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小组成员:李雨鑫(201114090420)——贡献率25%(工作注:小组成员均为工商管理系目录笫一章可口可乐的基本情况公司简介经营理念基本策略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国市场环境特点中国市场营销环境的特殊性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宏观环境软饮料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人口结构经济状况社会环境法律政治竞争者第六章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SWOT笫一章可口可乐的基本情况公司简介可口可乐这风行世界一口余年的奇妙液体是在1886年山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博士( John S. Pemberton)在家中后院将碳酸水和糖以及其它原料混合在一个三角壶中发明的。

「可口可乐」的英文名字是由彭伯顿当时的助手及合伙人会计员罗宾逊命名的。

罗宾逊是一个古典书法家,他认为“两个大写C字会很好看”,因此他亲笔用斯宾塞草书体写出了"Coca-Cola"。

“coca”是可可树叶子提炼的香料,“cola”是可可果中取出的成份。

「可口可乐」的商标口多年来一直未有改变。

1892年,商人坎得勒以二千三百美元买下可口可乐秘方的所有专利权,并创立可口可乐公司。

在他的领导下,不足三年便把可口可乐推广到全美各地。

1899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和詹姆士?怀特黑德与坎德勒签订了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发展装瓶业务的合同。

此后其发展的势头便不可阻挡,1904年发展为120家装瓶厂,到了1919年发展为1, 200家装瓶厂。

1916年在坎得勒“瓶子外形需独树一格,即使在黑暗中也能辨认出是可口可乐,就算摔破了,人们也可以一眼就认出它是可口可乐”的指示下,创造了为全球所熟知的曲线造型玻璃瓶。

1919年,坎得勒以二千五白万美元,将可口可乐公司售予亚特兰大的财团。

可口可乐;(英文名称:Coca-Coia,也称Coke),是有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出品的一种含有咖啡因的碳酸饮料,它成立于1892年,LI前总部设在美国乔亚洲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两项(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和排名大二的白事可乐)。

2024年可口可乐营销策划方案范文

2024年可口可乐营销策划方案范文

2024年可口可乐营销策划方案范文第一部分:市场分析1.1 外部环境分析在2024年,全球饮料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然而,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糖分摄入的担忧,传统碳酸饮料市场面临一定的挑战。

可口可乐作为全球领先的碳酸饮料品牌,需要应对这些挑战,并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1.2 内部环境分析可口可乐作为一个摩天大楼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然而,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糖分摄入的担忧,可口可乐需要重新定位其产品,并寻求创新,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

1.3 目标市场分析可口可乐的目标市场是广泛的,包括青少年和年轻人群体。

这些年轻人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体验,他们对品牌忠诚度较低,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趋势引领。

第二部分:营销目标2.1 品牌定位通过重新定位品牌形象,将可口可乐定位为一个时尚、健康和多样性的品牌。

强调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

2.2 销售目标在2024年,将销售额增加10%并增加市场份额5%。

第三部分:营销策略3.1 产品策略推出米佳乐(MeCo)系列产品,这是一款以水果为主要成分的功能型饮料。

米佳乐注重健康,提供多种口味选择,并降低糖分含量。

同时,可口可乐还将继续推出经典产品,并注重包装设计的创新。

3.2 定价策略对于米佳乐系列产品,价格将相对较高,以突出其健康和高品质的特点。

经典产品的定价将保持稳定,以保持现有消费者的忠诚度。

3.3 渠道策略加强线上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订购和配送服务。

在线上销售渠道中,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并提供相关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

同时,加强与超市、便利店和餐饮集团等线下渠道的合作。

3.4 促销策略通过赞助大型体育赛事、音乐节和其他文化活动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同时,开展线上和线下的促销活动,如折扣、赠品和抽奖等,以吸引消费者。

3.5 市场传播策略通过整合营销传播渠道,包括电视、广播、网络、社交媒体等,传达品牌形象和产品创新的信息。

对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对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对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一、市场概况可口可乐作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本次分析主要针对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

二、宏观环境分析1. 经济环境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为可口可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同时,消费者对于健康饮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可口可乐的传统碳酸饮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政治环境中国政府对食品饮料行业有一定的监管,对于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可口可乐需要遵守相关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以获得政府和消费者的信任。

