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

合集下载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设计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设计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设计第第44课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夏商西周的更迭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

在公元前2070年,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之时,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本课内容分成三目,依次介绍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教学中要注意介绍更迭的顺序,建国时间,建立者,国都。

二.学情分析1.初一的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可以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

2.展示一些历史文物和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本课的知识点多又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可用表格进行归纳,帮助学生进行梳理。

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知道夏朝建立标志国家建立的史实,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及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过程和方法教师引导.启发.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史实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知识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教学重难点知道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形容一个人说话有分量,能起决定性作用,会用哪个成语学生一言九鼎教师一言九鼎是说一个人说得话有九个鼎那么重,什么是九鼎九鼎有什么象征意义这就要夏商西周的历史说起。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

2.学习新课(1)“家天下”的夏朝教师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后进行归纳。

学生归纳涂山召见部落首领,划九州,筑九鼎。

学生看地图,明确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课本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禹死后谁来继任(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通过禅让制再选出一个继任者伯益教师还有不同意见吗大禹死后是他的儿子启即位,和与之前禅让制通过推举的方式不同,启通过武力征服了那些不服从他的人,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这就是王位世袭制。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学科领域:历史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2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过程。

(2)让学生掌握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特点。

(3)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历史。

(2)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地理位置和变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过程及其重要历史事件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它们的兴衰原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历史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历史。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过程。

(2)分析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特点。

(3)引导学生探讨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衰原因。

4. 合作探讨5. 地图游戏(1)教师出示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忆。

(2)学生进行地图填空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绘制一幅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衰过程图。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课堂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3. 出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3.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教学设计
2.创设历史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历史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4.设计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问答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氛围,促进知识的内化。
5.结合课外阅读和实地考察,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历史学习更加立体和深入。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归纳历史规律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的历史,认识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了解国家产生、发展、变革的过程。
2.每组讨论后,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3.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促进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与夏商西周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a.判断题:检查学生对夏商西周基本知识的掌握
b.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程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结合课本插图、地图、历史文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历史印象,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夏商西周历史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

一、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二、章节内容:1.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2. 商朝的兴起与灭亡3. 西周的建立与兴盛4. 西周的衰落与灭亡5. 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与影响三、教学目标:1. 了解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和灭亡原因。

2. 理解夏商西周更迭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史实记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和灭亡原因。

2. 难点: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与影响。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和灭亡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与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史实记忆能力。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提醒学生关注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

【新课导入】一、夏朝的建立与灭亡1. 讲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分析夏朝灭亡的原因。

二、商朝的兴起与灭亡1. 讲解商朝的兴起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分析商朝灭亡的原因。

三、西周的建立与兴盛1. 讲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分析西周兴盛的原因。

四、西周的衰落与灭亡1. 讲解西周衰落的原因。

2. 分析西周灭亡的原因。

五、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与影响1. 分析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

2. 讲解夏商西周更迭的影响。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关注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

【课后作业】1. 记忆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和灭亡原因。

2. 思考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与影响。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夏商西周更迭的知识点。

六、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七、章节内容:1.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2. 西周的文化与艺术3. 西周的宗教信仰与礼仪制度4. 西周的经济发展与贸易往来5. 西周的内外政治状况与灭亡原因八、教学目标:1.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文化与艺术、宗教信仰、礼仪制度、经济发展与贸易往来。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第一章:夏朝的兴起与衰落1.1 教学目标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传说中的首任君主大禹。

认识夏朝的社会结构和治理特点。

探讨夏朝的衰落原因。

1.2 教学内容夏朝的起源与大禹治水传说。

夏朝的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夏朝的衰落过程及其原因。

1.3 教学活动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夏朝的建立。

分组讨论夏朝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让学生深入了解夏朝。

分析夏朝衰落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二章:商朝的崛起与更迭2.1 教学目标认识商朝的建立背景和商汤的革命。

理解商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探讨商朝的更迭过程及其原因。

2.2 教学内容商朝的建立背景和商汤的革命。

商朝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文化特点。

商朝的更迭过程及其原因。

2.3 教学活动讲述商汤的革命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商朝的建立。

分析商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商朝。

探讨商朝的更迭过程及其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三章:西周的开创与繁荣3.1 教学目标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周文王、周武王的贡献。

认识西周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军事制度。

理解西周的文化特点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周文王、周武王的贡献。

西周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军事制度。

西周的文化特点和影响。

3.3 教学活动讲述周文王、周武王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西周的建立。

分析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让学生深入了解西周。

探讨西周的文化特点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四章:西周的衰落与东周的开启4.1 教学目标认识西周的衰落过程和原因。

理解东周的开启背景和特点。

西周的衰落过程和原因。

东周的开启背景和特点。

4.3 教学活动分析西周的衰落过程和原因,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讲述东周的开启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夏商西周更迭的历史启示5.1 教学目标总结夏商西周更迭的历史启示。

5.2 教学内容夏商西周更迭的历史启示。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第一章:夏朝的建立与衰落1.1 教学目标: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原因。

掌握夏朝的主要历史事件和衰落原因。

理解夏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夏朝的建立:了解夏朝的起源,掌握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原因。

夏朝的主要历史事件:了解夏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夏禹的治水成就和夏朝的政治制度。

夏朝的衰落:分析夏朝衰落的原因,如内部矛盾和外部侵扰。

夏朝的地位和影响:探讨夏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如夏朝的文化和传说中的夏朝历史人物。

