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附表)

合集下载

2020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附表)

2020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附表)

精选范文及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20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附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3.1 医院感染监测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3.3 全院综合性监测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4 目标性监测target surveillance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3.5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医院感染监测计划一、背景介绍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患者感染,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还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负担和医疗费用。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本医院制定了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监测医院感染情况,及时发现感染源和感染风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率。

2. 原则:a) 依法依规: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部门关于医院感染监测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b) 领导重视: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c) 全员参与:全体医务人员都应参与到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中,共同负责。

d) 数据可靠:确保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上报和分析。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1. 监测内容:a) 感染源:监测医院内各种感染源的存在和分布情况,包括手术切口、导尿管、呼吸机等。

b) 感染风险:监测医院内各类感染风险因素,如医务人员手卫生、环境清洁等。

c) 感染率:监测医院感染率,包括院内感染率、手术部位感染率等。

d) 抗生素使用情况:监测医院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种类、使用频率等。

2. 监测方法:a) 定期巡查:由专门的感染控制人员定期对医院内各个科室进行巡查,检查感染源和风险因素。

b) 数据统计:医务人员每日记录感染相关数据,如手术切口感染、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c) 问卷调查: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认识和参与情况。

四、监测结果分析与控制措施1. 监测结果分析:对收集到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感染源、感染风险和感染率等方面的数据。

2. 控制措施:a) 加强手卫生: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加强手卫生培训和指导。

b) 环境清洁:定期对医院各个科室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c) 感染控制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感染控制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院感监测计划

院感监测计划

院感监测计划
等侵袭性操作前,必须进行手卫生并穿戴无菌手术衣、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对留置各种管道的患者,要定期更换管道,避免细菌滋生和感染。

二、监测方法与周期
监测方法包括定期抽样、定点监测、随机监测等。

具体周期如下:
1.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的监测管理:每周抽查,每月汇总。

2.病历监测:
1)前瞻性监测:每周抽查,每月汇总。

2)回顾性调查:每月初进行,及时补报漏报。

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使用中消毒液:每月抽查,每季度汇总。

2)医疗用品灭菌:每月抽查。

3)紫外线灯:每月抽查。

4.环境卫生学监测:
1)空气监测:每月抽查,每季度汇总。

2)物体表面:每月抽查,每季度汇总。

3)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监测:每月抽查,每季度汇总。

5.手卫生监测:每月抽查,每季度汇总。

6.细菌耐药性监测:每季度进行。

7.侵袭性操作监测:每月抽查,每季度汇总。

三、监测结果的处理与应用
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各科室负责人,进行数据分析和病例追踪,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监测结果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依据,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1)

2023年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1)

2023年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1)引言概述:2023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是为了提高医院卫生水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计划。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源,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一、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1.1 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的对象、指标和频次,确保监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2 建立专业的监测团队:由感染控制专家、医护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组成,共同负责监测工作。

1.3 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引入先进的医院感染监测设备,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加强感染源的控制2.1 定期开展环境清洁消毒:加强医院各个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减少感染源的传播。

2.2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培训和监督,避免手部感染成为感染源。

2.3 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和消毒灭菌流程,确保医疗器械不成为感染源。

三、加强感染控制知识宣传3.1 开展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和技能。

3.2 制定感染控制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政策和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

3.3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传达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四、加强感染数据的统计分析4.1 建立健全的数据统计系统:建立医院感染数据统计系统,及时准确地采集和分析感染数据。

4.2 制定数据分析报告:定期对医院感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趋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4.3 进行感染监测评估:定期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五、建立医院感染应急预案5.1 制定医院感染应急预案:建立医院感染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

5.2 组织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医院感染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3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根据演练情况和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医院感染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是指医疗机构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而制定的一套系统性的监测措施和方法。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病例,评估感染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一、监测范围和对象1. 监测范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的监测范围应包括全院的各个科室、病房、手术室、ICU等。

