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中职第1课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职业中专历史课件职业高中历史PPT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技工学校历史幻灯

①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北京人、山顶洞人
表面粗糙 打制方式制作而成
古猿
北 京 人
猿人(直立人)
山 顶 洞 人
智人
一、史前文化遗存
史前时期:文字出现以前的时期
②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黄河、辽河、长江流域)
表面光滑 打磨方式制作而成
仰韶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彩陶
龙山文化·黑陶
河姆渡文化·牙雕
相关史料
信史时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 物记载着当时社会的情况的时 代。与它相反的,就是传疑时 代或是传说时代。
特色:神权色彩浓厚,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安阳殷墟遗址
甲骨文(卜辞)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 而后礼。”
——《礼记》
三、夏商西周更迭
时间
朝代
建立者
商纣荒淫无度,聚众 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基础梳理 宗法制
嫡长子 大宗
天子
天子
相关史料
天子
天子
①概念:宗法即宗族法规,一种以血缘亲 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②特点: A.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概念解析: 嫡(正妻) 嫡子(正妻之子)
其余诸子
诸侯
小宗
大宗
诸侯
大夫
小宗
诸侯
大宗
大夫
濮
周武王进兵方向
夏
禹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各王部落朝会兵方向
殷
牧野朝歌× 公元前1046年 盟津
水
思考探究
周武王面对如此大的疆域,会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巩固呢?
夏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与先秦历史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第一部分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 良渚文化
夏商西周更迭
第一个王朝——夏 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 青铜器
一、中华文明起源特征:
01 本土原生 02 多元发展 03 相互影响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牛河梁遗址
二、夏商西周更迭
周礼包括吉礼(祭祀鬼神,祈求福祥; 凶礼(哀邦国之忧,包括丧礼、荒礼、吊礼; 宾礼(迎宾亲附诸侯之礼; 军礼(和协邦国,包括大师之礼、大田之礼;
嘉礼(亲善万民,包括饮食、昏冠、宾射、飨燕等 礼)等,礼乐共举,繁复细琐,无所不至地渗透于 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礼书有“经礼三百,曲礼三 千”之谓。
01 02
三、甲骨文 青铜器
甲骨文怎么被发现的? 甲骨文于1898年被古董商、金石学家、学者王 懿荣所发现。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PART TWO
一、社会巨变
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
01 春秋五霸 02 战国七雄 03 贵族没落,平民崛起
赵国
魏国 韩国
商鞅变法
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厉行立法,整顿吏治 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焚烧诗书,什伍连坐 改革田亩,土地私有 改革赋税,按户赋税 改革区划,推行县制 革除戎(狄)风,提高秦人素质 迁都咸阳,东进扩展
第一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完整版)

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
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象
虎
大
目
现代汉语中象形字:人,山,口,日,月,田等等。
猜一猜,练一练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对应的文字吗?
