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本珊_____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
计算机组成原理(本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计算机系统概述 • 中央处理器(CPU) • 存储器系统 • 输入输出(I/O)系统 •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01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 中期至50年代末期,主要用于
军事和科学研究领域。
CPU每个时钟周期执行的指令数,是 衡量CPU性能的重要指标。
03 存储器系统
存储器的分类和作用
分类
根据存储器的功能和位置,可以分为内存和外存两大类。内存是计算机内部存储器,用 于存放运算数据和程序代码;外存则是计算机外部存储器,用于长期保存大量数据和程
序。
作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存储程序运行过程中所需的数据、指令等信息 ,使得CPU能够快速、准确地读取和写入数据,从而完成程序的执行。
软件系统
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操作系统
是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负责 管理和调度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进制数制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制进行运算和存储。
指令和程序
计算机按照程序中预定的指令序列进行自动执 行。
存储程序原理
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部,根据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和指令进行运 算和传输。
内存的工作原理和组织结构
工作原理
内存由多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数 。当CPU需要读取或写入数据时,会通过地址总线发送地址 信号,内存控制器根据地址信号找到对应的存储单元,完成 数据的读取或写入操作。
组织结构
内存的组织结构通常采用线性编址方式,即将内存单元按照 一定顺序排列,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内存的容量 大小由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地址总线位数越多,可访问的 内存单元数量就越多。
第9章 输入输出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版)-蒋本珊-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9章 输入输出系统
本章学习内容 • 9.1 主机与外设的连接 • 9.2 程序查询方式及其接口 • 9.3 中断系统和程序中断方式 • 9.4 DMA方式及其接口 • 9.5 通道控制方式
4
第9章 输入输出系统
本章学习要求
• 了解:接口的基本组成,接口和端口概念 • 了解:程序查询方式的特点和工作流程 • 理解:程序中断的基本概念,程序中断与调用
17
第9章 输入输出系统
1.端口地址编址方式(续) ⑵统一编址
子程序的区别 • 掌握:CPU响应中断的条件和中断隐指令概念 • 理解:中断的各个过程 • 了解:DMA方式的特点和DMA接口的组成 • 理解:DMA传送方法和DMA传送过程。 • 了解:通道控制方式和通道控制的类型 • 了解:总线控制
5
第9章 输入输出系统
9.1 主机与外设的连接
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外部设备的种类繁 多,各类外部设备不仅结构和工作原理不 同,而且与主机的连接方式也是复杂多变 的。
有的端口只能写或只能读,有的端口既可 以读又可以写。例如:对状态端口只能读, 可将外设的状态标志送到CPU中去;对命 令端口只能写,可将CPU的各种控制命令 发送给外设。为了节省硬件,在有的接口 电路中,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可以共用一 个寄存器(端口),称之为设备的控制/ 状态寄存器。
14
第9章 输入输出系统
通常,一个接口中包含有数据端口、 命令端口和状态端口。存放数据信息的寄 存器称为数据端口,存放控制命令的寄存 器称为命令端口,存放状态信息的寄存器 称为状态端口。CPU通过输入指令可以从 有关端口中读取信息,通过输出指令可以 把信息写入有关端口。
13
第9章 输入输出系统
2.接口的基本组成(续) CPU 对 不 同 端 口 的 操 作 有 所 不 同 ,
计算机组成原理(本全PPT)

用作固件存储,如BIOS、固件等。
外存储器
特点
容量大、价格低、速度慢、数据可长期保存。
分类
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
外存储器
应用
作为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
特点
容量大、价格低、速度慢、数据可长期保存。
外存储器
分类
CD、DVD和蓝光光盘等。
应用
用于数据备份和存储。
高速缓存(Cache)
址和控制信号。
总线按照传输信号类型可以分为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总线按照连接部件可以分为内部 总线和外部总线,内部总线连接 计算机内部各部件,外部总线连
接计算机与外部设备。
主板的结构与功能
主板的结构包括
处理器插座、内存插槽、扩展插槽、硬盘接口、电源接 口等。
主板的功能包括
提供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递 ;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系统扩展能力。
I/O数据传输方式
优点
CPU可以执行其他任务,适用于高速I/O 设备。
VS
缺点
需要设置中断控制器,实现起来较为复杂 。
I/O数据传输方式
优点
CPU不直接参与数据传输,适用于大数据块 传输。
缺点
需要设置DMA控制器,成本较高。
I/O设备控制方式
要点一
优点
简单、易于实现。
要点二
缺点
CPU效率低下,适用于慢速I/O设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本全ppt)
• 计算机系统概述 • 中央处理器(CPU) • 存储器系统 • 输入输出系统(I/O) • 总线与主板 •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与优化
