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阴历是怎么一回事 公历和阳历是怎么回事
公历是什么?阳历阴历是什么?
另外,我们知道与人类,特别是处于地球的温带的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密切关系的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的气候变化。这种由春、夏、秋、冬四季循环所构成的年叫做“回归年。”也就是太阳从最高到最低,再从最低回到最高的周期,它在天文学上严格的定义是:“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根据长期天文观测的结果,知道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是制定历法时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必须牢牢记住的粗略地可以记为365又四分之一天。古代的历算家们所得到的数据不是一下子就达到这样的精确程度,总是随着历法的发展,逐步向精确靠近的。
现在世界各国的公历就是阳历的一种,所以把我们所说的公历叫做阳历不能算错。不过要知道阳历是个类名,不是专名,不能反回来说阳历就是公历。因为古埃及也用过太阳历,古罗马的儒略(Julian)历和格里高(Gregorian)历也都是阳历。格里高历(或称格里历)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历。“公历”是我国人给起的名字,《汉英词典》上没有与之相应的英语词,只有“格里历”。公历里虽然没有二十四节的名称,可是二十四节在阳历里有固定的月、固定的日年与年之间最多相差一两天,而在农历和藏历里某一节在月头、月中、月尾都有可能,没有固定的日期,因此说二十四节是阴历的特征是不对的,它应该属于阴阳合历的农历和藏历中的阳历部分,因为它们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的,与太阳无关பைடு நூலகம்
三、阳历与公历
什么是阳历呢?它以太阳的视运动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基础的,因此叫做太阳历,简称为阳历。它的每一个历年都近似于回归年,每一个历年中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的符合,例如春分点永远在3月21或22日,不会有大的出入。由于一个回归年的十二等分约为三十天半(30.4368日)近似二个朔望月,所以阳历把一年也分为十二个月,实际上阳历里所谓的“月”,只是个与朔望月无关的空名而已,与月亮圆缺的变化周期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根据阳历的日期,我们无法知道月亮的朔望和上弦、下弦,但根据阳历的月份却可比阴阳合历更准确地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阳历农历阴历公历分别是什么意思啊
阳历、农历、阴历、公历的区别和含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阳历”、“农历”、“阴历”和“公历”这几个词,但很多人可能对它们的准确含义产生混淆。
本文将分别解释这几个历法的概念和意义。
阳历阳历是一种使用太阳周期来划分年份和日期的历法。
大多数国际社会采用的是阳历,包括使用格里高利历的西方国家、东亚的日本和韩国等。
在阳历中,一年被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大多是固定的。
农历农历是一种以农业季节和节气为基础的历法。
在中国和一些东亚国家,农历仍然被广泛使用。
农历的一个特点是采用阴阳历交替的方式,一个月可能有29或30天,而一年也不是固定365天。
农历与太阳历有一个月份或15天的偏差。
阴历阴历是一种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来划分月份和年份的历法。
这也是许多传统宗教、文化和民间习俗所采用的历法。
阴历的特点是一个月有29或30天,一年可能不是固定的365天,而是根据月亮的转动周期。
公历公历是一种通过科学计算以太阳为基础的历法,是世界通用的历法。
“公历”一词通常指格里高利历。
格里高利历是在天主教会议中制定的一种日历,以弥补儒略历在累积误差方面的缺陷。
公历采用固定的月份和天数,一年被定义为365天,每隔四年有一个闰年,因此平均每年有365.25天。
总结综上所述,阳历、农历、阴历和公历都是不同的历法体系,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目的而存在。
阳历以太阳为基准,农历以季节和农作为基准,阴历以月球运行为基准,公历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
每种历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和记录历史事件。
阳历,阴历,农历,公历都是什么意思
阳历、阴历、农历、公历是什么意思阳历、阴历、农历和公历是一些常见的时间计量方式,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历史背景。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四种历法的含义,起源和应用范围。
阳历(Solar Calendar)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的历法,也称太阳历。
它以一年的时间为周期,划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则根据具体的月份而定。
现代世界普遍采用的阳历标准是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是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公元1582年颁布的。
阳历以全年的日数为基准,是以太阳的视黄经为准来计算时间。
阴历(Lunar Calendar)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为基础的历法,也称农历或月历。
阴历是古代中国等东亚国家传统的历法,许多农历国家现在仍然在特定的传统和节日中使用阴历。
阴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按照农历古法定为29天或30天,因此一年的时间为354天,比阳历短约11天。
农历(Traditional Lunar Calendar)农历是一种根据农作物生长变化和气候变化划分年月的历法。
