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举措
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

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法规类别】招工与就业【发文字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32号【发布部门】辽宁省政府【发布日期】2009.05.01【实施日期】2009.07.01【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修改依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2017)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32号)《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业经2009年3月2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陈政高二○○九年五月一日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第一条为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是指毕业两年内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谋职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生。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促进及其相关活动。
第四条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倡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科学的创业观,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应当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就业再就业工作体系,通过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措施,创造就业条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调机制,协调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一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相关工作。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盘锦市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盘锦市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8.31•【字号】盘政办发〔2022〕18号•【施行日期】2022.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盘锦市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盘锦市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市政府九届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8月31日盘锦市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辽政办发〔2022〕30号)和《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2届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辽教通〔2022〕1号)精神,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留盘回盘来盘就业创业,为盘锦高质量发展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更好打造盘锦创新发展主力军,现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扩大市场化就业规模(一)鼓励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
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按照每人15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与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不重复享受,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列支。
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按企业为其缴纳的最长不超过6个月社会保险费(不包括高校毕业生个人应缴纳部分)标准,给予企业1500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市、县区(经济区)财政按7:3比例配比。
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期限内的符合条件企业,可预拨不超过50%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余下部分在企业恢复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拨付;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招用毕业年度或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其为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高校毕业生个人应缴纳部分)给予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社会保险补贴,中小微企业可预拨最多不超过50%的社会保险补贴。
创业意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单选题501-600)

创业意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单选题501-600)创业意识培训考核题库及答案(单选题501-600)501.企业是施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A.提供服务B.销售产品C.沟通信息D.自负盈亏正确答案:D50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生企业想法是筛选企业想法的基础B.筛选企业想法是分析企业想法的基础C.筛选后的企业想法可以保留多个D.分析后的企业想法可以保留多个正确答案:D503.除了分析创业十大素质能力,分析你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企业实践经验、爱好、社会交往和家庭背景也是()。
A.很重要B.无所谓C.不重要D.不清楚正确答案:A504.筛选企业想法,应该首先从以下哪一方面寻求答案()。
A.顾客B.竞争对手C.资源和要求D.你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正确答案:A505.以下属于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
A.水污染B.太空污染C.手机信号D.情绪污染正确答案:D506.以下不属于SWOT分析结果的是()。
A.产生自己的企业想法B.坚持自己的企业想法C.改进自己的企业想法D.放弃自己的企业想法正确答案:A507.某市中心地区,经调研已有20家贸易企业、10家制造企业、1家服务企业,对于创业者而言,商机更多的企业是()。
A.贸易企业B.制造企业C.服务企业D.农林牧渔企业正确答案:C508.()对初创型互联网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
A.自我管理B.客户管理C.情感管理D.工程管理正确答案:B509.消费者购买决策内容不包括()。
A.产品迭代次数B.购买原因C.购买地点D.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510.以下电子产品中不属于移动终端的是()。
A.手机B.电视C.平板电脑D.小型便携式多媒体终端正确答案:B511.以下()创业项目,需要考虑自然资源。
A.服装贸易B.游戏APP开发C.乡村旅游D.金融投资正确答案:C512.以下属于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
A.空气污染B.太空污染C.手机信号D.情绪污染正确答案:D513.创业成功者的多数家人对创业者暂时的亏损()。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丹东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第八督查组向辽宁省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通知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丹东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第八督查组向辽宁省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丹东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7.01•【字号】丹政发〔2015〕16号•【施行日期】2015.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丹东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第八督查组向辽宁省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通知丹政发〔2015〕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丹东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第八督查组向辽宁省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已经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高度重视,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安排整改任务,各分管领导按各自分工负责整改工作的具体落实。
各地区、各牵头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推动整改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
建立整改任务台账,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责任部门要主动配合牵头部门做好工作,提供整改情况。
二、督查考核,按规定时限确保完成建立督查考核机制,要采取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对照整改措施及时掌握整改进度,逐条抓好落实。
将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对任务完成好的进行通报表扬,对整改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三、及时总结,按整改要求进度报送各地区和各牵头部门要对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做好总结工作,查找存在问题,及时改正解决。