01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1章 概论(终)

第1章概论(终)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第二版课件中国计算机学会“21世纪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编著第2章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1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第二版课件第2章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2第2章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第二版课件数据是计算机加工和处理的对象,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结构和性能。
本章主要介绍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数的定点与浮点表示方法、字符和汉字的编码方法、数据校验码等。
熟悉和掌握本章的内容,是学习计算机原理的最基本要求。
第2章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第二版课件本章学习内容2.1 数值数据的表示 2.2 机器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2.3 非数值数据的表示 2.4 十进制数和数串的表示 2.5 现代微型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举例 2.6 数据校验码4第2章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第二版课件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无符号数与带符号数,真值和机器数等概念掌握:原码、补码、反码表示法以及三种码制与真值之间的转换方法掌握: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范围理解:浮点数阶码的移码了解:IEEE754浮点数标准掌握:常见的字符编码方法( ASCII 码)、汉字国标码、区位码、机内码掌握:8241码、2421码和余3码掌握:奇偶校验位及其形成方法了解:海明校验码和循环冗余校验码 5第2章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第二版课件2.1 数值数据的表示在计算机中,采用数字化方式来表示数据,数据有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之分,其中带符号数根据其编码的不同又有原码、补码和反码3种形式。
第2章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第二版课件2.1.1 计算机中的数值数据二进制数:后缀 B 八进制数:后缀Q 十进制数:后缀D或省略后缀十六进制数:后缀H第2章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第二版课件2.1.2 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无符号数,就是整个机器字长的全部二进制位均表示数值位(没有符号位), 相当于数的绝对值。
(完整word版)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第四章

第四章1.证明在全加器里,进位传递函数。
解:并行加法器中的每一个全加器都有一个从低位送来的进位和一个传送给较高位的进位。
进位表达式为欲证明,也就是要证明用卡诺图法,图4-10(a)和4-10(b)分别是两个逻辑表达式的卡诺图。
两个卡诺图相同,两个逻辑表达式就相等,则进位传递函数的两种形式相等。
2.某加法器采用组内并行、组间并行的进位链,4位一组,写出进位信号C6的逻辑表达式。
3.设计一个9位先行进位加法器,每3位为一组,采用两级先行进位线路。
4.已知X 和Y ,试用它们的变形补码计算出X +Y ,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X =0.11011,Y =0.11111(2)X =0.11011,Y =-0.10101(3)X =-0.10110,Y =-0.00001(4)X =-0.11011,Y =0.111105.已知X 和Y ,试用它们的变形补码计算出X -Y ,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X =0.11011,Y =-0.11111(2)X =0.10111,Y =0.11011(3)X =0.11011,Y =-0.10011(4)X =-0.10110,Y =-0.0000197.设下列数据长8位,包括1位符号位,采用补码表示,分别写出每个数据右移或左移2位之后的结果。
(1)0.1100100(2)1.0011001(3)1.1100110(4)1.00001118.分别用原码乘法和补码乘法计算X ×Y 。
(1)X =0.11011,Y =-0.11111(2)X =-0.11010,Y =-0.01110(2)X ×Y =0.0101101100,过程略。
9.根据补码两位乘法规则推导出补码3位乘法的规则。
解:先根据补码1位乘法推出补码2位乘法规则,再根据补码2位乘法推出补码3位乘法规则。
10.分别用原码和补码加减交替法计算X ÷Y 。
(1)X =0.10101,Y =0.11011(2)X =-0.10101,Y =0.11011(3)X =0.10001,Y =-0.10110(4)X =-0.10110,Y =-0.1101111.设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部分均用补码表示,按照浮点数的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题:12.设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部分均用补码表示,按照浮点数的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题:13.用流程图描述浮点除法运算的算法步骤。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

将结果存回内存或寄存器 。
CPU的性能指标
速度
执行指令的速度,通常以MIPS(百万条 指令每秒)表示。
功耗
CPU在工作时的能耗。
集成度
CPU中晶体管的数量和密度。
可靠性
CPU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无故障运行的概率 。
03
存储器
内存的分类与结构
分类
