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岭院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

岭院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

案例:价格歧视及其难题在学校,学生可以花费5元钱看的最新电影,但在校外的电影院看同样的电影却要花40-90元。

许多大商场为了促销,常常打出买100送50元现金(或购物券)或买200送100元现金(或购物券)的广告。

在广州很容易以750元左右的价格买到从广州到济南的经济仓飞机票,但是在济南只能买到1420元的从济南到广州的经济仓飞机票,乘的是同一航空公司的飞机,甚至是同一架飞机,同样的机组,时间里程也一样,价格虽然相差如此悬殊。

总之,这些同样商品向不同人群索取不同价格的作法叫做价格歧视。

它暗示着垄断势力的存在,所以在经济上是无效率的,并常常是非法的。

然而社会上价格歧视不仅普遍,而且还是社会隐蔽地、非预期地再分配消费品的重要方法,多数情况下,是由富人到穷人来分配。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分析:价格歧视是对同样商品向不同群体索取不同价格的作法。

在现代社会中,单一定价市场占统治地位,但稍微考虑一下,我们就会确信多重定价市场也是非常重要的。

价格歧视可用来增加公司的利润。

不管怎样,它对具有垄断力的单—定价公司的产量与福利的影响是明显的。

另外,多数影响趋于使消费品在各收入阶层中的分配更均等。

让我们看看这是怎样发生的。

在一个单一价格市场中,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即他的预期价格通常不同于他不得不支付的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和预期价格的差距产生了消费者剩余,对于卖者来说它是潜在的利润来源。

在一个单一价格市场中有大量消费者剩余,因为市场中全部商品的价格来源于消费者对消费的最后一单位商品的价值判断,因此在较早消费的价值较大的商品中产生消费者剩余。

这反映出对于任何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遵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此随着价格的下降,越早消费的商品价值越大,越晚消费的商品价值越小。

卖者成功地构建价格歧视策略以诱使消费者显示他们的预期价位,从而卖者增加了利润。

因为价格歧视暗示着和垄断势力联系在一起的产量限制,所以它的存在意味着产出小于理想产出,并存在无效率。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或市场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或者市场条件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以获取最大化利润的行为。

以下是两个价格歧视案例的分析。

案例一:航空公司的定价策略航空公司常常采用价格歧视来制定不同的机票价格。

他们通常将市场分为商务旅客和休闲旅客两个不同的群体,并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制定价格。

商务旅客通常需要弹性出行时间、灵活的退改签政策和高质量的服务,所以航空公司会制定较高的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而休闲旅客通常更关注价格,所以航空公司会提供更多的低价机票以吸引他们。

分析:这种价格歧视实践是合理的。

商务旅客相对支付能力更强,航空公司愿意获得更高的利润。

而休闲旅客对价格更为敏感,价格较低会更有吸引力。

航空公司有效地利用了市场细分和不同旅客需求的差异来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提高了销售额和利润。

案例二:电子产品的动态定价电子产品制造商通常会根据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价格。

一款新上市的产品首先会以较高的价格销售给那些追求新潮和时尚的消费者,利用他们对最新产品的热情来获取高额利润。

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会逐渐下调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

当产品进入衰退期时,制造商通常会加大促销力度,降低价格以清理库存。

分析:这种价格歧视在其中一种程度上是合理的。

新产品通常具有更高的研发和制造成本,而初期只有一小部分消费者对其有强烈需求,这些消费者愿意为新奇和独特性支付更高的价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商可以利用规模经济以及市场需求稳定下来的情况来降低价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这种动态定价策略使制造商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最大化利润。

总结:价格歧视作为一种合理的定价策略,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价格。

然而,在执行价格歧视时,应注意保护消费者权益,避免过度歧视和滥用垄断地位导致不公平竞争。

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建立相应的法规和监管措施,促进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

价格歧视的法律后果(3篇)

价格歧视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价格歧视,是指同一商品或服务在不同消费者或市场条件下,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

在我国,价格歧视现象较为普遍,涉及商品、服务、地域等多个领域。

然而,价格歧视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扰乱了市场秩序。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价格歧视的法律后果,以期为我国反价格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二、价格歧视的法律概念及分类1. 法律概念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地区、时间等因素,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使得同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存在差异。

价格歧视分为横向价格歧视和纵向价格歧视。

(1)横向价格歧视:指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条件下,针对不同消费者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

(2)纵向价格歧视:指同一商品或服务在不同时间、不同市场条件下,针对不同消费者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

2. 分类(1)合理价格歧视:指企业在保证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根据消费者需求、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合理调整价格。

(2)不合理价格歧视:指企业在违背公平竞争原则、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下,采取的价格歧视行为。

三、价格歧视的法律后果1. 消费者权益受损(1)消费者选择权受限:价格歧视使得消费者无法享受到公平的市场竞争,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2)消费者权益受损:价格歧视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能付出更高的价格,从而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2. 市场秩序混乱(1)破坏公平竞争:价格歧视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公平地位,扰乱了市场秩序。

(2)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价格歧视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扭曲,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反垄断法律后果(1)反垄断调查:价格歧视可能涉嫌垄断行为,相关部门将对涉嫌企业进行调查。

(2)反垄断处罚:若企业被认定为垄断行为,将面临罚款、责令改正等处罚。

4.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后果(1)不正当竞争调查:价格歧视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部门将对涉嫌企业进行调查。

(2)不正当竞争处罚:若企业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将面临罚款、责令改正等处罚。

经济学案例分析 (1)

经济学案例分析 (1)