1.3 教学方法:讲述法:通过讲解夏朝的建立、历史事件和衰落原因。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夏朝的地位和影响。

图片展示法:展示夏朝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夏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第二章:商朝的兴起与衰落2.1 教学目标:了解商朝的兴起背景和原因。

掌握商朝的主要历史事件和衰落原因。

理解商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商朝的兴起:了解商朝的起源,掌握商朝的兴起背景和原因。

商朝的主要历史事件:了解商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商汤的起义和商朝的政治制度。

商朝的衰落:分析商朝衰落的原因,如内部矛盾和外部侵扰。

商朝的地位和影响:探讨商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如商朝的文字和宗教信仰。

2.3 教学方法:讲述法:通过讲解商朝的兴起、历史事件和衰落原因。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商朝的地位和影响。

图片展示法:展示商朝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第三章:西周的建立与衰落3.1 教学目标: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原因。

掌握西周的主要历史事件和衰落原因。

理解西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西周的建立:了解西周的起源,掌握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原因。

西周的主要历史事件:了解西周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周武王灭商和西周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衰落:分析西周衰落的原因,如内部矛盾和外部侵扰。

西周的地位和影响:探讨西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如西周的文化和礼乐制度。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激发爱国热情。

【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课前预习】一、夏朝的兴衰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定都,历时400年而亡。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性质是国家。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4、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5、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朝。

6、前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其灭亡时间是。

7、牧野之战交战双方是:8、重要大臣:9、夏朝亡国之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看P18图:桀把人当坐骑)三、西周的分封制10、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制度。

【合作探究】1、夏朝开始的“家天下”现象,后世在中外历史上曾广泛存在。

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P17动脑筋)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P20动脑筋)3、看P21地图:周初形势图,找出各诸侯国分布的地点。

4、看P21图:西周等级示意图(分封制),标出各级的身份(P22活动与探究2)【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2.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3.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夏商西周的更迭优秀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迭优秀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课目的】1.认识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和夏、商、西周三朝成立的史实及更替的次序。

2.归纳夏、商、西周三朝消亡的原由并归纳其相像之处。

3.经过学习夏、商、西周消亡的史实,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4.经过对奴隶制国建夏代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长,源远流长,加强民族骄傲感。

5.经过对大批精巧文物、历史古迹的学习,形成自觉地保护文物、爱惜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课要点】认识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找出商朝夏、周朝商的相同原由,并议论有何历史启迪。

【教课难点】划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学生对这些政治理论问题的理解有必定的困难。

【教课过程】1.导入新课(师)先前学习的传说时代我们先人的艰辛勤动,反应了我国从人类发源到迈向文明经历了波折而漫长的历程。

跟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汶口文化贫富分化),奴隶制在我国产生。

今日,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期间——奴隶社会。

在公元前2070 年夏代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我国最早的国家,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此后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板书课题:夏商西周的更迭。

2.“家天下”教师发问:夏代的成立者是谁?成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大概在公元前 2070 年(BC 观点引入),禹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代,定都阳城,国名就是禹所在的部落名称“夏”,这就是夏代。

学生识图(课件出示图片),夏代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详细地点,认识阳城是今日的哪个城市。

教师发问:启是如何继承王位的?(师)禹年迈的时候,也依据禅让制的传统,推选他治水时的助手伯益作继承人,可是他却不给伯益实权,把实权交给了他的儿子启。

(师)同学们想想,禹为何要把实权交给启呢?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呢?(议论并发布看法。

)(师)禹死后,伯益依据过去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表示礼让,同学们想象一下,伯益礼让的结果还会和舜、禹时的礼让结果相同吗?(学生联系上一个问题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内容标准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实及更替的顺序;(2)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2)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夏朝知识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的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

约公元前21世纪,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之时,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本课内容分成三目,依次介绍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教学中要注意介绍更迭的顺序,建国时间,建立者,国都等。

教学重点: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

教学难点:
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

三、学情分析
1.初一的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可以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本课的知识点多又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可用表格进行归纳,帮助学生进行梳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新课)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

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

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是哪个朝代呢?
下面我们就学这些内容。

(新课学习)
一、“家天下”的夏朝
阅读思考:
(1)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的时间是什么
时候?
(2)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王位世袭制和禅
让制有什么区别?
学生看书后回答问题。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相传夏朝建都阳城,今天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是它的活动中心。

夏朝历经13代、16个王,历经400余年的历史,它的最后一个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主要通过三部分来完成)
本目的学习首先可通过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商汤灭夏、商为何一再迁都等
情况。

通过阅读课文,比较商朝比夏朝进步的地方。

说说有关商纣王的故事。

商朝的政、经、文和夏朝相比有哪些进步?
(1)政治:商朝疆域有所扩大,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2)经济:①农业有了显著发展,畜牧业也有相应发展;②手工业中青铜器铸造是最重要的部门,商朝时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3)文化:商朝的使用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商朝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武王伐纣(主要通过三部分来完成)
1. 首先可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周的起源、武王伐纣、《周易》等基本情况,看完后问学生得到了哪些信息?
2. 然后思考两个问题:(1)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3.了解西周的经济发展情况。

西周的经济
一、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多,人工灌溉
二、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瓷器
三、建筑业:开始使用瓦
夏商西周的更迭
动脑筋
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看法。

是社会的进步。

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

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制度是否进步看它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