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项目层出不穷,涵盖各个行业,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然而,由于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准入管理制度,以保障项目的可行性和公司的利益。
二、准入管理的目标1.确保新技术和新项目与公司战略目标相一致;2.评估和管理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3.避免资源浪费和项目失败。
三、准入管理流程1.提出申请:新技术或新项目的负责人向公司提出申请,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目标和预期成果等。
2.评估和筛选:公司设立独立的评估委员会,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对申请进行评估和筛选。
评估内容包括技术可行性、市场潜力、资源需求和风险评估等。
3.立项决策:评估委员会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建议,公司高层进行决策是否立项。
如果通过立项,需明确项目的目标、时间、预算和资源配置等。
4.项目实施和监控: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团队进行实施,同时建立项目监控机制,定期向高层汇报项目进展和风险情况。
5.项目评估和结算:项目完成后进行评估,包括目标达成情况、成本效益和市场表现等。
同时进行项目结算,评估项目的收益和成本是否符合预期。
四、准入管理的要求1.严格的技术评估:对新技术进行专业的评估,充分了解其技术可行性、竞争优势和应用前景等。
2.综合分析: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环境、公司资源和能力等,评估项目的商业模式和可行性。
3.风险管理:评估项目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组织风险等,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4.沟通与合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跨部门的协同机制,提高项目成功的几率。
5.透明公正:建立公开、透明的准入管理制度,确保评估和决策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五、准入管理的益处1.避免风险:通过准入管理制度,降低项目的风险,避免资源浪费和项目失败,保障公司的利益。
2.提高效率:通过科学的评估和筛选,确保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可行性和市场前景,提高项目成功的几率。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是指为保障患者安全,对于本院首次开展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或诊疗方法实施论证、审核、质控、评估全流程规范管理的制度。
一、组织管理医务科全面负责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具体负责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申报登记及临床应用情况的动态管理。
科室质控小组负责科室拟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初审及新技术和新项目开展的日常监督工作。
二、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管理(一)准入条件1.拟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应符合相应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相应诊疗科目。
3.拟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的主要人员为具有执业资格并在本院注册、能够胜任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专业人员。
4.有与开展该项新技术和新项目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其他辅助条件,并具有相应的资质证明。
5.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6.新技术和新项目承担科室及主要人员近3年相关业务无不良记录。
7.有拟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8.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和新项目、新项目,首先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的基础上,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交医务科组织审核和集体评估。
1.拟开展非限制类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科室填写“申报表”向医务科申请,由医务科组织审核和集体评估,经分管院长批准后开展。
2.拟开展限制类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由医务科委托科室质控小组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进行初步评估,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医务科,15个工作日内由医务科组织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评审。
评审通过后由医务科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审批通过后开展。
3.拟开展存在重大伦理风险的医疗技术,需要提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必要时可以咨询省级和国家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流程图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及申报流程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18年8月13日通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1号,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2.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非限制性及限制性管理:(一)非限制性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限制性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人员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需要限定条件的医疗技术,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一)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一>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官渡区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 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县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章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填写“申请表”向医务科申请,由医务科组织审核和集体评估,经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报分管院长批准后开展。
3.拟开展新技术属三类技术的,由医务科委托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依据相关技术规章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填写“申请表”向医务科申请,由医务科组织审核和集体评估,经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展。
四)新技术准入后管理1.新技术准入后,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临床应用监测,确保新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
2.新技术准入后,应定期进行评估,确保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3.新技术准入后,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临床应用水平和技术能力。
4.新技术准入后,应加强宣传,提高患者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5.新技术准入后,应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为下一步新技术的准入和应用提供参考。
医疗新技术是指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成果,这些项目在本院尚未开展过,也未使用过临床医疗新手段。
为了规范新技术的准入和临床应用管理,本院制定了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第一章医疗新技术准入及管理一、医疗新技术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组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新技术的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拟开展新技术的初审及新技术开展的日常监督工作。
