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关注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问题导入,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介绍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讲解其物理性质,如外观、硬度、熔点和沸点等。
-通过实验演示蜡烛的燃烧过程,讲解火焰结构,包括外焰、内焰和焰心,并解释燃烧的基本原理。
4.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了解蜡烛燃烧产物,如二氧化碳和水,掌握其检验方法,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问等方式,主动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奥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氛围。
-根据课堂实验,绘制蜡烛火焰结构图,并简要说明火焰各部分的特点。
2.实践作业:
-家里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燃烧原理。
-拍摄实验过程的照片或视频,上传至班级群,分享实验成果。
3.拓展作业:
-查找蜡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蜡烛制作工艺、蜡烛在环保方面的作用等,整理成500字左右的小短文,锻炼学生的信息检索和整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究的情感态度和环保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伊始,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蜡烛,引发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设计-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的内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第一个探究活动,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实验属性的认识和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会给学生带来新的感受和启迪,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清楚描述实验现象和准确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掌握探究燃烧产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演示完成探究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步骤,形成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和勇于探究科学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学的思路和方法,学会书写实验报告。
学生能够仔细地观察蜡烛变化前后的现象,全面地描述实验现象,准确的记录实验结果。
2.教学难点:掌握探究实验的方法,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四、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总结交流、实验探究教学教具:仪器:蜡烛,火柴,烧杯,小刀。
药品:水,澄清石灰水五、教学过程讲授新课【演示实验1】接下来,我们将蜡烛点燃,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讲解】好,我们概括现象的时候要尽量的全面:蜡烛燃烧的时候发出黄光,放热,冒黑烟,熔化成液态后凝固,蜡烛点燃后,可以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提问】那火焰有什么特点呢?【讲解】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心;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可见外焰最亮,内焰最暗【总结】好,那么我们把刚才观发光、产生火焰、放热、蜡烛熔化变短、后凝固等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回答问题(火焰向上、闪烁跳动、里层暗,外层亮等)观察现象引发好奇明确目的动员大家共同参与到实验中继续引发思考便于课下复习与记忆【讲解】我们看到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说明该反应生成了水【演示实验4】大家还记得澄清石灰水的作用吗?它是用来检验什么物质的呢?下面我将一个杯壁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看有什么现象出现?【讲解】我们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总结】可见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提问】蜡烛燃烧很久了,蜡油回答“检验二氧化碳、水”,观察现象论,有助理解复习旧知识,引出新问题以具体产物证明此变化为化学变化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证实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水小结蜡烛燃烧的产物,便于整理和系统记忆结合现实生活引发思考和回课堂小结熔化又凝固,逐渐的变短了,那我们回忆一下当你吹灭蜡烛的时候会看到什么现象呢?【演示实验5】这缕“白烟”是什么呢?如果我用火柴去点那缕“白烟”,会怎样呢?我现在熄灭蜡烛,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讲解】我们看到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那什么会燃烧呢?一定是蜡烛对不对,所以我们说这缕“白烟”应该是固体石蜡小颗粒【总结】“熄灭后”的现象是冒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提问】通过探究这个小实验,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怎么才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思考,回忆,回答“一缕白烟”思考,猜测观察现象,猜测结果理解,记录,填写表格自由回答忆引发学生观的好奇心验证“白烟”的成分证实“白烟”的成分学生自己总结探究课的意义板书设计课时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利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蜡烛燃烧作为探究对象,巩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学生发现化学变化中必须要伴随物理变化,同时还要认真观察变化过程并进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的来源和用途。
激发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蜡烛的来源和用途蜡烛的组成和结构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蜡烛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的用途和重要性。
展示蜡烛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蜡烛的外观和结构。
第二章:蜡烛的组成和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内容:蜡烛的组成:蜡、芯、壳等蜡烛的结构:外壳、蜡层、烛芯等2.3 教学活动:展示蜡烛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蜡烛的组成和结构,并描述其特点。
第三章:蜡烛的燃烧过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蜡烛的点燃过程:点燃、熔化、蒸气形成等蜡烛的燃烧过程:火焰形成、燃烧反应等3.3 教学活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点燃过程和燃烧过程。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蜡烛的燃烧过程,并描述其特点。
第四章:蜡烛的燃烧特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燃烧特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蜡烛的燃烧特点:火焰颜色、烟雾产生、燃烧速度等蜡烛的燃烧影响因素:蜡烛大小、蜡烛形状等4.3 教学活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特点和影响因素。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蜡烛的燃烧特性,并分析其原因。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进一步探究兴趣。
