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金融的银行产品创新
银行行业金融产品创新与客户服务优化方案
![银行行业金融产品创新与客户服务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2dffa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8.png)
银行行业金融产品创新与客户服务优化方案第一章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概述 (2)1.1 创新的必要性 (3)1.1.1 适应市场需求 (3)1.1.2 提升服务效率 (3)1.1.3 防范金融风险 (3)1.1.4 响应国家政策 (3)1.1.5 科技驱动 (3)1.1.6 跨界融合 (3)1.1.7 个性化定制 (3)1.1.8 绿色金融 (3)1.1.9 国际化发展 (4)1.1.10 合规创新 (4)第二章金融产品创新策略 (4)1.1.11 科技驱动创新 (4)1.1.12 需求导向创新 (4)1.1.13 跨界融合创新 (4)1.1.14 明确创新目标 (5)1.1.15 评估创新风险 (5)1.1.16 优化创新流程 (5)1.1.17 强化创新协同 (5)第三章金融产品创新流程 (5)1.1.18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5)1.1.19 创意构思 (6)1.1.20 产品定位 (6)1.1.21 产品功能设计 (6)1.1.22 产品界面设计 (6)1.1.23 内部测试 (7)1.1.24 外部测试 (7)1.1.25 测试反馈与优化 (7)第四章金融产品风险管理与控制 (7)1.1.26 风险识别的重要性 (7)1.1.27 风险识别的方法 (8)1.1.28 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 (8)1.1.29 风险评估的目的 (8)1.1.30 风险评估的方法 (8)1.1.31 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8)1.1.32 风险控制的原则 (9)1.1.33 风险控制措施 (9)1.1.34 风险控制效果评价 (9)第五章客户服务优化概述 (9)第六章客户服务优化策略 (11)1.1.35 优化客户接触渠道 (11)1.1.36 简化业务流程 (11)1.1.37 提升服务效率 (11)1.1.38 完善客户关系管理 (11)1.1.39 提升客户体验 (11)1.1.40 加强售后服务 (12)第七章客户服务渠道优化 (12)1.1.41 提升网点服务效率 (12)1.1.42 优化柜面服务流程 (12)1.1.43 提升电话银行服务 (12)1.1.44 发展线上服务渠道 (13)1.1.45 摸索智能化服务渠道 (13)1.1.46 拓展社交化服务渠道 (13)第八章客户体验优化 (13)1.1.47 理念更新 (14)1.1.48 流程优化 (14)1.1.49 界面设计 (14)1.1.50 数据驱动 (14)1.1.51 服务质量监控 (14)1.1.52 客户反馈机制 (14)第九章信息技术在金融产品创新与客户服务中的应用 (15)第十章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与客户服务优化实施与评估 (16)1.1.53 明确目标与方向 (16)1.1.54 强化组织保障 (16)1.1.5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6)1.1.56 加大科技投入 (16)1.1.57 优化产品设计 (16)1.1.58 提升服务质量 (17)1.1.59 客户满意度评估 (17)1.1.60 市场竞争力评估 (17)1.1.61 盈利能力评估 (17)1.1.62 风险控制评估 (17)1.1.63 员工满意度评估 (17)1.1.64 社会影响力评估 (17)第一章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银行业在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路与策略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路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686a9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1.png)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路与策略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金融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中坚力量,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是其发展的重要策略。
本文就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路与策略做一探讨。
第二章金融产品创新的概念和意义金融产品创新是银行业生产力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而区别于传统企业的产品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具有高度专业性。
金融产品的创新,不但要满足客户需求、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增加收益,还要符合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
第三章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路1.深入挖掘客户需求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本质是服务客户、满足客户需求。
因此,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是银行产品创新的关键环节。
银行在进行市场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下,获取客户的真实需求。
同时对客户需求的细微变化进行迅速地反应,及时转变服务方式和调整组织策略。
2.开发新兴业务不断开辟和发现新业务,是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要素之一。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多元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新兴业务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例如,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银行利用网络技术,发展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以及财富管理等一系列新业务。
3.紧跟市场发展市场的发展是银行制定新产品的重要依据。
银行必须关注市场风向,充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以便在第一时间推出适应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
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驱动下,银行推出了“一带一路”债券、“一带一路”专项借款等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当前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
第四章金融产品创新的策略1.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水平银行作为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客户群体。
银行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整合相应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例如,建立客户关怀中心,提供全面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集约化地提供一站式服务。
2.强化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银行产品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银行要不断强化信息技术支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客户需求及行为模式,推出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招行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
![招行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70606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c.png)