根据存储介质,内存可以分为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RAM又可以分为DRAM(动态 随机存取存储器)和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计算机组成原理》ppt课件
CONTENTS
• 计算机系统概述 • 中央处理器 • 存储器 • 输入输出系统 • 总线系统 • 计算机系统可靠性及安全性
01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机械计算机时代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运算速度5000次/秒。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计算机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提高,可靠性增强。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微处理器出现,个人电脑开始进入市场。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计算机体积更小,性能更高,应用领域更广泛。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系统
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等物理部件。
结构
内存主要由存储单元阵列、地址译码器和数据输入/输出缓冲器组成。每个存储单元阵列负责存储数据,地址译 码器负责将地址码转换为相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数据输入/输出缓冲器则负责数据的读写操作。
内存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

2008.9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1.1 电子计算机与存储程序控制
计算机组成原理
存储程序概念: ⑴ 计算机(指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 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 基本部件组成; ⑵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 数据; ⑶ 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 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这就 是存储程序的基本含义。
2008.9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1.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三级存储系统
速度
Cache 主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
快
慢
2008.9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1.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三级存储系统
容量
Cache 主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
小
大
2008.9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Cache 主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08.9
1.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
4.运算器 运算器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 件,经常进行的运算是算术运算和逻辑运 算,因此运算器的核心是算术逻辑运算部 件ALU。 运算器中有若干个寄存器(如累加寄 存器、暂存器等)。 5.控制器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 控制器中主要包括时序控制信号形成 部件和一些专用的寄存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
1.2.4 不同对象观察到的计算机硬件系统
一般用 户观察到的 计算机硬件 系统
2008.9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1.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专业用 户观察到的 计算机硬件 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ppt课件

VS
挑战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 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耗 问题、存储器的速度和容量问题、系统的 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不 断研究和探索,以推动计算机组成原理的 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解释定点数与浮点数的表示方法,包括整数和实数的表示。
逻辑代数基础
1 2
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
引入逻辑变量和逻辑函数的概念,为后续的逻辑 运算打下基础。
基本逻辑运算
介绍与、或、非三种基本逻辑运算及其性质。
3
复合逻辑运算
阐述其他复合逻辑运算,如异或、同或等。
逻辑门电路
基本门电路
01
介绍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
01
03 02
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数据传输寄存器
命令/状态寄存器
控制逻辑电路
I/O控制方式
优点
控制简单,易于实现
缺点
CPU利用率低,实时性差
I/O控制方式
优点
提高了CPU的利用率,实时性较好
缺点
中断次数多,开销大,数据丢失问题
I/O控制方式
优点
数据传输速度快,CPU干预少
缺点
需要专门的DMA控制器,硬件开销大
指令的执行过程
取指周期
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并放入指令 寄存器IR中。
中断周期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中断请 求,则进入中断周期,保存现场 信息,并转向中断服务程序。