农历和阴历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但在中国等一些地区,农历常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农历中一年被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并且与阴历的月份有关,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认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公历(Gregorian Calendar)公历是现代世界主要采用的历法,也称西方历法或现代历法。
公历主要是以阳历为基础,由原先的罗马儒略历演化而来。
它是以一年365天和一个闰年366天来计算时间。
公历在社会、政治、商业等领域广泛应用,并成为国际通用的时间计量标准。
综上所述,阳历、阴历、农历和公历是不同文化传统和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不同时间计量方式。
每一种历法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应用范围,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背景选择合适的历法来进行时间计量和安排生活。
公历农历阳历阴历的区别
公历农历阳历阴历的区别
农历和阴历是一个意思,阳历和公历是一个意思,区别如下:
一、时间不同
1、阴历: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周期的纪年法,1月≈30.4369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并且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2、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周期的纪年法,1年≈ 365.2422天。
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
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的二月有29天。
二、计算方式不同
1、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来计算。
2、阳历: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三、来源不同
1、阴历:阴历是中国古人观察到了天象的运动规律,上古时代已采用干支纪元,据明代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氏时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
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
2、阳历:阳历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
尼罗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太阳历。
七千年前,他们观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阳同时升起的那一天之后,再过五、六十天,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他们就以这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推算起来,这一天是7月19日。
最初一年定为360天,后来改为365天。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太阳历。
日历的公历和农历是什么意思
日历的公历和农历是什么意思一、公历的定义和历史背景公历,即阳历,是以太阳的运行周期为基础而建立的历法。
公历最早起源于罗马,经过多次修订和演变,逐渐成为世界上通用的时间计量系统。
公历以一年的长度为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通过闰年和闰月来修正日历年和实际年份之间的差异。
二、农历的定义和起源农历又称阴历,是以月亮的变化为基础而建立的历法。
在农历中,一年被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的长度以月相变化为基础确定。
农历主要用于农事和宗教活动的安排,不同地区的农历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公历和农历的差异和联系1.时间计量方式:公历以太阳周期为基础,农历以月亮周期为基础。
2.年份长度:公历一年的长度为365天,农历一年的长度为354或355天。
3.闰年和闰月:公历通过闰年调整年份长度,农历通过闰月调整月份长度。
4.使用范围:公历是国际通用的时间计量系统,农历主要在东亚地区和阿拉伯世界使用。
四、公历和农历的文化意义1.纪念节日:不同文化和国家使用不同的历法来纪念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
2.民俗风情:公历和农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活动。
3.宗教信仰:不同的宗教信仰中也存在着特定的历法标准和计量方式。
五、公历和农历的未来发展1.科技进步: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精确测算时间,促进了公历和农历的精密化。
2.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促进了历法的共同化和融合,推动了历法的发展和完善。
3.环境保护:人们开始关注自然和环境的重要性,或许会出现更符合自然规律的新型历法。
以上是关于日历的公历和农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阳历阴历公历农历什么意思
阳历、阴历、公历、农历的含义和区别阳历、阴历、公历、农历这四个词经常会在日常生活中被提及,但很多人对它们的含义和区别并不清楚。
本文将对这四种历法进行解释和比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
阳历阳历,又称为太阳历或格里高利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为基础的历法。
