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人员密集场所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农贸市场新冠疫情管理制度

农贸市场新冠疫情管理制度

农贸市场新冠疫情管理制度一、市场入口管理1. 设立专门的市场入口,并设置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市场的人员进行体温筛查,发现异常者立即上报并引导至隔离区域。

2. 所有进入市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市场方应准备一定数量的口罩,供未佩戴口罩的顾客使用。

3. 入口处应配备消毒液,要求所有人员进行手部消毒。

二、市场内部管理1. 市场内各摊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人员密集。

2. 定期对市场内的公共设施和摊位进行消毒,特别是经常接触的物品如购物篮、秤等。

3. 鼓励摊主和顾客采用无现金支付方式,减少接触传播风险。

4. 对于肉类、海鲜等冷链食品,要求摊主提供产品的来源信息,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

三、市场通风与卫生1. 确保市场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

2. 加强市场卫生清洁工作,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3. 增设垃圾桶,分类收集垃圾,并定时清运。

四、市场人员健康管理1. 摊主及工作人员应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就医。

2. 定期对市场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 鼓励摊主和工作人员接种新冠疫苗,提高免疫力。

五、应急处理机制1. 市场应制定详细的疫情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2. 建立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的紧密联系,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响应疫情变化。

3. 对于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后续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毒工作。

六、宣传教育1. 在市场显眼位置设置疫情防控宣传栏,发布最新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指南。

2. 利用广播、横幅等方式,加强对市场的疫情防控宣传,提醒市民注意个人防护。

七、监督与考核1. 市场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对于不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摊主和顾客,市场管理部门应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等。

新冠疫情期间的公共场所防控措施

新冠疫情期间的公共场所防控措施

新冠疫情期间的公共场所防控措施在新冠疫情期间,公共场所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该话题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公共场所人员限制为了减少人员密集程度,公共场所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人员流动。

首先,可以通过在线预约系统来安排人员进入公共场所的时间,有效控制人数。

其次,实行分时段入场制度,比如早晚高峰期限制人流量,不同时间段分别安排入场。

另外,确定场所的最大容纳人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做好人员统计,一旦达到人数限制,及时停止入场。

二、公共场所的通风与消毒通风和消毒是有效控制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

公共场所应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作,不断更新空气过滤器。

同时,注重开窗通风,增加新鲜空气的流动。

此外,对公共场所的桌椅、扶手、门把手等常接触物表面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毒滋生和传播。

三、公共场所的人员防护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口罩、戴手套、洗手等。

同时,应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确保其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此外,为方便人员防护,公共场所应设置洗手间、消毒液站点等,并加强对人员的健康检测,如体温检测等。

四、公共场所的信息宣传公共场所应加强对公众的信息宣传,提高大众的防控意识。

可以通过公共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发布疫情防控相关知识,提醒人们遵守防疫规定,嘱咐大家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

此外,公共场所还可以利用LED屏幕、电子显示屏等实时发布疫情信息,引导公众避免疫情传播风险。

五、公共场所的排队管理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公共场所应当采取排队管理措施。

首先,可以设置指示牌、地面标志等,确保人员间的安全距离。

其次,可以引导排队进行预约或提前线上完成办理,减少等待时间和人员数量。

另外,要加强排队秩序管控,避免人员挤压和混乱现象。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期间的公共场所防控措施应当包括人员限制、通风与消毒、人员防护、信息宣传以及排队管理等方面。

只有全面实施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公共场所的感染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重点场所封闭管控措施方案

重点场所封闭管控措施方案

重点场所封闭管控措施方案引言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了有效遏制病毒的传播,重点场所的封闭管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防控措施。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重点场所的封闭管控措施方案,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一、重点场所的分类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将重点场所分为以下几类:1. 医疗机构:包括定点医院、诊所、卫生院等。

2. 学校和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

3. 交通场所:包括火车站、机场、长途汽车站等。

4. 商业场所:包括超市、商场、餐饮店等。

5. 居民小区:包括住宅小区、楼栋等。

6. 社区服务中心: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养老院、福利院等。

二、重点场所的封闭管控措施1. 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以下管控措施:- 加强咨询和排查:将建立疫情防控咨询台,对前来就医的人员进行问询和体温检测。