2. 监测对象: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医院内的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设施等。

二、监测指标和方法1. 监测指标: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应包括常见的医院感染指标,如手术部位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尿道导尿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科室和疾病特点,选择相应的监测指标。

2. 监测方法: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监测。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定期巡查、病例回顾、实验室检测等。

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电子化的监测系统,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三、监测周期和频率1. 监测周期: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的监测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月、季度、年度等周期进行监测。

2.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指标的特点和重要性来确定。

对于重要指标,可以进行定期监测,如每周、每月等;对于其他指标,可以进行不定期监测,如每季度、每年等。

四、监测结果分析和应对措施1. 监测结果分析: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的监测结果应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

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医院感染的风险水平,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应对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医院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可以包括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优化手术操作流程等。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五、监测结果的报告和反馈1. 监测结果报告: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的监测结果应进行定期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监测指标的变化趋势、问题和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等。

2. 监测结果反馈: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的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在医院内感染上的疾病。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院必须实施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感染风险评估1.1 感染风险因素的识别: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病情、手术过程、医疗器械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需要识别患者感染的风险因素,例如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长期住院等。

1.2 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使用: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应使用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如感染风险评分系统,以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这些工具可以匡助医务人员及时发现高风险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3 感染风险因素的监测和调查: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查感染风险因素,以及感染发生的类型和频率。

这些数据可以为制定预防措施和改进医疗操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感染预防措施2.1 患者隔离措施:根据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需要制定相应的隔离措施,如空气隔离、接触隔离等,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2.2 医务人员手卫生: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应该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宣传和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洗手液或者消毒剂,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3 医疗器械消毒和灭菌: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需要规范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操作,确保器械的无菌状态,避免通过器械传播感染。

三、感染监测和报告3.1 感染监测指标的选择: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需要选择合适的感染监测指标,如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等,以便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

3.2 感染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及时采集感染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发现感染的规律和趋势。

3.3 感染报告和沟通: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需要建立有效的感染报告和沟通机制,确保感染事件的及时报告和信息交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四、质量改进和培训4.1 感染事件的回顾和分析: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需要定期回顾和分析感染事件,找出问题的原因和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医疗质量。

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一、背景和目的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患者住治过程中由医疗活动引起的感染。

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还会导致患者死亡,对医院形象和社会信任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和实施监测计划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不可缺少的一环。

本计划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监测医院内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减少患者的感染风险,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监测内容1.感染源监测:每月对医院内主要感染源进行监测,包括手术室、住院部、急诊科、ICU等。

重点监测手术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源性感染等。

2.患者感染情况监测:统计每月因感染导致的住院病例,包括感染部位、感染类型、感染细菌等信息。

3.医务人员感染监测:每月对医务人员是否感染进行统计,包括感染部位、感染类型、感染细菌等信息。

4.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监测:统计每月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抗生素的种类、使用频率、使用指标等。

5.卫生设施和操作监测:每月对医院内的卫生设施和操作进行监测,包括手卫生设施、消毒设备、操作规范等。

三、监测方法1.收集数据: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库,及时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患者病历、实验室检验结果、感染事件的报告等。

2.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感染防控措施和目标。

3.定期报告:每月发布感染监测报告,向全体医务人员和患者公布感染情况和监测结果,提醒大家加强个人防护和感染控制。

四、防控措施1.健全感染防控制度:完善医院感染防控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流程。

2.培训医务人员: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

3.强化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的培训和宣传,推广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

4.清洁和消毒措施:加强医院内卫生设施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室、住院部、急诊科等环境的卫生质量。

5.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严格执行抗生素的使用指南,鼓励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滥用和过度使用的风险。

2023年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2023年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2023年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引言概述:2023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旨在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通过建立全面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医院感染问题,有效防止感染在医院内传播。