阳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长度基本上是30或31天,除了二月份可能会有28或29天。
以恒定的时间间隔划分,并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中,例如西方各国的日常生活、商业活动和政治活动。
阴历阴历又称农历,是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为基础的历法。
阴历一年共有12个月,每个月的长度不同,大约为29.5天。
由于以月相周期划分,阴历和太阳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节气、节日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公历公历是指普遍公认的历法,即阳历,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公元1582年颁布的历法改革中确定。
公历采用以太阳为基础的时间计算方式,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历法之一。
农历农历是以农业生产为目的的历法,也是一种阴历。
农历的月份与阴历相同,但因为以农业为中心,因此在农历中还特别标注了一些农民的节日和农事活动时机,比如农历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
农历在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仍然有较广泛的应用。
阳历、阴历、公历、农历的区别1.基础原则不同:阳历基于地球绕太阳运行,阴历基于月亮的周期,公历是普遍公认的历法,农历则以农业生产为依据。
2.月份计算:阳历的月份比较规则,每个月的长度接近30或31天;阴历每个月不等,大约为29.5天;公历月份较规则,一年分为12个月;农历也是12个月,但还会标注一些农民的节日和农事。
3.实际应用:阳历在西方国家广泛使用;阴历在东亚地区仍有应用,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节日和农事方面;公历是最为普遍的历法之一,被全球广泛采用;农历是以农业为中心的历法。
结语阳历、阴历、公历、农历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有不同的影响。
了解这些历法的含义和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法的演变和应用,也让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明晰和准确地表达时间概念。
阴历、阳历、农历常识
阴历、阳历、农历常识古代天文历法一、阳历、公历、西元、公元、洋历所谓阳历,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历,是国际通用历法。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有阴阳的思想,易经的易字就是日和月的组合,阳最直接象征就是太阳,阴最初象征就是月亮,太阴。
所以,我们来百姓常说阴历、阳历说到根本就是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关系。
那么,阳历,也叫公历,说白了就是当人们能够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定为一年,就是太阳历,阳历。
最初能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时间的是古代埃及人。
埃及人计算出球绕太阳一周是365天多一点点,最早形成了太阳历。
后来,埃及人的阳历被古罗马凯撒修订成儒略历。
古埃及再到后来,儒略历被意大利的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与克拉乌等学者加以改革,形成了格里高利历。
这种格里高利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颁布。
逐步成为西方历法的通用版本,所以叫做公历。
中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格里高利历,故又名曰“国历”。
为与中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
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
因为这种历法从西洋传来,公历的元年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的。
所以,中国老百姓也叫它“洋历”。
地球公转二阴历、朔望历那么相对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阳历纪年来说,阴历就是计算月亮绕地球运动一周的时间纪月。
阴就是太阴,就是月亮。
公众号,军师府。
就是我们常说的几月初几。
也叫月历,因为是远古人类站在地球上观察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观察月亮的朔望现象而定的月份长度大约29天半,所以把29天和30天定为一个月,然后一年分十二个月。
我们从从历法的发展史来看,几乎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古代埃及、古达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最早的远古人类都是采取阴历的。
因为必定人类在远古时期更便于观察月亮的周期。
月球公转但是,按照月历计算,一年就只有354天或者355天了,比阳历的365天又四分之一日比,每年就要少11天,那么就要把季节打乱了。
因为季节的变化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位置确定的。
阴历阳历农历怎么区分
阴历阳历农历怎么区分
1、阳历:等于公历
所谓公历和阳历指的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进行旋转,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我们通常理解为一年四季,但如果精确成数量的话,就是365.24天。
这里大家就应该能明白了,0.24×4大概就是一天的时间,所以每隔四年会有一个闰年,具体体现在2月份。
闰年就是29天,非闰年28天,我们平常都是按照的阳历进行生活的。
2、阴历:月相的变化
古人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总结出来的一个月圆月缺一个月的时间,大概就是29.5天。