经济学案例分析价格管制的例子1、一套房子的房东把房子出租,在市场自由运作之下,能收到的月租是1000元,然而政府为了让穷人也能租得起房子,强行规定房租只能是800元。

如果你是房东,你将如何应对?答:“钥匙金”、“鞋金”、“签约费”、服务减少,不搞卫生;少提供家具最低价格分析2、案例:最低工资法造成失业问题是否出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观点:最低工资标准会引发失业副效应赞同:市场价格(工人工资),应由市场的供(劳动力) 求(企业)关系调节,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属于政府人为干预市场(劳动力价格)的行为,短期内也许有利于市场的平衡,长期却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工人工资,企业的用工成本就增加,企业的盈利少了,用于再发展的钱也就少了,不理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所以工人的就业也就收到了影响.例如:新劳动法出台,更多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执行,加上近些年,不断的提高工人工资标准,广东的许多企业纷纷关闭,转向东南亚等消费工资低的国家.反对:1.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市场机制导向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充分形成。

政府的干预更能宏观的调控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2.在理论上,一般只有当最低工资标准过高,违背了经济规律时,才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但从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这一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并不高。

3.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自从经济学家提出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如果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使失业人数增加的理论后,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纷纷展开了实证分析。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得到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会增加失业率的明显证据。

反倒是,有研究表明,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不会降低就业,却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进而改善收入的不平等状况,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

最低工资增长在有可能减少就业的同时,也会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价格歧视例子

价格歧视例子

价格歧视例子【篇一:价格歧视例子】一级价格歧视是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能按他所接受的最高价格出售,赚取最大垄断利润,如果要找例子的话,想想可以讨价还价的大市场,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竞价的二级价格歧视是数量歧视,购买数量超过一定水平则获得较低价格。

比如买二送一就相当于降价,多买多送什么的三级价格歧视是对不同市场采取的歧视。

比如公园门票,成人票和儿童票、老人票、学生票价格不同【篇二:价格歧视例子】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一级价格歧视』的真实案例? - 知乎提问登录加入知乎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一级价格歧视』的真实案例?显示全部关注者19被浏览7412添加评论分享邀请回答关注问题写回答7 个回答默认排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5 人赞同了该回答默默地发现题主把问题改了,幽怨地看着题主。

d(╯﹏╰)b那就再补充一个一级价格歧视的例子吧,以下对话发生在答主陪同学小张买手机,他和某店员之间的对话:店员:帅哥看什么手机啊,三星、苹果、小米的都有,不买也过来比个价啊小张:额。

有没有htc的g12啊?店员:全新htc g12,国行、港版、欧版的都有小张:港版要多少钱啊?店员:淘宝上都卖3000多,你想要多少钱买啊?小张:2500成不(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店员:小伙子太会砍价了,一看就是懂行的人,实话告诉你,这个手机我们进价都是2千400多,你说2400我一定不卖,今天就当交了你这个朋友,兄弟我就吃点亏便宜点算你了,记得以后多介绍几个同学过来。

说到这里,就应该很清楚了,手机就是国产的山寨机,价格只有几百元,无论我的那位朋友开价多少,他都会卖的,只是会做得真一点而已。

手机价格只取决于小张舍得花多少钱去买而已。

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某世界五百强资本中心投资经理,pe,vc,并购,有好项目的创业者和公司可以私信我3 人赞同了该回答税收和拍卖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1 个回答被折叠()【篇三:价格歧视例子】价格歧视的例子范文一:〔例题〕假设企业分别在a、b两个不同市场销售同一种产品(单位为件),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为::pa=60-0.5qa:pb=110-3qb企业的成本函数为:c=1000+9q+0.1q2。

经济学案例分析 (1)

经济学案例分析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经济学案例分析价格管制的例子1、一套房子的房东把房子出租,在市场自由运作之下,能收到的月租是1000元,然而政府为了让穷人也能租得起房子,强行规定房租只能是800元。

如果你是房东,你将如何应对答:“钥匙金”、“鞋金”、“签约费”、服务减少,不搞卫生;少提供家具最低价格分析2、案例:最低工资法造成失业问题是否出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观点:最低工资标准会引发失业副效应赞同:市场价格(工人工资),应由市场的供(劳动力) 求(企业)关系调节,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属于政府人为干预市场(劳动力价格)的行为,短期内也许有利于市场的平衡 ,长期却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工人工资,企业的用工成本就增加,企业的盈利少了,用于再发展的钱也就少了,不理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所以工人的就业也就收到了影响.例如:新劳动法出台,更多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执行,加上近些年,不断的提高工人工资标准 ,广东的许多企业纷纷关闭,转向东南亚等消费工资低的国家.反对:1.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市场机制导向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充分形成。

政府的干预更能宏观的调控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2.在理论上,一般只有当最低工资标准过高,违背了经济规律时,才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但从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这一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并不高。

3.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自从经济学家提出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如果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使失业人数增加的理论后,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纷纷展开了实证分析。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得到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会增加失业率的明显证据。

反倒是,有研究表明,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不会降低就业,却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进而改善收入的不平等状况,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

最低工资增长在有可能减少就业的同时,也会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消费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1)

消费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1)

消费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

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者实施消费行为的众多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

不是所有的消费心理都能转化为消费行为的;也不是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由消费心理引发的。

产生什么欲望,是个人问题,可以用消费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如为什么或怎样产生对异性的需求;满足欲望的6W(何时、何地、何手段等)2H(何代价等)如何选择,则是消费行为学问题,要用以文化人类学为基础的“消费行为学”来研究。