象形 齿
鹿
会意
子
斗
雨
休
并
北 假借
猜一猜,练一练
十二生肖各归其位:
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中央
夏商政
相、卿士的设立
延续到1912年 清朝灭亡
夏 治制度 地方
封侯、伯
商
周
内容
的 政 治 制
分封制 特点
(重点) 作用
周朝政
破坏
治制度
度
内容
宗法制 特点
(重点) 作用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西周末 期逐渐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瓦解,
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秦朝时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被破坏 消亡
分封制
血缘纽带(里)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 (表)
宗法制
利——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
利——重视家庭建设,提倡
共主的地位,扩大了疆域;为 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
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 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定了基础。
弊——强调家庭本位,过分
弊——各诸候国保持了相对
重视人性关系,人为划分无近
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
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
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社会的平
必须形成诸候割据局面
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①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 “道路以目”,召公周公“共和行政”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二、夏商西周更迭
二、夏商西周更迭
明尊卑,分上下,区分阶级。
不同阶级有不同待遇。 要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 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二、夏商西周更迭
(三)西周的兴衰 1.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各个民族、部落之间就
开始不断融合,华夏民族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 2. 西周后期,奴隶主贵族统治日益腐朽。公元前782年,西周
(2070BC—1600BC) (1600BC—1046BC) (1046BC—771BC)
(771BC—476BC)
封建社会:
战国(475BC—221BC)——秦(221BC—207BC)——西汉(202BC—AD8)——东汉(25—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隋(581—618年)——唐(618—907年)——五代十国 (907—960年)——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6年)——元(1271—1368年)——明 (1368—1644年)——清(1636—1840—1911年)
• 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
②捍卫王室、镇守疆土、缴纳贡赋、朝觐述职、领兵从征
等义务。
“一不朝,削其职;二不朝,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
二、夏商西周更迭
王位之争
王位之争: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假如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 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 生。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四个儿女各抒己见:
中国历史分期图解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 社会主义
半封建社会
社会
当今
距今约 170万年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课件

公元前1年 公元1年 公元2年
公元前 公元 元年 公元后
2、计算时间长度 1)简单相减:P27 2)跨越公元前、后的计算方法: 公元前几年+公元后几年-1=总共几年 例:公元前5年比公元6年早( )年
、
积极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 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作用
消极
目的
巩固统治 分封者 周天子
内容
分封物 土地和平民、奴隶 受封者
亲属、 功臣 权利 义务
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 守疆土、随从作战、纳贡赋、
积极
作用
消极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 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统 治 阶 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被 统 治 阶 级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明确目标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 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殷朝)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 家
夏 商 西 周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 君主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 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禹
汤
末代 君主
桀
纣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商 西 周
约公元前1600年
第一个国家是夏, 禹传启继家天下, 夏商西周更迭现, 人民反抗力量大, 夏禹商汤周武王, 开国之君人人夸, 夏桀商纣周幽王, 亡国之君人人骂。
政治
经济
城堡和大型的宫殿,军队,刑法, 监狱 农业(农耕,石制,蚌制、骨制工 具);手工业(青铜器,陶器,地下水 道) 刻画符号
中职历史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教学设计

高一学生虽然在初中学习了 3 年的历史,但大都基础薄弱,所以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 的基础,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点,不然容易陷入填鸭式教学。自己所教班级既有高 学情分析 考班,又有就业班,它们的学生基础较、学习自觉性都各有差异,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利 用各种现实热点,拉近与历史的距离,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1. 知识目标:知道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
课题名称
第 1 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理论课 复习 授课
课 型 实训课□ 习题
9.1-7
其他□( )
时间
课时数 1
授课 电信部
班级
教学内容 分析
中华文明起源呈现本土原生、多元发展、相互影响的特征 夏朝、商朝、西周王朝相继,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 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商朝青铜器冶铁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 教学目标 2. 能力目标:能够在自主学习的中,学会搜集、分析历史信息。
3. 素养目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思,理解西周的政治制度既有局限性又有促进性,至 今我们生活还有它们的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夏商西周的更替及早期的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学资
运用地图、图片,分 析教材内容的手段, 层层提问,学生会理 解西周政治文明
②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王位
之争”的故事,并用“枝与干”图片分
析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③周礼的内容—知识链接
周礼的表现—吃穿住行
三、甲骨文与青铜器
任务 3 7 分钟
分析图片、自主阅读教材、 讨论回答问题
1、甲骨文 首先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 ppt 的 内容 ①什么是“甲骨文”?发现的地点?