这也是小月份29天,大月份30天,这样一年大概就是354天。
阴历一般就是大家所理解的几月初几,也就是过生日的那个历法,真正过生日需要按照大家的阴历过,这也是区分阳历和阴历的重要特点。
3、农历:中国古人的节气智慧
由于阴历和阳历之间相差11天左右,这样三年就会相差一个月,如果把阴历和阳历合在一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农历并不完全等同于阴历,这里就要提到有人连续过两个月的生日这种情况,这其实是和二十四节气之间有关系的。
农历阳历阴历怎么分清楚
农历、阳历和阴历的区别和计算方法一、农历、阳历和阴历的概念农历、阳历和阴历都是不同的历法系统,用于记录时间和日期。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计算方法和基准点的选择。
•农历:又称为阴历,是以月相变化为基础的历法系统。
农历历法通常用于农业生产、节日安排和农民生活中。
农历的计算方式以月相周期为基础,一个月为一个月相周期,固定为29或30天。
•阳历:又称为阴历,是以地球公转太阳为基础的历法系统。
阳历常见的是格里高利历,也即是公历。
公历是按照太阳在地球上的位置来确定日期的,一年分为365天或366天。
•阴历:阴历一词有时与农历通用,但严格来说,农历和阴历有一定差别。
阴历更侧重于月相的计算,而农历更侧重于农业和节庆活动的安排。
二、如何分辨农历、阳历和阴历要正确分辨农历、阳历和阴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判断:•日期系统:农历采用以月相为基础的日期系统,一个月为一个完整的月相周期。
而阳历则是以地球太阳位置为基础的日期系统,一个年为一个循环的太阳年。
•计算方式:农历的计算是基于月相的周期,通常采用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来推断日期。
而阳历则是通过地球对太阳的公转自然周期来推算日期。
•用途:农历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传统节日和日常生活中,阳历则是现代社会通用的日期计算方式。
三、如何计算农历、阳历和阴历的日期农历、阳历和阴历的日期计算方法各不相同,下面分别介绍:1. 农历日期计算农历的日期计算需要考虑月相周期和闰月等因素,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确定年份:根据农历年份的轮回,确定当前年份所在的年份周期。
•确定月份:计算当前年份的闰月和非闰月的顺序,确定当前月份为第几个月。
•确定日期:确定日期,通常是根据节气、节日等来判断。
2. 阳历日期计算阳历的日期计算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公历阳历的方式进行计算,按照每年365天或366天的规律来推算日期。
3. 阴历日期计算阴历的日期计算主要是与农历类似,按照月相周期和闰月等因素来计算日期。
农历和公历是什么意思区别
农历和公历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一、介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关于农历和公历的概念。
这两种历法在不同的文化和国家中都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很多人对农历和公历的概念和区别并不是很清楚。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历和公历的含义,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
二、农历的定义农历是一种历法系统,主要基于农业活动和自然变化,通常又被称为“阴历”。
农历是由月相变化来确定日期,每个月的开始是新月,结束是下一个新月开始。
农历通常有12个月组成,有些文化中也会有闰月。
农历在很多传统社会中被广泛使用,例如中国、韩国、越南等地。
三、公历的定义公历又称为“阳历”或“格里高利历”,是一种太阳历,主要是基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来确定日期。
公历以一年为周期,有365或366天。
公历的起点是基督教传统中的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天,即公元基年。
公历主要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成为国际上最通行的时间标准。
四、农历和公历的区别1. 计时方式•农历是以月亮的运动为基准,以月相的变化为周期计算时间;•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的运动为基准,以一年为周期计算时间。
2. 月份•农历通常有12个月组成,有时也会有一个闰月;•公历有12个月,月份的长度根据太阳运动确定,一年有365或366天。
3. 起点•农历的起点通常是一年的第一个新月;•公历的起点是基督教传统中的基督诞生那一天,即公元基年。
4. 使用范围•农历在一些传统社会和东亚国家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公历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了国际上最通用的时间标准。
五、两种历法的发展历史农历和公历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各有各的特点和影响力。
农历主要是在古代农耕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对于农业生产和节气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公历则是随着历法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提升而逐渐形成,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结论综上所述,农历和公历分别是一种以月亮运动和太阳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算系统,它们在历史、文化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各自的重要性。
理解和掌握这两种历法的概念及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
农历、公历、阳历和阴历的由来是什么?
农历、公历、阳历和阴历的由来是什么?
