、废气问题严重;全国矿山企业每年产生的废石和尾矿量巨大,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周边环境;大量未处理合格的矿山废液废水的排放,加剧了区域性、流域性水体污染及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采矿产生大量废气、烟尘、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导致空气浊化,酸雨区扩大;5破坏地貌景观;我国露天开采矿山数量众多,点多面广;有的矿山开采对山体和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如大量建筑石材露天开采,造成森林植被破坏,基岩裸露,使得昔日青山绿地成为荒山秃岭,尤其在交通干线和城市周边的露天矿山开采,产生许多负面影响;3对策建议矿山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保障的同时,累积了大量的地质环境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署第44号部令公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的出台,王守智表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专项资金不足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为此,规定要求采矿权人应当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中国国土资源报矿山地质环境积重难返,一直是困扰我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者的难题;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记着了解到,国土资源部正加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立足点是建立长效机制,目前,我国30个省份已建立了保证金制度;有关人士称,今后的关键是要抓落实;保证金不是行政性收费,一律不得挪作他用;保证金的收取要与治理恢复方案相一致;要建立规范收取标准和动态评估机制;4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法综述矿山地质环境预防措施1矿山地质灾害预防:确定潜在的地质灾害威胁对象,根据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种类、规模特征,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合理避让地质灾害、科学处置地下采空区、有效防护露天采场边坡与设置排水系统等;2矿区含水层破坏预防:根据含水层结构及地下水赋存条件,结合采矿工程,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防止含水层破坏;3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防:采用边开采边治理的方式及时恢复植被,尽量减少山体破损、岩石裸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概述1地面塌陷治理:根据地面塌陷的类型、规模、发展变化趋势、危害大小等特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塌陷一般为岩溶塌陷和采矿塌陷,镇江至今尚未有岩溶塌陷,而采矿塌陷则时有发生,如韦岗铁矿和煤矿等地下开采的矿山,防治采矿塌陷的方法一是要尽量选择安全的采矿方法和采矿深度;二是对采空区进行回填及安全柱的科学处理;三是加强采矿区地面沉降监测;四是当地面沉降到一定程度时撤离沉陷区居民;2山体开裂及危岩的防治对策:山体因长期风化剥蚀且岩石本身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较为破碎,故危岩较多,大多分布在云台山北坡、金山、焦山、北固山等山体,对于此类地质灾害应以监测预报为主;其监测内容为裂缝的发育情况,裂缝的宽度、深度、长度、裂缝的变形速度,用简便方法设立监测点,在裂缝两侧立固定标尺,定时进行危岩的垂向位移观测,可用某一定点进行对比观测;在雨季应加密观测,对某些规模小的灾害点,可采用人工爆破或人工排除手段清除危岩;对某些危岩可用挡墙或护坡支撑,或用锚杆固定,钻孔灌浆等方法加固,如出现大规模的危岩崩落,则危险区内居民可考虑搬迁撤离;3崩塌、滑坡治理:已经发生过的崩塌或滑坡灾害,可采用清理废土石和危岩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和排水工程防止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潜在的崩塌、滑坡灾害,可采用削坡减荷、锚固、抗滑、支挡、排水、截水等工程措施进行边坡加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4泥石流治理:平时我们要搞好山坡绿化,避免水土流失;对汇水面较大的山坡进行地表排水截水工程;对采矿弃渣、工程建设弃土,不能随意在山坡、沟谷堆放;避免人为因素诱发新的滑坡、滑塌产生;规划建设管理应避免在沟谷山脚建设工业、民用建筑;或建设时在靠山一侧建造挡墙、水沟等排、截水工程;已经发生过的泥石流灾害,可采用清理泥土石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防止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潜在的泥石流隐患可采用疏导、切断或固化泥石流物源,消除引发泥石流的水源条件;5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前景展望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态势良好,GDP每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左右,矿业经济也随之增长;据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矿山环境压力将不断增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国土资源部最近披露,全国已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73个,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一般治理区92个,面积约81万平方公里;当前全国需要部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212个,治理矿山总数约15000个,其中近期应开展治理矿山约7000个;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全国矿山环境治理规划,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则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有可能缓和,生态文明的目标可逐步实现;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是研究对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中的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上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和技术;摘要:毋庸讳言,20余年来地质勘探行业始终未能走出困境;在大多数行业趁改革大潮而欣欣向荣之际,地勘行业的向隅应该不是偶然的,不会是没有深层次原因的;探究原因,对症下药,诚其时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要明确地勘单位的产品究竟是什么其实它并非实物形态产品,而是地质信息;由于它可以给使用者带来经济效益,故可称为地质信息资源,又可划分为原始地质信息资源和演绎地质信息资源两个层次;地质信息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其价值量由给使用者带来的收益能力所决定;地质信息的商品化就是要进行地质信息产权交易,而产权界定又是地质信息市场化运行的前提;以地质信息的一个分支即矿产地质信息产权为例,依勘查阶段之不同应有一个循序的演进过程,产权之归属和转移也相应有所界定,如此方能保证地质信息交易之顺畅和有序;地质信息产权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应有产权制度予以保证;地质信息产权的取得制度可以参照专利权取得制度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取得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身特点来制定;其中的矿产资源地质信息产权与探矿权、采矿权虽有联系但又必须加以明白的区分;实际上探矿权是投资生产地质信息的权力,它是由行政授予的,所谓探矿权转让不过是官权主导下的市场,地勘单位并没有独立处分的权利;当前我国矿业权市场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根源在于混淆了国家所有的矿业权与地勘单位所有的地质信息产权之间的界限,而且前者又鲸吞后者所致;产品不清楚、产权不明晰、市场不公正、法规不完备、地勘业之困境自不待言;只有建立以地勘企业为主导的地质信息产权市场,才能克服当前矿业权之官本市场局面,真正加快地勘单位企业化进程,重振地勘事业之生机;地质信息的市场化运作也在呼唤新技术的支持;将地质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将使地勘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将其称为“赛博地质”;赛博地质观即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和人机互动性之地质观;地质信息在赛博空间中运行,一方面可以获取和演绎地质信息,一方面又可开展地质信息的营销交易活动;赛博地质的建立将导致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包括新的管理体制、新的企业群体、新的科教事业和新的投资体制等等;当前地勘业应积极拓宽服务领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制定地质信息技术标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迎接赛博地质时代的到来;。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d40acb82b160b4e777fcf11.png)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摘要:在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中,矿产资源是重要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力求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一宏伟目标也在慢慢实现。
