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兰亭集序(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兰亭集序(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8 兰亭集序(课时2)1.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的特点。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译文:__________(省略句,省略主语“名士”。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后置)(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译文:__________(定语后置句,定语“大”“盛”分别置于“宇宙”“品类”后,“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3)所以游目骋怀。
译文:__________(固定句式,“所以”译为“用以……”或“用来……”)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夫①人之相与②,俯仰③一世(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低头或抬头,泛指一举一动)(2)或①取诸②怀抱③,悟④言一室之内(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指抱在怀里④通“__________”,__________)(3)或因①寄②所托③,放浪④形骸⑤之外(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4)虽趣①舍②万殊③,静躁④不同(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5)当其欣①于所遇②,暂③得④于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6)及①其所之②既倦,情随事迁③,感慨系④之矣(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7)向①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②陈迹,犹③不能不以④之兴⑤怀(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8)况①修短②随化③,终④期⑤于尽(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9)每览①昔人兴感之由,若②合③一契,未尝不临④文嗟悼⑤,不能喻⑤之于怀(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_)(10)固①知一②死生为虚诞,齐③彭殇为妄作(①________②数词作动词,_________③形容词作动词,_________)(11)虽①世殊事异,所以②兴怀③,其致④一也(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1.(1)(名士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2:第3单元8 兰亭集序含答案
8 兰亭集序本课话题——善待生命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王羲之认为,人的生命短暂,应该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思考规划人生,做好自己的一切.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
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
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2.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3.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4.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
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5.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修禊.(xì)癸.丑(guǐ)流觞.(shāng)游目骋.怀(chěng)虚诞.(dàn) 彭殇.(shāng)会.稽(kuài)感慨系.之(xì)激湍.(tuān)形骸.(hái) 趣.舍万殊(qū)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极错误!(2)是错误!(3)致错误!(4)毕错误!(5)修错误!(6)引错误!(7)次错误!(8)一错误!(9)于错误!(10)以错误!(11)虽错误!(12)所以错误!(13)之错误!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群贤.毕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2)少长咸集(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3)映带.左右(名词用作动词,围绕)(4)一觞.一咏(名词用作动词,喝酒)(5)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6)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使……放开、敞开)(7)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9)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列坐其次..古义:旁边,水边。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08课 兰亭集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08课兰亭集序知识概览·【作者简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
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重点理解】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二、古今异义(一)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二)①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②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③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兰亭集序》试题练习及答案
《兰亭集序》试题练习及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9 兰亭集序(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4分)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巳.日(sì)B.峻岭.(lǐn)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C.娱.乐(yú)会晤.(wù)形骸.(hái)彭殇.(shānɡ)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解析A.“癸”应读ɡuǐ;B.“岭”应读lǐnɡ;C.“诞”应读dàn,“玄”应读xuán。
答案C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恰逢。
B.信.可乐也信:诚,确实。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多,这里指“热闹”。
D.感慨系.之矣系:附着。
解析会:聚会,集会。
答案A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4分)A.列坐其次..B.俯察品类..之盛C.夫人之相与,俯仰..之外..一世D.放浪形骸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4分) A.群贤.毕至B.齐.彭殇为妄作C.少长.咸集D.死生亦大.矣解析“齐”为意动用法。
其他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B5.名句默写。
(3分)(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3)及其所之既倦,______________,感慨系之矣。
答案(1)茂林修竹(2)仰观宇宙之大(3)情随事迁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8兰亭集序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
兰亭集序[ 基础稳固层 ]1.以下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一样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以内【分析】 D 项,“悟”通“晤”,当面。
【答案】D2.以下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引认为流觞.曲水觞:酒杯B.所以游目骋.怀骋:松开,敞开C.虽趣舍万殊趣:趋势,取向.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到.【分析】 D 项,致:情味,情致。
【答案】D3.以下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导学号: 08332074】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分析】 A 项,语气副词,表婉商,其余三项均为代词。
