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本体论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 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正)。”(39章)
“一”是形成和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本原则 老子这里讲“道生一”,既有指具体万物
形成前的统一状态的意思,又有道使万物获得 统一原则的意思。有了这一统一的状态和原则, 然后分化为天、地(阴、阳),通过阴阳变化 又产生和气,阴、阳、和三气化合再产生出万 物来。
(3)如果宇宙万物是有规律、有秩序的, 因而是合理的,那么它的规律或秩序是 什么?
(4)如果宇宙万物有统一的根据、基础或 本质,它一定是普遍的和超验的,那么 我们有没有能力认识它?我们的语言能否 表述它?
(5)如果人与万物同样都以统一的存在、 实体或本体作为其存在的根据或本质, 那么人类理性与之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 确定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第一章 本体论1
何谓“本体论” 本体论的三重内涵 本体论的认识论难题 本体论的语言学困境 本体论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一、何谓“本体论”
“本”为事物的根源或根基。 “本体”概念总是具有寻求最根本的东
西的意义,总是具有以“本”释“末” 的意义,总是具有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寻找最终根据的含义。
本体论以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为其开端, 中经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论,在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完成。
柏拉图认为:应该而且必须存在一个高 于物理事物并且规范物理事物的“理念 世界”;这个作为共相的“理念世界” 给予并且显现“物理世界”的意义,因 而也构成对“物理世界”的统一性理解 和解释。
赫拉克利特
“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 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 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 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
1 、从外在形态来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 是火转化而成。
2、从内在本性来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 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1)自然物的理念
(2)人造物的理念
(3)数学意义的理念
(4)范畴意义的理念
(5)道德审美意义的理念
(6)“善”的理念
(中国的朱熹关于“理”)
1.理气先后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答黄道夫》)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语类》卷一) “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同上) “理气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
三、本体论的认识论难题
(《语类》卷一)
2. 理一分殊
“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 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语类》卷一)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语类》卷九十四) “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
理绝不同也。气之异者,粹驳之不齐;理之异者,偏全之或异。” (《文集·答黄伯商》)
物。”(国语·郑语) 五材说总结当时的科学知识,认为金,木,水、
火,土五种物质是构成和资生万物的基础。五 材说表明,古人试图从五种物质构成的关系上 来把握一切有形物体的整体。
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的对象,为后来在西 方哲学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本体论奠定了基础。
巴门尼德对哲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将存在确定为哲 学的对象,从此哲学不再过多地追问自然的本原或构 成元素,而是探索宇宙之统一的、最普遍的本质,亦 即决定一事物是这一事物的最根本的东西,这就为本 体论奠定了基础。与追问宇宙自然“在时间上”最古 老最原始的开端的自然哲学道路不同,巴门尼德致力 于探讨宇宙自然“在逻辑上”处于第一位的根据或本 质,他称之为“存在”。一切存在物都存在,但是它 们总有一天都将不再存在,惟有使一切存在物存在的 存在本身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存在之于存在物, 不是“生成性”的本原,而是“本质性”的根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马克斯·韦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的存在,通过对具体实践和环境的算 计,使人能够在自身智能和体能的基础上达成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实现人的本质力 量的物化。
价值理性是一种目的理性。在价值理性视野中, 人是终极目的,人是各种努力的终极关怀。一 切努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性需要,都是为 了维护、发展、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利 益,都是为了推护人的尊严、提升人的价值、 凸现人存在的意义,促进人更好地生存、发展 和完善,趋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本体论寻求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和作为 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并不是超然于人类历 史活动之外的玄思和遐想,而是企图通过对终 极存在的确认和对终极解释的占有,来奠定人 类自身在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即人类存在 的最高支撑点。人类对终极存在和终极解释的 关怀,植根于对人类自身终极价值的关怀。
寻求生命意义的根基,也就是寻求对人 类具有普遍适用性或普遍约束性的终极 价值。这种终极价值是衡度人类全部思 想和行为的最高标准,而人类所追求的 一切较小的目标都只是达到这种终极价 值的途径或手段。对终极价值的关怀, 构成本体论的最激动人心的终极关怀。
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 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 离而消失。
2、认为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 循环运动,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
(中国古代也有气论,五行说)
“五材”说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
传·襄公二十七年)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
(二)终极解释:寻求知识统一性。
哲学家们对“世界本原”或“终极存在” 的追寻和确认,不能把自己所承诺的 “本原”或“本体”只作为一种抽象的 观念,而必须对其进行逻辑论证,使之 具体化,获得知识形态。本体观念的具 体化和知识化就是对本体的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终极解释的本体论。 它是以知识论的形态为中介而指向世界 的终极存在,或者说,在其直接的理论 形态上,不是表现为关于世界统一性的 存在论,而是表现为关于知识统一性的 认识论。
早期希腊哲学以自然作为思考的对象,这个时 期通常被称为自然哲学或宇宙论时期,它的主 要问题是“本原”(arche)问题。按照亚里士多 德的经典规定,所谓“本原”亦即万物从那里 来,毁灭之后又回到那里去,一切皆变惟它不 变的“始基”,它是宇宙最原始的开端和主宰。 当时的哲学家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 争论,他们企图以自然来解释自然,用一种自 然元素来说明自然万物,以求得真理性的知识。 于是,有人说本原是水,有人说本原是气,也 有人说本原是火……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上 提出,哲学本体论所寻求的是关于“最 高原因的基本原理”。
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的一种观点,认为有“形式因”,“质 料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 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他 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 的。
(三)终极价值:寻求意义统一性。
“本体论” (也称为“存在论”或“形而 上学”)通常意指哲学中关于宇宙万物 之最普遍、最一般、最根本、最高的根 据、本质或基础的知识或理论。
本体论问题:
(1)既然万事万物都是有生灭变化的,那 么它们赖以存在的本质基础或逻辑根据 是什么?宇宙中有没有永恒不变的真实的 存在?
(2)如果宇宙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 么它的统一的根据、基础或本质是什么?
(中国的老子关于“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 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这里老子虽然都是用“好像”(“似”)的字眼, 其实是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 二章》) “一”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 状态。但在老子体系中,他把这种具体万物形成前的 统一状态推崇为一种抽象的最高的“自然”原则,或 “无为”原则,这样的“一”也就成为“道”的同义 语。
“哲学之父”泰勒斯
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宣称“大 地浮在水上” 。他首次突破神话宇宙论, 以哲学方式表述宇宙本原思想。泰勒斯 的“水”体现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朴素、 直观、辩证的有机自然观 。
阿那克西美尼
1、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
2、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 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 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理念的含义:
(1)理念是事物的共相 (2)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3) 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 (4) 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和动因
理念世界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 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 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
二、本体论的三重内涵
(一)终极存在:寻求世界统一性。 把本体论界说为“存在论”即关于“存
在”的理论,这是一种有哲学史根据的 通行看法,但是,作这种解释时必须注 意,存在于哲学史上的本体论,它所指 向和寻求的“存在”,并非各种具体事 物或经验对象的存在,即不是“存在 者”,而是总体性的存在或存在的总体 性,即“存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