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朱熹 论语集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卒后九年,即嘉定二年,赐谥曰文,称朱文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一生著述甚丰,重要的有《晦庵先生文集》、 《朱子语类》、《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
义》、《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楚
辞集注》等。
• 《四书集注》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之一,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他认为要
想求得古圣人那微妙而难见的道心,就
必须先领会《四书》的思想。
• 贫:自卑 • 富:骄傲,无礼, • “为富不仁” • “富而不贵”——土豪
好的老师:永远对你有更高的期望
例2:
• 《为政》篇: • 子曰:“君子不器”。 • 包(咸)曰:“器者各周于用,至于君子,无所不 施。” • 皇《疏》引熊埋语:“器以名可系其用,贤以才可济 其业。业无常分,故不守一名。用有定施,故舟车殊 功也。” • 《集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 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 其二,名物训诂、要而不繁。
• 与汉魏的烦琐考据比起来,他的注的确比较简明。其所以如此, 是因为他关心的问题不在训诂,而在思想。因此他对于与题旨无 关的地方一般从略,比如《学而》: •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对于“千乘之国”,《集解》引马融语:“《司马法》:六尺为步, 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 成,成出革车一乘,然而千乘之赋其地千成,居 地方三百一十六 里有畸,唯公侯之封乃能容之,虽大国之赋亦不是过焉。”有引 包咸语对此解说。皇《疏》引经据典,解释得更详悉。而《集注》 则简要说:“千乘,诸侯之国也,其地可出兵车千乘者也。
《论语》其书
• 古人讲究“述而不作”,只讲只说,不创作。 • 在孔子死后,弟子将他的言论汇编成册,便成了《论语》。 • 儒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思想的根基。因此,要了解中国 古代文化,就必须首先了解儒家思想,而要了解儒家思想,就不能不了 解孔子的思想。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里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 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可以说孔子的思想是我们理解中国文 化的钥匙。而了解孔子思想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论语》。 • 《论语》的文学性极强,几乎是精炼的散文诗。《论语》是儒家思想的 奠基,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使得中国人最重视的是伦理道德。
• 朱熹几乎用了毕生的精力编注《四书集注》。他从三 十岁开始收集资料,编成《四书》的《精义》、《要 义》,四十八岁完成《四书集注》初稿。此后不断修 改,直到临死前一天还在修改《中庸章句》。他这样 做,主要目的就是要将《四书》纳入他的理学思想轨 道中来。 • 对于《四书集注》的价值,朱熹自诩“添一字不得, 减一字不得”。
• 四书,是儒家重要的几部经典著作。本来《大学》、
《中庸》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光宗绍熙元年 (1190),朱熹将之独立出来,与《论语》、《孟 子》合并为一套书同时刊行。 • 《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 《孟子》的注释因引用二程、程门弟子及其他人的说 法较多,称“集注”。后人合称为《四书章句集注》, 简称《四书集注》。
• 刘勰:原道——征圣——宗经
• 从这个意义上说,朱熹甚至认为《四书》比 《六经》更重要:
• “《语》、《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经》
工夫多,得效少。”
• ——回答了为什么要读经典,从最好的书读起
• 严羽:《沧浪诗话》
• “入门须正,立志须高。”
• “学诗要从第一义学起。”
•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 其三,宣扬理学,学派色彩浓厚。 作为理学大家的朱熹,为了将《论 语》纳入理学的轨道,在注释中也 会出现强人就我,拔之过高的情况。 这一点前人早已指出,应格外引起 我们的注意。▲
• 《集注》的学派色彩非常浓厚。除了朱子自注之处, 《集注》所引诸家之注主要是二程和门徒的文章和语 录,如尹墩、谢良佐、游酢、杨时、范祖禹、吕大临、 吕大钧、侯师圣等,而极少引汉、魏、隋、唐注家的 解说。这一点我们也务必有所了解。
• 因为《论语》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所闻夫子之言的直 接记录,所以虽然先秦两汉典籍中涉及孔子行为、思想 的记载颇多,但《论语》无疑是我们理解孔子思想的最 直接、最可靠、也最重要的材料。我们在《论语》中可 以清晰地看到孔子思想的基本倾向与特征。
第二节 朱熹及其《四书章句集注》
• 《论语》的注释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朱熹的《论语集注》堪称重 要。这本书是《四书集注》的一部分。其最大优点是阐发义理细 致入微,文字洗练,训诂也基本正确,非常便于阅读。 •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号有徽翁、晦庵、 遁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别号紫阳。祖籍徽州(今安徽歙 县)婺源(今属江西)人,出生在福建南剑(今南平)的尤溪县。是宋 代理学集大成的人物,他所建的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之 学”。朱熹十九岁中进士,曾做过五任地方官,但时间都很短。 他的大半生都从事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修复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建立武夷精舍、沧州精舍等,广收弟子门徒,传播理
推荐读本:
• 杨伯峻:《论语译注》
• 钱穆:《论语新解》
• 李泽厚:《论语今读》
第一节 《论语》及其流传
• 《汉书· 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 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 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 所谓“论”,是指“论纂”,“语”指孔子的言论。 “论语”就是编次纂集孔子的语言。