- 增加隔离病区:为疑似病例和确诊患者设立特定的隔离病区,与其他患者相隔离,以避免交叉感染。

- 提升防护设施:提供充足的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学校和教育机构,应严格执行以下管控措施:- 延长寒假: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适时延长学校寒假,减少人员流动。

- 强化教育宣传:加大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向学生和教职工普及病毒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内容。

- 暂停大型集会:禁止学校内举办大规模集会、活动,避免人员聚集。

3. 交通场所在交通场所,应严格执行以下管控措施:- 增强通风设施:保持火车站、机场等交通场所的良好通风,减少病毒聚集。

- 加强消毒工作:加大对交通工具、候车室、检票口等场所的消毒频次,确保卫生环境。

- 增加防控人员:加强交通场所的安保力量,提供流动防控咨询服务,确保旅客的健康与安全。

4. 商业场所在商业场所,应严格执行以下管控措施:- 控制人流量:根据场所面积和疫情防控的需要,限制商业场所的人流量,防止人员过于密集。

- 增加消毒频次:加大对购物车、购物篮、收银台等频繁接触的物品的消毒频次,确保卫生。

商业经营场所疫情联防联控管理制度(3篇)

商业经营场所疫情联防联控管理制度(3篇)

商业经营场所疫情联防联控管理制度一、场所管理1. 建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设立专人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2. 接入健康码系统,要求员工和访客必须进行健康码扫码,准入后方可进入场所。

3. 对员工和访客进行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者及时排查。

4. 配备充足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提供给员工和访客使用。

5. 加强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 常规消毒,特别是频繁接触的地方,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要定期进行消毒。

7. 进行定期巡查,确保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执行。

二、人员管理1. 员工健康管理:要求员工每天记录体温和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

2. 限制外来访客,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3. 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严格管理人员出差和外出,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和流动。

5. 员工假期管理:要求员工如有近期接触或到过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情况,须居家隔离并报告公司。

三、公共区域管理1. 设置消毒站:在公共区域设置消毒站,提供消毒液供人员使用。

2. 划定人员密集区域,避免人员聚集和拥挤,保持社交距离。

3. 提供防护用具:为公共区域的人员提供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4. 加强公共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增加消毒频次。

5. 启用在线预约系统,控制人员流量,避免过度拥挤。

四、食品安全管理1. 食品员工健康管理: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监测,并保证员工佩戴口罩。

2. 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教育和培训。

3. 增加食品安全监测频次,加强对食品原材料和加工过程的监督检查。

4. 加强食品接触物的清洗和消毒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商业经营场所疫情联防联控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根据企业的规模、行业属性和地区疫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补充。

商业经营场所疫情联防联控管理制度(2)一、背景介绍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爆发给全球范围内的商业经营场所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疫情期间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通用5篇)

疫情期间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通用5篇)

疫情期间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通用5篇〕疫情期间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通用5篇〕疫情期间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11、举办或承办50人以上会议、培训等各类活动要制定详细防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原那么上于举办活动7日前,将《防控方案》〔包括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防控措施、活动参加人员来地、防控物资保障、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内容〕以及《参加活动人员安康承诺书》报属地政府〔办事处〕审批,星级酒店报市文体旅局审批。

2、所有员工〔含临时务工人员〕必须注册四川天府安康通,严格监测员工和客人体温,掌握员工和客人近期活动地,有异常情况及时向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报送相关情况3、加强对采购的物资,特别是冷链食品的管控力度,做好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严格查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和核酸检测报告以及“川冷链”追溯信息,但凡不能提供有关证明的,一律不准采购。

4、暂停聚集性演出、群众性庆贺庆典、聚集性展销促销等人员密集聚集型活动。

5、严格查验并登记每一名客人身份信息、安康码、行程卡,对入境隔离缺乏28天的客人不能接待,如有发现及时按照规定程序处置,对存在中风险区所涉地级市〔或者直辖市属区〕旅居史的客人必须查看是否有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无检测报告不能接待,并及时报属地镇〔街道〕。

6、加强民宿〔乡村酒店〕公共设施、卫生设施、游乐设备、餐饮设施的通风换气、清洁消毒。

7、进入民宿〔乡村酒店〕须进展体温检测、信息登记,要佩戴口罩。

保持游览、休息、餐饮等场所人员1米间距。

防止大堂或大厅人员聚集。

8、鼓励线上预定,坚持实名登记、信息填报制度。

9、勤通风,房间、卫生间、厨房及公共空间每天通风数次,每次15分钟以上。

10、装备足量防疫物资,严格落实客房日用品“一客一换一消毒”,做好清洁消毒并完善记录,定期对餐厅等公共区域、电梯按键等公共设施、厨房、过滤网等空调设施、热水系统、拖把等洁具、非密闭式的污水泵井周边等进展重点消毒。