3. 社会文化环境中国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较高,品牌形象和口碑对于可口可乐的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同时,消费者对于健康饮品的需求正在增加,可口可乐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产品组合,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 科技环境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市场竞争格局。

可口可乐需要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与消费者进行有效互动。

三、竞争环境分析1. 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面临来自百事可乐、红牛等多个竞争对手的竞争。

这些竞争对手在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可口可乐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2. 竞争优势可口可乐作为全球知名品牌,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产品线。

其产品在品质、口感和包装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销售和分销网络,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3. 竞争劣势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健康饮品的竞争压力。

消费者对于健康饮品的需求增加,对碳酸饮料的消费逐渐下降。

可口可乐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产品组合,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四、市场营销策略分析1. 产品策略可口可乐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推出更多健康饮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同时,可口可乐也需要保持对传统碳酸饮料的投资和市场推广,以保持市场份额。

可口可乐碳酸饮料的市场营销策略教学文案

可口可乐碳酸饮料的市场营销策略教学文案

可口可乐碳酸饮料市场营销策略林偲彦设计学110114目录一、可口可乐介绍二、营销环境分析1.宏观环境(人口变量,经济发展,技术,政治法律)2.微观环境(企业,供应商,竞争者,顾客,公众)三、目标市场定位四、市场营销策略1.产品产品整体概念(核心、形式、延伸)2.价格3.渠道4.促销(广告推销,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五、预算一、可口可乐介绍可口可乐公司诞生于1886年,总部在美国的亚特兰大,是世界软饮料销售的领袖和先锋,拥有近400种饮料品牌,畅销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4年可口可乐品牌价值高达674亿美元,位居全球榜首。

192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设立了第一家分公司,1979年又重返中国。

至今已在中国投资达12亿美元,到2004年,在中国内地已建有29家装瓶公司及32家厂房,拥有中国籍员工2万人。

产品以可口可乐、雪碧、酷儿等为主导产品覆盖碳酸饮料、果汁饮品、汽水、茶饮料等几大领域。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2%,连续八年被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饮料。

二、可口可乐营销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1.人口环境:中国人口基数大,在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5-40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人口基数的增大扩大了购买人数群,使可口可乐销量变大。

2.经济发展:2013 年一季度中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18,855 亿元,经济正在稳健发展。

同时中国城市化速度也在加快,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长。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知道:a.消费者收入水平增高,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长。

b.消费者收入去向日常饮食、基本生活用品花费最多。

c.在消费者消费结构中,18至25岁群体用于购买服装服饰、娱乐、吃喝的花费较多3.技术:自动化技术有助于可口可乐高效生产,生产技术与包装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包装是可口可乐的产品能够被安全、新鲜地运输、储存和消费的必备保障。

对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对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对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标题: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引言概述:可口可乐作为全球知名的饮料品牌,其市场营销环境对其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探讨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发展策略和挑战。

一、市场竞争环境1.1 同行竞争:可口可乐面临来自百事可乐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品质、价格策略和市场份额上与可口可乐展开竞争。

1.2 新兴市场竞争:随着全球市场的开拓,可口可乐面临着来自新兴市场的竞争,这些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和文化背景与传统市场存在差异,对可口可乐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1.3 替代品竞争:除了其他饮料品牌的竞争,可口可乐还需要与其他替代品如咖啡、茶饮料等进行竞争,这些替代品在某些消费者心目中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二、消费者行为与需求2.1 健康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于高糖饮料的健康问题产生了担忧。

