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之数字箴言
最新曾国藩家训十六字箴言
![最新曾国藩家训十六字箴言](https://img.taocdn.com/s3/m/f80cc34a6c175f0e7cd137d9.png)
曾国藩家训十六字箴言123曾国藩是近代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4内容。
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曾国藩曾留5下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6以俭持家。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
他在京城见到世家7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
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8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
曾国藩要求“以廉率9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
”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10织。
11勤于治学。
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
曾国藩坚12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他写信给儿子13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14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15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16“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
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17字缺一不可。
”18重视家教。
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岁。
1875 19年,曾纪芬嫁入湖南聂家。
曾国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20子,同时嫁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
曾国藩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21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1。
曾国藩十六字箴言结合自身谈谈自己的感悟
![曾国藩十六字箴言结合自身谈谈自己的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373d28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8.png)
曾国藩十六字箴言:1. 观远2. 思纯3. 明道4. 守宽5. 望难6. 贵安7. 慎终8. 宁静9. 少言10. 笃实11. 牢记12. 富思13. 恪勤14. 良知15. 和敬16. 敬慎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国荣,号忠介,汉族,江苏武进人,清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其精湛的政治智慧和处世哲学被后世誉为“曾氏十六字箴言”,这些箴言不仅是曾国藩智慧的结晶,更是他对人生道路的真知灼见。
今天我们结合这十六字箴言,谈谈自己的感悟。
曾国藩所说的“观远”,不仅仅是指眼前的事务,更是要有长远的眼光。
在面对问题时,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困难,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趋势和变化。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事情的发展规律,发现问题的实质,也才能更好地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曾国藩所谓的“思纯”,是要求人们思考问题时要坦诚、纯粹。
在遇到问题时,不要被私利、情感或者其他杂念所左右,要以纯净的思想去思考问题,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扰。
这样才能在混沌中觅得真理,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
“明道”是曾国藩极为重视的一点,明道不仅仅是说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做人之道、处世之道。
他要求自己始终遵循道义和原则,做到有什么说什么,有什么做什么,不偏离正道。
“守宽”是指宽容。
曾国藩认为,处世之道不仅要有辨明是非的能力,更要有宽容之心。
在社会交往中,很难做到事事符合自己的意愿,所以需要学会宽容,知道如何接纳他人的不同,才能和谐共处。
曾国藩所说的“望难”,是要求人们在遭遇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不怕挫折。
要有乐观的心态,坚定的信念,相信一切困难终将会迎刃而解。
“贵安”则是曾国藩对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
他认为,做人要追求内心的平静、舒适,而不是过分追求名利、利益,要学会知足,不要太过贪婪。
“慎终”含义丰富,不仅是指对待生命、人生要有敬畏之心,也指过好每一天,对待自己的事业和人生都要慎重对待,不马虎、不粗心大意。
“宁静”是指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曾国藩的“六字真言”:不信书信运气
![曾国藩的“六字真言”:不信书信运气](https://img.taocdn.com/s3/m/8dee28e8ba0d4a7302763a25.png)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曾国藩即犯此病。不过他给人洗脑,别人可明里受洗暗里拒洗,因此倘若作客观评价,曾国藩洗脑的成就实在不高。最典型的例子是,其长子曾纪泽接受严父教诲多年,却一朝尽弃所学,借出使俄国之便,纳洋妇,从洋俗,行洋礼,绝对乖悖了家风,对此曾国藩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无可奈何。
最滑稽的是,曾国藩积累了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到头来却将它们弃若敝屣,一改理学家的惯常面目,示人以阴阳家的普通声气。据朱克敏的《雨窗消夏录》记,曾国藩尝谓吴敏树、郭嵩焘曰:“我身后碑铭必属两君。他任捃饰,铭词结语,吾自为之,曰:‘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传万世。’”临到生命垂暮,曾国藩传给人的竟是“不信书,信运气”六字,怎不教儿女、友人、部属跌碎眼镜?曾国藩平日讲求的是孔孟儒道和程朱理学,经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熏陶,别人已经深信不疑了,至少也是将信将疑,可他这位“导师”内心却根本不相信,还有比这更荒诞的黑色幽默吗?当然,曾国藩还算良知未泯,生前肯揭破自己的假面。
