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成功和快乐
合作学习,快乐学习
合作学习,快乐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和性格,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是:学生们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分享和合作,借此提高彼此的学习水平,同时也能够建立友谊,享受学习的快乐。
合作学习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彼此的思维方式和学习风格,从而建立更好的配合关系。
这样,学生们可以互相支持、协作和鼓励,一起完成任务。
其次,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共同讨论问题,交流思路,彼此解释,这样就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合作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在合作学习中,快乐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在快乐的氛围中,学生们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
快乐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快乐的学习氛围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放松地学习,减少学习的紧张和压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也非常有益。
所以,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时,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教师还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和成就。
让学生在合作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在合作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它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教学效率,也能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新课程施行以来,我就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面,如何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作了一些尝试。
一、采取合理的分组办法按座位组成小组,是较为常见的组织形式,但这样的合作小组,座位与成员相对固定,容易形成优秀生主宰,学困生长期扮演接受者的角色,养成依赖的思维定势的情况,难以保证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得到提高。
注意小组活动的变通性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异质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个途径。
1、优等生带领如《湖心亭看雪》第二课时,在同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较时,体会两篇文章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对部分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在全班交流,通过几个优等生的回答也能很快地得出结论,但是对于另外的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
因此,我采用优等生带领小组学习的方法。
通过他们在学习中的示范和帮助,大部分同学们都能体会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2、中下生优先例如学习《岳阳楼记》这篇古文的前一周,我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显神通,利用多种途径走近它,了解它,如: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文章的吗?你能搜集到有岳阳楼的资料吗?你能找一首熟悉又喜爱的曲子配乐朗诵这篇古文吗?你有哪些独特的记忆方法记住诗中的生字?并要求课内交流时要以中下生优先。
这些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支持,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他们通过找读物图片,上网,逛书城等多角度搜集了有关岳阳楼的资料,作者的生平简介,古文的创作背景等,在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把古文读了又读,轻松过了生字关。
在之后的课内交流中,这部分学生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对内容有了较大的把握,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加上有优先的机会,交流时,他们率先兴致勃勃地向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结合自己的疑难问题倾听他人的意见,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教师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教师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合作学习在当今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术发展,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
在本文中,将探讨教师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一、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要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教师首先需要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他们可以积极赞扬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展示出的优秀工作,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支持。
其次,他们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
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制定明确的合作目标教师需要在合作学习中制定明确的合作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这可以通过明确任务的要求,以及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指导来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和让学生进行互动来推动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以达到共同理解的目标。
同时,教师还可以制定一些合作规则,确保学生遵守并尊重彼此。
三、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有效的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这样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依赖和互补,激发学生的合作潜力。
同时,教师可以定期监督小组的工作进展,并及时提供反馈和支持,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团队的合作来解决。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将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形成有效的团队合作模式。
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合作学习 小学班级如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和分享
合作学习小学班级如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和分享在小学班级中,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和分享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小学班级更好地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和分享。
第一,创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并与学生们一起规划合作学习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分配不同的角色给小组成员,例如组长、时间管理者、记录者等。
通过组内互助和相互支持,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鼓励和奖励合作学习和分享。
教师可以设立奖励机制,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和分享活动。