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尤其是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系统。
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当前资源开发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给出一定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矿产资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保证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矿产资源的源源不断的提供,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根本需要。
但矿业的开发,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管理方式过于粗犷,导致对环境的影响相对恶劣,因此及时改进开采方式,做好环境治理工作,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长期以来,就矿产资源的开发而言,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
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对地面以下的资源进行开采利用,就以煤炭资源而言,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粉尘和易挥发气体,这些气体多半有毒有害,这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长此以往,将会降低周边的大气质量。
另一方面,这种气体本身作为一种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在特定环境下,一旦由于管理不慎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爆炸,爆炸不仅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还会造成人员伤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且爆炸带来的冲击力也会对周边的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上世纪由于技术本身的限制,我国在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问题。
这种浪费主要与开采的工具以及开采的规划有关,由于煤炭形成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在开采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量的副产物,这些物质中存在不同含量的重金属以及有毒有害物质,一旦矿石长期在地表裸露,堆放,将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引起水质的污染。
石膏矿床开采存在问题及对策
![石膏矿床开采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5fe3aac65ce0508763213a7.png)
科技论坛由于我国从人均的角度来看,都会比其他国家拥有矿产资源的数量要低很多,这样石膏在开采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不高的回收率,不满足我国下达的有关方针要求;在最近几年里,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不断增加,这样也在某种程度上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也和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符;以往的开采手段无法紧跟时代的要求,这些因素都会对开采工作的进行带来一定的阻碍。
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石膏矿床开采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以借鉴。
1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当前我国石膏矿床地下开采过程中伤亡事故的不断发生,事故的次数和事故的严重度呈现出上升趋势,说明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危害因素,为了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需要对地下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众多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安全对策。
1.1矿点设置不合理石膏是一种廉价矿石,多年来在“有水快流”的思想指导下,一方面,准入门槛低,缺少矿山规划设计,常是一个矿区划归几个甚至十几个矿山开采,不仅占用大量保安矿柱,占压与报废大量储量,而且矿山开采互相干扰,有效监管的难度大;另一方面,矿石多为集体企业与民营企业开采,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装备水平低、安全生产条件差;第三方面,由于没有长久的开采规划,许多石膏矿山建矿之初就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与破坏现象严重,且相互争抢矿源,引发事故隐患。
1.2从业人员素质较差由于矿山的开采规模普遍较小,从业人员中大部为农民工,未经过正规培训,且流动性大,在矿山的建设、开采中作业中,留下的隐患较多。
1.3采空区未经处理石膏矿山普遍采用房柱采矿法开采,大型矿山遗留未作处理的采空区面积已接近大,集体、民办企业的矿山更甚,且呈迅速增长之势。
这些未作处理的采空区才是石膏矿山特大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房柱式采矿法有其适用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石膏矿山都适宜用此法开采。
关于露天矿山安全总结
![关于露天矿山安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d714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d.png)
露天矿山安全总结近年来,露天矿山开采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安全问题一直是这个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篇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年中露天矿山安全工作的成果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未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工作成果1.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矿山管理部门在过去一年中,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明确了各部门的安全职责和任务,规范了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的流程。
2. 安全培训和宣传:矿山企业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宣传活动,增强了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知和重视。
3. 设备更新和维护:企业投资更新了部分安全性能更高的机械设备,并加强了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降低了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风险。
4.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矿山企业建立了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了应急响应能力。
二、不足之处1. 安全监管力度不够:部分露天矿山存在超范围开采、违规作业等问题,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2. 员工安全意识仍有待提高:部分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
3. 设备老化问题突出:部分老旧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加强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4. 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不强:部分矿山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三、改进建议1. 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安全生产。
