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碰撞
农牧文明互相交融,共同推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论证
农牧文明互相交融,共同推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论证:张志洲(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人类历史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
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形象地将文明的多样性比拟为阳光有七彩和春天有百花,“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
文明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当今世界文明版图,是各地区各民族文明及其相互关系历史演进的结果,每一种文明都是基于各自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制度构建与社会规范而形成的,都是人类智慧结晶。
不同文明有不同特色,共同构成了世界文明多样性。
体现“西方中心主义”的“西方文明霸权”观、建立“单一普世文明”观和西方文明是人类政治制度归宿的“历史终结观”等,忽视、否定、排斥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合理性,不利于世界文明发展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
”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
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不同的文明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来相处。
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在多样性中和谐共存,世界才能丰富多彩,繁荣昌盛。
在承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原则,倡导不同文明平等包容、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和平共处、和谐共处。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转化共存及历史影响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转化共存及历史影响作者:李子昂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02期1 两种文明形成的差异性农耕文明,指的是在农民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求而出现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起源的基础是儒家思想,同时集合了各类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和文化内容。
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民歌、戏剧和各类风俗等都是其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是现存涵盖内容最广泛的文化集合体。
农耕文明具备其独有的特征,“平和”和“自足”是其核心内容所在。
在农耕文明中,无事外求、自给自足、静定保守是其主要特征体现。
从农耕文明中所产生的“物我一体”、“天人相应”、“安分守己”等观念无一不表现其“平和自足”的文化特点。
游牧文明,起源于“内部不足”,“内部不足”的出现是由于自然环境逼迫所诱使的,通过对立不断进行扩展和进取是其主要核心所在。
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不断刺激,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征服欲”和“战胜欲”。
“动”是游牧文明所有特征的根本,正是由于其变动性大的特征,因而不利于产生手写文字,对于文化的传播和积累主要依靠“口耳”,无法形成与农耕文明同样意识形态的制度组织和文化组织,在话语权上远远滞后于农耕文明,所以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落后的并且需要改造的。
2 两种文明形成后的共融性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和平时期的經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时期的文明冲突交流两种形式。
在和平时期,对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其主要体现为农耕世界中较为先进的农产品和生产技术不断向游牧世界进行输送,与此同时,产生于农耕文明中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等也会随之输送,尽管对于游牧世界来讲,接受如此庞大的相异于自身原本意识形态的文化和制度非常困难,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来自于先进文明的社会事务,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推进了整个游牧世界文明的进步。
当然,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
游牧世界的皮革、牲畜、战马及乳制品等也依然不断向农耕文明输送,不但提升了农耕世界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快速发展。
北方游牧民族与古代中华文明的碰撞
北方游牧民族与古代中华文明的碰撞在古代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北方游牧民族的出现无疑是一道重要的景观。
北方广袤辽阔,草原腾达,生活在那里的游牧民族保持着与土地的密切联系。
而古代中华文明,则以农耕为基础,相对城市化的生活形式让文化、手工艺和知识的传承更加容易。
当北方游牧民族与古代中华文明发生碰撞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格局相互融合、冲突,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千年文化遗产。
一、对等、冲突和融合北方游牧民族和古代中华文明之间的碰撞既有对等的竞争,也有冲突的血腥。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较为发达,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则以水草之间的流动取食为生。
两者之间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制度体系都有显著的差异。
因此,彼此之间的接触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和对抗。
历史上,著名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等多次入侵中原地区,对中华文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他们的骑兵文化、战争技巧以及对军事组织的重视,让北方游牧民族的力量不容小觑。
在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中,游牧民族曾频繁控制中原政权,构建自己的王朝。
然而,碰撞并不仅仅意味着冲突,也可以带来文化的融合。
在征服中原之后,许多游牧民族逐渐被中原文明所吸收。
他们接受了中原文明的农耕生活、制度和礼仪,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带入了中原地区。
这种融合可以或多或少地在中原文明的艺术、音乐、建筑等方面找到痕迹。