对循环使用的餐具进展一用一消毒。

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规定(3篇)

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员密集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商场、市场、电影院、剧院、体育馆、学校、医院、养老院、旅游景点、公共娱乐场所等。

第三条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管理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五条人员密集场所的业主或者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业主”)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业主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并落实到具体人员。

第七条业主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业主应当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业主应当建立健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事故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三章安全设施与设备第十条人员密集场所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消防设施、应急救援设备、安全疏散设施等。

第十一条业主应当定期对消防设施、应急救援设备、安全疏散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十二条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标志,确保安全出口畅通。

第十三条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疏散指示标志,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四章安全管理制度第十四条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二)安全疏散管理制度;(三)应急救援预案;(四)人员培训制度;(五)安全检查制度;(六)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五条业主应当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制定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以确保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具体措施:第一条:人员宿舍、卫生间、浴室1.对管理员及劳务工人宿舍、卫生间、浴室进行全面消毒;2.控制单个房间内人数;3.重新梳理安全通道,通道内严禁摆放任何物品;4.确保消防通道打开,作为疫情专属通道;5.每日不少于两次对宿舍、卫生间、浴室等地进行消毒;6.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对宿舍、卫生间、浴室等地进行大扫除,及时清理脏乱差和卫生死角,消除隐患;7.宿舍、卫生间、浴室等地应每日通风,不少于两次,且通风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

第二条:食堂1.对食堂进行全面消毒;2.注意食材安全,禁止使用野生动物等食材;3.对过期残留食物进行清理,禁止食用;4.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减少传播途径。

第三条:办公室、卫生间、仓库1.对管理人员办公室、卫生间、仓库进行全面消毒工作;2.整理日常办公用品,严格排查可携带病毒类物品,并做好记录,对非必要物品进行清除;第四条:日常防控措施1.食堂、卫生间洗手处必须摆放洗手液,宣贯饭前便后必须洗手;2.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人员回到宿舍摘掉口罩首先洗手消毒。

3.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4.办公区、生活区各设置临时隔离房间,每日进行消毒,留作应急使用。

第五条:实行人员分流制度1.上下班、就餐均采取分时制度,避免人员密集接触;2.施工现场作业期间,除特殊情况外,禁止人员聚堆,作业人员间距应保持1米以上;3.视工作情况,最大限度的控制进入现场人员数量,宿舍及生活区内人员不得聚堆聊天、娱乐等。

第六条:每日定时健康检查每天两次对全部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当体温枪显示体温超过37℃时,采用腋下体温计测量,腋下体温超过37.3℃者禁止进入现场作业,需返回宿舍留待观察。

以上措施将有助于保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2024版疫情期间网吧防控管理制度(网吧防控防疫制度)

2024版疫情期间网吧防控管理制度(网吧防控防疫制度)

2024/1/28
7
场所管理
01
网吧内应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开 窗通风或使用新风系统。
02
加强清洁消毒工作,对网吧内地 面、桌面、键盘、鼠标等公共区 域和设施进行定期消毒。
2024/1/28
03
网吧内禁止吸烟、饮食等行为, 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04
设置隔离区域,对于出现发热、 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及时隔离并报 告相关部门。
2024/1/28
5
2024/1/28
02
网吧防控管理制度
6
人员管理
上网人员需佩戴口罩,并 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 者方可进入网吧。
严格实行实名制登记制度, 上网人员必须出示有效身 份证件并进行登记。
网吧工作人员需定期进行 核酸检测,并全程佩戴口 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控制网吧内人员密度,保 持安全距离,避免人员聚 集。
12
体温检测
在网吧入口处设置体温检 测点,对每位进入网吧的 顾客和员工进行体温检测。
2024/1/28
体温异常者(超过37.3℃) 不得进入网吧,并建议其 及时就医。
对于拒绝接受体温检测或 体温异常者强行进入的情 况,网吧工作人员应立即 报警并寻求相关部门的帮 助。
13
2024/1/28
04
应急预案
若顾客出现疑似症状或不适,应 立即告知网吧管理人员并配合相 关处理措施。
网吧应在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提示 牌,告知顾客进入网吧前需佩戴 口罩、测量体温并出示健康码。
2024/1/28
顾客在网吧内应遵守公共秩序和 消防安全规定,不在禁烟区吸烟、 不使用明火等。
17
2024/1/28
05
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疫情防控要求

