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一、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练习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练习课,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缺乏兴趣、难题过于枯燥、学生难以专注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练习课的效果。
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分析1. 学生缺乏兴趣很多学生对数学练习课充满抵触情绪,他们觉得数学枯燥、难以理解,因此在练习课上可能会心不在焉,缺乏积极性,甚至出现逃避的情况。
2. 难题过于枯燥有些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可能会过分追求题目的难度,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解答,从而产生挫折感和厌学情绪。
3. 学生难以专注由于练习课通常是在下午或晚上进行,学生可能已经感到疲惫,难以专心致志地完成练习,容易走神或打瞌睡。
三、对策分析1. 引导学生树立兴趣针对学生缺乏兴趣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培养数学兴趣等途径来解决。
可以利用数学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和生活实际结合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或竞赛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合理设计练习题目针对难题过于枯燥的问题,我们可以合理设计练习题目,例如适当控制题目的难度,避免过于晦涩难懂的题目,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
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题目,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3. 调整教学时间安排在学生难以专注的问题上,我们可以考虑调整教学时间安排,如将练习课的时间安排在上午或课间休息后,让学生在精力充沛的状态下进行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活动形式,如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让学生参与增加课堂的活跃度。
四、对策实施1. 组织数学应用活动在练习课中,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数学应用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者组织数学科普知识的讲座,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感受数学的魅力。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一、问题概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而数学练习课是进行数学训练的重要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 缺乏趣味性。
许多数学练习课只注重题目的数量和难度,缺乏趣味性,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兴趣和积极性。
2. 缺乏个性化。
有些数学练习课只是针对全班进行同一题型的练习,缺少针对性,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达到差异化教学的目的。
3. 缺乏及时性。
有些数学练习课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或者复习。
有些是回家完成的,评价结果过于迟缓,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对策分析1. 增加趣味性。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练习课程,可以通过游戏、竞赛、音乐等方式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2. 个性化练习。
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不同的题型和学生练习时间,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进行针对性差异化教学。
老师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练习、差异化习题、个性化答案反馈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从而提高兴趣、增强自信,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3. 及时性。
老师可以将数学练习题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小程序等方式发布,让学生在课后或自习时间完成。
并通过在线批改实现快速反馈、及时统计和评价,让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成绩和错误,及时纠正。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能够随时学习,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总结通过增加趣味性、个性化练习、及时性三方面的对策,数学练习课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且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相信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如何增加趣味性、个性化和及时性即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当下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一、当下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1. 作业数量过多,负担过重目前许多学校在设计数学课堂作业时,往往设置了大量的题目,导致学生每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作业,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2. 缺乏个性化,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方式,导致作业设计过于普遍化,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作业内容过于简单,而对于另一些学生来说,则过于复杂。
3. 缺乏实际应用,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有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大多只是围绕着纯粹的计算和推导,缺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 缺乏反馈机制,难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目前的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往往只是让学生完成题目,而缺乏针对学生答案的及时反馈,无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导致学生在错误的知识点上反复练习。
二、解决的策略1. 减少作业数量,精炼作业内容针对过多的作业量,学校和教师可以适当减少作业数量,但精炼作业内容,保证每个作业都是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在保障学习效果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负担。
2. 个性化作业设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方式,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 引入实际应用,增强学习兴趣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中引入一些与实际应用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4. 设立反馈机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为了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可以设置反馈机制,通过批改作业、答疑解惑等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在作业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三、总结当前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作业数量过多,缺乏个性化和实际应用,以及缺乏反馈机制,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学校和教师需要减少作业数量、个性化作业设计、引入实际应用内容、建立反馈机制等策略,以提升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质量,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也逐渐得到了高度重视。
数学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在数学练习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效果。
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练习课常见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1. 缺乏针对性在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导致设计的练习题目缺乏针对性,难度不够渐进,使得学生无法有效消化和吸收知识。
2. 缺乏趣味性一些数学课练习题目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学习厌倦的情况。
3. 缺乏个性化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有所不同,但部分数学练习课设计存在着对所有学生一刀切的情况,缺乏个性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缺乏实践性部分数学练习课内容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性,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对策分析1. 针对性设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目,使得练习内容能够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2. 增加趣味性在设计数学练习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题目和游戏化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 个性化教学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可以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4. 强化实践性在练习课设计中,老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设计一些涉及实践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生活性。
三、实施对策的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应加强对数学老师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导语: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对于学生的数学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老师在设计数学练习课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老师们有效地设计小学数学练习课。
以下是针对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的分析。
