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会话的语篇分析浅谈

合集下载

英语语篇教学中体裁分析可行性探讨

英语语篇教学中体裁分析可行性探讨

英语语篇教学中体裁分析可行性探讨在英语教学中,体裁分析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体裁分析是指对于不同的语篇,我们需要分析其所属的体裁,并且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来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对于英语语篇教学中体裁分析可行性的探讨。

首先,体裁分析可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学生在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时,需要理解并识别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在阅读新闻报道时,学生需要理解新闻的标题、概要、主体内容和结论;而在阅读科技论文时,学生则需要理解各种专业术语和研究方法。

在体裁分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识别和分析不同体裁中的语言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其次,体裁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不同体裁的写作风格和技巧也是不同的。

例如,在写作商业邮件时,要求简明扼要、语气客观,而在写作小说时,则可以更加随意自由。

在体裁分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不同体裁中的写作要素,如段落结构、语言风格、表达技巧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各种体裁的特点,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最后,体裁分析还可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也会影响到不同体裁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中文环境下,偏爱用比喻和典故进行表达,而在英语环境下,则更加注重简洁和明确的表达方式。

在体裁分析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并比较英语和中文的不同体裁,并提供多元化的文化视角,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及其所在的文化背景,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综上所述,体裁分析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是非常可行的,并且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写作技能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于体裁分析教学的关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挑战性的学习体验。

大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大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容的段落篇章的层次人手 , 分析句子之间、 段落篇章之间的衔接和有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 , 帮助学生达
到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 的信息 ,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 同时逐步培养学生恰 当
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 较好地掌握语言技能并应用语言, 不断提高和积累语言交际能力【 3 J 。
2 .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 交际的能力 教师不只是停 留在语言形式的训练上 , 要从语篇水平上组
织教学 , 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基本功 , 同时 , 培养学生运用语 言材料表达 自己思想感情 的能
力, 把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能力 的培养有机结合 , 逐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 。
学 生 的思维 能力 和创 造能 力 。 ( ) 篇教 学法 对学 生的 影 响 二 语
1 .不适应与恐惧感 语篇教学法强调学生的配合与参与 , 这势必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语言基本功 , 不仅是 语法和词汇, 更重要的是表达和运用能力。但 由于我 国中学生在高中阶段 , 源于高考的压力 , 多数学生英语学 习的重点在于词汇和语法要点 , 对英语的表达和运用能力训练相对较少。这对刚入学的新生是一种挑战 , 面对
沈 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 0— 7 1( :6— 6 ,09 0 ,1 ) 4 4 6 44
Jun lo h n ag A r u ua U i ri (o ilS i c sE io ) 2 0 - 7 1 ()4 4 4 6 o ra fS e yn gi h rl nV sy S ca c n e dt n ,0 9 0 , 4:6 - 6 c e t e i l
种问题 , 势必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
收稿 日期 : , 9 0 - 4 :0 — 2 2 20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Introduction: Discourse analysis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s it allows teachers to understand how language is used in diverse contexts. By examining language not only at the text level but also beyond, educators gain insight into the communicative aspects, which encompass social, cultural, and cognitive dimensions. In this reflection, I will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share my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applying this methodology in the classroom.Importance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Understanding Language in Context: Discourse analysis assists teachers and learners in understanding how language is used in genuine, everyday situations. By analyzing both spoken and written texts, educators can expose the implicit meanings, cultural nuances, and societal norms inherent in language usage.Enhancing Language Skills: By studying discourse pattern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s, such a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Understanding how texts are structured and how ideas are connected can help learners become more proficient communicators.Promoting Critical Thinking: Discourse analysis encourages students 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language use and its impact on communication. By examining the choices speakers and writers make in constructing texts, learners can develop a deeper awareness of language as a tool for persuasion, negotiation, and expression. Foster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hrough discourse analysis, students can explore various cultural perspectives and communication styles. By analyzing texts from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learners can enhance their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nd sensitivity to the ways in which language reflects and shapes cultural identities.Insights and Experiences:Textual Analysis: In my teaching practice, I have found that analyzing authentic texts, such as newspaper articles, advertisements, and conversations, engages students and deepen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use. By deconstructing texts and identifying discourse markers, students grasp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language.Classroom Activities: I have integrated discourse analysis into various classroom activities, such as role-plays, debates, and group discussions. By guiding students toanalyze language use in different contexts, I have observed an improvement in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Assessment Strategies: I have employed discourse analysis as an assessment method to evaluate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analytical skills. By asking them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texts, I assess their understanding,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in context.Conclusion: Discourse analysis is a valuable tool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nabling educators to explore language use in context, enhance language skills, promote critical thinking, and foster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By integrating discourse analysis into teaching practices, educators can empower students to become proficient communicators who can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with confidence.。