如,是通过抢婚、还是上帝安排、还是父母之命、还是自由恋爱来满足对异性的需求;“消费行为学”认为,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因素有: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社会因素(相关群体、家庭、角色与地位);个人因素(年龄、生命周期段、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个性、自我概念);心理因素(动机、认知、学习、信念、态度)。

消费心理仅仅是影响消费者实施消费行为的一部分因素,而不是全部。

二者的分别,不是可有可无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营销史上的多数企业的胜败得失,促销活动方案或策划者本人的优劣判断,往往都是以二者的区别为起点的。

端正促销目的:消费行为VS 消费心理。

应该是定价策略吧。

以下是我在网上找的比自己说的好就引用了还有案例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中不同变化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制定出适合市场变化的商品价格,进而实现定价目标的企业营销战术。

(一)新产品定价策略新产品的定价是营销策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它关系到新产品能否顺利地进入市场,能否站稳脚跟,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外关于新产品的定价策略,主要有三种,即取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和满意定价策略。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价格歧视是指同一种商品或服务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这种差异化定价可能基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因素。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歧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其合理性和公平性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案例,探讨价格歧视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价格歧视案例,航空公司的票价差异化定价。

在航空业中,同一班飞机的不同座位可能会有不同的价格,而且同一张机票在不同时间购买的价格也可能不同。

这种差异化定价主要是基于需求弹性的考量,即对于不同类型的乘客,他们对于票价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比如,商务旅客可能会更愿意花更高的价格来购买机票,而休闲旅客则更注重价格的优惠。

因此,航空公司通过差异化定价来最大化利润,但也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和抗议。

其次,电商平台的动态定价也是一个典型的价格歧视案例。

许多电商平台会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购买记录、地理位置等信息来调整商品的价格。

这种个性化定价往往让消费者感到不公平,因为同一件商品可能对不同的用户展示不同的价格。

而且,一些电商平台还会通过倒计时促销、限时优惠等手段来制造紧迫感,让消费者更容易做出购买决策。

这种定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销售额,但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引发了舆论的质疑。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涉及医疗服务的价格歧视案例。

在一些国家,私立医院对于同样的治疗项目会对不同的患者收取不同的费用,这种差异化定价主要是基于患者的收入水平和保险情况。

这种做法引发了公众对于医疗资源公平分配的关注,一些患者因为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无法获得及时的治疗,这对于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构成了威胁。

综上所述,价格歧视在市场经济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其合理性和公平性一直备受争议。

对于企业来说,差异化定价可以最大化利润,但也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引发公众的不满和抗议。

因此,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需要权衡利益,遵循市场规则,同时也要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责任。

三级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三级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三级价格歧视案例分析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价格歧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接着阐明联想TinkPad价格策略的实行的原因如目标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竞争程度不同等,并进一步分析这种价格策略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对于厂商来说会提高其利润水平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其品牌的塑造;对于消费者来说则容易对品牌产生逆反心理。

最后,本文针对此案例提出经验教训,指出厂商应根据产品和市场的特点实行合适的价格歧视策略,尽量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价格歧视联想TP三级价格歧视一价格歧视的基本理论依据(一)价格歧视的原理解析1 价格歧视对于价格歧视,有学者认为:价格歧视是一种不正当地以差别价格在不同地区对不同买主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供应行为。

也有学者提出价格歧视就是价格方面的差别待遇。

价格歧视究其本质,就在于两种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其边际成本的比例不同。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出售时,不管是以相同或不同的价格出售,若实际销售价格与对应边际成本不一致,就可视为价格歧视。

根据歧视程度的大小,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将价格歧视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其中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在销售同一种商品时,把消费者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分别收取不同的价格,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构成不同的市场。

三级价格歧视要求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提高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降低价格,即对价格变化反应不敏感的消费群体制定较高的价格,而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的消费群体制定较低的价格,以此获取更大的利润。

2 实行价格歧视的目的实行价格歧视的主要目的是侵占消费者剩余并将它转化为经营者利润(又称生产者剩余)。

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保留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某一种商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保留价格由于商品效用评价不同而大不相同。

对于经营者来说,要同时获得保留价格较高和较低顾客的消费者剩余就必须对前者制定较高价格,而对后者制定较低价格,这就是价格歧视的基本原理。

一级价格歧视的案例

一级价格歧视的案例

一级价格歧视的案例篇一:价格歧视案例分析价格歧视案例分析组员:王文君 202108061124吕静雯 202108061125李萍 202108061126张楠楠 202108061127王俊 202108061128价格歧视案例分析王文君、吕静雯、李萍、张楠楠、王俊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人管11-4班【摘要】: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势力是普遍存在的,许多行业只有少数几个生产商,从而各生产商产生一些垄断势力。

如何更有效的利用他们的市场势力,取决于定价、选择要素投入量一级决定量,以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因此,价格歧视在市场中定价中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本小组本课题展开研究,调查了我们熟悉的实施价格歧视的企业案例,用我们所学的关于价格歧视的理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市场经济。

【引言】: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可以是按人进行价格歧视,一个购买者一个价;也可以是按“购买量”歧视,一个购买量一个价。

这里“购买量”的含义比较广,可以是每一单位一个价;也,他还是知道共有几个类型的需求/购买者,只不过他不知道谁属于哪个类型。

【正文】:价格歧视在广义上有三种形式,有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我们小组分别中队每一种价格歧视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一、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由于企业通常不可能知道每一个骨科的保留价格,所以在实践中不可能实行完全一致的一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并且这些价格是因人而异的,这是一种极端情况,现实中很少发生。