一、问题分析:1.缺乏趣味性:由于数学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缺乏兴趣,导致练习课的内容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们对于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重复性太高:有些老师在设计练习课的时候依赖于传统的练习题目,导致学生们在长时间内重复相同类型的题目,缺乏新鲜感,无法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和兴趣。
3.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老师设计的练习题目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或者设计的题目过于难,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导致学生们无法完成,挫败感比较强。
4.缺少交互性:传统的练习课设计一般由老师直接发放练习题,学生们完成后交给老师批改。
这种形式缺乏学生之间的交互和合作,学习效果相对较低。
5.时间安排不合理:有些老师在设计练习课时没有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导致一些学生完成不了练习题,而一些学生又提前完成练习题,出现时间浪费的情况。
二、对策分析:1.增加趣味性:可以通过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工具和游戏等,如数学趣味拼图、数学手工制作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多样化的题型:尽量避免与传统练习题相同的题型,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题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们进行实际应用的思考。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能力评估,合理安排练习题目的难易程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4.增加交互性:可以设计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们分组合作完成练习题,交流彼此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互相学习和进步。
5.合理安排时间:在设计练习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情况,合理安排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问题分析
1、知识点难度过大: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常常只能安排一部分知识点来讲解,通过练习来巩固,但有些知识点难度过大,学生掌握不好,进行练习时就会感到迷茫。
2、练习量不足:有些老师出题量较少,或者练习题目的难度较低,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真正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3、练习形式单一: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太持久,如果练习方式单一、无趣,那么他们就难以持续关注和学习。
二、对策解决
1、知识点难度适宜:老师在出题时可以将难度适当降低,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课堂中学习的新知识。
2、练习量充足:老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出题量,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机会,将知识点真正地掌握好。
3、多元化的练习形式:老师可以通过采用多种练习形式,如竞赛、趣味游戏等增加练习趣味性,提高学生对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尤其重要,如果老师在课堂练习这个环节上能够解决好以上问题,那么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将得到更好的体现。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问题与策略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数学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环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面临着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练习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策略和建议。
一、问题:1. 缺乏足够的巩固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可能会在上课时大量讲解概念和解题方法,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巩固训练。
而且,有些教材提供的练习题数量有限,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 练习题缺乏趣味性很多数学练习题都是以一种枯燥、单调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
3. 练习题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练习题难度过大或过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且,有些题目的出题方式不够严谨,使学生易于出现混淆或误解。
4. 学生对练习的态度不端正一些学生在练习时缺乏足够的专注和认真,容易出现粗心大意或疏忽的情况,进而影响练习的效果。
二、策略与建议:1. 多样化的练习形式为了应对练习题缺乏趣味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生动有趣的练习题形式,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应用题等,或者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设计相关的数学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 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设计练习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从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突出练习题的递进性和针对性在设计数学练习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次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使练习题的难度和量能够逐步增加。
4.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在布置练习题后,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发现学生在具体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练习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练习,告诉学生练习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练习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问题与策略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而数学课堂练习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设计出符合学生水平和兴趣的练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练习内容与学生水平不匹配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可能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的练习内容可能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练习类型单一有些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中,常常采用相同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3. 练习缺乏趣味性一些练习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缺乏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 练习中缺乏巩固性和提升性有些练习内容缺乏巩固性,无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有些练习又缺乏提升性,无法帮助学生扩展和深化所学知识。
二、解决策略1. 确定学生实际水平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充分了解,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实时互动、平时作业的表现等方式来获得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确定练习内容。
2. 多样化练习类型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题目,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以及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注重练习趣味性在设计练习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题目,例如拼图题、数学漫画等,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 注重练习的巩固性和提升性在设计练习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一些巩固性的练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练习内容,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问题与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并且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要设计出有效的数学练习并不容易,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本文将从设计数学练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策略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设计数学练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1. 练习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如果练习内容过于复杂或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
2. 练习形式单一:长时间的重复性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3. 练习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练习内容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可能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4. 练习难度过大或过小:练习难度与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匹配,会导致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或者感到枯燥无味。
二、设计数学练习的策略1. 注重练习内容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小学数学练习内容应该紧密贴合教材,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在设计练习内容时,要注意区分重点和难点,避免让学生陷入无谓的重复练习。
可以通过一定的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综合运用能力。