你可能会说,曾国藩玩弄的把戏是黑色幽默,此言差矣,因为中国传统读书人面对不可掌控的运气时,其心理确实相当微妙,他们往往以儒家文化吹响冲锋号——“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却以道家文化鸣金收兵——“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临到晚年,血气既衰,斗志瓦解,回望来路,多半会惊得冷汗涔涔,倘若运气再差些,比九死一生更糟糕的结局将是一瞑不复视。正是有见于此,曾国藩才忍不住留下六字真言——“不信书,信运气”,这句话可算是他的精神遗产,尽管滑稽,但并不虚伪。
曾国藩的三十六字诀:字字价值无量
![曾国藩的三十六字诀:字字价值无量](https://img.taocdn.com/s3/m/6e3aae5c8e9951e79b892776.png)
曾国藩的三十六字诀:字字价值无量本文是关于为人处世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曾国藩的三十六字诀:字字价值无量1、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2、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3、专: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4、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5、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6、静: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7、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8、暇: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9、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10、明:人贵自知,自知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11、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12、硬: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13、俭:俭以养德,贫而自强;物欲丧志,侈以败业;14、重:心胸宽博,举止端庄;步履稳重,字墨刚劲;15、廉: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16、勤:刻苦求进,勤学善思;懒惰误己,勤奋兴财;17、慎: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18、忠: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19、仁: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20、诚: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21、敬: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22、恕: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23、和:恶语难消,忍过事堪;和睦相处,万事谐通;24、谦: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25、挺: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26、辣:激浊扬清,赏罚严明;恩威并重,治病救人;27、变: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28、悔: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29、耐:人生六耐,缺一不可;临危应耐,耐以生存;30、缓: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31、滑: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32、展:化大为小,一展了之;诱其松懈,自我发展;33、浑:难得糊涂,愈致混淆;藏锋剑锐,戒骄装愚;34、忍: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35、退: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36、圆:既讲原则,也讲艺术;举止留心,内方外圆。
曾国藩:八字三不信,八本三致祥
![曾国藩:八字三不信,八本三致祥](https://img.taocdn.com/s3/m/d4f320e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67.png)
曾国藩:⼋字三不信,⼋本三致祥所欲常常告诫诸弟与⼦侄者,惟星冈公之⼋字、三不信及余之⼋本三致祥⽽已。
⼋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也。
三不信⽈:“药医也,地仙也,僧巫也”。
⼋本⽈“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为本,养⽣以少恼怒为本,⽴⾝以不妄⾔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爱钱为本,⾏军以不扰民为本”。
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摘⾃《曾国藩家书》咸丰⼗⼀年(公元1851年)三⽉初四曾国藩在军情紧急之时,他还不忘写信叮嘱诸弟:“家中⽆论⽼少男妇,总以习勤劳为第⼀义,谦谨为第⼆义。
劳则不佚,谦则不傲,万善皆从此⽣矣。
” 曾国藩修⾝治家的思想,应该说基于其⽗祖。
曾家是中国传统社会耕读家庭的典型。
曾国藩继承了祖⽗、⽗母倔强刚毅的性格,⼜将他们拙诚、仁孝、勤劳的品格发扬光⼤。
曾家的家规家训在曾的祖⽗曾⽟屏时已粗具形态。
曾⽟屏要求家⼈必须遵守家规:“男⼦耕读,⼥必纺织。
”耕,是⽣存根本;读,乃⼊仕阶梯。
耕读之家须以“读”求取功名,以“男耕⼥织”维持⽣计。
曾⽟屏要求家⼈须谨⾏⼋件事: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祖、敦亲睦邻;疏远六种⼈:风⽔先⽣、算命之⼠、医⽣、和尚、巫道及寄寓他⼈家中者。
曾国藩曾说:⼦弟之贤与不贤,六分本于天⽣,四分由于家教。
我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训,特别是星冈公之教,尤应谨守牢记。
他将祖⽗祖⽗曾⽟屏的家规,编成⼋句话: 书蔬鱼猪,考早扫宝;常说常⾏,⼋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
并告诫家⼈:此⼋好六恼者,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
⼦孙虽愚,亦必略有范围也。
后来,曾国藩将“⼋好”归结为⼋个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后⼈戏称为“⼋宝饭”;⼜将“六恼”归结为三不信:不信者为“药医也,地仙也,僧巫也”。