分析周期
对取回的指令进行分析,确定指 令的操作性质和操作数地址。
执行周期
根据分析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 传输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本全)ppt课件

定点数的加减法实现
通过硬件电路实现定点数的加减法,包括加 法器、减法器等。
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包括IEEE 754标准中浮点数的表示方法、规格化表示 和精度。
浮点数的加减法规则
包括阶码和尾数的运算规则、对阶操作、尾数加减运 算和结果规格化等。
浮点数的加减法实现
通过硬件电路实现浮点数的加减法,包括浮点加法器 、浮点减法器等。
指令的执行过程与周期
指令执行过程
取指、译码、执行、访存、写回等阶段 。
VS
指令周期
完成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包括取指周期 、间址周期、执行周期等。
07
中央处理器(CPU)
CPU的功能与组成
控制器
负责指令的取指、译码和执行,控制 数据和指令在CPU内部的流动。
运算器
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包括加、减、 乘、除、与、或、非等操作。
多核处理器与并行计算
多核处理器
将多个处理器核心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每个核心可以独立执行指令,提高处理器的并行 处理能力。
并行计算
利用多核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或数据,加速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
08
输入输出系统
I/O接口与I/O设备
I/O接口的功能
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包括数据 缓冲、信号转换、设备选择等。
乘法与除法运算
浮点数的乘除法运算
包括浮点数的乘法、除法和平方根运算等。
定点数的乘除法运算
包括原码一位乘法、补码一位乘法、原码除 法和补码除法等。
乘除法运算的实现
通过硬件组成与设计
运算器的基本组成
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寄存器组、数据总线等。
运算器的设计原则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章《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由蒋本珊编著,200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该书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内部工作机制。
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1、2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第3-8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各子系统(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外部设备和输入输出子系统等)的基本组成原理、设计方法、相互关系以及各子系统互相连接构成整机系统的技术。
第1章概论11.1电子计算机与存储程序控制11.1.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11.1.2存储程序概念21.2计算机的硬件组成31.2.1计算机的主要部件41.2.2计算机的总线结构51.2.3大、中型计算机的典型结构61.2.4不同对象观察到的计算机硬件系统71.3计算机系统91.3.1硬件与软件的关系91.3.2系列机和软件兼容101.3.3计算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101.3.4实际机器和虚拟机器121.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和主要性能指标121.4.1计算机的工作过程121.4.2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3习题15第2章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162.1数值数据的表示162.1.1计算机中的数值数据162.1.2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172.1.3原码表示法172.1.4补码表示法182.1.5反码表示法202.1.6三种码制的比较与转换212.2机器数的定点表示与浮点表示222.2.1定点表示法222.2.2浮点表示法242.2.3浮点数阶码的移码表示法262.2.4定点、浮点表示法与定点、浮点计算机282.2.5浮点数尾数的基数292.2.6实用浮点数举例302.3非数值数据的表示322.3.1字符和字符串的表示322.3.2汉字的表示342.3.3统一代码362.4十进制数和数串的表示362.4.1十进制数的编码372.4.2十进制数串382.5现代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表示举例392.6数据校验码412.6.1奇偶校验码412.6.2海明校验码442.6.3循环冗余校验码47习题49第3章指令系统523.1指令格式523.1.1机器指令的基本格式523.1.2地址码结构533.1.3指令的操作码553.2寻址技术573.2.1编址方式583.2.2指令寻址和数据寻址593.2.3基本的数据寻址方式593.2.4变型或组合寻址方式653.3堆栈与堆栈操作683.3.1堆栈结构683.3.2堆栈操作703.4指令类型703.4.1数据传送类指令703.4.2运算类指令713.4.3程序控制类指令733.4.4输入输出类指令743.4.580x86指令系统举例75习题78第4章数值的机器运算814.1基本算术运算的实现814.1.1加法器814.1.2进位的产生和传递824.1.3并行加法器的快速进位834.2定点加减运算864.2.1原码加减运算864.2.2补码加减运算874.2.3补码的溢出判断与检测方法894.2.4补码定点加减运算的实现914.3带符号数的移位和舍入操作924.3.1带符号数的移位操作934.3.2带符号数的舍入操作944.4定点乘法运算954.4.1原码一位乘法954.4.2补码。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