2. 多样化的练习形式为了避免学生对数学练习产生抵触情绪,应该尽量设计多元化的练习形式,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应用题等,并且可以引入游戏化教学的元素,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数学练习时,可以赋予练习内容以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这样不仅能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4. 合理控制练习难度为了确保练习的有效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掌握程度,合理控制练习的难度。
如果学生的整体掌握程度较低,可以从简单的应用题入手,逐渐引入更复杂的内容;而如果学生整体掌握程度较高,可以增加一些挑战性的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一、问题描述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数学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面临一些问题:1. 学生对课后习题缺乏兴趣,不愿意主动完成;2. 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无法独立完成习题;3. 学生的习题答案错误率较高,缺乏自我检查能力;4. 学生缺乏针对性的练习,无法有效提高数学水平。
二、问题分析1. 缺乏兴趣学生对于数学课后习题缺乏兴趣,可能是因为习题设计单一、无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习题的数量和难度也可能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学生望而却步。
2. 理解不够深刻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可能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重点讲解了概念的内容,但忽略了实际应用,导致学生对于应用题的理解不够充分,无法独立完成习题。
3. 错误率较高学生习题答案的错误率较高,可能是因为缺乏自我检查能力,对于题目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答案错误。
也有可能是因为缺乏及时的反馈和纠正,导致学生长期保持错误的思维方式。
4. 缺乏针对性练习学生缺乏针对性的练习,可能是因为教师的设计不够具体,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安排。
三、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效果:1. 多样化设计习题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多样化、富有趣味性的习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设置一些趣味性的题目,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接受度和学习积极性。
2. 激发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讲解概念,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3. 强化自我检查在布置习题后,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检查和订正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自查习题答案的好习惯。
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易错题、解答题,让学生在检查答案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纠正。
以上对策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问题与策略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很多老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让学生保持兴趣?如何让练习既有挑战性又不过于难?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让我们看看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常见的问题:1. 学生对数学练习缺乏兴趣。
有些学生认为数学练习枯燥乏味,缺乏动力和兴趣,导致他们对数学课堂练习产生抵触心理。
2. 练习题目设计不合理。
有些练习题目设计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完成;有些题目设计过于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
3. 缺乏巩固性。
有些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只是简单重复课堂知识,缺乏深入挖掘和巩固。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决策略:1. 增加趣味性。
为了增加学生对数学练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练习题目,如谜题、游戏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也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理设置难度。
在设计练习题目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设置题目难度。
可以采用错位训练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逐步提高难度,引导学生逐步挑战自己的极限。
3. 注重巩固性。
在设计数学练习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而不是简单地机械记忆答案,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除了以上提到的策略,我们还可以在数学练习设计中注意以下几点:1. 多样化练习形式。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让学生在不同的练习形式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合作。
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题目,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团队意识。
3. 反馈机制。
及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问题与策略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观念。
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收获,是每位数学老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问题一:练习内容单一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很多老师往往只注重基本的计算练习,比如加减乘除的口算和填空题,而忽略了对综合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练习内容单一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策略一: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在设计数学练习时,老师可以尝试采用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比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应用题、思维拓展题等。
通过多元化的练习形式,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更广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思维、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二:深度与广度兼顾除了基础的计算练习外,还应当注重题目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设计一些考察学生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巧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问题二:练习缺乏针对性有些数学练习设计过于泛泛,没有针对性地围绕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难点进行设计,难以起到对学生的帮助作用。
策略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设计数学练习前,老师应当通过课堂讲解和作业等途径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难点。
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解决具体的学习困难。
策略二:分类设计练习题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难点,将练习题分为基础练习题、拓展练习题和巩固练习题等不同类型的练习题。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拓展思维,加强题型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练习题目难易程度不合理有些数学练习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合理,导致一部分学生觉得难以完成,另一部分学生又觉得太简单,无法提高解题能力。
在设计数学练习时,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设计差异化的练习题。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小学数学练习课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课程。
设计一个好的练习课,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下是对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的分析:问题一:学生对数学练习课缺乏兴趣,动力不足。
对策:设计有趣、生动的数学练习内容。
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入数学题目,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
可以设置一些有奖励的机制,如每次课堂结束时给予学生小奖励,或者设置一个成绩排行榜,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
问题二: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深,容易犯错。
对策:通过多种形式的讲解和练习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可以用具体的生活例子来解释概念,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设计一些错题分析的环节,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们思考正确的解题方法。
问题三: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致,难度把握困难。
对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设置一些挑战题,适应高水平学生的需求,也要保证基础题目的巩固,满足低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题目的难度,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
问题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依赖老师的指导。
对策: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设立一些自主学习的环节,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和解答,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
问题五:课堂时间不够,如何安排练习和讲解的时间比例。
对策:合理分配练习和讲解的比例。
一方面,练习是巩固学习的关键,要保证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练习。
讲解是解决问题和消除学生疑惑的必要环节,要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