一级价格歧视6P3PQQ(1)实行价格歧视是厂商为了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要使价格歧视得以实行,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当市场不存在竞争,信息不畅通,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被分割时,垄断者就可以实行价格歧视。

电子商务中的价格歧视分析

电子商务中的价格歧视分析
中国西 部科技 2 1 年0 R ( 旬 )第1 卷第1 期 总 第2 5 0 4 1 下 0 2 4 期
电子商务 中的价格歧视分析
朱春 燕
( 福建省 泉州市 农业 学校 ,福建 泉州 3 2 0 ) 6 0 0 摘 要:价格 歧视 是 企业的理性 行为 ,本文通过对 电子商 务中的价 格歧视现 象进行 分析 ,分析 了电子 商务 中价格歧视 实
二 ,产 品或 服务是同质的 ;其三 , 收取 不同价格的对象是 同 .

消费者 或者不同消费者 。从 以上 分析 ,本文认为价格歧视
就 是对购 买同一商品 的不 同购 买者 收取 不同价格或者对 同一 购 买者 的不 同购买量收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英 国 经 济 学 家 庇 古 依 据 定价 方 法 的 不 同 ,把 价 格 歧 视 分 为三种 类型 :~级价格歧视 是完全 的价因素 以及 其实施 的正 负面影响 ,最后 阐述 了怎样 减少和规避 电子商 务中价 格歧视 实施的弊端 ,以达到经 营者和 消 费者 的 共 赢 。 关键词 : 电子商 务;价 格歧视 ;福利 ;亚 马逊
D : 1 . 9 9 Ji n1 7 -6 9 .01 .2 0 6 OI 3 6 / .s. 6 1 3 62 1 . 3 0 s 1
并 需 支 付 每 月 十 元 的 资 费 。 根 据 用 户 需 要 的 不 同 , 所 有
Q 用户将 自动归为两类 ,这样腾讯 公司的价格 歧视 战略就 Q 成功地 实施 了。
腾 讯 公 司 向用 户 提 供 各 类 个 性 化 增值 服 务 和 虚 拟物 品 消 费 服 务 ,并 根 据 对 用 户 需 求 及 时和 准确 的 把 握 又 将 这 些 服 务 的提 供 差 异 化 , 使 用 户 自动 分 类 ,从 而成 功地 实行 价 格 歧 视 。腾 讯 公 司 的 这 种 价 格 歧 视 战 略 是 非 常 成 功 的 , 相 对 统 一 定 价 战 略 来 说 ,它 既 确 保 了用 户 不 会 流 失 又 成 功 地 获 得 了尽 可 能 多 的剩 余 价 值 。

岭院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1

岭院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1

价格歧视的案例分析价格歧视是指同一物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或同一消费者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收取不同价格。

而三级价格歧视则是指把消费者按某一标准分为不同的人群,而对不同的群体收取不同价格的一种定价策略。

比如美国的民航业的机票价格的不相同,就是一个运用价格歧视原理的例子。

它的机票按收入高低的不同把消费者往返美国时间的不同而售出的机票的价格不同,这与“巴黎地铁”方案的经营道理是一样的。

A对双休日返美的顾客实行高价格,因为这类顾客一般都是因公出差的顾客或者是为了周末赶回来和家人团聚的收入较高的顾客。

因此可对这时段的顾客征收一个高价格。

B而对周一至周五返回的顾客则实行一个低价格,因为这部分顾客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最佳时段,因此会在非休息时间的机票价格相对更低些,因为此时的顾客收入相对更低。

类似地,我们可以根据此原理将三级价格歧视的原理运用于其它事物上。

比如一些旅游景点如庐山,井冈山等地,则会在“五一”“十一”黄金周的价格会更高一些,因为可把消费者区分为“假期消费者”和“非假期消费者”,考虑到此时消费者的人数很多,消费者的假期较多,因此此时可提高价格,是个缺乏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会使厂商收益增加,这其实都是价格歧视例子的运用。

我们可以引申出按不同时间段给同一消费者出售产品,其价格是不一样的,如鲜鱼,新款的衣服,时新的电器产品等都可以运用三级价格歧视。

因为这时候出来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理,可以制定出一个更高的价格,使厂商收益增加,而时新的产品则可以制定出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以满足一般收入人群的需求,因为由于此时的竞争的厂商较多,盗版产品的出现,并且时令已过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追求喜庆的心理,属富有弹性的商品。