可口可乐需要针对这一趋势调整其产品组合,推出更多低糖、无糖或健康饮料。

2.2 个性化需求增加: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产品和定制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可口可乐可以通过推出不同口味、包装和营销活动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2.3 品牌忠诚度下降: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逐渐下降,对于可口可乐来说,需要通过创新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来提高品牌忠诚度,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三、营销渠道与推广策略3.1 多渠道销售:可口可乐通过传统零售渠道、电子商务平台和合作伙伴等多个渠道进行销售,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3.2 数字化营销: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可口可乐加大了对数字化营销的投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等方式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3 品牌合作与赞助:可口可乐通过与体育赛事、音乐节等大型活动的合作与赞助,提高品牌曝光度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四、政府政策与法规4.1 饮料税政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了饮料税政策,对高糖饮料征收额外税费。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小组成员:李雨鑫——贡献率25%(工作内容:整理报告,整合PPT)荆珂——贡献率25%(工作内容:搜集材料,整合材料)杜珊——贡献率25%(工作内容:搜集材料,并对其删减)刘宏雪——贡献率25%(工作内容:搜集材料,图片影响资料)注:小组成员均为工商管理系目录第一章可口可乐的基本情况●公司简介●经营理念●基本策略第二章中国市场环境特点第三章中国市场营销环境的特殊性第四章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宏观环境第五章软饮料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人口结构●经济状况●社会环境●法律政治●竞争者第六章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SWOT第一章可口可乐的基本情况●公司简介可口可乐这风行世界一百余年的奇妙液体是在1886年由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博士( John S. Pemberton)在家中后院将碳酸水和糖以及其它原料混合在一个三角壶中发明的。

?「可口可乐」的英文名字是由彭伯顿当时的助手及合伙人会计员罗宾逊命名的。

罗宾逊是一个古典书法家,他认为“两个大写C字会很好看”,因此他亲笔用斯宾塞草书体写出了“Coca-Cola”。

“coca”是可可树叶子提炼的香料,“cola”是可可果中取出的成份。

「可口可乐」的商标百多年来一直未有改变。

?1892年,商人坎得勒以二千三百美元买下可口可乐秘方的所有专利权,并创立可口可乐公司。

在他的领导下,不足三年便把可口可乐推广到全美各地。

1899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和詹姆士·怀特黑德与坎德勒签订了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发展装瓶业务的合同。

此后其发展的势头便不可阻挡,1904年发展为120家装瓶厂,到了1919年发展为1,200家装瓶厂。

?1916年在坎得勒“瓶子外形需独树一格,即使在黑暗中也能辨认出是可口可乐,就算摔破了,人们也可以一眼就认出它是可口可乐”的指示下,创造了为全球所熟知的曲线造型玻璃瓶。

对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对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对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一、市场概况可口可乐作为全球领先的饮料品牌之一,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在市场概况分析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可口可乐的市场情况。

1.1 市场规模根据行业数据统计,全球碳酸饮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可口可乐作为碳酸饮料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1.2 市场竞争格局可口可乐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百事可乐、红牛等知名品牌。

这些品牌在市场份额、产品种类、品牌形象等方面与可口可乐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1.3 消费者需求和趋势消费者对饮料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低糖、低卡、无添加剂等健康饮料的需求逐渐增加。

同时,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包装、创新口味等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

二、市场环境分析了解可口可乐的市场环境对于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可口可乐市场环境的分析。

2.1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于饮料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政府对食品安全、营养标签、广告宣传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加大,这对于可口可乐等品牌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2.2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对于饮料行业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消费者信心等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于可口可乐产品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

2.3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于饮料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饮料消费习惯、文化传统、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消费者对于可口可乐产品的接受程度。

2.4 技术环境技术环境对于饮料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新的生产技术、包装技术、数字化营销等方面的创新都会对可口可乐的市场竞争力产生影响。

三、市场机会与挑战了解市场机会与挑战可以帮助可口可乐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3.1 市场机会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料的需求增加,可口可乐可以通过推出低糖、低卡、无添加剂等健康饮料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可口可乐中国发展环境分析报告swot

可口可乐中国发展环境分析报告swot

可口可乐中国发展环境分析报告swot第一篇:可口可乐中国发展环境分析报告swot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制作人:11材料3肖靖博(20%)施盛杰(10%)吕易楠(10%)11采矿4李春文(10%)刘武强(10%)10英语2祁玲玲(20%)徐文静(20%)一、可口可乐的中国之旅1.主要梗概: 1.1927年开始,可口可乐就已经在中国投资2.1979年首家进入大陆的外企3.20世纪80年代,踏上了多元化之路4.面临多个本地劲敌,吞并汇源未遂5.发展多种饮料,在非碳酸饮料上有所突破 2.详细过程: ·1927年首次在上海及天津设立装瓶厂,1930年在青岛设立另一家装瓶厂;·1948年海装瓶厂成为美国境外第一家年销售超过 100 万箱的工厂;·1979年在中美恢复邦交后,可口可乐随即重返中国市场,成为最早重返中国的国际品牌之一。