我国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采用了,阴阳历学说。
阳历又称“公历“,阴历又称“农历”。
阳历是指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算作年,它的长度为365天左右时,称为“平年”,长度为366天左右时,称为“闰年”。
由于地球绕行速度的快慢而产生零点几的时差。
这就所谓,平年与闰年的区别。
而阴历则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根据月亮在天象之长
短,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所确定。
它的年平均公转长度为354天左右或355天左右。
每月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
后来我们智慧的古人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平均分成24等份,也就是后来的24节气歌。
阳历是全世界通用的日期,阴历则是我国古代农民用于农业生产,耕种的一种标志。
阳历,阴历日期的表示方法,通俗易懂,例如下图所示,
而老黄历的写法,则依据现形易学当中阴历与节气的相互搭配,即10天干12地支阴阳循环,周而复始。
这种写法一般用在八字命理
学。
阳历、阴历与农历
阳历、阴历与农历阳历是表示地球与太阳的活动关系,阴历是表示地球与月亮的活动关系,而农历是阴阳合历,综合了太阳与月亮的活动关系而建立起来一套历法体系。
一、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一年近似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一个阳历年,依据阴历习惯划分为12个月。
这个“月”,实际上与月亮运行时间无关。
太阳历的优点,是年的时间划分比较准确。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
通过置闰的方式,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
这样下来,公历年平均长度与实际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太阳历的缺点,一是从日期并不能准确定位地日关系,比如元旦这一天,并不是黄经0度或某个特定的度数;二是无法表示地月关系,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周期,也就是从阳历日期上看不出哪天月圆、哪天月缺。
而月亮绕地球旋转,对地球的作用力非常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面很广,是不能忽略的。
二、阴历阴历又称太阴历(太阴就是月亮的意思),表示的是地球与月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的一种历法。
太阴历的代表是伊斯兰历。
月亮绕地球一周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
故伊斯兰历将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交替排列。
因月亮绕地球十二次为一年,历时354日8小时48分33.6秒。
常规的大小月排列,一年只有354天,多出来的这8个多小时,伊斯兰历采用闰年的方法来平衡,即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置11个闰年。
伊斯兰历只考虑地月关系,而不考虑地球与太阳的运行关系,所以不通过置闰月的方式来实行与太阳历同步。
故单纯的阴历,并不能正确表示季节。
比如穆斯林的斋月是伊斯兰历每年的九月,这个九月有时在夏天,有时在冬天,可能是春夏秋冬的每一个季度。
还值得一提的是,伊斯兰历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
阳历阴历公历农历的区别
阳历阴历公历农历的区别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来定的,我们称之为阳历。
阳历来自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寒暑交替,四季变换,一个周期为一年,我们称之为“回归年”,一个“回归年”为365.242199074天。
按照月亮圆缺变化来定的,我们称之为阴历,一般为几月初几的形式。
阴历来自月亮的圆缺变化,变化一个周期为一月,我们称之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大约29.5309天。
阴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间隔着来,平均每月29.5天。
这种历法12个月后354天,比阳历一年少11天,所以阴历有闰月的现象。
我们中国的过年、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就是用的阴历。
公历,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
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
公历就是公元纪年,公元****年**月**日的形式。
至于公元****年*月*日形式的历法是后来人们按照地球公转而来的,它以“回归年”为基准,规定每月30天,或31天,二月除外。
这种历法的月份和月亮的圆缺变化无关。
这种历法以“回归年”为标准,所以目前所说的公历其实也是阳历。
公历有闰年现象,闰年时为366天。
(易宇山人周易网)农历(又称夏历,以建寅之月为首)是为了农业生产方便而产生的。
它是根据气候变化而来的,主要以节气为根据。
至于农历,它没有几月几号的形式,也没有几月初几的形式,农历的表现形式是节气,比如寅月为正月(含立春、雨水两个节气)。
农历的出现要比公历(公元纪年)早,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历的这些节气一直依附在阴历(几月初几)的历法上。