再如下面这个例子语音通话比宽带价格高,从占用带宽角度来看,语音通话比宽带高,属于三级价格歧视。

因为宽带一向都是512K、1M、2M,可以包月,甚至更便宜。

但是电话话音是窄带信号,充其量不过是64K,比那个差一两个数量级,所以,如果从占用带角度说电话的语通话显得费用就非常低。

价格歧视案例范文

价格歧视案例范文

价格歧视案例范文价格歧视是指在市场上对不同消费者或不同市场定价的一种行为,通常会基于消费者或市场的特定属性进行差异化定价。

价格歧视在市场经济中非常常见,并且可以从各个行业和不同的案例中找到。

以下将通过案例分析来介绍价格歧视的特点和应用。

案例一:航空公司差异化定价航空业是典型的差异化定价行业,航空公司通常根据不同的节假日、季节、出发时间等因素来设置不同的票价。

例如,飞往旅游热点城市的机票价格会在假期等旅游旺季上涨,而非旅游热点城市的机票价格则较为稳定。

这种差异化定价的目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来最大化航空公司的收益。

案例二:电子产品差异化定价电子产品是另一个广泛应用差异化定价的行业。

许多电子产品制造商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细分和消费者类型来定价。

例如,一款高端智能手机的价格通常比同一品牌的低端机型要高,因为高端机型通常具有更多的先进功能和性能。

此外,电子产品制造商还经常通过促销折扣来吸引不同消费者群体。

案例三:学生折扣许多商家针对学生推出优惠活动,以吸引年轻的消费群体。

这种价格歧视的方式是针对学生的特定属性而设定的,如年龄、教育状况等。

例如,学生可以享受电影票、餐厅饮食、交通票价等方面的折扣。

这种差异化定价的目的是通过吸引学生的消费来增加收入。

案例四:保险定价保险业也是一种常见的价格歧视行业。

保险公司通常会根据个人的特定属性和潜在风险来制定保险费率。

例如,在车辆保险中,驾驶员的年龄、驾龄和交通违章记录等因素会影响保险费率的设定。

这是因为不同的驾驶员有不同的潜在风险,保险公司根据这些风险因素来定价,以确保收益最大化。

案例五:酒店差异化定价酒店业也常常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

酒店根据旅游旺季和淡季、入住时间和预订提前程度等因素来设置不同的房价。

例如,在旅游旺季,酒店房间价格通常会上涨,而在淡季则会降低。

这样的差异化定价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并提高酒店的收益。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价格歧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市场定价策略,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供应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最大化企业的利润。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市场上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或用户,因其个体差异而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的行为。

价格歧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价格歧视的案例,探讨价格歧视的原因、效果以及其对消费者和市场的影响。

第一个案例是航空公司的价格歧视。

航空公司常常根据时间、购票时段、舱位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机票价格。

例如,经济舱和商务舱的价格差异显而易见,商务舱的价格通常较高。

这种价格歧视的原因是航空公司希望最大化利润,商务舱的服务和舒适度更高,因此他们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种价格歧视对航空公司有利,因为它们可以吸引到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并且从高端消费者那里获得更多的利润。

然而,这也引发了负面影响,因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消费者可能无法负担高昂的商务舱价格,从而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同样的舒适和服务。

第二个案例是学生优惠。

许多商场和电影院提供学生折扣,以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这种价格歧视的背后原因是商家希望吸引学生消费,因为他们通常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消费需求。

此外,学生对价格敏感,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他们更可能购买价格较低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这种价格歧视可能会引发其他消费者的不满,因为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待遇。

此外,学生折扣也可能导致其他消费者控制不住的购买冲动,以谋取所谓的优惠,从而可能导致滥用和资源浪费。

第三个案例是电子产品的价格歧视。

大型电商平台经常根据用户的消费记录和个人数据来定制不同的价格。

这些平台会使用个人化的推荐和促销方式来引导消费者购买特定产品,这样他们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来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例如,当消费者经常购买其中一种类型的产品时,平台可能会推送相似产品的促销信息,利用他们对产品的偏好来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这种价格歧视从其中一种程度上来说是公平的,因为它是根据个人需求和参与度来制定不同价格的。

然而,这种个性化的价格歧视也引发了消费者隐私和数据滥用的担忧,因为企业可能会利用个人数据来推销价格昂贵的产品或服务,并且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给第三方。

三度价格歧视理论及福利效应分析

三度价格歧视理论及福利效应分析

4、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意识,使广大消费者能够更加理性地参与市场活动,并对价格歧视等不正当行为 进行积极抵制。
5、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应加强反垄断法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 国价格歧视行为,促进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与可持续发展。
感谢观看
因此,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来看,价格歧视行为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损害 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四、建议与展望
为了有效遏制价格歧视行为,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与展望:
1、完善监管政策。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力度,通过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明确界定价格歧视行为的内涵和外延,并加大对违法 行为的处罚力度。
在电力行业的三度价格歧视中,高需求用户往往需要承担更高的用电费用, 从而为电力公司提供更多的利润。然而,由于高需求用户通常具有更高的用电需 求和用电量,因此通过三度价格歧视制定的不同电价策略并不会对他们的用电行 为产生过大的影响。相反,对于低需求用户而言,他们往往可以通过更低的电价 策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
一、价格歧视行为的定义与原因
价格歧视行为是指在同一商品或服务中,对不同的消费者或用户采取不同的 价格策略,从而获取更多利润的行为。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主要原 因包括市场结构、信息不对称和规模经济等。
市场结构是影响价格歧视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市场垄断的情况下,企业具有 较高的市场势力,可以采取价格歧视行为来获取更多的利润。此外,信息不对称 也会促使价格歧视行为的发生。由于不同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了解程度不同, 企业可以通过价格歧视将消费者进行分类,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此外,规模经 济也是影响价格歧视行为的重要因素。
2、引导市场竞争。政府部门应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等方 式来获取竞争优势,而非采取价格歧视等不正当手段。同时,加强对相关行业的 监管力度,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或市场条件,对同一种商品或服务采取不同的价格政策。

价格歧视在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个体歧视、市场歧视和时间歧视等。

价格歧视的出现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对价格歧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格歧视的案例分析。

1. 高铁票价差异。

以中国高铁为例,高铁车票的价格往往存在不同的折扣政策。

比如,学生、军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优惠,而普通成年人则需要按照全价购票。

这种价格歧视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因为不同群体的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存在差异,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

2. 软件定价差异。

在软件行业,很多软件公司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推出不同的价格政策。

比如,对于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软件公司往往会制定不同的定价标准,企业用户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种价格歧视是基于企业用户通常拥有更高的购买力和更强的需求,因此愿意为软件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

