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学考复习2017
兰亭集序考试知识点兰亭集序练习题及答案
兰亭集序考试知识点兰亭集序练习题及答案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兰亭集序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兰亭集序练习题一、基础部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序”也作“叙”,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
后也用作赠序体文章的名称,如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
还有一类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B.曹操三父子、陶渊明、陈寿、班固、范晔等,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C.《陈情表》《史记》《橘颂》和《愚公移山》的作者分别是晋朝的李密、西汉的司马迁、战国的宋玉和列子(列御寇)。
D.“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携太守常来问津”和“湖光山色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两联,分别写的是陶渊明和杜甫。
2.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B.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国殇(shānɡ)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全部B.仰观宇宙之大。
之:指示代词,这样C.曾不知老之将至曾:曾经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陈:陈旧4.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乐琴书以消忧D.云无心以出岫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古今异义的两项是( )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学考2017 2018高中语文 8 兰亭集序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2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读准字音
加点字
读 音 加点字
癸.丑
guǐ
激湍.
tuān
形骸.
hái
虚诞.
dàn
稽
会稽.
jī
稽.首
qǐ
趣
趣.舍万殊 qū
趣.味
qù
修禊.事
流觞.曲水
嗟.悼
彭殇.
兴
兴.怀
兴.趣
作
妄作.
作.坊
二、分清通假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读音 xì shāng jiē shāng xīng xìng zuò zuō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终期于尽(动词,至、及) (3)期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名词,日期)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名词,一周年) 俯仰一世(数词,表数量) (4)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副词,一旦) 列坐其次(名词,旁边)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名词,次序) (5)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动词,有序地排列)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在排列上次一等)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八、储备常识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 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 ,孟春 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 “巳”日为修禊日 ;三国魏以后 用三月三日 ,不再用“巳”日。禊事 ,古代的一种风俗 ,三月三日人们 到水边洗濯 ,嬉游,以祈福消灾。
二、作品背景 东晋时期 ,受政治和玄学的影响 ,士人们不关心现实 ,他们寄情山 水,谈玄论道 ,放浪形骸。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353)三月三日是传统的 “修禊日”古( 人于三月 上旬巳日 ,在溪水边洗濯 ,祓除不祥。后来发展为暮春之初在水边 宴饮嬉游 ,祓除不祥的意义反而退居其次 )。王羲之和当时许多名 士聚于兰亭 ,举行“修禊”活动。这次兰亭聚会名流云集 ,规模宏大 , 与会者达四十余人。聚会的目的主要是欣赏山水 ,饮酒赋诗。为了 增加趣味 ,他们沿溪流而坐 ,采取流觞赋诗的方法 ,流觞所至 ,即席赋 诗,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王羲之当场写成了著名的《兰 亭集序》 ,也称《兰亭序》。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1(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二)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B.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C.形容词作动词: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三)古今异义词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四)一词多义1.之: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以之兴怀(代词)夫人之相如(取消句子独立性)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2.修:茂林修竹(意为“高”)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虽: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以: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五)特殊句式A.判断句:①死生亦大矣。
(语意山构成判断)B.倒装句:1.状语后置:①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兰亭集序》文言基础知识复习
《兰亭集序》文言基础知识复习《兰亭集序》文言基础知识复习引导语:《兰亭集序》不仅是千古名篇,其中也含有许多的文言基础知识,值得大家好好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文言基础知识复习,欢迎大家学习!《兰亭集序》文言基础知识复习一. 虚词1. 为(1)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作为,当作)(2)已为陈迹(动词,成为)2. 于(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3)暂得于己(介词,对或在)(4)终期于尽(介词,到)3. 以(1)引以为流觞曲水(介词,把)(2)亦足以畅叙幽情(连词,用来)(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因为)4. 之(1)暮春之初(结构助词,的)(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结构助词,的)(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结构助词,的)(4)夫人之相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不知老之将至(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到,往)(7)感慨系之矣(代词,它)(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代词,它)(9)仰观宇宙之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5. 所(1)或因寄所托(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2)当其欣于所遇(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3)及其所之既倦(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二. 实词1. 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通“晤”)(2)趣舍万殊(通“取”)2. 一词多义修修楔事也(动词,做,从事)茂林修竹(形容词,高)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一其致一也(统一,一致)悟言一室之内(数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4. 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才)(2)不知老之将至(形容词作名词)(3)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纵展;使……奔驰)(4)所以兴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6)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7)况修短随化(形容词作名词,寿命长;寿命短)(8)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三. 文言句式1. 判断句(1)死生亦大矣(直接表示判断)(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3)齐彭殇为妄作(动词“为”,表示判断)2. 省略句(1)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2)列坐(于)其次(省略介词“于”)(3)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3. 变式句(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2)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定语后置)(3)俯察品类之盛(俯察盛品类,定语后置)(4)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四. 重点语句翻译1.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逍遥游》《兰亭集序》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逍遥游》《兰亭集序》基本要求:1.能够理解庄子和王羲之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和看法。
2.能够分析叙议结合阐发思想的写法。
3.列表归类整理文言文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和常用文言文虚词。
4.背诵《逍遥游》前三段。
发展要求:拓展阅读《庄子》,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作简要分析和评价。
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句式:《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句式: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翻译:之: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句式:翻译: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句式:翻译: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句式:翻译:又何知!之: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翻译:句式:知:翻译: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句式:翻译: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兰亭集序》学考复习
通“趋”取向
不一样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大事, 形作名
参考译文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欢讲 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交谈; 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 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 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 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 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 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 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 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 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 万分呢?