曾国藩说:“吾⽗⽵亭公之教⼈,则专重孝字,其少壮敬亲,暮年爱亲,出于⾄诚,故吾纂墓志,仅叙'孝’之⼀事。
吾祖星冈公之教⼈,则有⼋字、三不信。
曾国藩家训十六字箴言
![曾国藩家训十六字箴言](https://img.taocdn.com/s3/m/0d9aa00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0.png)
曾国藩家训十六字箴言
【原创版】
目录
1.曾国藩简介
2.曾国藩十六字家训的内容
3.曾国藩十六字家训的含义及启示
4.曾国藩家训的传承和影响
正文
曾国藩,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的十六字家训被誉为千古家训,不仅影响了他的子孙后代,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是:“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这十六个字,简单明了,却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首先,“家俭则兴”,指的是家庭要节俭,才能兴旺发达。
曾国藩认为,奢侈浪费是败家的开始,只有节俭才能保证家庭的持续繁荣。
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夫人一直和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也没有挂“相府”、“侯府”的匾。
其次,“人勤则健”,指的是人要勤奋,才能保持健康。
曾国藩认为,勤劳是健康的基础,懒惰是疾病的源泉。
他在家书中反复强调:“养生之道,以勤为贵,以静为宝。
”
再次,“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指的是一个人如果能够既勤劳又节俭,那么他就能够避免贫穷和低贱的命运。
这六个字,既是曾国藩的人生经验,也是他对后代的期望和要求。
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既是他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对后代的教诲和期望。
这些家训,不仅在他的子孙后代中传承下来,也深深地影响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
曾国藩九字箴言: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曾国藩九字箴言: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https://img.taocdn.com/s3/m/27c8583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a.png)
曾国藩九字箴言: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纵观曾国藩一生经历,曾国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体现在这九个字里: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农家子弟出身,最终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进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整个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并在晚清恶劣、剧变的政治环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时获得清廷国葬的最高优待,还让子子孙孙都能获福。
这个人就是曾国藩。
毛泽东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
'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曾国藩的半部家书,也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纵观曾国藩一生经历,曾国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体现在这九个字里: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1、事不拖:一勤天下无难事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大多数人一辈子平庸,只因懒惰。
梅兰芳最初也资质平庸,但他不甘于此,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宗师。
庸人败于懒惰,天才却输于狂傲。
李自成勇猛有才略,起义称王,却因胜利滋生骄傲,最终惨败。
曾国藩在军中时,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
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
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
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他还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曾国藩还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古人的家风家训故事
![古人的家风家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92194c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b.png)
古人的家风家训故事故事一:曾国潘的家风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
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风家训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以俭持家。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
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
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
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
”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勤于治学。
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
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
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重视家教。
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岁。
1875年,曾纪芬嫁入湖南聂家。
曾国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
