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更迭.doc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穿越时空东海泛滥,祸殃百姓,精卫衔石以填海;赤日炎炎,灼烧大地,后羿射日以造福万物;夏桀无道,纣王暴虐,文王贤明……这一桩桩神奇的传说,一件件历史演义,把我们带进了夏商周——人类的文明时代里。
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怎样建立的?新旧王朝是如何更替的?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夏商周时代……感悟历史本课导航跨越障碍学习本课一要注意归纳夏、商、周三代政权演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二要进行对比联系,找出三代更替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家天下”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王位世袭制则是指一个家族世代占有王位(帝位),或父死子即,或兄终弟继,是一种以“家天下”延续国家统治权力的制度。
“家天下”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时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首先应分析对比夏朝、商朝都是怎样灭亡的,其共同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从灭亡原因中得出启示。
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夏桀与商纣的残暴统治,因而可得到的启示有:①统治者要勤于政事。
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②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互动天地探讨夏、商、西周三代更迭的原因。
活动目标加深对夏、商、周三代先后更替的了解,培养归纳问题的能力,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
思路①找出与夏桀、商汤、殷纣、周武王有关的史实;②归纳夏、商、西周建立与灭亡的过程及原因;③概括灭亡的相似之处;④从正反两方面谈启示。
活动建议①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②尝试编写有关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的短剧或故事;③自己选择一个角色,尝试扮演,体验感受或讲故事,谈感想;④课后搜集资料,了解历史上因失民心而失天下,得民心而得天下的事例。
怎样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目标了解公元纪年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尧舜禹相传 ,东周分两段 ,一统秦两汉 ,二晋前后延 ,隋唐五代传 ,王朝至此完
。 。 。 。 。 。
朝代
建立 时间
都城
开国 之君亡国 之君夏商 西周朝代 建立 时间
都城
开国 之君
亡国 之君
夏
商
BC.2070
BC.1600
2.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①统治者应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勤政爱民,制定的政策要符合民 心 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昏庸残 暴的统治者终将被人民所抛弃
阅读课文,了解夏、商、 西周的经济状况
王朝 建立
夏
商 西周
重要事件 灭亡
BC.1600, 桀 BC.1046,纣 (牧野之战) BC.771,周 幽王(犬戎 攻破镐京, 杀死周幽王) BC.221
BC.2070,禹, 启承父位,王位 阳城 世袭制开始 BC.1600,汤, BC.1300,盘庚 亳 迁殷 BC.1046,周 实行分封制;全 武王(武王伐 国土地归周王所 纣),镐京 有 BC.770,周平 王,洛邑 春秋 战国
东周
桀把人当坐骑
1.夏朝建立 2.王位世袭制开始 3.国家政权机构建立 4.夏桀亡国
1.汤灭夏建商 2.盘庚迁殷 3.商纣亡国
1.牧野之战 2.武王建西周 3.周幽王亡国 4.周平王建东周
1.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 取得胜利?
①夏桀和商纣的暴政,激起人民 反抗 ②商部落和周族力量强大,并得 到了各部落和人民的支持
阳城
禹
桀
纣
亳、殷 汤 镐京
西周 BC.1046
周武王 周幽王
1.夏朝建立 2.王位世袭制开始 3.国家政权机构建立
4《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

4《夏商西周的更迭》教课设计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认识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夏代的成立、商汤灭夏、商朝成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成立、西周的消亡等基本知识,认识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次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消亡的原由并归纳其相像之处。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引和启示下,经过阅读历史故事和独立思虑,对历史史实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较为系统、完好的知识脉络;经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会沟通,学会集作。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认识我国积厚流光的历史,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骄傲感;经过学习夏、商、西周消亡的史实,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认识夏、商、西周大批精巧文物、历史古迹,建立保护文物、爱惜文化遗产的意识;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的艰勤劳动,人民民众是历史的创建者。
学情剖析:教课要点、难点:要点:归纳夏、商、西周三朝消亡的原由并归纳其相像之处,培育学生的剖析和归纳能力。
难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进度。
方法打破:借助丰富生动的历史故事,显现、演绎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
让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难点问题,小组议论、教师解说相联合,重在学生的合作研究,鼓舞学生勇敢思虑、勇敢表达。
能想、敢说,在沟通中理解和运用知识。
教法与学法导航:本课时所使用的教课方法有:故事法、叙述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剖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疏组研究法、自主研究法、对照归纳法等。
教课准备:(一)教师准备1.仔细剖析学情,认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水平易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教课目的、教课重难点、教课方法等。
2.查阅有关书本、网站,采集与本课有关的故事资料,并加以整理。
3.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学生自主预习,并利用网络等有效门路采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信息,丰富和拓宽自己的历史视线。
教课过程:导语设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就是一朵朵跳跃的浪花。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课件

公元前1年 公元1年 公元2年
公元前 公元 元年 公元后
2、计算时间长度 1)简单相减:P27 2)跨越公元前、后的计算方法: 公元前几年+公元后几年-1=总共几年 例:公元前5年比公元6年早( )年
、
积极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 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作用
消极
目的
巩固统治 分封者 周天子
内容
分封物 土地和平民、奴隶 受封者
亲属、 功臣 权利 义务
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 守疆土、随从作战、纳贡赋、
积极
作用
消极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 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统 治 阶 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被 统 治 阶 级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明确目标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 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殷朝)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 家
夏 商 西 周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 君主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 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禹
汤
末代 君主
桀
纣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商 西 周
约公元前1600年
第一个国家是夏, 禹传启继家天下, 夏商西周更迭现, 人民反抗力量大, 夏禹商汤周武王, 开国之君人人夸, 夏桀商纣周幽王, 亡国之君人人骂。
政治
经济
城堡和大型的宫殿,军队,刑法, 监狱 农业(农耕,石制,蚌制、骨制工 具);手工业(青铜器,陶器,地下水 道) 刻画符号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商
西周
再 见
父
子
启
尧
舜
才德推举
禹
血缘相传
启
禅让制
你认为禅让制和世袭制哪个更好!