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次(集会)的诗文
参考译文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 (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 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 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 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 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 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 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 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 癸丑,暮春之初。 活动:会于会稽山阴之 兰亭,修禊事也。 为文动机:当时与会者 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 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 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成 册,并写了一篇序文, 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集序》。
‖整体感知
《兰亭集序》常考知识点梳理
《兰亭集序》常考知识点梳理《兰亭集序》常考知识点梳理引导语:《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所写,对后世人的影响深刻,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兰亭集序》常考知识点梳理兰亭集序 / 兰亭序朝代:魏晋作者:王羲之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一、字词语言1、通假字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2、古今异义茂林修竹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或取诸怀抱古:兼词,“之于”合音今:常用义为众曾不知老之将至古:读zeng ,竟今:读zeng 多作姓向之所欣古:过去、原来今:常用义为方向终期于尽古:至、及今:无此义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士少长咸集年轻人,年长的人B、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C、名词作动词映带左右环绕一觞一咏喝酒D、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一样4、一词多义列坐其次旁边水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余船以次俱进次序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5、虚词运用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以此用来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之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三、理解分析1、结构脉络(一)叙宴集盛况(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2)写景——山、林、竹、水、气候;(3)盛况——流觞曲水,一觞一泳(4)感受——信可乐也(二)发人生感慨(1) 为人处世的方式静态——晤言一室动态——放浪形骸(2)感慨抒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三)明作序要旨(1) 否定虚无主义人生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 写作动机——“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2、重点语句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兴之于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一、字音癸.(guǐ)丑会.(kuài)稽修楔.(xì) 激湍.(tuān)流觞.(shāng) 管弦.(xián)游目骋.(chěng)怀彭殇.(shāng)二、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2、虽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得三、古今异义词1、列坐其次..古义:这个地方今义:居于次一等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今义:物品的种类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4、或取诸怀抱..襟怀抱负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怀里抱着四、重要词语1、修禊.事也祓禊,一种祭祀活动。
2、列坐其次.地方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况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极:尽。
信:实在,确实。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互结交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诸:之于悟:面对面7、及其所之.既倦到,达到8、向.之所欣向:以前,先前9、况修.短随化.修:长化:造化10、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面对喻:明白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把……看成一样齐:把……看做等同五、一词多义。
所以①所以游目骋怀(表凭借,用来……)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表原因,……的原因)一①其致一也(一样)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③六王毕,四海一(统一)修茂林修竹(高)修守战之具(修理,修整)则修文德以来之(修治)乃重修岳阳楼(修建)六、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士。
年少和年长的人。
)2、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
)3、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4、所以游.目骋.怀(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奔驰。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数词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七、判断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2、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3、列坐其次省略句4、放浪形骸之外省略句5、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八、翻译句子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复习
3、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组成 “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国之孺子之游者(在外求学的年轻人),无不餔也……(《勾践 灭吴》 ③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 (《治平篇》)
您,就是方寸展人生的一代书圣王羲之。
写作运用《兰亭集序》一材多用