5.2 教学内容: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和方向。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蜡烛及其燃烧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进行小组分享。
邀请学生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和方向,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第六章:蜡烛的燃烧与环境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2 教学内容:蜡烛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蜡烛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6.3 教学活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优质教案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能主动与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1.训练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现象。
2.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情境导入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提出问题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怎样的呢?交流讨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实例讨论。
归纳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
知识拓展科学探究的形式有多种,实验、调查、讨论等都是科学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不是一定都按科学探究的8个步骤一步步进行,可根据实际的研究内容选择其中几个环节进行。
探究点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在实验时,我们在实验前观察什么?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什么?实验后又观察什么呢?观察到的这些实验现象,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描述呢?讨论交流讨论相关的原因。
归纳总结观察化学实验的内容:化学实验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探究点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实验续表蜡烛,观察现象焰;蜡烛火焰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火焰分三层流影响而摇晃,黑烟是石蜡未充分燃烧产生的炭黑;燃烧火焰分三层:焰心、内焰、外焰(2)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2 s后取出火柴梗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先变黑,第二层次之,里层几乎无变化外焰处石蜡蒸气充分燃烧,温度最高;内焰处石蜡蒸气燃烧不充分,温度较低;焰心主要是未燃烧的石蜡蒸气,温度最低(3)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蜡烛燃烧有水生成(4)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熄灭后熄灭蜡烛,观察现象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石蜡的蒸气遇冷形成白烟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再观察现象火焰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白烟是石蜡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课堂讨论1.蜡烛燃烧时状态有没有什么改变?2.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2s后取出,放置的时间长了,会有什么现象?3.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为什么熄灭后是白烟?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物质?归纳总结1.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此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写在了箭头的上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导学案)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题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学会预习实验,了解实验室规则。
3.能主动与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与价值观 2.通过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分组实验用品:蜡烛、火柴、烧杯(或玻璃杯)、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玻璃片、水槽。
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产生兴趣,并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1.2 教学内容:介绍蜡烛的起源、用途和燃烧的基本原理。
1.3 教学方法: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和提问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教学步骤:1.4.1 开场:讲述蜡烛的起源和用途,引发学生对蜡烛的兴趣。
1.4.2 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蜡烛,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1.4.3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蜡烛是如何燃烧的,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1.4.4 总结:强调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第二章:蜡烛的构造和成分2.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蜡烛的构造和成分,理解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
2.2 教学内容:介绍蜡烛的构造,包括蜡芯、蜡壳和燃料蜡。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和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蜡烛的构造和成分。
2.4 教学步骤:2.4.1 开场: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蜡烛的构造和成分产生兴趣。
2.4.2 实物展示:展示蜡烛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蜡烛的构造。
2.4.3 讲解:讲解蜡烛的构造和成分,包括蜡芯、蜡壳和燃料蜡的作用。
2.4.4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2.4.5 总结:强调本章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理解蜡烛的构造和成分对燃烧的影响。
第三章:蜡烛的燃烧过程3.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
3.2 教学内容:介绍蜡烛的燃烧过程,包括点燃、燃烧和熄灭。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
3.4 教学步骤:3.4.1 开场: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蜡烛的燃烧过程产生兴趣。