2. 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推进设备更新和维护:加大对新设备的投入,及时更新老旧设备,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完善应急预案:结合矿山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结论总的来说,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推进设备更新和维护,完善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露天矿山的安全生产。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541792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0.png)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戴 昕摘要:矿山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保障的重要物质资源,因此,我国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非常频繁,每年都会有新矿山项目开始投入建设,也有很多开采中的矿山资源枯竭,加上社会经济对矿产资源总的需求量是逐年上涨的,且矿产资源价格也越来越高,为满足市场需求和采矿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更多矿山项目都加大开采力度,导致很多矿山项目还没有到开发期,就已经出现资源枯竭现象。
但是,这种频繁的采矿活动,导致生态系统日益失衡,各类地质灾害频繁,矿区周边土地无法从事农业生产,甚至有的矿区周边居民疾病增加,这些问题的出现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每年都会拿出大批财政资金开展矿山治理项目,从而保障矿山开采区域的生态环境恢复。
因此,应当重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此提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质量。
本文通过研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分析当前治理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治理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问题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本身是一项基础产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都是需要通过采矿活动实现的,会产生诸多地质环境问题,给矿山开采区域及周边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经济损失,也会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为保障矿山地质环境稳定,我国全面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投入巨大的财政资金对以往资源型城市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无责任主体矿山和国有矿山遗留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在国家财政资金的陆续投入中,审计部门加大对治理过程的监察力度,发现整个治理过程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矿山治理效果不达标,甚至生态环境问题依旧存在。
如,缺乏有效前期准备工作、缺乏合理设计、未能保障工程质量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矿山治理项目难以成功,浪费了诸多国家财政资金。
矿山生产总结报告范文(3篇)
![矿山生产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8f99d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c.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矿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两大目标,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本年度矿山生产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一)安全生产1.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本年度,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矿山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责任,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
2. 安全教育培训:我们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全年共组织安全培训20余次,培训员工2000余人次。
3. 隐患排查治理:我们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对矿山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全年共排查隐患100余项,已全部整改完毕。
4. 事故处理:本年度,我矿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零目标。
(二)生产任务完成情况1. 原矿产量:本年度,我矿共采原矿342455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5%。
2. 精矿产量:生产铁精矿56140.19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10%,精矿品位达到TFe51.72%。
3. 设备运行情况:本年度,我矿主要设备运行稳定,未发生重大设备故障。
(三)技术创新与研发1. 新技术应用:本年度,我们引进了新型采矿设备,提高了采矿效率。
2. 生产工艺优化: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存在的问题1.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虽然本年度实现了安全生产零目标,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2.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与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原因分析1. 安全生产意识不足:部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2.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投入力度不够,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1902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d.png)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分析温小燕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合理地开采和使用矿产资源,使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
然而,我国在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资源利用率低、采掘浪费严重,从而影响了矿产资源的国际竞争力和资源优化配置。
为了使矿产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资源开采制度、提高税收比重、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的优势来提高矿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因此,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当前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问题,并尝试着提出相应的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的矿产储量十分充裕,但其人均占有水平较低,加之其发展速度过快,并且过于粗放,致使资源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总体上讲,合理地开采和使用矿产资源,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们的需求,保证社会和经济的安全与稳定,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中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开发管理,完成最大限度地优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 矿产资源和矿产资源管理矿产资源都是经过几百万年地质作用堆积的,是能够采掘利用、带有有用元素的各种矿物质的集合体。
一般分为固态、液态、气态。
矿产资源是保障人们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生态资源,矿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需要矿产资源。
按照《矿产资源分类细则》,矿产资源可划分为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四大类。
矿产资源的四大特征是:不可再生性、隐蔽性、分布不均衡性和可变性。
不可再生性体现为矿产资源的使用是一次性的,它不具备类似森林资源、风能等能源的可再生性。
