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能力提升 运用推理法解决经过时间的相关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54be27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65.png)
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钟表的结构,了解钟表的作用。
2. 能够读懂钟表的时刻并写出对应的数字表达方式。
3. 能够通过把时间点与数字相匹配,完成钟表阅读练习。
教学内容:1. 认识钟表2. 了解钟表的结构和作用3. 钟表的时刻读法和数字表示法4. 钟表阅读练习教学重难点:1. 时刻读法和数字表示法的掌握2. 完成钟表阅读练习的能力培养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1. 点名并询问同学们今天是否准时到齐了。
2. 引导同学们想象一个大家都用来看时间的工具——钟表,问一下同学们知道钟表是什么吗?有什么作用?Step 2 学习新课1. 首先展示钟表,让同学们仔细观察钟表的结构。
2. 讲解钟表的结构:钟表有两个指针,一个是短指针,一个是长指针。
短指针表示小时,长指针表示分钟。
钟表上有12个刻度,代表12个小时。
3. 讲解钟表的作用:钟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可以看到现在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4. 阐释时刻读法和数字表示法:时刻读法即指读出钟表指针的位置所代表的时间,数字表示法即指用数字表示时间,比如4点50分可以表示为4:50。
5. 展示几个时刻,并让同学们练习用时刻读法和数字表示法来表达这些时刻。
6. 进行钟表阅读练习。
教师给出一些时间点,让同学们把它们与数字相匹配,完成阅读练习。
Step 3 课堂练习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
2. 进行互动问答,让同学们回答钟表相关的问题。
Step 4 课堂小结1. 提醒同学们掌握好时刻读法和数字表示法,能够准确读出时间和写出表达方式。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钟表的作用和阅读方法,巩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同学们掌握时刻读法和数字表示法,通过展示和练习来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钟表及其使用方法。
教师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同学们能够快速上手。
2.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教师需要准确把握讲解的语言和表述方式,避免给同学们造成困惑。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bb4ee08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9.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2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钟表的基本知识,包括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会读取时间和认识不同的时间单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认识和使用钟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钟表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大多数学生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钟表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钟表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钟表的基本知识,学会读取时间,认识不同的时间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钟表的基本知识,学会读取时间。
2.难点:理解时针、分针和秒针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时间单位的转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钟表知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钟表模型,以便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表的结构。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与钟表相关的图片、故事、游戏等,丰富教学内容。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钟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钟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钟表?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钟表的基本知识,包括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学会读取时间,并认识不同的时间单位。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认识钟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认识钟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4b311a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3.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认识钟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是一节非常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正确地读出钟表的时间。
这一单元的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还不够完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自主地掌握钟表的认识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正确地读出钟表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正确地读出钟表的时间。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钟表时针、分针和秒针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正确地读出钟表的时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教学法”等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掌握钟表的认识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新课导入:介绍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3.教学实践:让学生分组操作,用手指指出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并读出对应的时间。
4.总结提升:通过问答形式,让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内容。
5.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的钟表,尝试读出时间,并和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最新人教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目标
![最新人教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8d58b810f78a6529647d53ba.png)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2.知道时间的两种书写形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懂得遵守、珍惜时间,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钟表》(全章节)教学案设计附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钟表》(全章节)教学案设计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7a1c2e8b7360b4c2f3f644e.png)
7 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了解钟面的结构,结合生活经验会认、读、写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操作钟表,理解并掌握认整时的方法,能用语言比较清晰地表述认识时刻的方法,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3.在认识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认识钟面,会认、读、写整时,并总结出看整时的方法。
2.特殊时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师:我有一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请你猜猜看,我这个好朋友是谁?(学生猜出是闹钟、钟表)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师:这就是钟表(出示实物钟),你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钟表能告诉我们时间,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它。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易于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正常工作着的钟面。
师:钟面上有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钟面,把看到的与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预设1:钟面上有2根针。
预设2:钟面上有12个数。
预设3: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
预设4:分针、时针转动的方向一样。
……师:(出示钟面模型)钟面上有12个数,谁来带着大家数一数?指名从1开始数到12。
师:你发现这些数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师:钟面上有2根针,它们的样子相同吗?【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一根针又细又长,一根针又短又粗。
师:我们把又细又长的这根针叫做分针,又短又粗的针叫做时针。
(板书:又细又长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还发现了分针跑得快,时针走得慢,而且分针、时针转动的方向一样。
我们一起来用手势表示分针和时针转动的方向。
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顺时针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充分让学生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认识整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认识钟表》-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认识钟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bea4c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d.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认识钟表》-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刻度,以及它们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钟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时间的重视和对日常生活中时间规律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时钟的构造:时针、分针、刻度。