一、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机制1.1 制定详细的感染监测标准:明确不同类型感染的定义、诊断标准和监测指标,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1.2 建立感染监测团队:组建专业的感染监测团队,包括感染科医生、感染控制护士和医院信息管理人员,共同负责感染监测工作。

1.3 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持:建立电子化感染监测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录入、分析和共享,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二、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2.1 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开展定期培训和教育活动,加强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2.2 加强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建立规范的清洁消毒制度,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消毒管理,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2.3 强化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建立严格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流程,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三、加强感染监测数据分析与应对3.1 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定期对感染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3.2 制定应对方案: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应对方案,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3.3 加强感染源追踪:对发生感染的患者和相关医护人员进行追踪,找出感染源并及时隔离治疗,防止感染传播。

四、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宣传与推广4.1 宣传感染监测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向医护人员和患者宣传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性,提高大家对感染控制的重视程度。

4.2 推广感染监测经验:分享医院感染监测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鼓励其他医院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感染控制水平。

4.3 建立感染监测网络: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网络,促进医院间信息共享和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

五、持续改进与提升5.1 定期评估监测效果:定期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不断提升监测水平。

2020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表格word版

2020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表格word版

20XX年院感办将按照医院工作目标,认真履行管理督导职能,努力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一、加强质量控制,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1、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作用,特别是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的作用,通过强化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培训,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原则,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2、落实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议一次,讨论解决我院院感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总结、布置工作。

督导临床科室定期召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

二、持续开展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1、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如产房、手术室、消毒供应室、重症医学科等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消毒剂以及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进行常规监测。

2、持续开展目标性监测工作,包括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监测及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

3、加强医院感染监测,院感办专职人员每周深入临床科室收集资料,监测、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每年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1次,完成医院感染资料的统计、汇总、分析和报告,并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

4、持续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通过加强督导,强化各科室病原学监测意识,提高送检率;及时记录微生物实验室阳性结果,及早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进行全院病原菌的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提高院感管理水平。

2、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全年举办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4次。

针对培训内容,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进行测试2次。

20XX年计划每季度编印一期《医院感染简讯》,宣传医院感染管理,反馈监测信息。

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2篇)

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2篇)

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摘要:近年来,医院感染日益严重,给患者的康复乃至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本文提出了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该计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综合管理、感染监测、感染控制和培训教育。

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一、综合管理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内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制定感染控制的政策和制度;2.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的自动化;3.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手册,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规范;4.加强患者感染风险评估,根据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

二、感染监测1.建立标准化的感染监测体系,包括新生儿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等常见感染的监测;2.加强感染监测的科研力量,开展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深入研究感染发生的原因和机制;3.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监测意识,加强对感染监测指标的培训和学习。

三、感染控制1.开展感染控制监督巡查,对医院各临床科室的感染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2.严格执行手卫生、环境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能力和规范性;3.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制定抗生素管理方案,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的传播;4.加强设备消毒和消毒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无菌程度。

四、培训教育1.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监测意识;2.建立感染控制技术培训中心,推广和培训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技术;3.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普及感染控制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但是,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可以建立起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医院环境,让患者放心就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020年度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2020年度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2020年度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一、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按要求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手卫生监测等;
二、加强对重点科室的监测:内镜室、手术室、血透科、口腔科
三、对医疗污水的管理:定期监测微生物,每日监测余氯浓度,并做好监督管理。

四、拟开展一次手卫生依丛性监督检查月,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丛性。

五、拟开展一次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

六、计划申请购买《感控工作间》软件,将日常检查、培训、考试均可在软件内实施。

七、消毒供应室改建:对现有供应室进行改建或装修。

八、内镜室布局改建:无菌柜独立间。

九、培训:院感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一次,省级培训一次,全员院级培训每季度一次,全科培训每月一次。

中医院院感科
2019年11月27日。

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一、背景和目的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接受治疗或护理期间,由于各种原因而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本计划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的医院感染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标和原则1. 监测目标:(1)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 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3)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和防控能力。