现代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bbf106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b.png)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实践案例•结论与展望目录01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030201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技术手段落后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03居民生活环境受到影响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01生态平衡被破坏02农业生产环境受到影响02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强制性规定由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主体,导致发生环境问题时,难以追责和解决。
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监管机制技术手段落后技术水平低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
缺乏技术指导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技术指导不足,导致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
缺乏专业人才我国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领域缺乏专业人才,制约了该领域的发展。
经济投入不足公众意识不强缺乏宣传教育社会认知度低03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总结词详细描述完善法律法规总结词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详细描述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支持,包括生态修复、土壤改良、水资源保护等方面。
应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提升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引进先进技术加大投入力度总结词增加资金投入详细描述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方面。
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以保障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高社会认知度总结词详细描述04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实践案例澳大利亚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其中以西澳大利亚州的皮尔巴拉地区为例。
该地区通过实施土地复垦、植被重建、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等措施,成功地将昔日的矿山变成了生态友好的绿色区域。
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1414e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c.png)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逄 旭1,石际云2摘要:为了跟上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矿山的开采力度。
在矿山开采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扩大,我国越来越关注矿山的安全监管工作,通过高效实施的安全监管,提高矿产开采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安全性,保障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在目前阶段,加强和完善安全监管工作是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对矿山安全监管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然后分析了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讨论了当前矿山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矿山;安全;监管;问题;对策近年来,我国矿山开采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在增加。
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诸多问题的存在,安全事故频发。
为了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水平,培养人们的安全意识,必须关注矿山的安全监管,并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有效改善矿山开采的安全状况。
通过提高安全监督工作的效率,保障矿山开采的安全。
1 矿山安全监管的相关理论概述矿山的安全生产是指在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等各个阶段,借助安全管理和投入,排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维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建立有序的生产环境。
而矿山的安全监管则是通过强制的行政力量,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建立具体的行政机构,实施行政处理,包括制定制度、设立许可范围、检查监督、行政处罚等,以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
通过有效落实矿山安全监管工作,提高管理效率,能够维护社会公正,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稳定性。
2 矿山安全事故的原因2.1 缺少安全意识在矿山开采工作中,由于开采人员缺乏充分的安全意识,未能提前对设备进行检查。
一旦开采设备出现问题,将严重威胁整个开采工作的安全性,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统计研究表明,开采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矿山遗留问题解决方案
![矿山遗留问题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1534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2.png)
矿山遗留问题解决方案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矿山开采对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矿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以及对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的矿山遗留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因此,为了解决矿山遗留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
矿山污染治理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矿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导致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采用先进的矿山开采工艺和技术,减少碎石产生的粉尘污染;•加强尘埃治理,采用吸尘设备和布袋除尘器等技术,控制碎石产生的粉尘污染;•推行工业废渣循环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渣产生;•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治理和处理,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矿山安全问题治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和安全意识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措施;•采用现代化的安全技术和装备,提高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开展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实行考核和奖惩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矿山环境整治随着矿山的开采和利用,大量的土地和绿地被占用和破坏,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制定环境整治计划,修复受损的土地和植被,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行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矿山,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加强监测和管理,监测矿山地下水位和水质,保护水资源;•加强环境治理和督查,规范矿山开采行为,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矿山遗留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包括污染、安全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的策略分析郭健刘磊向玉青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的策略分析郭健刘磊向玉青](https://img.taocdn.com/s3/m/be3800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c.png)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的策略分析郭健刘磊向玉青发布时间:2021-11-23T06:10:49.291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5期作者:郭健刘磊向玉青[导读] 工业化的进程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状态的原因,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的能源消耗的问题,尤其是需要大量矿山资源的利用。