【答案】A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现象的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导学号: 08332075】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②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③足以极视听之娱④齐彭殇为妄作⑤引认为流觞曲水⑥所以游目骋怀⑦足以......极视听之娱⑧犹不可以不以之兴怀..A.①/②/ ③/ ④⑦/⑤⑧ /⑥B.①⑥ /②/ ③⑤/ ④⑦/⑧C.①/②⑧/ ③⑤/ ⑦/ ④⑥D.①⑥ / ②⑧ / ③/ ⑦/ ④⑧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用作使动。
【答案】A5.以下各句中,句式不一样于其余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当其欣于所遇C.死生亦大矣D.亦将有感于文雅【分析】A、 B、 D 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判断句。
【答案】C[ 阅读提高层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6~9 题。
【导学号: 08332076】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认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2)课时跟踪检测(八)兰亭集序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八) 兰亭集序(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25分,第1~5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不能喻.之于怀(比喻)B.群贤毕.至(全)崇.山峻岭(高)终期.于尽(至、及)列.坐其次(排列)C.茂林修.竹(修整)人之相与.(交好)修短随化.(变化)其致.一也(情趣)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暂.得于己(一时)向.之所欣(一向,向来)列.叙时人(一个个地)解析:选B A项,“喻",明白。
C项,“修",高;“化”,指自然。
D项,“向”,过去,以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系之矣B.情随事迁,感慨..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选B A项,“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C项,“俯仰",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D项,“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
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
3.对下面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游目骋怀④所.①虽.世殊事异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③所以..以.兴怀,其致一也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解析:选A ①②中的“虽”,都是连词,虽然;③“所以”,用来;④“所以”,……的原因.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不能喻之.于怀B.当其欣于所.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选A 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这种情感。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8兰亭集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八) 兰亭集序[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A项,“趣”通“趋”,趋向,取向;B项,“悟”通“晤”,面对面;D项,“畔”通“叛”,背叛。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B[A项,古义,胸怀,抱负;今义,胸前,抱在怀里。
C项,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D项,古义,是两个词,“其”,代词,“次”,旁边;今义,次一等的。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未尝不临.文嗟悼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非利足也,而致.千里C.列坐其次.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D.以五年为期.死期.至矣D[D项,均为名词,期限;A项,分别为动词,面对,引申为阅读/动词,靠近;B项,分别为名词,情致/动词,到达;C项,分别为名词,旁边/名词,次序。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群贤.毕至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B.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齐.彭殇为妄作B[B项与例句皆为形容词作名词;A项,名词作动词;C项,使动用法;D项,意动用法。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当其欣于所遇B.仰观宇宙之大C.不能喻之于怀D.亦将有感于斯文B[B项,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是状语后置句。
]6.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兰亭集序人教版课后题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兰亭集序》测试试题及答案
兰亭集序人教版课后题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兰亭集序》测试试题及答案对于语文的学习,尤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通过多做试题卷,从而锻炼我们的做题能力,这样子才能够使我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以下是WTT整理的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兰亭集序》测试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兰亭集序》测试试题一、语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癸丑( ) ⑵会稽( ) ⑶修禊( )⑷激湍( )⑸流觞( )⑹行骸( ) ⑺趣舍( )⑻骋怀( ) ⑼彭殇( ) ⑽嗟悼( )2.请写出下列各句中“信”字的意义。
⑴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⑵信言不美,美言不信⑶言必信,行必果⑷大丈夫能屈能信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茂林修竹修竹:高高的竹子。
B.惠风和畅:惠风:和风。
C.快然自足快然:高兴的样子。
D.虽世殊事异世殊:世事悬殊。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⑴列坐其次古义:今义:⑵俯察品类之盛古义:今义:⑶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今义:⑷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古义:今义:⑸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古义:今义:5.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⑴群贤毕至⑵少长咸集⑶一觞一咏⑷所以游目骋怀⑸足以极视听之娱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⑺齐彭殇为妄作6.翻译下列句子。
⑴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⑵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译文:⑶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译文:⑷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文:⑸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7.填空。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山东临沂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家,被后人尊称为“ ”。
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世称“ ”。
王羲之48岁任会稽内史,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与谢安、孙绰等42人修禊兰亭,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
这篇序言,不仅文采斐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美绝伦,为千余年来书家所公认。
这实际上也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顶峰。
正因为此,兰亭雅集也被千古传颂,流传至今。