例如,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族乐器如胡琴和马头琴被逐渐融入中原音乐,成为其独特的元素。
二、文化交流和创新在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中,文化的交流和创新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双方的文明面临交流的机会和挑战,从而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发展。
首先,农耕文明为游牧民族带来了许多新的物质和技术。
例如,农田、农耕工具和农作物的引进,使得北方游牧民族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他们逐渐意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并开始采用农业的方式来补充他们的牲畜经济。
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力,还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另一方面,北方游牧民族也对中原文明进行了有益的刺激。
不打不相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中的冲突与民族融合
不打不相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中的冲突与民族融合产生在黄土地上的农耕文明与产生在草原上的游牧文明基本属于同时期的文明。
自夏、周开始到清末工业文明的到来,期间三千年,两种文明为什么冲突不断?为什么不能互相取代?为什么相对落后的游牧文明长期处于进攻态势,而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却处于防御态势?冲突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解疑的冲动为探究提供了动力。
一、自然环境的差异造就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以汉族为主体的古华夏人最早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皇帝故里就在河南的新政;后来又占据了长江中下游。
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他们生活的地方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因而华夏人较早进入城廓农耕社会,诞生了农耕文明。
以定居、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经济特征是自足,经济上的自足可以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特征是静定和保守,“不求空间之扩张,惟望时间之绵延”;其文化以固守本土、安定守成、质朴厚重、沉着稳健、崇尚和平为特征。
积累深厚,兼容性强,是一种内容广泛的文化集成。
而东部的大海,让人望而生畏;北部草原上的苦寒、西部的漫漫黄沙、西南的高原和南部崇山峻岭,都不利于庄稼的生长,也不利于人类的繁衍。
尽管如此,与农耕文明同步,还是在中国“天苍苍、野茫茫”的北部草原上,出现了游牧文明。
逐草而居、流动是游牧文明的特征游牧民族的经济特征一是单调,需要贸易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二是不稳定,遇到天灾马上面临生存危机。
经济上的不足不能稳定解决生存问题,更不能解决发展问题。
动和进攻成为其精神特征。
其文化以流动进取、崇尚竞争、内部团结、富有战斗性、侵略性和财富观念为其特征。
文化的广度和厚度,都与农耕文明不可同日而语。
(一)地称中国,人称华夏。
汉族人说,我们这地方很好,我们很满意、很自信、很自傲。
周朝时华夏人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叫中国,天地之中,把中国之外轻蔑地统称为化外之地;自称华夏,是因为衣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而把四周那些放马的、打猎打鱼的部落傲慢地称为'四夷'——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PPT46页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多元文化交汇格局下的草原文化和草原文学
学 的先进性 文化 含 睦大 打折 扣 审美 意识上 , 在 农耕审 美文 化重压 了草原 审美 史化 . 沦题 材选 择 、 尤 表达 方式 和结 掏方 式 与游牧 文明 的审美 传统存 I 不小 的距离 .草 原文学 的草 住 原 文化 审美 品格 呈现 含混 而失 去个性 一出现 此种 文学现 象 是当时强 势农耕 文明 和弱势草 原文 明的不 平等对 接和 交流 使然 ,兢像 当时草 原 允许限量 开垦 务农 造 成草碌 一步步 沙
耕文 化的关 系发生 丁戏剧性 变化 。一 方面是 草原作 家的草
作家们 椎 回避的 文化背 景. 草原文 化 农耕文 化的碰撞 、
交 流和融 台 曾产生 出2 世 纪五 六 十年 代草原 文 学的 辉煌 0
原文化 主体意 识增强 ,一方 面是 农耕 文化在 改革 开放的形 势下 也在发生 吐故纳 新的 变化 . .于是我 们看 到草原 文化 和 农耕文 化先进性 对先 进性 的强强联 台 ,草原 文学 也在这 种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历 史命 运注 定动态 的进攻 性 的草原文 化 和静态 的建设
性的 农耕文 化在 中厨北方这 块 土地 L 路相逢 .这 足草原 氆
造草 啄文学 新的辉煌 具有 启示意 义 新 时期 以来 . 随着改革 开改 的不断 深人 , 草原 文化与 农
出的是 于篇一 律的改翩 换代 的历 史剧 ,草 原上奏 出的 是 H
草耀文 化和农耕 文化 的美 系上趋 于成熟 ,他们 平等地 对 两 种异质 文化进 行投 向反恩 、 共同褒 贬 , 从而使 先进革 原文 化
和先进农 耕文 化得到 了弘扬 ,落 后草顾 文化 和落后农 耕 文 化得到 了扬弃 全新 的文 化交汇格 局使 先进草 原文 化得 以 复括 自雪林 的《 蓝幽 幽的峡 谷》 就是这 个时期 发展变 化 了 的草原 文化和农 耕文化 相结 合而孕 育 出的新草原 小说 =小 说 主人 公扎拉嘎 面对 人性恶 的容忍 和退 避 ,体现 了农 耕文 明的道德 美 ;而 他与狼 的殊死 搏 斗体现 了草原 文明的雄 性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流与影响自古以来,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恩怨情仇就从未断绝,不仅东方存在着胡汉之争,西方的文明也有农牧之间的纠葛。
毕竟没有哪一个文明能够独立存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不断交流、冲突这样循环往复的关系转变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影响着,给我们留下了今天所看到的这样一部历史。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而游牧文明,是指以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生产生活的文明。
钱穆先生云:“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
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
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
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
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