浅谈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进 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

彩地 描述 了他 的姐姐王薇在制定旅 行计划时的个人特点 。第一句 里的 S h e h a s o n e s e i r o u s s h o r t c o m i n g 是整段文字 的基调 。 教师可以

语 篇 理 论 及 其 应 用
Wh a t i s t h e s h o t r c o mi n g o f Wa n g K u n ’ S s i s t e r ' . ?根据语 言学家 语篇是指一系列连续 的语段或句子构成 的语 言整 体。语篇分 设 问 : H a l l i d a y和 H a s a n在 1 9 7 6年 出版 的 C o h e s i o n i n E n g l i s h一 书中提 析就是 以语篇为单位来分 析篇 章的布局 , 加深对文章结构 的把 握 , c o h e s i o n ) , 教师 可 以引导学 生找到答案 , 即紧 注重句子 、 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连贯关系及作者的写作技巧 , 从而更 出的语义衔接理论 ( 接着 的第二句 S h e c a n b e r e a l l y s t u b b o r n 。接下来 的文字表面在叙 好地把握文章的 主题和作者 的意 图。我们应抓住高 中生认 识过程 实则通过 作者 本人和姐 姐 Wa n g We i 的不 同 的规律 , 由易 到难 、 由浅入深地 实现高 中英语 语篇教学 , 顺利 完成 述有 关旅行 的话题 , 行为方式来生动地说明第 二段 的开头一句 。 所以, 教师可以继续启 《 普通 高中英语课 程标准》 中所规定 的关 于读写能力方 面和语 言语 发学生找 出哪些细节描写了 Wa n g We i 的固执 己见。最后 , 教师进 篇知识方面 的 目标任务 。 行 总结 : ( 1 ) A l t h o u g h s h e d i d n ’ t k n o w he t b e s t w a y …s h e i n s i s t e d 二、 语篇 理论在 高中英语教学 中应用的具体 实例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教学

立学习的 , 词语 的意义是在与其他 意义组合 中而存在 的 ; 且 而
掌握了句子结构未必就能 掌握 意义 和用 法 , 句子 的意 义不 是

个个词的意义累加起 来 的。解 决这 些问题 , 需要 我们 将 就
语篇意识 引入到英语 教学中 , 培养学生 的语 篇分析能力 , 文 本 就语篇的定义、 篇章结构分析 、 实践对语篇教学 的要 求 以及 在 教学中如何 实施 语篇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
逻辑联 系语 ( 连接词 ) 。不管采用何种分类 , 都大同小 异。
观点理论——定义理解——举 例说明 ;
观点理论— —阐述重要性—— 具体做法 ; 事物——优 点 ( 缺 点 ) 或 ——缺 点 ( 优 点 ) 或 ——结 论
看法 ;
代: 名词性替代 、 动词性替 代、 小句 性替代 等 ( 引语替 代 、 件 条
事物— —他人不 同观点——作 者用事实驳 斥— —作者 自 己的看 法 ;
人 物— — 成 就 贡 献 — — 成 长 背 景 — — 个 性 爱 好 。 二 、 篇 分 析 语
替代 、 情态替代等 )连接 : 、 ; 加合 转折 、 、 因果 时间 ; 详述 、 伸 、 延
增强等 ;2 词汇衔接手段 , 括重复 ( () 包 连续重复 和间 隔重 复 )
词、 短语 、 小句等 ; 同义词 , 反义词 ; 上下位词 ; 配。黄 国文 j 搭 在《 语篇分析概要》中把衔接 手段 分为 语法衔 接手 段 ( 应 、 照
事 物— — 发 展 过 程 — — 结 果 成 就 ;
的、 相互联系的语段 或句 子构成 的语 言整体 。语 篇不 论 以何
种形式出现 , 都应合 乎语 法、 衔接 自然 、 义 连贯 。衔 接和 连 语 贯是语篇分析的重要 手段 。衔 接是词 汇和语 法方 面 的手段 , 根据 H ldy&H sa a ia l asn的分类 , 衔接 手段可 细分为 : 1 语 法 () 衔接手段( 结构 和逻辑 的) 包括照应 : 照应、 , 人称 指示照应 、 比 照照应等 ; 省略 : 名词性省 略 、 动词 性省 略、 句性 省略 等 ; 小 替