例如,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竞赛,对表现出色的小组给予鼓励和奖励。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在班级展示墙上,使得学生们感受到分享和合作的乐趣和成就。
第三,提供适当的资源支持。
教师可以为小组提供一些合适的学习资源,如书籍、参考书、网站链接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分享活动。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参观实地、实验,提供真实情境的学习机会。
第四,引导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和成果。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分享会、课堂展示等形式,分享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经验和成果。
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分享的时间,并鼓励学生们充分准备。
这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和提高,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第五,定期评估和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定期评估小组合作学习和分享的效果。
学生可以就自己参与合作学习的体验和收获进行反思和总结,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合作学习和分享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和分享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适当的资源支持、鼓励分享和奖励合作学习,以及定期评估和反思,可以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会分享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品质
学会分享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品质学会分享——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品质分享是一个重要的品质,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善良与慷慨,更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友谊的桥梁。
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学会分享,学生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成长。
本文将探讨学会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几个方法。
一、学会分享的重要性学会分享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分享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在如今的社会中,竞争日益激烈,个人的能力已经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
而学会分享就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一种方式,通过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资源,学生可以与他人互补长短,形成合力,共同实现目标。
其次,分享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从而开阔思维,拓展眼界。
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以此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学生可以得到他人的反馈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后,分享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见,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关心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方法1.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收获和体会。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展示报告、心得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2.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只有教师自己具备分享和合作的品质,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与学生分享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3.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品质。
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
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分享和合作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一环。
它们在学生的个人发展、学习成果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很多学生在面对分享和合作时存在困难。
那么,我们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呢?一、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示范。
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榜样。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合作、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展示积极的合作态度和分享精神来影响学生。
当学生看到教师能够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和知识时,他们会从中学习到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二、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例如,分组让学生一起完成一个研究项目或者合作解决一个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并共同制定目标和解决方案。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分享和互助。
三、提供分享机会分享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可以帮助学生互相学习和成长。
教师可以创造分享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和经验。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课堂展示环节,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中的收获和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或者学习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从中获得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能够借此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合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实操,帮助学生掌握合作技巧。
例如,如何有效地沟通、如何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如何协调和解决矛盾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团队建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学校环境的塑造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重要场所,因此,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对于教会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建立合作与分享的价值观和文化,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团队活动,例如合唱队、戏剧社团等,让学生能够在团队中互相协作、分享和成长。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分享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分享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分享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作与分享,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分享呢?一、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分享的基础。