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游牧的起源、游牧国家的产生与演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游牧与农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曾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战争、掠夺、和亲、互市等所有的历史现象似乎在说明一个主题:生存与财富是游牧国家兴起的原因。
从先秦时期的匈奴到南北朝时期的鲜卑,从隋唐时期的突厥到两宋时期的辽夏金,从入主中原的蒙元政权到女真人的后裔满族人执掌江山,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从来都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一齐谱写的协奏曲。
著名作家高建群曾写道:站在长城线外向中原瞭望,你会发觉史家们所津津乐道二十四史观点在这里轰然倒地,从这个角度看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一个形态存在着的,这就是每当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走到十字街口难以为继时,游牧民族的嗒嗒马蹄便越过长城线呼啸而来,从而给停滞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
春秋至战国前期,华夏传统服装是长袍宽袖,不便于骑马射箭。
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名句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名句
摘要:
1.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定义与特点
2.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民族性格
3.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优缺点比较
4.总结: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历史中的作用与影响
正文: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两种重要的文明形态。
农耕文明指的是以种植业为主的文明,其特点是定居、稳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形态。
游牧文明则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文明,其特点是流动性强、生产方式不稳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草原文化。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民族性格深受其生存环境的影响。
他们生活在塞北苦寒之地,因此锻炼出极强的耐力和蛮勇精神。
他们的生活方式主要以骑马狩猎为主,饮食以肉类为主,这使得他们从小就接受军事化训练。
加上部落间冲突是生活的常态,拼搏精神和战争技巧成为游牧民族灵魂的一部分。
相对于农耕民族的安宁静谧和温顺,游牧民族的强悍精神显而易见。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各自有其优缺点。
农耕文明经济生活稳定富足,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然而,正是稳定的经济生产模式削弱了尚武和强悍的民族性格,即便拥有更加先进的武器,也难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
游牧民族则在艰苦环境中锻炼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拼搏精神,但他们的经济基础较弱,没有文明基础。
在历史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作用与影响不容忽视。
游牧文明为我们
带来了庞大的版图,使华夏民族得以延续。
而农耕文明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草原生态,使之变成沙漠。
从古至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相互碰撞、融合,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总之,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各具特点与优缺点,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转化共存及历史影响
知识文库 第02期24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转化共存及历史影响李子昂1 两种文明形成的差异性农耕文明,指的是在农民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求而出现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起源的基础是儒家思想,同时集合了各类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和文化内容。
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民歌、戏剧和各类风俗等都是其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是现存涵盖内容最广泛的文化集合体。
农耕文明具备其独有的特征,“平和”和“自足”是其核心内容所在。
在农耕文明中,无事外求、自给自足、静定保守是其主要特征体现。
从农耕文明中所产生的“物我一体”、“天人相应”、“安分守己”等观念无一不表现其“平和自足”的文化特点。
游牧文明,起源于“内部不足”,“内部不足”的出现是由于自然环境逼迫所诱使的,通过对立不断进行扩展和进取是其主要核心所在。
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不断刺激,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征服欲”和“战胜欲”。
“动”是游牧文明所有特征的根本,正是由于其变动性大的特征,因而不利于产生手写文字,对于文化的传播和积累主要依靠“口耳”,无法形成与农耕文明同样意识形态的制度组织和文化组织,在话语权上远远滞后于农耕文明,所以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落后的并且需要改造的。
2 两种文明形成后的共融性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和平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时期的文明冲突交流两种形式。
在和平时期,对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其主要体现为农耕世界中较为先进的农产品和生产技术不断向游牧世界进行输送,与此同时,产生于农耕文明中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等也会随之输送,尽管对于游牧世界来讲,接受如此庞大的相异于自身原本意识形态的文化和制度非常困难,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来自于先进文明的社会事务,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推进了整个游牧世界文明的进步。
当然,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
游牧世界的皮革、牲畜、战马及乳制品等也依然不断向农耕文明输送,不但提升了农耕世界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快速发展。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
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
其宜矣”。
2020/6/16
4
在官制方面,辽国对唐制所谓三省六 部等多有吸纳 .
