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师能师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道师能师品
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张诚一我今天开讲的题目是:师道、师能、师品。我是作为一个从教年的普通教师,来谈我的一些体会和感受。主要想和大家在一起探讨,我们应该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按照我的体会,在一生的教师生涯中,我们应该不断地追求,尊崇师道,锻炼师能,提升师品。我先来谈尊崇师道。什么是师道呢?一个是我们从事教育活动应遵循的规律。另外一个就是作为一个教师,由此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就是为师之道。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新时代的教师可能他的任务不仅仅如此。我觉得他应该有这样三方面的任务。第一,他要传授知识。第二,呢他要传承文明。第三,他要培育德性。那么要完成这样一个使命,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就应该自敬自重、无上荣光;乐道敬业、诲人不倦;安贫守贱、甘于奉献。师道之一,自敬自重、无上荣光。社会上经常这样来描述教师。把教师比作蜡烛,比作园丁,比作春蚕。其实这种比喻是不全面的。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蜡烛是什么呢?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蜡炬成灰泪始干。园丁呢,辛勤劳作,默默耕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培育了千万幼苗,把春色送给了人间。春蚕呢,吃进去的是树叶,吐出来的是丝,而且是到死丝方尽。以上对于老师的歌颂,只
是强调了教师的奉献。强调了教师的外在的社会作用,这不够。马克思在岁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毕业论文。题目叫做《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他在文中这样写道,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里独立地进行创造。我想,每一个已经选择当教师的人和可能选择当教师的人,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看到了教师职业,能给人带来的内在的尊严。你的职业劳动质量,是否已经达到了因创造而获得尊严和内心欢乐的水平。如果你没有考虑这一点,我劝你先不要着急选择教师。作为每一个教师,他应该有一种充满自豪的光荣感。作为教师,他永远都是过去和未来之间活的环节。是克服人类无知与恶习的最重要的社会成员。他是过去的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和新一代之间的中介者。他是人类先进与优秀文化,薪火相传,让民族的智慧之火永不熄灭,越烧越旺的添柴人。师道之二是乐道敬业,诲人不倦。在不少的教室,或者是在教师的办公室里边,会挂着这样一段话: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疑问,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当然是不亦乐乎。如果不是英才呢?如果你现在看不出是英才,将来可能是英才呢?刚刚去世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他是英才,他是大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告诉我们,他读中学的时候上课看小说,读完了《金瓶梅》。他读大学的时候,高
等数学只得了分。在那个时候,你能判断他是英才吗?所以我觉得这样一句话应该改一改。改成什么呢?得天下少年而教之,使之成为英才,才是不亦乐乎。教师应该像一个雕刻大师,因材施教,因材施工,要能够化平凡为不俗,化腐朽为神奇。要用自己的生命之火去点燃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打开每一扇心灵之门。展现一个又一个的神采各异的世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创造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的高远的志向。这样的工作,当然是不亦乐乎。师道之三,应该是安贫守贱,甘于奉献。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这样一段传奇的佳话。一个学校,前后只存在了九年。而且是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没有大楼,没有高档的实验室。但是,这个学校,几乎聚集了当时代的一大批中国最优秀的教师的人才。又培育出了一大批在后来影响了我们的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和众多建国需要的重要的人才。这些大师们,我们可以举出来,像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周培源、陈省身、闻一多、等等。他们的学生,比较知名的像杨振宁、李政道、王浩、汪曾琪等等。这所学校是什么呢?这所学校就是在抗战时期著名的西南联大。它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抗战期间西迁到昆明所建立起来的。当时抗战大后方的艰苦生活,大家可想而知。教授们曾经风趣地这样描写道:饭甑凝尘腹半虚,既典征裘
又典书。什么意思呢?就是饭碗和锅呀已经落了厚厚的尘土了。这可见很少有开火、开灶的时候。腹半虚,肚里边只有半饱,一半是空的。既典,把赶路穿的大衣都典当出去换吃的了。把学者们认为最重要的,视为生命的书也不得不典出去了。而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那些教师们仍然是坚持着一身正气,为人师表,自敬其业,诲人不倦。不愿意为了一个字的修改,为了一个书名的修改而去屈服于当局的要求,而放弃自己出书的机会。这样一个凝聚了堪与魏晋风度相媲美的绝代风流,这样一个学校,将会永远被我们后人所敬仰。一个教师,如果把人的培养,而不是把知识的传递,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他的工作就不断地会向他的智慧、他的人格、他的能力发起挑战。成为推动他学习、思考、探索、创造的不息的动力。给他的生命增添发现和成功的欢乐。他自己的生命和才智,也在为事业的奉献过程中、在培养出一代一代杰出的弟子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像叶澜教授说的那样,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我们《尚书》(《礼记》)里的&#;
学记&#;里有这么一段话,叫做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大意是这样:求学的道理呀,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地去学习。当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我们应
该发自内心地来敬畏这个职业,要自觉地用为师之道来规范我们的言行。而不断地追求在我们的教师生涯中,升华我们的情操。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因为不称职会战战兢兢。这样的人,但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具有的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也变得高尚。第二部分,是锤炼师能。作为教师,教学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要把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第二个境界呢,就是要把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能力。第三个境界呢,就应该是把知识升华为学生的德性。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我想有两点是必须要牢记的。第一点呢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第二点,是要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先来谈努力使自己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特别是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我们有几个这样的特点,已经很突出地显现了。一是知识更新的周期变短了。关于这一点我不想多谈,我只想强调两点。第一,就是越是前沿的知识,更新得越快。有些内容,可能在我们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学习的,等你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已经落后了。第二点,就是恰恰是教师职业对知识更新的感觉,最为迟钝。在某一个大城市里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他请了一部分重点高中的物理教师来做了一个测试。测试的内容呢就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也是最常见的那些知识,你知道不知道,了解不了解。结果很遗憾,测试的结果是所有参试教师的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