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校本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学习目标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阅历。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4.学习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基础学问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堕落()点缀()苦熬()贪欲()牙龈()雏形()丰硕()累累()沉甸甸()玲珑剔透()2.解释下列词语贪欲:堕落:冉冉:雏形:丰硕: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回味无穷:二、理解探究1.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运用了什么写法?2.“第一次真好”,那么第一次好在哪里?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好”的含义。

3. 《第一次真好》在支配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三、合作释疑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苦痛?既然苦痛,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2.《行道树》首尾两段前后照应,但在语序和用词上又稍有不同,为什么?3、《第一次真好》中为什么说坚固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4. 短文末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四、课内精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①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异。

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尝?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行磨灭的印象?②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岛孵出来。

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突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

”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

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宠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福建省漳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5《说屏》校本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

福建省漳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5《说屏》校本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

15.说屏一、积累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订正在括号内。

“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诗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我们的先人,善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健是在一个“巧”字上。

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1)()—()(2)()—()2.给加点字注音韶.光()伧.俗()休憩.()相称.()帷.幕()锦屏..()()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

(2)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3)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4)“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4.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1)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________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木屏、竹屏等。

A.美丽B.秀丽C.美观D.华丽(2)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________,色彩又觉伧俗。

A.精巧B.轻便C.轻巧D.精密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 ) (4)“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 ) 6.下列句子因太长而表意不清晰,请修改。

我们班的外语经学校研究决定从9月6号开始分快慢两个小班上课。

7.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完整版)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练习题成语和名句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七、对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八、填空: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

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④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

⑤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九、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十、用原文语句回答: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情趣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表明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和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八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Ⅰ.基础知识应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德馨.()鸿儒.()案牍.()甚蕃.()淤.泥()清涟.()亵.玩()隐逸.()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⑴有仙则名.——————————。

⑵往来无白丁..————————。

⑶可爱者甚蕃.————————。

⑷宜.乎众矣——————————。

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谈笑有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B可以调.(调弄)素.(不加修饰)琴C亭亭净.(洁净)植.(种植)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听说)。

4、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者也。

..邑人来此绝境 D莲,花之君子..调素琴 B无丝竹..之乱耳 C率妻子5、翻译句子正确的一项是()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 山不在于高低,有了仙人的姓名就成了仙山。

B 一座山不在于山高,有了灵气就出名了。

C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

D 仙人喜欢居住在不高的山上。

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A 只可以远远地观看,不可以走到近前与它玩耍。

B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啊。

C 可以远看,但不可以亲近而不庄重。

D 可以远远地察看,却不能走近去玩弄。

6、填空⑴《陋室铭》的作者是——朝诗人——。

“铭”是古代————的文字,后来成了一种文体。

⑵《爱莲说》的作者是————,——朝——家。

文中经常被后人引用表示洁身自好的语句是————————————。

⑶《陋室铭》的主旨句是———————,全文表达了作者——————的情操。

⑷《爱莲说》的主旨句是——————,全文表达了作者——————的品德。

7、选出下列句中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句()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A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无丝竹之.乱耳。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福建省漳州市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校本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福建省漳州市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校本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3.蜡烛一、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偷袭.( ) 拂晓..( )()地窖.( )..( )()瓦砾鞠躬..( )()揣.( )在怀里..( )()巍匍匐..( )()颤巍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_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A.耸立闪耀淹没闪烁B.耸立闪烁埋没闪耀C.矗立闪耀埋没闪烁D.矗立闪烁淹没闪耀二、课内阅读。

①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②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

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

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④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1. 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2. 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有什么用意?3.课文语言准确精当,刻画人物生动形象,试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4.试从选文中找出表现老妇人虔诚的态度和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的词语。

三、课外拓展。

圣诞夜休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它发生在1944年圣诞夜。

靠近比利时边境的德国亚尔丁森林区有间小木屋,住着一户人家,娘儿俩是为了逃避盟军轰炸才躲到这儿来的。

2016-2017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小测(修订版)

2016-2017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小测(修订版)

龙实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小测班级姓名座号26.三峡一、重点字词:(7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3.略.无阙处:4.略无阙.处:5.不见曦.月:6.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阻绝..: 8.虽.乘奔御风:9.虽乘奔.御风: 10.春冬之时.:11.绝.山献多生怪柏: 12.良.多趣味:..13.属引..凄异: 14.哀转久绝.:二、重点句子:(12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7、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选择题:(6分)1、下列加点字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 良.多趣味忠厚善良.C. 或.王命急宣或.凭或立D. 虽.乘奔御风虽.人有百手2、下列加点字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哀转久绝.沿溯阻绝.B. 绝.山献多生怪柏会当临绝.顶C. 夜久语声绝.以为妙绝.D.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处逢生3、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高耸险峻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象。

B、作者写景,有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如写春、冬之景,便着“素”“绿”“清”“影”等字。