辽国还仿照汉制,设立学校。辽上京 设有国子监,太祖命置祭酒、司业、 监丞、主薄等官。辽道宗清宁元年 (1055年),下诏设学养士,颁五经 传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员。国子监 相当于太学。此外,辽国于黄龙府、 兴中府设有府学,在西京、上京、东 京诸道各立州学,此即郡县学。
中国文化经历过无数次剧烈的 整合,每一次整合都赋予自身 更强大的生命力。这包括中西 文化之间的融通,也包括汉民 族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 的融合。辽夏金元时期的中国 文化,奏鸣着游牧文化与农耕 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交响曲。
2020/6/16
1
一、辽、夏、金、元:征服与 被征服的二律背反
2020/6/16
2020/6/16
12
儒家文化的经世传统和“用夏变夷”原
则,构成了忽必烈汉化改革的宽广而深
刻的文化背景。在这样一种包容性很强
的文化感召力的驱动下,广大的中原儒
者纷纷加入到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改革
中,成为积极的推动者。宋辽夏金元时
期的文化大整合,使少数民族的汉化达
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此过程中,汉民
族也经历了一次新能量的扩充,汉文化
2020/6/16
15
从元代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一个回
回族。该族信奉伊斯兰教,使用汉
族语言文字,保持阿拉伯文化传统。
回回族的形成,直接促进了伊斯兰
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随之而来的
是,伊斯兰寺遍布全国各地。著名
的长安清教寺、广州怀圣寺、泉州
清净寺等得以重新修饰,杭州、定
州、燕京、昆明等地纷纷建造清真
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在广阔的亚欧大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生活着两种并不相同文明的人群,即游牧文明人群与农耕文明人群。
在新时期时代来临时,农业和畜牧业本是同时发生的。
由于地理条件和降雨量的不同,一些民族便从植物的种植、培育发展到了农耕,而另一些民族便从动物的驯化、饲养发展到了游牧,从而开始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野,进而逐步产生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地理分野在广袤的亚欧大陆偏南一边,是适合农耕民族生活生产的地理带。
从中国的长江与黄河流域,经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西亚、中亚的伊朗、阿富汗和安纳托利亚、地中海南北两岸和乌克兰,再到伊利比亚半岛及西欧边缘的大不列颠岛,这是一个长达20000公里的巨大弧形的地理带。
在这个地理带上,排列着古埃及和米诺斯—迈锡尼文明、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文明及华夏文明,他们都是从事农业生产,有着稳定起居生活的农耕文明生存和发展的地带。
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
游牧民族的居住帐篷在上述农业地带以北,东起西伯利亚,经过中国东北、蒙古、中亚、咸海、里海之北、高加索,南俄罗斯直到欧洲中部,因雨水较少而形成的半干旱草原地带,种植业很难发展,只能以驯化动物,发展畜牧业为主,产生了一个与农业带并行的游牧带。
在这个游牧地带与农业接壤的地区,许多高原和沙漠常常穿插于农业带与游牧带之间,例如,在里海之北的伏尔加河流域与顿河流域为重要产粮农业地区,而位于农业带的阿拉伯半岛和西奈则是浩瀚的沙漠。
在两个文明地带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界限分明,不可逾越的地带。
二、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特点(一)农耕文明特点。
在时间上,农耕文明稍早于游牧文明,其文明的特点也不同于游牧文明。
主要有以下特点:1. 农耕文明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
农耕民族从事种植经济,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因此其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对稳定,世世代代也离不开土地。
农作物的生长受季节变化的制约,农业耕作虽然劳动繁重但有规律。
浅析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中华历史上冲突千年的原因
浅析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中华历史上冲突千年的原因浅析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中华历史上冲突千年的原因在中华民族的人类发展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与融合是重要特征,民族间的融合是主流,但冲突多是伴随融合而进行的,本文拟对二者冲突的原因做一简单探析。
一、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的碰撞由来已久在国家形态初步奠定的夏商周时期,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与明确的疆域界限尚未确立,但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农耕民族中,已逐步形成了四夷观念,即东夷、北狄、西戎、南蛮。
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以夷(尸)、狄、戎、蛮等字,作为对四方民族的称谓。
《诗经》中已经有二者对抗的明确记载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xiǎn yǔn)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1]之语,猃狁为秦汉时匈奴的先民,周时专门驻守军队防范猃狁进攻,这说明游牧民族的入侵已经给农耕民族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周幽王在位期间,国都为猃狁所破,被迫迁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次完成了大一统,从此,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完备,国家实力强盛,所控制的疆域也逐渐扩大,游牧文明在民族更替以及同汉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得到更新,实力也大为增强。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也愈发激烈起来,有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汉武帝北击匈奴、唐太宗击溃突厥、明太祖八征蒙古等汉族帝王的不世之功,也有宋金夏三足鼎立的新三国时代,蒙古族、满族等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新王朝,创造丰功业绩。
二、农耕文明难以消弭的千年隐患与农业生产难以逾越的自然界限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国家的发展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东面与西南分别是太平洋与青藏高原两大天然屏障,在传统社会基本上杜绝了外敌入侵的可能,南部的诸多国家,由于开发较晚,文化落后,常常是中原王朝的附庸,很少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
