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备课制度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644a4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e.png)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是指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之间定期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共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升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安排集体备课时间:学校可以根据情况,每周或每月安排1-2次集体备课时间,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活动。
2. 制定备课内容和流程:学校可以制定备课内容和流程,统一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进行讨论、研究和分享。
备课内容可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
3. 分工合作: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安排教师分工合作,各自负责不同的备课内容。
例如,一个教师负责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另一个教师负责研究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通过分工合作,可以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
4. 交流讨论:在集体备课中,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教学的问题和困惑,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学方法。
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激发教师们的创新意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5. 教学反思和总结: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通过反思
和总结,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工作制度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方案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工作制度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652b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5.png)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工作制度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方案
一、工作制度:
1.每周固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比如每周一下午2点至4点;
2.由备课组组长统筹安排备课内容和议程;
3.备课组成员需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学资料;
4.备课组会议前,备课组组长需要提前发放备课资料给组员,以便组员提前预习;
5.备课组会议期间,组员需认真参与讨论和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6.备课组会议后,备课组组长需做好备课会议纪要,记录下备课内容和讨论结果。
二、集体备课方案:
1.确定备课目标:备课组组长和组员共同确定备课的目标和重点,确保备课的方向明确;
2.分工合作:备课组组员根据各自负责的学科和年级,分工合作,提前准备好备课的
教学资料,如教案、课件、活动设计等;
3.分享资源:备课组成员之间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经验,互相借鉴和学习;
4.讨论交流:备课组会议期间,组员可以就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和
交流,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5.总结反思:备课组会议后,备课组组长可以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反思,记录下备课过
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次备课提供参考。
通过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工作制度和备课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升教学水平。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77d3c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b.png)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是指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前,需要进行备课,准备教案、课件等教
学资源的一套规定和流程。
备课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以下是备课制度的主要内容:
1.备课时间规定:学校要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师工作量合理安排备课时间,确保教师有
足够的时间进行备课。
2.备课内容要求:教师需要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编写教案和准备教学资源。
3.备课形式:备课可以采用个人备课、集体备课或合作备课的方式。
个人备课是指教
师独立完成备课工作;集体备课是指教师在同一学科或年级组共同备课,互相交流和
分享备课经验;合作备课是指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备课,形成跨学科的教学资源。
4.备课要求:备课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教辅资料,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根据学
情和学生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5.备课提交和审核:教师需要将备课内容提交给学校或上级教研部门进行审核,确保
备课内容符合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
备课制度的执行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
开展。
教师备课制度
![教师备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9ce91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8.png)
教师备课制度教师备课制度1小学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就是以学科或年级组为单位,一人主备,全组教师人人参与的说评式备课,其目的是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中群体的智慧,提高备课的质量,将教师的个体劳动与集体劳动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一、集体备课原则1、三定:定主备人、定备课内容、定集体说评时间。
2、三性:实效性,要取得实效,切忌空说空写;针对性,集体备课的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全面性,集体说评意见及建议均要力求全面深入。
3、两个目的:一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学生知识过手属实。
二、集体备课过程1、定量主备:(1)语文、数学每位教师在同年级组内按单元或章节协议分工获取本册教材的主备任务。
(2)公共科教师按所教年级内容分单元、章节或专题,在本学科本年级内主备。
(3)主备教师要投入全部精力查找资料,对照课标,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发挥创造行,高质量完成备课基础工作。
2、备课内容:(1)教材分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所备内容在教材内容体系中所在的地位、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学生分析:分析教学背景,分析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基础、兴趣、生活经验、个体差异及能力起点。
(3)设计理念:体现哪些新课程改革精神,总体的、每个环节中的。
(4)教学流程:说明教学过程和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选用的基本方法、步骤,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的新课改精神,解决教师怎样教,学生怎么学的设想。
(5)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课堂教具、学具及教学场地、教学资料等。