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舒适,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容易放下心理负担,积极参与到合作与分享中来。
为了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不歧视、不批评任何学生的想法和观点。
其次,教师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流,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质疑,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合理分组合理分组是确保合作与分享顺利进行的关键。
分组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尽量使每个小组的成员在能力和特点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这样可以促进小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帮助,提高合作的效果。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即将学习成绩较好、中等和较差的学生搭配在一起,同时兼顾学生的性格特点,如将活泼开朗的学生与内向文静的学生分在一组。
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通常以 4 6 人为宜。
小组确定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富有创意的名字,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明确任务和目标在学生进行合作与分享之前,教师必须明确地给学生布置任务和提出目标。
任务和目标要具体、清晰、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例如,在进行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如有的小组负责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有的小组负责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有的小组负责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并进行赏析。
让学生在合作中快乐地学习
让学生在合作中快乐地学习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
课改实施以来,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徒有合作的外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学生不具备合作精神,致使讨论不能展开、探究无法探入,不能进入真正意义的合作。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白白地耗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
看不到合作交流的成果。
因此有必要对合作学习的操作策略作深刻的反思和探讨。
而课堂教学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的合作学习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精选内容,提供合作的素材。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于合作学习,而且小组合作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开展。
因此,要精心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作为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当个人难以独立完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中,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感知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时,由于学生个人测量长方面军形的面积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一组数据也难以发现内在的规律,需要合作交流才容易探求长方形的面积,这样,合作来自现实的需要,合作的效果自然也就比较明显。
2、解决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时适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下册“派车” 一课时,有这样的例题:有25人去飞机场,面包车限乘8人,小轿车限乘4人,你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解决问题的习惯的不同,采用的解决方案也丰富多彩。
此时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互相验证、启发,会产生一种“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感觉,从而体验合作交流的魅力。
3、方法、结果容易产生分歧时最值得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及全班的辨析、评判、争论能够引发思维的碰撞,使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在交流中感悟,从而体验合作的价值,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
例如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设计一道开放题:把一个正方形沿一条直线分成两部分,可得到两个怎样的图形?由于学生直观经验的局限,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此时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并通过进一步的讨论深化,能使原有的模糊认识得到澄清,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合作交流的价值。
乐于分享乐于学习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乐于分享乐于学习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乐于分享乐于学习: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精神是一种重要的品质,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促进团队合作意识、鼓励积极互助、培养共享资源的意识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促进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首先需要促进他们对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团队合作的意识:1. 设立小组项目: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项目学习。
每个小组内的成员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项目学习,学生能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合作技巧。
2. 引导学生分享经验: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
通过分享,学生能够相互学习、交流,并且激发彼此的合作意愿。
3. 创设合作氛围: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比如组织合作游戏、激励学生互相帮助和支持等。
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鼓励积极互助学生的合作精神往往通过互助和支持的方式得以展现。
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互助意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并且帮助他们认识到互相关心和帮助对于团队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互助的价值。
2.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倾听训练活动,让学生互相倾听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增强互助和支持的能力。
3.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比如组织学习小组、学长/学姐制度等。
这些举措能够激发学生互帮互助的意愿,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培养共享资源的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具备共享资源的意识,即愿意分享和传授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为了培养学生的共享资源意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强调知识共享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故事讲述等方式向学生说明共享资源的益处。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快乐成长