而中国的北部,东起白山黑水的东北平原到蒙古高原,西至天山两麓的广袤地带,分布着大量的天然草场,在此环境下孕育出的民众,能征惯战;滋养下的战马,膘肥体壮,他们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历代王朝皆将北方之敌视为心腹大患,雄略圣主都试图消除这一隐患,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一隐患长期困扰着中原王朝,难以根除。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的故事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简介以及相结合的典例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围绕土地、农业劳动、农业工具、农作物、农业生活方式等方面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基本的一种文化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农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等方面密切相关。
农耕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农耕文化依赖于土地、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因此,它与自然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农耕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而自然资源的变化也会影响农耕文化的演变。
2. 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农耕文化以农业生产为主,自给自足是其基本特点。
这种经济模式使得农耕社会的人们生活相对稳定,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3. 社群和家族观念:农耕文化强调家庭、家族、社群的重要性。
家庭是农耕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关系密切,社群之间相互依赖。
这种文化形态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4. 传统文化和习俗:农耕文化与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紧密相连,如节气、农事活动、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等。
这些传统文化和习俗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彰显了农耕社会的精神生活。
5. 相对封闭性和稳定性:农耕文化以土地为基础,人们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区,流动性较小。
这种封闭性和稳定性使得农耕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和持续性。
总的来说,农耕文化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形态,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游牧文化游牧文化是指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围绕畜牧、游牧、迁徙、草原生态环境等方面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游牧文化起源于人类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草原地带。
这种文化形式主要依赖于草原资源,与农耕文化相对应,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游牧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迁徙和游牧的生活方式:游牧文化的核心是迁徙和游牧,牧民们随季节变化和草场资源的变化进行迁徙,以保证牲畜有足够的饲料。
大同窑:农耕文化和草原文明的碰撞
大同窑:农耕文化和草原文明的碰撞大同,塞上明珠,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古代汉民族北出大漠和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中转站,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碰撞、交融的结合带。
作为北魏帝都、辽金西京、元朝重镇,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为这座文化名城及周边地区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产和艺术瑰宝。
其中,大同地区辽、金、元时期制作的瓷器就极具艺术欣赏和美学研究价值。
冯先铭先生在1977年发表的《山西浑源古窑址调查》中首次披露发现了大同浑源窑,并确认了浑源窑的创烧年代为唐代,同时根据窑址上的标本初步认定黑釉剔花精品为雁北地区烧造。
新时期,陶瓷鉴定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叶喆民先生在其新修订的《中国陶瓷史》中再次将大同浑源窑列为唐代名窑,又按纪年和朝代分类科学地将大同地区的青磁窑和怀仁窑列为辽、金、元时期的重要瓷窑;同时,从造型、装饰和烧制工艺上对大同地区各窑进行了分类和初探,并初步提出了大同地区各窑所制作瓷器的艺术价值,这样就从系统上将大同地区各窑所制作的瓷器进行了梳理,从而为进一步归类同类型瓷器的烧造窑口和制作年代找到了坐标系。
可以说先生是学者同时又是田野实践者,先生对大同地区瓷窑的确认和整理为古陶瓷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支撑点。
大同地区瓷器创烧于唐代,辽、金时期,随着大同地区政治、经济地位的上升,制瓷业逐渐进入繁荣期。
辽代建国初期,由于其游牧民族习性,财物主要靠掠夺获取,《辽史·肖阿古只传》载“天赞初年(922年),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其中磁窑镇即为今大同浑源县青磁镇。
攻取青磁镇,一为掠夺财物,二为带走能工巧匠。
影响是相互的,契丹人被汉人影响的同时,汉人也被契丹人所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民族融合。
这时期,大同窑瓷器上出现了契丹人喜欢的纹饰和题材,而同时又保留了汉人的工艺和造型。
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大同地区瓷窑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创烧了仿金银器錾刻的黑、白釉瓷器剔刻这一极具民族融合特征的伟大工艺。
瓷器剔刻工艺起源有许多种说法,笔者倾向于仿金银器錾刻,而剔刻瓷器是金银器的替代品。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_碰撞_结果_反思_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_包玉山
241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包玉山(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长期碰撞、角力的结果,是农耕文化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并淹没了游牧文化。
在草原地区成为主导文化之后,农耕文化之思想观念得以制度化,成为约束该区域人们行为的有形制度,并对草原生态产生了破坏性的作用。
游牧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保护它可以起到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
不同文化在是否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这一层面上具有可比性,比较的尺度或标准当然是生态伦理标准。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肯定是文化平等的问题。