医务科具体负责新技术的申报登记及新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的动态管理。
二、新技术准入管理一)医疗新技术准入管理按照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实行分类管理。
具体分为: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项目的涌现层出不穷。
因此,为了能够顺利、高效地引入和管理新技术和新项目,制定一套科学、严格的准入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进行探讨,以确保新技术和新项目的顺利引入和持续发展。
二、准入管理流程1.提交申请:新技术和新项目的负责人需提交正式申请,包括项目背景、目标、预期效果等。
申请材料要求详实、准确。
2.评估审批:申请材料的评估审批由专业团队组成,涉及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员。
评估结果包括技术可行性、市场潜力、投资回报等内容。
3.决策批准:评估结果提交给决策层进行审批,决策层会综合考虑评估结果以及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等因素进行决策。
4.确定资源:准入决策通过后,需要确定所需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
并将相关资源交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分配和管理。
5.实施监控: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实施需由专业团队进行监控和管理,定期进行实施进度和效果的评估。
6.项目评估:项目实施结束后,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技术、经济、市场等各个方面的评估,以验证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可行性和效果。
7.结果决策:根据项目评估结果,决策层进行最终的结果决策,包括是否继续推广、优化方案或放弃等。
三、准入管理的原则1.充分论证: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确保其具备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2.风险评估:在准入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3.分阶段实施:将新技术和新项目分阶段实施,以降低风险并获取快速反馈。
4.决策透明:准入决策应公开、透明,根据评估结果和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进行决策。
5.资源协同:准入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实现资源的协同分配和管理。
四、准入管理的措施1.建立专门的准入管理团队,负责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准入管理工作。
2.制定具体的准入管理细则,明确流程、责任人和要求等。
3.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培养,提升相关人员的准入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
2018年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pptx
学海无 涯
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提供加盖本 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 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四)拟开展的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 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进口药品须有 《进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 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项目,一律不准进入。
学海无 涯
XXX 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 二、新技术、新项目应用、监督与评估制度 三、新技术、新项目中止和重开制度 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保障患者安全措施与风险处置预案 附件 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流程 附件 2.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
0
学海无 涯
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
三、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程序 (一) 立项:申报申报新技术、新项目的负责人应是本院 临床、医技科室具有主治医师技术职称的人员或科主任,要首 先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 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包括 伦理、道德方面评定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 临床实践,同时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经科室 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 认真填写《XXXXXXXXXXXXXXXX 医 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请表》,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送医务 科。 (二)论证: 审核医务科对《XXXXXXXXXXXXXXXX 医院新技 术、新项目准入申请表》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报请医院医 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估, 经充分论证并同意准入后, 报请分 管院长审批。
3
பைடு நூலகம்
学海无 涯
注: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由医院主要专家组成,负 责新技术项目的理论和技术论证,并提供权威性的评价。包 括:提出医疗技术准入政策建议;提出限制使用技术项目的建 议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准人标准;负责探索和限制使用技术项 目技术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对重大技术准入项目实施效果 和社会影响评估,以及其他与技术准入有关的咨询工作。
医务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附4项表格】标准规范人民医院及中医医院二甲三甲等级评审用模板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卫生部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完整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
XXXXXXXXXXXXX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二、新技术、新项目应用、监督与评估制度三、新技术、新项目中止和重开制度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保障患者安全措施与风险处置预案附件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流程附件2.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开发和应用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医院增强综合实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我院临床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一、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 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 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级对开展的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1(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二)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新医疗技术分为以下三类:(一)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二)限制使用技术( 高难、高新技术) ,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
(三)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内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制度2一、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是指各医疗、医技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前须通过调研、论证及审批的制度。
