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现象的应用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静电场-静电现象的应用(含解析)
![静电场-静电现象的应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901a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8.png)
静电现象的应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在下列各种措施中,目的是为了防止静电危害的是()A.电视机后盖上开有许多小孔B.电视机上装有一条户外天线C.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有避雷针D.在烟道的中央装有静电除尘器2.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置于A附近,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A.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B.此时A电势低,B电势高C.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D.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3.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ab附近P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平后()A.a端电势比b端低B.b端电势与d点的电势相等C.a端电势一定不比d点低D.感应电荷在杆内c处的场强方向由a指向b4.如图所示,一对绝缘支柱支撑的金属导体A和B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它们下面的金属箔片是闭合的.现在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可以看到金属导体A、B下面的金属箔片都张开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A,B带上了电,说明电荷是可以凭空产生的B.由于导体A比导体B更靠近球C,所以导体A带的负电荷比导体B带的正电荷多C.这种起电方式为接触起电D.这种起电方式为感应起电5.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把一绝缘导体AB向带负电的小球P缓慢地靠近(不接触,且未发生放电现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B.导体内部场强越来越大C.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点产生的场强小于在N点产生的场强D.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N两点产生的场强相等6.当导体球靠近带正电的金属球时,周围的电场线如图所示。
则a、b两点的电场强度()A.大小不等,方向不同B.大小不等,方向相同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D.大小相等,方向相同7.一个不带电的空心金属球,在它的球心处放一个正电荷,其电场分布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B.C.D.8.如图是某种静电矿料分选器的原理示意图,带电矿粉经漏斗落入水平匀强电场后,分落在收集板中央的两侧.对矿粉分离的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带正电的矿粉落在右侧B.电场力对矿粉做正功C.带负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大D.带正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小9.如图所示,一个枕形导体AB原来不带电,将它放在一个负点电荷的电场中,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与AB中心O点的距离为R.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A、B两端分别出现感应电荷.当达到静电平衡时,()A.导体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B.导体A端电势低于B端电势C.导体中心O点的场强为0D.枕形导体两端的感应电荷在O点产生感应电场强度E感=k QR2,方向水平向左10.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内部电场强度一定为0B.导体的电势一定为0C.导体表面和内部的电势相等D.导体表面的电势可能大于内部的电势11.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壳内壁接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放入其中,但不与球壳接触,则()A.球壳内壁带负电B.球壳外壁带正电C.球壳外壁不带电D.若将接地线去掉再移去正电荷,球壳外壁带负电12.如图所示,真空中将一不带电的绝缘枕形导体P放在正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枕形导体P的a、b两端分别带上了感应负电荷与等量的感应正电荷,另外导体内部还有c、d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导体上a、b两端的电势高低关系可能是φa<φbB.导体上a、b两端的电势高低关系一定是φa=φbC.导体内部c、d两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c>E dD.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c、d两点产生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c>E d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把带正电荷的导体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A、B,金属薄片张开,此时金属导体A带电荷(填“正”或“负” );如果先把C移走,再将A和B分开后,金属导体上的金属箔片是否张开(填“是”或“否” ).三、解答题14.电业工人创造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超高压带电作业法.利用“绝缘梯”使输电线间的电势差逐渐变小,直到最后使人体的电势与输电线电势相等.试问:(1)人与输电线电势相等时,为什么没有危险?(2)超高压输电线周围存在强电场,人靠近输电线时,人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3)工人带电作业时穿着由金属丝和棉纱织成的均压服,有什么作用?15.如图所示,真空中有相距为L=3.0m的A、B两点放置着等量同种正点电荷Q=3.0×10−6C,现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放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棒,棒内有一点P(恰好落在中垂线上),且∠PAB=300,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当棒达到静电平衡后,求:(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2)A、B两点电荷在棒内P点产生的场强E感的大小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电视机后盖上开有许多小孔目的是散热,故A错误B、电视机上装有一条户外天线目的接受电磁波,故B错误C、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有避雷针是静电现象的防止,故C正确D、在烟道的中央装有静电除尘器,是静电现象的应用,故D错误故选C【分析】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止,静电现象的好处要加以利用,如静电除尘、植绒、喷漆等;缺点要加以防止,如避雷针、油罐车的拖地的铁链、地毯中夹杂细金属丝等.2.【答案】C【解析】【解答】解:A、物体C靠近A附近时,由于静电感应,A端带上负电,B端带上正电;故A错误;B、此时AB为等势体,两端电势相等;故B错误;C、移去C后,由于电荷间相互作用,重新中和,达电中性状态,两金属箔均闭合;故C正确;D、先把AB分开,则A带负电,B带正电,移去C后,电荷不能再进行中和,故两金属箔仍然张开;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静电感应规律可明确AB两端所带电性,再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移走C后AB 所带电量,即可明确金箔能否闭合.3.【答案】D【解析】【解答】ABC、达到静电平衡后,导体为等势体,导体上的电势处处相等,所以可以得到φa =φb=φc,由于正电荷在右边,所以越往右电场的电势越高,则有:φd>φb=φc=φa,ABC不符合题意.D、由于杆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所以内部的场强为零,正电荷和感应电荷在内部产生的合场强为零;正电荷在c处产生的场强方向由b指向a,所以感应电荷在杆内c处产生的场强方向由a指向b,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端带正电荷,b端带负电荷,故导体内部的电场由a指向b,电势沿电场线方向降低。
静电现象的应用测试题(有答案)
![静电现象的应用测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906add9e31433238689308.png)
静电现象的应用测试题(有答案)1.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内部没有电场 B.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C.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的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ABC 2.一个不带电金属球壳,在它的球心放入一个正电荷,其电场分布是图1-7-8中的( ) 图1-7-8 解析:选B.由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故A选项不正确;由于空腔内部有一个正电荷,故在空腔内表面感应出等量的负电荷,外表面感应出等量的正电荷,因此C、D选项不正确;因外表面上分布有正电荷,故电场线应呈辐射状,所以B选项正确. 3.如图1-7-9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ab附近P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7-9 A.a端的电势比b端的高 B.b端的电势比d点的低 C.a端的电势不一定比d点的低 D.杆内c处的场强的方向由a指向b 解析:选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为零,整体是一个等势体,由此判断选项B正确. 4.如图1-7-10所示,两个相同的空心金属球M和N,M带-Q电荷,N不带电(M、N相距很远,互不影响),旁边各放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P和R,当将带正电Q的小球分别放入M和N的空腔中时( )图1-7-10 A.P、R上均出现感应电荷 B.P、R上均没有感应电荷C.P上有,而R上没有感应电荷 D.P上没有,而R上有感应电荷解析:选D.当将带正电Q的小球放入M的空腔中时,对M产生静电感应使M的内表面带负电,而外表面带正电,其电荷量为Q,它与原来金属球M外表面所带的-Q正好中和,使外表面不带电,实际上是M 所带-Q被吸引至内表面,所以金属球M外部不存在电场,不能对P 产生静电感应,P上没有感应电荷.当将带正电Q的小球放入原来不带电的N的空腔中时,对N产生静电感应,使N内表面带负电荷,N 外表面带正电荷,N外部有电场,对R产生静电感应,使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选项D正确. 