(4)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和管理体系。

2. 监测原则:(1) 全面监测:对全院各相关科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等。

(2) 前瞻性监测:对住院患者进行综合性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断医院感染。

(3) 回顾性调查:定期查阅出院病历,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原因。

(4) 多部门合作:加强各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1.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1) 开展前瞻性监测,定期深入临床科室和相关部门,收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单,核实医院感染诊断。

(2) 查找引起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医院感染聚焦性发生,分析感染原因,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3) 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持续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 多重耐药菌监测:(1) 督促临床科室对感染患者和可疑感染患者做到有样必采,及时送检,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2) 临床科室和检验室及时向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确定诊断的多重耐药菌。

(3) 检验科给感染管理科留报告单一份,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环境卫生学监测:(1) 对手术室、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五官科、口腔科、外科换药室等环境进行细菌菌落总数监测。

(2) 对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物品、紫外线灯等进行监测,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4.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 对使用中的消毒液(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五官科、口腔科、外科换药室等)进行污染菌量及有效浓度监测。

医院感染工作计划2020

医院感染工作计划2020

医院感染工作计划2020
2020年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工作
1. 完善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系统,加强感染病例的实时监测和报告工作。

2. 建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管理制度,规范感染病例报告流程,确保及时准确报告。

二、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 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预防意识。

2.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隔离、消毒等基础工作,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三、强化医院感染管理
1.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强化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

2. 加强医院感染相关设施和器材的管理,确保医院感染防控设施设备的有效运行和使用。

四、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与评估
1.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

2.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效果评估,不断完善防控工作措施,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五、加强医院感染宣传与教育
1. 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和社会公众的感染预防意识。

2. 制定医院感染宣传与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普及率。

2023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模板(二篇)

2023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模板(二篇)

2023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模板1、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监控医师应在____小时内登记,并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

2、临床医务人员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趋势时,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内应在____小时内向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并积极协助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感染途径,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控制蔓延。

3、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月对散发病例进行汇总,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向主管领导报告。

4、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人员应深入临床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少或杜绝感染病例的蔓延,____小时内向医院领导报告。

5、确定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医院应在____小时内向所在地疾控中心报告。

2023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模板(二)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依据科室主要疾病特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及危险因素的分布等将临床科室的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分为高危、中危、低危科室,制定了____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及管理目标,监测频次也有所区别。

采用监控指标管理,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定期对全院各相关科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和无菌液体等,做好相关记录。

针对全院临床、医技科室众多,有重点、有层次的开展监测工作,开展空气、物面、医务人员手等项目监测,严格采样,严格管理。

监测频次有所区别:每月对Ⅰ类环境的层流洁净手术室、药物配置中心、准分子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对供应室的灭菌器械灭菌效果、血液净化系统监测。

每季度对Ⅱ类环境的普通(门诊)手术室、导管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icu、ccu、rcu)、血液病区、供应室无菌区,Ⅲ类环境(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科检查室、人流室、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感染性疾病门诊及其病房)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感染。

这种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死亡风险。

因此,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二、目的本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减少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福祉。

三、监测范围本监测计划将覆盖本医院所有科室、病房和手术室,监测的对象包括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和医务人员。

四、监测内容1. 医院感染发生率监测:每月统计感染发生率,包括院内感染率、手术切口感染率、血源性感染率等,以及各科室、病房的感染发生情况。

2. 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定期采集医院感染病原菌样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情况。

3.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监测:调查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手术操作规范性、医务人员洗手情况、医疗器械消毒情况等,以及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等。

4.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监测:监测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包括患者隔离措施、手卫生、环境清洁等,评估防控效果。

五、监测方法1. 数据收集:建立感染监测数据库,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监测数据。

2. 临床观察:医务人员通过临床观察、病历审核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记录患者的感染情况。