3. 航空公司票价差异。

航空公司也常常采取价格歧视的策略,比如在同一航班上,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的票价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种价格歧视是基于不同舱位所提供的服务和舒适度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乘客群体,航空公司可以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

二、价格歧视的经济效应。

价格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通过差异化的价格政策,可以更好地调动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价格歧视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激发市场竞争,推动产业升级。

然而,价格歧视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

首先,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加剧社会贫富差距。

其次,价格歧视可能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抵制,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最后,价格歧视也可能扭曲市场竞争,阻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三、对价格歧视的规制与监管。

针对价格歧视现象,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规制。

价格监管法律制度案例(3篇)

价格监管法律制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违法行为也层出不穷。

为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某城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价格监管法律法规,并成立了专门的价格监管部门。

本文将以该城市某一起价格违法案件为例,分析其价格监管法律制度。

二、案例简介2019年,某城市一家知名家居建材市场因涉嫌价格欺诈,被消费者投诉至当地价格监管部门。

经调查,该家居建材市场在销售过程中,存在以下价格违法行为:1. 未按规定明码标价,部分商品未标注价格;2. 对部分商品采取虚假优惠、折扣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3. 对部分商品采取捆绑销售,强制消费者购买不必要的产品;4. 存在价格歧视,对消费者采取不同价格。

三、价格监管法律制度分析1. 法律依据我国《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三)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四)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五)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2. 价格监管措施针对本案,当地价格监管部门采取了以下监管措施:(1)责令改正。

要求该家居建材市场立即停止价格违法行为,并按照规定明码标价。

(2)罚款。

根据《价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家居建材市场进行罚款,金额为涉案金额的1-5倍。

(3)公开曝光。

将本案处理结果在政府网站、媒体等渠道公开曝光,以警示其他经营者。

(4)加强日常监管。

加强对该家居建材市场的日常监管,防止其再次发生价格违法行为。

3. 案例启示本案反映出我国价格监管法律制度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以下启示:(1)加强价格法律法规宣传。

提高经营者对价格法律法规的认识,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完善价格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价格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确保市场价格秩序。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1. 垄断市场下的价格歧视案例分析该案例分析了垄断市场中价格歧视的策略和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弹性和支付意愿,垄断者可以巧妙地对不同群体设定不同的价格,从而提高市场利润。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公平和效率问题,需要政府监管来平衡利益。

2. 外部性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了外部性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外部性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对非参与者产生的影响。

通过研究公共物品供给的外部性,我们可以理解市场机制在解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方面的局限性,并探讨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3. 价格弹性与供需关系案例分析该案例分析了价格弹性与供需关系之间的关联。

价格弹性是指市场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供需关系则说明了价格对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通过研究不同产品和市场的价格弹性与供需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和弹性。

4. 景气循环与经济衰退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了景气循环与经济衰退之间的关系。

景气循环是指经济活动周期性波动的现象,而经济衰退是指经济活动下滑的阶段。

通过分析景气循环与经济衰退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可以了解经济波动的动态和应对策略。

5.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该案例分析了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纠正。

通过研究市场失灵的原因和不同类型的公共政策,我们可以评估政府干预的效果和限制。

6. 竞争市场下的价格竞争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了竞争市场下的价格竞争策略。

在竞争市场中,企业通过调整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和与竞争对手竞争。

通过研究不同的价格竞争策略和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我们可以了解竞争市场的运作机制和企业策略。

7. 垄断与垄断定价案例分析该案例分析了垄断市场和垄断定价策略。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主要供应商或卖家的情况。

通过研究垄断者的定价策略和市场影响,我们可以了解垄断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8. 非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定价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了非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定价策略。

价格监管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价格监管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违法行为也日益增多。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价格监管法律法规。

本案例将以一起典型的价格违法行为为例,分析价格监管法律的相关规定,探讨如何有效打击价格违法行为。

二、案例分析(一)案情简介2018年5月,某市一家知名家电企业在该市开展促销活动,宣称“全场家电8折优惠”。

然而,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发现,部分商品的实际折扣远低于8折,甚至有些商品并未参与促销活动。

消费者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该企业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行为。

(二)法律分析1.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性能、用途、产地、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价格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在本案中,该家电企业通过广告宣传“全场家电8折优惠”,但实际商品折扣并不一致,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2. 价格欺诈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在本案中,该家电企业通过虚假宣传,使消费者误以为所有商品都享受8折优惠,从而诱骗消费者购买商品,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在本案中,消费者因该家电企业的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行为,遭受了经济损失,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三)处理结果经消费者投诉,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家电企业进行调查。

经调查核实,该家电企业存在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该企业作出了以下处罚:1.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立即整改;2. 对该企业处以罚款;3. 公开道歉,消除不良影响。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提高警惕,防范价格违法行为,如发现价格违法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市场-定价策略)价格歧视的构成要件

(市场-定价策略)价格歧视的构成要件

和宝马NA(卖车给原告的竞争者)。

对此,原告补充证明宝马NA是宝马AG的全资子公司。

因此,我们必须面临一个法律问题,即原告最后提到的这个事实能否使两个独立的公司构成《鲁宾逊-帕特曼法》目的下的单一主体。

如果能,原告就适当宣称了将相同货物以不同价格进行出售的单一主体。

如果不能,本案就不存在进行歧视的主体,因为“歧视”要求一个经营者至少在两次的交易中以不同的价格将相同的产品卖给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

对这一问题上诉法院认定宝马AG和宝马NA在这项交易中属于《鲁宾逊-帕特曼法》下的“单一主体”,给出的理由为:根据1984年最高法院判决的CopperweldCrop.诉IndependenceTubeCrop.案。