3.4.2 实验:进行蜡烛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燃烧过程。
3.4.3 讲解:讲解蜡烛的燃烧过程,包括点燃、燃烧和熄灭的原理。
3.4.4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起源和用途。
2. 激发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蜡烛的起源和用途。
2. 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入蜡烛的起源和用途。
2. 学生分享他们对蜡烛的了解和疑问。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蜡烛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疑问。
第二章:观察蜡烛的外观和燃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观察蜡烛的外观特征。
2. 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
教学内容:1. 蜡烛的外观特征。
2. 蜡烛的燃烧过程。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蜡烛,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教师点燃蜡烛,学生观察并描述蜡烛的燃烧过程。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蜡烛外观特征的描述准确性。
2. 收集学生对蜡烛燃烧过程的观察结果。
第三章:探究蜡烛的燃烧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燃烧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蜡烛的燃烧原理。
2. 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蜡烛的燃烧原理,并用图片或视频展示。
2.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蜡烛燃烧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第四章:探索蜡烛的熄灭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熄灭蜡烛的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 不同熄灭蜡烛的方法。
2. 实验探究蜡烛的熄灭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不同熄灭蜡烛的方法,如吹灭、盖灭等。
2. 学生进行实验,尝试不同熄灭蜡烛的方法,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不同熄灭蜡烛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 蜡烛及其燃烧的特点。
教学活动:2. 学生分享他们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新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评估:第六章:蜡烛的化学组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化学组成。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认识蜡烛1.1 蜡烛的种类与结构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蜡烛,如:圆柱形、动物形状、香味蜡烛等。
引导学生了解蜡烛的结构,如:蜡芯、蜡层、燃烧产生的烟雾等。
1.2 蜡烛的制作材料介绍蜡烛的制作材料,如:石蜡、蜂蜡、植物蜡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制成的蜡烛在燃烧特点上的差异。
第二章:探究蜡烛的燃烧2.1 蜡烛的燃烧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如:火焰的形状、颜色、烟雾的产生等。
解释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石蜡融化、蒸发、氧化等。
2.2 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让学生了解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如:蜡烛的高度、蜡烛的形状、燃烧环境等。
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因素对蜡烛燃烧的影响。
第三章:蜡烛燃烧的应用3.1 蜡烛的应用领域介绍蜡烛在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宗教仪式等领域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蜡烛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意义和作用。
3.2 蜡烛的环保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如:烟雾、碳足迹等。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环保替代品,如:电子蜡烛、天然蜡等。
第四章:蜡烛的创意制作4.1 蜡烛制作的基本技巧教授学生蜡烛制作的基本技巧,如:蜡烛模具的选择、蜡花的制作等。
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蜡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2 创意蜡烛设计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蜡烛作品。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第五章:蜡烛燃烧的实验5.1 蜡烛的燃烧时间设计实验,让学生测量不同蜡烛的燃烧时间。
引导学生分析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如:蜡烛的高度、蜡烛的形状等。
5.2 蜡烛的燃烧温度设计实验,让学生测量蜡烛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蜡烛燃烧温度与蜡烛材料、燃烧时间等因素的关系。
第六章:蜡烛的燃烧与气流6.1 气流对蜡烛燃烧的影响实验观察蜡烛在有风和无风环境下的燃烧情况。
讨论气流对蜡烛火焰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6.2 吹灭蜡烛的方法探讨不同的吹灭蜡烛的方法,如直接吹、吹蜡烛周围空气等。
蜡烛燃烧的科学活动教案
蜡烛燃烧的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推荐蜡烛燃烧的科学活动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蜡烛燃烧的科学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蜡烛燃烧的科学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的:1.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培养探索兴趣和观察力。
活动准备:1.打火机、蜡烛、盘子人手一份。
2.幼儿两人一桌,每桌放有一只大玻璃杯和一只小玻璃杯。
活动过程:一、点蜡烛1.引导幼儿讨论晚上停电时,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照明?2.请幼儿使用桌上的材料(蜡烛、打火机、玻璃杯、盘子),想办法让蜡烛燃烧,并把它固定在桌面上。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注意用火安全。
3.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行为。
如:有的幼儿把杯子倒扣在盘子上,再将蜡烛固定在杯底上(如图①),有的幼儿用杯子罩住蜡烛(如图②),有的幼儿把蜡烛放在杯子里(如图③④)。
4.启发幼儿按图②方法操作,说说蜡烛有什么变化。
(蜡烛熄灭了。
)5.启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盖上杯子,蜡烛会熄灭呢?6.让幼儿带着疑问再次操作,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如蜡烛燃烧时,杯子会发热、会变黑,火焰熄灭时有一股烟味,杯子里会有小水珠等。
二、谁的蜡烛先熄灭1.让同桌的两人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同时盖上杯子(一大一小),说说自己的发现。
2.提问:谁的蜡烛先熄灭?为什么小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大杯子里的蜡烛后熄灭?3.引导幼儿再次用实验验证哪只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说说其中的原因。