中职第1课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职业中专历史课件职业高中历史PPT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技工学校1121

商纣王帝辛
(前1075—前1046)
戴枷奴隶陶俑 殉葬奴隶墓葬
甲骨文 商代铜爵 青铜铲
武王伐纣
周朝建立
朝代名称 西周 建立者 周武王(姬发) 建立时间 公元前1046年 建立都城 镐京(今陕西西安)
三
西周分封
昔武王克商,封夏后氏之后于杞, 封殷氏之后于宋。
——《唐律疏议》
此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
蛋壳黑陶杯
蛋壳黑陶杯介绍: 器形分为三部分,上面 是一个敞口侈沿深腹的 小杯;中间是透雕中空的 柄腹;下面是覆盆状底座, 由一根细长管连成统一 的整体。杯壁厚度均匀, 薄如蛋壳,质地细腻坚 硬。 该器形仅见于少数大中 型墓葬,极可能是一种 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
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03
女神庙介绍: 庙址由南、北两组建筑组 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 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 七米。墙壁经过彩绘,室 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 碎块,有头、肩、手以及 乳房等部位的残块,均属 女性。头部真人大小,面 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 片。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夏朝开创的王位 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随后的商朝,创造 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代表的早期文明。
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 系国家的统治。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 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 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 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01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被正式命 名的远古文化体系,仰韶文化研究对于重建古史、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意义重大,它是代表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存,代表性遗址是半坡遗址, 是一处母系氏族公社聚落,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于1953年被发掘。
1.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设计授课班级20电子商务(3+2)、20物流、20机电技术、20公路、20机电技术(自动化)、20机电技术(一体化)授课日期2020.09.21-2020.09.27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资料教材、PPT、板书课题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华文明本土原生、多元发展互相影响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知道商朝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汉文字,及商周青铜器冶铸的高超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夏朝、商西周王相继的历史,感受中华早期政治文明。
教材分析重点中华文明本土原生、多元发展互相影响的特征。
难点夏朝、商西周王相继的历史,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汉文字,及商周青铜器冶铸的高超水平。
关键感受中华早期政治文明。
板书设计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的更迭课后小结二、夏商西周更迭1.尧舜禹三位历史人物禅位的故事引入尧、舜、禹是我国历史中相继通过禅让方式确立首领地位的人物,通过他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学生理解何为“禅让制”。
另一方面,过渡到禹继承首领位置后,将部落发展为王朝的历史,并且继承制度也生了变化。
2.夏王朝的建立(1)禹建立夏朝。
通过一系列考古发现证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二里头遗址中的宫殿、青铜钺、大型墓葬区手工业制造等。
学生掌握夏朝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理解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早期国家产生的意义。
(2)“家天下”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开端知道世袭制自启继承禹之位后开始,并且一直延续贯穿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3.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夏亡的原因夏朝最后一个王叫桀,骄奢淫逸,生活腐化,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而此时黄河下流的商部落日益发展壮大,在首领汤带领下,联合周边部落,于公元前1600年起兵灭亡了夏朝。
在学习过程中,知道商朝取而代之的历史。
阅读商朝形势图,巩固已掌握的历史图,巩固已掌握的历史读图方法。
4.了解商屡次迁都的原因和“殷”来历商朝前期屡次迁都,至于原因史学界没有统一明确的说法。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
制度
禅让制
开始人物 尧
王位
启
世袭制
产生方式
民主推举
父死子继 兄终弟及
时代
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想一想: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 的制度,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公天下
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世袭王位(帝位), 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开始于夏朝。
前 1046 年
商纣
酒池肉林 修建鹿台 宠爱妲己 荒淫无道
商朝的发展?
(1)政治: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 的国家,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2)经济: 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还有规模较大的畜牧业;
②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3)文化:甲骨文发展到成熟阶段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中最为精致的!
三星堆青铜人像
商朝虽然很强大也很成 熟,但是商朝末年,商纣王奢 侈残暴,最终和夏桀一样走向 了灭亡!
“武王伐纣”,思考商朝灭亡的原因以及西周建立的相关史实有哪些!