该案法院判决《谢尔曼法》第一条所用的“共谋”一词不包括全资子公司与母公司间订立的合同。

因为它们具有完全统一的利益;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通常的公司行为是由同一个公司意思支配和决定的,而且无论母公司是否对子公司进行严格的控制它们都拥有共同的目标。

宝马AG将货物销售给全资子公司NA的行为不构成《鲁宾逊-帕特曼法》下的买卖,这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转让,无论NA事实上是否独立,它仅仅是一个受转让方,而非AG的买方,如果AG以高于对NA的价格将相同的货物卖给NA的竞争者不构成对法案的违反。

也许在已经很复杂的反垄断领域,单独以所有权关系进行判断的方法将更为简便:只要是完全的所有权就可以确定公司和他的全资销售子公司构成法案下的单一主体,就可以确定他们之间的交易不是《鲁宾逊-帕特曼法》下的买卖。

因此,我们判决在《鲁宾逊-帕特曼法》下,宝马AG对宝马NA的所有权使它们构成单一卖方。

笔者对本案的评述如下:所谓的价格歧视是指经营者对相同交易条件的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价格或提供价格以外的其他不合理利益的行为,它会实质性的削弱竞争或主张垄断。

本案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实施价格歧视的主体。

根据反垄断法的要求,要证明存在价格歧视,首先必须证明实施价格歧视的主体是单一的,也就是说,歧视的来源必须是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组员:***201108061124吕静雯201108061125李萍201108061126张楠楠201108061127王俊201108061128价格歧视案例分析王文君、吕静雯、李萍、张楠楠、王俊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人管11-4班【摘要】: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势力是普遍存在的,许多行业只有少数几个生产商,从而各生产商产生一些垄断势力。

如何更有效的利用他们的市场势力,取决于定价、选择要素投入量一级决定量,以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因此,价格歧视在市场中定价中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本小组本课题展开研究,调查了我们熟悉的实施价格歧视的企业案例,用我们所学的关于价格歧视的理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市场经济。

【引言】: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可以是按人进行价格歧视,一个购买者一个价;也可以是按“购买量”歧视,一个购买量一个价。

这里“购买量”的含义比较广,可以是每一单位一个价;也可以是当你的购买量超过一定的量,单位价格下降。

注意:在二级价格歧视情况下,厂商虽然不知道谁是谁(什么类型的购买者),他还是知道共有几个类型的需求/购买者,只不过他不知道谁属于哪个类型。

【正文】:价格歧视在广义上有三种形式,有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我们小组分别中队每一种价格歧视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一、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由于企业通常不可能知道每一个骨科的保留价格,所以在实践中不可能实行完全一致的一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并且这些价格是因人而异的,这是一种极端情况,现实中很少发生。

一级价格歧视36QPQ*P*(1)实行价格歧视是厂商为了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要使价格歧视得以实行,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1.市场存在不完善性当市场不存在竞争,信息不畅通,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被分割时,垄断者就可以实行价格歧视。

2.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这时垄断者可以对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实行高价格,以获得垄断利润。

3.有效各部分之间分开有效地把不同市场之间或市场的各部分之间分开。

地区封锁和限制贸易自由的各种障碍往往有利于垄断者实行其价格歧视,因此,反垄断价格限制歧视应该尽力消除其实现的环境条件(2)它的社会影响:对价格歧视不可望文生义,将其理解为一种贬义的歧视性行为。

实际上,运用价格歧视策略在增加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形成了一种双赢局面。

在日常生活中,有利于消费者的价格歧视行为不胜枚举,因此不能单纯地把价格歧视行为视为不正当的价格行为而加以禁止。

电信运营企业也应该利用这一理论,实行差别化的定价策略,从而避免单一的价格战,维护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企业效益。

在电信行业中,需要坚决反对的是那种掠夺性的歧视性定价。

(3)一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a消费者剩余为0.b生产者剩余达到最大.c相对以统一价格销售总福利是增加的.d符合帕累托效率最优原则PMR D0 Qm Q* Q(4)加强规制:掠夺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经营者在特定的地区或特定的产品类别上,为使较小的竞争对手破产而暂时降低价格的价格歧视行为。

掠夺性的价格歧视与其他形式的价格歧视不同,它不仅严重伤害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并通过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所以,对这种价格歧视应加强规制。

实行一级价格歧视时,企业在交易中向每个客户索要其愿意为所买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商品价格应该随着客户对所购商品的价值期望和支付能力的不同而不同。

在现实中,由于企业获取每个客户个人消费信息的不完全以及获取信息的巨额成本,一级价格歧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是很少见的,因为垄断厂商往往不能确知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算能够知道,向每一个消费者索取不同金额也是困难。

二、二级价格歧视(1)定义: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但是购买相同数量产品的每个人都支付相同的价格。

一个垄断的卖方还可以根据买方购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比如,电信公司对客户每月上网时间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小的客户,收取较高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大的客户,收取较低的价格。

垄断卖方通过这种方式把买方的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据为己有。

因此,不是不同的人之间,而是不同的产量之间存在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作非线性定价。

(2)二级价格歧视类别二级价格歧视模型,包括二部定价、三部定价、捆绑定价等。

1.二部定价和可选择二部定价。

所谓二部定价,是指价格中既包括一笔和消费量无关的固定费用,即月租费,又包括一笔按消费量计算的可变费用,即“从量费”。

两部定价(two-parttariff)是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它要求消费者先交纳一笔固定的进入费,然后再根据消费量支付使用费,即总价格。