节气主要受地球公转的影响,当公历(阳历)被从西方引入中国以后,又阳历是以地球公转为准,节气与阳历能够比较好的匹配,所以现在节气一般是习惯依附在阳历上。
总之,农历是以节气为准的,农历不等于阴历,也不等于阳历。
在国学(易学)领域所采用的就是农历而不是阴历。
什么是公历和农历生日
什么是公历和农历生日农历生日。
也就是常说的虚岁生日,计算出来的是虚岁年龄,这是我国传统上常用的年龄计算方法,是按出生后所经历的日历年头计算,即生下来就算1岁,以后每过一次新年便增加1岁。
按农历生日计算的年龄,一般按农历新年算,也有按公历算的。
例如,12月末出生的婴儿,出生后就算1岁,过了公历1月1日或当地农历新年又算1岁。
这样,婴儿出生才几天,已算虚岁2岁了。
这种计算方法是我国民间习惯的一种较为实用的年龄计算方式。
公历生日。
就是指某人出生的那一天,在公元纪年法上的公历日期。
公历生日计算出来的年龄,即是周岁年龄,又称实足年龄,指从出生到计算时为止,共经历的周年数或生日数。
扩展资料:
中国自古的历法,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一般称为农历。
它以月相变化周期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
它的特点是依据月相来确定月的长短,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数倍,而与太阳回归年无关。
农历还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安排农业生产。
日月相合的农历,在农业、文化等领域的实用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他历法。
阴历:阴历是中国古人观察天象运动规律的一种方式。
在古代,干支时代已经被使用。
根据中国古代文献的明确记载,明代历史学家万民英发明了干支,并在他的作品《三命通会》中详细记载。
干支的
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用数字计算年龄。
如何区分阳历和阴历。
阳历:阳历的最早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
尼罗河是埃及的命脉。
正是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太阳历才出现。
如何区分阴历、阳历和农历?看完你就明白了!
如何区分阴历、阳历和农历?看完你就明白了!大部分人都知道,阴历和阳历是不同的,那么你知道阴历和农历其实并不是同一回事情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索一下吧。
什么是阳历阳历又叫“太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而制定出来的历法。
太阳历的历年与回归年相似,一年十二个月,但与“朔望月”并无实质关系。
阳历的月份与日期也都与太阳在黄道之上的位置完美贴合。
根据阳历日期的记载,我们能够清楚明确地看出一年内四季明显的冷暖变化,但却无法看出每个月份中月亮“朔”、“望”两弦的变化。
而如今全世界通行的公历,正是一种阳历,我国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开始采用公历,到建国之后,方正式采用公元纪年法。
什么是阴历阴历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历法,也叫“黄历”,“古历”,“旧历”等。
它的运算周期主要是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来计算,以月球绕地球转一圈的周期为一个月,再以十二个历月计做一年。
阴历中的一个月份可叫“朔望月”,即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则为望日,“朔望月”则为月相阴晴圆缺的平均周期。
什么是农历那么我们常说的农历跟阴历是一样的吗?其实二者也不可混为一谈。
因为我国自古以来的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它是取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加入干支“二十四节气”,再参考太阳回归年作为一年的长度,通过添加闰月使自己的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的周期长短相符。
阴历的天数与农历相比,每年相差大约十一天左右。
所以如果我们按照阴历来过的话,不到五年,我们就会在夏天过大年初一了。
之所以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国的历法中有一项很高明的方法,即“置闰法”。
置闰法在每19年里设置了7个闰月,所以有闰月的那年,天数多达383天或者385天。
在这样的设定中,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一致,连春种秋收也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样实用的历法,更是古今人类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化身。
农历和公历的区别
农历和公历的区别
一、概念上的区分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夏历、华历、汉历、中历等名称。
但其实它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是在月亮绕地球一周的运动周期的基础上制定的。
公历是公历,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制定的历法。
是现在世界上普遍使用的一种历法。
二、天数上的区分
农历是在月亮绕地球一周的运动周期的基础上制定的,月亮绕地球一圈需要29.5306天,成为一个“朔望月”,所以农历的每月只有29或30天,不会有31天。
再用节气来调节阴阳,来组成农历年。