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审批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及流程)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推动,新技术和新项目的涌现速度越来越快。
为了保证新技术和新项目的顺利推进,减少风险,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成功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准入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确保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准确评估和筛选,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
二、准入管理流程1. 申请阶段申请人提出新技术或新项目的申请,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关键技术、预期效果等信息,同时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资料。
2. 预评估阶段对申请项目进行初步评估和筛选,评估包括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资金投入、人力资源需求等方面。
如果评估结果达到一定标准,则进入下一阶段。
3. 评估阶段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技术评估、市场评估、风险评估、经济效益评估等。
评估结果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给予评价,优先选择评分高的项目。
4. 技术论证阶段对评估通过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验证项目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能力。
论证结果将作为项目进一步推进的重要依据。
5. 决策阶段由项目管理委员会对项目进行最终决策,包括是否批准项目立项和投入资源等。
6. 实施阶段项目从此正式启动,组建项目团队,实施项目计划,按照项目里程碑和目标进行推进。
三、准入管理制度1. 评估标准的制定制定新技术和新项目评估的标准和指标,包括技术指标、市场指标、风险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等,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专家评审组织建立专家评审委员会,组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专家进行项目评估和技术论证,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3. 评估报告和意见书评估结束后,组织编写评估报告和意见书,并提供给项目管理委员会做决策参考。
4. 决策制度和权限制定项目决策的程序和权限,明确决策需要的程序、参与人员及权限,确保决策的高效和合规。
5. 监督与追踪建立项目的监督与追踪制度,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项目按照规定的计划和目标进行推进。
6. 风险管理和应对建立风险管理和应对措施,及时预防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卫生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进一步规范我院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及其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护士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过去实施情况,特对我院《医疗技术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2006年试行]进行修订为《医疗技术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现公布实施。
1.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在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2.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类分级对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严格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根据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引进我院实施性质水平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
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业务。
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业务。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
XXXXXXXXXXXXX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二、新技术、新项目应用、监督与评估制度三、新技术、新项目中止和重开制度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保障患者安全措施与风险处置预案附件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流程附件2.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开发和应用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医院增强综合实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我院临床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一、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级对开展的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二)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新医疗技术分为以下三类:(一)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二)限制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
(三)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内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是指各医疗、医技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前须通过调研、论证及审批的制度。
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审批制度。
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的必备条件(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完整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
完整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证》或《医疗器械注册证》等相关证件。
四)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需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流程一)医疗、医技科室应向医务部提出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
二)医务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评审,形成评审报告。
三)医务部将评审报告提交医院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
四)医院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医务部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科室,并报医务部备案。
四、新技术、新项目应用、监督与评估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应用1.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能的医务人员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2.应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将其放入病历中。
3.应在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后及时记录和汇总相关数据。
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新技术、新项目监督与评估1.对新技术、新项目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监测和评估。
并对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
2.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进行定期评估,评估结果应及时通报科室负责人和医务部。
如评估结果不理想,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或中止使用。
五、新技术、新项目中止和重开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中止1.发现新技术、新项目存在安全隐患或严重不良反应时。