英语中的语篇分析技巧知识点

英语中的语篇分析技巧知识点

英语中的语篇分析技巧知识点语篇分析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运用语言,并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语篇分析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知识点,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主题句和段落结构主题句是段落的核心句子,它通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来表达段落的中心思想。

通过找到主题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段落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式。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或句子来判断主题句的位置,并从中推测段落的主旨。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段落的结构,包括并列、转折、因果等关系词的使用,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排列等,来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段落的含义。

二、词汇的重复和替代在语篇中,重复和替代是常用的手段,它们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流畅。

重复指的是在文章中多次出现相同的词汇或表达方式,通过提供额外的信息或强调某一观点来起到强化作用。

替代则是用一词代指另一词,以避免过多地重复使用同一个词汇。

理解重复和替代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并顺利进行语篇分析。

三、关联词的使用关联词是语篇中起着连接作用的词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有并列连词如"and"和"but",递进连词如"moreover"和"furthermore",转折连词如"however"和"though",因果关系词如"because"和"as a result"等。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关联词的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

四、句子结构的分析句子结构对理解语篇起着重要的作用。

英语中的句子结构多样且灵活,包括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和从句等。

在语篇分析中,我们需要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修饰语的使用和从句的引导词等。

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在深入研读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后,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感受到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我对语篇分析的本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它不仅仅是对文本表面的解读,更是对文本深层含义、结构和功能的探究。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语篇分析,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逻辑关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其次,我意识到书面语和口语在语篇分析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实际交流中,它们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此外,我对语篇中的微观结构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词汇和语法在构成有意义的语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衔接和连贯,使句子和段落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文本。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微观结构,帮助他们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最后,我对书面语篇和口语语篇的分析方法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

无论是分析书面语篇还是口语语篇,我们都需要关注其结构、功能、语境等方面。

在书面语篇分析中,我们需要关注其标记特征、小句的意义和分类等;在口语语篇分析中,我们需要关注其语用学理论的应用、话语分析和交际理论等。

这些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语篇。

总的来说,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英语教学。

它让我意识到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因此,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实现有效的交流。

功能语篇分析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功能语篇分析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语篇体 裁根 据不 同的 目的体 现 出 篇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 的不 同层 面指导 篇构 建系统功能语法 的 目的就是为语篇分 的可见 ,
0● 00● 00 ● 00● 00● O 0● oo● 00 ●o 0● o0● oo ● oo● oo● oo ● o0◆ oo◆ o o● 00● oo ●0 0● o0◆ 00 ● 00● 00● 00 ● o0● o0● 00 ● o0● oO● 00● 00● oo● o0● 00 ● oo● 0o● 00● oo ● oo● oo● oo● 0o● oo● o0● oo ● oo● o0● o0 ● o
语 旨和语式 , 目的 , 它 角色扮演 。教师主要 围绕着这 四种形式 开 进行 口头交 际 的能力 。因此 , 本文 从实 践 语篇体裁 就是语 场 ,
的角度探讨如何运用功能语 篇分析指导大 解释 了交 际双方在具体的语境 中运用语言 展 口语教学 , 但却 忽视 了 口语语 篇 功能 的 学英 语 口语教学一功能语 篇分析与 口语语 的 目的以及他 们如何组织语言 以达到其 目 特征 。因此 , 借 助 于系统 功能语 言学 的语
s y s t e mi o t i c s ) 的观 点来 看 , 机融合 的关键 , 它 也是 培养学 生英语 口语 传统 的英 语 口语 教 学 主要 是 以教 师为 中 从 系统符 号学 (
心, 利用 以书面语 为基 础所 使用 的理想 化 语篇生成所 涉及的的系统分别位于三个符 应用能力 的主要途径之 一 。通常 , 教师作
教 学
系统语 言学认 为 , 语 篇 的构 建要 受到