这种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程度日益增加,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摘要:工业化的进程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状态的原因,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的能源消耗的问题,尤其是需要大量矿山资源的利用。
这种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程度日益增加,也就利用了生态环境而获得了经济效益,这就在当下人们的生活中付出了代价。
一方面,地表土地资源伴随开采进行会受到扰动和损毁,如土地挖损、压占、塌陷等;另一方面,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污染了矿区的空气、水和土壤,进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近年来,霍林河煤矿生态环境督查事件、祁连山系列生态环境破坏等类似事件不断曝光,进一步凸显了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策略引言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矿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表现越来越明显,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充分重视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性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煤炭产量大国,具体“贫油、多煤、少气”的特征,由于这些特征影响,导致我国长期以来用作发电等能源消耗较大的原料都来自于煤炭,我国的煤炭资源量十分的丰富,同时由于具有多年来的开采经验,每年的开采当量十分稳定,在我国煤炭储量高居全球第四宝座的“保证”之下,煤炭就成为了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能源。
1、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原则在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和进一步治理中,应以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基本依据,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治理技术和方案,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的可行性。
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8de242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6b.png)
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伴随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迅猛提升,当前人们愈发重视能源的利用,而在我国的能源中金属矿开采处于国家以及地方发展的关键位置。
但许多因素均会影响到金属矿的开采,在采矿过程中也容易遇到危险因素,而后会危及到金属矿开采人员的安全性,导致发生严重的金属矿开采事故问题。
因此,针对此种状况,需采用可行的方法及措施实施应对,真正保证采矿生产期间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最终推动我国采矿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矿山安全管理;问题;对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业生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为满足市场需求,各矿山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矿山的安全造成影响,使矿工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
安全管理是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
因此,要加强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充分利用矿山安全管理的全局价值,确保矿山职工在安全、稳定的条件下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1矿山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1.1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为了保证矿山开采工作的正常进行,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是必要的。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任何一项不规范的操作,都会对项目的施工造成影响,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危及矿山工人的生命。
在矿山项目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安全质量管理的功能,有效约束所有员工的工作行为,促使其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并加强其安全意识,这对提高其自身及公司的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
1.2降低企业损失矿山项目涉及的人员较多,投资也比较高。
矿山生产中出现安全事故,不但影响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还会导致资源浪费,使矿山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而一旦出现人员伤亡,企业将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加强矿山的安全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矿山的安全事故,降低企业损失,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1.3促进矿山稳步有序发展鉴于矿山开采工作存在一定危险性,为了确保矿山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将职工的思想与行为统一起来,以降低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从而达到矿山建设的预定目的。
矿山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矿山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ec7129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5.png)
矿山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矿山生产是一个复杂且具有高风险性的行业,保障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的矿山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给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以下是一些主要问题:一、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许多矿山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缺乏一套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大打折扣,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例如,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在出现安全事故时相互推诿;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无法对矿山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安全培训流于形式,矿工对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了解不深,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违规操作。
二、设备老化与维护不足矿山生产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然而一些矿山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长期使用老化、陈旧的设备。
这些设备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同时,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不够重视,未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进行检修,使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
一旦设备发生故障,不仅会影响生产进度,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三、地质条件复杂带来的风险矿山的地质条件通常较为复杂,如存在断层、溶洞、瓦斯突出等问题。