1.生命永恒。“死生亦大矣”。死生之重,今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 境中。其实,生命的消逝和诞生都带着圣洁的意味,终结和开始都是一种 哲学,需要人们思考和正视。王羲之“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绝对需要一种勇气。他敢于正视人生之痛,表现出了自己的真性情,吟唱 出了对人生无比的热爱和眷恋。是啊,我们只有正视生死,才能热爱生命,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工作和创业中去,在奋斗和奉献中增加 生命的长度和厚度。 2.淡雅人生。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处偏远清幽之地,行率真自由之事,着 朴素简洁之衣,食清淡爽口之味,歌清新高雅之章,叙自然真挚之情。他 们通体洋溢着一种平淡的人生真味: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潇潇洒洒、坦 坦荡荡、真真切切。这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是一种“简单的生活” 状态、“原生态”的生命情调。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知识分子追 崇的一种“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人生理想和乐境。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作者在谈到兰亭盛会的宴饮之美时是这样写的: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4.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 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 的句子: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练习及答案-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练习及答案|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兰亭集序》我们新学习的一篇文言文,对于这篇课文的一些重点文言知识,我们需要举一反三,多做练习,才能更好的掌握,以下是查字典小编整理编辑的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练习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ﻭ兰亭集序ﻪﻪﻭ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ﻪﻭﻭ悟言一室之内( )ﻪﻭﻭﻪﻭ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ﻭﻭﻪ1.列坐其次ﻪﻭﻭﻪﻭ今义:居于次一等的古义:________________ﻪﻭﻭﻪﻭ2.俯察品类之盛ﻪﻭﻪ今义:物品的种类古义:_______________ _ﻭ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ﻭﻭ今义:低头抬头古义:________________4.所以游目骋怀ﻪ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________________ﻭﻭﻪﻭ5.信可乐也ﻭﻭ今义:指书信古义:________________6.亦将有感于斯文ﻭ今义:文雅古义:________________ﻪﻭﻭﻪ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ﻭﻪ1.引ﻪﻭﻭ引以为流觞曲水()ﻪﻭﻭﻪﻭ将军夜引弓()ﻭﻭ相如引车避匿()ﻪ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引赵使者蔺相如( )ﻭﻭ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ﻪﻭﻪ2.是ﻪﻭ是日也,天朗气清( )ﻭﻪﻭﻪ敢不唯命是听( )ﻪﻭﻪﻭ巨是凡人,偏在远郡()ﻭﻪﻭ觉今是而昨非( )ﻪﻭ3.一ﻪﻪﻭ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ﻭ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ﻪﻪ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ﻪ4.期ﻭﻭﻭﻭ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ﻪ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ﻭﻭﻪﻭ不期而遇()ﻭﻪ良马期乎千里()ﻭ5.致ﻭ所以兴怀,其致一也()ﻪﻭ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ﻭﻪ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ﻪﻭ家贫,无从致书以观()ﻪﻭ6.次ﻪﻭﻭ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ﻭﻪ初一交战,操军引次江北()ﻭﻭ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兰亭集序——填空练习学考复习
《兰亭集序》——王羲之复习内容:一、文学常识-共3点二、文意理解三、字/词/句一、文学常识1.王羲之,“书圣”,也擅长诗文,主张积极入世。
2.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在兰亭举行修禊聚会,会后将诗作汇编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
此序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作品之一。
3.禊,在水边举行的消灾祈福的仪式。
二、文意理解1.主旨归纳文章描写了兰亭集会的欢乐情景,表达了对人生忧乐、生死问题的看法。
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伤感,同时也有力地批判了当时颇为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思想。
2.写法小结(1)全文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2)情感脉络清晰。
“乐”——“痛”——“悲”三、字/词/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事也.。
..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之:)(于:)(句式:)(修:)(禊:)(也:)群贤毕...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至,少长咸(贤:)(毕、咸:)(少长:)(修:)又有清流激湍..。
(句式:)....曲水,列.坐其次..左右,引以为流觞....,映带(映:)(带:)(句式:)(以为:古今)(流:)(觞:)(句式:)(列:)(其次:古今)“引以为”句译: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以:)(丝竹管弦:)(之:①②)(盛:①②)(觞:)“虽无”句译:①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是:)(也:)(惠风:)(和畅:)(之:)(品类:古今)(盛:)(句式:)“仰观”句译:所以游..乐也.。
(信:)(可:)(也:)...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所以:古今)(游、骋:)(极:)(之:)第一段:描述了兰亭集会的盛况,表现作者陶醉在人和自然的和谐氛围中的快乐心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之:)(与:)(俯仰:古今)或取诸怀抱....之外。
..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悟言(或:)(取:)(诸:兼词)(悟:通,)(言:)(因:)(放浪:形骸:)“或”句译:虽趣..将至;..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虽:)(趣:通,趣舍)(其:)(所遇、所之、所欣:所+动词= )(句式:)(得:)(老:)(之:)“虽”句译: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学考复习
开篇分析及主题诠释
开篇语重心长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选重年份大事,凝练 主题。
文人雅集
秉持文人风范,吟咏五律。讴歌红楼,抒发情 感。
兰亭雅集
寄情于兰亭,寓意深远。点题,向读者传达主 旨。
咏史及悼念先贤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结合史实,歌咏先贤。
诗文结构与格式
题目 陈陶 王之涣 崔护 杨亿 左思 张籍 王献之
核心思想与价值观
书法艺术
自然美学
崇尚道德,追求审美,欣赏书法, 享受人生。
自然美学在《兰亭集序》中得到 充分体现。
人生哲理
透过品酒品茶,体悟游仙人生。
与历史文化联系
1 嵊州文化圣地
常州陶渊明纪念馆,承嵊州文化之弘扬。
2 武林雅士聚首
杭州历代文人都极为崇敬《兰亭集序》,对它加以咏诵、研习。世人推崇不衰,三希堂 《兰亭序》传世。
3 文化传承发扬
《兰亭集序》与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融合在一起,更具艺术魅力。
学考重点与复习建议
重点
1. 与历史文化联系 2. 核心思想与价值观
复习建议
• 结合历史文化分析 • 扎实阅读与笔记 • 优化方法楼 题菊花诗 题紫阁诗 咏思悼诗 送灵澈上人 十七帖|范文公帖|端午帖|桂林帖|仙人帖|兰亭序 |阳台倡和
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
1
透视变幻
2
高低虚实、前后递进,巧妙运用透视原
理。
3
工笔细腻
铺设用笔严谨,文房雅器交相辉映。
比兴描摹
深韵博厚的书法作品,融入了大量的比 兴手法,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兰亭集序》学考复习
准备学考的你,是否对《兰亭集序》有点眉目,但还需要更多的细节呢?让 我们来深入学习这篇文学经典。
《兰亭集序》学考复习共45页文档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பைடு நூலகம்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5
兰亭集序学考复习
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正是癸丑之年,晚春之始,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集会,举行驱除不祥的礼俗活动。
众多的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在亭子的四周辉映环绕,我们引溪水把它作为使酒杯流动的曲折水道,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叙述幽深的感情。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浩大的宇宙,俯看观察众多的自然万物,用来使眼力舒展,使胸怀开阔,足够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值得快乐啊。