• 《四书》经过朱熹的注解和提倡,在元明清三 代称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成为士子必读之书,
逐渐代替了过去考试经义时《五经》的地位,
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 明初官修《四书大全》,全录朱熹的注,为此后坊间各本所依,其 实并非善本。清嘉庆间吴县吴英、吴志忠父子用多种古本和宋、元 人所作疏释本相校,力求恢复朱熹定本的原貌,纠正流传中的错误, 于嘉庆十六年(1811)刊出,是现存各本中较好的版本。 • 中华书局以此本为底本,用该局图书馆所藏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 祐二年(1142)大字本(简称清仿宋大字本)进行校勘,改正了 若干错误并写了校记。原书章节之间用圆圈隔开,书中改为每章另 起行,并加以标点。书前有《点校说明》,正文后附录吴英所作 《四书章句附考序》、《四书章句集注定本辨》二文。此书收入 《新编诸子集成》中,于1983年10月初版,以后又多次印刷,是 目前最好、最便用的本子。
第三节 《论语集注》的特点
• 其一,阐发义理、精细深微。
• 与汉魏注书谨守经书藩篱,注意名物训诂之训释方式比起来,朱熹注 最大的特点是其非常注重阐发书中义理。他认为《四书》里跳跃着 “圣人之心”,蕴涵着“天下之理”,因此处处注意挖掘语句中的微 言大义,而不把关心的重点停留在文字训诂的层面上。这种作法与汉 魏“随文释义”的注疏方法是很不一样的。《集注》的一般格式是, 先对关键字、词进行简要解释,在疏通原文之后,进行一番义理解释,
• 但是对于与题旨有关的字词他从不一笔带过甚至敢于提 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如《宪问》: • 子击磐于卫有荷蒉(kuì )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 哉!击磐乎!”既而曰:“鄙哉!硁(kēng)硁乎!莫已 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 末之难矣。” • “果哉!末之难矣”一句,各家解释如下:
第二讲 朱熹《论语集注》
主讲:杨志君
孔子其人
• 孔子(前551-前479),活了72岁,稍晚于老子。名丘, 字仲尼,鲁国人。他的祖先本是宋国的贵族,父亲做了鲁 国的大夫,才归为鲁国人。孔子本人,“少也贱”,做过 仓库管理员,放过牛羊,充当过吹鼓手,也做过官,最高 做到鲁国司寇,实际是宰相。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 春秋末期,周礼逐渐失去规范人们行为的力量,孔子试图 用“仁”来改造和重建“礼”。其性格:知其不可而为之。 做过司寇,但不得志,“累累若丧家之犬”。晚年回家修 订《诗》、《书》、《礼》、《易》、《春秋》,开坛设 讲,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最得意的门生是颜回。 • 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恰好相反,乐观、积极、务实,概括起 来说,孔子的思想是恢复尧、舜、文、武的礼乐,以中庸 之道架构人伦关系。
• 《集解》:未知己志而便讥己,所以为果。末,无也。 无难者,以其不能解己之道。
• 皇《疏》:孔子闻荷蒉讥己而发此言也。果者,敢也。 末,无也。言彼未解我意而便讥我,此则为果敢之甚 也,故曰果哉。但我道之深远,彼是中人,岂能知我? 若就彼中人求无讥者,则为难矣。
• 《集注》:“叹其果于忘世也。末,无也。圣人心同 天地,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不能一日忘也, 故闻荷蒉之言而叹其果于忘世,且言人之出处若但如 此,则亦无所难矣。”▲
•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朱子语类》也是我们阅 读《集注》的重要文献,这里有许多材料可以
供我们更好地理解《集注》的意思。但其中也
有与《集注》矛盾的地方,按照朱熹学生李性
传的意思,这种地方一律从《集注》。
第四节 杨伯峻《论语译注》
• 易中天:实话孔子。
基本没有只通训诂,不释义理的情况。但是,朱熹注的义理部分与章
句之学的串讲大意有明显的不同,其对文本内涵的阐释往往能独出新 意,给人以深刻的启发,而不是简单将字词连缀成句。
举例:
• 《学而》中一段为例: •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也。”
• 《集注》:“乐,音洛。好,去声。谄,卑屈也。骄,矜肆 也。常人溺于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 无谄无骄,则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贫富之外也。凡曰可者, 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也。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好礼则安 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子贡货殖,盖先贫后富, 而尝用力于自守者,故以此为问。而夫子答之如此,盖许其 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 ▲
•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仁”
•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在《论语》中出现109次,是频率 最高的词。 • 但孔子从不对“仁”下定义,具有去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跟老 子一样,是解构主义的先驱。 • “仁”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境界和道德境界,基点是人我关系的和 谐协调,即“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孔子反对把礼制变成“苛政”,他是想将“礼”由强制的社会规 范转化为人性的内在欲求,把“仁”和“礼”看作人格修养的最 高境界。这是余英时先生所说的“内在超越”。 • 子曰:“参(can)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 • “仁”可从两方面来理解: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方面构成孔子社会伦 理思想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任何一个社会,道德建构的基石 和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准则,具有极其重要的普世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