首批28,000箱的瓶装及罐装饮料从香港运往广州、上海及北京销售;·1980年可口可乐中国系统第 1 家装瓶厂在北京兴建;·1981年在广州兴建第 2 家装瓶厂;·1982年首届国际足联/可口可乐足球培训班举行;·1983年厦门厂动工兴建;·1984年随着厦门厂落成,推出雪碧及芬达产品;·1985年首家合资装瓶厂在珠海投产;·1986年上海厂动工兴建;首届国际足联/可口可乐“临门一脚”足球教练员培训班在中国举行,由国际足联高级讲师贾拉汉主讲。

此后 10 余年间共培训 1,000 多名青年足球教练员,使超过 100 万青少年受益;·1987年南宁及大连厂投产。

可口可乐公司赞助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1988年首家可口可乐浓缩液厂在上海投产;·1989年可口可乐庆祝重返中国 10 周年,南京及杭州厂投产;·1990年天津厂投产。

可口可乐公司赞助在北京举行的亚运会;·1991年海南厂投产;·1992年投放首个在中国拍摄的广告“可口可乐时刻”;·1993年轻工部批准建立10个新厂;·1994年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宣布赞助希望工程,迄今为止共建立了 56 所希望小学、100个希望书库和 20 座希望网校;·1995年武汉、西安及沈阳厂投产;·1996年郑州及哈尔滨厂投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国际金融1401班第四组:
何美霞(组长)、莫楚、杨炜成、李俊萱、莫泉周
可口可乐已经连续成为中国最著名商标之一。

根据1999年在中国进行的盖洛普调查显示81%中国消费者认识可口可乐牌号并且连续9年被权威机构评选为“最受欢迎饮料”。

可口可乐目前是中国市场最畅销的饮料公司拥有中国软饮料市场9%市场占有率以及中国碳酸饮料市场33%的占有率。

可口可乐长期拥有中国碳酸饮料最知名四大品牌中的三位。

可口可乐公司目前的国产化率高达98%浓缩液在上海生产并且以人民币销售。

可口可乐公司每年还会在国内采购原材料价值超过60亿人民币并且每年上缴给国家税款达16亿人民币。

成就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品牌神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政治与法律:
可口可乐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重返中国。

几十年来我国政治环境稳定,民族团结统一,经济环境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高。

借着我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支持外资企业来中国投资的春风,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制度还不够完善,但我国政府支持外资,尤其为支持国际知名片牌在中国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外企的法律和出台很多优惠外企的政策。

政府的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也相对稳定,并且在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为以后外企的投资带来更多的保护和便利,中国加入WTO,国家政策鼓励开放性市场,政府有关部门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对饮料市场给予正确引导、合理监督,在竞争中求发展成为市场经济锐不可挡的趋势。

健全的法律制度向全世界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稳定、竞争的中国市场,确保所有企业的正当利益得以实现。

公益事业,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地区的公共建设,教育建设都需要企业的支持,可口可乐公司可以通过公益事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这给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法律环境。

但是,由于中国的反垄断政策,可口可乐之前在收购汇源果汁时失败,更能说明中国的政策是保护民族企业的,所以,可口可乐在开展营销活动前,要详细了解该活动会不会与中国的法律相悖,不要再次出现“汇源果汁”事件了。

二、经济:
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比较稳定发展的状态,消费者的收入与支出的相对提高。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支出模式与消费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收入增加时,食物支出所占的比率趋向减少,教育、卫生与休闲支出比率迅速上升,为可口可乐的合理定价提供帮助。

中国人口规模大,对食物、服装和住房的需求量大。

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22个百分点;而居民消费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

让消费这驾“马车”又好又快地跑起来,是提高和稳定经济发展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49后是中国人口数量较大的一批人,他们对可口可乐的认知度还较低,他们这一辈人生活也以节约为主。

不过现在趋势有所改变,他们的消费意识在逐步加强。

他们有稳定的退休工资,也不用负担儿女的生活,有多余的钱和多余的时间为自己消费,所以可以把他们划分为其中的一个消费目标者来进行营销宣传和产品开发。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现有的可口可乐可能不太适合这个年龄层的人,所以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新产品的开发。

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决定着产品的销售。

近些年,中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中国市场正处在一个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大环境中。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口可乐可以加大投资以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三、文化:
有史以来,全球最流行的三个词是上帝、她和可口可乐。