招行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金融服务成为许多企业融资和风控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利用供应链信息进行融资,以满足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资金需求。
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招商银行以其创新的理念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一、智能风控系统招行银行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通过引入智能风控系统,实现了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风险管理。
该系统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供应商、经销商和核心企业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准确评估其信用风险,为金融机构提供科学可靠的风控决策依据。
同时,招行银行还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起供应链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信息的透明度和追溯性,提高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定制化金融产品为了满足不同企业的资金需求,招行银行还推出了一系列定制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灵活多样,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而且覆盖了供应链整个领域,包括采购融资、订单融资、仓储融资、售后回款等多个环节。
此外,招行银行还针对小微企业推出了“链融e贷”服务,通过线上申请、审批、放款等流程的简化,满足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快速需求,促进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三、金融科技支持招行银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通过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交易渠道和金融服务。
其次,招行银行积极推进移动支付和电子票据等新兴支付方式的应用,实现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时效性和便利性。
另外,招行银行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服务的智能化程度和风控水平。
四、风险管理体系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风险管理,而招行银行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首先,招行银行建立了完善的合规体系,确保供应链金融服务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其次,招行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引入了第三方机构的评估和担保,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创新
![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d588341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3.png)
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金融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金融行业大多只是做简单的汇款、存取款等基本业务,而现在,金融行业嵌入了许多新颖的业务,如信贷、借贷、众筹、股权投资等。
其中,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创新是一个相对新兴的概念,其应用范围广泛,正引领着金融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概念解释产业链是指由原材料生产、零部件制造、产品加工、流通和售后服务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
而产业链金融则是以产业链为基础,结合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产业链上各环节之间的融通和协作。
产业链金融主要有三种类型:产业链上下游融资、供应链金融和产业共建基金。
商业模式创新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创新是指利用金融资本、金融工具和金融智慧,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构建产业链金融生态系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间的全面协作和共赢。
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和手段;四是整合服务渠道和信息资源。
通过不断升级和改进,这种商业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真正实现产业链金融的价值,并获得更大的利润。
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微众银行微众银行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是马化腾、腾讯联合创办的。
该银行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通过采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
其利用前沿技术,创新金融产品,打破了传统银行的体制壁垒,实现了对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覆盖。
阿里巴巴供应链金融阿里巴巴供应链金融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商业金融平台,主要为供应链上的中小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该平台主要通过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创新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网络结算、收付款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蚂蚁金服蚂蚁金服是中国著名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旗下拥有支付宝等多个金融品牌。
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借贷、投资、保险、支付等业务,其推出的“芝麻信用”已经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之一。
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创新是当今金融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战略选择
![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战略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341f2d330912a2161479298d.png)
头 企 业 为 主体 、 以加 工 开 发 为 主 导 的农 业 产 业 化 的 成 功之 路 , 以及 培 育 主 导 产 业 、 开 发拳 头产 品 , 采 取 公 司加 农 户 的方 式 ,大 力 发展 农 村 经 济合 作 组 织 。 推 进农 村 城 镇 化 发 展 , 加 快 农 村 经 济 转 型 等 的 成 功
主 要 针 对 供 应链 的运 营 资本 管 理 模 式 适合 农 村 小 企 业 的实 际 ,通 过 系统 地 分 析 供 应链 金 融 的特 性及 融 资优 势 ,
从 农 村 经 济 特 点 和 实 际金 融服 务 需求 出发 , 提 出供 应 链 金 融 是 农 村 金 融 产 品创 新 的 不 错 选 择 . 并 有针 对 性 地 提
合作 , 实 现 整个 供 应链 的不 断增 值 。 随后 , 华 夏 银行 、 交 通 银 行 等 各 家 商 业 银 行 甚 至 包 括 四 大 国 有 银 行 都 已 涉足 此业 务 ,许 多 银 行 也 获 得 了 显 著 的成 效 。 从 实践 来 看 , 各 商 业 银 行 推 出 的供 应 链 金 融 模 式 的
服 务 对象 主要 集 中在 大 中城 市 , 涉及农村少 , 但是 ,
涉农企业 和农户 中具有 “ 企业信 用等级低 、 资产规
模小 、 财务制度不规范 、 抵 押物 不 足 ” 等 许 多 的先 天 不足 , 要获 得 银行 信 贷 支持 更 是 难 上加 难 。因此 , 要 破解这道难题 , 供 应链 金 融 不妨 一 试 ; 事实上 , 供 应 链 金 融 在 涉 农 领 域 完 全 大有 可 为 , 好 处 多 多 。一 是