C、文章在内容上以动态写山,波澜骤起;以静态写水,文气舒缓。

D、文章语言骈散结合,节奏有张有弛。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一、重点字词:(8分)1.山川之3.五色交辉5. 四时俱备7. 晓雾将歇9.夕日欲颓11.实13.自15. 未复有能与二、重点句子:(6分)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短文两篇》习题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答谢中书书》(总分100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6=24分)1、五色交辉:__________________2、四时俱备:_________________3、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4、夕日欲颓:_________ ________5、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二、翻译句子(8分*4=32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简答:1、“书”的意思是(2分)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3分)___________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5分)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分*2=10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答:__________(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0分)5、本文分_____层(2分),写出各层大意(12分)《记承天寺夜游》(总分100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解释下列词:(4分*8=32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3=24分)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8短文两篇(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8短文两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自我小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零.落(lín)杜鹃.(juān)收敛.(liǎn)B.宽恕.(shù)捡.起(jiǎn)聒.噪(ɡuō)C.固.执(ɡù)卑.微(bì)砂.粒(shā)D.痕.迹(hén)叹.息(tàn)短暂.(zhàn)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1)某网站披露的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最新情况让我们颇感振惊。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2)草原曼巴(医生)王万青为世人留下了令人珍惜、令人精叹的东西。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3)火箭客场战老鹰,斯科拉赛前热身一丝不荀。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今年,蝉鸣得早。

杜鹃花还没______,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2)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______。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

(3)天井小院______盎然,牵牛花、紫罗兰等各色花草绚丽悦目。

A.零落精致生机B.零落精巧生机C.凋零精致生意D.凋零精巧生意4.下列对这两篇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蝉》一文开始写蝉的叫声使人“很烦”,后面又说“那是蝉的生命意义”,这是前后矛盾的。

B.《蝉》通过蝉“十七年埋在泥中”与“活一个夏天”的对比,突出了蝉的生命意义。

C.《贝壳》通过写古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表现了人们对贝壳的珍视,突出了贝壳精致的特点。

D.《贝壳》一文表达了作者想要“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的美好愿望。

5.名句积累。

(1)下面摘录的《蝉》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不够完整,请你补充完整。

它为了生命延续,__________________。

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了《短文两篇》,你会想起哪些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两条。

福建省漳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校本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

福建省漳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校本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

22.短文两篇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汉字注音。

陋()馨()儒()牍()案()苔()2.读拼音写汉字。

甚fán() yū泥() zhuó清涟() xiè玩()隐yì() xiǎn有闻()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阅金经..()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斯.是陋室()④濯.清涟而不妖()⑤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⑥陶后鲜.有闻()4.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

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③无案牍之劳形④无丝竹之乱耳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填空。

(1)《陋室铭》作者_________,是_____ 朝诗人。

(2)《陋室铭》中押韵的字是名、______、______、青、_____、经、_____和______。

(3)《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宋代________家,学者称他_______先生。

(4)“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或者_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___。

(6)《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7)《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8)《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9)《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句是:,。

”(10)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

(11)《爱莲说》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1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6.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4分)①同予者何人?()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短文两篇》校本作业本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短文两篇》校本作业本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十五课短文两篇一、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狡黠.()诘.难()滞.碍()阐.证()劝诫.()死抠.()统chóu()zǎo饰()làn加()味同jiáo蜡()吹毛求cī()huò然贯通()2.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味同嚼蜡:(2)吹毛求疵:(3)寻章摘句:(4)豁然贯通:(5)因小失大: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开卷有益....,首先就要选择读好的书。

B.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C.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表现出对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是否具有节俭创新意识,是民族兴旺的决定性因素。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5.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3)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

()(4)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6-12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2016初二语文上册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题.doc

2016初二语文上册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题.doc

2016初二语文上册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题学习完语文课文知识点后大家不要忘记做题进行巩固,通过做题能够发现自己没掌握的知识点,从而尽快掌握住这些内容,为此下面为大家带来2016初二语文上册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利用这些语文作业题。

【夯实基础】1、给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遗骸( ) 两栖( ) 追溯( ) 陨石( )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汇聚(聚集;综合) 应急(应付)B、致密(招引,使达到) 排斥(除去;消除)C、扩散(使范围、规模等扩大) 熔化(使固体受热变形)D、追溯(逆流而上) 测试(测量)【课文理解】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①、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 )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 )③、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划①、《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 )②、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 )③、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 )④、《被压扁的沙子》和《恐龙无处不有》两篇文章都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 )2016初二语文上册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题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学完语文课文后能够养成做作业题的好习惯,这样大家记忆知识点会更加牢固,学习成绩自然能够得以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短文两篇
一、积累运用。