5.有一绝缘空心金属球A,带有4×10-6C的正电荷,一个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B,带有2×10-6C的负电荷,若把B球跟A球的内壁相接触,则B球上的带电荷量为________C,A球上的带电荷量为________C,电荷分布在________.解析:B跟A相接触后,它们成为一个导体,所有电荷都将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在A的外表面,部分正电荷与所有负电荷发生中和现象,未被中和的正电荷仍分布在A的外表面.答案:0 +2×10-6 A的外表面一、选择题 1.处于静电平衡中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的原因是( ) A.外电场不能进入导体内部 B.所有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合场强为零 C.外电场和所有感应电荷的电场在导体内部叠加的结果为零 D.以上解释都不正确答案:C 2.图1-7-11中接地金属球A的半径为R,球外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到球心的距离为r.该点电荷的电场在球心的场强等于( ) 图1-7-11 A.kQr2-kQR2 B.kQr2+kQR2 C.0 D.kQr2 解析:选D.本题求解的是点电荷Q在球心处的场强,不是合场强.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求得E=kQr2,故D对.X k b 1 . c o m 3.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均匀带电的细杆MN,如图1-7-12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Ec,三者相比( ) 图1-7-12 A.Ea最大B.Eb最大 C.Ec最大 D.Ea=Eb=Ec 解析:选C.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场强与场源电荷在球内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为零.离场源电荷越近的点场强越大,所以感应电荷在该点的场强也越大,选项C 正确. 4.如图1-7-13所示,在两个固定电荷+q和-q之间放入两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1、2、3、4为导体上的四个点,在达到静电平衡后,各点的电势分别是φ1、φ2、φ3、φ4,则( ) 图1-7-13 A.φ4>φ3>φ2>φ1 B.φ4=φ3>φ2=φ1 C.φ4<φ3<φ2<φ1 D.φ4=φ3<φ2=φ1 解析:选B.正负电荷间电场线,由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沿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又因为处于电场中的两导体都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所以φ4=φ3>φ2=φ1,B对. 5.如图1-7-14所示,空心导体上方有一靠近的带有正电的带电体.当一个重力不计的正电荷以速度v水平飞入空心导体内时,电荷将做( ) 图1-7-14 A.向上偏转的类平抛运动B.向下偏转的类平抛运动 C.匀速直线运动 D.变速直线运动解析:选C.根据静电屏蔽原理可知导体空腔中没有电场,故C正确. 6.(2011年长沙高二检测)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所以用铜丝编织 B.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包裹,使体内电势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C.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包裹,使体内电场强度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D.铜丝必须达到一定厚度,才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答案:C 7.如图1-7-15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板中心正上方有一带正电的点电荷Q,另一表面绝缘、带正电的金属小球(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原电场)自左以初速度v0在金属板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图1-7-15 A.小球先做减速后加速运动 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受到的静电力对小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小球受到的静电力对小球做功为零解析:选BD.金属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表面为等势面.因此小球受到的静电力不做功,小球电势能保持不变,所以动能保持不变,故B、D正确. 8.(2011年湖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如图1-7-16所示,绝缘金属球壳的空腔内有一带电小球,现在球壳左侧放一带电小球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7-16 A.A球对球壳内的电场不影响 B.由于静电屏蔽,球壳内没有电场 C.球壳内外表面均没有电荷D.由于球壳接地,空腔内的电场对外部也没有影响解析:选AD.由于金属球壳接地,对内外电场都有屏蔽作用,故A、D对,球壳外表面没有电荷,因为空腔内有带电体,所以空腔内有电场,内表面有感应电荷,故B、C错. 9.如图1-7-17所示,为一空腔球形导体(不带电),现将一个带正电的小金属球A放入腔中,当静电平衡时,图中a、b、c三点的电场强度E和电势φ的关系是( ) 图1-7-17 A.Ea>Eb>Ec,φa>φb>φc B.Ea=Eb>Ec,φa=φb>φc C.Ea =Eb=Ec,φa=φb>φc D.Ea>Ec>Eb,φa>φb>φc 解析:选D.静电平衡导体内E=0即Eb=0,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在球形导体外的电场分布与正点电荷的电场类似,故D选项正确.二、计算题 10.如图1-7-18所示,在孤立点电荷+Q的电场中,金属圆盘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若金属圆盘平面与点电荷在同一平面内,试在圆盘A内作出由盘上感应电荷形成的附加电场的三条电场线(用实线表示,要求严格作图).图1-7-18 解析:画出感应电荷形成的附加电场在圆盘A内的三条电场线(实线),如图所示.导体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因此内部每点的合场强都为零,即导体A内的每一点,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都与点电荷Q在那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感应电荷的电场线与点电荷Q的电场线重合,且方向相反.答案:见解析 11.如图1-7-19所示,两个点电荷A和B,电荷量分别为q1=-9.0×10-9C、q2=2.7×10-8C,彼此相距r=6 cm,在其连线中点处放一半径为1 cm的金属球壳,求球壳上感应电荷在球心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图1-7-19 解析:由于球壳达到静电平衡后各点的场强为零,故感应电荷在球心O处产生的场强与-q1和+q2在O处场强的矢量和等大反向,设由O指向B方向为场强正方向,即: E=E感+E1+E2=0 ∴E感=-(E1+E2)=--=---90.032-9×109×2.7×10-80.032] N/C =3.6×105 N/C,方向由O指向B. 答案:3.6×105 N/C,方向由O指向B 12.如图1-7-20所示,带电导体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电势为φ=200 V.M、N是A表面上的两点,电场强度EM=4 EN.今把一电量为q=5×10-8C的正电荷分别由M点、N点移到无限远处,求电场力做的功.图1-7-20 解析:由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得:φM=φN=φ=200 V 移到无限远处电场力做功: WM=WN=qU=q(φ-0)=5×10-8×200 J =1.0×10-5 J. 答案:均为1.0×10-5 J。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课时练《7.2 静电现象》(含答案解析)(2)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课时练《7.2 静电现象》(含答案解析)(2)](https://img.taocdn.com/s3/m/5456db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2.png)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7.2静电现象》课堂作业一、单选题1.玻璃棒跟丝绸摩擦后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着的轻小球,小球被吸引,则这个小球()A.一定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C.一定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2.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
如图所示,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B端,B端会远离橡胶棒。
此现象表明()A.吸管不带电B.吸管带正电C.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D.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3.如图,甲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乙和丙是两个泡沫小球,甲和乙、乙和丙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分别如图所示。
由此可判断()A.甲带正电B.乙带正电C.乙不带电D.丙带负电4.如图是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后,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的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箔片张开说明塑料棒带电B.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两金属箔片带异种电荷C.验电器的“A”部件必须是导体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产生了电荷5.飞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会带上电荷,科学家设计时会在轮胎中加少许钢丝,是为了使飞机在着陆时将机身所带电荷导入大地,保证乘客安全。
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课时7静电现象的应用训练含解析3_1
![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课时7静电现象的应用训练含解析3_1](https://img.taocdn.com/s3/m/fbcc92e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9.png)