同时要结合本部门实际,进一步细化整改方案清单,严格按照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进行整改,并将承担的整改工作进展落实情况汇总、整理后每月向省政府对口部门报送,同时抄送市政府。
附件:丹东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第八督查组向辽宁省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丹东市人民政府2015年7月1日丹东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第八督查组向辽宁省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务院第八督查组向辽宁省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15号)精神,特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4•【字号】•【施行日期】2024.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现将《沈阳市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若干政策举措》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2024年2月24日沈阳市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若干政策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辽政发〔2024〕1号)精神,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向上向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政策举措。
一、持续释放消费潜力1.支持扩大汽车消费。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免征新能源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最高不超过3万元。
对汽车更新消费给予补贴,对报废我市登记注册的老旧汽车,并在纳入国家统计网直报单位库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新燃油汽车的同一车主(个人消费者)给予3000元补贴,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给予4000元补贴,同一车主在政策执行期间只能享受一次补贴。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税务局,以下政策举措均需各区、县(市)政府落实,不再列出)2.大力发展电商消费。
对年应税销售额达到5亿元及以上、20亿元及以上、50亿元及以上,且同比增速不低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限额以上电子商务零售企业分别给予8万元、30万元、50万元奖励。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3.鼓励支持商品住房消费。
将商品住房“卖旧买新”活动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
活动期间,对在我市范围内出售自有住房并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人,给予其购买的1套新建商品住房100元每平方米补贴,卖旧房买新房时间不分先后。
我国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现

我国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现作者:肖囡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09期【摘要】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法规,主要体现在促进大学生就业需求,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供求匹配三个方面。
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政策体现一个理想的就业过程需要由政府、企业、就业市场、社会组织、高校和大学毕业生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协作。
这些关系主体在就业过程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和发挥作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其中,作为国家的权威主体——政府无疑承担了最为重要的角色和职责。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法规,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一、促进大学生就业需求1、就业岗位的创造方面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国家重点加强的优先发展产(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依托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毕业生,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吸纳大学毕业生,为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工作营造氛围、疏通渠道、创造条件;同时,积极扩大政府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大从大学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力度,并认真做好选拔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引导和组织大学毕业生到社区、街道等基层一线工作。
2、鼓励自主创业方面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的体现。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的展望与行动宣言》,其中指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创造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人社意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中专学生和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创业创新的若干意见

【人社意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中专学生和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创业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大中专学生和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创业创新的若干意见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大中专学生和复员转业退伍军人是就业创业工作的重点人群,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8〕23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8〕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9号)等文件精神,为积极促进新形势下大中专学生和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着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培育新一轮全面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就支持大中专学生和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创业创新提出如下意见:一、适用对象(一)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毕业5年内的高中等学校毕业生、出国(境)留学回国人员。
(二)复员转业退伍5 年内的军人。
二、加强创业创新前的教育培训(三)高中等学校要开发开设创业创新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
深化创业创新教育指导,支持高中等学校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创业创新培养计划。
成立专门创业创新服务机构,配齐配强专兼职师资力量。
每年从教学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创业创新教育。
(省教育厅牵头)(四)建立省级创业创新实习基地,为有意愿的大中专学生和复员转业退伍军人提供3个月的创业创新实习机会。
鼓励有意愿的大中专学生和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到处于创业期的企业实习,共同体会创业感受,培育创业创新精神。
比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政策,对实习单位予以补贴。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财政厅配合)(五)实施“辽宁省大中专学生和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创业创新百千万工程”。
即3年内举办百场创业大讲堂,遴选千名创业导师,培养万名创业创新人员。
(省教育厅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配合)(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辽宁省高校创新创业概述

辽宁省高校创新创业概述作者:郑丽娜张明亮孔亮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0期[摘要]基于创新创业意识引领,本文简述了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起源,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进展,并结合辽宁省当前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导向,概述了辽宁省创新创业的现状,为未来辽宁省各高校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辽宁;高校;创新创业[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创新创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必然要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柯林·博尔教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护照”,是未来社会的人们应该掌握的学术性教育护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之外的第三种教育护照,其目的在于培育学生基本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从而使学生具备开展创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创业技能和心理素质。