(小杯子里的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先熄灭;大杯子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长,后熄灭。
)三、怎样使杯子里的蜡烛继续燃烧1.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杯子里的蜡烛一直燃烧?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请幼儿介绍并演示,如蜡烛快要熄灭时揭开杯子,或者如下的方法所示活动结束引导幼儿再次操作,初步感知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1.2.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第3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知道科学探究是收集证据、作出解释、进行发现、创造与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题内容是在课题1介绍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对物质变化及其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化学在认识物质世界中的独特角度和价值,了解“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三个观察物质变化的基本节点及应该关注的问题,从而体验探究活动成功后的喜悦,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
学情分析通过绪言和课题1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本课时教学以此为基础,展开讨论。
教学中采取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学生兴趣较大、积极性较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但由于缺少观察、操作方面的经验与练习,学生在相关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教学目标1.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简单实验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主动观察实验现象。
难点:学会描述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续表同也发现了一些与以往不燃烧时火焰焰心蜡烛燃烧后变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用干燥烧杯罩在火用另一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同学们观察到什么有白烟产生。
它的成分是什么它使我们对蜡烛的燃烧有什么新认识大家可以点燃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验证了熄灭时的白烟为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所:燃烧时石蜡再变成石蜡气体后进行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反应物)二氧化碳+水(生成物)。
进行实验。
熄灭蜡烛后,两人配合,用火柴去点燃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物质。
科的基础进发习兴趣。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案+评测练习)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案【实验探究目的】1.通过实验分析,掌握蜡烛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通过对反应产物的验证,养成科学严谨思考问题的习惯。
3.通过实验器材的“自备”过程,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
4.初步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感受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化学实验乃至化学学科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对蜡烛化学的探究【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用品】仪器:透明塑料瓶(带盖儿,直径6cm的圆形盖子)、剪刀、打火机(或者火柴)、微型喷雾器、铝箔纸、纸带(或者夹子)、小陶瓷盘子(直径>7cm)、废物缸、废液缸、燃烧匙、酒精灯。
药品:蜡烛(直径>1.7cm)、牙签(或者一次性筷子)、澄清石灰水、食盐、冰块。
【学习过程】一、点燃前(“蜡烛人”出生前)【实验1】探究石蜡的物理性质1. 实验方案:(小组讨论,2分钟)2. 实验现象:(1)。
(2)。
3. 实验结论: 。
【实验2】探究“烛芯”的作用(“蜡烛人”出生前)1.实验方案:(教师演示)2. 实验现象:。
3. 解释:石蜡受热时,先熔化,再汽化,这两个过程均吸热,温度很难达到石蜡的着火点,因此,石蜡很难直接被点燃。
4.烛芯的作用:。
二、燃着时(“蜡烛人”出生后)【实验3】探究蜡烛各层火焰温度高低1. 实验方案(阅读课本P12内容):2. 实验现象:。
3. 实验结论: 。
【实验4】探究石蜡燃烧产物(“蜡烛人”出生后)图1 蜡烛火焰构成1. 操作步骤:(1)在提前放入冰块的陶瓷盘子,放于蜡烛火焰上方(距离火焰高度控制在10cm 左右,见图2),大约10秒后观察现象;(2)先在塑料瓶盖子里滴适量澄清石灰水,然后将塑料瓶倒扣在蜡烛火焰上方(见图5“铝箔管”的制作 图3),10秒左右之后,盖上盖子,倒置,振荡(见图4),观察现象;2. 实验现象: (1) 。
(2) 。
3. 实验结论: 。
(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5】探究“蜡烛火焰”形成的原因(“蜡烛人”出生后)1. 操作步骤:(1)用剪刀剪下两张5.5cm (高)×10cm 的铝箔纸,用碳素笔芯卷成两个“铝箔管”(见图5)。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 蜡烛的组成和结构:蜡芯、蜡壳、燃烧产物。
2. 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点燃、融化、蒸气燃烧、火焰形成。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形状和结构,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基本组成。
2. 通过实验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让学生掌握蜡烛燃烧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蜡烛的组成和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蜡烛的燃烧产物。
教学内容:1. 蜡烛的组成:蜡芯、蜡壳。
2. 蜡烛的燃烧产物:烟雾、蜡泪、热量。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2. 进行实验,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烟雾、蜡泪和热量。
第三章: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教学目标:1. 掌握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
2. 了解火焰的形成和熄灭原理。
教学内容:1. 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点燃、融化、蒸气燃烧。
2. 火焰的形成和熄灭原理。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
2. 进行实验,让学生了解火焰的形成和熄灭原理。
第四章:蜡烛的燃烧特性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燃烧特性。
2. 掌握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
教学内容:1. 蜡烛的燃烧特性:火焰形状、燃烧速度、燃烧温度。
2. 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蜡烛形状、蜡的种类、氧气浓度。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和种类的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形状、燃烧速度和燃烧温度。
2. 让学生了解氧气浓度对蜡烛燃烧的影响。
第五章:蜡烛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应用。
2. 掌握蜡烛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蜡烛的应用:照明、香薰、装饰。