2.时钟的读法:认识时、分的概念以及钟表上对应的数字。
3.练习:根据老师指示,练习读时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认识时钟的构造和读法。
2.难点:学会准确地读取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和半点的读法。
四、教学准备1.一堆模拟钟表,用于教学演示。
2.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时钟的构造和读法。
3.课堂小练习,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构造。
2.提出问题:你知道时钟上有哪些部分吗?第二步:讲解1.讲解时钟的构造:时针、分针、刻度。
2.讲解钟表的读法:时针指在几点,分针指在几分。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通过实物钟表互动,练习读取时钟上的时间。
2.班级小练习:让学生相互询问当前的时间。
第四步:总结1.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
2.引导学生回答:钟表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会读时钟?六、课堂作业1.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2.家庭作业:观察家里的时钟,练习读取时间。
七、板书设计•时钟的构造•时针、分针、刻度•时钟的读法:时、分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时钟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有些学生对时、分的概念理解有困难。
下节课可以通过更多实物展示和互动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时钟的理解。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通用2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通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0954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3.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通用2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篇1钟表的认识是第一册新增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在课前的了解中,我发现有好多孩子都骄傲地捋开袖子向我展示他漂亮的手表,有的是有分针和时针的,也有的是电子表。
虽然一部分学生不能迅速准确地看时间,但都了解钟面内容,认识整时。
因此,本节课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理解知识外,主要学习任务定位在:1、贴近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鱼水之亲。
2、重视动手操作,在主动探究中获取新知识。
【教学目标】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钟表(一)听音乐《在钟表店里》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生:好像是敲钟的声音。
生:是寺庙里和尚敲钟的声音。
师:我们听到的是钟表店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
板书:认识钟表。
[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听一段美妙的音乐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在听、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利于孩子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看主题图,感受生活中的知识应用师:听完了音乐,我们去小红家看看。
(展示:时针和分针走到7点整,小女孩起床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见小女孩起床了。
生:我发现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到7点时,小女孩就起床了。
生:早上7点时,爸爸就催小红起来上学了。
师:小红每天早上都在7时准时起床,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7时,我们也要学习小红,遵守时间,按时起床、上学。
二、认识钟面(一)看钟面(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每组一个实物闹钟。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钟,知道小红是7时起床,那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钟表兄弟的脸上到底有些什么呢,请组长拿出闹钟,我们一起来观察钟面。
(二)说钟面生:我们看到有三根针在工作,我们还知道它们叫时针、分针和秒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全新方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全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dbe34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b.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全新方案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是通过学生体现的。
若想教会学生,把学生培养成生产与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即备学生。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全新方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全新方案1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创设了“乡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拨钟面”“制作作息时间表”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
把对时间的认识与有趣的现实情境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
2.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钟面先在小组内进行活动: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
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安排了“找生活中的电子表”“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帮小熊修钟表”“小小设计师”等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钟面模型学生准备钟面模型教学过程⊙情境引入1.创设情境。
(1)展示课件:在一个美丽乡村的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
(配有闹钟“嘀嗒”声)师:听,这是什么声音?(闹钟声)谁家的钟声这么响?(2)课件出示主题图。
①小红正在干什么?(起床)②谁能告诉大家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7点、7时)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墙上的挂钟、床头柜上的电子表)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导入新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情趣高涨,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e96109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8.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3)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钟表的指针和刻度,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能够通过绘制和观察钟表的方式,掌握小时的基本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理解钟表的指针和刻度。
2.掌握绘制钟表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3.熟练掌握小时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钟表?2.钟表的指针和刻度。
3.绘制钟表的方法。
4.从钟表上读懂时间。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钟表的图片和绘制方法。
2.钟表模型:可使用实物钟表或制作纸质钟表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出示钟表图片,向学生介绍钟表的基本构造、指针和刻度,并提出学习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通过课件向学生详细介绍钟表的指针表示小时和分钟的关系,以及钟表上的刻度如何读取时间。
3. 操作练习让学生分组,使用纸质钟表模型进行绘制和读取时间的练习,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
4. 游戏互动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互相绘制钟表,进行时间抢答,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六、课堂作业1.完成绘制钟表的作业,标注时间。
2.在家里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的时钟指针位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和绘制钟表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钟表的结构和读取时间的方法。
在设计游戏环节时,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课堂氛围。
下节课可以引入更多关于时间的应用知识,拓展学生对时间概念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认识钟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认识钟表》](https://img.taocdn.com/s3/m/23f6298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f.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认识钟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认识钟表》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
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认识钟面认识整时(钟面和电子表)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单元教材编排特点:本单元的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
第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第三、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妈展学生的九感和符号感。
数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2)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3)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4)能估计运算结果。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2)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变化规律。