者: 安徽 三联学 院; 安徽 , 合肥 , 2 3 0 6 0 1

语篇的对话性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篇的对话性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何 不完 全受 句子 语法 约束 的在 一定 语境 下表 示完 整语 义 的 自然 语
为基 本 单 位 ,从 语 篇 的 整体 出发 ,对 文章 进 行 分 析 、理 解 和评 用 来 描 述 人 。 ”
甲 : “ 圣 经 》上 说 :人 如 其 名 。《 伯 斯 特 大 词 典 》也 《 韦
清楚完整 地表达 这个语 义 , 作者采用 了例证和进一 步列举 等方法, 清
便他 的论点 能得到充 分 的理 解 。 让我 们假想 两人在 阅读理解 以上语
那 么什 么是语 篇 呢 ?语篇 ( i or )指 的是实 际使 用 的语 晰地 表述 了 “ ds us c e 名字 不仅 可 以用 来 区分人 们 ,还可 以描 述人们 ” 以 ,
高教论坛
语篇 的对话性分析对英语教学 的启 示
李 慧
( 南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湖 南 长 沙 4 0 0 ) 中 1 0 4
摘 要 :语篇是语 言交际中表达语 义的超 句单位 ,其构成具有对话性特征。通过对语 篇这一特 性的分析和研 究,强调在英
语教 学中注重对语篇 的对话性分析将有助 于学习者英语读写 能力及应用 能力 的提 高。 关键词:语篇;对话 性;英语 教学
英 语教学 要重视 语篇分 析 , 能让学 生准确 把握一 篇文章 的脉 络和 对 名 字作 了如下 定义 表达 某种 特点 的一 个或 几个字 , 才 这种 特点 被 寓 意 ,并 在很 大 程度 上促进 学 生 的写作 和听 说能 力 的提高 ,激 发 认 为反 映 了某人 或某 事 的本质 , 或描 述 了某人某 事 , 常表示 嘉许 或
上 面这 个语 篇 是许 许多 多 个具 有对 话性 特 点语 篇 中的一 个 ,

英语会话的语篇分析浅谈

英语会话的语篇分析浅谈

英语会话的语篇分析浅谈[摘要]语篇分析是一门蓬勃发展的年轻学科,正逐渐成为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应用话语分析理论研究英语会话,可以了解人们怎样用语言来交际,分析会话中的话轮替换结构、会话中的毗邻应对,会话的主题、会话的开始语和结束语及会话中的修正问题对英语教学大有裨益。

[关键词]语篇分析话轮替换毗邻应对修正现代语言学家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关系系统,确切地说是相互关系的系统总和,他们开始认识到对语言的研究不应局限在句子层面,不应只研究人为产生的句子,而应超越句子的范围,研究句子在语篇中的作用,研究用于实际交流的语言。

因此便产生许多语言分支,其中之一是语篇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人们怎样运用真实的语言。

会话是口头语言的最常见形式,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将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会话中的话轮替换结构话轮替换是指发话者和受话者不断交换所扮演的角色,即发话者变为受话者,受话者变为发话者。

会话中的会话者有一条潜在的自然遵守的规则;每次至少有一方,但又不多于一方在说话,如有多人或无人发话,便会有人来挽救局面。

正在讲话的人可运用多种方法来选择下一位说话人,他可以通过提问、请求等方式来选定下一个讲话人,由他人自己做出选择,也可以用一些非语言方法,如面部表情、声速、音高、手势等可以用来暗示下一个发言人,受话人一般有能力识别这些方法,并适当的接续上自己的应答。