疫情防控要求

疫情防控要求标题:疫情防控要求引言概述: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疫情防控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提出了一系列疫情防控要求,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疫情防控的要求。

一、个人防护要求1.1 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或者人员密集场所必须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

1.2 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时常用肥皂和水洗手,特别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

1.3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二、社区防控要求2.1 测温登记:进入小区、商场等公共场所前必须接受体温检测和登记信息。

2.2 消毒防控:定期对公共场所、电梯、扶手等进行消毒,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2.3 封控管理:对确诊病例或者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管理,防止疫情扩散。

三、医疗机构要求3.1 医护人员防护: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医用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3.2 分诊就诊:对于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进行分诊就诊,避免与其他患者接触。

3.3 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确保病情不扩散。

四、旅行防控要求4.1 限制出行:非必要情况下避免长途旅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2 隔离观察:返回或者到达目的地后进行隔离观察,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4.3 防护措施: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接触。

五、政府防控要求5.1 加强宣传:政府部门应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护意识。

5.2 配套措施: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支持医疗机构和社区防控工作。

5.3 协调合作: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结语:疫情防控要求是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配合并遵守相关规定。

惟独全社会共同努力,才干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共同战胜疫情。

希翼大家能够做好个人防护,遵守防控要求,共同抗击疫情。

学校 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新冠肺炎防控方案

学校 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新冠肺炎防控方案

学校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适用于学校、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以确保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防控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 定期开展新冠肺炎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控意识;- 向师生、员工普及正确的防控知识,如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制作、张贴宣传海报,提醒人们注意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

2. 强化场所消毒- 加大对学校、公共场所等密集场所的常规消毒力度,特别是经常接触的公共设施、器具等;-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增加消毒频次,确保场所的卫生状况。

3. 强制佩戴口罩- 所有师生、员工进入学校、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时必须佩戴口罩;- 保持佩戴口罩的全天候性,包括课间休息和用餐时间;- 对于拒不佩戴口罩的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4. 测量体温- 对进入学校、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师生、员工进行体温测量;- 出现体温异常(超过正常范围)的人员,要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测温,确保测量准确性。

5. 维持社交距离- 在学校、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标志,提醒大家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避免人员聚集,制定合理的场所容纳人数;- 排队时保持安全距离,减少人员之间的接触。

6. 加强人员管理- 登记所有进入学校、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师生、员工等相关信息;- 非必要人员暂时限制进入,减少人员流动;- 强化个人健康监测,一旦发现症状,及时隔离并进行核酸检测。

总结以上是针对学校、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场所消毒、强制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维持社交距离和加强人员管理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注意:本方案将根据疫情变化和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和修订。

新冠疫情人员密集场所管理规定

新冠疫情人员密集场所管理规定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规定本项目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并不仅限于以下范围:项目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公共卫生间、饮水室、吸烟室等等。

防疫期间针对以上场所,需做以下管理工作:1坚持每天清扫,由保洁员在当天早中晚三次清扫、冲洗、消毒做到场内无过夜垃圾;各区域死角在当天干净,100%消毒。

2出现在密集场所内人员必须全员佩戴口罩,人与人交流保持1米以上距离。

防疫检查人员还要佩戴护目镜。

3加强沟通,保证有效沟通。

无关人员不得长时间在密集场所逗留。

4同一办公室内人员,同时出现在办公室内人数不得超过该办公室总人数半数以上。

5各类经营设施保持清洁,定时、定人消毒、清洗并做到空气流通,通风换气。

6职工宿舍严禁外来人员留宿,本单位职工住宿前履行入住前登记、核查、体温监测。

宿舍保持空气流通,定时消毒并通风排气。

7食堂内错时就餐,距离保持1米以上,不得扎堆就餐。

餐后餐具及时洗涮消毒,清理自己得餐后垃圾。

8有疑似发热人员,必须跟踪观察,不瞒报,避免事态扩大;不谎报,避免引起恐慌。

9公共卫生间、饮水室、吸烟室进出人员分道进出,暂无空位时需在卫生间外等候,不得扎堆。

防疫人员加大检查、清理及消毒力度。

10自驾通勤人员除对本人进行入场登记检查外,还要对车辆进行消毒。

11(1)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的要求,并应进行验收。

(2)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产品应有卫生许可证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及地址、保质期等中文标识,同时还应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明及发票等购货凭据,消毒剂还应索取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