•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 隶的不满和反抗;
•商汤和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
•商汤和武王能重用人才,联合周边小国,部 落,抓住时机一起取胜
“禅让时代”结束,王位世袭制开始,“公天下”变 成“家天下”。
3 、夏朝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 设各种官吏;组建军队;制定刑法;修造监狱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尧舜 禹
启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思考: 世袭制和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思考: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 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禅让制
世袭制
才德 推举
血缘 相传
《夏商西周的更迭》课件

《诗经》创作于春秋时期,被认为是周朝时期一种“传统型诗歌”的特殊体裁。
社会历史与文化价值
《诗经》记录了早期中国王朝的社会和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
主题和思想
《诗经》的主题和思想围绕着爱情、悲伤、人民生活、城市生活以及宗教信仰等社会问题。这些文化元 素深入人心,并持续影响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官制和仪式
西周制定了一套周全的官制 和仪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封 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周天子的统治制度与社会组织
在周朝时期,天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握有很大的权力和影响。天子的统治制度和社会组织也成为了 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话题。
王权神授
周朝天子的权力来源于上帝的 神授,这种权力也在中国历史 的后续朝代持续发挥着重要作 用。
1
神权体制的确立
周朝亦相信神灵,相信着一切自然现象背后都有神的干预,因此发展了一套独具特 色的古代宗教体系,奠定中国古代神权体制的基础。
2
儒家思想
周朝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众多的学者和文人都关注文化和教育,注重个人修养和 行为规范。
3
礼乐制度的发展
周天子下达了许多有关礼乐的法令和规定,最终形成了周礼和乐的官方构想,这种 构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政治的重要特征。
外族入侵
西周王朝后期,送祭的时候西戎侵扰,秦地的羌氏也泛滥成灾,这些外族的入侵最终加速了周王朝的衰 落。
周朝更替的历史意义
周朝的更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古代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有许多具有历史意 义的社会事件。
争霸和战争
周朝的分裂和战争造成了不同的地区和不同国家 之间的分裂,但同时也为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创作 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和发展空间。
中职历史第1单元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 · ·
青铜器
鼎商 司 母 戊
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西 周 大 克
上海博物馆
尊西 周
鸟
商朝的青铜器
食器
酒器
水器
盘
鉴
匜
乐器
兵器
四羊方尊
P7 议一议:以甲骨文和青铜器 为例,列举商周时期早期政治 文明的特征。
神权加强王权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北京人
半坡文化
城在亳(今河南商丘)
2. 盘庚迁殷: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 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商纣暴行
•修筑豪华宫殿园林,尽情享受 •施用炮烙酷刑,镇压人民 •设“酒池”,“肉林”和后妃大臣嬉戏 游乐
•建巨桥粮仓和鹿台, 堆积掠夺来的粮食和珠宝
武王伐纣
周部族发展:商朝晚期,周部族以农 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史前时期
①什么是史前时期? ①文字记事以前的时期。
人类的起源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距今200 万年
距今1万 年
新石器时代: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距今约7000年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
石锥
石锛(bēn)
石刀
石凿
骨铲
半坡遗址角锥
1、夏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夏朝的传承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 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夏朝的灭亡
国王桀统治残暴,引起民众的反抗,被放逐到 南方。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解析版)

第1课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吕氏春秋•恃君览》所言:“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材料描述的是哪一历史时期()A.远古时期B.夏商时期C.商周时期D.春秋时期【答案】A【解析】由材料“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可知,这描述的是远古时期。
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由于群婚的缘故,“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的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故选:A。
2.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
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已经接近现代栽培稻。
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B.已经从事农业生产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答案】B【解析】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
这一发展主要说明河姆渡人已掌握栽培人工水稻。
河姆渡原始居民位于浙江余姚被发现的,距今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长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故选:B。
3.“夏传子,家天下”,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从此,我国王位的传位方式变成了()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B【解析】“夏传子,家天下”,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从此,我国王位的传位方式变成了世袭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故选:B。