了解多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优缺点,分析 不同系统的适用领域,结合实际案例深入 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实现原理和设计思 路
计算机组成基础理论
寄存器与缓存
探索计算机内部的寄存器和缓 存原理,了解不同级别寄存器 和缓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角色 和作用
主板与总线
深入了解计算机总线结构及数 据和控制流在总线上的传输方 式,了解与总线相关的概念和 术语
掌握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交互、
学会优化计算机性能的技巧
2
协作机制及其适用领域
了解计算机性能优化的基本概念和方
法,并能熟练运用于实践中
3
应用计算机体系结构案例分析
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中重要的实用技 术及其应用案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 计算机领域中的新技术Fra bibliotek课程大纲
1 计算机组成基础理论
2 计算机硬件设计
操作系统优化技术
了解操作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学习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巧
硬件优化技术
研究不同硬件系统中的性能问题,了解针对硬件性能进行的优化和调整策略
计算机体系结构案例分析
大型机体系结构
了解大型机的体系结构和设计 原理,深入探索大型机的操作 系统和应用场景
小型机体系结构
了解不同小型机的体系结构和 优化方案,探索小型机领域的 设计和发展趋势
分布式计算体系结构
了解分布式计算的各种技术和 常用框架,学习相关开源软件 和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评价与总结
在本课程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各个方面,了解了计算机硬 件的基本原理、如何优化计算机性能、如何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等关键技能 和知识。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您能够对计算机系统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更好 地应用相关技术和知识。谢谢!
蒋本珊_____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

计算机层次结构概述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1.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的任务是把人们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到计算机中去, 并且将它们转换成计算机内部所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方式。常用的 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2.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的任务是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以人或其他设备所能接受的 形式送出计算机。常用的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计算机层次结构概述
单总线结构
单总线并不是指只有一根信号线。系统总线按传送信息的不同又可以细 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地址总线(Address Bus)由单方 向的多根信号线组成,用于CPU向主存、外设传输地址信息;数据总线 (Data Bus)由双方向的多根信号线组成,CPU可以沿这些线从主存或外设 读入数据,也可以沿这些线向主存或外设送出数据;控制总线(Control Bus)上传输的是控制信息,包括CPU送出的控制命令和主存/外设反馈给 CPU的状态信号
。
计算机层次结构概述
大、中型机的典型结构 大、中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目标更着重于系统功能的扩大与效率的提高。 通道是承担I/O操作管理的主要部件,主机可以连接多个通道,每 个通道可以接一台或几台设备控制器,每个设备控制器又可接一台或几 台外部设备,这样整个系统就可以连接很多的外部设备。
将各大基本部件,按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目前许多计算机(主要指小、微型计算机)的各大基本部件之间是用 总线(Bus)连接起来的。 总线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服务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它能分时地 发送与接收各部件的信息。
总线特点:共享,分时
小型、微型机的设计目标是以较小的硬件代价组成具有较强功能 的系统,而总线结构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
计算机发展历程
软件的发展
(完整word版)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第五章

第五章1.如何区别存储器和寄存器?两者是一回事的说法对吗?解:存储器和寄存器不是一回事。
存储器在CPU 的外边,专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访问存储器的速度较慢。
寄存器属于CPU 的一部分,访问寄存器的速度很快。
2.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要把存储系统分成若干个不同层次?主要有哪些层次?解: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
存储系统是由几个容量、速度和价格各不相同的存储器用硬件、软件、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连接起来的系统。
把存储系统分成若干个不同层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价格之间的矛盾。
由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构成的三级存储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中高速缓存和主存间称为Cache -主存存储层次(Cache 存储系统);主存和辅存间称为主存—辅存存储层次(虚拟存储系统)。