可以根据课程设计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练习和讲解比例。
通过以上对策的分析,可以设计一个令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思考和进步的数学练习课。
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对策,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持续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一、引言小学数学练习课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练习课缺乏兴趣、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学生无法正确理解问题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一:学生对练习课缺乏兴趣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中,学生对于练习课常常会表现出不感兴趣的态度,这主要是由于练习课的内容不够生动、无趣、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所致。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设计富有趣味性的练习内容: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题目,比如数学谜题、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练习课的兴趣。
3.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对练习课的兴趣。
三、问题二:学生不能主动参与1.分步骤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步骤地引导学生解题,将解题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步骤,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设置个性化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挑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3.鼓励学生表现: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解题过程中来。
四、问题三:学生无法正确理解问题1.提高问题的可理解性: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尽量简化问题的表述,使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增加问题的可理解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题目的意思。
2.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遇到问题理解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3.巩固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基础知识的温教,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小学数学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数学基本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然而,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学数学练习课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对教师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问题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都比较难掌控,如果让孩子感到无聊,就容易引起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感,从而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
2. 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内容通常固定,缺乏灵活性,让学生缺乏创意,导致他们只是单纯地记忆和复述。
3. 讲解方式不够生动讲解方式过于枯燥,缺乏生趣,让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和积极学习。
4. 练习组织不够规范小学教师对练习组织不够规范,很少对学生答案进行及时纠正,让学生缺乏正确的答案,也难以检查练习效果。
二、对策在练习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通过课外故事、趣味游戏等,让数学知识变得更有趣。
同时,做好人际关系,增强教师形象,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主动去想问题、思考解决方法,而不是单纯地记忆和复述。
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和探究性。
教师应该创新讲解方式,让讲解内容更生动、更有趣。
例如用举例说明问题,给学生示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使用幻灯片等多种手段,让学生能够愉悦地接受知识。
教师要提高练习组织的规范性,及时纠错,记录学生的答案和成绩,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及时弥补缺点。
同时,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让学生和家长了解他们的练习效果和优缺点,帮助家长和学生一起监督和改善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练习课问题与对策分析,通过对小学数学练习课上常见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应的有效对策,可以帮助小学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练习课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学生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数学练习课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些教师在设计练习课时缺乏创新,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时间紧迫,无法充分完成练习内容,影响了学习效果。
一些学生在练习课上可能存在困惑和难以理解的问题,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无法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造成学生学习进度的不平衡。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设计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必要深入分析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小学数学练习课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题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课堂设计问题,如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学生缺乏独立解题能力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具体地说,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设计引人入胜的数学练习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二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三是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参与、积极思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达到提升小学数学练习课效果的目的。
2. 正文2.1 课堂设计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不合理:有时候老师会设置过于难以理解或者跨度太大的内容,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或者掌握。
2. 缺乏趣味性:如果课堂设计过于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学生可能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一、问题描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环节通常是教师传授知识后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对练习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践踏的机会,练习题难度过大或过小,学生对练习题的反馈不够积极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挑战。
二、问题解决对策1.提高练习内容的深度针对学生对练习内容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
可以设计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增加践踏机会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通常是书面练习,这种练习形式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的练习,如利用教学工具或游戏来进行数学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投入度。
3.合理设置练习题难度练习题难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练习题的难度。
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挑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提高。
4.积极引导学生反馈学生对练习题的反馈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练习题进行反馈,了解学生对练习题的掌握情况和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注重练习和实际教学的结合练习和实际教学的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练习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情境,让学生通过练习题领会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达到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一、问题描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缺乏足够的练习量。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在上课时往往需要讲解新知识和解答学生的问题,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做练习。
2.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练习。
很多学生在做数学练习时总是寻求他人的帮助,甚至当他们碰到困难时就直接放弃,没有足够的自学能力。
3.练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不匹配。
有些练习题目难度过大,学生做不了;有些题目又过于简单,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4.练习形式单一。
很多学校的数学练习都是传统的书面练习,缺乏多样化的练习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问题导致了学生数学练习的效果不理想,也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二、对策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1.增加课外练习时间。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数学课外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外有更多的时间做数学练习,增加练习的机会和量。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让他们在做数学练习时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设置练习内容。