(6)板书设计。
3、集体说评:主备人说出所备内容、某课的设计方案及意图后,全组教师在组长的主持下人人说出自己看法、建议和修改意见,集思广益,主备教师及组长作好纪录,再定稿。
4、教案补改:每位教师必须将教案在课前认真参阅,并结合本人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在教案旁进行补充调整,进行教学。
5、教学反思:教学后回过头来反思教法、学法是否得当,学生有哪些收获,知识过手落实情况如何,自己有哪些闪光点,还存在哪些不足,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3篇)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95194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0.png)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小学教师在特定时间和地点集中进行备课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和效率,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的具体安排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安排:学校可以每周固定一段时间,例如每周一上午,作为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内,所有教师都进行备课活动,确保大家能够同时参与。
2.地点安排:学校可以为小学教师提供专门的备课室或会议室,通过集中的场所营造出良好的备课氛围。
备课室应该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源,如电视、投影仪、教材和参考书籍等,便于教师查找和使用。
3.备课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进度,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
可以包括教学课题的讨论、教学方法的研讨、教材的解读和教学资源的分享等。
同时,可以也可以邀请专家或学科主任参与备课,给予指导和意见。
4.交流沟通: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是一个交流和分享的过程,可以鼓励教师之间相互探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分享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互相学习和取长补短。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集体讨论出最佳答案,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5.备课记录:集体备课过程中,可以安排一名教师或备课组负责记录和整理备课内容,制作备课纪要或备课汇报。
这样可以让备课过程更加有条理和系统,方便教师日后查阅和使用。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的实施需要学校的支持和组织,同时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达到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目标。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2)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特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地点、内容、主备人。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范本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051649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c.png)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特制定了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小学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
第三条集体备课是指以教师小组为单位,按照教研组长的组织安排,由教师们进行小学教学方案的研讨与讨论,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形成有特色、有水平的教学团队。
第五条集体备课的原则是:自愿参与、公开透明、讨论平等、增长共享、实践导向。
第六条教师应认真履行集体备课的职责,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不得懈怠或擅自缺席。
第七条学校将为集体备课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包括场地、设备、时间等。
第八条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和指导集体备课工作,并定期向校领导汇报备课进度与效果。
第九条对于集体备课中出现的优秀教案、教学经验等,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备课活动。
第二章组织与实施第十条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安排提出,并征求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教研组长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集体备课的议题和主题,并提前通知教师们做好备课准备。
第十二条教师们按照教研组长的要求,准备备课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教研组长。
第十三条集体备课活动按月或按学期进行,每次备课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
第十四条集体备课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讲座、研讨、小组讨论等,以促进教师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第十五条教师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经验,在集体备课中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完善教学设计。
第十六条集体备课结果由教研组长整理后向全体教师宣布并归档。
备课结果可以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第十七条教师们参与集体备课后,应按照备课结果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并将实践效果反馈给教研组长。
第三章保障与评价第十八条学校将为集体备课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包括场地、设备、教研资料等。
第十九条学校将对集体备课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包括教学观摩、课堂评价、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b94da3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3.png)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第一篇: 学校老师备课制度1、各科老师要仔细学习新课标,仔细钻研教参、教材并在全面了解同学知识水平和接受技能差异的状况下进行备课。
2、要通读全册教材,要明确每节〔或每单元〕教材在全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掌控其重难点,进行课前备课和单元备课。
3、各课做到"四备':备教材、备同学、备教法、备教具。
结合同学实际,确定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硬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能达到的基本要求。
4、班级组坚持教研,做到集体教研和独立备课相结合。
5、备课力求表达新的教学思想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板书设计要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条理性,编写教案着重有用性、实效性。
6、教案要有肯定数量的札记篇数,且要保证札记质量。
7、各科老师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预备,不备课不准上课,坚持超周备课和复备课。
第二篇: 学校老师备课制度1、仔细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所教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知识范围、知识结构和教学进度,依据课程标准仔细备课。
2、仔细钻研教材,熟识教材,依照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同学的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采纳恰当的教学方法,切实保证教学任务完成。
3、教案要书写规范、层次清晰,明确每课或每章、节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四基'内容。
4、仔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合理确定思想教育结合点,切实将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之中。