12(1)防疫消毒物资统一标准,妥善存放不得发生泄漏污染事件。

分级管理,以便于使用。

(2)贮存公共用品的房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不得存入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3)物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

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

(4)物品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除过期物品。

疫情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通用9篇)

疫情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通用9篇)

疫情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通用9篇)疫情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通用9篇)在当下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疫情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通用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疫情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11、宿舍成立疫情管理小组,建立疫情报告体系。

设置专人监督,检查宿舍的疫情管理及消毒情况,积极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每天对住宿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高于37.3℃时,及时通知项目部疫情领导小组,进行隔离观察或住院治疗。

3、宿舍实行日报制度,每天不少于两次,上报体温及人员出行情况。

4、宿舍住宿人员不得私自将无关人员带进宿舍住宿。

5、进出生活区必须佩戴口罩,并每天进行更换,防止细菌感染。

6、宿舍公共区域有专人进行每天不少于2次的消毒,重点部位如宿舍门把手、餐桌、碗柜、卫生间等,应重点消毒,增加消毒频率。

7、宿舍住宿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各宿舍住宿人员严格执行宿舍管理制度。

8、宿舍内注意通风及用电、用水、用火安全,做到人走灯关、水关、火灭。

9、保证饭前及便后洗手,碗筷、水杯、毛巾不混用。

10、食堂必须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扎堆,防止感染。

11、就餐时,必须认真洗手,不得在就餐时扎堆,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时说话。

12、进入宿舍生活区,在就餐时最后一刻才能摘下口罩。

13、有电梯宿舍,乘坐电梯必须佩戴口罩,每天对电梯按钮进行消毒,按压电梯后手指请勿接触口鼻及揉眼,更不得接触口罩,到达楼层后及时洗手才能防止感染。

14、宿舍专人负责消毒、清扫、垃圾统一地点存放、统一外运,严禁私自乱扔,清扫人员必须做好防护各项安全措施。

疫情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21、用分餐就食,使用一次性饭盒错峰打菜,避免人员密集。

2、打菜人员与厨师均需正确佩戴口罩,打菜人员之间必须至少保持2米以上距离。

3、所有在疫情期间值班的人员可坐在同一餐桌就餐,新到岗人员必须将盒饭带到非密集通风的地方就餐。

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管控的具体措施

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管控的具体措施

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管控的具体措施鉴于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复杂形势,为切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住守牢疫情防控底线,结合我市实际,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管控、严防疫情输入传播扩散的具体措施如下:一、加强人员流动管理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带头在工作地过节,倡导非必要不离X、非紧急不出鲁,积极引导群众合理安排出行。

优化和错峰安排学校寒假放假、春季开学时间,降低聚集性风险。

减少走亲访友活动,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确需出行,要在出行前向所在社区、村居登记并向所在单位报备,返回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并主动配合做好防控管理措施。

二、加强大型活动管理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培训、集体团拜、慰问演出、联欢聚餐等人员聚集性活动。

确需举办的,要在慎重评估的基础上,由县市区(开发区)指挥部从严审批,严格落实主办责任、行业主管责任和属地责任,同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协助指导,制定详细规范的防控方案,严防活动期间发生疫情。

提倡“红事”“白事”一切从简,并提前向社区、村居备案。

三、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交通重点场所要严格落实通风、消毒、卫生清洁等防控措施,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加强客流班次调控,合理控制客座率,减少等待排队时间,切实降低人员密度。

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司机每日健康监测制度,身体不适的及时就诊,上岗期间规范防护。

提示旅客进出公共交通运输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

四、加强购物消费管理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农村大集等场所,应限制瞬时客流量,推荐顾客自助购物结算,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

鼓励采取线上营销、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分流线下人员聚集压力。

对场所内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要做好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设置“一米线”,督促要求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

五、加强餐饮服务管理餐饮企业要认真落实体温检测,提醒顾客非就餐时佩戴口罩、就餐时保持距离,每日按规定频次消毒、经常性通风,推荐使用自助点餐、一次性餐具、公筷公勺。