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基础上制定而成的,地球绕太阳一圈要365.2422天,把这个叫作一个“回归年”,所以在公历上的一年是365天,累积四年,就会多出一天,所以每到闰年的二月就会多一天,全年366天。
其他月份通常为30天或31天。
三、先后的区分
一般来说,农历比公历慢。
比如阳历2019年7月30日,阴历6月28日。
四、节日上的区分
由于农历是一种古老的历法,我国的传统节日都采用农历,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
公历是新采用的世界历法,所以它计算的节日通常是新兴节日,比如植树节、妇女节、劳动节、教师节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太阳历。
什么是阴历农历阳历
什么是阴历农历阳历
阴历也叫农历,是以月亮的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
阴历,我国传统历法,有阴历,华历,汉历等名称,我国农历就是一种阴阳合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阳历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由于它源于西方,又是辛亥革命时期才传到我国的,所以也称为新历。
阳历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国际上公用的历法,即公历。
它是以太阳回归作为1年,然后分为12个月,但是阳历有平年365天和闰年366天。
什么是阴历
什么是阴历1、农历就是阴历,阳历即使指公历;2、以太阳视运动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太阳历”,简称“阳历”,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就是这种,由于它来源于西方,是辛亥革命时期才传到我国的,所以也称为新历;3、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这是东亚国家沿传的;4.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365天5小时48分钟46分钟。
平均一年只算365天的整数,不算尾数。
阳历每年分为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
还规定7月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八月以后,双月是大月,单月是小月。
每年剩下的5小时48分46秒只涵盖了四年中的一天左右,而这一天是在第四年的二月加上的,称为闰年,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
5.农历中,月亮圆缺的时间为一个月,共29天半。
为了计算方便,大月有30天,小月有29天,在一年的12月中旬,大小月大致交替排列。
一个太阴年大概有365天,平年和闰年没有区别。
农历没有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所以农历四季的变化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制定了一种新的历法,即所谓的阴阳台历。
我国现在还在使用的夏历(也叫阴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历。
和农历一样,以满月的时间为一个月,即大月亮30天,小月亮29天。
但它采用添加闰月的方法,使每年的平均天数接近阳历全年的天数来调整四季。
农历每两三年有一个闰月。
扩展资料:历法是一种计算年、月、日,并使它们与相关的天象相对应的方法。
也是一种协调公历年、公历月、公历日和回归年、农历月和太阳日的方法。
回归年约为365又1/4 日或 12又7/19朔望月,朔望月约为29又1/2 日。
年长不是月长的整数倍,也不是日长的整数倍;月长也不是日长的整数倍。
不同的文明,在协调年月日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罗马人在开始的时候,采用的是每两年插入3/4个月的做法,后来逐渐将每年多于12个月的日子分到各个月里,逐渐演变成宫分历,也即是太阳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历和阴历是怎么一回事公历和阳历是怎么回事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农历、阴历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城市里的小孩,压根就没听说过农历这一说法。
比如我们过年过中秋节等都是按照农历算的。
通常所说的阴历也叫农历、夏历。
是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叫作阴历。
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
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
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
也叫旧历。
公历称为“阳历”,民间的传统的“夏历”、“农历”通俗地称之为“阴历”。
阳历是以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算作一年。
它的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
由于它不是整数,为了把长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称为“闰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称为“平年”。
阴历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