3. 标本采集:定期采集医院感染病原菌样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4. 调查问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行为习惯和意识,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六、数据分析与报告1.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情况、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等。

2. 报告编制:定期编制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包括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监测结果、相关因素调查结果、防控措施执行情况等,报告将由感染控制委员会审核后上报医务部和质控部门。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患者由于医疗操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新的感染。

它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需要制定并实施感染监测计划。

本文旨在介绍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的精选内容,包括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等。

二、监测指标1. 感染发生率:监测不同类型的感染发生率,如手术切口感染率、尿路感染率、呼吸道感染率等。

通过统计发生率,可以及时发现感染的高发部位和高发时间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耐药菌感染率:监测不同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耐碳青霉烯肠杆菌感染率等。

及时掌握耐药菌感染情况,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3. 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监测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如院内肺炎发生率、院内腹泻发生率等。

通过监测,可以评估医院感染的整体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感染问题。

三、监测方法1. 主动监测:由专门的医院感染监测人员定期走访各科室,收集感染数据,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感染原因等。

通过主动监测,可以全面了解感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 被动监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报告系统等途径,收集感染相关数据。

被动监测可以实现对感染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四、监测频率1. 日常监测:对于常见的感染指标,如手术切口感染率、院内肺炎发生率等,可以每日进行监测。

通过日常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

2. 定期监测:对于一些特殊的感染指标,如耐药菌感染率、院内腹泻发生率等,可以每月或每季度进行监测。

定期监测可以全面评估感染情况的变化趋势,为制定长期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五、数据分析与报告1.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感染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感染发生率的计算、不同感染类型的比较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感染的规律和趋势,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医院工作计划2020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表格_0884文档

医院工作计划2020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表格_0884文档

2020医院工作计划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表格_0884文档EDUCATION WORD医院工作计划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表格_0884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20XX年院感办将按照医院工作目标,认真履行管理督导职能,努力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一、加强质量控制,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1、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作用,特别是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的作用,通过强化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培训,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原则,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2、落实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议一次,讨论解决我院院感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总结、布置工作。

督导临床科室定期召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

二、持续开展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1、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如产房、手术室、消毒供应室、重症医学科等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消毒剂以及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进行常规监测。

2、持续开展目标性监测工作,包括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监测及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

3、加强医院感染监测,院感办专职人员每周深入临床科室收集资料,监测、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每年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1次,完成医院感染资料的统计、汇总、分析和报告,并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

4、持续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通过加强督导,强化各科室病原学监测意识,提高送检率;及时记录微生物实验室阳性结果,及早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进行全院病原菌的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监测计划。

一、感染病例、疑似/暴发监测1、院感科专职人员每天对住院患者通过《医院感染预警系统》、HIS 系统实时进行监测。

2、各临床科室感控小组对本科室的感染病历及时发现和诊断,按时间要求上报。

3、院科两级如发现短期内有超过3例及以上症状相似或有相同感染途径、共同感染源的情况,应立即报告院感科,启动应急报告、处理预案。

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W10%;医院感染暴发0。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计算公式: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二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X100%同期住院患者总数计算公式: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X100%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监测 计算公式:应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短控制漏报率<20%。

四、细菌、多重耐药菌监测(一)多重耐药感染发现率计算公式:(二)多重耐药菌检出率 计算公式:1、院感科专职人员每天对住院患者通过《医院感染预警系统》、LIS 系统实时进行监测。

2、微生物室对培养检出多重耐药菌株应立即报告院感科和临床科室。

院感科专职人员及时下临床对患者防控措施实施督导。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X100%多重耐药感染发现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X100%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X100%3、临床科室应按照《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防控流程》落实防控措施。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扩散。

4、微生物实验室每季度对致病菌检出结果做出汇总,向临床及时公布。

六、医务人员手卫生 计算公式: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毅通过院科两级不断强化培训与监督,通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逐步达 到国家标准要求(三级医院三95%)。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引言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七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以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监测目的及时发现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感染率。