这些技巧都可用于教学中。

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点名、提问、诱导式的话语来鼓励学生接受话轮。

学生接受话轮的意向也是进行教学评估的一种好方法。

接受话轮的快慢、意愿可表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所讲内容的感兴趣程度。

在学生回答完全之后,教师应马上“捡起”话轮,回应一些表扬、赞美的话。

这样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促使他们和老师配合,积极地发言。

传统的课堂模式也应进行改革,打破原先老师统领课堂学生按序接受话轮的局面,更多增加了学生的自由讨论。

总之,对课堂的话轮体系规定限制越少,就越容易产生自然的话轮替换。

浅谈语篇分析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浅谈语篇分析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浅谈语篇分析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篇分析是指对一段完整的语言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素材中的语言信息和文化背景,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语篇分析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章结构:学生需要了解一篇文章的组成结构,即标题、导语、正文、结论等部分。

这些部分的组合方式会影响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

2. 语言表达:学生需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用词、语法结构等。

这些方面直接影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通过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表达能力。

3. 语篇意义:学生需要进一步通过语篇分析了解文章的意义和文化背景。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提高其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

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培养其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尽可能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不断深化语言学习,并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第一篇: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单句而忽略语篇,根据语篇分析理论,教师应从语篇的宏观角度出发,分析文章的信息结构、句际关系和句内含义、话语标记语,以及对语篇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学中兼顾局部与整体,使学生最大限度获取语篇中的完整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篇语篇分析一、引言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大学英语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培养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更注重英语的词汇搭配和单句的分析与理解。

学生的词汇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充,但不一定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学生对语篇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未得到提高。

研究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语篇教学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与大学英语的教学宗旨不谋而合。

二、语篇分析理论传统的英语教学多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 Approach)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从单个的生词或短语着手,以单个的句子为单位,对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意义进行分析,忽略了对篇章信息结构、衔接手段和话语标记的分析。

事实表明,仅仅停留在单词意义和语法结构的层面,不足以正确理解句子和文章的含义。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语篇意识,引领学生从更高层次的语篇、语境的角度来解读课文。

所谓语篇(discourse),是指“高于句子或小句的语言单位”(Stubbs,1983:1)。

语篇可以是短短的几句,也可以是篇幅很长的篇章。

语篇分析是现代语言学借助行为科学、认知语言学、哲学、信息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们逐渐意识到语篇的重要性,出现了两个并列的术语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和text linguistics(语篇语言学),两者意义基本相同。

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语境与话语分析

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语境与话语分析

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语境与话语分析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语境与话语分析论文关键词: 口语教学语境话语作用论文摘要:本文从应用的角度阐明了语境与话语分析的关系,在陈述语境的特征的基础上用大量的例证说明了语境对话语分析的作用。

布朗(G.Brown)和尤尔(G.Yule)在《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中指出,“话语”是说话者或者作者在某个语境中把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用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实现自己的意图,即“话语分析”是对使用中语言的分析。

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意义。

所以荷兰语言学家冯·戴伊克说:“要全面描写话语,就不能把它看成孤立的、抽象的语言变体,而应该将话语和语境联系起来分析。

”而职业高中的英语的应用性就更需要正确了解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所在。

一、语境及其特征1.语境。

语境是指言语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所处的情景,即对话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产生直接影响的那些要素。

根据组成要素的不同,语境可分为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两类。

广义语境包括:(1)语言语境,即字、词、句等的前后可帮助确定其意义的上下文。

(2)情景语境,指发生言语行为时实际情况,其中还包括参与者的主观因素:性别、年龄、职业、程度、情趣、心情等。

(3)语境,是指某种语言赖以根植的里人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狭义语境包括:(1)上下文。

(2)感知情景,即能见到或感觉到的事物。

(3)交际双方共知的'情况和共同的生活经验。

2.语境的特征。

广义和狭义的语境只说明语境的范围,并不说明语境的特征,而后者对语境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Hymes曾明确指出语境应具备以下特征:在言语行为中,必须有输出方,即讲话人或作者,同时还要有接受方,即听话人或读者。

在特定的交际活动中,具备有关输出方的知识能使接受方推断出对方可能要讲的内容。

假定讲话人的身份为发言人、教师或孩子的母亲,听话人为记者、同事或小孩子,基于以上知识,我们能大体推断出他们的会话方式和大概内容。

浅析语篇分析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语篇分析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语篇分析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是一种研究语言使用的方法,它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语言使用的文本来了解其意义和功能。

在翻译中,语篇分析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把握原文的语言特征和风格,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翻译。

其次,语篇分析可以帮助翻译者理解原文的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是一篇文本的组织方式,包括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等。