3.什么是半导体存储器?它有什么特点?解:采用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存储器,主要有MOS 型存储器和双极型存储器两大类。
半导体存储器具有容量大、速度快、体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
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存储的信息会因为断电而丢失。
4.SRAM 记忆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和DRAM 记忆单元电路相比有何异同点?解:SRAM 记忆单元由6个MOS 管组成,利用双稳态触发器来存储信息,可以对其进行读或写,只要电源不断电,信息将可保留。
DRAM记忆单元可以由4个和单个MOS管组成,利用栅极电容存储信息,需要定时刷新。
5.动态RAM 为什么要刷新?一般有几种刷新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解:DRAM 记忆单元是通过栅极电容上存储的电荷来暂存信息的,由于电容上的电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逐渐泄放掉,因此每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向栅极电容补充一次电荷,这个过程就叫做刷新。
常见的刷新方式有集中式、分散式和异步式3种。
集中方式的特点是读写操作时不受刷新工作的影响,系统的存取速度比较高;但有死区,而且存储容量越大,死区就越长。
分散方式的特点是没有死区;但它加长了系统的存取周期,降低了整机的速度,且刷新过于频繁,没有充分利用所允许的最大刷新间隔。
第8章 外部设备-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版)-蒋本珊-清华大学出版社

8.1.2 外部设备的地位和作用
外部设备是计算机和外界联系的纽带、 接口和界面。如果没有外部设备,计算机 将无法工作。外部设备在计算机系统中占 据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外部设备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有:
• 外部设备是人机对话的通道
• 外部设备是完成数据媒体变换的设备
• 外部设备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和信息的驻在 地
载体是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根据载 体的性质,又可分为软质载体和硬质载体。
12
第8章 外部设备
1.磁记录介质和磁头(续) ⑵磁头
磁头是磁记录设备的关键部件之一,是 一种电磁转换元件,能把电脉冲表示的二 进制代码转换成磁记录介质上的磁化状态, 即电→磁转换;反过来,能把磁记录介质 上的磁化状态转换成电脉冲,即磁→电转 换。
2.辅助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是指主机以外的存储装置,又 称为后援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的读写,就其本质 来说也是输入或输出,所以可以认为辅助存储器 也是一种复合型的输入输出设备。
常见的辅助存储器有软磁盘存储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磁 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及光盘存储器等。
3.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终端控 制器组成,通常通过通信线路与主机相连。终端 设备具有向计算机输入信息和接收计算机输出信 息的能力,具有与通信线路连接的通信控制能力, 有些还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3.读出过程
读出时,读磁头线圈不外加电流。当 某一磁化单元运动到读磁头下方时,使得 磁头中流过的磁通有很大的变化,于是在 读磁头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e。
14
第8章 外部设备
8.2.2 磁介质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1.记录密度 记录密度是指磁介质存储器上单位长
度或单位面积所存储的二进制信息量。 ⑴道密度。道密度又叫横向密度,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蒋本珊,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易小琳,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Computer Abstractions and technology
计算机技术概论
本章要点
了解计算机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及其相关的硬件基本组成, 软件分工和工作过程
了解计算机性能指标及相关的术语解释
What is a Computer System?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能够自动、
高速、准确的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的电子设备
• Depends ( a little) on what type of computer system • We probably mostly think about PC systems
将各大基本部件,按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目前许多计算机(主要指小、微型计算机)的各大基本部件之间是用 总线(Bus)连接起来的。 总线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服务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它能分时地 发送与接收各部件的信息。
总线特点:共享,分时
小型、微型机的设计目标是以较小的硬件代价组成具有较强功能 的系统,而总线结构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
A computer designed for use by an individual, usually incorporating a graphics display, keyboard, and mouse.