曾国藩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故事二:陶渊明家族的家教故事陶母、陶侃以他们的言传身教成就了一个著名家族——浔阳陶氏,也造就了许多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陶侃的曾孙陶渊明。
世人皆知陶渊明洒脱豁达,以“隐逸诗人”“田园诗派创始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和诗歌“篇篇有酒”等扬名,鲜为人知的是,陶渊明还十分注重教育子孙。
当年,陶渊明到彭泽当县令,家里劳动力缺乏。
为此,他请了一名劳力,帮助儿子料理砍柴挑水之类的杂务,同时给儿子写了一封简短的家书:“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
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
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曾国藩三十六字诀
![曾国藩三十六字诀](https://img.taocdn.com/s3/m/2c77c191011ca300a7c3903a.png)
曾国藩:人生三十六字诀01、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02、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03、专: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04、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05、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06、静: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07、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08、暇: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09、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10、明:人贵自知,自知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11、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12、硬: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13、俭:俭以养德,贫而自强;物欲丧志,侈以败业;14、重:心胸宽博,举止端庄;步履稳重,字墨刚劲;15、廉: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16、勤:刻苦求进,勤学善思;懒惰误己,勤奋兴财;17、慎: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18、忠: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19、仁: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20、诚: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21、敬: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22、恕: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23、和:恶语难消,忍过事堪;和睦相处,万事谐通;24、谦: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25、挺: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26、辣:激浊扬清,赏罚严明;恩威并重,治病救人;27、变: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28、悔: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29、耐:人生六耐,缺一不可;临危应耐,耐以生存;30、缓: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31、滑: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32、展:化大为小,一展了之;诱其松懈,自我发展;33、浑:难得糊涂,愈致混淆;藏锋剑锐,戒骄装愚;34、忍: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35、退: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36、圆:既讲原则,也讲艺术;举止留心,内方外圆。
曾国藩16字座右铭
![曾国藩16字座右铭](https://img.taocdn.com/s3/m/cd2777b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7.png)
曾国藩16字座右铭
16字座右铭为:“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
物来顺应:心中没有牵挂,事情来了就顺应它,事情没来就不要主动去寻求。
未来不迎:未来的事情,变化莫测,与其刻意迎合它,还不如专心当下。
对于未来,我们可以拥有详细的计划,为之奋斗,但不要过多担忧。
当时不杂:当下的事情,才是我们人生中最珍贵的。
活在当下,事情来的时候,一心一意,不要思前想后,保持心绪平静不杂乱。
既过不恋:一个真正的成功人,都懂得放下过往,把握当下。
曾国藩五字箴言
![曾国藩五字箴言](https://img.taocdn.com/s3/m/854f124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b.png)
曾国藩五字箴言曾国藩(1811年-1872年)是清朝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杰出的领导能力,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国藩提倡勤政爱民,注重实践和行动,他的五字箴言成为后人学习和效仿的楷模。
1. 勤奋勤奋是曾国藩五字箴言中最重要的一项。
曾国藩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他自己就是一个勤奋的榜样。
曾国藩小时候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能力,他每天都坚持自学不辍,从不浪费时间。
后来当他成为官员时,也是一直保持着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
在实践中,曾国藩通过“苦读经史”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并且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他深入农村调查实情,在治理地方时,他勤于考察民情民俗,了解百姓的疾苦和需求。
曾国藩通过勤奋付出,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并且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正直正直是曾国藩五字箴言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妥协。