@吉 林教 育
J ANS OU ■习 I U H ■
让学生 在合 作 学 习 中快 乐威长
江 苏省新 沂 市邵 店镇 明德 小学 朱作梅
随着新课程 的全面铺开 , “自主、 合作、 究 ” 探 的理念 日益深
入 人 心 , 逐渐 转 化 为 教 师 的 教 学行 为 。 并 小组 合 作 的学 习 方 式成 为 学 生 学 习 的主 要方 式之 一 , 体现 出 了积 极 的 意义 。 为语 文 教 作 师 , 该 如何 提 高 学 生 合 作 学 习 的 质 量 , 应 让学 生在 合 作 学 习 中快
保持其教育责任 的同时又尊重学生 , 和学生一起进步 , 达到教学 导学 作 学 习 讲 究和 谐 学 习 及 共 同 发展 , 并 不排 但 除 学 生个 性 发 展 。 是 以尊 重 学 生 的个 性 为 前 提 的 , 为 学 生在 它 因 作 为 教育 对 象 出现 时 , 了怀 有 获 得 知 识 的 欲 望 之 外 , 带有 特 除 还 定 的情 感 去 感 知 世 界 。 作 为 教 师 , 了正 式 的职 能 以外 , 将 越 除 他 ( 小组 竞 赛 , 高 责 任 。小 学 阶 段 是 打 基 础 的 重 要 阶段 , 四) 提 需 要 加 强 读 书和 背 诵 , 养 积 累 的 意 识 、 法 和 习惯 , 阅 读 过 培 方 在 程 中 不 断积 累语 言 , 淀 文 化 。 积 因而 在 读 书 背 诵 之 类积 累语 言 的 活 动 中 以及 口语 交 际 时 ,在 运 用 所 积 累 的表 达 方 法 的 实 践 活 动 中 , 可 安 排 这 种 小 组 活 动 形 式 , 成 员 在 小 组 内互 相 竞 赛 , 便 让 在 竞 赛 中 形 成 良性 的竞 争机 制 , 组 内 的 成 员 需 要 分 工 、 作 , 小 协 自 行 关注 学 习 过 程 和 方法 , 这 一过 程 中不 断 增 进 成 员 的 责任 感 。 在 三 、 当 的指 导 恰 合 作 学 习 使 每 个 学 生 都 能 积 极 主 动 地 参 与 课 堂 教 学 , 促 使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成功和快乐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成功和快乐-----《生活与物理》研究性课程的实践与感悟上海市致远中学施玉芳2006.9一、合作学习是时代的需要现代社会,高度精细的社会分工,带来高度密切的社会合作。
大到“人类基因组”、“‘非典’病源体”等尖端课题的研究,小到生活中一件普通商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合作”。
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而让学生学会合作便成了教育的时代命题。
我们欣喜地看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仅明确写进了“纲要”、写进了“课标”,而且已开始内化成教师的行动。
合作学习如学步的幼儿,蹒跚着向我们走来。
虽然还很稚嫩,但与之俱来的学生个性的张扬、荣辱与共意识的培养,己使课堂多了一分鲜活。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就课堂学习而言,是指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它更多地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出现。
二、课堂教学是学生实施合作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过程。
这种合作与交往,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而合作学习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正是在于知识以外的人的发展。
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共创共生共荣;由于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主动表现、展示才能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在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小组内,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独自承担转向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评价也由过去针对个体转向针对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合作精神。
三、合作学习在《生活与物理》研究性课程中的实践2005学年度,我在初一年级开设了题为《生活与物理》研究型课程,每周一课时,开设四个班级。
我采用了合作教学、同伴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民主开端,创设合作氛围。
第一堂课刚开始,允许同学们随意坐自己想坐的座位,当时学生们感到既兴奋又惊讶,兴奋得是自己可以和喜欢的同伴坐在一起,惊的是在一般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会得到如此“礼遇”,自然就对这门课产生了好感和兴趣,对上课老师产生由衷的感激,当然老师也对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这种民主的氛围,不要随意破坏游戏规则,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同学们欣然应允,事实证明,老师给学生以信任,学生将会以实际行动加倍回报老师。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学习快乐成长(精选)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学习快乐成长(精选)第一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学习快乐成长(精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学习快乐成长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通过交往互动,才能得到发展。
分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司基曾经说过:“在学生心灵深处无处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
”教学中,民主平等,互相合作,尊重信任,共同参与的师生、生生关系,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将小组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个别辅导相结合,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四至六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合理搭配,保障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小组间竞争的公平性。
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体会谈一下如何实施分组合作学习:1.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施展能力:小学生还处于儿童阶段,同伴对他们的影响有时甚至超出老师父母对他的影响。
一个小组内的同学之间很少拘束,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平等的,他们的思维能任意驰骋,一个人的想法可以变为多个人的想法,还可以启迪别人想出不同的方法,每个人充分施展了能力,这样可以从多个方法选出最好的方法,小组内的互助合作发挥出了最大的效应。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首先从生活入手学数学。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教学一开始我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用介绍该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其次,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
合作与分享 让小学生学会与他人共享和协作
合作与分享让小学生学会与他人共享和协作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分享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是培养他们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如何让小学生学会与他人共享和协作。
一、激发小学生的合作意识要让小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首先需要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内外的团队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安排小组作业,让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组织小学生参加团队项目,如学校的运动会或文艺晚会;鼓励学生加入学校的社团组织,与其他同学一起参与各种活动。
二、培养小学生的协作能力协作能力是合作与分享的基础,小学生需要培养有效的协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协作能力。
首先,进行团队合作训练,让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团队精神。
其次,设计协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协作练习,如模拟商店购物或模拟园林景区规划。