老师在布置练习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内容,既要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又要有一些较为简单的题目,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中得到提高。
4.多样化的练习形式。
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可以增加一些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比如口头练习、实物操作练习等,不仅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实施对策的方法1.增加课外练习时间。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增加学生的课外练习时间:(1)在学校布置少量的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做练习。
(2)设置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自习空间,让他们在这里做数学练习。
(3)组织一些课外数学练习活动,比如集体参观数学类展览、数学比赛等,增加学生的数学练习机会。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巩固和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题目设置、学生动机、个别差异等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题目设置方面的问题与对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题目设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 题目难度不适合:有些题目过于简单,不能提供足够的挑战;而有些题目又过于困难,让学生望而却步。
对策: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给予差异化编排,既有适合弱势学生的基础练习,也有适合强势学生的拓展练习。
题目要有适当的难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保证他们的参与和成功体验。
2. 题目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有些题目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不符,缺乏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对策:题目设置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实际情境,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物品模型、游戏等方式增加题目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动机方面的问题与对策学生动机是课堂练习的关键因素,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以下问题:1. 缺乏学习兴趣:一些学生对数学练习缺乏兴趣,学习态度消极,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对策:教师可以通过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竞赛,或者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成绩压力过大:一些学生由于对成绩过于追求,焦虑度过高,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效果。
对策:教师应鼓励学生以进步为目标,注重过程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正确答题和努力付出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自信心。
三、个别差异方面的问题与对策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较大,常常遇到以下问题:1. 学生学习进度不同:有些学生学习进度较慢,无法跟上课堂练习的进度,导致他们在练习中出现困惑和焦虑。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和能力而设计的课程。
在设计这样的课程时,教师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兴趣不高、难度不适宜、学习效果不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1: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对于数学练习课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对策: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趣味的数学游戏或竞赛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数学大挑战、数学猜谜等。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奖励,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数学练习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加数学的实际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2:难度不适宜数学练习课的难度如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策: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细致分析和评估。
了解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确保他们能够适应课程的难度。
根据学生的水平,分组进行练习,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挑战。
教师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学习较慢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问题3:学习效果不佳对策:及时反馈和巩固。
教师应在课程中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错误并给予正确的解答。
在学生做错的地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正确方法。
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问题4:学习动力不足一些学生可能对于数学练习课缺乏动力,不愿主动参与学习。
对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设计一些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针对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适当难度的练习题目、及时反馈和巩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等对策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作者:王丽芳来源:《成才之路》2022年第23期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问题;策略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科学、有效的课堂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消化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
从“教”的角度看,通过课堂练习,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课后作业设计调整、教学进度及教学方案调整,这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可见,高质量的课堂练习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练习,并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情况,科学、合理设计课堂练习内容。
但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只是简单地引导学生做课本或资料上的习题。
很显然,这没有真正发挥课堂练习的作用,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不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对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策略,以充分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一、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基本原则课堂练习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为最大程度发挥课堂练习的教学优势,在实践应用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围绕基本设计原则进行灵活设计,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1.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多样化设计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多样化的课堂练习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从课程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入手,围绕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情设计新颖、富有趣味性的课堂练习题目,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融入竞赛、游戏或抢答等练习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汲取数学知识,内化课堂教学内容。
另外,课堂练习的内容要确保“精而简”,即通过典型例题渗透课堂教学重难点,避免大量作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知识课堂练习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和价值在于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基于教学目标,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增加梯度性的学习活动,以此充分发挥课堂练习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作用。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堂基础知识入手,循序渐进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实践性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每节课会包含若干个不同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同,对此,教师要将其灵活融入课堂练习设计中,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3.关注个体差异性,注重训练技巧每一個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的不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吸收程度也各不相同。