本文主要针对辽宁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相关简述。
1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起源2003年,国家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并在“十一五”末期再次做出關于进一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
同时,辽宁省三大战略中的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大连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辽宁省被确定为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这都为我省加快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003年,在全国率先印发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作为自主创业大学生享受优惠政策的有效凭证,把散在教育、劳动、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职能内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串连了起来,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创业者,使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
2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进展2006年,辽宁省首届大学生创业成果展洽会在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市场举行。
省内8个市地、44所高校、82家企业参展。
会上大学生创业企业与其他企业、机构达成产品销售或项目对接意向的有449家,创业产品交易和意向协作达2000多万元。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招工与就业【发文字号】辽政办发[2016]65号【发布部门】辽宁省政府【发布日期】2016.05.25【实施日期】2016.05.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6〕65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7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精神,激发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活力,以创新支撑创业,以创新创业链支持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就业链,经省政府同意,现就促进我省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以激发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以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为核心,以创新支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目的,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实现高等院校助力我省创新驱动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战略,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创新,打破阻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创新创业制度供给,完善相关扶持和激励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坚持市场主导,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高等院校师生的创新创业主体地位,尊重市场选择,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坚持协同推进,集聚创新创业动能。
在坚持市场主导的前提下,加强政府相关部门间的协同,创新政策和推动措施,牵头建立和健全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社会等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体系,保障创新创业持续、健康发展。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农村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农村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2.07•【字号】辽政办发〔2016〕134号•【施行日期】2016.1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农村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6〕134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2号)精神,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和激发我省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集聚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技术服务,推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点任务,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以加快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以促进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为着力点,以不断深化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组、科技特派员、农民技术员培养“四位一体”的科技特派行动和创新科技特派工作模式为抓手,以提高农村科技服务能力为目标,整合资源,统筹推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实施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意愿。
尊重农民和科技特派员的意愿,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实现双向选择,保护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的合法利益。
不断创新科技特派员工作模式和方法。
坚持突出创业、强化服务。
围绕农村实际需求,健全创业扶持政策,培育农村创业主体,构建创业服务平台,强化科技金融结合,营造农村创业环境,突出科技创业,强化服务功能,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免费下载】国办发〔〕111号

重点联系城市小额担保贷款调度工作技术研修活动文件汇编2008年11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目录第一部分国家政策选编1.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 (1)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 (6)3.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银发[2008]238号 (11)4.财政部关于积极发挥财政贴息资金支持作用切实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财金[2008]77号 (14)5.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小额担保贷款财政息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08]100号 (16)第二部分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策选编6.关于印发《北京市小额担保贷款贷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劳社服发[2008]120号 (22)7.关于印发《北京市失业人员从事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京财金融[2008]1987号 (27)8.关于印发《天津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津劳社局发[2007]150号 (31)9.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发[2008]16号 (37)10.推进落实吉林省小额担保贷款“5×3”工作模式的指导意见(试行)吉劳社就字[2008]226号 (40)11.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意见鲁政发[2008]92号 (45)12.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动全民创业的意见豫劳社就业[2008]1号 (48)13.湖北省关于加强创业带就业工作的通知鄂劳社发[2008]24号 (51)14.关于进一步做好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陕政发[2007]55号 (55)15.关于开展小额担保贷款模范社区建设进一步做好陕西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西银发[2007]129号 (62)16.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08年以“创业甘肃”为主题创业促进就业活动的通知甘劳社发[2008]5号 (64)17.关于开展创业促进就业项目小额担保贷款集中发放月活动的通知甘劳社发[2008]59号 (69)18.宁夏党委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宁党发[2008]45号 (71)19.宁夏回族自治区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宁政发[2008]92号 (77)20.重庆市小额担保贷款办法渝再就业办字[2008]16号 (83)21.关于印发《自治区2008年小额担保贷款预期目标计划》的通知新劳社字[2008]16号 (89)第三部分部分重点城市政策选编22.辽宁省沈阳市关于优化创业环境鼓励扶持自主创业的通知沈政发[2008]7号 (91)23.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大政发[2008]53号 (94)24.中共佳木斯市委办公室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中开展为下岗失业人员承担小额贷款担保工作的通知佳办字[2008]5号 (96)25.淮安市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淮政发[2008]60号 (98)26.苏州市关于鼓励市民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苏发[2008]4号 (103)27.青岛市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考核办法 (109)28.安阳市关于将大学生村干部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的通知安政[2008]51号 (115)29.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武发[2008]10号 (117)30.关于大力支持全民创业进一步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意见(暂行)武劳社[2008]30号 (123)31.关于印发《武汉市小额担保贷款操作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的通知武劳社[2008]40号 (126)32.关于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意见的通知绵劳社办[2008]25号 (134)33.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失业人员创业的意见筑府办发[2008]134号 (138)34.贵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监管领导小组文件筑小贷监发[2008]1号………………………………………………第一部分国家政策选编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取得显著成绩,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基本解决。