曾国藩在担任官员期间,一直坚持廉洁奉公、清正廉明的原则。
曾国藩在治理地方时,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现象,清除官员中的“苍蝇”和“老虎”。
他注重公正法治,秉持“以法为师”的原则处理案件。
曾国藩始终保持自己的清正廉明形象,在政务上从不偏袒私人利益。
3. 爱民爱民是曾国藩五字箴言中关键的一项。
他深知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只有真心关爱人民才能建设一个强大而稳定的社会。
曾国藩在治理地方时非常注重改善民生,关心百姓的生活和福祉。
曾国藩提倡勤俭持家,他自己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并且鼓励百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他注重教育,积极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曾国藩还设立了各种赈灾基金,帮助受灾地区的人民渡过难关。
4. 谦虚谦虚是曾国藩五字箴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保持谦逊和谦虚的态度,不骄不躁地对待自己的成就和荣誉。
曾国藩在政治、军事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但他始终保持低调和谦虚。
曾国藩在与其他官员合作时,总是尊重别人的意见,并且乐于倾听不同声音。
曾国藩名言16字不恋过往
![曾国藩名言16字不恋过往](https://img.taocdn.com/s3/m/dfadc2c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6.png)
曾国藩名⾔16字不恋过往1. 曾国藩的名⾔“天道忌巧”。
天道是厌恶投机取巧⾏为的。
“以天下之⾄拙,应天下之⾄巧;以天下之⾄诚,应天下之⾄伪”“⼤智若愚,⼤巧若拙”,⼀分⾟苦⼀分收获。
“天道忌巧”,投机取巧的路是不会长的。
鲁迅先⽣说过 “捣⿁有术也有效,然⽽有限”,⾛了捷径可能有效,但是有限制的,是⾏⽽不远的,⼈⽣⼀定要下笨拙的功夫。
凡是成就事业都是这样,都是⾮常⾟苦的,都是长期劳⼼、劳⼒的结果。
天上不会掉馅饼,⼈间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要相信什么策划,有⼀个主意就能上了天,就能⼀夜暴富,世界上没有那样的捷径可⾛。
⼈⽣就是⼀步⼀个脚印⾛出来的。
什么叫路,⼀步⼀步⾛出来的就叫路,要踏踏实实地⾛⾃⼰的路。
孟⼦讲“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后进,放乎四海”,泉⽔滚滚涌出,⽇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海。
古⼈讲的都是从⽣活中提炼出的最⾼的⼈⽣哲理,我们要当⽼实⼈,⼀步⼀步向前⾛,要下苦功夫、笨功夫,千万不要思巧,巧害⼈。
孔夫⼦在《论语》中讲“巧⾔令⾊,鲜矣仁”,投机取巧、当⾯阿谀奉承的⼈很少有“仁”,⼀般都是⼩⼈。
圣贤千⾔万语就是叫⼈要从⾝边做起,从⼩事情中明⽩⼤的道理,⼩中见⼤。
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把脚踩在⼤地上,不能踩在云端中,那样是会掉下来的,那不是我们踩的地⽅。
“地势坤,厚德载物”,⽴⾜⼤地上才能⼲出⼀番事业。
“天道忌盈”。
⽉盈则亏,⼗五⽉亮最圆,⼗六就开始亏。
“⽇中则昃”,这是⾃然的现象,太阳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要偏移。
乾卦的上九说“亢龙有悔”“贵⽽⽆位,⾼⽽⽆民”,太⾼了就物极必反。
《管⼦》说“⽃满⼈概之,⼈满天概之”,⽃满了⼈要把它刮平,⼈满了⽼天就不⾼兴。
“天道亏盈⽽益谦”,天的本性是要使盈者亏损⽽补偿不满者,盈就是满,就像⽉盈则亏;“地道变盈⽽流谦”,地之本性是要使盈者溢出⽽流向低凹的地⽅。
《易经》⾥有六⼗四卦,其中有⼀个谦卦,谦卦是这样画的,上⾯是坤,下⾯是⾉,坤为地,⾉为⼭。
⼭都⽐地⾼,但是要谦虚到把⼭放到地的下⾯,把⾃⼰放到最底处,这就是谦卦。
曾国藩三十六字真言
![曾国藩三十六字真言](https://img.taocdn.com/s3/m/8d0c293f31126edb6f1a1014.png)
01、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02、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03、专: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04、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05、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06、静: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07、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08、暇: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09、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10、明:人贵自知,自知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11、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12、硬: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13、俭:俭以养德,贫而自强;物欲丧志,侈以败业;14、重:心胸宽博,举止端庄;步履稳重,字墨刚劲;15、廉: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16、勤:刻苦求进,勤学善思;懒惰误己,勤奋兴财;17、慎: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18、忠: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19、仁: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20、诚: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21、敬: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22、恕: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23、和:恶语难消,忍过事堪;和睦相处,万事谐通;24、谦: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25、挺: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26、辣:激浊扬清,赏罚严明;恩威并重,治病救人;27、变: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28、悔: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29、耐:人生六耐,缺一不可;临危应耐,耐以生存;30、缓: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31、滑: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32、展:化大为小,一展了之;诱其松懈,自我发展;33、浑:难得糊涂,愈致混淆;藏锋剑锐,戒骄装愚;34、忍: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35、退: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36、圆:既讲原则,也讲艺术;举止留心,内方外圆。