三、通过游戏促进小学生的分享精神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通过游戏可以培养他们的分享精神。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分享乐趣和获胜的喜悦。
例如,进行合作拼图比赛,让学生共同完成一幅拼图;进行合作接力赛,要求队员之间紧密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游戏中的分享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分享意识。
四、案例分享与反思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案例分享和反思,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从中学习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例如,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合作项目中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收获和成功。
通过分享和反思,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合作与分享对他们个人和团队的重要性。
五、家庭与学校共同合作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也是培养小学生合作与分享意识的重要环境。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学习。
在家庭中,家长也可以通过分享家务劳动等方式,教育孩子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协作和分享习惯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协作和分享习惯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协作和分享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协作和分享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这些习惯。
一、创建合作学习环境合作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协作和分享习惯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创造这样的环境:1. 鼓励合作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并给予正面的肯定。
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彼此交流、互相协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还能增强他们之间的信任和友谊。
2. 设计合作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任务。
例如,分发一份资料,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共同撰写一篇报告。
这样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学会互相支持和尊重。
3. 提供资源和工具为了促进学生的合作和分享,教师应当提供适当的资源和工具。
例如,提供小组讨论的场所、给予小组使用的教学材料等。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资源和工具分享给其他小组,从而培养他们的乐于分享和帮助他人的习惯。
二、培养分享意识除了创造合作学习环境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
1. 示范分享行为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分享行为的榜样。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主动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或者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此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分享。
2. 探讨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到合作和分享对于个人和团队的价值,从而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合作和分享活动。
3. 定期组织分享活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分享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成果。
例如,每个学生可以在班级里分享自己的特长或者一个成功的经历。
合作与分享 小学阶段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合作与分享小学阶段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小学阶段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在小学阶段,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通过参与各种团队活动和分享经验,孩子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还能够学会与他人分享,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一、课堂合作学习在小学的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合作解答问题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分工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内部的分享,让孩子们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个人的学习成绩。
二、团队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团队活动,例如班级运动会、合唱比赛等。
这些活动需要孩子们集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团队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三、分享喜悦和成果在小学阶段,孩子们需要学会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成果。
例如,在课堂上获得好成绩的同学可以与大家分享学习心得和方法;在团队活动中取得好成绩的小组可以向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成功之路。
通过分享,孩子们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成就,还可以激励他人,并与其他人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四、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应该学会关爱他人,乐于与他人分享。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关爱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活动,例如探访福利院、捐赠物品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认识到他人的需要,并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样的经历能够增强孩子们的同理心和忍耐力,培养他们与他人分享的精神。
五、家庭教育中的团队合作和分享除了学校的培养,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孩子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的重要途径。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与兄弟姐妹共同完成家务,或者参与家庭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分享责任,培养团队精神。
让学生在合作中享受快乐
让学生在合作中享受快乐让同学在合作中享受欢乐新课程主动率先提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陶行知先生也曾谆谆教导我们,"把开发文明宝库的钥匙尽我知道的交给同学'。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需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相互沟通转变单一的师生相互沟通方式,将"老师的指导--同学的自主--小组的相互沟通合作'三个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向相互沟通、多向协作。
这样通过小组相互沟通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同学都参预到问题的争论和对语言的感悟中,使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力量的机会。
同时,每一位同学不仅仅是课程的学习者,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本身已成为了一种学习的资源,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
我在语文的教学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有迷茫,有感悟,现在我结合《索溪峪的野》的教学谈谈指导同学合作学习的体会。