应立即中止使用,并向医务部报告。
2.经医院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决定中止使用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在中止使用后进行安全评估,评估结果应及时通报科室负责人和医务部。
二)新技术、新项目重开1.对中止使用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改进和完善,经医院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后方可重新开展使用。
2.对中止使用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重开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保障患者安全措施与风险处置预案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保障患者安全,确保医疗质量。
应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提示,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一、新技术应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执行。
二、实施者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新技术项目申报表》,提供开展该新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质量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科主任审阅并签字同意后报医务部。
三、医务部组织医院技术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提出意见。
若新技术牵涉伦理方面问题,须有伦理委员会审议。
第一类医疗技术报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第二、三类医疗技术按有关规定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批准后方可实施。
四、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必须同患者签署相应协议书,并应履行相应的告知义务。
五、新技术、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医务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组织会诊和学术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较大的技术问题,日常管理工作由科主任和技术负责人完成。
六、新技术、新项目完成一定例数后,科室负责及时总结,并向医务部提交总结报告,技术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决定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在临床全面开展。
七、科主任应作为科室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的直接责任人,并负责组织实施。
密切关注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积极妥善处理,做好记录。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为加强和规范我院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修订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一.定义新医疗技术业务是指我院未开展过的医疗业务,包括创新技术的临床研究;新诊疗技术、方法的的引进;新仪器设备在临床应用等(以下简称医疗新技术)。
凡我院开展的新技术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管理制度。
二.准入程序(一)立项1.医院各科室首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必须先向医务科提出书面立项申请(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临床使用申请书),申请内容包括:1)技术原理;2)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准入情况;3)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及其与现有同类技术的比较;4)开展该项技术的必要性;5)新技术应用方案(包括技术的操作规范、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6)学科、人员及设施、设备条件;7)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的方法与指标.2.向伦理委员会提交伦理审核申请:1)伦理审核申请书(包括申请人姓名、职称、职务、科室和申请技术全称);2)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临床使用申请书;3)知情同意书样张.(二)论证1.医务科组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新技术进行医疗安全论证1)主任委员选择两位委员为主审委员,在审查会议开始前至少三天,应提交给主审委员需要审查的申请文件,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评阅。
并提前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充分分析将要审查的新技术内容,对可能存在争议的、特殊的申请,可在审查会议前决定是否需要特别邀请外部相关专家和其他人员到会.2)召开评审会议时,由主任委员主持会议。
每次会议参会人数不应少于总人数的2/3,参与该项目的委员应当回避.必要时,可邀请非委员专家出席会议,但非委员专家不得超过总参会人数的1/3。
参与该项目的专家也应回避,不在邀请之列。
3)申请者以口头方式简述临床前研究概况、临床实施方案、保障患者安全措施和风险处置预案,并回答评委提问.4)两位主审委员报告其审查意见后,其他委员参与讨论.5)会议进入讨论和投票程序时,申请者应离场.同意票超过到会人数的2/3方为审核同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XXXX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二、新技术、新项目应用、监督与评估制度三、新技术、新项目中止和重开制度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保障患者安全措施与风险处置预案附件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流程附件2.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开发和应用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医院增强综合实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我院临床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一、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 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 ) 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级对开展的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二)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新医疗技术分为以下三类:(一)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二)限制使用技术( 高难、高新技术) ,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
(三)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内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是指各医疗、医技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前须通过调研、论证及审批的制度。
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审批制度。
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的必备条件(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四)拟开展的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项目,一律不准进入。
三、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程序(一)立项:申报申报新技术、新项目的负责人应是本院临床、医技科室具有主治医师技术职称的人员或科主任,要首先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包括伦理、道德方面评定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临床实践,同时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认真填写《XXXXXXXXXXXXX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请表》,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送医务科。
(二)论证:审核医务科对《XXXXXXXXXXXXX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请表》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报请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估,经充分论证并同意准入后,报请分管院长审批。