曾国藩之数字箴言
![曾国藩之数字箴言](https://img.taocdn.com/s3/m/626f217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6e.png)
曾国藩之数字箴⾔之数字 之数字 曾国藩是位杰出的理论家,他⼀⽣⽴德、⽴⾔、⽴功三不朽。
君⼦有三乐:读书声出⾦⽯,飘飘意远,⼀乐也;宏奖⼈材,诱⼈⽇进,⼆乐也;勤劳⽽后憩息,三乐也。
君⼦有三乐:读书声出⾦⽯,飘飘意远,⼀乐也 修⾝四课: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四课: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慎独则⼼安;主敬则⾝强;求仁则⼈悦;习劳则神钦。
“慎独”指⼀⼈独处,⽆⼈管束时严格要求⾃⼰。
曾⽈:“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神,断⽆⾏有不慊于⼼则馁之时。
⼈⽆⼀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常快⾜宽平,是⼈⽣第⼀⾃强之道,第⼀寻乐之⽅,守⾝之先务也。
“主敬”讲⼈的精神状态,状态好坏,直接决定事业的成败。
“内⽽专静纯⼀,外⽽整齐严肃,敬之⼯夫也;出门如见⼤宾,使民如承⼤祭,敬之⽓象也;修⼰以安百姓,笃恭⽽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若⼈⽆众寡,事⽆⼤⼩,⼀⼀恭敬,不敢懈慢,则⾝体之强健,⼜何疑乎?” “求仁”在儒家极为重要,曾⽈:“孔门教⼈,莫⼤于求仁,⽽其最切者,莫要于欲⽴⽴⼈、欲达达⼈数语。
⽴者⾃⽴不惧,如富⼈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登⾼⼀呼,群⼭四应。
⼈孰不欲⼰⽴⼰达,若能推以⽴⼈达⼈,则与物同春矣。
” “习劳”与勤劳⽽后憩息同样内涵,即以劳动来换取社会的认同,抨击不劳⽽获。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之粟数尺之布,⽽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业,⽽⾷必珍羞,⾐必锦绣,酣豢⾼眠,⼀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天道三恶:天道恶巧,天道恶盈,天道恶贰。
天道三恶:天道恶巧,天道恶盈,天道恶贰。
为⼈之道四知:知命、知礼、知⾔、知仁。
为⼈之道四知:知命、知礼、知⾔、知仁。
知命,就是懂得命运,告诉⼈要识时务,⾯对现实,要了解与顺应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不应与之违背,明确⼈⽣的道义与职责;知礼,就是懂得礼法,维护社会秩序,然后才能⽴⾜于社会;知⾔,就是如果不懂得分析辨别别⼈的⾔论,就⽆法认识了解他⼈;知仁,曾国藩⾃⼰解释:仁者,恕也。
《曾国藩·五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曾国藩·五箴》原文注释与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c5e62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3.png)
《曾国藩·五箴》原文注释与译文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兹①。
盖古人学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②,不其戚矣③。
继是以往④,人事日纷,德慧日损⑤,下流之赴,抑又可知⑥。
夫疢疾可以益智⑦,逸豫所以亡身⑧。
仆以中才而履安顺,将欲刻苦而自振拔⑨。
谅哉⑩,其难之欤?作《五箴》以自创云(11)。
立志箴煌煌先哲(12),彼不犹人。
藐焉小子(13),亦父母之身。
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
弃天而佚(14),是及凶灾。
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
请从今始,荷道以躬(15),舆之以言(16)。
一息尚存,永矢弗谖(17)。
居敬箴(18)天地定位,二五胚胎(19)。
鼎焉作配(20),实曰三才(21)。
俨恪斋明(22),以凝汝命(23)。
女之不庄(24),伐生戕性(25)。
谁人可慢(26)?何事可弛(27)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28)。
彼不反,亦长吾骄。
人则下女,天罚昭昭(29)。
主静箴斋宿日观(30),天鸡一鸣。
万籁一息(31),但闻钟声。
后有毒蛇,前有猛虎。
神定不慑(32),谁敢予侮?岂伊避人(33),日对三军。
我虑则一,彼纷不纷。
驰骛半生(34),曾不自主。
今其老矣,殆忧忧以终古(35)。
谨言箴巧语悦人,自扰其身。
闲言送日,亦搅女神。
解人不夸,夸者不解。
道听途说,智笑愚骇。
骇者终明,谓女贾欺(36)。
笑者鄙女,虽矢犹疑(37)。
尤悔既丛,铭以自攻。
铭而复蹈,嗟女既耄(38)。
有恒箴自古识字,百历及兹(39)。
二十有八载,则无一知。
曩者所忻(40),阅时而鄙(41)。
故者既抛,新者旋徙。
德业之不常,日为物迁。
尔之再食,曾未闻或衍(42)。
黍黍之增(43),久乃盈斗。
天君司命,敢告马走(44)。
【注释】①荏苒:时光渐渐过去。
洎(ji):及,到。
兹;现在。
②碌碌:平庸貌。
斯:此。
③戚:悲伤。
④是:此。
⑤德慧:道德与智慧。
⑥抑:还是。
⑦疢(chen)疾:疾病。
疢,热病,也泛指病。
⑧逸豫:安乐。
《新唐书·伶官传论:“《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曾国藩碑文十二字内容
![曾国藩碑文十二字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9fa3f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f.png)
曾国藩碑文十二字内容
《说说曾国藩碑文那十二字》
嘿,你们知道曾国藩碑文那十二个字不?就是“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传万世”。
为啥突然说起这个呢,是因为前几天我去逛了一个旧书店。
那天下着毛毛雨,我溜达着就进了那家店。
店里满满当当全是各种旧书,我就一本本翻看着。
突然看到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书,一下子就想起了那十二个字。
我就站在那琢磨,这曾国藩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人呐。
他说不信书,信运气,这得多有个性啊!
我就想啊,也许他在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之后,真的觉得很多事情不是光靠读书就能解决的,运气这东西有时候还真挺重要。
就像我那天去逛书店,本来就是随便走走,没想到就碰到了这本和曾国藩有关的书,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运气呢?