5、任课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对课后习题逐一进行解答,做出标准答案,合理确定同学课后作业。
6、任课老师在备课前要通读教材,掌控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整体思路,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要仔细查阅有关教学资料,提高讲课质量。
仔细预备有关教具和演示试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每节课的教案至少提前一周写完。
7、教育处每月抽查一次任课老师的教案,并签署看法。
第三篇: 学校老师备课制度为使幼儿老师的备课更加规范和方便,依据新《纲要》的精神,制定本园备课要求:1、老师备课要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幼儿。
2024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2024小学集体备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b0d2d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0.png)
2024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2024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定期集体备课:学校将安排固定的时间段,例如每周一、周三、周五下午的两个小时,作为集体备课时间。
所有小学教师都参与其中,每个年级的教师就相应的教育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研究。
2. 教学主题确定:每个学期开始前,学校将根据教育部或地方教育局的指导方针确定教学主题。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将根据主题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教学资源共享: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共享彼此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试卷等。
教师可以从其他教师的经验中借鉴和吸取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4. 课堂观摩:定期安排课堂观摩活动,教师可以互相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以便相互学习和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5. 教学评估和反思:将教学评估作为集体备课的一部分,通过教学评估和同事的评估意见,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6. 专题研究:每个学期或学年,学校可以确定一些教育教学的专题进行研究,例如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安全教育等。
教师可以参与相关研究,并在集体备课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7. 学科交流:学校可以安排学科间交流活动,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可以组织跨学科集体备课,让教师深入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总之,2024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将强调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样的制度有助于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氛围,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范本(三篇)
![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16ae8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6.png)
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小学集体备课工作,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集体备课制度。
第二条小学各年级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等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并发挥其职责和作用,配合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第三条集体备课是指小学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在集体讨论、交流和探讨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同步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实施时共同加以实施。
第四条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
第五条集体备课应坚持教学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教育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切忌过于死板,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第六条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应提前确定,并通知到相关人员,确保每个教师都能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
第二章集体备课的程序第七条集体备课应按照年级、科目、主题等进行分类,形成规范化的备课流程。
第八条集体备课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备课时间和地点;2.制定备课议程;3.教师提出备课要求;4.预习备课教材和学科知识;5.开展备课讨论与交流;6.制定实施教学方案;7.提炼备课经验,总结备课成果;8.实施教学方案;9.观摩和评价教学效果;10.备课组评估和反馈意见。
第九条每学年至少进行四次集体备课,具体时间由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根据教学计划制定。
第十条集体备课应由备课组长主持,备课组长对备课内容和教学方案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报教研组长审核。
第三章集体备课的内容第十一条集体备课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制定;2.教学内容的选择;3.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4.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利用;5.学生评价和考核方式的确定;6.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第十二条集体备课的内容应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实际需求相结合,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第十三条集体备课的内容应满足小学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024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范文(三篇)
![2024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d982b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a.png)
2024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范文一、教研组长全权负责组织本级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二、主备教师提前做好主备稿的撰写工作,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写好说课稿,提出教法建议。
三、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四统一”。
“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备课人;“四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目标。
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个人教案。
既要借鉴别人的东西,又要体现个人特点。
四、严格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缺勤按考勤制度执行。
五、集体备课采取一人主讲大家讨论的办法,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六、主备稿交教导处,以备期末评定。
七、按备课内容,同组互相听课评课,评价备课实用情况。
八、期末理论考试加入集体备课的内容。
