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优化公共交通,积极改善城市出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合理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积极改善居民出行条件的建议
近些年来,随着机动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我市逐步出现了交通拥堵、出行条件恶化等问题,特别是中心城区路网高峰时段交通拥堵严重,交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不断增加,出行需求将持续增长。当前,交通拥堵已成为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一个大问题,直接影响到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关系到湖州的城市形象。
公共交通是城市运转的重要载体,是市民出行的重要途径,具有多层次、大运量、广覆盖的运输优势,依托公共交通作为运输主体,可以达到交通出行的快速疏解。据统计, 2016年我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仅为17.60%,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应积极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体系,可以扭转城市公共交通被动适应城市发展的局面,实现公共交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湖州市中心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积极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一、优化提升现有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1、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率。以方便市民出行为出发点,坚持公共利益优先,我市高度重视保障公交车的优先路权。目前在主城区南街、凤凰路、白鱼潭路、苕溪路、青铜路等主要路段以及南浔城区南林路、向阳路等路段均已设置了公交专用道,其中湖州中心城区不少
于38公里。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交车的运营速度,带动了公交车的正点率,但新的问题也逐步涌现出来。一方面,公交专用道不连贯,车速时快时慢,传统堵点举步维艰。特别是在公交专用道断开的路口,公交车和社会车混行、抢道,就容易出现拥堵。另一方面,公交专用道利用率不高,经常出现高峰时间空荡的公交专用道和拥挤的社会车辆线路并存的情况。有不少市民反映自从公交专用道投入使用后,有些地段不仅没有达到治堵的效果反而更堵了。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建议公交专用道尽量设置连贯成网,使公交车运营真正实现“可控”。
2、优化公交线网及班次。依托场站设施支撑,构建“干线+支线+节假日快线”分层分级公交网络,满足旅游高峰期间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加密线路班次,缩短4路、25路、30路、50路等开往太湖度假区公交线的发车间隔(平均缩短5-10分钟),重大节假日、大型活动期间开辟市区通往太湖度假区的大站公交快线。
二、完善公交运行支撑路网
1、加密支路改善城市微循环。目前,我市道路体系结构不甚合理,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级结构呈现“两头细、中间粗”。根据统计,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比例约为2:1:1,主干路线密度1.02km/km2,次干路线密度0.58km/km2,支路网密度0.42km/km2。根据我市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干路网间距等实际情况,支路网进行加密有利于开启“门对门”、“点对点”的定制公交服务。
2、推进外环快速路建设和改造。由于建设费用、实施主体、建设标准等种种因素,我市快速路建设长期滞后。虽然规划设置有二环南路、二环北路(陵阳路)、三环东路等快速路,但实际上由于高密度、无序的交叉和开口,对路段、路网通行能力的瓶颈限制作用明显,难以发挥出快速交通系统的优势和特点。基于此,我市应加快推进便捷高效的快速通道建设,为公共交通畅达运行提供路网支撑。
三、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根据湖州市“一体两翼”带状组团城市的空间发展结构,城市东西向跨度大,轴带全长超过60公里,相邻组团中心间距也超过10公里,且组团独立发展,点状扩散,导致城市中心辐射范围有限,集聚力不强。轨道交通建设一方面可以引领城市空间重构,把带状组团高效联系起来,有利于城市形态紧凑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扭转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有效提升现有公共交通竞争力。湖州作为“十三五”时期首批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要求2020年公共交通占机动车出行比例达60%,而现状与之存在较大差距。轨道交通凭借运量大、更集约,速度快、更可靠的优势能够显著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基于此,建议我市大力推进轨道交通的建设,强化“一体两翼”融合发展。建设“长兴—太湖—织里—南浔”轨道交通走廊,构建与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相适应的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体系。
四、建立城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
2013 年起,我市积极推进智慧公交建设,形成了具有湖州特色
的“1C5S”智慧公交体系。目前,湖州市已经开发使用了公交信息化管理系统(行业监管平台)、公交企业智能调度系统、公交ERP 管理系统、GPS 和视频监控系统、公交IC 卡管理系统、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和手机APP 查询系统等,为广大市民、企业和管理者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但仍存在部分公交站点缺乏电子站牌、实时监控不到位的情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升。同时,在大数据时代下,我市应在对现状交通基础数据摸底基础上,建立城市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推动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建设交通基础数据管理平台,以此为基础构建道路实时信息发布、动态诱导的道路调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