通过对原文的语篇分析,翻译者可以找到不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关键词、转折点等,在翻译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段落分割和调整,使译文更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语言特点。

此外,语篇分析还可以帮助翻译者把握原文的语言风格和特点。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这些特点在语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通过进行语篇分析,翻译者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原文的语言风格和特点,按照中文读者的习惯和语言特点进行翻译,使译文更加通顺、自然和易于理解。

最后,语篇分析还可以帮助翻译者优化译文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原文的语篇分析,翻译者可以找到语言使用上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修改和优化,使译文更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情感表达,达到传递原文信息的最佳效果。

总之,语篇分析在翻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把握语言特征和风格,更加准确地进行翻译,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

浅谈英语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英语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思 想 。 学 生 在 阅 读 中 应 该 特 别 注 意 代 词 、 介 词 、 连 词 、 副 词 以 及 其 他 一 些
文 化 背景 知识 ,
语 篇 的 关 联 与 衔 接 进 行 探 讨 , 这 对 培 养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和 阅读 能 力起 着 重要 的 作 用 。
1 语 篇 分析 的 内容
从 整体 上 把握 文 章 的主 题 、 脉 络 ,它 是 语篇 教 学 的宏 观 方面 ,那 么 ,词
汇 的 衔 接 、句 与 句 、 段 与段 之 间 的 联 系就 是它 的 微 观 方 面 也不 可 忽 视 , 没 有衔 接 就 没 有 好 的 语 篇 。 同样 ,好 的 语 篇必 然 反 映 自然 完美 的 衔 接 。 学生 在学 习中 不仅 要能辨 认 出衔接 ,而且 要能 主动 创造 出类似 的 衔接 ;教 师在教学 中应有意 识地引进 语篇衔接的 概念让学 生有意识地 去体会它们 的各 种功 能 ,从理 论 上 引导 他们 尽 可 能地 实 现 语言 的 各种 功 能 通过 语篇 分析 进行 阅读 教学 , 可以使 学生 从理 解和 掌握 基础 语言现 象 所表现 的 交际功 能 ,并从 语 言的 交际 动态环 境 中掌握 基础 语言 现象 。 语篇 分析能 引导 学生 通过 语法 分析 词汇 衔接关 系 、 掌握 句与 句、段 与 段之 间的 联 系 。通 过分析 句 与段之 间 的意义 上的联 系, 把握 全文 的篇 章主 题和 中心
1 it r o ss s o u c s i n o t r e n o o f l e io e H so y c n i t f a s c e so f s o is a d c l r u p s d s
语 篇分 析 就是 从 表达 完 整 确切 意 义和 思 想 内容 的 语段 篇 章 的结 构 人

浅谈语篇分析视角下英语翻译及其应用

浅谈语篇分析视角下英语翻译及其应用

浅谈语篇分析视角下英语翻译及其应用翻译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原文进行语篇分析,具体包括:分析语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把握整个语篇的思想脉络;分析语篇的情景语境,即语篇产生的语言环境,如事件、场合、时间、地点、人物的活动及其角色关系,语篇所反映的人物的地位、身份、态度、动机以及社会、文化、时代、历史背景等等;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

根据这些分析的结果,译者在目的语的语言资源中进行选择,通过一个个语言结构来重构语篇。

1、语篇分析的涵义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在目前国内教学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阅读教学和翻译教学。

它指的是从课文的篇章结构人手,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把握全文的主体和中心思想,从而“纲举目张”,正确理解课文的细节以及语法难点。

在翻译教学中强化语篇分析,有助于学生突破宏观理解的障碍,使他们养成结合语篇乃至上下文语境去理解所译句子的句法特征及语义类型的习惯,从而为明白、晓畅的译文铺平道路。

在针对性的翻译教学中,语篇分析能帮助学生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让他们从总体上了解各段落的要旨乃至整个语篇的组织和结构特征,抓住中心思想,理清各段落之间的关系,尤其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及语义关系,从而确保对原文的正确理解。

2、英语翻译中语篇分析的重要性翻译者在分析了源语语篇的外在要素和内在要素之后,也了解了源语语篇“在文化中的功能”,就应当比较容易产出一个符合翻译任务要求的译语语篇。