4.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氏族村落遗址D.半坡氏族村落遗址【答案】D【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联系所学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
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
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
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
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教学目标
• 一、知道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 化遗存
• 二、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 • 三、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
史前文化遗存
• 文字出现以前的时期一般称为史前时期。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也是早 期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黄河流域、辽河 流域、长江流域等,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从各地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存来看,中 华文明起源呈现本土原生、多元发展、互 相影响的蝉
玉人
凤鸟
良渚文化
玉琮
象牙顶针
夏商西周更迭
• 公元前2070年 • 公元前1600年
• 公元前1046年
禹 夏朝 成汤 商朝 盘庚迁都 殷商 周武王 西周 (镐京)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 分封制的基础是宗法制,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 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和政治权利, 其余嫡子和庶子则被封为诸侯或卿大夫。
• 商朝的青铜器大量采用动物形象作为纹饰, 且庄严匀称,富于变化。
青铜器
商 朝 青 铜 礼 器 四 羊 方 尊
议一议
• 以甲骨文和青铜器为例,列举商周时期早 期政治文明的特征。
商周时期早期政治文明具有王权和神权相结合的 特征:1、甲骨文是商朝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 甲兽骨上的文字,商朝统治者遇事必卜,表示自己 的行动都是符合天命神意的,而占卜时天神在龟甲 或兽骨上的指示,是吉是凶,是否可行,都要由商 王自己来做判断。2、商朝的青铜器大量采用动物形 象作为纹饰,动物纹饰可能是当时巫觋与天神沟通 的助手,统治者借此作为政治工具。3、商周时期的 统治者以甲骨文和青铜器为工具,利用神权来加强 王权。
• 在分封制下,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受封诸侯有 捍卫王室、镇守疆土、献纳贡赋、朝觐述职、领 兵从征等义务。
中等职业学校 中国历史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钻凿卜骨的工具
释文:丁酉卜,亘,贞 叶王事。 贞,王曰: 来。
(“叶王事”即“勤王事”)
《礼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西周镐京遗址。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了殷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史称西周。
——《礼记•礼运》 请思考:上述材料反映出夏朝建立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
说明: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从材料看周分封了那几类人?
3.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土地和人口;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设官、建立军队 征赋;
(义务)服从周天子命令,为天子镇守疆土,定期朝觐述职, 随从作战,缴纳贡赋。
天子适于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 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元谋
元谋人170万年前
北京人的遗物 周口店猿人洞
北京人头盖骨
北京人复原图
北
京
人
用
使
火
用
烧
的
过
石
的
器
遗
物
北京人的“模样”
分部位
整体形象
头部
上肢 下肢
额骨低平 眉骨突出 吻部前伸
与人手极相似 与人基本一样
像猿 像人
猿人
比
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B 1、“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开始是在 A、禹时 B、启时 C、汤时 D、纣王时 2、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统治稳定下来的商王是 B A、商汤 B、盘庚 C、伊尹 D、纣武丁 3、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独步天下,中国古代哪一朝 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器文明 B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4、公元前2143年比公元前17世纪 D A、晚443年 B、早4430年 C、晚4430年 D、早443年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夏朝
1、夏朝建立: 公元前2070年,禹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启 公天下 家天下 3、夏朝国家机构的建立: 城堡、宫殿、军队、刑法、监狱等 (经济、文化怎样呢?) 4、末代暴君: 桀
一、夏朝
5、经济:农业(农耕,石 制,蚌制、骨制工具); 手工业(青铜器,陶器, 地下水道) 6、文化:刻画符号
二、商朝
4、经济:农业、畜牧业有了更 大的发展;青铜器(创造了 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 5、文化:甲骨文(我国有文字 可考的历史)
公元前1600年, 汤打败桀, 建立商朝, 定都亳。
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又称殷朝) 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三、西周
制作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3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0年
禹建立夏朝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盘庚迁殷
牧野之战 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犬戎灭西周 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公 元 前
公 元 前 年
公 元 前 年
年
公 元 前 一 世 纪
公 元 一 世 纪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禹 阳城
中职历史同步训练第一课电子版带答案

中职历史同步训练第一课电子版带答案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与先秦历史第1课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若要实地考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遗址,应到___(D)A.牛河梁遗址B.良渚文化遗址C.三星堆遗址D.半坡遗址2.中华文明起源呈现的特征包括_(D)①本土原生。