静电现象的应用错误!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导体处于静电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导体内部没有电场B.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C.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的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导体处于静电平衡,导体内部不是没有电场,而是外电场与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合场强为零,但两场强仍然存在,故A错;对于B,不能说没有电荷,净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上,自由电子和正电荷仍存在,只是显中性,故B错;对于C,导体内部的电荷(电子与正电荷)的热运动仍然存在,故C错.2。
如图所示,带电体Q靠近一个接地空腔导体,空腔里面无电荷.在静电平衡后,下列物理量中不为零的是(C)A.导体空腔内任意点的场强B.导体空腔内任意点的电势C.导体外表面的电荷量D.导体空腔内表面的电荷量解析: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且内表面不带电.由于导体接地,故整个导体的电势为零.导体外表面受带电体Q的影响,所带电荷量不为零,故选项C正确.3.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把一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小球P缓缓靠近(不相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B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少B.导体内场强越来越大C.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点产生的场强大于在N点产生的场强D.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N两点产生的场强相等解析:绝缘导体缓缓靠近小球P时,小球P上的负电荷在绝缘导体所在区域产生的电场增强,将会有更多的自由电子向绝缘导体的B端移动,B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选项A错误;绝缘导体始终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内部场强始终为零,选项B错误;导体上感应电荷在导体上某点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大小等于小球P上的负电荷在该点产生的电场的场强,故选项C正确、D 错误.4.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铜丝编织的衣服不容易拉破,所以用铜丝编织衣服B.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C.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场强度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D.铜丝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解析:当人体直接处于强大电场之中时,很容易由于静电感应而被电到.但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当达到静电平衡时,铜丝衣服的屏蔽作用使人体内电场强度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5.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一金属圆盘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若圆平面与点电荷在同一平面内,则盘上感应电荷在盘中A点所激发的附加场强E′的方向在选项图中正确的是(A)解析:感应电荷在盘中A点激发的附加场强E′应与-Q在A 点产生的场强等大反向,故A正确.6.如图,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两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闭合开关S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大地B.闭合开关S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大地C.闭合开关S1,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型导体D.闭合开关S2,没有电子通过开关S2解析:在S1、S2都闭合前,对枕型导体,它的电荷是守恒的,a、b出现负、正电荷等量,当闭合开关S1、S2中的任何一个以后,便把大地与导体连通,使大地也参与了电荷转移,因此,导体本身的电荷不再守恒,而是导体与大地构成的系统中电荷守恒,由于静电感应,a端仍为负电荷,大地远处应感应出正电荷,因此无论闭合开关S1还是开关S2,都应有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故C选项正确.7。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bef7880c910ef12d2bf9e76d.png)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课时作业(含分析)新人教版选修3-11.处于静电均衡的导体内部场强到处为零是因为()A.导体内部无电场B.外电场不可以进入导体内部C.全部感觉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合场强为零D.外电场和全部感觉电荷的电场在导体内部叠加的结果为零分析:选 D. 由静电感觉和电场的叠加原理知 D 选项正确.应选 D.2.一个不带电金属球壳,在它的球心放入一个正电荷,其电场散布是图中的()分析:选 B. 因为处于静电均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到处为零,故 A 选项不正确;由于空腔内部有一个正电荷,故在空腔内表面感觉出等量的负电荷,表面面感觉出等量的正电荷,所以 C、D 选项不正确;因表面面上散布有正电荷,故电场线应呈辐射状, B 选项正确.故选 B.3.高压供电线路在不停电的状况下进行检修,检修人员一定穿上特制的用金属丝编制的工作服才能安全作业.这是因为人穿上金属丝衣服工作时()A.人体的电势为零,且电场强度为零B.人体的电势为零,但电场强度不为零C.人体的电势不为零,且人的电势低于高压线路的电势D.人体的电势不为零,且人和高压线路的电势相等分析:选 D. 金属网能起到障蔽电场的作用,令人体内的场强保持为零,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可是,人体的电势与高压线路的电势一直相等,所以此题只有 D 正确.应选 D.4.如下图,在本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ab 邻近 P 处,搁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均衡后()A.a端的电势比b 端的高B.b端的电势比d 点的低C.a端的电势不必定比 d 点的低D.杆内c处场强的方向由 c 指向 b分析:选 B. 第一画出电场线( 如下图 )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b 端的电势比 d 点的低,选项 B 正确.金属杆ab 在静电均衡后是一个等势体, a 端电势等于 b 端电势,也比 d 点低,选项 A、 C均错误.静电均衡后的导体内部场强为零,选项 D 错误.应选 B.附带题5.(2014 ·陕西铁一中高二检测) 如下图,空心导体上方有一凑近的带有正电的带电体.当一个重力不计的正电荷以速度v 水平飞入空心导体内时,电荷将做()11 / 22 / 2A .向上偏转的类平抛运动B .向下偏转的类平抛运动C .匀速直线运动D .变速直线运动分析:选 C. 依据静电障蔽原理可知导体空腔中没有电场,故 C 正确.6.如下图,长为 L 的金属杆本来不带电, 在距其左端 r 处放一个电荷量为 q 的点电荷.问:(1) 金属杆中点处的场强为多少?(2) 金属杆上的感觉电荷在杆中点处产生的场强为多大?分析: (1) 导体棒处于静电均衡时内部场强到处为 0,故金属杆中点处场强为0. (2) 内部场强是两个场强的叠加,所以 E 感- E =0E 感= = q .E k L 2r +2答案: (1)0 (2) k qL 2r +22。
苏教版高中物理 必修2 7 静电现象的应用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苏教版高中物理 必修2 7 静电现象的应用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641335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c.png)
一、单选题(选择题)1. 下列有关静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干燥天气里脱化纤衣物时常常会看到火花,是火花放电现象B.室内栽花种草可有效防止静电C.雷电对人类生活只有危害,没有益处D.建筑物安装的避雷针是利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被创造B.点电荷就是指体积很小的球形带电体C.熔喷布利用静电感应和静电吸附来阻隔病毒D.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的库仑力为F,若距离增大为2倍,则库仑力变为3. 如图所示,把枕形导体AB放在带正电的金属小球C附近,将发生静电感应,则()A.导体A端感应出正电荷,B端感应出负电荷B.小球C上的电荷在导体中O点产生的场强为零C.导体AB端的感应电荷在O点产生的场强方向向左D.导体两端的电势4. 为了减少污染,工业废气需用静电除尘器除尘,某除尘装置如图所示,其收尘极为金属圆筒,电晕极位于圆筒中心.当两极接上高压电源时,电晕极附近会形成很强的电场使空气电离,废气中的尘埃吸附离子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收尘极运动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假设尘埃向收尘极运动过程中所带电量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带电尘埃向收尘极运动过程中电势能越来越大B.金属圆筒内越靠近收尘极电势越高C.带电尘埃向收尘极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大D.金属圆筒内存在匀强电场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印染车间应当保持干燥D.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要危险6. 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附近有用绝缘支架支撑着的金属导体B,当开关、断开时,导体B左端带有负电荷,右端带有正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则导体B左端不再带有电荷B.闭合开关,则导体B右端不再带有电荷C.闭合开关,则导体B左端不再带有电荷D.闭合开关,则导体B右端仍带有电荷7. 下列措施中是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的是()A.在地毯中夹杂的不锈钢丝导电纤维B.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C.雷雨天中在孤立的高大树木下避雨D.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电视公用天线8. 如图甲是某种静电矿料分选器的原理示意图,带电矿粉经漏斗落入水平匀强电场后,分落在收集板中央的两侧.如图乙是喷涂原理示意图,静电喷涂利用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图甲中,对矿粉分离的过程,带正电的矿粉落在右侧,静电力对矿粉做正功B.图甲中,对矿粉分离的过程,带正电的矿粉落在左侧,静电力对矿粉做负功C.图乙中,涂料微粒一定带负电,喷嘴与工件之间的电场为非匀强电场D.图乙中,涂料微粒一定带正电,喷嘴与工件之间的电场为匀强电场9. 在一次科学晚会上,一位老师表演了一个“魔术”:一个没有底的空塑料瓶上固定着一根铁锯条和一块易拉罐(金属)片,把它们分别跟静电起电机的两极相连。
课时作业:1_7 静电现象的应用 (解析版)