因为在语篇分析过程中,翻译者不仅了解了源语语篇的特点,也同时形成了对译语语篇的相当明晰的设想。

当然,此时的设想还是暂时的,因为在他写出译语语篇的过程中,肯定还会作某些变动。

语篇分析使翻译者看到了影响翻译的方方面面,使他有可能依照译语语篇的功能要求,决定哪些源语语篇的因素、特点真正重要。

必要时,将源语语篇的特点按照译语语篇的功能要求排出等级序列(重要性级别)。

只有在此时,翻译者才可以作出实事求是的决断,什么在译语语篇中可以省略或删除,什么必须补充进去。

听力语篇中会话结构的语用分析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听力语篇中会话结构的语用分析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听力语篇中会话结构的语用分析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作者:王艺霏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30期摘要:从语用角度研究会话结构是通过探索自然会话的顺序结构揭示会话构成的规律,解释会话的连贯性。

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听力语篇的会话结构进行分析,阐释不同形式的会话局部结构体现出的语用功能,帮助强化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语用教学的意识,培养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关键词:会话结构会话分析 CET4 CET6 英语语用教学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得以体现。

近几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下简称CET4、CET6)改革,不断增加听力题型的占比,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版)》,听力题型占卷面总分的35%,并且新增设了大学英语四级口语考试。

这一系列转变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前单方面注重于英语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已难以满足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所规定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强语用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在语用学领域,会话分析的中心任务之一是通过互动式会话活动解释人们的社交能力或言语交际中的互动能力,包括会话的组织结构能力、社交文化能力、策略能力等。

本文以CET4和CET6中的听力会话材料为例,阐述语用学视角下的会话结构分析,以期对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有所启示。

一、会话分析研究会话分析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会话或谈话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互动式会话的生成和理解问题;揭示会话的组织结构。

最早进行会话分析研究的学者包括美国社会学家Schegloff,Sacks和Jefferson。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他们从大量的真实语言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模式,从中探索自然语言的构成规律。

浅析小学英语会话语篇的特征

浅析小学英语会话语篇的特征

浅析小学英语会话语篇的特征发布时间:2021-12-07T08:55:32.697Z 来源:《素质教育》2021年9月总第391期作者:蔡维艳[导读] 对话篇类型及其特征把握不到位,导致教学设计与语篇类型结合不紧密,不能凸显语篇特征。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码头小学224300摘要:小学英语教材中会话类语篇较多,会话类语篇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别语篇的特征,教师抓住会话类语篇的特征进行文本解读,能够优化教学设计,既有利于学生掌握该模态语篇的特征,也有利于学生在把握文本结构的基础上阅读其内容、探究其主题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会话类语篇文本解读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中学英语教师聚焦语篇教学研究,积极开展语篇分析视角下的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教科书译林版《英语》(以下简称译林版《英语》)三至六年级八册教材共六十四个单元,每单元的第一个板块是Story time,大多数单元的这个板块是一个围绕单元话题的会话类语篇。

不少小学英语教师对教材中Story time板块的处理偏重于语篇传递的信息和承载的知识,忽略语篇类型和语篇特征,使会话类语篇与独白类语篇的阅读教学没有明显的区别。

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语篇解读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对话篇类型及其特征把握不到位,导致教学设计与语篇类型结合不紧密,不能凸显语篇特征。

本文例述译林版《英语》会话类语篇的特征,以优化教学设计。

一、语篇解读的内涵《新课标》指出,研读语篇就是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并建议教师从what、why、how三个方面解读语篇:what指语篇的主题与内容是什么;why指语篇的深层涵义是什么,也就是作者的意图、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什么;how指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就是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

在语篇解读过程中,教师应从语篇的整体入手,层层剖析,解读内容、写作手法、作者的意图等,突出解读主题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会话的语篇分析浅谈
[摘要]语篇分析是一门蓬勃发展的年轻学科,正逐渐成为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应用话语分析理论研究英语会话,可以了解人们怎样用语言来交际,分析会话中的话轮替换结构、会话中的毗邻应对,会话的主题、会话的开始语和结束语及会话中的修正问题对英语教学大有裨益。