②单一起源③相互影响④多元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少典之子,姓XXX,名曰XXX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这里的"XXX"是指__(A)A.黄帝B.炎帝C.尧D.舜4.如果拍摄一部关于XXX、XXX、XXX时期的电影,能够出现的情节是___(D)A.XXX和XXX共同视察XXX治水的工作B.XXX通过制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C.XXX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D.年老的XXX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禅让给XXX5.右图显示夏朝实施_(B)A.禅让制B.XXX袭制C.礼乐典章制度D.分封制(子)(子)XXX——————启——————太康|(弟)|(子)XXX————相A.远古传说B.郡县制C.甲骨文记载D.分封制7.按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有资历继承XXX王位的是_XXX的妻妾原配/XXX的儿子(A)原配/正妻A.二子(13岁)原配妻子B.四子(8岁)妾一C.长子(18岁)妾二D.三子(10岁)8.目前已发觉的甲骨片大约15万片,其所记多是占卜语言。
凡祭祀、征伐、XXX、农耕等,事无大小,都要通过占卜以取得鬼神的应允和指示。
这种文字最早出现在__(B)A.夏B.商C.西周D.春秋9.XXX、吴、XXX、XXX等姓氏是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家族姓氏的。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___(B)A.制B.分封制C.礼乐制D.宗法制10.我国古代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__(D)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XXX袭制11.以下关于分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D)A.分封的对象首要是王室子弟、元勋和先代贵族B.在分封制下,XXX是最高统治者C.受封的诸侯有保卫王室、镇守国土、朝觐述职等义务D.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12.我国的礼乐制度始于_(C)A.夏B.商C.西周D.秦13.商代被后世称为殷商,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__(D)A.武丁中兴B.牧野之战C.XXX开国D.XXX迁都14.以下关于甲骨文的表述正确的是_(C)①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②甲骨文对研究夏朝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价值③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已知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④甲骨文字形成熟,奠定了汉字的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__(B)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二、材料解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XXX)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 象形
车
四、猜一猜,练一练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对应的文字吗?
会意 象形
齿
鹿
子
斗
雨
休
并
北
假借
四、猜一猜,练一练
十二生肖各归其位:
马
狗
龙
鸡
兔
猪
青铜器是什么东东?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 金(红铜与锡的合金) 制成的东东
•姓 名:青铜器 •出生日期:5000年至6000年前 •出生地点: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代 表 作: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
1、甲骨文定义
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
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2、甲骨文的制作流程
选材。要选择合适的占卜材料(龟甲,或牛羊的肩胛骨)。
刻字。占卜者将所选龟甲或兽骨擦净,以尖器在甲骨表面刻上拟问的事。例 如现存的一块骨上,就有这样的问题:“大王问本月初十是否宜出猎。”
河姆渡
长江 流域
距今 约五 半坡人 六千 年
黄河 流域
各种各样的耒耜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禹
汤
末代 君主
桀
纣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商 西周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亳、殷
公元前1046年
武王
镐京
幽王
禅让制 窃窃私语
公天下
世袭制 家天下
甲:国王禹死了,他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启。
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夏朝国家机构的建立
B 1、“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开始是在 A、禹时 B、启时 C、汤时 D、纣王时 2、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统治稳定下来的商王是 B A、商汤 B、盘庚 C、伊尹 D、纣武丁 3、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独步天下,中国古代哪一朝 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器文明 B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钺本是王者贵族用 于劈砍的兵器,也是 象征权力的刑器和礼 器。
•钺(yuè)形状像板 斧、斧头而较大。
•鸮[xiāo]尊为古代盛 酒器。铜尊,最早见 于商代。鸮,俗称猫 头鹰。在古代,鸮是 人们最喜爱和崇拜的 神鸟。鸮的形象是古 代艺术品经常采用的 原形。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 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 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 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 58.3厘米,重近34.5公斤。 形体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的。 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 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 致的青铜典范”。
•敦(duì ) 盛黍、稷、 稻、粱用。三短足、 圆腹、二环耳、有 盖。
•鉴 形如现代的盆。 有四种用途:(一) 容水 ;(二)盛冰; (三)沐浴;(四) 鉴容照面
•匜(yí ) 古代盥洗时 用具。形椭圆,三足 或四足,前有流,后 有鋬,有的带盖。
•编钟 打击乐器(宫 •编铙 商朝时军队盛 廷雅乐)。面较大而 行乐器。呈圆片形, 薄,多为弧形,根部 形制与钹基本相同。 凹进,边部稍作翘起。 钹(bó)
乙:怎么会这样呢,照理应该让给伯益,他可是大家一致推荐的! 甲:还不是禹有私心,肥水不流外人田,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得来 这个“理” 的王权应该由自己的儿子来接管,不想让别人继承。
指的是什么?