第四特点: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学会数学思考。
第五个特点: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X Kb 1.C om四、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2、会看、会写整时、半时。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用2课时完成第七单元第1课时教学内容认识整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学会认、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3、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按时作息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表、学具钟表,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钟表。
课前预习w W w .x K b 1.c o M教学过程使用者再创及反思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二、导入新课1.用录音机放闹钟的声音。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钟表》说课稿1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钟表》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807452d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8.png)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钟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钟表,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以及理解时钟的运行规律。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钟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知,他们知道钟表是用来表示时间的工具,但往往只限于表面的认识。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们在读取时间方面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分不清小时和分钟,对时间的概念不够清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钟表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钟表,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理解时钟的运行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钟表,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理解时钟的运行规律。
2.教学难点:分清小时和分钟,理解时间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钟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生动形象地展示钟表的运行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钟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钟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1)展示钟表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组成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2)讲解钟表的运行规律,如时针每走一格代表一个小时,分针每走一格代表一分钟等。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如“3点15分”读作“三点十五分”。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读取不同时间,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0d5d2c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f.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钟表,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
本章节内容较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对时间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时间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于时间概念还不够熟悉,但他们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直观的的教具和生动的教学手段,能够较好地掌握钟表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钟表,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钟表,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
2.难点: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读取时间。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挂图、PPT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钟表模型,以便于操作和实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入钟表的认识这一主题。
可以用一个有趣的谜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什么东西,有针有圈,跑得快?”让学生猜测,然后引出钟表的认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钟表模型、电子钟、挂图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表的内外圈、时针、分针、秒针等基本结构。
同时,讲解钟表的读法,例如:“12个数字,一圈走完,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人一个钟表模型,按照教师给出的时间,手动调整钟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认识和调整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时间的例子,让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认识和调整这些时间。
同时,教师可以出一些时间的题目,让学生抢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9abf0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f.png)
(6)结合数学学科,教授学生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时间,如小时、分钟、秒的计算,以及时间的单位换算等。
(7)开展时间管理主题活动,如设定目标、规划日程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时间知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8)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时间问题,如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倒计时等,让学生了解时间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①钟表的组成:时针、分针、秒针、表盘、数字
②时间表达方式:小时、分钟、秒
③读时钟的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确定具体时间
④时间计算:加减法、乘除法
⑤时间管理: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3.数学表达:学会用汉语表示时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数学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字认知,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时间概念有所了解,如早上、下午、晚上等。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排序活动,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时间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钟表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钟表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钟表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27877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2.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钟的各个部分,学会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钟面的认识、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规律、时间的读取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多局限于直观的感受,对钟表的内部结构和时间的读取方法还不够了解。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钟表,掌握时间的读取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了解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规律,学会正确读取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钟表各部分的名称,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规律,时间的读取方法。
2.难点:理解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规律,学会正确读取时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钟表,掌握时间的读取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挂图、卡片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钟表模型,以便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起床、上学、吃饭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激发他们对钟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钟表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并讲解它们的移动规律。
同时,展示电子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时间的流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一人操作钟表模型,另一人观察并正确读取时间。
相互交换角色,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操作和正确读取时间。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时间填空题,让学生在卡片上填写正确的时间。