如电力公司对大顾客收取的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以及电信公司对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顾客收取的月租费和通话费。

2.三部定价和可选择三部定价。

在二部定价模式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另一种模式——三部定价模式。

这种模式也属于非线性定价。

3.打包定价。

在市场营销学中,“打包销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包含多种产品的产品包,即实行捆绑销售的方式。

在价格研究中,它实际也是非线性定价模式。

(3)二级价格歧视的特征1.发掘并模型化了消费者的异质性;2.可以同时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实现帕雷托改进。

(4)二级价格歧视效应分析二级价格歧视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厂商收益。

当厂商面临的需求线确定之后,若价格偏高,则相应的需求量就少。

因此,采用单一定价,会由于需求萎缩而减少厂商受益。

在前述例子中,若采用单一定价,则厂商收益仅有,而采用分段定价,就需要再增加一档价格,厂商也会因为需求扩张而使收益增加了。

当然,如果采用单一定价,若直接定价,也能保证的需求量,但此时的收益为,显然,,即单一定价的收益小于分段定价时的收益。

原因在于,在这一段,消费者本来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因获得的效用较大),即:购买每一单位商品愿付的最高价格超过了市场价格。

然而,厂商未能区别定价,从而将一部分生产者剩余转化为消费者剩余,减少了厂商的收益。

(5)二级价格歧视市场影响价格歧视使产品的卖方尽可能多地获益,因为通过价格歧视,原本属于产品买方的消费者剩余也被转移到了卖方那里。

但是,按照经济学家的分析,价格歧视在经济上却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价格歧视是满足帕累托标准的,通过价格歧视,卖方获取的最大收益,等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值。

如果垄断的卖方实行统一价格,虽然也能达到一个最大的收益,但却小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值,因而在经济上是无效率的。

当然,价格歧视要行得通,垄断的卖方必须能对买者的不同特征进行有效的区分和分割。

这种不同可能是买者的需求强度的不同,也可能是购买量的不同,或者是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关键是要对这种不同进行有效的区分和分割。

(6)二级价格歧视- 社会效应二级价格歧视的可行性来源于消费者的异质性,即使对于完全相同的商品或服务,不同的消费者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评价,这里的“相同、不同”使得非线性定价同价格歧视、峰谷定价、拉姆齐定价等相关定价方式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

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地辨析,并深入讨论了两种对消费者的异质性进行模型化的方法。

本文的研究表明,非线性定价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针对增量市场进行价格设计,降价有可能降低企业的收入,但降价同时会扩大顾客的消费,非线性定价将低价格锁闭于降价所带来的增量市场而不损及原有市场,因此可以获得帕雷托改进。

本文的研究还表明,传统的需求表或需求曲线对于非线性定价是不充分的,企业必须借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获取并分析消费者异质性的有关信息,这样才能够设计出较好的非线性价格方案。

(7)二级价格歧视案例A.供(配)电工程贴费收取标准1、对一般要求的电力用户申请请新装及增加用电容量,不收供(配)电贴费。

2、对新增双电源或多路电源用电户,按合同约定容量最大的一路电源停收供(配)电贴费;其余各路电源按合同约定容量收取供(配)电贴费B.移动通信收费三、三级价格歧视(1)定义:三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某种特定的标准将客户进行分类,明确每位客户属于哪个类别,并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采取逆弹性法则,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消费者索取低价,对需求价格弹性小的消费者索取高价。

三级价格歧视是最常用的价格歧视手段。

在实践中,企业往往利用品牌差异、产品差异并结合其它营销手段来达到三级价格歧视的目的。

(2)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方式:如果设垄断厂商将其产品的销售市场分割为两个,表示在市场1中销售单位产品所得的收益,而表示在市场2中销售单位产品所得的收益。

令,则表示生产单位产品花费的总成本,于是可得出利润,由此得出利润最大化条件:在两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且都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

由此确定在两个市场上的利润最大化销量,再根据需求函数的反函数确定各市场上的垄断价格。

需要指出,在等式中,左端表示,在的基础上再多销一件的收益,即对应的边际收益;右端表示,在而非的基础上再多产一件的成本,即边际收益与成本相对于不同的数量。

原因在于,考虑边际成本时,不能只考虑市场1的,由于市场2的产品也是该厂商提供的,所以,右端要用第单位对应的边际成本。

(3) 价格歧视的实施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第一,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市场价格。

第二,企业必须有容易区别的、对产品有不同需求弹性的顾客群。

只有具备这一条件,企业才有可能采用逆弹性定价法,在需求弹性大的市场上制订较低的价格,在需求弹性较低的市场上制订较高的价格,通过价格歧视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第三,企业必须有效地制止消费者的套利行为。

即企业能够成功地分离市场,以低价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没有途径再以高价卖出.(4)三级价格歧视案例:A.民航客票的定价在民航客票定价中,航空公司将潜在的乘机者划分为两种类型(相当于将客票销售分割成两个市场)。

一类是因公出差人员,私企公司高级职员等。

他们对乘机时间要求较高,对票价不计较。

因而,对他们可收取相对高的票价,而在时间上给于优惠,允许他们提前一天定票。

另一类是收入较低的旅行人员,淡季出游者等。

这部分人群对时间要求不高,但在乎票价。

对于他们,在票价上可相对较低,而在时间上要求对航空公司有利。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民航的闲置客运能力,增加公司收益。

若不进行市场分割,实行单一的较高票价,就会把这部分潜在的消费者推出客运市场,公司的闲置客运能力便不能产生效益,这对公司是不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