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源市促进就业稳定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辽府发〔2016〕32号

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源市促进就业稳定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正文:----------------------------------------------------------------------------------------------------------------------------------------------------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源市促进就业稳定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辽府发〔2016〕3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辽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驻市各中省直单位:现将《辽源市促进就业稳定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辽源市人民政府2016年12月30日辽源市促进就业稳定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
我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态势明显,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形势更加复杂,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为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做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就业稳就业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对就业创业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重要政策措施,以及《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辽府发〔2015〕23号)有关要求,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一)优化投资结构。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把握重大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投资方向,切实加大对税源型、富民型、就业型项目的投资力度。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医药健康、蛋品加工、新能源五个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提高项目办理效率,实行“领办制”、“代办制”,推进“并联”办理,建立“快速通道”。
大学生实习困境解析及对策建议

式。 为行业 自主创 新能力 的提供 源源不 断的人才资 源 。 ( 三) 对提升 毕业 生培养 质量 、 促进 就 业具有 重要推
动 作 用
高等教 育的 内涵式 发展应该 是有 实 际成效 的发 展 。 2 0 0 9 年1 月. 国务 院办公 厅《 关 于加强普 通 高等学 校毕 业 生 就业工作 的通 知》 ( 国办发 [ 2 0 0 9 1 3 号 )中指 : “ 各地 区 、各有关部 门要把高校毕 业生就业摆在 当前就业 工作 的首位 , 采取切实 有效措施 , 拓宽就业 门路 。要提 升高校
毕业生就业 能力 ,大力组织 以促进就业 为 目的的实习实
教育 的教学效 果 、 教学质量起着尤 为重要 的作用 。另外 , 大学生 实践 活动可 以积极 促进企 业参 与创新 人才培 养 , 有利于高 校教 育教学质量 提升 。我 国高校创新人 才培养 不足 问题仍 然很突 出 ,当前 我 国正处 于促 进经济发 展方 式转变 、 建设创新 型 国家 的关键 时期 , 创新人才 的培养对
0
c = !
复
0 0
大学生实习困境解析及对策建议①
单春 艳 于 莹莹
T -r -
O >
z 0
蚕 至
m 0
0
0 m
量
( 辽 宁教 育研 究 院 高等 教 育研 究所 ,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4 )
摘 要 : 当前 大 学 生 实 习难 的 问 题 备 受 关 注 , 在 高等 教 育 大规 模 扩 张 的 背 景 下 , 高校 实践教 学环 节
。 时) 。当前 , 我国激励企业接 收实 习大学 生和保 障学 生实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力做好当前促进和扩大就业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力做好当前促进和扩大就业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11.01•【字号】辽政办发〔2020〕25号•【施行日期】2020.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力做好当前促进和扩大就业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全力做好当前促进和扩大就业工作的若干举措》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11月1日全力做好当前促进和扩大就业工作的若干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国办发〔2020〕27号)精神,全力促进和扩大就业,现提出如下举措。
一、全力发展经济扩大就业(一)加快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52个重大项目建设,用好抗疫特别国债项目资金和新增中央投资,优先投资就业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和“两新一重”项目建设。
(责任单位: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各市政府。
以下均需各市政府落实,不再列出)(二)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
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融合健康发展,培育壮大电商直播市场主体,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示范性强的电商直播基地,对符合条件的电商直播示范基地、电商直播企业和从业人员,根据实际相应给予就业创业补贴和就业创业服务补助支持。
(责任主体单位:省商务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责任单位: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三)提升消费带动就业能力。
开展“全民乐购,约惠辽宁”系列促消费活动。
打造地标性夜经济集聚区和夜间消费品牌。
积极推动社区服务和养老服务发展,增强养老、托幼、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等社区服务业的吸纳就业能力。
(责任主体单位:省商务厅、省民政厅,责任单位: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四)以“个转企”为载体稳住就业基本盘。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政策的通知-辽政办发[2013]28号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政策的通知-辽政办发[2013]28号](https://img.taocdn.com/s3/m/6d2df11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d.png)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政策的通知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政策的通知(辽政办发〔2013〕28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国办发〔201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35号)精神,切实做好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政策问题通知如下:一、企业和基层就业政策(一)选聘到村(社区)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一般安排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社区)主任助理职务,经过实践锻炼赢得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选举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或村委会(社区)主任、副主任等职务。
志愿服务辽西北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可根据需要兼职或专职担任乡镇(街道)或所在单位团委副书记、中小学副校长、乡镇医院副院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社区)主任助理。
对“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大学生,要在全省公务员招考中单独拿出一定比例的县乡机关职位,进行专门招录;各受援地有空编的事业单位,可采取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优先招聘;省委组织部每年按照一定标准并拿出一定名额,对符合相关条件的择优选拔,纳入省委组织部选调生队伍。
对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和“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的大学生服务期满后,首次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享受县以下专业技术人员的优惠政策。