没有文化的平等就根本谈不上民族间的平等相处的问题。
各种文化的平等对话是各民族相互增进理解和团结的无形制度基础。
因此,主张或提倡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对于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人们来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平等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7)04-0241-06 游牧业和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两大产食经济部门,并没有高低阶段之分,更无先进与落后之别。
与两大产食经济部门相对应的游牧文化(即草原文化,下同)与农耕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两大文化系统。
从起源情况看,在多数地区,如北亚、中亚,是游牧文化先于农耕文化;在少数地区,如西南亚,农耕文化先于游牧文化。
生活于这两大文化系统下的游牧人和农耕人在亚欧草原上长期相争,冲突三十多个世纪,冲突间隙休养生息,以利恢复,以备再战。
[1]1古今中外,农耕人的传统歧见,以为游牧业落后、游牧人野蛮,农业先进、农耕人文雅。
光绪三十一年,姚锡光曾经说:“试观此方(指蒙古地区———引者注)数万里之区,自汉以来……历二千余年……绝少进步,则游牧之不足恃为生计”,并断言:“游牧生活断无持久幸存之理……恐不出五十年,游牧之风将绝境于地球上。
”[2]因此,他积极倡导“移民实边”,开垦草原。
中原与草原民族的历史交错与融合
中原与草原民族的历史交错与融合中原和草原民族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群体,他们之间的交错与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特色。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和草原民族之间发生了很多的战争和迁徙,但是,他们之间的融合却是不容忽视的。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两者之间都有很多的互动,互相借鉴和吸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特色。
一、中原民族与草原民族的交错与冲突从夏、商、周开始,中原民族就是我国文明的源头。
这些民族是劳动人民的代表,他们营建城池、耕作田地,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和工艺。
而草原民族则是中国北方的一支,他们是农牧交错的民族,以骑射为生,游牧于草原之中。
由于两者的经济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中原民族和草原民族之间经常会发生战争和冲突。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原民族和草原民族之间经常会发生双方之间的战争。
例如,秦朝时期,统一了中原的秦国就曾经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并且派遣军队到草原上驻扎。
二、中原与草原民族的融合与交往尽管中原民族和草原民族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和战争,但两者之间当然也有一些交往与融合的方面。
例子很多,譬如汉代时期,有一位叫做张骞的中原人奉命前往西域,与匈奴及其他中亚民族进行贸易,从而打开了中国与西方的贸易通道;而在唐朝时期,天可汗成为了唐的盟友,刺激了中亚文化和艺术对中国的影响。
三、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展现从中原民族和草原民族的融合角度看,中原民族和草原民族融合的方面非常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文化和经济层面的融合。
在文化方面,中原文化从东西方向向外扩张,逐渐融合了牧区、林区等区域的文化。
例如,从唐代到元朝,宫廷文化逐步吸收草原民族的文化元素,比如唐代的书法艺术、宋代的诗词等,都是在草原和中原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中产生的。
而在经济方面,中原民族和草原民族的融合主要体现在马、牛等重要经济动物的流通上,早在商周时期,中原文明就已经开始兴起。
通过与草原民族的交流,周朝开辟了丝绸之路,进一步促进了中原和草原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从公元前二千纪初到公元后15世纪这漫长的3000多年时间里,游徙生活于亚欧大陆北部的游牧民族对南部定居的农耕世界进行了不计其数的侵扰和渗透,其中大规模的入侵活动共有三次。
农、牧世界之间的这三次大规模的冲突和融合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形成均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导致了文明形态的变更,构成了历史自身发展运动的重要动力,而且导致了文明域界的扩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化外之地”被纳入到文明的进程中,从而为人类历史从分散的区域史、国别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转变奠定了必要基础。
一、两大世界的对垒与文明扩展的“酵母”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过两种截然对立的生活方式或文化模式——农耕与游牧。
从新石器时期末叶一直到公元15、16世纪的漫长历史过程中,这种生活方式的分野导致了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旷日持久的文化对峙和冲突,我们今天的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两个世界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
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不同的文化特性和社会制度。
相对而言,游牧民族骁勇强悍、性情凶野,长期的简朴生活使其顽固地保持着传统的氏族公社制度,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劫掠)而不耐耕作之苦。
据司马迁记载,匈奴“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
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罗马杰出的历史学家塔西陀在描述日耳曼游牧者的生活习性时说道:“要想劝他们象向敌人挑战和赢得创伤那样地去耕种土地和等待一年的收成,那是很困难的。
而且他们还觉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取的东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
”游牧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它的成员们长期过着一种淳朴而粗陋的半原始生活。
游徙不定的生活方式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发生,因此一直到公元15、16世纪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大规模入侵浪潮最终平息时,从游牧世界自身中并未能独立地生长出文明体系。
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