![课时作业:1_7 静电现象的应用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849ce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d.png)
1.7 静电现象的应用1.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和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A.除菌消毒B.消除静电C.利用静电D.防止漏电【答案】B【解析】医生和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是为了将身上的静电导走,B正确。
2.避雷针能够避免建筑物被雷击的原因是()A.云层中带的电荷被避雷针通过导线导入大地B.避雷针的尖端向云层放电,中和了云层中的电荷C.云层与避雷针发生摩擦,避雷针上产生的电荷被导入大地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 B【解析】云层在靠近避雷针时,在避雷针尖端感应出与云层中的电荷电性相反的电荷,达到一定程度就向空中放电,中和云层中的电荷,从而避免雷击,所以选项B正确。
3.(多选)如图所示,在左边的绝缘支架上插上顶针(其顶端是尖的),在顶针上装上金属风针,若给风针附近的圆形金属板接上正高压极,风针接负高压极,风针尖端放电会使其旋转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针尖端附近的等势面和电场线分布较密B.风针附近的空气在强电场下发生电离C.空气中的阳离子会向风针的尖端运动D.交换金属板与风针所带电荷电性,风针的尖端会有正电荷射出【答案】ABC【解析】圆形金属板与风针分别接上正、负高压后,风针附近产生强电场,且风针尖端处电场最强,因此风针尖端附近的电场线分布较密,由于电场线密的地方等势面密,故风针尖端附近的等势面也密。
风针附近产生强电场使空气发生电离,空气中的阳离子会向风针的尖端运动与针尖负电荷中和,发生放电观象,而空气中的负离子因受排斥力而向相反方向运动。
由于反冲,风针就旋转起。
如果交换金属板与风针电荷电性,风针不可能放出正电荷,导体内只有自由运动的电子。
4.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内部没有电场B.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C.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的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对【答案】D【解析】根据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点即可判断。
静电现象与应用练习题
![静电现象与应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71006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7.png)
静电现象与应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 冬天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B 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C 雷雨天气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D 磁铁吸引铁钉解析:D 选项中磁铁吸引铁钉是因为磁力作用,不是静电现象。
A选项冬天脱毛衣时听到“噼啪”声是由于毛衣和身体摩擦产生静电放电。
B 选项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随梳子飘起,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产生静电,使得头发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选项雷雨天气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云层间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放电现象。
所以答案选D。
2、下列材料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 金属B 人体C 橡胶D 大地解析: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质。
C 选项橡胶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A 选项金属是良好的导体。
B 选项人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电。
D 选项大地也是导体。
所以答案选 C。
3、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B 飞机的机轮上装有搭地线C 印染厂车间保持一定的湿度D 用金属容器盛放易燃液体解析:D 选项用金属容器盛放易燃液体不能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
金属容器容易导电,可能会因静电放电引发危险。
A 选项在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时可能产生电火花,引发汽油燃烧。
B 选项飞机的机轮上装有搭地线,能及时将飞机飞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导走。
C 选项印染厂车间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所以答案选 D。
4、下列关于静电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静电只有危害,没有任何益处B 静电复印是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C 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的排斥作用D 避雷针是利用静电的吸引作用解析:B 选项静电复印是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将墨粉吸附到纸张上。
A 选项静电既有危害也有益处,例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都是静电的应用。
C 选项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将灰尘吸附到电极上。
D 选项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将云层中的电荷引入大地,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不是利用静电的吸引作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静电现象》课时作业(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静电现象》课时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aa38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2.png)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静电现象》课时作业(含答案)一、单选题1.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指的是摩擦过的玳瑁外壳能吸引草屑现象,下列与“顿牟掇芥”性质一致的是()A.磁体吸引铁屑B.两滴露珠靠近吸引在一起C.冰棒粘在舌头上D.电视屏幕上沾满灰尘2.小明发现身上的化纤衣服易“吸”毛绒,下列现象中与“吸”毛绒原理相同的是()A.地球“吸”地面上物体B.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C.两船并行相“吸”碰撞D.梳头后的梳子会“吸”头发3.如下左图所示,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C.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 D.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4.四个悬挂着的泡沫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上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B.B球与C球一定带的异种电荷C.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5.下表中是本学期我们学习物理过程中所做过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6.如下左图,在学习“摩擦起电”知识时,物理老师演示了一个“静电章鱼”实验。
他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丝抛向空中,再用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管靠近抛出的塑料丝,结果看到塑料丝像“章鱼”般张开并悬浮在空中。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6题)(7题)(9题)A.摩擦塑料丝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摩擦塑料丝的过程中质子发生了转移C.塑料丝悬浮在空中主要是由于受到了向上的浮力D.塑料丝悬浮在空中主要是由于受到了向上的斥力7.如上中图甲是无风条件下铝箔气球的静止状态,图乙是用带正电的a棒靠近气球时的情景,图丙是用b棒靠近气球时的情景,则()A.气球可能不带电 B.气球带负电 C.b棒可能不带电 D.b棒带正电8.下列事例中,与静电现象无关的是()A.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B.运输汽油的油罐车通常在地上拖一根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危害C.冬天的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D.飞机起落架上的轮胎常用导电橡胶做成9.用带负电的物体靠近细水流,发现水流被物体吸引(如上右图)。
课时作业7 静电现象的应用
![课时作业7 静电现象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c522f2faf45b307e871974d.png)