一、创设公平的学习氛围,使合作学习成为可能。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公平、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需要老师、同学合作相互沟通的机会。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相互相互沟通、相互敬重,学习中布满温情与友爱,像课外活动那样布满互助和竞争。
只有这样,才能让同学在学习中感到公平和宽松,才能使他们主动、主动、大胆地进行相互沟通与合作。
首先,我从建立师生之间公平关系入手,为合作学习做精神预备。
老师,作为同学学习的引路人更应当与同学共同参预合作,与同学一起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因此,我总是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参预到课堂中。
发表自己的看法,关心同学解决问题。
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之前,我带领同学进行了关于搜集张家界资料的小组合作。
在合作中,作为一名合作的参预者,我和同学们一起进行资料的收集。
和同学们一起上网阅读;和他们一道做资料整理等。
通过这样的相互沟通与合作,使自己成为同学学习的伙伴。
同学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情愿与我一起争论与解决,也敢于对我的看法提出质疑,师生间进行合作与相互沟通成为了可能。
培养小学生的乐于分享和合作精神
培养小学生的乐于分享和合作精神在当今社会中,乐于分享和合作精神是培养小学生必不可少的品质。
分享和合作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还能促进团队合作、友谊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乐于分享和合作精神,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
一、为什么培养乐于分享和合作的精神重要?分享和合作精神是社会交往中的重要品质,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乐于分享可以加强小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通过分享自己的思想、想法和经验,他们可以更好地互相理解和接纳。
其次,合作是团队合作和协作的基石。
小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互相协作解决问题。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领导力和团队精神。
最后,分享和合作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社交技巧。
他们通过与他人分享和合作,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友谊和亲和力。
这对他们在日后的成长和职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乐于分享和合作的精神?1. 创建积极的学习和分享环境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乐于分享和合作精神,我们可以创造积极的学习和分享环境。
这包括:-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设立小组合作项目,促使学生互相合作,并分享彼此的成果;- 提供展示学生作品的机会,例如学校展览会或班级讲座。
2. 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在培养小学生乐于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兴趣和想法;- 给学生提供分享的机会,例如班级报告、分享会等;-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分享,并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和意见。
3. 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培养合作精神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 设立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4. 提供示范和榜样小学生往往需要示范和榜样来理解和模仿乐于分享和合作的精神。
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与分享精神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帮助教师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一、创设合作与分享的环境要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与分享精神,首先需要创设一个积极的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提供合作学习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比如,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小组项目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答案。
2. 建立分享文化:鼓励学生互相分享知识和经验,可以设立一个“知识分享角”,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写在纸上,放在角落供其他同学拿阅读。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报告,让学生们有机会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成果。
二、培养合作技能合作技能是培养小学生合作与分享精神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培养合作技能的方法:1. 团队建设: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协作、互相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小组游戏或者项目,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领导者、团队成员等。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们可以体验到不同的角色责任和合作方式。
三、分享的重要性分享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关于分享的重要性的观点:1. 帮助他人成长:分享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其他同学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2. 提高学习效果:分享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巩固学习内容。
当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时,他们会对所学内容进行再次思考和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开展合作与分享的实践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与分享精神,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实践活动:1. 合作小组项目: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共同制定一个项目计划并实施。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成功和快乐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成功和快乐-----《生活与物理》研究性课程的实践与感悟上海市致远中学施玉芳2006.9一、合作学习是时代的需要现代社会,高度精细的社会分工,带来高度密切的社会合作。
大到“人类基因组”、“‘非典’病源体”等尖端课题的研究,小到生活中一件普通商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合作”。
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而让学生学会合作便成了教育的时代命题。
我们欣喜地看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仅明确写进了“纲要”、写进了“课标”,而且已开始内化成教师的行动。
合作学习如学步的幼儿,蹒跚着向我们走来。
虽然还很稚嫩,但与之俱来的学生个性的张扬、荣辱与共意识的培养,己使课堂多了一分鲜活。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就课堂学习而言,是指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它更多地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出现。
二、课堂教学是学生实施合作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过程。
这种合作与交往,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而合作学习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正是在于知识以外的人的发展。