然后我又想,他这十二个字能传万世,肯定有它的道理呀。
也许后人能从这里面领悟到一些特别的东西呢。
哎呀,就这么着,我在那个旧书店里,因为曾国藩碑文的十二个字,想了好多好多。
等我回过神来,雨都停了,我带着这些想法,开开心心地走出了书店。
这就是我关于曾国藩碑文十二字的一次特别体验,还挺有意思的呢!你们觉得呢?。
曾国藩箴言
![曾国藩箴言](https://img.taocdn.com/s3/m/90c0d7bb9b6648d7c1c746ea.png)
曾国藩箴言曾国藩箴言1、凡人言及非人及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句,便自有罪。
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
去其太甚,次也。
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2、君子盛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明之体。
3、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
若以古人救世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4、君子多思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5、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
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6、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任间言语。
7、念之善,吉神随之。
念之恶,厉鬼随之。
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8、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
此之谓才。
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9、凡有心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慌忙,便恐有错。
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
故从容安祥,为处事法。
10、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11、本人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
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
本人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12、称人之善,我有善,又何妒焉?称人恶,我有恶,又何毁焉?13、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
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14、事涉刻薄本人,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15、名教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
本人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16、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7、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终其一生。
愧之则本人人可或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本人人。
18、天下事,莫如诱人为善。
圣贤所以为圣贤,只是欲引天下后世之人皆入于善。
19、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20、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之数字箴言曾国藩是位杰出的理论家,他一生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重要的一点,与他的理论水平是分不开的。
我们在读他留下来的文字时,发觉了很有意思的一点,那就是他使用一些数字表述,将深奥的理论寓于浅显的告白中,富含哲理,提炼归纳非常经典,即使时至今日仍不失其参考借鉴价值。
随便举一例,他说:“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材,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我们评析一下,这段话粗看文采飞扬,再看哲味悠然,细思让人莞尔。
不是吗?人生的乐事或许我们从来没弄清过,他老夫子弄清了,乃此三乐也。
曾国藩使用数字将这样的箴言表达出来,内容非常之多。
他在咸丰九年十一月初二日的日记中说道:日来,每思吾身,能于十“三”字者用功,尚不失晚年进境。
十“三”字者,谓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三忌、三薄、三知、三乐、三寡也。
他于同治四年正月初二日的日记后留了一个附记也写了一段这样的话:三忌三薄三知三乐三不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八本八常八德八败八国八源八理八文八考八书以上这些“三”和“八”条目其实就是他自己对这些格言警句的归总,他时时以这些文字来反省和约束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完善自我教育和人格修养,这些,不但,让他成就了不朽的事业,也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研究曾国藩,不能脱离“古为今用”的思想,要吸收他优秀的东西,有选择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让每个人去把洋洋数千万字的《曾国藩全集》读完,可能不大可能,但要记住他这些极具经典性的数字箴言,却是很容易的。
读着这些箴言,弄懂了他的内涵,我们对曾氏也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更重要的一点,他这些数字箴言,一直到现在,我们尚可资利用。
他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现在,我们就从修身、治家、为政治事、相人、艺文、求学、养生等方面来分析学习一下他的数字箴言。
修身曾国藩的修身类箴言是很多的,人们称他为“理学大师”,被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后一位集大成者,他的修身哲学具有中国儒家的典型特点,从下面这些修身的数字箴言中就可以看出来,读透他。
四课: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曾国藩所列的以上四课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核心思想,也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他一生念念不忘此四课,直到他临死前,犹将此四课剖析,不厌其烦的向两个儿子讲解: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慎独”就是指一个人独处,也就是在没有人管束的情况尚能严格要求自己。