对此,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要基于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技巧,并针对教学重难点或易混淆的知识点,设计层次性的课堂练习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于基础相对差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逐步提高其解题能力;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可让其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尝试提高类型的习题,逐步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对于学优生,可让其侧重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即在多样化的习题练习中发散思维。
可见,这样的课堂练习设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坚持因材施教。
二、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1.课堂练习设计单一、枯燥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将侧重点放在重点知识的考查上,作业形式多以书面作业为主。
这样的作业形式虽然便于教师批改,但是单一、枯燥的形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并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另外,单一的作业形式、重复的练习内容,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产生思维惯性,在做题时只考虑本节课所学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练习设计缺乏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密切关联的学科。
对此,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可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灵活设计课堂练习的形式及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这样,学生可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并激发出主动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的关注重点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上,其设计的课堂练习只针对知识点进行训练,并没有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这就导致数学知识与生活脱节,导致学生不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课堂练习设计缺乏对个体差异性的关注3.课堂练习设计缺乏对个体差异性的关注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知识基础都不尽相同,对于课堂练习题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样的课堂练习题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难度是不同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以统一的标准进行课堂练习设计,这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常规类型的课堂练习题难以激发其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育提升效果不明显;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而言,常规类型的课堂练习题则容易影响其数学学习信心。
很显然,练习设计缺乏对个体差异性的关注,无法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1.课堂练习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兴趣都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才能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乐趣。
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后,其兴趣会进一步提升,从而深度探索知识,应用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教师要重视练习设计的趣味性,以新颖、有趣的课堂练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枯燥、单一的练习形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年龄小,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如果教师盲目地进行高密度、形式单一的重复训练,很难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并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抵触等情绪,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对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适当增加趣味性的练习内容,如采用竞赛、抢答、游戏等多种充满趣味性的练习形式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口算、笔算、选择、判断、演示操作、综合应用等不同的题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找规律”的教学时,在完成基本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教材例题练习,然后随机在班级挑选7 名学生(注:3 男、4 女),让其站到讲台中间,其他学生则思考如何给这7 名学生排序。
有的学生说:“可以按照个子高低,即身高排序,从低到高依次排成一排。
”有的学生说:“可以按照性别排序,女生站在前面,男生站在后面。
”也有学生说:“可以间隔排序,一个女生、一个男生,再一个女生、一个男生……”根据学生的说法,教师可让讲台中间的“7 人组”依次进行排列,并在排列过程中为学生总结课堂所学知识,即“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有规律地排列叫作间隔排列”。
这样的课堂练习设计可以打破传统书面练习方式的局限,让课堂练习更加灵活、生动,有利于激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练习,并在趣味性的练习中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有效提升课堂练习效率。
2.课堂练习具有目的性,提升课堂练习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每节课的45 分钟时间内,课程导入需要5 分钟时间,新课讲解需要25 分钟时间,这样,课堂练习时间最多有15 分钟。
而教师要想通过短短15 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让学生巩固知识、消化知识,就必须重视课堂练习设计的目的性,保证课堂练习具有针对性。
所谓目的性是指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避免设计偏题、难题、怪题,保证设计的课堂练习题符合教学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的提升,并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
同时,考虑到课堂练习时间有限,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教师要做到“少而精”,即练习设计要突出教学重难点,练习量可以少,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专项练习设计,针对学生知识薄弱点进行专项练习设计,以此帮助学生全面、扎实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另外,教师还可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专项练习设计,以纠错的方式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避免学生再犯相同的错误。
例如,“找规律”的教学重难点是: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一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个;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部分学生容易混淆这两个规律,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可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练习,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实际排列演示等多种方式或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规律,并将其灵活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
3.课堂练习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鲜活的个体,不同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
而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习难度相对较大,这就导致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接受、掌握及应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因此,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的差别,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课堂练习内容,实现课堂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以简单、中等、提升等不同层次问题的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可先从简答题目入手,当学生找到解题思路后再逐渐增加练习难度,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课堂练习都有所收获。
这样不仅可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还可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根据学情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针对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出示如下练习题:32×22+13×22=(),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的分配律知识,然后再逐步提升难度,出示45+45×32=()、102×87+26=()等有难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中等层次学生的练习需求,之后可以再适当提升练习难度,出示更复杂的练习题,如39×68+39×39-395=()、840×47+8.4×270=(),以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进行课堂练习时,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其完成自己能力所及的练习题,并鼓励学生尝试练习难度更大的习题。
例如,当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初级层次习题的练习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其尝试中级层次的习题,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则可以在其完成中等难度的习题后,鼓励其挑战更高难度的习题。
这样层次性的课堂练习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还可以使学生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进阶,并在实践、挑战中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形成良性学习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