广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元代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姓名任津辉教育层次自考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学校广西师范大学指导教师张俊杰目录一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 (2)二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不同 (5)三蒙汉文化融合的魅力 (8)参考文献: (10)元代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10级汉语言文学本科(4)班任津辉【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谈元代人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及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的不同和蒙汉文化融合的魁力三个方面,说不对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文化;互相;冲突;融合冯天瑜、杨华在《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中说:“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互动是世界工业化到来之前的主要矛盾。
自唐末五代始,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再度相继崛起,对中原农耕世界发动规模日益巨大的撞击。
”在这民族的大撞击中,首先是文化上的冲突和整合。
在13世纪的中国,这种文化冲突与整合的标志就是从中国朔方崛起了一个剽悍的民族——蒙古族,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国。
蒙古帝国的建立有着很大的意义,蒙古人利用他们的铁骑很快踏碎了北方一个个分裂王朝,统一了北方。
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挥师南下,于1279年灭掉了南宋,终于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全国规模的统一,建成了我国历史上领土最辽阔的朝代,“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
①元朝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给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一定的保障。
“元代是一个政治现实严峻的时代,文明程度较高的汉族被处于较低社会发展阶段的游牧民族所征服,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信念受到空前的挑战,国破家亡的巨大痛苦,使汉族产生了汉代以来最为深沉的郁闷。
元代又是一个活力抒发的时代,蒙古铁骑以草原游牧民族勇猛的性格席卷南下,给汉唐以来渐趋衰老的帝国文化输入进取的因子。
于是,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处于一种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等多重交融的状态。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关系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是冲突还是并存这学期我选修了新疆特色草原旅游这门课,这门课的内容是很有意思的。
老师讲了很多关于新疆的历史文化和很多有趣好玩的地方。
下面我对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是冲突还是并存这个问题来阐述我的观点。
游牧民族与农耕名族自古就已经出现在中国这片博土上,它们给我带来的是不断地社会进步和发展。
只有它们并存了,才能形成竞争,才能让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
中国历史上所形成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布格局是十分鲜明的,就其形成原因而言,最常见的说法就是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即认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或“生态环境”是产生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我们研究历史上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时,却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于客观的因素或非人为的因素,否则,文化的研究就失去了其基本的意义。
也就是说,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探索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中有关人的因素,也就是人类“文化”方面的因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们都注意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认为中国与西欧在前工业时代的农业耕作制度是两种不同的类型。
在西欧封建时代,农业耕作方式是田草结合、农牧结合,而中国则是单一的粮食种植业。
[7]也就是说,中西农业文化最大的差异就在于中国的农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单一的种植业文化。
种植业经济和畜牧业经济没有能够有效地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实际上的分离状态,二者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与斗争,并且,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持续不断的战争也与这种经济类型间的分离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形成上述两种经济类型间的有机的结合,我们认为除了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外,中国古代文化方面的某些特点也是形成农牧分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中国历史上的这种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之间的相互融合。
使得这两种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没有能够形成有效的经济利益等方面的互补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碰撞
近期看了《狼图腾》一书,本来这本书是前几年闹的沸沸扬
扬的一本书,可以说在文化界的轰动不亚于王小东的《中国不高兴》。
书是几年前出的,可是很惭愧,现在才把它看完。
看完这本书后,才真正懂得为什么很多人都执著地追求这本书中的真谛。
的确,书中的思想和观点也同样让我产生深深的震撼。
这几日我在不停的思考书中之意,也逐渐有了一点自己的陋解,
在这里写出来,本也委实是自家直言,姑且论之,希望不要被笑话.
书中的大意就是在文化大革命这个大背景下,毛主席号召广大
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要知识分子深入到农村去建设农村,故事的
主人公陈阵就是响应这个号召插队到蒙古大草原去的。
而故事讲述
的是在陈阵的眼里被世人称为凶残的野兽“狼”的形象。
中心是
围绕陈阵看狼,以及蒙古人看狼,和其余知青看狼的不同,以及狼
自身所处的社会形象。
中心大致如此,而我要讨论的是陈阵从狼身
上看出草原文化与我们小农文化的区别,其实这也是作者借陈阵的
口吻来说出自己的观点。
纵观人类文化历史可以看出一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
不同,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文化心态。
在畜牧业生产条件下,
由于作为第一生产资料的草资源在游牧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
而反映到头脑中对草的认识亦不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