人与人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面对面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爱好不同,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终注定到尽头。
古人说:“死生是一件大事啊。
”难道不悲痛吗?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未曾不在读文章时叹息哀伤,心里不能明白。
本来知道把生死看作一样是不荒谬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一样,可悲呀。
所以一一记下当时与会的人,抄录他们的诗篇。
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触发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
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
今:①抱在怀里;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段最能体现作者情感 的词语是哪个?
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 常而悲,无不为生死之事而叹。
1.找出和作者生死观密切联系的一句话。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 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 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得等量齐 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 宜空谈玄理之意。
千 古 同 悲
本文的写作意图?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一篇奇文传世: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两种人生态度:一死生齐彭觞 死生亦大矣
三种不同心境:乐---痛---悲
四种表达方式:叙事 写景 抒情 议论
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
变化。
序
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文 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 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 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 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 分自序和他序。 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后公推 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兰亭集序》。 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还有一种 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
兰亭的由来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 (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 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 这一带种过兰花 ,汉代为驿亭 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 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第一部分(1):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实写 以写景 叙事为主 辅以抒情 信可乐也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 1.归纳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 今异义词和常用文言虚词。 2. 能够理解王羲之对宇宙、人生的认识 和看法。 3. 能够分析《兰亭集序》叙议结合,阐 发思想的写法。(内容回顾 文法精要)
作者简介
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 之称,世称“王右军”
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 的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 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 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 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 王羲之 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 (303--361) 作的作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 而多情致。
良辰
乐
人贤
美景
赏心
悦事
第2段所议论的中心问题是———。
死生亦矣。
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 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 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 “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 的美好已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 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 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 为“痛”的感觉。
因何而痛?
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悟言一室之内(静)
放浪形骸之外(躁)
当其欣于所遇
不知老之将至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卷,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再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无常之痛
死 生 亦 大 矣
感慨:“欢乐有尽,人生短暂”“死生亦大矣”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 剧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 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 天下名士,首要任务就是保全性命。有人谈 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 “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 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 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 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 “痛”,痛在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短 暂。
主
旨
这篇书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 盛况,抒发了欢乐有尽,人生短 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强调了生 死问题,批判了庄子把死生等同 起来的虚无主义观点,表明了要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
古人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时人 以作者为代表的一类文人雅士 后人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时间: 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点: 会稽山阴之兰亭 ☆目的: 修禊事 ☆人物: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环境: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时节难得 聚地清雅 欢欣之事 名士相聚 环境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优美 ☆活动: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活动有趣 ☆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气候宜人 ☆感慨: 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悦目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