阴历的主要特点是: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即月相来确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
公历=阳历是世界通用的日期也就是我们平常的日期农历=阴历是我国古代用来农耕的日期,也就是日历下面的小字所表示的日期1,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所定出的历法。
2,阴历--以太阴(月亮)绕地球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闰年为13个月)所定出来的历法.(以闰月调节年之四时)。
3,公历--世界各国通用的历法。
为太阳历,即阳历。
4,夏历--中华历代所用的历法,始自夏代,
故称是阴历,历代都在不断修改,后来加上24节气后,成了阴阳合历。
5,农历--与夏历没有什么区别.历法为农事而立,所以中国人叫它农历.其中的24节气是按太阳年24等分而得,这是阳历部分.农历的月日及闰法属于阴历部分,编在一起就成了和阴阳合历.我们平常没注意,叫惯了阴历不加区分。
农历和阴历的区别1、阴历是农历,但农历不仅是阴历。
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其中包括象这样“八月十五月亮圆”表示的以月亮周期记录的阴历。
也包括“清明节”这样按“节气”来表达的、总在每年的4月5日这样的太阳历。
所以,经常会在日历上看到“农历七月初七,大暑第九日”这样的表示,前面的七月初七是农历中的阴历表示法,而大暑第九日则是农历中的阳历表示法。
2、从字面上理解,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
农历分为阴历和阳历就是这样的表示。
但自从采用西方的“公元历法”,现在的阳历就基本上专门来表示也是“太阳历”的“公元历”。
这主要跟我们的习惯有关。
因为作为中国日期记录及节日的大部分,都是按照农历中的阴历来定义的。
比如“除夕”就是腊月三十,年就是正月初一。
端午节等等都如此。
而用农历中的阳历来表示的好象只有一个算不上节日的“清明节”。
农历中的阳历就是24节气,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说起来,农历中的阳历倒更能代表“农历”这个称谓。
您应该经常听到公历、农历、阳历、阴历等历法的叫法,但公历和阳历是一回事吗?阴历和农历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还是先来看看历法的分类吧。
古今中外历法的名目甚多,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阴历、阳历和阴阳历。
阴历(又称为太阴历,因古代把月亮称为太阴):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历法。
它的特点就是月的平均日数要以朔望月为基础,也就是符合月相的变化。
一年为12个月,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
其中有6个大月和6个小月,全年共354天。
可是,一年12个朔望月共长为29.53056×12=354.3671个平太阳日。
这样,一年就比12个朔望月短0.3671日,3年就短约1天。
为了使历年长度接近12个朔望月的长度,每3年就设置一个闰年,凡闰年就在12月末加1天,使12月从原来的小月变为大月,即从29日变为30日。
阴历每年比回归年约短11日。
因此,它的最大缺点是与四季寒暑无关。
显而易见,这种历法对生活和生产,特别是对农业生产极不方便。
因此,现在世界上除了伊斯兰教国家由于宗教关系仍在使用阴历外,其他国家早已不再使用阴历了。
阳历(又称为太阳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年的基础,以一个回归年长度为依据。
它的月数和月所包含的日数都是人为规定的,没有任何天象依据。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就属于阳历。
我国于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但是,当时不用公元作为纪年。
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改用公元作为纪元,普遍采用了公历。
阴阳历: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又称夏历)就是一种阴阳历。
顾名思义,阴阳历同时考虑太阳和月亮的运动,把回归年和朔望月并列为的基本周期。
它的月像阴历那样以朔望月为基础,完全符合月相。
它的年平均长度像阳历一样以回归年为标准,完全符合四季的交替。
一年有12个月,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
至于哪一个月是大月,哪一个月为小月,则要根据朔和朔的日期间隔而定。
两朔日期相隔为30日时定为大月,两朔日期相隔为29日时定
为小月。
全年平均为354日或355日,比回归年长度短了约11日,3年约差33日。
为了使历法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每3年就要设置一个闰年,闰年加1个月,该年为13个月,全年共384日或385日。
然而,就是这样,阴阳历仍比回归年短。
怎么办呢?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们早在公元前600年的春秋时代,就发现在19个阴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可以使阴阳历的历年平均长度更接近回归年。
也就是说,在19年中应有12个平年(每年有12个朔望月)和7个闰年(每年有13个朔望月)。
12×12+13×7=235个朔望月235个朔望月=29.53059×235=6939.6887个平太阳日19个回归年=365.2422×19=6939.6018个平太阳日两者在19年中只差0.0869日,约合2小时5分8秒。
当然,具体的置闰要根据实际天象计算结果来安排,哪一个月为闰月要根据24节气来定。
看到这儿,您应该不会再把阳历和公历、农历和阴历弄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