课时作业7静电现象的应用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专门用来运输柴油、汽油的油罐车,在它的尾部都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对它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让铁链与路面摩擦产生静电,使油罐车积累一定的静电荷B.让铁链发生声音,以引起其他车辆的注意C.由于罐体与油摩擦产生了静电,罐体上的静电被铁链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火花放电D.由于罐体与油摩擦产生了静电,铁链将油的静电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火花放电2.避雷针能够避免建筑物被雷击的原因是()A.云层中带的电荷被避雷针通过导线导入大地B.避雷针的尖端向云层放电,中和了云层中的电荷C.云层与避雷针发生摩擦,避雷针上产生的电荷被导入大地D.以上说法都不对3.对于静电喷漆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当油漆从喷枪喷出时,油漆微粒带正电,物体也带正电,相互排斥而扩散开来B.当油漆从喷枪喷出时,油漆微粒带负电,物体带正电,相互吸引而被物体吸附C.从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相互排斥而扩散开来,被吸附在带负电的物体上D.因为油漆微粒相互排斥而扩散开来,所以静电喷漆虽喷漆均匀但浪费油漆4.下列关于静电除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进入除尘器后,烟雾中的颗粒被强电场电离而带正电,颗粒向电源负极运动B.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C.烟雾颗粒带电后,受到竖直向下的电场力而向下运动D.烟雾颗粒被强电场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排到大气中人眼看不到5.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电植绒是利用异种电荷相吸引而使绒毛吸附在底料上B.复印机是利用异种电荷相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C.电疗针灸是静电在医学上的应用D.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避免静电对飞机造成危害6.如图所示为椭圆形带电金属导体,A、B、C是其表面上的三个点,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所带电荷在导体表面均匀分布B.A点的电荷最密集,C点的最稀疏C.C点附近的场强最大,A点附近的场强最小D.因B点处的电荷静止不动,所以受A、C两处电荷的作用力为一对平衡力7.下列关于验电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用验电器就可以检验带电体电荷的电性B.带电体与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就张开C.带电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小球但不接触,金属箔片就不张开D.只要金属箔片张开,就说明验电器的金属小球与金属箔片带同种电荷8.某验电器金属小球和金属箔均带负电,金属箔处于张开状态.现用绝缘柄将带有少量负电荷的硬橡胶棒向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稍许靠近,则验电器金属箔() A.张角稍许增大B.张角稍许减小C.硬橡胶棒的稍许靠近,致使小球上的电子向金属箔移动D.硬橡胶棒的稍许靠近,致使金属箔上的质子向金属小球移动9.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板中点的正上方,有带正电的点电荷Q,一表面绝缘带正电的金属球(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原电场)自左以速度v0开始在金属板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A.小球做先减速后加速运动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做先加速后减速运动D.以上说法可能都不正确10.如图所示,一导体球A带有正电荷,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A.在A球球心与P点连线上有一带负电的点电荷B,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B,当A、B同时存在时,根据场强叠加原理,P点的场强大小应为()A.E B B.E A+E BC.|E A-E B| D.以上说法都不对11.一带有绝缘座的空心金属球壳A带有4×10-8 C的正电荷,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B带有2×10-8C的负电荷,使B球与球壳A内壁接触,如图所示,则A、B带电荷量分别为()A.Q A=1×10-8C,Q B=1×10-8CB.Q A=2×10-8C,Q B=0C.Q A=0,Q B=2×10-8CD.Q A=4×10-8C,Q B=-2×10-8C12.如图所示,带电体Q靠近一个接地空腔导体,空腔里面无电荷.在静电平衡后,下列物理量中等于零的是()A.导体腔内任意点的场强B.导体腔内任意点的电势C.导体外表面的电荷量D.导体空腔内表面的电荷量二、填空题(共28分)13.(14分)(2010·海南卷)利用静电除尘器可以消除空气中的粉尘.静电除尘器由金属管A和悬在管中的金属丝B组成,A和B分别接到高压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其装置示意图如右图所示.A、B之间有很强的电场,距B越近,场强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B附近的气体分子被电离成为电子和正离子,粉尘吸附电子后被吸附到________(填“A”或“B”)上,最后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面的漏斗中.14.(14分)如下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和B,电荷量分别为-Q和+2Q,它们相距为l.如果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有一半径为r(2r<l)的空心金属球,且球心位于O点,则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静电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静电现象》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f374aa4afe04a1b171de03.png)
二、静电现象知识点1 摩擦起电1.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很容易吸附灰尘,这是衣服因为摩擦带了,从而具有了轻小物体的性质.知识点2 两种电荷2.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种:一种与用摩擦过的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正电荷;一种与用摩擦过的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3.如图所示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荷.如图,若将此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轻小物体时会互相(填“吸引”或“排斥”).5.如图所示,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B.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C.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D.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6.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小球A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让它去靠近吊在细线上的轻质小球B,再用小球B去靠近小球C,小球A与B及小球B与C靠近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关于小球B和小球C带电的情况:小球B ,小球C .知识点3 静电现象7.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春天开花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B.夏天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梳子飘动8.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A.油罐车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B.飞机轮胎用绝缘性能极好的橡胶制作C.在印刷厂车间里,使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D.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丝导电纤维9.在生产、生活中,由于摩擦等原因,常常产生静电,静电既可利用也能造成危害.(1)请各举一个实例,说明静电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2)请举例说明防止静电带来不利影响的具体措施.参考答案1. 电(或电荷)吸引2. 两丝绸有机玻璃棒毛皮橡胶棒排斥吸引3. B4. 负排斥5. C6. 失去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7. A 8. B9. (1) 利:人们利用静电可以除尘、复印弊:穿着化纤衣物易“电人”或“吸尘”(2)在运输汽油的汽车尾部拖一根铁链与大地相连,以防止静电的积累发生放电现象而引起火灾。
静电现象的应用 每课一练
![静电现象的应用 每课一练](https://img.taocdn.com/s3/m/0b29721728ea81c759f57875.png)
1.7静电现象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1.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绝缘支架的金属球,它们原来均不带电,并彼此接触,现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C靠近A(C与A不接触),然后将A、B分开,最后将C 移走.关于A、B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带正电,B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A、B均不带电D.A、B均带正电2.一带负电的绝缘金属小球被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带有的负电荷几乎不存在了,这说明()A.小球上原有的负电荷逐渐消失了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D.该现象不遵循电荷守恒定律3.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光滑接地金属板中点正上方h高处,有一带正电的点电荷Q,一表面绝缘、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原电场)以速度v0在金属板上自左端向右端运动,则()A.小球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B.运动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金属板上的感应电荷对点电荷Q的作用力224Q F kh =D.金属板上的感应电荷对点电荷Q的作用力22Q F kh =4.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只有很小的带电物体才能视为点电荷C.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D.经过摩擦使某物体带负电,那么该物体在摩擦过程中产生了额外的电子5.下列做法中,属于预防静电危害的是()A.用静电吸附粉尘B.用静电喷涂油漆C.复印机对碳粉的静电吸附D.运输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拖一条铁链在地上6.在一个导体球壳内放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用E 表示球壳外任一点的场强,则()A.当+Q在球壳中央时,E=0B.不论+Q在球壳内何处,E一定为零C.只有当+Q在球心且球壳接地时,E=0D.只要球壳接地,不论+Q 在球壳内何处,E 一定为零7.有一接地的导体球壳,如图所示,球心处放一点电荷q,达到静电平衡时,则A.q与球壳内表面的感应电荷在壳外的合场强为零B.球壳内、外表面的感应电荷在壳外的合场强为零C.q在球壳外产生的电场强度为零D.q的电量变化时,球壳外电场随之改变8.如图所示,当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C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上的自由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9.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防止静电产生危害的是()C.电视机上装一根户外天线D.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10.如图是某款家用空气净化器及其原理示意图,污浊空气通过过滤网后尘埃带电.图中充电极b、d接电源负极,集尘极a、c、e接电源正极(接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过滤网后空气中的尘埃带负电B.尘埃在被吸附到集尘极e的过程中动能增大C.c、d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场方向竖直向上D.尘埃被吸附到集尘极a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负功11.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处,如图所示.当棒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等于_____,方向为_____.12.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选填“富兰克林”或“伽利略”)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避雷针的避雷原理是__________。