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模式。
自古以来,华夏各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农耕文化,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域生产特点,总结出一系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随季节的更替,农民进行着有规律的春播、夏锄、秋收、冬储的生产活动,长期的农业生活和物产丰盈的文化氛围,使汉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比如对草的看法和行为与游牧民族就截然不同。
由于野草对农作物生长具有破坏和抑制作用,农耕民族为了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决不允许其他杂草存活其中,久而久之,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排斥草、贬低草、视草为敌的观念,随之自然表现在语言词汇和行为方式之中,以汉字汉语为例,凡草字打头的词绝大部分带有贬义,诸如“草莽”、“草包”、“草率”、“草稿”、“草芥”、“草寇”、“草昧”等,对草的鄙视还波及到畜牧业上,一些含有愚蠢、讽刺之意的词汇常常与牲畜联系在一起,比如“吹牛”、“拍马”、“牛头马面”、“牛脾气”、“马虎”、“马前卒”等。
由此可以见得,农耕民族传统文化中涵有轻视、蔑视畜牧业的价值观念。
以经营畜牧业为主的蒙古族,对草、畜的理解和认识远非其他民族能够达到。
因为草原和畜群在其经济生活中居特殊地位,反映在它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一种相反的文化心态,我们可以从大量的民歌、祝词、赞词、谚语及日常生活中得到证实。
风格独特、内容丰富的民间文学表达了游牧民族对草原上的一草一木深深的眷恋和由衷的赞美。
千百年来,蒙古民族遵循着祖先的遗训,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对待草场和牲畜。
在十三世纪的蒙古社会当中,就
制定了严格的保护草场的制度,凡破坏草场者,受惩罚,甚至杀头。
看了这本书,我不断地思考着小农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最大区别究竟是什么,而得出来的结论无非两个字,血性。
是的,没有错,血性。
小农文化诞生的地理因素是在大江大河的肥沃土地,本身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政府来统治,因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决定了没有中央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援,在自然灾害下根本难以站稳脚跟。
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诞生文明,因为文明的诞生国家政权的集中也更趋于加强化。
这样的话,儒家文化
诞生了,其儒家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温和性,就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样,本身其基调就是仁爱。
所以为什么儒家文化可以受到统治者的喜欢呢,不仅仅是因为里面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因为里面的温和性、保守性更适合小农文化。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历朝历代统治者虽然用了法学,道学,但是无外乎要以儒学为本,小农文化的保守性和温和性就导致了我们不会去拓展疆土,开辟世界。
蒙古高原地处内陆半干旱的自然环境,疏松沙层广泛分布,使这里形成了干旱荒漠的景观,加之雨量奇缺,气候温差大,只能适
宜多年生、旱生低温的草木植物生长,千百年来,生聚在这一地域
的人们,因地理条件所限,不宜从事农耕,只能依赖游牧、狩猎等
生产方式生存繁衍,并且逐步形成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素质,融合为一个人们共同体——游牧民族。
这里的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而游牧生活是一种粗犷而富于冒险的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培养了他们极强的与自然搏斗的能力。
他们衣皮被旃裘,食肉饮乳,居毡帐,乘坐骑,衣、食、住、行、用与牲畜须臾不可分离。
正像农民依恋土地一样,牧民则离不开牲畜、草原。
辽阔的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养育过匈奴、乌桓、鲜卑、突厥诸族,同样,它为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隔绝的历史地理环境。
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草原文化系统,作为草原骄子的蒙古民族深受环境的陶冶和启迪,在承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系统的基础上,经过本民族长期的开拓和实践,创造出灿烂的富有草原色彩的语言、饮食、服饰、建筑、礼仪、祭祀、宗教等等游牧文明。
与这一地区相邻的是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量充沛的黄河流域。
湿润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宜于农作物大面积种植。
这里则生息着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他们生活在固定的土地上,培养了大量宜于种植的农作物,同时发展了养殖业、酿造业、手工业等等。
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和气候的选择性很强,还有土壤的种类、水利资源、作物种类等,都会影响作物的种植和生产程序,农业民族正是依据这些因素,经过长期的摸索,形成了汉民族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以最初的“刀耕火种”、“轮作抛荒到精耕细作”,并且一
代一代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异彩纷呈、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而草原文化就不同,看到这里,你们也不要愤慨,小农文化就比
不上草原文化了?我并没有拿两者进行对比。
两者在很多方面下也
没有对比性.只不过是实事求是罢了。
草原文化固然由于地域性分
散文化的产生也就相对很晚,而且也诞生不了许多优秀的文化。
但对于小农文化来说,它在草原这种残酷的环境下也诞生了一种草原的生产法则。
血性,因为草原民族有一种饥饿感,他们没有肥沃的土地,没有大江大河滋润着他们,很多时候是为生存而奋斗,所以他们有一种狼性、血性,有一种为了猎物而蛰伏几天的手段和坚持。
其实没有草原文化对我们小农文化的碰撞,也许我们华夏文化就会像古埃及和古希腊文化一样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举例来说:中国文化的发展开始对于我来说是大秦王朝的诞生,可是秦国以前地处西安地区,那里是匈奴和许多少数民族的地方,
草原文化融合才有泱泱大秦的风采,其次是唐朝盛世.其实当时李
世民父子都是属于少数民族。
他们有很浓重的草原文化气息。
再者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下开辟了疆土最辽阔的王朝:元朝,很遗憾的
说不是小农文化影响的,这是赤裸裸的草原文化的一次入侵,但又
正因为草原文化的入侵,给农耕文化带来了新鲜血液,才能使华夏
文化不断地前行并发展。
本无所谓,华夏文化就是含有小农文化和草原文化,我也不想去过多的评论这些文化的优劣,只希望统治者能够想下: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儒家的包含和仁爱,更多的是需要一种血性,赤裸裸的血性,这样才当真算的上是真正的泱泱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