2024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范文(二)2024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集体备课的目的和原则:明确集体备课的目标是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原则包括尊重教师个人特点和教学风格,鼓励创新和多样性。
2. 集体备课的时间和频率:确立集体备课的时间和频率,例如每周固定一天或每月固定几天进行集体备课。
3. 集体备课的组织方式:确定集体备课的组织方式,可以由学校领导组织或由教研组负责组织。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进行分组进行备课。
4. 集体备课的内容安排: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具体内容安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的选择等。
可以通过教案、教学计划等形式进行备课内容的记录和汇总。
5. 集体备课的形式和活动:确定集体备课的形式和活动,可以包括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展示等,通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6. 集体备课的评估和反馈:建立集体备课的评估机制,通过教师互帮互助、相互评价和学校领导的指导,对集体备课进行评估和反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7. 集体备课的支持与保障: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包括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师培训的开展、教育技术设备的更新等,确保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范文(三篇)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cbf91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a.png)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范文一、背景教师备课是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学教师备课制度,对于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的1. 确保教师备课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提高教学效果;2. 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备课习惯和方法,提高备课效率;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4. 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三、备课流程1. 了解教材教师在备课之前应全面了解所授课程的教材内容,包括基本框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
可以逐章节、逐知识点进行梳理,为备课打下坚实基础。
2. 制定备课计划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应制定备课计划,明确备课目标、备课内容和备课时间等。
备课计划要具体明确,包括每天备课的教学内容和备课方式,以及所需准备的教学资源、教学辅助材料等。
3. 查找教学资源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查找和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包括教材、教辅、多媒体教具、网络资源等。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准备。
4. 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理解教材内容的结构和内涵,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挖掘潜在的问题,为教学做好准备。
5.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应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等。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尽量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寓教于乐。
6. 编写课件和教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编写相应的课件和教案。
教师应注重课件和教案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7. 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教具等,确保教学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8. 预习备课教师在备课前要进行充分的预习和备课准备,确保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同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特点,为教学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及考核办法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及考核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a3154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e.png)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及考核办法一、备课制度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认真备课。
以下是小学教师备课制度的具体内容:1. 备课内容(1)备教材:教师应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备学生: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需求,以便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
(3)备教法: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备学法: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备评价:教师应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
2. 备课时间教师应在每周五下午进行下周的教学备课,确保备课时间充足,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
3. 备课要求(1)认真编写教案:教师应按照教育教学规律,编写详细、清晰、具有可操作性的教案。
(2)注重教学反思: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3)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注重学科整合:教师应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考核办法1. 考核内容(1)教案编写:检查教师教案的内容完整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反思:检查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思的能力。
(3)集体备课:检查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和对集体备课成果的运用情况。
(4)学科整合:检查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科整合的能力和效果。
2. 考核方式(1)定期检查:学校教务处定期对教师的备课进行检查,了解教师备课情况。
(2)随机抽查:学校教务处在学期中、末进行随机抽查,确保教师备课的质量和进度。
(3)教学观摩:学校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对教师备课和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4)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师备课效果。
3. 考核结果处理(1)奖励:对于备课优秀、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学校予以表彰和奖励。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范本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38611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b.png)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小学教师备课工作,提高备课质量,确保教学有效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小学教师备课工作。
第三条小学教师备课应符合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
第四条小学教师备课工作应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和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开展。