在开采过程中,如果对地质情况的勘察不够准确,或者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很容易引发坍塌、透水、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
此外,一些矿山企业在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时,缺乏科学的开采方案和技术手段,盲目追求产量,进一步加大了安全风险。
四、矿工安全意识淡薄部分矿工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工作中,他们为了省事或者追求产量,经常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不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冒险作业等。
同时,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五、通风与防尘措施不到位矿山井下作业环境恶劣,通风和防尘工作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矿山企业在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上存在缺陷,导致井下通风不畅,空气质量差,容易引发工人中毒和窒息事故。
煤矿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煤矿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75a8132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5.png)
煤矿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能源需求迅速增长。
作为传统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在全球尤其是中国具有巨大的战略地位。
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煤矿产业也面临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安全事故以及资源消耗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环境污染问题1. 大气环境污染:由于采用传统高耗能、高排放方式开采和利用煤炭,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硫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进入大气中,加剧了全球变暖与酸雨等恶劣现象。
2. 水体污染:在采取露天开采或地下水透水条件较好时,废渣堆放不当会导致堆体发生溃决并向周围河流或湖泊排放,给水质带来威胁。
3. 土壤退化:长期露天运输机场拓土造成陆地资源枯竭, 种植生物减少, 喂食链形成机制逐渐改变,对全球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危害。
三、安全事故问题1. 矿井爆炸:由于煤与空气混合产生可燃气体,矿井内存在引发爆炸的高风险。
不合理的管理、技术缺失和违规操作可能导致事故频发。
2. 顶板事故:采用长壁工作面采掘方法时,底土会随着顶板下落形成“地压动”现象,给工人带来严重伤害和死亡危险。
3. 石灰岩突水:部分国家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当开采到含有一定水位线的地层时,容易突然遭受涌水压力释放所引起灾难性损害。
四、资源消耗问题1. 能源消耗:虽然中国拥有丰富的煤储量,并以其为主要能源来源,但从长远角度看,并未建立多元化可再生能源结构。
大量资源被投入到传统高碳排放模式中。
2. 高污染程度:传统煤炭利用方式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导致耗能高、效率低。
而且,这种模式下没有引导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清洁技术革新。
3. 矿藏开发浪费:传统采掘技术效率低,其中尚有大量可回收资源(如二氧化碳)浪费。
五、解决问题的途径1. 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鼓励合理利用天然气等替代品,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 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完善现场监管制度,实施科学的安全培训与指导,并推广先进装备和智慧矿山技术。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特征及对策思考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特征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5a7dae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a.png)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特征及对策思考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特征及对策思考我国是矿业大国,长期大规模和超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因忽视环境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甚至生态失衡。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实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由此所带来的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
唯一的正确策略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此形势下应足够重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特征我国因采矿引起的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类型较为复杂,依据问题性质将矿山环境问题划分为:“三废”问题、地面变形问题、矿山排(突)水、供水、生态环保三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表现出如下特征:1.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态势仍没有得到扭转,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突出当前我国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是历史上任何国家所不曾遇到过的。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90年代初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强化了污染预防和环境整治工作,并积极修复与重建受损生态系统。
但由于矿产资源生产和消费规模的大幅度增加,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加上历史欠帐太多,生态与环境的总体状况并未根本改变,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发展态势。
XX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酸雨影响区占国土面积的30%,酸雨污染有加重趋势,pH 值最低的江西萍乡地区达3.67。
煤炭燃烧和水泥生产的碳排放超过10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每年矿业生产排放的废液占全国工业废水总量的10%,采选煤、铁和有色金属所排放的固体废料8亿吨左右,约占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的85%。
建国以来,废石、尾矿、煤矸石和粉煤灰累积总和超过225亿吨。
矿山找矿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地质管理
![矿山找矿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地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06c8d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3.png)
矿山找矿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地质管理矿山找矿是矿业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可以有效地找到可开采的矿石资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然而,在实际的矿山找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矿山的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可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对于矿山找矿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同时加强地质管理,保障矿山开发的可持续性。
一、矿山找矿中存在的问题1.地质勘探不足地质勘探是开展矿山找矿活动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的勘探方法和技术手段获取地质信息,才能有效地确定矿藏的位置和规模。
然而,在实际的勘探工作中,往往存在勘探范围不足、勘探深度不够、勘探技术不先进等问题,导致找矿效果不佳,甚至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地质勘探不足是当前矿山找矿中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