1. 下列带点词语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褶.(zhě)皱劫.(jié)难
B、遗骸(
..hái)蟾蜍.(yú)
C、两栖.(qī)深渊.(yuān)
D、追溯.(suó)衍.(yǎn)射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的生活。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使这种变化加快。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似乎常常可肯定
B、似乎一直可应该
C、几乎常常可能应该
D、几乎一直可能肯定
3.把下列句子压缩到最简形式。

①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②“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4.下面语段中划线部分有五处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三处加以改正。

几年前,①在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②长虹电器厂大幅度率先降价销售,虽然亏了本,但赢得了产销两旺,③经济效益一下子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

④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⑤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⑥反过来,死死把住“只赚不赔”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到头来是连血本都会亏掉的。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段内容,在方框内写一句恰当的话。

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龄:伽利略17岁发现钟摆原理;牛顿20岁创立微积分,24岁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21岁取得第一项专利,30岁发明留声
机,32岁发明白炽灯,33岁发明电车;徐霞客22岁开始周游各地,进行地理考察;杨振宁34岁时与30岁的李政道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原理,荣获诺贝尔物理奖……上述事实证明:
6.说说带点词语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

①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
..遍布于世界各地。

②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
..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二、课内阅读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
普通沙子。

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
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

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
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

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

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
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

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
为普通沙子。

(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
做呢?)
1.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斯石英是原苏联科学家斯季绍夫在1961年发现的。

B、斯石英和沙子是二氧化硅。

C、斯石英和沙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D、斯石英要比沙子重得多。

2.第二段中说“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依据是什么?
3.第三段中“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4.第四段第一句中“如果”能不能换成“只要”?为什么?
5.第四段括号中的话所起的作用是()
A、说明金刚石是由碳构成的。

B、说明金刚石的珍贵,变成碳太可惜了。

C、补充说明增温可以加速斯石英返回原始状态。

D、补充说明金刚石可以分解成碳,而斯石英只能分解成沙子。

三、课外拓展。

不容忽视的光污染
①你知道吗?一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吸引”并“杀死”35万只昆虫。

这是奥地利科学家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的最新发现。

②其实,很多其它动物也套因为城市的照明而受害。

大规模的人造光常常使迁徙中的鸟类迷失方向,美国芝加哥有一幢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_—2000只候鸟。

在2001年的小海龟出生期,人们在犬西洋沿岸发现了很多死去的小海龟。

据分析,刚出生的小海龟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海水中的倒影而游往海洋的。

大西洋沿岸城市灯火通明,使月光和星光黯然失色,导致那些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成海洋,最终因缺水而殒命。

③在夜晚,地球大气层会散射城市的灯光,维持较高的亮度。

动物们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精神十足,而原本用于繁殖、自卫和觅食的精力便会无端消耗掉。

环境学家还发现,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而且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

④以上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可以称为“光污染”。

其实,对人类而言,光污染的危害也不小。

近年来,很多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

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玻璃幕墙非常令人不适。

⑤除了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外,室内墙壁的颜色如果太亮也会引起视觉不舒服。

非常光滑的白墙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

所以粉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用“生态颜色”。

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⑥研究表明,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

如果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就会头昏心烦,甚至产生失眠、食欲卞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精神衰弱的症状。

⑦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1.本文中,“光污染”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文意回答,“光污染”对动物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第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
4.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书刊使用米黄、浅蓝、浅红等色泽的纸张。

请你运用本文介绍的有关知识,对这一做法作出合理的解释。

18.短文两篇
一、积累运用
1.A
2.B
3.①斯石英被转化为二氧化硅②“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答案
4.第①处在彩电严重滞销的情况下(或“在彩电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第②处长虹电器厂率
先大幅度降价销售(或“长虹电器厂大幅度降价销售”)第⑧处经济效益一下子跃居全国同行业
前茅(或“经济效益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第④处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我们懂得
了一个道理(或“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第⑤处企业如果善于运用
“亏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的效果(成效)(或“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
略,就能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
5. 本题不设统一答案。

评分要点:①点明是“年轻时期”;②点明“科学创造上取得成果”;③语言准确、简洁。

6.①“确实”是副词,有“的确”、“实在”的意思,表示情况完全符合实际,用在这个句中,
肯定了恐龙在世界各地都存在②“也许”是副词,有“或者”、“可能”的意思。

用在这个句子
里表示对恐龙灭绝的这种原因只是一种猜测,而不是结论,使表达极有分寸
二、课内阅读
1.B
2.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3.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4.能换。

因为“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加速分离”,这是事实
5.C
三、课外拓展
1.人造光对动植物和人类造成危害的现象。

2.①“吸引”并“杀死”昆虫;②使动物迷失方向;③使动物无端消耗精力。

3.因为只有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才会出现严重的症状。

(意思对即可)
4.使用色彩柔和而自然的纸张,可有效降低光反射系数,减轻光污染引起的视觉疲劳,保护视力。

(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