2. 蜡烛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让学生了解蜡烛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
2. 进行实验,让学生掌握蜡烛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六章: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教学目标:1. 学习如何进行科学实验。
2.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新)人教版化学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的认识。
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2.过程与方法〔1〕认识学探究的根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学会预习实验,了解实验室规则。
〔3〕能主动与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对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用品:蜡烛、火柴、烧杯〔或玻璃杯〕、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玻璃片、水槽。
一、导入新课[视频播放]有关炸药的创造。
[总结引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炸药的创造只是化学诸多的研究成果之一,但它却告诉我们: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对蜡烛燃烧实验教学案例(精选5篇)
对蜡烛燃烧实验教学案例(精选5篇)第一篇:对蜡烛燃烧实验教学案例<对蜡烛燃烧实验教学> 案例分析内容分析:蜡烛及其燃烧是初三化学教学中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学生第一次通过做实验来解决一些相关的化学问题,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其次,对于蜡烛的燃烧现象学生有所了解,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不复杂。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化学实验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实验探究教学思路与设计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学习,对化学充满好奇,对化学实验也充满了兴趣。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化学时遇到的第一个实验,实验本身并不难,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做实验来学习如何观察实验,如何进行分析总结。
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四人一小组通过合作学习互相讨论研究,互相学习评价。
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实现了从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化学课向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化学课的转变。
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感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认识蜡烛的物理性质、燃烧时的现象,并知道蜡烛燃烧的产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史的介绍和探究实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提出问题——通过我国四大发明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化学的意义。
接着通过一组漂亮的蜡烛图片直入学习的主题,教师记录下学生所提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实验探究——根据学生的问题,由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来找到答案。
小组四个成员各负其责,将实验中的现象及时记录并汇报交流,对于实验失败的原因也由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这个过程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发散学生的思维。
实验 对蜡烛及其燃烧及燃烧后的探究导学案 6
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及燃烧后探究1. 实验目的:研究蜡烛在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三个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体验化学学习的特点。
2. 实验用品:蜡烛、烧杯、火柴、水、澄清石灰水、小刀。
3. 实验与记录:③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①熄灭蜡烛,观察发生的现象②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4. 实验结论:石蜡的物理性质:常温下石蜡是一种色、质、有滑腻感、密度、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生成。
5. 问题讨论: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2)关注物质的;(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课堂练习1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B 实验2中白瓷板下秒面有黑色物质生成C 实验3中与焰心接触部分的火柴梗最先变黑D 实验4中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2 点燃一支蜡烛,把冷蝶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了一会,在冷蝶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
这个实验说明了A 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B 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成炭黑C 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D 蜡烛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炭黑3 下列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法正确的是()A 点燃前蜡烛为圆柱体固体,切一块放入水中会沉入水底,硬度小,密度大于水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C 蜡烛燃烧产生的黑烟是石蜡蒸汽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D 分别用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方,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4 下列根据实验事实或现象做出的推断错误的是()A 用小刀可以切下石蜡:石蜡质地很软B 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石蜡密度小于水C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D 吹灭蜡烛,用火柴去点燃白烟,蜡烛重新燃烧: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胆矾研碎实验,蓝色块状固体变成蓝色粉末状固体B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产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C 蜡烛燃烧,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D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中,白色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面有产生气泡6 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 