市以下机关特别是县乡机关在编制录用计划时,重点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二)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发城乡基层特别是城市社区和农村公共管理及社会服务工作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举措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举措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7.02•【字号】鞍政办发〔2020〕14号•【施行日期】2020.07.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举措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举措的通知》(辽政办发〔2020〕14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提高政治站位。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系千万家庭幸福,关系财富创造、高质量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任务,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营造宽松向上的社会环境。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利用毕业季、报到季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来鞍回鞍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宣传解读,引导高校毕业生投入到积极的就业活动中来。
要着力抓好政策落实,特别要加紧推动年内有效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以工代训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落实,做好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创业场地补贴等政策落实,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积极扶持和帮助。
三、提供优质服务。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做好正常毕业和延期毕业应届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招聘、就业见习、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兜底帮扶等多种形式促进就业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回得来、留得下、用得好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县域就业创业的意见-辽政办发〔2017〕124号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县域就业创业的意见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县域就业创业的意见辽政办发〔2017〕124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支持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县域就业创业,推进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补贴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县域企业和创业平台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县域企业,根据吸纳高校毕业生人数给予最长1年的企业缴费部分社会保险补贴。
对高校毕业生见习期满留用率达50%以上的县域企业,每留用1人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见习补贴。
在每个县(市)扶持建设1个“辽宁省创业示范基地”,并给予由中央专项资金列支的不低于20万元的专项补助。
(责任部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二、加大高校毕业生县域创业财税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以个体、合伙经营方式到县域创业,可享受最高10万元的财政贴息创业担保贷款,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业的享受最高20万元贷款。
到农村从事个体经营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可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96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租赁场地进行首次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2年每年3000元至10000元创业场地补贴。
各类涉农专项资金、工业专项资金等,向到县域创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所从事的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科技等创新创业项目和创办的实体经济类企业倾斜。
〔责任部门:各市、县(市)人民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委、省林业厅、省海洋渔业厅、省地税局〕三、降低高校毕业生县域创业用地成本支持高校毕业生可使用闲置土地、厂房、校舍、道路改线废弃地、砖瓦窑废弃地、村庄空闲地和“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生产性服务业、家庭农场、“互联网+”等新业态。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无
【期刊名称】《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22()15
【摘要】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22〕30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6月4日(此件公开发布)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2〕13号)精神,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留辽回辽来辽就业创业,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更好打造辽宁创新发展主力军,现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总页数】12页(P2-13)
【作者】无
【作者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9.27;D625;F279.27
【相关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
2.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3.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举措的通知(辽政办发〔2020〕14号)
4.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45号)
5.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宁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宁政办发[2022]34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举措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就业影响,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提出如下举措。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
(一)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全面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力度。
继续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
实施援企稳岗扩岗计划,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加稳定和有利的环境空间。
(责任部门: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各市政府)
(二)鼓励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
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招用2020届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其为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包括高校毕业生个人应缴纳部分)给予最长12个月的社会保险补贴,同时按其为高校毕业生缴纳的最长6个月社会保险费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和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列支。
国有企业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
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受理期限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
(责任部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各市政府)
(三)拓宽以工代训范围。
对各类企业新招用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开展以工代训的,根据新招用高校毕业生人数按月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
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农村户籍和符合困难条件(属于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特困人员,残疾,烈士子女,下同)的高校毕业生补贴标准可上浮20%,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所需资金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列支。
补贴政策受理期限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
(责任部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各市政府)
(四)优化人力资源服务。
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2020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实现就业,并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200元/人的标准,给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次性就业创业服务补助,每户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