人教版选修3 1静电现象的应用课时训练
![人教版选修3 1静电现象的应用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d576e3ec8d376eeafaa3120.png)
静电现象的应用课时训练KHQHZY课后强化作业i.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内部没有电场B.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C.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的运动D .以上说法均不对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桌上放两摞书,然后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放在上面,使玻璃板离开桌面2〜3cm,在宽约0.5cm的纸条上画出各种舞姿的人形,用剪刀把它们剪下来,放在玻璃板下面,再用一块硬泡沫塑料在玻璃上来回擦动, 此时会看到小纸人翩翩起舞.下列哪种做法能使实验效果更好()A .将玻璃板换成钢板B.向舞区哈一口气C.将玻璃板和地面用导线连接D .用一根火柴把舞区烤一烤3 •每到夏季,我省各地纷纷进入雨季,雷雨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当我 们遇到雷雨天气时,一定要注意避防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的电器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器及水龙头 ② 不要接触天线、金属门窗、建 筑物外墙,远离带电设备 ③ 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均可正常使用 ④ 在旷野,应远离树木和电线杆 A •①②③ D •②③④6. 如图所示,一导体 AB 放在一负电荷的电场中,导体 AB 与大地是绝缘B .①②④C .①③④4 •金属球壳原来带有电荷,而验电器原来不带电,如图所示, 壳内表面与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相连,验电器的金属箔现将金属球()A •不会张开C .先张开后闭合D •可能会张开5•如图所示,棒AB 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它的中点正上 P 点的场强方向为方有一 P 点,则()A •垂直于AB 向上C .平行于AB 向左BB .垂直于AB 向下 D .平行于AB 向右B .的,当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⑴比较A端和B端电势的高低.⑵比较A点和B点场强大小.⑶比较A、B端外表面场强大小.(4)若A端接地,AB导体带什么电?(5)若把A端和B端用导线连接,A、B端电荷中和吗?7 •如图所示,一厚度不计的金属圆桶带电荷总量为Q = + 4 X10 -6C.(1)此时,金属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⑵如果用丝线在桶内悬挂一带电荷量q = — 2 X10 -6C的带电小球,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3)若桶内金属小球与内表面接触一下,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4)若小球悬挂时,用手接触一下桶外表面,然后再将小球从桶中取出,则金属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又为多少?能力提升—1.在具有一定厚度的空心金属球壳的球心位置处放一正电荷,图中的四个图画出了其空间电场的电场线情况,符合实际情况的是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日益走入我们的居家生活,而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加之居室内墙壁和地板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因此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相对年轻人干燥以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心血管系统本来就有各种病变的老年人,静电更会使病情加重•过高的静电还常常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我们平时生活中就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防止静电,下列可行的是()①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②要勤洗澡、勤换衣服③选择柔软、光滑的化纤类衣物④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A•①②③ B •①③④C.①②④ D •②③④3•如图所示,把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壳B的外表面接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A从小孔中放入球壳内,但不与B发生接触,达到静电平衡后,则()A.B的空腔内电场强度为零B.B不带电'IC. B 的外表面带正电 D . B 的内表面带负电4 .如图所示,金属壳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垫上,能起到屏蔽外电场或内电场作 用的是5.如图所示,带电体Q 靠近一个接地空腔导体,空腔里面无电荷.在静电 平衡后,下列物理量中等于零的是A .导体腔内任意点的场强B .导体腔内任意点的电势C .导体外表面的电荷量D .导体空腔内表面的电荷量6 .如图所示,绝缘开口空心金属球壳 A 已带电,今把验电器甲的小金属球 与A 的内部用导线连接,用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B 与A 内壁接触后再与验电器乙的小球接触,甲、乙验电器离球壳 A 足够远.那么甲验电器的箔片 ______________ , 乙验电器的箔片 ______ .(填“张开”或“不张开”)AB Cl)7.如图所示,在孤立点电荷+ Q的电场中,金属圆盘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若金属圆盘平面与点电荷在同一平面内,试在圆盘A内作出由盘上感应电荷形成的附加电场的三条电场线(用实线表示,要求严格作图).8.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中心轴上安装一根直导线,玻璃管外绕有线圈,直导线的一端和线圈的一端分别跟感应圈的两放电柱相连.开始,感应圈未接通电源,点燃蚊香,让烟通过玻璃管冒出.当感应圈电源接通时,玻璃管中的导线和管外线圈间就会加上高电压,立即可以看到,不再有烟从玻璃管中冒出来了.过一会儿还可以看到管壁吸附了一层烟尘.请思考一下:这是什么原因?静电现象的应用课时训练答案KHQHZY 课后强化作业础夯实1•答案:D2•答案:D3•答案:B 解析:表面具有突出尖端的导体,在尖端处的电荷分布密度很大,使得其周围电场很强,就可能使其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而引发尖端放电. 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的天线处有尖端,易引发尖端放电造成人体伤害,故不能使用.4•答案:B5•答案:A6•答案:(1)AB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是等势体,杯=相(2)A点和B点场强均为零,E A = E B = 0(3)利用电场线分布可知A端分布密,E'A>E'B(4)AB导体处于负电荷的电场中,其电势低于大地的零电势,负电荷要从AB流向大地,则导体带正电,与A、B哪端接地无关(5)A端和B端等势,电荷不沿导体移动,电荷不会中和7.答案:(1)q 内=0,q 外=+ 4X10 —6C(2)q 内=q 外=+ 2 X10 —6C(3)q 内=0,q 外=+ 2X10 —6C(4)q 内=0,q 外=+ 2X10 —6C能力提升1•答案:D2•答案:C解析: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对于老年人,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纺织衣物,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以使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止摩擦起电.3•答案:D4.答案:ABD解析:A图中,由于金属壳发生静电感应,内部场强为零,金属壳起到屏蔽外电场的作用,A对;B图中金属壳同大地连为一体,同A 一样,外壳起到屏蔽外电场的作用;C中电荷会引起金属壳内外表面带电,外表面电荷会在壳外空间中产生电场,即金属壳不起屏蔽作用,C错;将金属壳接地后,外表面不带电,壳外不产生电场,金属壳起屏蔽内电场的作用,D对.5.答案:ABD解析: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且内表面不带电,故选项A、D正确.由于导体接地,故整个导体的电势为零,选项B正确.导体外表面受带电体Q的影响,所带电荷不为零,故选项C不正确.6•答案:张开;不张开7•解析:金属圆盘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因此内部每点的合场强都为零,即金属圆盘A内的每一点,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都与点电荷Q在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感应电荷的电场线与点电荷Q的电场线重合,且方向相反,如图所示.二二二卫厂耳)+8•答案:当感应圈电源接通时,玻璃管中的导线和管外线圈间就会加上高电压,形成强电场.烟尘颗粒都是带电的,在强电场中受静电力作用偏转后被吸附在管壁上.。
精选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练习题(有答案)
![精选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1c57e7a417866fb84a8ec6.png)
静电感应专题复习1、如图1所示,面积足够大的、板间距离为d的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与直流电压为U的电源连接,板间放一半径为R(2R<d)的绝缘金属球壳,C、D是球壳水平直径上的两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RUA.由于静电感应,球壳上C、D 两点电势差为dB.由于静电感应,球壳中心O 点场强为零C.用手摸一下球壳,再拿去平行金属板,球壳带正电D.用手摸一下球壳,再拿去平行金属板,球壳带负电答案.BD图12.如图所示为一空腔球形导体(不带电),现将一个带正电荷的小金属球A放入空腔中,当静电平衡时,图中a、b、c三点的场强E和电势φ的关系是().A.E a>E b>E c,φa>φb>φc B.E a=E b>E c,φa=φb>φC.E a=E b=E c,φa=φb=φc D.E a>E c>E b,φa>φb>φc解析空腔球形导体在正电荷A的电场中感应的结果如右图所示,从电场线的疏密可确定a点场强大于c点场强,而b点场强为零,故E a>E c>E b,而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故φa>φb>φc,D选项正确.答案 D3、如图8-5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B.闭合K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C.闭合K1,有电子从地流向枕型导体 D.闭合K2,没有电子通过K2【解答】在K1,K2都闭合前,对于枕型导体它的电荷是守恒的,a,b出现的负、正电荷等量。