注: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由医院主要专家组成,负责新技术项目的理论和技术论证,并提供权威性的评价。
包括:提出医疗技术准入政策建议;提出限制使用技术项目的建议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准人标准;负责探索和限制使用技术项目技术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对重大技术准入项目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评估,以及其他与技术准入有关的咨询工作。
(三)审批1 、科室新开展一般诊疗技术项目只需填写申请表向医务科申请,在本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范围内的,由医务科组织审核和集体评估,分管院长审批;新项目为本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范围外的,分管院长审批后,由医务科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审核。
需要新增加收费项目的由财务科负责向物价部门申报收费标准,批准后方可实施;医保报销与否,由医保科上报至上级医保部门审批。
2、申请开展探索使用、限制度使用技术必须提交以下有关材料:( 1)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包括床位数、科室设置、技术人员、设备和技术条件等) 以及医疗机构合法性证明材料复印件;( 2)拟开展新技术项目相关的技术条件、设备条件、项目负责医师资质证明以及技术人员情况;( 3)拟开展新技术项目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4)拟开展探索使用技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5)卫生行政部门或省医学会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3、探索使用技术、限制度使用技术项目评估和申报( 1)受理申报后由医务科进行形式审查;( 2)首先由医务科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进行初步技术评估;( 3)各科室申报材料完善后15 个工作日内由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并出具技术评估报告;( 4)由医务科向省卫生厅申报,由卫生厅和省医学会组织审核,医务科负责联络和执业登记。
二、新技术、新项目应用、监督与评估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经审批后必须按计划实施,凡增加或撤销项目需经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报院长批准后方可进行。
(二)医院医务科负责实施全院医疗技术准入的日常监督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包括对已申报和开展的医疗新技术进行跟踪,了解其进展、协助培训相关人员、邀请院外专家指导,解决进展中的问题和困难等。
医务科与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对全院开展的新项目例行检查1 次,对项目实施情况予以评估。
项目负责人每半年向医务科书面报告新项目的实施情况:接受该项目的患者数量、临床疗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的不良后果及处理措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三)对不能按期完成的新项目,项目申报人须向医务科详细说明原因。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对项目申报人提出质疑批评或处罚意见。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实施后,应将有关技术资料妥善保存好;新项目验收后,应将技术总结、论文复印件交医务科存档备案。
要制定技术规范,以及相对应的新技术应急预案,有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
认真执行技术风险预警实施方案,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降低技术风险,防止技术损害和医疗事故发生。
(五)在实施新技术、新项目前必须征得病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的同意并书面签名备案。
(六)医疗新技术评价及申报医疗新技术成果奖:1、医务科每年底对已经开展并取得成果的医疗新技术,组织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专家采用高效、公正的程序进行评审,对其中非常有价值的项目授予奖励并向上级部门推介。
2、医务科每年底对以往已开展或已评奖的医疗新技术,组织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专家进行回顾性总结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评估,对已失去实用价值或停止的医疗技术作出相应结论。
(七)违反本法规定,未经准人管理批准而擅自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八)违反本法规的医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九)本制度如出现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相关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相冲突的情况,按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相关医疗技术准人制度执行。
(十)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另有规定的医疗技术准人项目或实验医疗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医疗新技术建档制度一、医疗新技术范围本办法所指的医疗新技术是指本院医疗、医技、护理、药学等专业从未开展过的技术项目,包括下列内容:(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三)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六)组织、器官移植技术项目;(七)其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项目。
二、医疗新技术档案归档内容(一)医疗新技术临床试用准入申请书,包括:1 、新技术项目名称;2 、申请单位,技术负责人(技术职称、专业年限),申请时间;3 、技术项目来源(首创、推广、引进、协作、承担科研任务、上级指令等);4 、技术项目适用对象和范围;5 、技术原理:(包括理论依据、技术方法、所采用的设备器材,以及设备器材准入情况);6 、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在国内外应用的时间、范围、例数及获得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准入情况;7 、新技术在本院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患者需求,社会价值,医学价值,本院总体业务量与此项技术相关医疗需求状况,开展前景等);8 、新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卫生经济学“投入/产出”测算,及其与现有同类技术的比较(需有相关的指标说明,并提供国内外应用实践的数据支撑);9 、人员及设施、设备条件(包括开展该项技术的相关设施、设备情况、学科和人员资质条件及与应用该项技术有关人员的学习、培训情况等);10 、新技术应用方案(包括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操作规范、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11 、需要医院或其他科室支持配合的事项;12 、科室承诺事项(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医德规范,以及达到数量、质量、安全、科研、卫生经济、资料积累、规范管理等指标)。
(二)外来新技术项目有关资料(原著、协议、合同等)(三)器械、药品、试剂说明书;(四)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讨论记录(五)临床应用资料,包括:1 、病例登记表(新技术转为常规技术之前);2 、新技术应用效果阶段性统计分析(例数、疗效、安全、费用、效益、副作用分析对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情况等);3 、新技术不良反应登记、报告、处理记录;4 、新技术阶段性评估记录(包括终止、重新开展记录);(六)新技术改进记录;(七)开展新技术后研究成果、论文;(八)新技术转入常规技术的有关资料包括科室总结、医务科意见、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记录、院长意见。
三、资料质量要求所有归档资料都必须真实、及时、完整。
四、资料归档程序(一)申请书、专家组论证资料新技术通过立项批准开展后,即由医务科存档;(二)开展新技术经常需要参考的资料由科室保管使用,最终交由医务科归入医院档案室;(三)临床应用资料在实际运行中同步产生,由所在技术科室积累并负责临时保管,其中定期分析总结资料每季度产生一次,按时交医务科审查,做出相应处理后归档;(四)新技术转为常规技术时,所有有关资料由医务科收集齐全移交医院档案室。
五、档案资料管理要求(一)档案资料在技术科室使用和留存期间,必须明确有人兼职负责保管,要建立资料目录,防止丢失,不得擅自撤换、涂改。
医务科、档案室应当定期检查指导;(二)新技术运行中,科室、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要合理利用档案资料,充分运用档案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发扬成绩,弥补缺陷,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