高中语文必修2第8课《兰亭集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必修2第8课《兰亭集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虚诞.(dàn)癸.丑(kuí)管弦.之盛(xuán) 终期.于尽(qī)B.齐彭殇.(shāng) 会稽.(jī)形骸.(hái) 会晤.(wù)C.悼.念(dào) 修禊.事(xì)游目骋.怀(chěng) 符契.(qì)D.嗟.悼(jiē) 流觞.(shāng)兴.怀(xīng) 清流激湍.(tuā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部B.惠.风和畅惠:柔和C.向.之所欣向:曾经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陈旧3.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引以.为流觞曲水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④以.待子不时之需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引以为..流觞曲水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5.下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记游抒怀之作,描写兰亭景物抓住了特征,用粗线条勾勒,格调淡雅。
B.本文是一篇宴游诗序,记叙了兰亭盛会的活动过程,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激励与会者珍惜时光,及时行乐。
C.本文先写盛会的时间、地点、缘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和流觞情景;再写人生感慨,点出作序原因。
D.本文叙事写景先突出“乐”字;述说世事流逝的感慨,转出一个“痛”字;联系古今时引出了一个“悲”字。
这三个字把上下文承接了起来。
二、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XXX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XXX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XXX《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成心味的世界。
XXX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成心境的作品和普通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但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并且超出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兰亭集序》试题练习及答案
9 兰亭集序(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ﻩﻩA、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巳.日(sì)B、峻岭.(lǐn) 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C、娱.乐(yú) 会晤.(wù)形骸.(hái) 彭殇.(shānɡ)D、虚诞.(xián) 酣.畅(hān)玄.理(xián)清冽.(liè)解析A、“癸"应读ɡuǐ;B、“岭”应读lǐnɡ;C、“诞”应读dàn,“玄"应读xuán、答案C4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ﻩ(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恰逢。
B、信.可乐也ﻩ信:诚,确实、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多,这个地方指“热闹”。
D、感慨系.之矣系:附着。
解析会:聚会,集会。
答案 A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A、列坐其次..之盛..ﻩB、俯察品类C、夫人之相与,俯仰..之外..一世ﻩD、放浪形骸答案 D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她三项不同的一项是ﻩ( )(4分)A、群贤.毕至ﻩB、齐.彭殇为妄作C、少长.咸集ﻩD、死生亦大.矣解析“齐”为意动用法、其她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 B5、名句默写。
(3分)(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3)及其所之既倦,______________,感慨系之矣。
答案 (1)茂林修竹(2)仰观宇宙之大 (3)情随事迁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高中语文 第8课 兰亭集序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8课兰亭集序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癸.丑/葵.花暮.春/歆慕.稽.首/会稽.山B.险峻./逡.巡管弦./炫.耀契.约/修禊.事C.形骸./垓.下娱.乐/愚.弄挺.立/兰亭.集D.国殇./流觞.嗟悼./泥淖.垂涎./圣诞.节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B.列坐其次.次:旁边C.终期.于尽期:期望D.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3.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用法、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当其欣于.所遇C.不能喻之于.怀 D.因击沛公于.坐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所以C.夫人之相与,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世俯仰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之相与,俯仰一世..流觞曲水 B.夫人C.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6.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7.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
(只填字母)《兰亭集序》(见下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遒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2(新课标)训练落实:第8课兰亭集序含答案
训练落实篇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 巳.日(sì)B.峻岭.(lǐnɡ) 激湍.(tuān)流觞.(shānɡ) 觥.筹(guāng)C.娱.乐(yú) 会晤.(wù)形骸.(hái) 国殇.(shānɡ)D.虚诞.(xián)酣.畅(hān)玄.理(xián)清冽.(liè)【解析】A项中的“癸”应读ɡuǐ;B项中的“觥"应读gōng;D 项中的“诞”应读dàn,“玄"应读xuán。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群贤毕至B.清流急湍天朗气晴流觞曲水C.游目骋怀畅叙幽情趣舍万殊D.放浪形骸情随事迁世殊事异【解析】B项中“晴”应为“清".【答案】 B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 .①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修造) ②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修理)B .①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②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C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 ②听妇前致.词(说) D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应酬进退)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一俯一仰之间,表时间很短)【解析】 A 项中“修短随化”的“修”应解释为“长"。
【答案】 A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 .河曲智叟亡以应。
D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解析】 A 项中“悟"通“晤",面对面;B 项中“趣"通“取”,趋向,取向;C 项中“亡”通“无”。
【答案】 D5.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兰亭集序》课后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兰亭集序》课后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1《兰亭集序》课后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二)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事》。
求见此书,劳于寤寐。
此僧耆年,又无所用。
若为得一智略之士,以设谋计取之,必获。
”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贯魏州莘县。
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
”太宗遂召见翼。