丙:听说禹早就刻意栽培启了,启的能力还行。 乙:这世道啊,真是变了!
世道变成什 么样子了?
公元前 2070年
中国古代《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古代史上三个大一统时期: 秦汉——隋唐——元明清
第 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没有文字记载之前的历史时期。 1、史前时期: 2、文明时期: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 3、中华文明的摇篮: 黄河流域、辽河流域、 长江流域。 4、中华文明起源呈现特点: 本土原生、多元发展、互相影响 5、列举中国境内史前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酒器 •食器 •水器 •乐器 •兵器 •礼器
•农具与工具 •车马器 •生活用具 •货币 •玺印 •等等 以下主要介绍左边这几类
•爵 饮酒器。圆 腹前有倾酒用 的流,后有尾, 口有两柱,下 有三个尖高足。 •角 饮酒器。形 似爵,前后都 有尾,无两柱。 有的有盖。
•觚(gū) 饮酒器。 长身、侈口、 口和底均呈喇 叭状。
•兕觥(sìgōng) 盛酒或饮 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 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斝(jiǎ) 温酒器。 形状像爵,有 三足,两柱, 一鋬。
•尊 盛酒器。形似觚,中 •方彝( yí) 盛酒器。 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 高方身,有盖,盖形 似屋顶,且有钮。 方形的。
•鼎 煮或盛放鱼肉 用。大多是圆腹、 两耳、三足,也有 四足的方鼎。
2、甲骨文的制作流程
.凿孔。接着占卜者于所问字 句之旁,凿出椭圆形的小孔。
2、甲骨文的制作流程
烧灼。再用烧热的铜尖锥刺,而致骨面 出现裂纹。占卜者研究裂纹,推断卜问 事项的凶吉和结果。
2、甲骨文的制作流程
记录。占卜结束,人们即把所问的 事情和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甲骨
上,作为验证。
你想知道商朝人如何造字的吗?下面 让我们来了解甲骨文的几种造字方法 吧……
名称
时间
距今 约七 千年
地点
特点
用: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使用骨耜、石斧、木铲, 许多石器已经作了磨光处理。 食: 开始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国家。 还饲养家畜,主要有猪、狗、牛为主。 住: 住着干栏式的房子,挖水井,过着定居的生活。 其他: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乐器 用: 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石刀,骨制的箭头, 鱼叉,鱼钩等。 食: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蔬菜—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饲养猪狗等动物。 住: 半地穴式的房子,屋里有炕,供炊煮和取暖。 其他: 会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3、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象形
就是将字形画成它所代表的物体的模样,让字的笔画随着物的形
状而折屈,描绘实物形状。
3、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象
虎
大
目
现代汉语中象形字:人,山,口,日,月,田等等。
3、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指事
以象形为基础,通常都有一部分构件是象形字,另外的构件往
往由一些不成字的特定符号向人们提示,表示新造字的含义。
臀
左
三、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会意
即把几个相关的字排比在一起,由它们的联合形式而呈现出新字
所指的含义,一般以图画式组合为多。
从
及
三、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故假
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所想表达的意思。
何
现代汉语中假借字: 汝、我、之等等。
四、猜一猜,练一练
•甗(yan,音 演) 相当于 如今的蒸锅。 全器分上、 下两部分, 上部为甑, 置食物;下 部为鬲,置 水。
•簋(guǐ)相当于如 今的大碗,盛饭用。 一般为圆腹、侈口、 有二耳。
•豆 盛 肉酱一 类食物 用的。 上有盘, 下有长 握,有 圈足, 多有盖。
•盨(xǔ) 盛黍,稷, 稻,粱用。椭圆形, 敛口,二耳,圈足, 有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