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B 变化时发光发热C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杯壁上有水珠出现D 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E 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7 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A 分别向集气瓶中加入蒸馏水B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 分别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D 将木条分别放入瓶中8 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④得出可靠的结论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9 如果在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中有一只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过一会可能发生的现象A 蜡烛继续燃烧,杯子内液面不变B 火焰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下降C 火焰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上升D 蜡烛燃烧更旺,杯子内液面上升二填空题10、某化学小组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活动与探究中设计了简单的步骤及方法探究实验的生成物,请你帮其填写完整:(1)实验方法: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现象: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2)实验方法: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现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方法: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现象:白烟_________结论:白烟是__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11、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研究过程,学校为我们开设了丰富的化学实验课,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导学案)
研究成果之一,但它却告诉我们: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
古代炼丹、炼金对化学
得到的。因此必须重视化学实验,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贡献有:①发明了许
知识点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多实验器具;②发明了一些
[提问]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用于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
[回答]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③找到了一些分离物质的一
(2)点燃蜡烛“中”。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观察燃烧过程。
① 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s 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 ②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杯,迅速倒入
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猜测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2/4
进行 新课
教学 板书
[现象]燃着时:石蜡熔化并发光放热,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
最暗,火柴梗两端逐渐变黑。烧杯壁上出现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备课笔记
[分析]石蜡熔化说明熔点较低。发出明亮火焰有烛泪,火柴两端变黑最先
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火柴中间未变黑,说明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
烧杯壁上出现水珠,说明燃烧生成了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验现象研究各种物质间的转 化,最后总结出规律和结论 的方法。
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入手,通过实验等手段对这些 课堂 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在实验的过程 小结 中我们学习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内容。
3/4
教材 习题 解答
练习与应用(P16) 1.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举例说明下列问题: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活动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第一课时)一.内容及其分析1、内容: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2、分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二.目标及其分析1. 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2、分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看似简单,其实有着比较深刻的内涵。
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此项探究活动,敢于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谁观察到的现象越多,描述越详细越准确就越好;要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别人进行交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改进自己的短处。
教材中对这个探究活动的小结很重要,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三.教学问题及其分析(1)本探究活动,操作简单,会引起学生较大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但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例如:1、对探究目的不够明确。
2、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混为一谈。
3、语言表达逻辑混乱、词不达意。
(2).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趣味性较强,较易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案
姓名:合作者:日期:年月日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探究1】蜡烛的溶解性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探究2】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比较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探究3】蜡烛燃烧的产物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说明蜡烛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家庭探究作业》
【探究4】
提出问题: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否可以点燃?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探究5】
提出问题:如果蜡烛没有棉芯,是否可燃?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