[关键词]语篇分析话轮替换毗邻应对修正
现代语言学家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关系系统,确切地说是相互关系的系统总和,他们开始认识到对语言的研究不应局限在句子层面,不应只研究人为产生的句子,而应超越句子的范围,研究句子在语篇中的作用,研究用于实际交流的语言。

因此便产生许多语言分支,其中之一是语篇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人们怎样运用真实的语言。

会话是口头语言的最常见形式,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将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会话中的话轮替换结构
话轮替换是指发话者和受话者不断交换所扮演的角色,即发话者变为受话者,受话者变为发话者。

会话中的会话者有一条潜在的自然遵守的规则;每次至少有一方,但又不多于一方在说话,如有多人或无人发话,便会有人来挽救局面。

正在讲话的人可运用多种方法来选择下一位说话人,他可以通过提问、请求等方式来选定下一个讲话人,由他人自己做出选择,也可以用一些非语言方法,如面部表情、声速、音高、手势等可以用来暗示下一个发言人,受话人一般有能力识别这些方法,并适当的接续上自己的应答。

这些技巧都可用于教学中。

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点名、提问、诱导式的话语来鼓励学生接受话轮。

学生接受话轮的意向也是进行教学评估的一种好方法。

接受话轮的快慢、意愿可表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所讲内容的感兴趣程度。

在学生回答完全之后,教师应马上“捡起”话轮,回应一些表扬、赞美的话。

这样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促使他们和老师配合,积极地发言。

传统的课堂模式也应进行改革,打破原先老师统领课堂学生按序接受话轮的局面,更多增加了学生的自由讨论。

总之,对课堂的话轮体系规定限制越少,就越容易产生自然的话轮替换。

一次会话至少包括双方的一轮发话,一前一后的话段是邻接的,联系紧密并互为条件。

他们由会话的双方分别说出,如会话的一方先进行问候、提问、警告、威胁、道歉、抱怨、邀请等,另一方则根据情况作出合适的反应。

毗邻应对中存在着一些文化因素,如打招呼,在不同文化中,对其发生的场合、时间、用语都有不同的规定,学习者应注意这些文化差别,为每个始发语做出地道的、恰当的回答。

毗邻应对还可帮助语言学习者改变在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会话时的被动局面。

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一味的提供应答语,将会话的始发权都让给了别人。

掌握了毗邻应对的结构和特点之后,语言学习者应试着运用一些方法改变这种局面。

三、会话的主題,即会话中的核心事件
话题的选择是由参与者通过相互协商来实现的。

话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应使会话中的每个人都感兴趣。

学习者应扩大知识面,努力为会话提供有趣的话题,好的话题能够使每个参与者发表见解,加入到谈话中来,学习者也应了解西方人避讳的话题,以免造成会话中的尴尬局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初始阶段应给学生一些供讨论的指定话题,随着词汇的增多,语法规则的掌握,学生可尝试一些自己的话题。

四、会话的开始语和结束语
它们随着会话的参与者和会话的场合而改变。

他们还受一些社会风俗的影响。

毗邻应对中的问候语经常用做会话的开场白,询问近来发生的事件也是开始会话的好方法:How arc you getting al-ong these days?征求对方对某件事的见解常见于会话的开始:What do you thinkofthe film?关于会话的结束有着很多固定的语言模式:Good bye!Give my bestregards to your parents.会话的结束是水到渠成、自然的过程,为了不显突兀,学习者应掌握一些技巧,它可以暗示自身的原因——“I have got to go”,也可从对方的角度找结束谈话的借口:Well,it istoo late,I do not want to keep you any Ion-ger.
自然的会话是一些不经事先准备的临时发生的过程,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这就需要修正。

修正分为他人修正和自我修正。

学习者应学会一些请求修正的暗示方法,如目光从讲话人面部移开,重复未听懂的话,这样可以使他人更好的帮助自己纠正错误,从而有效的提高英语水平。

在不断改进过程中,也应注意避免错误的重复出现,从而使会话过程顺利畅达。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重复、疑问等方式来指出学生的错误,可以让学生帮助修正,在学生感到不解时再由老师修正。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多种修正方法兼容并用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总之,会话分析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间、团体间及个人间的交流不断增多,因此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也就越发重要。

在这一领域将有更多的新发现和新理论产生,它们也将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