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共创共生共荣;由于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主动表现、展示才能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在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小组内,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独自承担转向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评价也由过去针对个体转向针对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合作精神。
三、合作学习在《生活与物理》研究性课程中的实践2005学年度,我在初一年级开设了题为《生活与物理》研究型课程,每周一课时,开设四个班级。
我采用了合作教学、同伴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民主开端,创设合作氛围。
第一堂课刚开始,允许同学们随意坐自己想坐的座位,当时学生们感到既兴奋又惊讶,兴奋得是自己可以和喜欢的同伴坐在一起,惊的是在一般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会得到如此“礼遇”,自然就对这门课产生了好感和兴趣,对上课老师产生由衷的感激,当然老师也对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这种民主的氛围,不要随意破坏游戏规则,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同学们欣然应允,事实证明,老师给学生以信任,学生将会以实际行动加倍回报老师。
中学教育方法:培养合作学习与分享精神
中学教育方法:培养合作学习与分享精神在当今社会,合作与分享精神已经成为人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合作学习与分享精神对于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在中学教育中培养合作学习与分享精神。
一、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首先,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围绕共同的问题或任务展开讨论和交流。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支持。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其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表达、协商和妥协等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模拟公司或团队的任务,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经理、财务、销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和分享。
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如组织分享会、交流会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相互提问、相互解答,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和分享的价值。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最后,教师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合作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机制应该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意识和能力、分享精神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
通过评价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成功和快乐-----《生活与物理》研究性课程的实践与感悟上海市致远中学施玉芳2006.9一、合作学习是时代的需要现代社会,高度精细的社会分工,带来高度密切的社会合作。
大到“人类基因组”、“‘非典’病源体”等尖端课题的研究,小到生活中一件普通商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合作”。
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而让学生学会合作便成了教育的时代命题。
我们欣喜地看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仅明确写进了“纲要”、写进了“课标”,而且已开始内化成教师的行动。
合作学习如学步的幼儿,蹒跚着向我们走来。
虽然还很稚嫩,但与之俱来的学生个性的张扬、荣辱与共意识的培养,己使课堂多了一分鲜活。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就课堂学习而言,是指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它更多地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出现。
二、课堂教学是学生实施合作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过程。
这种合作与交往,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而合作学习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正是在于知识以外的人的发展。
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共创共生共荣;由于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主动表现、展示才能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在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小组内,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独自承担转向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评价也由过去针对个体转向针对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合作精神。
三、合作学习在《生活与物理》研究性课程中的实践2005学年度,我在初一年级开设了题为《生活与物理》研究型课程,每周一课时,开设四个班级。
我采用了合作教学、同伴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民主开端,创设合作氛围。
第一堂课刚开始,允许同学们随意坐自己想坐的座位,当时学生们感到既兴奋又惊讶,兴奋得是自己可以和喜欢的同伴坐在一起,惊的是在一般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会得到如此“礼遇”,自然就对这门课产生了好感和兴趣,对上课老师产生由衷的感激,当然老师也对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这种民主的氛围,不要随意破坏游戏规则,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同学们欣然应允,事实证明,老师给学生以信任,学生将会以实际行动加倍回报老师。
第二步:学生寻找合作伙伴,成立课题小组。
学生按照下表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详见附件一)进行小组活动,选出组长,共同选择课题、课题组名称、课题组成员分工,因为学生是第一次上研究性课程,老师根据实例指导学生确定实施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围绕《生活与物理》这一主题,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了该研究课的实施方案的初稿。
事实证明,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感受了同伴互助的力量,共同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第三步:搜集资料,制作作品。
小组成员根据分工从网上或其它各种途径搜寻课题相关资料,建立课题资料库,同组成员对搜集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归纳,选出与课题相关材料,按分工制作PPT和网页出稿,各组修改并完善作品。
第四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小报、课件、网页、小论文。
其它各组对展示作品进行集体评价,综合各组情况得出各项等第(学生综合评价表见附件二)。
在展示过程中,看着自己小组各作品的展出,大家荣辱与共,每一位小组成员即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作品获得了优秀等第,有的小组很后悔当时为何不再认真些-------,展示的过程即使自己小组团队合作成果的展示,又是向其它各组学习的过程,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也很快乐,大家一起分享着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四、合作学习在《生活与物理》研究性课程实践中的感悟感悟一: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指导,在组织、指导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这一点十分重要。
在我实施的案例中,实施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对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没有实践体验,对合作学习也很茫然,如果教师不加以组织、指导,就会导致学生的合作交流处于放任状态。