世袭制
想一想:
这幅图说明了什 么?
桀(jie)把人当坐骑
商汤灭夏
(殷朝)
亳(bo)
盘庚
殷
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之一
商代瓷器
商代玉凤
商代的石人和玉人
三星堆青铜人像
四羊方尊
甲骨文
商 纣 王
记录三
商朝最后一位国王是商纣, 他比桀还要可恨。他滥用民 力,修建豪华宫殿,残酷镇 压人民的反抗,还发明了炮 烙酷刑,命人把铜柱子放在 炽热的炭火上,令人在上面 走,行走者站不住就掉进火 里烧死;他还将自己的叔叔 比干挖心处死。
第 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记录一: 今天我在史料中发现中国历史 的大变革:禹因治水有功,担 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公元前 2070年,禹之子启继位称王,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夏朝,定都阳城。结束了 部落联盟,使我们进入文明时 代。 你知道中国的历史大变革是 什么吗?
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国家
夏
约公元前 2070年 禹
阳城
夏朝宫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夏朝是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
记录一: 今天我在史料中发现中国历史 的大变革:禹因治水有功,担 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公元前 2070年,禹之子启继位称王,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夏朝,定都阳城。结束了 部落联盟,使我们进入文明时 代。
传递首领的方法有哪些变化?
你认为商朝还会繁荣下去吗? 为什么?
前1046年
前1046年 定都:镐京
完整word版,《夏商西周的更迭》说课稿

《夏商西周的更迭》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黛溪中学历史教师张桂玉,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课时为一课时,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点思路与看法。
一、说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
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古代进入文明时代。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夏商西周建立的基本史实及更替顺序,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了解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明确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2.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的情况。
3.归纳出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及启示。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表比较夏商西周建立情况,培养学生归纳能力2.通过分析材料明确禅让制与世袭制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说出反映的历史信息,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持续发展下来的国家。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确“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3.渗透保护文物的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①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夏商西周建立的基本史实及更替顺序,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及启示②本课的难点是区分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
把它作为难点是因为这些历史概念的理论性较强对初一学生来说较难理解。
通过补充材料比较分析把抽象概念具体化。
二、说教法和学法1、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学生容易了解和接受,能力目标较低。
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课堂讨论的方式归纳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化水
害为水利。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原则试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5课 夏商西周旳更迭
一、“家天下”旳夏朝
禹把全国划分为 并铸造了象征最高权力旳
。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种国家 ,建立旳时间是
,都城在
。
禹死后,他旳儿子 继承父业,开始了 旳历史,从此,
替代了禅
让制。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而且组建
• 2分钟完毕,先用双色笔把要点知识标注在 课上,不会旳同桌间交流,完毕后把手举 起来。
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旳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人物:
1
2
34
约前2070年 约前1623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夏商西周旳更迭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 君主
夏
商
西周
动脑筋
从原始社会旳氏族、 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 是社会旳进步还是倒退? 说说你旳看法。
开大战, 臣服黄帝,两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后来 族 旳主体。所以中国人都自称是 子孙。
• 4、黄帝之后, 、 、 先后成为黄河流域旳部落联盟首
领,他们不再经过战争旳方式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是以和平
旳方式推举继承人。这种方法叫
。
• 5、禹吸收爸爸
治水失败旳教训,采用
和
相
结合旳方法治理洪水。他还引导人民开沟挖渠,
商朝旳政治、经济、文化和夏朝相 比有哪些进步?