Servers(服务器)
A computer used for running larger programs for multiple users often simultaneously and typically accessed only via a network. supercomputer: A class of computers with the highest performance and cost; they are configures as servers and typically cost millions of dollars. Supercomputers are usually used for high-end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such as weather forecasting, oil exploration, protein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and other large-scale problems .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CPU可以直接访问,用来存放 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中的活跃 部分(副本),以便快速地向 CPU提供指令和数据。
计算机层次结构概述
4.运算器 运算器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经常进行的运算是算术运 算和逻辑运算,因此运算器的核心是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 运算器中有若干个寄存器(如累加寄存器、暂存器等)。
Workstation design target 25% of cost on processor 25% of cost on memory (minimum memory size) Rest on I/O devices, power supplies, box
计算机层次结构概述
中央处理器(CPU):CPU = 运算器 + 控制器 主机:主机 = 中央处理器 + 主存储器 外部设备:除去主机以外的硬件装置(如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辅助存储器等)
5.控制器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控制器中主要包括时序控制信号 形成部件和一些专用的寄存器。
计算机部件间连接方法
☆在所有需要传送数据的部件之间创建一条直接通路。
(专用数据通路) ☆将所有需要传送数据的各部件之间通过公共信息传送 线路连接.(总线方式数据通路)
计算机层次结构概述
计算机的总线结构(小、微型机典型结构):
Course Information
Text: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蒋本珊,清华大学出版社
References: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 硬件/软件接口 第二版 David A. Patterson & J. Hennessy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 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 2010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考研指导 机械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发展历程
软件的发展
计算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及其相关的硬件基本组成, 软件分工和工作过程 了解计算机性能指标及相关的术语解释
计算机层次结构概述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 Each system is different, but generally have similar parts: Must have: Processor, Memory,Interface to outside world ( I/ O)
计算机发展历程
冯· 诺依曼体系结构
计算机发展历程
EDVAC 冯·诺依曼设计的存储程序计算机 1951年诞生。 EDSAC 事实上的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 1949年诞生。 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仍建立在存储程序概念的基础上,称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也出现了一些突破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统称非冯结构 计算机,如:数据驱动的数据流计算机、需求驱动的归约计 算机和模式匹配驱动的智能计算机等。
What is a Computer System?
•Actually most computers look like this …
What is a Computer System
计算机应用类型
Broadly speaking, computers are used in three different classes of applications. Desktop computers(台式机)
学习指南
课程的任务 讨论单机系统范围内计算机各部件和系统的组成以及内部工作 机制。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各大部件的组成原理、逻辑实现、 设计方法及其互连构成整机系统的技术,以及整机的工作原理。 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 本课程的重点:五大基本部件的原理及实现。 • 本课程的难点:各部件互连构成整机系统,即整机概念的建立。 • 本课程的深广度:主要讨论计算机组成中具有共性的问题,要处 理好抽象概念与具体实例的关系。
了解计算机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及其相关的硬件基本组成, 软件分工和工作过程 了解计算机性能指标及相关的术语解释
本章要点
了解计算机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及其相关的硬件基本组成, 软件分工和工作过程 了解计算机性能指标及相关的术语解释
本章要点
了解计算机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及其相关的硬件基本组成, 软件分工和工作过程 了解计算机性能指标及相关的术语解释
Embedded computers(嵌入式计算机)
A computer inside another device used for running one predetermined application or collection of software
Embedded computers include the microprocessors found in: washing machine, car, cell phone,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video game, digital television, networks plant, airplane, cargo ship.
本章要点
了解计算机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及其相关的硬件基本组成, 软件分工和工作过程 了解计算机性能指标及相关的术语解释
计算机发展历程
硬件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历程
ENIAC的特点: – 采用十进制 – 20 个10位的累加器 – 用开关手动编程 – 18,000个电子管 – 重30 吨 – 占地170平方米 – 耗电170 KW – 5,000次/秒加法运算
What is a Computer System
计算机分类
按应用分为:台式机、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What is a Computer System
不同对象观察到的计算机硬件系统
一般用户观察到的
计算机硬件系统
What is a Computer System
专业用户观察到的 计算机硬件系统
本章要点
3.存储器 存储器是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它是一个记忆装置,也是计 算机能够实现“存储程序控制”的基础。
计算机层次结构概述
主存储器:可由CPU直接访问, 用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 和数据。 辅助存储器:设置在主机外部, CPU不能直接访问,用来存放暂 时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需要时再传送到主存。
计算机发展历程
存储程序概念: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 依曼等人在1946年6月提出存储 程序概念。
– ⑴ 计算机(指硬件)应由运算器、 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 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 ⑵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 指令和数据; – ⑶ 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 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 机工作,这就是存储程序的基本 含义。
What is a Computer System
计算机应用类型
1200
Millions of Computers
1000 800 600
Embedded Desktop Servers
1122 892 862
488
400 290 200 0 93 3 1998 114 3 1999 135 4 2000 129 4 2001 131 5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