第五条小学教师备课工作应遵循科学、严谨、务实、高效等原则。
第二章教师备课任务第六条小学教师应按照学校教务部门安排的课程计划进行备课。
第七条小学教师备课任务应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基础,综合考虑课程实施情况和学生实际需求。
第八条小学教师应根据备课任务,制定备课计划和备课内容,并按时完成备课工作。
第九条小学教师备课应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教学效果。
第十条小学教师备课工作应具有可操作性,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实施指导。
第三章教师备课流程第十一条小学教师备课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包括备课准备、备课组织、备课实施、备课反思等环节。
第十二条备课准备阶段(一)教师备课前应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教师应根据备课任务制定备课计划和备课内容。
(三)备课前教师应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和教学素材。
(四)备课前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为备课提供参考。
第十三条备课组织阶段(一)备课组织应遵循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确定备课人员和备课时间。
(二)备课组织应明确备课任务和分工,并提供备课指导和支持。
第十四条备课实施阶段(一)备课实施应按照备课计划进行。
(二)备课实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
(三)备课实施应注重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
(四)备课实施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编写教案和教材补充材料。
第十五条备课反思阶段(一)备课反思应针对备课过程和备课结果进行。
(二)备课反思应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对备课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三)备课反思应提出改进备课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第四章教师备课要求第十六条小学教师备课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认真学习相关教学知识和教学理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小学备课制度(3篇)
![小学备课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f1378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05.png)
小学备课制度(3篇)小学备课制度(精选3篇)小学备课制度篇1备课是上课的前奏,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对教学进行预设的过程。
它是课堂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因素。
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努力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化,将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有效地落实到备课中去,充分发挥备课的作用,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前期准备书写教案前,教师首先必须熟读教学参考书,弄清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例题、习题的编排意图,以及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其次,还要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和思想状况。
另外,教师要尽可能地阅读和查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资料中获取新的教学信息,充实教学内容。
二、教案的书写格式教案是体现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的有效方式,教案的书写格式通常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时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七部分组成的。
1、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重、难点分析:3、教学具准备:注出使用的投影仪、多媒体、小黑板或其他教学具。
4、教学课时数:5、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五个内容。
①教学程序: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
设计要求渗透新课程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法,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②教师引导:教师在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指导、问题情景的创设等。
③学生活动:学法要求,学习活动形式。
④结语:概念、方法、研究结果、结论,注重情境的深化与内容的拓展。
⑤练习设计:要紧扣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6、板书设计:要体现一节课的`知识概要和它们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7、教学反思:抓住成功与失败,结合新课程理论寻找原因,对教与学的精妙之处给予记录。
此外,鼓励教师在课本上圈圈划划,并在课本的留白处作些标注。
三、备课要求1、备课要求超前一周。
2、语、数、英学科必须备详案,兼任的主要学科备简案(要有备课本);专职教师的教案必须详写,任教多个年级的选其中任教班级较多的一个科目备详案,其它科目备简案。
中小学教师备课时间安排制度
![中小学教师备课时间安排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db3391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c.png)
中小学教师备课时间安排制度引言备课是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合理利用备课时间,并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备课时间安排制度,以规范备课行为并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一、备课时间的分配1. 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周享有固定的备课时间。
具体的备课时间分配由学校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及课程安排进行合理安排。
2. 备课时间应在课程进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安排,以确保备课工作不会对教师的授课任务产生过大影响。
二、备课时间的利用1. 教师在备课时间内应专心致志地进行备课工作,不得用于处理其他与备课无关的事务。
2. 教师可以利用备课时间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准备教案和教材,确保备课的充分准备。
3. 教师可以利用备课时间与同事进行备课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备课时间的监督1. 学校应建立备课时间的监督机制,确保教师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备课工作。
2. 学校可以设置备课时间签到制度,教师需在备课时间开始和结束时签到,以便追踪备课时间的利用情况。
3.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备课时间的检查,对备课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培训。
四、备课时间的调整1. 如教师因特殊原因无法按规定的备课时间进行备课工作,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说明原因,经学校批准后可以进行调整。
2. 学校应合理考虑教师的申请,如无特殊情况,应尽量满足教师的调整要求,以确保备课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论中小学教师备课时间安排制度旨在规范备课行为,提高教师备课效率,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应认真组织实施该制度,并不断完善和优化备课时间的管理,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备课环境和条件。