评估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提高医疗质量。

发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二、监测内容监测对象:包括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医疗器械和环境等。

监测指标:包括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病原体种类、耐药性等。

监测环节:覆盖手术室、ICU、新生儿病房等重点区域和特殊操作,如中心静脉置管、呼吸机使用等。

三、监测方法病例监测:定期对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确定感染病例。

实时监测: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收集患者信息,发现潜在感染病例。

目标性监测:针对特定科室、人群或操作进行定向监测。

主动监测:医务人员定期对病区进行巡查,发现潜在感染风险。

反馈与整改: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针对问题进行整改。

四、监测计划实施制定详细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目标、对象、方法及周期。

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的认识和技能。

数据收集与整理: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机制。

定期汇报与分析:定期向医院管理部门汇报监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持续改进: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和优化监测计划。

五、监测数据利用评估医院感染控制效果: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感染控制工作的成效。

发现危险因素: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感染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制定防控策略:依据数据制定和调整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提高医疗质量:将监测结果纳入医疗质量评估体系,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医疗机构共享监测数据,共同推动感染控制工作的发展。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一、背景介绍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接受医疗或护理过程中所获得的新发感染。

医院感染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本医院制定了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二、目的本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监测内容1. 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明确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医院感染的监测指标:确定医院感染的监测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体类型等。

3. 医院感染的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包括住院患者、手术患者、特殊科室患者等。

4. 医院感染的监测方法:采用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包括病例调查、实验室检测、现场观察等。

5. 医院感染的报告和通报: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四、监测流程1. 数据收集:医院感染监测员定期收集医院感染相关数据,包括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2. 数据录入: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分析:根据监测指标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感染的发生规律和趋势。

4. 结果评估:评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控制效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改进方案。

5. 报告和通报:及时向医院管理层、医务人员和相关部门报告监测结果,并进行通报和交流。

五、监测评估1. 监测指标评估:评估监测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监测方法评估:评估监测方法的操作性和可靠性,确保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3. 监测结果评估:评估监测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4. 监测措施评估:评估监测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改进监测计划提供参考。

六、监测结果应用1. 医院感染控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器械消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范文及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20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附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3.1 医院感染监测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3.3 全院综合性监测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4 目标性监测target surveillance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3.5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

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

3.6 抗菌药物使用率usage rate of antibiotic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3.7 抗菌药物使用剂量dose of antibiotic use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每日使用量。

3.8 规定日剂量频数(DDD频数)number of Defined Daily Dose为某一抗菌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该药的规定日剂量。

4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4.1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4.2 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

发生暴发时应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3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发生下列情况的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应报告所在地的县(区)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

报告表见附录A。

4.3.1 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于12h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a)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b)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c)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4.3.2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h 内进行报告:a)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c)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3.3 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和医院感染暴发属于法定传染病的,还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

4.4 医院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如年计划、季度计划等。

监测计划内容主要包括人员、方法、对象、时间等。

4.5医院应按以下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监测:a)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

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年。

b)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应开展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

c)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4.6 人员与设施4.6.1人员要求医院应按每200张~250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专职人员应接受监测与感染控制知识、技能的培训并熟练掌握。

4.6.2 设施要求医院应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完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与基础设施;医院感染监测设施运转正常。

5 监测5.1 医院感染监测方法根据监测范围,分为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5.1.1 全院综合性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B进行。

5.1.2 目标性监测5.1.2.1 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C进行。

5.1.2.2 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D进行。

5.1.2.3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E进行。

5.1.2.4 细菌耐药性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F进行。

5.2 医院感染调查方法5.2.1患病率调查,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患病率。

具体调查方法按照附录G进行。

5.2.2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帮助了解患者抗菌药病毒学、病理学和血清学检查结果。