当闭合K1,K2中的任何一个以后,便把导体与大地连通,使大地也参与了电荷转移。
因此,导体本身的电荷不再守恒,而是导体与大地构成的系统中电荷守恒。
由于静电感应,a端仍为负电荷,大地远处感应出等量正电荷,因此无论闭K1还是K2,都是有电子从地流向导体,应选答案C。
4、把一个带正电的小球A,放入带绝缘支架不带电的空心球壳B内,但不与B的内壁接触,如图所示,达到静电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壳B内空腔处的场强为零B.球壳外部空间的场强为零C.球壳B的内表面上无感应电荷D.若将球壳B接地则带负电【解析】空腔内有带电小球A,由于静电感应,在空腔的内表面感应出负电荷,外表面感应出等量的正电荷,所以在空腔B的内、外空间电场强度均不为零.球壳接地后离带电体A较远的球壳外表面的电荷入地(实质是大地上的电子通过接地线跟球壳外表面的正电荷中和),使空腔B只带负电.空腔B接地后,空腔外的电场强度为零,即球壳内的电场被接地的金属球壳罩住,对壳外不产生影响,这种现象也是静电屏蔽.接地的空腔导体或金属网罩可以使其外部不受内部带电体电场的影响.正确选项为D.5、如图所示,带电体Q靠近一个接地空腔导体,空腔里面无电荷.在静电平衡后,下列物理量中等于零的是().A.导体空腔内任意点的场强B.导体空腔内任意点的电势C.导体外表面的电荷量D.导体空腔内表面的电荷量解析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且内表面不带电,故选项A、D正确.由于导体接地,故整个导体的电势为零,选项B正确.导体外表面受带电体Q的影响,所带电荷量不为零,故选项C不正确.答案ABD 6.如图所示,P是一个带电体,N是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空腔,在下列情况中,放在绝缘板上的小纸屑(图中S)不会被吸引的是().解析 小纸屑是绝缘体,当处于电场中时,虽不会像导体一样出现电荷的定向移动,但内部的极性分子也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转动,使异种电荷一端更靠近施感电荷,因而也会受到施感电荷的吸引力.A 中由于静电屏蔽,P 的电场影响不到导体N 的内部,即N 内部无电场,所以S 不会被吸引,A 正确.B 中N 没有接地,P 的电场会影响到N 外部,即S 处有电场,S 会被吸引.C 中P 和S 都处于导体N 的外部,S 处有电场,会被吸引.D 中N 被接地,内部电场不影响导体外部,即S 处无电场,不会被吸引,D 正确.答案 AD7、如图5所示,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先后分别沿1、2、3、4条不同路径到达同一带负电的导体上(导体与地绝缘),电场力对该带电粒子做功分别为W 1、W 2、W 3和W 4,则它们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D )A. W 1>W 2>W 3>W 4B. W 1>W 2=W 3>W 4C. W 1<W 2=W 3<W 4D. W 1=W 2=W 3=W 48.如图所示,金属圆筒左侧接在电源的正极上,电源的负极接在金属板B 上(B 板接地),AB 间为匀强电场。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1.7静电现象的应用(概念、课堂例题、课后作业)(有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1.7静电现象的应用(概念、课堂例题、课后作业)(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b1145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d.png)
⼈教版⾼⼆物理选修3-1第⼀章1.7静电现象的应⽤(概念、课堂例题、课后作业)(有答案)1.7静电现象的应⽤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 【学习⽬标】1.了解静电平衡的概念,知道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的特性。
2.了解静电平衡时带电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特点。
3.了解尖端放电和静电屏蔽现象。
【基本概念】⼀、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的电场1.静电感应现象:把导体放⼊电场,导体内部的______________在电场⼒作⽤下定向移动,⽽使导体两端出现______________电荷的现象。
2.静电平衡状态:导体在电场中发⽣静电感应现象,感应电荷的电场与原电场叠加,使导体内部各点的合电场强度______________,导体内的⾃由电⼦不再______________的状态。
3.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______________。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外部表⾯附近任何⼀点的场强⽅向必跟该点的表⾯____________。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______________,导体的表⾯为______________。
⼆、导体上电荷的分布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______________。
2.在导体外表⾯,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单位⾯积的电荷量)越⼤、凹陷的位置⼏乎没有电荷。
【例题讲解】[例1]如图所⽰,⼀个不带电的表⾯绝缘的导体P正在向带正电的⼩球Q缓慢靠近,但不接触,也没有发⽣放电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端的感应电荷为负电荷B.导体P内部场强越来越⼤C.C点的电势⾼于B点电势D.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C点产⽣的场强始终⼤于在B点产⽣的场强[例2]如图所⽰,把原来不带电的⾦属壳B的外表⾯接地,将⼀带正电的⼩球A从⼩孔中放⼊球壳内,但不与B发⽣接触,达到静电平衡后,则()A.B的空腔内电场强度为零B.B不带电C.B的外表⾯带正电D.B的内表⾯带负电[例3] (多选)如图所⽰,⼀个不带电的导体球N,置于空⼼导体球M附近,现将另⼀个带电荷量为Q的⾦属球放于空腔导体M 内,则()A.若M接地,N上⽆感应电荷B.若M不接地,且M原来不带电,N上⽆感应电荷C.若M不接地,且M原来不带电,N上有感应电荷D.若M不接地,且M原来带电,N上⼀定有感应电荷【课后巩固】1.下列与静电屏蔽⽆关的是( ) A.避雷针的顶端做得很尖细B.⽤⼏万伏的⾼压电电击关在⾦属笼⾥的鸟,⽽鸟安然⽆恙C.超⾼压带电作业的⼯作⼈员穿戴的⼯作服⽤包含⾦属丝的织物制成D.电视闭路线芯外常包有⼀层⾦属⽹2.静电学知识在⽣活中有着⼴泛的应⽤,下列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压输电线上⽅有两根导线与⼤地相连可免遭雷击 B.⼩鸟停在单根⾼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C.燃⽓灶的电⼦点⽕器的放电电极做成钉尖形⽐球形好D.打雷时,待在汽车⾥⽐待在⽊屋⾥要安全3.如图所⽰,接地⾦属球A 的半径为R ,球外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 ,到球⼼的距离为r ,则该⾦属球上感应电荷的球⼼O 处产⽣场强等于( )A.k Q r 2-k Q R 2B.k Q r 2+k QR 2 C.零D.k Q r2 4.将悬挂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球A 放在不带电的⾦属空⼼球C 内(不和球壁接触),另有⼀个悬挂在细线上的带负电的⼩球B 向C 靠近,如图所⽰,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A 往左偏离竖直⽅向,B 向右偏离竖直⽅向 B.A 的位置不变,B 往右偏离竖直⽅向 C.A 向左偏离竖直⽅向,B 的位置不变 D.A 和B 的位置都不变5.⼀带有绝缘底座的空⼼⾦属球壳A 带有4×10-8 C 的正电荷,有绝缘柄的⾦属⼩球B 带有2×10-8C 的负电荷,使B 球与球壳A 内壁接触,如图所⽰,则A 、B 带电荷量分别为( )A.Q A =1×10-8 C ,Q B =1×10-8 C B.Q A =2×10-8 C ,Q B =0 C.Q A =0,Q B =2×10-8 CD.Q A =4×10-8 C ,Q B =-2×10-8 C6.(多选)如图所⽰,放在绝缘台上的⾦属⽹罩B内放有⼀个不带电的验电器C,若把⼀带有正电荷的绝缘体A移近⾦属⽹罩B,则()A.在B的内表⾯带正电荷,φB=φC=0B.在B的右侧外表⾯带正电荷C.验电器的⾦属箔⽚将张开,φB<φCD.φB=φC,B的左右两侧电势相等7.(多选)如图所⽰,⾦属球壳A带有正电,其上⽅有⼀⼩孔a,静电计B的⾦属球b⽤导线与⾦属球c相连,以下操作所发⽣的现象中,正确的是()A.将c移近A,但不与A接触,B会张开⼀定⾓度B.将c与A外表⾯接触后移⾛,B会张开⼀定⾓度C.将c与A内表⾯接触时,B不会张开⾓度D.将c置于A空腔内,但不与A接触,B不会张开⾓度8.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处,如图4所⽰。
选修3-1 1.7静电现象 课时作业(解析版)
![选修3-1 1.7静电现象 课时作业(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b9a934844769eae009eda6.png)
1.7静电现象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对于处在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内部既无正电荷,又无负电荷B.导体内部和外表面处的电场均为零C.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的电荷代数和为零D.导体内部电场为零是外加电场与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叠加的结果2、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能力B.房间内灰尘的自然堆积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3、如图所示,在一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放一金属空心导体,图中a、b分别为金属导体内部与空腔中的两点,静电平衡后,则A.a、b两点的电场强度都为零B.a点电场强度为零,b点不为零C.a点电场强度不为零,b点为零D.a、b两点电场强度均不为零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空心金属球M和N,M带电荷量为-Q,N不带电(M、N相距很远,互不影响),旁边各放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P和R,当将带正电Q的小球分别放入M和N的空腔中时()A.P、R上均有感应电荷B.P、R上均没有感应电荷C.P上有而R上没有感应电荷D.P上没有而R上有感应电荷5、带正电的空心金属球壳置于绝缘支架上,将4个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小球按图示位置放置,A球用绝缘轻绳竖直悬挂,B球接地,C球用导线与球壳内部相连,D球与球壳内部接触。