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随商人船下,至于越州。
又衣黄衫,极宽长潦例,得山东书生之体。
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
过辨才①院,止于门前。
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②?”翼因便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
”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
乃曰:“白头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
”便留夜宿,设缸面药酒、茶果等。
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
酣乐之后,请各赋诗。
彼此讽咏,恨相知之晚,如是者数次,于是诗酒为务,僧俗混然。
遂经旬朔,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兰亭集序(课时1)1.走近作者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东晋琅琊临沂人。
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
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
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
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借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之称。
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十七帖》为著。
其子也是书法名家。
父子齐名,世称。
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
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
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
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
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
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
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
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
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
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4.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癸丑()修禊()流觞()激湍()形骸()游目骋怀()齐彭殇()嗟悼()会稽()感慨系之()5.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1)会①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②事也(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2)群贤①毕②至,少长咸③集(①形容词用作名词,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3)茂林修①竹,又有清流激湍②,映带③左右,引④以为⑤流⑥觞曲水,列坐其次⑦(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⑤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认为⑥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⑦古今异义,古义是两个词,__________;今义是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4)虽①无丝竹管弦之盛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③幽情④(①连词,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5)是日也(代词,__________)(6)俯察品类之盛(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种类)(7)所以游①目骋②怀,足以极③视听之娱,信④可乐也(①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副词,__________)1.逸少书法家王右军书圣《兰亭序》王献之“二王”“二圣”4.guǐxìshāng tuān hái chěng shāng jiēdào kuài jī xì5.(1)①聚会,集会②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2)①贤才②全③都(3)①高,长②流势很急的水③映衬、围绕④引来⑤把……作为⑥使……流动⑦其,代词,此处指代水。
次,旁边(4)①虽然②繁盛③畅快地抒发④幽深内藏的感情(5)这(6)自然界的万物(7)①使……放纵,使……奔驰②放开,敞开③穷尽④实在1.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是:(1)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3)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
(4)聚会时天朗气清,正值春日。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句天气的描写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上文“暮春之初”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
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乐的气氛。
启下,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及“俯仰一世”,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的行文构思巧妙。
3.有人将文章第1、2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在这两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
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褉(xì)崇山峻岭(chóng)B.流觞(shāng)管弦(xuán)幽情(yōu)茂林修竹(mào)C.和畅(hé)俯仰(yǎng)骸(hé)游目骋怀(chěng)D.静躁(zào)嗟悼(jiē)虚诞(dàn)世殊时异(sh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觞一咏窈窕淑女高瞻远嘱载欣载奔B.放浪行骸躁动不安觥筹交错休养生息C.矫首暇观迷途知反天朗气清欣欣向荣D.丝竹管弦三径就荒游目骋怀横槊赋诗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C.①夫人之相与..怀抱(从……..,俯仰一世(交往)②或取诸中取得)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悟言一室之内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5.下列关于“期”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注定)B.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希望)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D.秋以为期(约定的佳日)。
6.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语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7.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②悟言一室之内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D.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9.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实在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慢地度过一生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才知道把生和死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10.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献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11.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
要求:①符合原意。
②不超过30字。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
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
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研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