完成后,进行小组竞赛,看哪组完成得最快、最准确。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教材分析整体规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教材分析整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b22b2d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b.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教材分析整体规划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教材分析整体规划一、教材分析1.教材说明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电子表,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另根据市教研室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删去认识半时的教学。
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第91页先给出一幅一个学生早晨起床的生活情境图。
在这幅情境图中,学生正在起床,墙上挂着一个钟显示7时,并标明时针和分针;床头柜上有一个电子闹钟显示7时。
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向学生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像挂钟和手表这样的,钟表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另一种是像闹钟这样的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点的左边是几,同时点右边是“00”,就是几时。
第91页下边是3个钟表,显示了3个时刻,同时用中文和电子表数字的形式标明它们的时刻。
通过这3个时刻的学习,使学生会看整时。
第92页结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有早晨7时,也有晚上7时。
还可以通过小东一天的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学习,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还要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
教师和学生都要准备钟表模型,以便课堂上进行操作和演示。
练习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弹性,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除了设计基本的巩固练习外,还有稍难一点的习题。
如练习十六的第3题不仅练习整时,还练习整时的顺序;练习十五最后的思考题,要求学生根据时间的排列规律判断第5个钟表的时刻是几时半,再画出时针和分针。
2.内容特点本单元共安排了1道例题、5道练习题,主要有以下特点:“时间“是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虽然这些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但它所反映的内容是非常现实的,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钟表》教案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钟表》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1dc295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6.png)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钟表》教案2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学会读取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但还不熟悉钟表的读取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钟表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时间的敏感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了解钟表的读取方法。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学会读取整时和半时的时刻。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钟表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教学卡片、挂图等。
2.学具:学生钟表模型、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如:“小明的一天”,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怎么知道小明在做什么的呢?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钟表。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数字等,并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钟表的读取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钟表的认识方法,并完成练习题,如:读取整时和半时的时刻。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游戏、抢答等形式,检查学生对钟表的认识程度,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时间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钟表的认识方法和时间的重要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718602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0.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钟表,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钟表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钟表的基本知识,为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时间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多局限于口头表达,对钟表的认知还不够系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钟表,理解时间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读钟表,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并能正确写出手表时间。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钟表,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学会正确读写时间。
2.教学难点:理解时间间隔的概念,学会计算时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时间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小明的一天,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观察实物钟表,了解钟表的构造,尝试读写时间。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总结钟表的读写规律。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时间间隔的概念。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间隔——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
2.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钟表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材解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材解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84d71564afe04a1b071deb9.png)
《认识钟表》教材解析一、教材介绍《认识钟表》是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时间(准确的地说是时刻)与学生熟悉的活动对应起来,让学生不仅会看钟面和电子表认整时(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还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有所感觉。
知道什么时间该做怎么,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由于学生对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所以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
本册只认识“整时”。
因此,本单元对学生的后继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二、课标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认识钟表》一单元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在数与代数的领域中包含着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和常见的量。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常见的量中一部分。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认识钟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ee99d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0.png)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钟表的认识方法。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钟表的认识技能。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钟表的认识方法,掌握钟表的认识技能。
(5)参观钟表博物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钟表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钟表的历史和文化。
七、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完成“认识钟表”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钟表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钟表应用,记录下三个不同的场合下的钟表使用情况,并简要描述其作用。
3. 制作一个简单的钟表模型,可以是纸质的或手工制作的,要求能够准确表示时间。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钟表的认识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3. 板书设计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利用问题引导,如“你能指出时针、分针、秒针吗?”、“你能说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吗?”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 提供动手操作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钟表,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 设计小组竞赛,如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准确地指出钟表的各部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
(1)钟表的历史演变:介绍钟表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钟表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