(1)政治:商朝疆域有所扩大,建立了庞大旳军队。
(2)经济:①农业有了明显发展,畜牧业也有相应发展; ②手工业中青铜器铸造是最主要旳部门,商朝时 期发明了灿烂旳青铜文明。
(3)文化:商朝旳使用旳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旳文字 之一,商朝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占有主要旳地位。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3、计算时间长度 1)简单相减:P27
2)跨越公元前、后的计算方法: 公元前几年+公元后几年-1=总共几年
例:公元前5年比公元6年早( )年
5+6-1=10年
第一个国家是夏, 禹建启继家天下, 夏商西周更迭现, 人民反抗力量大, 夏禹商汤周武王, 开国之君人人夸, 夏桀商纣周幽王, 亡国之君人人骂。
三、武王伐纣
1、西周建立 (1)建立者: 周武王 (2)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 (3)定都: 镐京 2、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公元前770年
1、公元前、公元后、年代尺
• • • • • 1)公元元年: 基督教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 2)世纪: 3)年代: 4)年代尺:
公元前1年 公元1年 公元2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是 《 话关 封 故于 神 事武 榜 。王 》 伐讲 纣述 的的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学习目标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一、“家天下”的夏朝
1、建立者: 禹 2、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3、定都: 阳城 禅让制: 推举、才德 世袭制: 相传、血缘 4、亡国之君: 桀
二、商汤灭夏
1、商的建立 (1)建立者: 汤 (2)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3)定都: 亳 2、盘庚迁殷 ——约公元前1300年 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3、亡国之君: 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点与难点〗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教学过程〗导入: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做首领的?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方式叫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但是在禹之后,禅让制被破坏了,人们又通过什么方式来传递王位的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的内容。
一、“家天下”的夏朝:出示“大禹陵”的图片,提问: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学生答:说明了大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提问:大禹为什么威望这样高?学生答:“大禹治水”。
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要求学生阅读归纳。
学生归纳:①涂山召见部落首领,②划九州,筑九鼎。
大禹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归纳知识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
学生识图,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提问: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学生回答。
更令每个炎黄子孙自豪的是:①从时间上看,中国是仅次于埃及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
②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
二、“禹传子,家天下”提问:“禹死后,他的王位由谁继承了呢?”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启继承王位的经过,讨论:“你认为禹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在禹执政的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禅让制已经走向终结,启在禹的扶助下已经树立起威望、形成了特权。
教师小结:启继承了父位,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这就是王位世袭制。
提问:“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哪个历史人物退位才结束?”学生根据小组准备的结果进行回答。
指导学生观察《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及阅读文字,分析据此所获得的信息:筑有大型宫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等。
二、商汤灭夏:1.商朝的建立:指导学生观察《“桀驾人车”汉画像石》,提问:这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你认为他的怎样一位国君,你能预见到他统治的结果吗?学生讨论回答:桀已经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
2019-04-09〖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点与难点〗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教学过程〗导入: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做首领的?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方式叫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但是在禹之后,禅让制被破坏了,人们又通过什么方式来传递王位的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的内容。
一、“家天下”的夏朝:出示“大禹陵”的图片,提问: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学生答:说明了大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提问:大禹为什么威望这样高?学生答:“大禹治水”。
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要求学生阅读归纳。
学生归纳:①涂山召见部落首领,②划九州,筑九鼎。
大禹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归纳知识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
学生识图,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提问: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学生回答。
更令每个炎黄子孙自豪的是:①从时间上看,中国是仅次于埃及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
②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
二、“禹传子,家天下”提问:“禹死后,他的王位由谁继承了呢?”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启继承王位的经过,讨论:“你认为禹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在禹执政的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禅让制已经走向终结,启在禹的扶助下已经树立起威望、形成了特权。
教师小结:启继承了父位,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这就是王位世袭制。
提问:“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哪个历史人物退位才结束?”学生根据小组准备的结果进行回答。
指导学生观察《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及阅读文字,分析据此所获得的信息:筑有大型宫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等。
二、商汤灭夏:1.商朝的建立:指导学生观察《“桀驾人车”汉画像石》,提问:这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你认为他的怎样一位国君,你能预见到他统治的结果吗?学生讨论回答:桀已经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
2019-04-09〖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点与难点〗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教学过程〗导入: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做首领的?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方式叫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但是在禹之后,禅让制被破坏了,人们又通过什么方式来传递王位的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的内容。
一、“家天下”的夏朝:出示“大禹陵”的图片,提问: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学生答:说明了大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提问:大禹为什么威望这样高?学生答:“大禹治水”。
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要求学生阅读归纳。
学生归纳:①涂山召见部落首领,②划九州,筑九鼎。
大禹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归纳知识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
学生识图,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提问: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学生回答。
更令每个炎黄子孙自豪的是:①从时间上看,中国是仅次于埃及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
②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
二、“禹传子,家天下”提问:“禹死后,他的王位由谁继承了呢?”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启继承王位的经过,讨论:“你认为禹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在禹执政的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禅让制已经走向终结,启在禹的扶助下已经树立起威望、形成了特权。
教师小结:启继承了父位,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这就是王位世袭制。
提问:“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哪个历史人物退位才结束?”学生根据小组准备的结果进行回答。
指导学生观察《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及阅读文字,分析据此所获得的信息:筑有大型宫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等。
二、商汤灭夏:1.商朝的建立:指导学生观察《“桀驾人车”汉画像石》,提问:这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你认为他的怎样一位国君,你能预见到他统治的结果吗?学生讨论回答:桀已经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
2019-04-09〖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点与难点〗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教学过程〗导入: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做首领的?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方式叫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但是在禹之后,禅让制被破坏了,人们又通过什么方式来传递王位的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的内容。
一、“家天下”的夏朝:出示“大禹陵”的图片,提问: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学生答:说明了大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