5.3.4收集和登记患者基本资料、医院感染信息、相关危险因素、病原体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附录A(规范性附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初次□订正A.1 开始时间:年月日 *至年月日A.2 发生地点:医院(妇幼保健院)病房(病区)A.3 感染初步诊断:;*医院感染诊断:A.4 可能病原体:;*医院感染病原体:A.5 累计患者数:例, *感染患者数:例A.6 患者感染预后情况:痊愈例,正在治疗例,病危例,死亡例A.7 可能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血液体液()、医疗器械(侵入性操作)()、不明(); *传播途径:A.8 可能感染源:患者、医务人员、医疗器械、医院环境、食物、药物、探视者、陪护者、感染源不明。

*感染源:A.9 感染患者主要相同临床症状:A.10 医院环境卫生学主要监测结果:A.11 感染患者主要影像学检查结果(X光、CT、MRI、B 超):A.12 感染患者主要病原学检查结果(涂片革兰染色、培养、病毒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查结果、同源性检查结果等):A.13 暴发的详细描述(主要包括暴发开始时间、地点、罹患情况、主要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查处置经过与效果、暴发原因初步分析、*需要总结的经验等):报告单位:填表人:报告日期:联系人电话(手机):详细通讯地址与邮政编码:填表注意事项:分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请标明并逐项填写,带*号的内容供订正报告时填写。

暴发事件的详细描述本表不够时可另附纸填写。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全院综合性监测B.1 监测对象住院患者(监测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时可包括出院后一定时期内的患者)和医务人员。

B.2 监测内容(最小数据量要求)B.2.1 基本情况: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

B.2.2 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无影响、加重病情、直接死亡、间接死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抗肿瘤化学治疗、免疫抑制剂)及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B.2.3 监测月份患者出院情况:按科室记录出院人数,按疾病分类记录出院人数,按高危疾病记录出院人数,按科室和手术切口类型记录出院人数;或者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

B.3 监测方法宜采用主动监测,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主动、持续地对调查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

B.3.1 各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临床科室医师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B.3.2 各医院应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并付诸实施。

B.3.3 专职人员应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医院感染病例。

B.3.4 医院感染资料的来源,包括以患者为基础和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基础的信息。

B.4 资料分析B.4.1 医院感染发病率 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例次)数同期新发医院感染病例×100%……(式B.1)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以同期出院人数替代。

B.4.2 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数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发病例(例次)数观察期间内医院感染新×1000‰……(式B.2)B.5 总结和反馈 结合历史同期和上月医院感染发病率资料,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分析建议。

附录C(规范性附录)手术部位感染监测C.1 监测对象 被选定监测手术的所有择期和急诊手术患者。

C.2 监测内容C.2.1 基本资料 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调查日期、疾病诊断、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

C.2.2 手术资料 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腔镜使用情况、危险因素评分标准(见表C.1,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清洁度分类、美国麻醉协会(ASA )评分(见表C.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医师。

C.2.3 手术部位感染资料 感染日期与诊断、病原体。

C.3 监测方法C.3.1 宜采用主动的监测方法;也可专职人员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宜住院监测与出院监测相结合。

C.3.2 每例监测对象应填写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

C.4.1 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者数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 ×100%……(式C.1)C.4.2 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某危险指数手术感染发病率=者的手术数指定手术某危险指数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指定手术该危险指数患×100%……(式C.2)C.4.3 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 C.4.3.1 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某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手术病例数某医师在某时期进行的部位感染病例数该医师在该时期的手术×100%……(式C.3)C.4.3.2 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的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某医师不同危险指数感染发病专率=级患者手术例数某医师不同危险指数等例数级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该医师不同危险指数等×100%……(式C.4)C.4.3.3 平均危险指数 平均危险指数=手术例数总和手术例数危险指数等级)(⨯∑……(式C.5)C.4.3.4 医师调正感染发病专率 医师调正感染发病专率=等级某医师的平均危险指数某医师的感染专率……(式C.6)C.5总结和反馈 结合历史同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