集中隔离场所疫情防控检查标准

集中隔离场所疫情防控检查标准
集中隔离场所疫情防控检查标准
被查隔离场所:检查人员签名:
项目
内容
存在问题
一、选址
要相对独立,远离密集人口居住与活动区及污染源和易燃易爆产品生产、储存区域,不得在医疗机构内设置。
二、分区
1、“三区”包括工作准备区、缓冲区、隔离观察区等,不同区域之间应有物理屏障进行隔离,并有醒目标识。
2、“两通道”包括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通道。两通道不能交叉,尽量分布在场所两端,并有醒目标识。有条件的设医疗废物清运通道。
五、人员
管理
1、个人防护:
(1)在工作准备区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本土疫情时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工作服。
(2)与被隔离对象近距离接触时,戴医用防护口罩(N95 及以上)、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防水靴套、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护面屏或护目镜等,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工作后注意洗手和消毒。
(3)配制消毒液时,穿戴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工作服等。
②司机: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
③被转运的人员:控制数量,间隔就坐,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减少交流。
七、清洁消
毒措施
1、定时开窗通风,至少3次/日,30分钟/次;根据气候条件适当调节开窗时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应关闭。
2、物体表面消毒
(1)消毒地点:走廊、楼梯、家具、卫生间、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
②司机: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
③病员:佩戴N95口罩和手套。
2、转运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入境人员。
(1)车辆:
①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做好物理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②转运结束后,立即对车辆进行终末消毒,开窗通风。

疫情防控管理规定

疫情防控管理规定

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在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的爆发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特制定以下疫情防控管理规定。

一、人员流动管理1、限制不必要的出行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尤其是避免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

如确有特殊原因需要出行,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防控政策,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对于企业员工,鼓励采用远程办公方式,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

2、入境和返乡人员管理入境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

从外地返乡人员需提前向所在社区或村委会报备,提供行程信息和健康状况,并按照当地要求进行隔离或核酸检测。

3、公共场所限流商场、超市、影院等公共场所要根据实际情况限制人流量,避免人员过度拥挤。

景区、公园等室外场所也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确保游客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二、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口罩居民在外出时应全程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人员密集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

口罩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正确佩戴和更换。

2、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至少 1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排队时应保持间距,不扎堆、不聚集。

3、勤洗手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饭前便后等情况下要及时洗手。

4、加强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三、公共场所防控1、体温检测各类公共场所入口处应设置体温检测点,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发现体温异常者,应及时引导其到指定地点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2、消毒通风公共场所要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电梯按钮、扶手、门把手等。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员工健康管理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应每天进行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暂停工作。

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物业园区疫情防控措施

物业园区疫情防控措施

物业园区疫情防控措施一、背景介绍在当前新冠疫情仍然全球蔓延的情况下,物业园区作为一个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严格执行至关重要。

为确保园区内的员工和居民的健康安全,本文将介绍物业园区在防控疫情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二、员工健康管理1. 健康码管理:物业园区要求所有员工每日上班前使用健康码扫码登记,确保员工的健康状况符合要求。

同时,要求员工每日测量体温并提交相关数据。

2. 人员管理:对于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员工,物业园区要求其居家隔离14天,并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3. 定期健康检查:物业园区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例如测量体温、血压等,以及检查呼吸道症状等。

三、园区空间管理1. 人员限流措施:物业园区采取限制人员进出园区的措施,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人群密集。

同时,对入园人员进行身份核验和测量体温工作,确保只有健康人员进入。

2. 办公区域防控:物业园区对办公区域进行合理规划,设置间隔隔板,提供充足的消毒洗手液和口罩等防护用品。

办公区域要求员工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3. 公共区域消毒:园区设置定期消毒时间表,定期对公共区域、电梯、走廊等进行全面消毒。

四、员工培训与教育1. 疫情防控知识培训:物业园区组织员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咳嗽礼仪等。

2. 情况报告与紧急预案:物业园区要求员工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自身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并制定了相应的紧急预案,以便在出现疫情暴发时能够快速应对。

五、社区宣传与倡导1. 宣传海报与标语:物业园区在公共区域设置宣传海报和标语,提醒员工和居民注意疫情防控,注意个人卫生,树立防疫意识。

2. 口播广播与微信群发布:园区通过口播广播和微信群发布相关防疫信息,及时向员工和居民传递防控知识和最新政策,增强大家的共同防疫意识。

六、物业园区疫情防控措施总结物业园区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员工健康管理、园区空间管理、员工培训与教育以及社区宣传与倡导等方面。