为省内高校
符合困难条件的和2020届湖北籍毕业学年学生,发放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和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列支。
(责任部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各市政府)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五)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以及民生急需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县域基层和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
继续实施“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等计划,加大基层医疗单位招聘力度,增加2020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数量,补齐基层队伍建设短板。
在承担国家、省级、市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研项目的单位中开发科研助理岗位。
加大政府购买面向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事项工作力度。
(责任部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各市政府)(六)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
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不超过实际缴费的2/3,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和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列支。
实现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免费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所需资金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列支。
(责任部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各市政府)
(七)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
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从事个体经营和网络创业,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可参加免费创业培训,按照创业引导培训不低于500元、创业指导培训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给予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创业培训补贴,所需资金从职业技能提升专账资金列支。
按规定给予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创业场地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和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列支。
(责任部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人民银行沈阳分行、省农业农村厅、省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各市政府)
(八)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体系。
每年按规定给予10家优秀孵化基地每家最高500万元的省级专项补贴。
各市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高校创业孵化基地,按其实际支出的基本运营和公共服务等费用给予补助,具体补助办法由各市确定。
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和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列支。
凡享受省、市专项补贴的创业孵化基地,在孵大学生创办的企业或主持的创业项目不得低于10个,并承诺为其提供至少1年的免费场地和各类创业服务。
(责任部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各市政府)
(九)增加高校毕业生升学深造机会。
统筹做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将国家下达的增量招生计划向先进制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临床医学、生物制药、网络安全等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
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重点增加全省急需高技能人才招生计划。
(责任部门:省教育厅)
(十)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倾斜和宣传动员力度,多措并举激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
今年确保高校毕业生征集人数达到高校学生征集总数的25%以上。
(责任部门:省政府征兵办、省教育厅)
(十一)公务员考录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倾斜。
在组织开展2020年度全省面向社会考试录用省市县乡四级机关公务员时,县(市、区)以下机关应当以招录应届毕业生为主。
结合全省公务员考试,面向应届毕业生招录选调生,并全部安排到乡镇工作。
(责任部门: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
(十二)实施兜底帮扶。
进一步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等符合困难条件的我省高校毕业生和湖北籍在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帮扶力度,符合条件的利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兜底安置,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和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列支。
(责任部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各市政府)
三、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十三)扩大就业见习规模。
在原有企业见习单位基础上,新增一批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见习单位。
面向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开发1万个院校类见习岗位,见习期限为3个月。
见习补贴包含基本生活费和指导管理费,基本生活费标准为1000元/人月,指导管理费标准为150元/人月,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和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列支。
(责任部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各市政府)
(十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对离校3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2020届、2021届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
训,按规定给予不低于1500元/月标准的培训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新招用2020届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各类企业可结合用工需求,向政府申请免费“订单式”培训。
所需资金从职业技能提升专账资金列支或就业补助资金列支。
(责任部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各市政府)
四、组织保障
(十五)压实主体责任。
各市政府要充分履行稳就业、保就业主体责任,提升产业和投资带动就业能力,广泛挖掘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有效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举措,确保就业工作指标按期完成。
教育部门要督导各高校落实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主体责任,强化“一把手”工程,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最大程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牵头部门作用,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供给力度,密切监测就业状况,优化就业服务,做好兜底帮扶。
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制定工作方案,整合有效资源,完善对接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全面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
(责任部门: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各市政府)
(十六)强化指导服务。
实施就业工作队伍培训计划,面向全省高校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指导、创业服务、职业生涯培训。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不断线服务,延长报到接收时间,通过信函、传真、网络等方式为毕业生办理就业相关手续,引导用人单位适当调整招聘周期,推迟体检和签约录取。
要抓紧编制并及时向高校、毕业生推送本地政策清单和服务清单,进一步简化优化各项补贴申办程序和要件,推行多项政策“打包”办理试点,提高主动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责任部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政府)
(十七)加强宣传引导。
要通过主流媒体和微信、微博、抖音等移动端新媒体,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辽宁省就业创业先进奖”评选活动要加大向高校毕业生典型倾斜的力度,大力选树和宣传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责任部门: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各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