2.资源浪费在矿山找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一方面是由于勘探不到位和勘探技术不够先进,导致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是由于矿山开采规划不科学和采矿方式不合理,使得原本可以开采和利用的矿石资源被浪费掉。
资源浪费不仅降低了勘探和开采的效率,还会导致矿山的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3.安全隐患矿山找矿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常常会面临矿井塌方、地质灾害、安全事故等风险。
由于矿山地质环境复杂、地下工作环境恶劣、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矿山找矿中的安全隐患较大,给矿山员工和生产设备带来了较大的危险。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和发展。
二、建议地质管理1.加强地质勘探要解决地质勘探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勘探前期的调研和评估工作,确定勘探范围和优先区域,优化勘探方案,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引进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设备,提高勘探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确保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2.优化资源配置为了避免资源浪费的问题,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勘探和开采的资源,确保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煤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
![煤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3c506ff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e.png)
煤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煤矿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产业,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这些问题和不足之处的存在影响了煤矿工作的安全性、效率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分别探讨煤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煤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安全隐患。
煤矿作业环境复杂,常常面临着瓦斯爆炸、矿井塌陷、煤与瓦斯突出等安全风险。
事实上,煤矿事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屡见不鲜。
这些事故不仅给煤矿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威胁,还对当地经济和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然而,一些矿山缺乏安全设备和培训,监管不到位,这使得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其次,煤矿工作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环境污染。
煤矿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煤尘、废水和废气,这些废物排放给周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煤矿工作还可能引发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的短缺。
同时,由于煤矿工作需要大量能源和水资源,这导致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
在全球范围内,煤矿工作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第三,煤矿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之一是技术落后。
许多煤矿依然采用传统的开采方式和设备,如人工爆破和手工挖掘,这既效率低下又危险。
相比之下,一些先进的国家已经引入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煤矿设备,大大提高了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由于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无法引进这些先进设备,导致煤矿工作的不足之处日益突出。
另外,煤矿工作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劳动条件不佳。
煤矿作业常常需要在狭窄、潮湿、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的环境下进行。
这些劳动条件不仅对矿工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容易导致劳动者疲劳、缺乏积极性和工伤事故的发生。
同时,由于煤矿工作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奋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较大影响。
最后,煤矿工作还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高。
虽然煤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是其资源储量并不是无穷无尽的。
为了满足能源需求,很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过度开采和使用煤炭的做法,这导致了煤炭储量的快速减少和耗竭。
矿山智能开采技术自我评价
![矿山智能开采技术自我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f1301b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7.png)
矿山智能开采技术自我评价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矿山智能开采技术是当前矿山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矿山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煤矿工区工作的不足
![煤矿工区工作的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96544b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2.png)
以下是一些煤矿工区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1. 安全管理不足:煤矿工区的工作环境复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然而,一些煤矿工区可能存在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设备缺乏维护等问题,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增加。
2. 生产效率低下:某些煤矿工区可能面临生产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管理不善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 环境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4. 劳动力短缺:随着煤炭行业的调整和转型,一些煤矿工区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导致生产受到影响。
5. 技术创新不足:煤矿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安全事故。
然而,一些煤矿工区可能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导致技术水平滞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优化与修改。
矿山环境安全隐患排查(3篇)
![矿山环境安全隐患排查(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dad2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9.png)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山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针对矿山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的重要性、方法、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一、引言矿山生产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矿山事故频发,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矿山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是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