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商业银行中的创新与应用
![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商业银行中的创新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e1e0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5.png)
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商业银行中的创新与应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不断扩大,供应链金融模式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中的新兴业务。
供应链金融模式通过整合金融、物流和信息流,为供应链各参与方提供融资、结算和风险管理等服务,有效推动了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商业银行中的创新与应用。
一、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基本特征供应链金融模式作为一种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金融服务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多方参与。
供应链金融模式涉及到供应链上下游的多个参与主体,包括采购方、供应商、物流公司、商业银行等。
各方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实现了融资流程的透明化和高效性。
2. 风险共担。
供应链金融模式通过供应链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降低了供应链上的风险。
例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物流信息的监控,及时发现供应链中的异常情况,从而减少供应商的信用风险。
3. 精确定量。
供应链金融模式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进行精确定量。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供应链的实时监控,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合适的融资方案。
二、商业银行中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1. 融资手段创新。
商业银行通过引入供应链金融模式,扩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传统上,企业融资往往依赖于固定资产或存货等质押物。
而供应链金融模式则更注重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通过完善供应链信息、建立信用评估体系等手段,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和便捷的融资服务。
2. 风险管理创新。
供应链金融模式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全面和准确的风险管理工具。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监控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库存情况和订单流量等,实时评估企业的偿付能力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一旦发现供应链中的异常情况,商业银行可以及时调整融资额度或采取其他措施,保障自身的资金安全。
3. 服务创新。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引入为商业银行创造了更多的业务机会。
商业银行可以与供应链上的各参与方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更加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互联-产业链金融”背景、意义与商业银行应对
![“互联-产业链金融”背景、意义与商业银行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61e869f490c69ec3d4bb7542.png)
“互联网+产业链金融”:背景、意义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索彦峰刘彬①一、“互联网+产业链金融”产生的背景和重要意义(一)产业互联网:催生“互联网+产业链金融”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我们认为,“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在麦肯锡的《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报告中,其预计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1.0个百分点。
这就意味着,在这十几年中,互联网将有可能在中国GDP增长总量中贡献7%到22%。
到2025年,这相当于每年4万亿到14万亿元人民币的年GDP总量。
随着资本的进入,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信息物理系统(CPS)等的普及和成熟,中国互联网产业也将从自成一体的产业形态加速向外延拓展,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影响力将逐步延伸到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产业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即将到来。
经济决定金融,技术决定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必须围绕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加强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这就是“互联网+产业链金融”兴起和发展的经济和逻辑基础。
同时,在产业互联网发展模式下,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可视化监控已成为可能,这也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战略下从传统供应链①作者简介:索彦峰,男,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经济学、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现任职于浦发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
本文仅代表个人学术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通信地址:上海市中山东一路12号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200002);联系方式:suoyf@,136********。
刘彬,男,管理学博士,浦发银行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实务期权定价、互联网金融。
银行创新产品方案
![银行创新产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b726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5.png)
-名称:普惠易贷
-核心功能:
-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人,简化贷款流程,提高贷款效率;
-采用信用不同客户需求。
五、风险管理
1.产品风险评估:对创新产品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2.风险控制措施: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
4.优化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促进口碑传播。
七、实施计划
1.研发阶段:完成产品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工作;
2.试运行阶段:在部分分支机构进行试点,收集客户反馈,优化产品;
3.正式推出阶段:全面推广产品,扩大市场份额;
4.持续优化阶段:根据市场反馈,不断优化产品,提升客户体验。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银行业提供创新产品方向,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助力我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方案,确保产品合规性和风险可控。
-专业性:由专业投顾团队提供人工服务,解答客户疑问。