设大地电势为零,当达到静电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静电感应,A球带负电,B.B球接地带负电,但电势为零C.C球不带电,但电势与球壳电势相等D.D球带正电,电势为零6、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7、如图所示,放在绝缘台上的金属网罩B内放有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C,如把一带有正电荷的绝缘体A移近金属网罩B,则()A.在B的内表面带正电荷,φB=φC=0B.在B的右侧外表面带正电荷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将张开,φB<φCD.φB=φC,B的左右两侧电势相等8、如图所示,接地的金属板右侧有固定的点电荷+Q,a、b点是金属板右侧表面的两点,其中a到+Q的距离较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静电感应,金属板右侧表面带负电,左侧表面带正电B.由于静电感应,金属板右侧表面带负电,左侧表面不带电C.整个导体,包括表面上的a、b点,是一个等势体,且电势等于零D.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且a、b两点电场强度方向相同,但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要大一些9、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始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 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C.先把C移进导体A,用手接触B后,再移开C,则箔片仍张开D.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10、某一静电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电器A不带电,验电器B的上面安一个几乎封闭的金属圆桶C,并且B内的金属箔片是张开的,现手持一个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D,使D接触C的内壁,再移出与A的金属小球接触,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能使A带电.这个实验说明了()A.C是一个等势体(电势处处相等)B.C的内部是不带电的C.C的内部电势为零D.C的内部场强为零二、非选择题11、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和B,电荷量分别为-Q和+2Q,它们相距L,如果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有一个半径为r(2r<L)的空心金属球,且球心位于O点,求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12、如图所示,一厚度不计的金属圆桶带电荷总量为Q=+4×10-6 C.(1)此时,金属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2)如果用丝线在桶内悬挂一带电荷量q=-2×10-6C的带电小球,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3)若桶内金属小球与内表面接触一下,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4)若小球悬挂时,用手接触一下桶外表面,然后再将小球从桶中取出,则金属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又为多少?参考答案1、D【解析】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其内部无净电荷,即其正、负电荷总量相等,电荷量为零.其表面处有净电荷,以至于该处电场不为零.2、D【解析】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3、A4、D【解析】把一个带正电Q的小球放入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空腔球壳内,带负电的电子被带正电的小球吸引到内表面,内表面带负电,外表面剩余了正电荷,外表面带正电,而R处于电场中,出现静电感应现象,从而导致R上有感应电荷出现;若将带正电Q的小球放入带-Q电荷M空腔内时,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若正负电荷相等,则金属壳上没有多余电荷,则P处没有电场,因而没有感应电荷;故ABC错误,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现象的应用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第7节
1.处于静电平衡中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的原因是 ( ) A.外电场不能进入导体内部 B.所有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合场强为零 C.外电场和所有感应电荷的电场在导体内部叠加的结果为零D.以上解释都不正确答案:C 2.如图1-7-11所示,金属壳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垫上,能起到屏蔽外电场或内电场作用的是 ( ) 图1-7-11 解析:选ABD.A图中,由于金属壳发生静电感应,内部场强为零,金属壳起到屏蔽外电场的作用,A对;B图中金属壳同大地连为一体,同A一样,外壳起到屏蔽外电场的作用;C中电荷会引起金属壳内外表面带电,外表面电荷会在壳外空间中产生电场,即金属壳不起屏蔽作用,C错;将金属壳接地后,外表面不带电,壳外不产生电场,金属壳起屏蔽内电场的作用,D对. 3.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一金属圆盘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若圆平面与点电荷在同一平面内,则盘上感应电荷在盘中A点所激发的附加场强E′的方向在图1-7-12中正确的是 ( )
图1-7-12 答案:A 图1-7-13 4.如图1-7-13所示,带电体Q靠近一个接地空腔导体,空腔里面无电荷.在静电平衡后,下列物理量中等于零的是 ( ) A.导体腔内任意点的场强 B.导体腔内任意点的电势 C.导体外表面的电荷量 D.导体空腔内表面的电荷量解析:选ABD.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且内表面不带电,故选项A、D正确.由于导体接地,故整个导体的电势为零,选项B正确.导体外表面受带电体Q的影响,所带电荷量不为零,故选项C不正确. 图1-7-14 5.(2010年北京市东城区抽样测试)某一静电实验装置如图1-7-14所示,验电器A不带电,验电器B的上面安装一个几乎封闭的金属圆桶C,并且B内的金属箔片是张开的,现手持一个带电绝缘柄的金属小球D,使D接触C的内壁,再移出与A的金属小球接触,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能使A带电.这个实验说明了 ( ) A.C是不带电的 B.C的内部是不带电的 C.C的外部是不带电的 D.C的内部场强为零答案:BD 图1-7-15 6.如图1-7-15所示,在球壳内部球心放置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球壳
内有A点,壳壁中有B点,壳外有C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两点场强均为零 B.EA>EB>EC C.A、B、C三点的电势φA =φB>φC D.A、B、C三点的电势φA>φB>φC 答案:D 7.如图1-7-16所示,一导体AB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发生静电感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7-16 A.导体中M、N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B.感应电荷在M点产生的场强大于感应电荷在N点产生的场强C.如果在AB间用一导线连接,则导线中将有电流产生 D.N点的电势大于M点的电势解析:选A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各点的合场强为零,故A正确;感应电荷的场强与点电荷Q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而点电荷Q在M点产生的场强大于在N点产生的场强,故感应电荷在M点产生的场强大于感应电荷在N点产生的场强,B正确.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是一个等势体,故C、D错误. 图1-7-17 8.如图1-7-17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板中心正上方有一带正电的点电荷Q,另一表面绝缘、带正电的金属小球(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原电场)自左以初速度v0在金属板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 A.小球先做减速后加速运动 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受到的静电力对小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小球受到的静电力对小球做功为零解析:选BD.金属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表面为等势面.因此小球受到的静电力不做功,小球电势能保持不变,所以动能保持不变,故B、D正确. 9.下图四组静电实验中,能使左边的验电器的金箔张开的是 ( ) 图1-7-18 解析:选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所带的电荷都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故A正确,B、C均错误.D选项中由于静电屏蔽的作用,验电器不受外电场的影响,故金箔是闭合的. 图1-7-19 10.如图1-7-19所示,在孤立点电荷+Q的电场中,金属圆盘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若金属圆盘平面与点电荷在同一平面内,试在圆盘A内作出由盘上感应电荷形成的附加电场的三条电场线(用实线表示,要求严格作图). 解析:画出感应电荷形成的附加电场在圆盘A内的三条电场线(实线),如图所示.导体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因此内部每点的合场强都为零,即导体A内的每一点,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都与点电荷Q在那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感应电荷的电场线与点电荷Q的电场线重合,
且方向相反. 答案:见解析图1-7-20 11.如图1-7-20所示,两个点电荷A和B,电荷量分别为q1=-9.0×10-9C、q2=2.7×10-8C,彼此相距r=6 cm,在其连线中点处放一半径为1 cm的金属球壳,求球壳上感应电荷在球心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 解析:由于球壳达到静电平衡后各点的场强为零,故感应电荷在球心O处产生的场强与-q1和+q2在O处场强的矢量和等大反向,设由O指向B方向为场强正方向,即: E=E感+E1+E2=0 ∴E感=-(E1+E2)=-[kq1(r2)2-kq2(r2)2] =-[9×109×(-9)×10-90.032-
9×109×2.7×10-80.032] N/C =3.6×105 N/C,方向由O指向B. 答案:3.6×105 N/C,方向由O指向B 图1-7-21 12.如图1-7-21所示,带电导体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电势为φ=200 V.M、N 是A表面上的两点,电场强度EM=4 EN.今把一电量为q=5×10-8C 的正电荷分别由M点、N点移到无限远处,求电场力做的功. 解析:由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得:φM=φN=φ=200 V 移到无限远处电场力做功: WM=WN=qU=q(φ-0)=5×10-8×200 J =1.0×10
-5J. 答案:均为1.0×10-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