二、矿山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的重要性1.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矿山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提高矿山生产效率:通过排查安全隐患,可以优化矿山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矿山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有助于实现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4.维护社会稳定:矿山事故往往引发社会矛盾,加强矿山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三、矿山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的方法1.现场巡查法:通过现场巡查,发现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如设备老化、通风不良、排水不畅等。
2.技术检测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矿山生产设备、环境进行检测,如辐射检测、噪声检测等。
3.资料分析法:对矿山生产资料、历史事故记录等进行分析,查找潜在的安全隐患。
4.专家评审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矿山生产进行评审,提出安全隐患排查建议。
四、矿山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的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2.加强设备管理:定期对矿山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优化生产环境:加强通风、排水等设施建设,改善矿山生产环境。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矿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确保安全隐患排查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矿山开采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
中国石材资源储量及石材原料的消耗量都位居世界第一。
而却有相当部分矿山开采企业“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石材资源,滥采乱挖,无节制、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地掠夺石材资源,而石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被大量的浪费,甚至接近枯竭。
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矿山无序开采,在破坏森林植被的同时,加工石材产生的粉尘、废水(灰泥)和噪声,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同时由于不注意开采过程安全及开采方式不当,已经造成众多事故发生,不禁让人心生寒栗。
开采方式
在国外较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成材率,大都采用先进的机械化台阶式开采,如对大理石采用金刚石绳锯,花岗石采用火焰切割等,虽在成材率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因其开采成本昂贵,在我国只有极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得以应用,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得不到推广。
目前,国内石材矿山大多因资金缺乏,开采设备的配备严重落后,只能采用家庭式小矿山手工开采方法,主要设备为手动凿岩机、葫芦吊(或其他手动吊装设备)、牵引绞车等,有些实力稍强的备有新旧不一的装载机、推土机、空压机(多为柴油机动力)、起重机及部分破旧运输车等等,与国外先进的开采设备配德相距甚远。
目前在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矿山使用国外先进的开采设备和较为合理的开采工艺,例如山东荣成中品石岛红矿山,使用了金刚石串珠绳锯开采,还有的矿山应用火药味焰切割机加排孔爆破的组合开采方法(福建和山东大多数花岗石矿山采用),但国内大多数矿山仍采用落后的、低效率的、荒料率低下的方法采矿,致使大量的完整石材资源遭到破坏,资源浪费令人痛心。
一般小型石材矿山通常采用人工剥离表层覆盖→机械或手工凿岩→炸药排孔爆破分离岩石→挑选块度较好的块石→荒料手工整形→原地排废的开采方法,这类矿山采出的荒料存在隐蔽裂纹而致使其板材率较低,荒料滞销且价低。
在有些山高路陡的矿区,甚至采用了山体硐室大爆破的开采方法,如四川宝兴的许多大理石矿因山热陡峻,修建矿山公路难度较大,成本高,故多采用硐室大爆破的开采方法。
往往一次硐室爆破就炸塌半座千米高的山体,把整个山沟都填满了,许多大型块石(大者在万方以上)都被埋没在巨大的爆堆中而无法清理出来,然后再到乱石堆挑拣较为大一些的块体进行分割,成荒料率不到5%,且大多数岩石都被炸碎裂了,资源浪费极其严重。
值得庆贺的是,有条件的开发商已经开始使用最为先进的硐室开采方法了。
前阶段在湖北某地的红色条纹状花岗石矿也有人准备用硐室爆破的方式来进行开采,我匀曾坚决反对,一则资源情况尚未查清,为了几十或几百方荒料就动用数百吨炸药进行盲目开采,不仅费钱费力,对荒料的损害非常大,二则硐室爆破对公路、通讯设施、矿石资源、水资源以及周围人文景观环境(矿点位于风景区内)等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巨大的破坏,这是得不偿失的。
曾经有外国专家到中国参观石材矿山开采工地后评价说,西方发达国家的矿山开采工地看上去像'高层建筑'工地,而中国的矿山基地类似'考古工地'。
意思是说,发达国家开采石材是从上至下逐层取材,这样既能充分利用资源,也能开采出更多的整材;而中国矿山大都只开采接近地面的石材,或者是山上更容易开采的石材,而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炸一下换一个山头',矿山被挖后很难继续开采。
政府方面在贵州、四川、广西、广东和云南等一些石材资源相对丰富地区,有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在石材资源开发上抱着'有水快流'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只顾眼前,不看长远,不但不注意保护资源,而且用资源作筹码,廉价地吸引投资,急于把管辖地区内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一些地方甚至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开发矿山,导致政府管理缺失,区域性的行业混乱。
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岑溪市石材业刚兴起时,政府提出'不管什么人,只要开发石材矿
山我们都欢迎'的口号,无节制地发放矿山开采许可证。
政府只管收取税费,而对如何合理开发的问题,却放任自流。
这种粗放型的开采一度导致矿山企业恶性竞争,黑恶势力横行。
开矿安全问题
在开采过程中,随意排放剥离覆盖物和开采废石,大量废弃物堆积在矿山工作面周围,造成大量废石废渣压矿而无法继续开采的现象,大大缩短了矿山的服务年限,同时也严重浪费了矿石资源。
这种现象在很多石材矿山普遍存在,尤其在以小规模开采的家庭式、集体式矿山中更为严重。
同时,废石废渣的随意排放也使矿区周围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破坏水源导致水质的恶化,使当地居民的各种取水发生困难;水土流失引起泥石流导致农田、农舍受损,种植收成下降;泥砂的堆积还给下游的人畜安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巨大隐患,福建福鼎市白琳镇'福鼎黑'矿山,由于一座矿山多家开采,没有废渣堆放场地,剥离的废渣随地堆放,导致1998年发生了严重的滑坡事件,上百万立方米的废渣和碎石瞬间将一个自然村埋没,死亡人数达18人。
类似的事件在山东、河北、福建、四川,几乎全国每个石材省份都有发生,由于环境的改变,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地质灾害,企业也要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近几年,矿山安全生产得不到重视而引发的矿难则屡屡发生。
2004年,四川'宝兴白'一矿山发生塌方事件,导致12人被埋,7人死亡,5人失踪。
两三年内,河经'承德燕山绿'多个矿山发生炸药爆炸、吊装设备失灵、滑坡、运输设备失控事件,人员伤亡,财产受损。
山东莱州、福建晋江也发生了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归根结底都是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日常对矿山采场、爆破材料、矿山设备的使用和检查维护不够,安全隐患不及时排除,也有的是由于相邻矿区距离太近,相互影响所致。
'非煤矿山'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以后,安全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是历史造成石材矿山分布不合理、矿与矿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矿山在安全方面埋下的隐患没有得到根治,安全生产一直是矿山企业面临的大问题。
许可证申请难
我国大多数小矿山企业拿到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只有3至5年,矿山开发的平均承包期短,导致企业不愿作过多进行前期性投入,而是拼命掠夺性开发。
一位从事石材开采行业家讲述了一段艰难的办理石材开采证的经历。
两年前,他同几位作者准备在家乡进行石材开采,但是到相关部门去办理手续时才发现,办理一本开采证所需审批程序名目繁多,分别需要经过地质勘探、招投标、评估储量、开发利用设计、环境评估、地质灾害评估、安全评估、征地手续、林业部门的周围林木砍伐评估以及水土保持评估等10余项大大小小的评估工作,耗时至少1~3年。
而且所费不匪,仅评估的费用他就花费了近百万元。
'我们也知道开采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政府部门本着对子孙负责的态度应该慎重,但是繁琐的手续对企业来说真的有些难以承受。
我们希望通过合法正规的渠道去获得一本开采证怎么就这么难呢?现在一些无证开采的企业有不少,我们不想这样那样做,我们希望通过合法的渠道,合法经营得到应得的利益。
为什么相关部门就不能给我们开开方便之门呢?'这位企业家讲述起2年多的办证经历显得非常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