这是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
曾国藩说:“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他还为此题专门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君子慎独论》,大家不妨找来一读,可以说,他是在进行着灵魂深处的革命。
“主敬”一条讲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问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好还是坏,直接决定了他事业的成败与否。
所以他十分看重这个问题,为此,他作了专题阐述:“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他最后还说:“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他明白地告诉世人,“主敬”不但能使身体强健,而且能使天下太平,或许,这一条,就是“以身作则”最恰当的解释。
“求仁”一词在儒家极为重要,曾国藩说:“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人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
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
”实际上,求仁就是要对人有爱心,你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关心你,帮助你,这就是曾国藩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一语的意思。
你打算关心自己,那么,先去关心别人吧,你打算使自己有一番成就,建一番事业,那么,先让别人也有一番成就,建一番事业吧。
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很崇高的思想。
“习劳”一语与上面提到过的勤劳而后憩息有着同样的内涵,都是说人应该以劳动来换取社会的认同,抨击不劳而获,他说:“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羞,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我们小时候就读过宋时张俞那首绝句: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诗人用血泪控诉了不平等的社会。
曾国藩的这段话和这首诗有着相同的意义,他的“习劳”思想不仅仅是抨击那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和社会渣滓,而且将劳动作为一个必修的课程永遗子孙,告诫他们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不管富裕到何种程度,都必需身体力行的去参加劳动,更不得鄙视劳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种思想值得我们永远弘扬。
天道三恶:天道恶巧,天道恶盈,天道恶贰。
曾国藩认为,天道有以上三恶。
其实这三恶,讲的是为人处世的三个道理,借老天爷之名公布出来。
巧,是指投机取巧,一个人应该塌塌实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去奢望有任何投机的行为;盈,是满的意思,曾国藩多次提及“花未全开月未圆”,人不能自满,也不能追求完美,到那种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即行,因为,完美这一点很难达到,再说,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让人为一个没有的标准而去拼命,毫无意义,所以曾国藩主张“求阙”,他的书房名亦命名为“求阙斋”,仔细想来,世间并无纯粹的完美,存心求阙,当然自我感觉就会好了;贰,是猜忌,不忠诚,无恒心的意思。
我们和人相处,如果不能心心相印,而去猜忌,背叛别人,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们做一件事,如果不能尽心尽力,坚持到底,结果自然会半途而废,不能成功。
为人之道四知:知命、知礼、知言、知仁。
曾国藩这个为人之道四知,前面三个是出自于《论语》最后一章,然后他加了一条:知仁。
这一点,在他的日记里也阐明了。
知命,就是懂得命运,这是告诉人要识时务,面对现实,要了解与顺应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而不应与之违背,明确人生的道义与职责;知礼,就是懂得礼法,维护社会秩序,然后才能立足于社会;知言,就是如果不懂得分析辨别别人的言论,就无法认识了解他人;知仁,曾国藩自己解释了:仁者,恕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也。
立者足以自立也,达者四达不悖,远近信之,人心归之。
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诸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
知此,则识大量大;不知此,则识小量小。
故吾于三知之外,更加“知仁”。
他这种仁爱思想表现在立人达人,前面已经阐述过了。
凉德三端:闻人有恶德败行,听之娓娓不倦,妒功而忌名,幸灾而乐祸,此凉德之一端也;人受命于天,臣受命于君,子受命于父,而或不能受命,居卑思尊,日夜自谋置其身于高明之地,譬诸金跃冶而以镆邪干将自命,此凉德之二端也;胸苞清浊,口不藏否者,圣哲之用心也,强分黑白、遇事激扬者,文士轻薄之习、优伶风切之态也,而吾辈不察而效之,动辄区别善恶,品第高下,使优者未必加劝,而劣者几无以自处,此凉德之三端也。
这段话见于曾国藩咸丰九年九月廿日的日记。
凉德,就是薄德的意思,拿现在的常用语来说,就是缺德,做不应该做的事。
他告诫自己,这三件事不要去做;一是知道了别人的坏事,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幸灾乐祸,而人家有好事,就去妒忌人家。
二是不能安分守己,不懂尊卑长幼,时时妄自尊大,自命不凡。
三是口无遮拦,轻薄浮躁,遇到事情就冲动不已,乱加指点,使人无法下台。
曾国藩的这些话使人很有沉稳之感。
虽学究气也很浓,但让现在某些人去读读,也还有用。
课心课身六法:敬、恕、诚、静、勤、润以上六法,在曾国藩的日记中无数次提到,这是他修身养性的一种重要手段,他讲:德成,以谨言慎行为要,而敬、恕、诚、静、勤、润六者,缺一不可。
敬,是庄敬,恕,是宽恕、仁厚之意,诚,是诚信,静,是心静,无私心杂念之意,勤,是勤劳,润,无确切解释,似为圆通之意。
在讲了德成之后,阐述以上六法,另外还有学成和艺成,学成以三经、三史、三子、三集烂熟为要,这里所列的“三”,也就是四书五经中那些经史子集,古代读书人的必修之课。
艺成,以多作多写为要,而亦须能树人、能立法,这里说的是技艺方面,要有所成就,要多作多写,而且还要能培养人,能定出法度标准。
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以上八德,也是曾国藩无数次提及的。
并且这“八德”还经历了他无数次的修改,才最后定型。
他在同治元年十二月卅日的日记中说:此后,当于“勤、俭、谨、信”四字之外,加以“忍”字、“浑”字,痛自箴砭,以求益炳烛之明,作补牢……,到了同治二年四月廿九日,他又写道:写沅弟密信,畅论“勤、俭、志、谦、明、强”六字。
在同治三年四月廿一日,开始以“八德”自勉了:前以八德自勉,曰:勤、俭、刚、明、孝、信、谦、浑。
近日,于勤字不能实践,于“谦、浑”二字尤觉相违,悚愧无已。
“勤、俭、刚、明”四字皆求诸己之事;“孝、信、谦、浑”四字皆施诸人之事。
孝以施于上,信以施于同列,谦以施于下,浑则无往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