同时,教师也应自觉遵守备课时间安排制度,认真履行备课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工作制度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方案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工作制度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b63fc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a.png)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工作制度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我们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制度。
本方案旨在为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方案目标1.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优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3.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方案内容1.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1)以年级组为单位,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2)以学科组为单位,每学期进行两次集体备课。
(3)特殊情况可临时组织集体备课。
2.集体备课的流程(1)确定主题:备课前,备课组长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提前确定备课主题。
(2)分工协作:备课组内成员根据个人特长和教学需求,分工协作,共同准备教学资源。
(3)讨论交流:备课会上,备课组成员对教学资源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
(4)成果共享:备课结束后,备课组成员将教学资源至备课平台,供全组教师共享。
3.集体备课的要求(1)备课组成员必须准时参加集体备课,不得迟到、早退。
(2)备课会上,备课组成员要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
(3)备课结束后,备课组成员要将备课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4.集体备课的评价与激励(1)设立备课组长评价制度,对备课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进行评价。
(2)设立备课组成员评价制度,对备课组成员的参与程度、贡献大小进行评价。
(3)对表现优秀的备课组长和备课组成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方案实施1.建立健全备课管理制度,明确备课组长的职责和权利。
3.定期组织备课培训,提高备课质量。
4.对备课成果进行跟踪评价,确保教学效果。
本方案旨在为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提供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制度。
通过实施本方案,我们相信能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优化教学资源,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注意事项:1.备课组成员参与度不高解决办法:哎,这可是个大问题。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四篇)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fb6b2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16.png)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中沙海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制度一、集体备课组安排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开展。
二、集体备课时间和内容1、集体备课时间为周三下午,内容为学习领会整个学期、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集体讨论教学设计。
2、活动时间为两周一次,开展“一课、一评、一思、一得”教学研讨活动,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
三、集体备课形式1、各年级语文学科组集体讨论、集体设计教案。
2、主备教师作备课的中心发言,其他教师事先钻研好教材做好准备。
备课时抓住“备”字: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备作业,备课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3、组里有亮点的教学设计及时发到网上邻居供学校教师查阅。
四、集体备课要求1、各备课组要根据本学期的教学方向,教学编排体系,教学时间,制订好集体备课。
2、每位教师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前提下,积极参与集体备课。
每次事先确定备课内容、中心发言人和整理人。
3、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抓一点,析深刻,论透彻”的教学模式,突出“乐”和“趣”。
4、集体备课组要严格按照“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教案复备”的精神开展活动。
5、教师上网交流要及时,个人加减有重点,课后反思要深入,教案复备要深思。
6、每次集体备课要推荐一名教师做好详细的记录,学期末上交记录本到教导处。
7、集体备课时不做与备课活动无关的其它工作。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二)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制定埭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1、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4、经常性原则:每两周至少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
一、熟悉掌握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体系。
明确教学目的;掌握教材重点、难点;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二、学校应根据年级和学科特点,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教师要积极发表个人意见,交流教学方法和体会,做好集体备课记录。
三、在学期中,校长、教导主任要定期或随机抽检教师的备课教案,提出指导意见。
四、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如教具、实验器材等。
2012年9月
小学听课和评课制度
一、每位教师要把听课列入自己的工作议程。
列出听课学习计划。
二、学校领导和教师应以随机听课为主。
一般情况下只在听课前几分钟内礼节性地打招呼即可,以免干扰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
三、学校每学期至少要举办一次专题性的公开课。
要组织教师听课和评议,执教者要认真准备、实践、总结。
四、每位教师都有听课的责任和被听课的义务,无特殊情况不得拒绝他人听课。
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5节。
五、教师听完课以后要写出评议意见。
在评议时将意见提出,相互交流讨论,供授课教师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指导教学。
每学期主管领导听课不少于25节,校长不少于20节。
2012年9月
小学办公室管理制度
一、要自觉遵守教职工文明礼貌公约。
二、要自觉遵守办公室纪律,室内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同事工作。
三、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办公桌上的物品要摆放整齐,电脑要擦拭
干净,
四、值日教师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坚持每日清洁地面,不得有积水,
垃圾桶每日一清理。
卫生用具要摆放合理、有序。
五、教师要认真遵守办公室的管理制度,办公期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如:利用电脑玩游戏、看电影等。
六、值日教师要在老师们下班后,及时关掉办公室的电器电源,关好门窗。
小学作业布置要求
一、学生课堂作业:
1、学生课堂作业本要使用统一设计、规范的作业本。
作业本封面填写要规范完整,除残疾、弱智儿童外,所有学生一律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做作业。
2、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要严格要求。
如: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格式要统一美观。
对不合要求的要督促学生重做,缺交的要补做,错做的要更正。
3、作业量要适当。
一、二年级书面课堂作业总量每日不超过40分钟,三至六年级书面课堂作业总量每日不超过60分钟,并且提倡课堂作业课内完成,不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
4、教师备课时也要备作业,要优化作业设计,精选有代表性的习题。
针对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系统地考虑学段、年级、学期、单元和课时的连贯性、一致性。
二、学生课外作业:
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