我们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但也要注意教师指导的目的和方式,在指导中应力求避免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
在我的案例中,为了做到有的放矢,我设计了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的表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感悟二:开展合作学习目标要求要明确。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集体性的学习,也是一种互助性学习,目的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
如果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学习与小组学习应该结合起来,小组内每个人的学习成果应该有机“整合”,没有共同的目标,没有积极的相互依赖,那只是交流,更谈不上吸收他人的意见进行反思了。
事实上,合作学习必须以参与多方的独立思考为基础。
不是学生或四人、或六人分组进行学习就是合作学习。
如果这样的话,就无法体现出合作学习的价值。
只有建立在学生个体独特的意义建构基础上的共同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在我的案例中,老师按研究性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告诉学生最后小组展示的成果是什么,然后大家按照目标分工合作实施。
实践证明,学生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教师有指导、目标明确,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合作学习的效果。
感悟三: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在我的案例中,一开始就告知学生学习评价的要求(详见附件二),一是评价以小组集体评价得分为组内每个学生的最后等第,二是从课件、小报、小论文等多角度综合评价,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通过成果展示、过程介绍、感受交流等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方法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改进自己的合作学习,通过评价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会合作。
感悟四: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充当的角色: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合作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必要时教师可承担一份任务。
教师还是合作学习实践的管理、监控、调整者;合作学习情况评价的组织者。
在我的案例中,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就碰到了困难,这时,教师主动和这些同学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教师成为其中的一员,避免了那些学生的尴尬和无助,保护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这些同学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很亲切,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实践体会在《生活与物理》研究性课程结束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提高今后教学的实效性,我根据课程的设计作了学生问卷(见附件三),96%学生表示喜欢门课,4%的学生较喜欢。
初一(3)班洪婧文、尹蕊依等同学说,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他们不仅了解了生活与物理紧密相,而且还知道了许多课外的物理知识,最大的收获是体会到了与同学合作的快乐,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
王毅伟同学等同学说,让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团队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欣赏其它小组的作品,成果让大家分享,让他们通过对比、了解不足,然后改进。
张倩云等同学说,这门课的学习不死板,师生关系很密切、平等、和谐,课堂也很开放,畅所欲言、互动多彩。
马诗怡同学说,她遗憾的是自己在小组出力不够,陆钱方等同学说,他们遗憾的是课时太少,同学之间合作的时间太短了,希望下学期继续开设这门课程。
2006学年度,我又在新初一开设了《生活与物理》的研究性课程,通过第一轮的课堂教学实践,在新一轮的教学中我作了改进,为了对同学们的初始情况有一大致了解,有的放矢的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方式,有效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特作了学生初始问卷(详见附件四)。
总之,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非必须的、惟一的形式。
合作学习必须以参与多方的独立思考为基础。
只有建立在学生个体独特的意义建构基础上的共同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与发展方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
为了学全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合作,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分享成功和快乐。
附件一:上海市致远中学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附件二:上海市致远中学研究性课程评价表附件三:上海市致远中学初一年级〈〈生活与物理〉〉研究性课程学生问卷调查姓名年级班级学号性别亲爱的同学:您好!《生活与物理》是初一年级新增设的研究性课程,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已经进行了一个半学期,我们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这门课的一些想法,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这门课程更贴近同学们的实际,提高学习效果。
说明:1、对下列各个问题,你同意的A、B、或C选项写在字母写在()内。
2、有划线的地方可用文字叙述谢谢你的配合!-------------------------------------------------------------------------------------------------1、你觉得〈〈生活与物理〉〉课程中的学到的许多物理物理和生活联系紧密吗?------- ()A、紧密B、较紧密C、一般D、不紧密2、你和同伴一起做实验或讨论问题时,彼此之间配合默契吗?----()A、好B、较好C、一般D、差3、实验课,你觉得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怎样?----------()A、强B、较强C、一般D、差---------()4、上学期集体去参观科技馆、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后,你是否感觉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A、紧密B、较紧密C、一般D、不紧密-------()5、上学期有关科学家生平事迹的介绍的材料,是从哪儿找的?---()A、自己上网查B、在父母的帮助下上网查询C、在同学帮助下D、自己在图书馆找资料E、在课本上查找资料6、上学期电脑小报制作,现在让你选择,你会--------()A、电脑制作B、手工制作C、电脑与手工同时使用--------()7、你是否希望对你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学习?--------()A、是B、不是8、你是否希望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学习?--------()A、是B、不是9、你会不会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而放弃?---------()A、会B、不会C、不知道10、你喜欢老师采用哪一种上课方式?---------()A、老师讲,学生听B、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看老师做实验C、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做实验11、你喜欢《生活与物理》这门学科的上课形式吗?---------()A、喜欢B、较喜欢C、不喜欢D、无所谓为什么?12、这门课的学生最后得分是以学生平时表现、实验完成情况及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的,你喜欢这种评价吗?------- ()A、喜欢B、较喜欢C、不喜欢D、无所谓A、喜欢B、较喜欢C、不喜欢D、无所谓13、你希望其他学科也能类似《生活与物理》这门学科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吗?----------()A、希望B不希望C、无所谓14、你喜欢这门课吗?-------()A、喜欢B、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15、你觉得这门可的最大优点是什么?附件四:上海市致远中学初一年级《生活与物理》研究性课程初始问卷调查班级___姓名___学号___性别___亲爱的同学:您好!欢迎您参加《生活与物理》这门新开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