新冠集中隔离场所设置要求

新冠集中隔离场所设置要求

新冠集中隔离场所设置要求新冠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在疫情爆发期间,为了控制疫情扩散,政府和卫生部门通常会设立集中隔离场所,对疑似或确诊感染者进行隔离和治疗。

以下是新冠集中隔离场所的设置要求。

首先,新冠集中隔离场所的选择要尽可能远离人口密集地区,以避免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它应该靠近医疗资源和紧急救援基地,方便医护人员的到达和救治工作的展开。

其次,集中隔离场所应当定义明确的区域边界和进出口,以限制外界人员的进入。

入口处应设有体温检测点和手部卫生设施,对进入场所的人员进行筛查和消毒。

出口处应设有手部卫生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方便人员的洗手和废物的妥善处理。

第三,集中隔离场所应具备足够的容纳能力和基础设施,以满足感染者的基本需求。

它应该有足够的床位、浴室和厕所,并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此外,还应配置好医疗设备和药品,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诊治工作。

第四,集中隔离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信和信息系统,以方便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信息的共享。

应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网络系统,便于医疗工作人员上传病例信息和进行远程诊断。

此外,还应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和无线通信设备的畅通,以确保及时沟通和救援。

第五,集中隔离场所的安全管理要做到严谨和科学。

应有专门的安保人员和纪律部门,负责监控区域的安全情况和感染者的行为。

同时,要设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纪律制度,确保感染者积极配合隔离和治疗工作,避免传播病毒。

最后,集中隔离场所的食品卫生管理也非常重要。

食堂应严格按照健康与安全法规操作,确保食品卫生。

承办食堂的厨师和工作人员要有相关的健康证明,并定期接受卫生培训。

同时,要落实分类管理制度,对餐前设施、食品原料、加工方式、餐具消毒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

总之,新冠集中隔离场所的设置要求非常严格,旨在阻止病毒传播、保护感染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工作人员的健康。

除了合理的场所选择、明确的区域边界和进出口、足够的容纳能力和基础设施、良好的通信和信息系统、严谨的安全管理、规范的食品卫生管理外,还需要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确保集中隔离场所的有效运行,最大程度地降低新冠疫情的传播风险。

社区人员密集场所方案

社区人员密集场所方案

社区人员密集场所方案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如学校、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给城市治理和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防控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内的病毒传播也成为了各个城市政府和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种情况,制定合理的社区人员密集场所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方案设计社区人员密集场所方案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到场所本身的空间属性和人流量。

根据场所空间和人流量,可以确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人员管控•进入场所前必须测量体温;•必须佩戴口罩才能进入;•建立名单登记制度,记录每个人员的到访时间和地点,方便后续的溯源调查;•采用刷卡或扫码方式打卡进出,减少人工接触的机会;•根据人员流量安排入口和出口,避免交叉人流。

场所卫生•坚持定时清洁消毒,对场所常用部位进行增强消毒;•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供消毒液和免洗洗手液,方便人员清洁双手;•强化对公共区域的卫生监管,确保公共卫生设施的干净卫生。

人员行为管理•当发现人员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时,进行及时隔离处理,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倡导社交距离,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避免接触传染;•提倡文明礼仪,让每个人都养成爱护自己和他人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接触。

方案执行社区人员密集场所方案的执行需要人员合作和高效沟通。

制定方案后,需要反复强调和宣传,让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和遵守。

同时,执行方案需要专业安全机构的指导,及时纠正和改进不适合的方案。

反复的演练可以让执行方案更加高效,从而保障人员安全。

结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区人员密集场所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如何更好地防控病毒传播也将成为公共管理的必修课。

社区人员密集场所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保障人员健康和安全。

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常规防护,保持卫生和健康,共同为营造健康的城市环境和社区健康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期间特定场所管理制度

疫情期间特定场所管理制度

疫情期间特定场所管理制度
前言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政府对各个公共场所的管理越来越严格。

特定场所的管理更是备受关注,需要确保其安全,以免影响公众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对疫情期间特定场所管理制度进行阐述。

特定场所的定义
特定场所是指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娱乐场所、会展中心、体育馆、展览馆和商场等。