在上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初入中国的时候,Coca-Cola被翻译成了"蝌蝌啃蜡",中国老百姓一看这名字,纷纷猜测这带着一股中药味的黑糊糊的冒泡汽水似乎跟蝌蚪有什么“不解之缘”,于是谁都不想当那个“第一个吃蝌蚪的人”。

可口可乐高层眼看着中国市场打不开,就指派负责海外业务的出口公司,公开登报悬赏350英磅征求中文译名。

当时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yi)看到这则消息后,以"可口可乐"四个字击败其他对手,拿走了奖金。

这“神来之笔”为可口可乐打开了中国商业之门。

“可口可乐”这四个字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有中文“吉祥快乐”的寓意。

这四个字生动地暗示出了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受——好喝、清爽、快乐——可口亦可乐,让消费者胃口大开,“挡不住的感觉”油然而生。

也正因如此,可乐逐渐成为品类的代名词和行业标准。

可口可乐的本土化包括各个方面,从工厂、原料、人员到产品、包装、营销,99%都是中国的:无论是玻璃瓶还是易拉罐,从浓缩液到二氧化碳、糖,甚至是含量极小的柠檬酸,都打下了中国造的烙印。

本土化思维、本土化营销,促使可口可乐越来越成为中国的可口可乐了。

四、科技:
可口可乐有自己独特的配方,他有一点咖啡因的效果。

可口可乐将在上海新建一个全球创新及技术中心,以拓展其研发能力。

这是全球第六个研究中心,这个技术中心将是可口可乐除美国总部外,全球最好的技术中心。

研发方面可能会放在非碳酸饮料上。

五、自然环境:
气候、地形、资源和地理位置这些自然条件影响可口可乐在中国营销的产品选择。

中国地大物博,南方湿热北方寒冷,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原材料充足、消费需求旺盛,这给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市场营销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可口可乐在中国开展国际营销时也很注重环保,可口可乐高度重视与生态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从保护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着手,全面评估并参与管理价值链不同环节的环境影响。

六、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SWOT分析
1、优势(1)知名度高。

可口可乐历史悠久,从1892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虽然进入中国市场在1927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融入大众生活。

(2)雄厚的资金、先进完善的管理。

可口可乐注重产品质量、重视提升工作效率、不断完善销售网络、注重培训专业人才。

(3)模仿困难。

因为有神秘配方,独特口味。

尽管饮料业容易制造,但是可口可乐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是其他饮料公司难以模仿的。

(4)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形态的可口可乐以外,该公司还不断推出新产品。

从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到矿泉水都有其相应产品。

(5)销售策略强大。

通过网络、电视等视频声讯的广告宣传和各种促销销售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也带来了更大的商机。

2、劣势(1)企业规模大,不易控制。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在某些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2)健康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可口可乐自身是碳酸型饮料,过多饮用对身体有所损害。

(3)成本费用高。

由于秘方等因素要向中国的分公司运送原料,注定会提高产品成本。

3、机遇(1)中国对外政策。

中国政府支持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可以收到很可观的税收收入,还可以推动中国整个饮料行业的发展。

(2)公益事业。

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地区的公共建设、教育建设都需要企业的支持,可口可乐公司可以通过公益事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3)中国市场巨大。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费水平也大幅提升,势必有利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

(4)收购兼并。

虽然中国的饮料行业还在发展中,但也有很多出色的民族品牌,可以通过收购能途径打造可口可乐旗下更具中国市场特色的饮料品牌,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品牌形象,使之屹立不倒。

(5)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给企业提供更高效的生产设备,也会出现更有益健康的配制秘方,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要求。

4、威胁(1)其他饮料品牌的发展。

尤其是百事可乐对其威胁最大,虽然可口可乐很具影响力,但是其他品牌的发展也不容小视。

(2)消费者日益成熟。

(3)中国人口的老龄化。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且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可口可乐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一族,而中国的老龄化势必会影响可口可乐中国的发展。

(4)质量问题的出现。

近几年可口可乐质量问题的层出,给很多消费者带来了不少疑虑。

(5)中国反垄断政策。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被驳回,虽然这可能会影响汇源向海外市场的进军,但更能说明中国的政策是保护民族企业的,可口可乐公司在今后发展中也应注意中国政策的倾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