由于这些场所人流量大,人员交往频繁,是疫情传播的高风险地点。

政府管理措施
政府为了防止疫情扩散,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严格管理特定场所。

如:
- 对场所内外人员的流量限制。

- 对场所内人员的实名登记和体温检测。

- 建立消毒制度,加强场所的消毒工作。

- 加强场所的通风换气。

- 普及疫情防护知识,提高场所内人员的防疫意识。

特定场所管理责任
特定场所的管理责任由场所内经营者和管理者共同承担。

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当严格遵守政府制定的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场所内人员的健康安全。

同时,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当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制定人员密密集活动的管理措施,保障人员健康、安全。

结论
疫情期间,政府的特定场所管理制度是必要的,可以有效的减少疫情扩散,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履行好管理职责,确保特定场所的安全畅通,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人员密集场所防控措施

人员密集场所防控措施

人员密集场所防控措施以人员密集场所防控措施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在人员密集场所如何有效地进行防控工作。

人员密集场所是指那些容纳大量人员的场所,如商场、车站、机场、体育场馆等。

由于人员聚集,这些场所容易成为传染病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因此,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加强场所管理。

人员密集场所应设立专门负责人员管理的部门或岗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加强对场所的消毒和清洁工作,特别是经常接触的物体和设施。

2.实施人员管控。

加强对人员的入场检查,测量体温并记录相关信息,对出现异常情况的人员及时采取隔离和处理措施。

在人员密集场所内设置相应的分流通道和安全出口,引导人流,避免人员拥堵和交叉感染。

3.推行健康监测。

人员密集场所应配备专业的健康监测设备,如体温测量仪、红外线测温仪等,及时监测人员的体温情况。

同时,鼓励人员主动配合健康信息的报告和共享,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患者,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4.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广播、公告等方式,向人员密集场所的员工和访客传达防控知识和要求,引导大家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5.优化空气流通。

人员密集场所应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传播。

可以适当增加室外空气的进入,或者采用空气净化设备,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6.加强卫生防护。

人员密集场所应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并配备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同时,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公共区域和设施,如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7.实施应急预案。

人员密集场所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机制,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工作。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及时响应和处理突发疫情。

总结起来,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工作需要全面、协调、科学的措施。

只有加强场所管理、实施人员管控、推行健康监测、加强宣传教育、优化空气流通、加强卫生防护和实施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有效地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规定
本项目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并不仅限于以下范围:项目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公共卫生间、饮水室、吸烟室等等。

防疫期间针对以上场所,需做以下管理工作:
1坚持每天清扫,由保洁员在当天早中晚三次清扫、冲洗、消毒做到场内无过夜垃圾;各区域死角在当天干净,100%消毒。

2出现在密集场所内人员必须全员佩戴口罩,人与人交流保持1米以上距离。

防疫检查人员还要佩戴护目镜。

3加强沟通,保证有效沟通。

无关人员不得长时间在密集场所逗留。

4同一办公室内人员,同时出现在办公室内人数不得超过该办公室总人数半数以上。

5各类经营设施保持清洁,定时、定人消毒、清洗并做到空气流通,通风换气。

6职工宿舍严禁外来人员留宿,本单位职工住宿前履行入住前登记、核查、体温监测。

宿舍保持空气流通,定时消毒并通风排气。

7食堂内错时就餐,距离保持1米以上,不得扎堆就餐。

餐后餐具及时洗涮消毒,清理自己得餐后垃圾。

8有疑似发热人员,必须跟踪观察,不瞒报,避免事态扩大;不谎报,避免引起恐慌。

9公共卫生间、饮水室、吸烟室进出人员分道进出,暂无空位时需在卫生间外等候,不得扎堆。

防疫人员加大检查、清理及消毒力度。

10自驾通勤人员除对本人进行入场登记检查外,还要对车辆进行消毒。

11(1)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的要求,并应进行验收。

(2)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产品应有卫生许可证号、生产日期、生
产厂家及地址、保质期等中文标识,同时还应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明及发票等购货凭据,消毒剂还应索取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

12(1)防疫消毒物资统一标准,妥善存放不得发生泄漏污染事件。

分级管理,以便于使用。

(2)贮存公共用品的房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不得存入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3)物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

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

(4)物品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除过期物品。

(5)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使用登记。

XXX项目工程部
2020年2月
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