3.产品名称:融创通
产品简介:一款金融科技赋能的创新金融产品。
产品特点:
-开放性:通过开放银行平台,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引入更多创新产品;
-定制化: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金融解决方案;
-高效性:运用金融科技,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4.产品名称:绿融通
3.金融科技赋能:通过开放银行平台,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4.绿色金融: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推出针对环保、节能、新能源等领域的特色金融产品。
四、具体产品方案
1.产品名称:智汇通
产品简介:一款集跨境支付、结算、融资于一体的金融服务产品。
产品特点:
-安全性: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交易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
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最终版)
![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2aee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7.png)
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最终版)
项目背景
当前金融行业竞争激烈,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对于银行而言,创新金融产品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
本方案旨在为银行金融产
品创新工作提供实施指南。
实施目标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银行产品竞争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提升市场份额。
实施步骤
第一步:需求调研
通过市场调研、客户意见收集等方式,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为产品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步:团队组建
组建专业化、充满创新精神的团队,负责产品创新与研发工作。
团队成员应该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能力。
第三步:产品设计
根据需求调研结果,确定产品创新方向并进行产品设计,包括产品属性、功能、市场定位等方面。
第四步:产品测试
完成产品设计后,进行产品测试,包括内部测试和客户体验测试,及时修正问题。
第五步:市场推广
在产品测试完成后,进行市场推广工作,如宣传、促销等,吸引客户关注和购买。
实施效果评估
制定科学严谨的评估指标,周期性对产品创新工作进行评估。
通过不断地评估和优化,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结论
以上是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实现创新金融产品,提高竞争力。
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案例
![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2be709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1.png)
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案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借助金融科技创新来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案例,展示他们在数字化转型和金融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1. 招商银行:智能客服系统招商银行是国内领先的商业银行之一,在金融科技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他们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客服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实时解答客户的疑问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这一创新不仅大大提高了客户服务的效率,也为银行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实现了“智慧银行”的目标。
2. 中国工商银行:区块链技术应用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被认为是金融行业的一剂良药。
中国工商银行顺应时代潮流,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
通过建立信任机制和智能合约,实现了供应链中货物流转和交易信息的可追溯性和透明性,有效防范了风险,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金融服务。
3. 交通银行:移动支付和云计算交通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创新,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系统。
这一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在线支付、扫码支付等常见功能,还通过整合企业的会员卡、优惠券等资源,提供了个性化的消费体验,提高了用户粘性。
与此同时,交通银行还借助云计算技术来扩展自身的业务,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云服务,满足企业和个人用户的不同需求。
4. 农业银行:大数据风控系统农业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他们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系统。
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够实时监测和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贷款发生。
这一创新使得农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更加安全可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 中国银行:人脸识别技术中国银行致力于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他们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来加强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通过这一技术,客户无需使用传统的密码和短信验证码,只需用自己的面容进行身份验证,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和交易安全性。
银行产品创新案例分享
![银行产品创新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db0a17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3.png)
银行产品创新案例分享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发展,银行产品的创新已经成为银行竞争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分享几个银行产品创新的案例,以探讨银行如何通过创新来提高客户体验和满足不同需求。
案例一:移动支付与数字银行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移动支付进行交易。
某银行看中了这一机遇,推出了一款移动支付产品。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绑定银行卡,实现线上线下支付,便捷高效。
该银行还将移动支付与数字银行相结合,用户可以随时查看账户余额、进行转账等操作。
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还推动了该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案例二:智能投顾服务传统投资咨询服务大多需要预约和面对面的沟通,费用也较高。
某银行推出了智能投顾服务,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根据客户需求和风险偏好,为客户提供定制的投资建议。
投资者可以随时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咨询,无需付出额外费用。
这一创新不仅降低了客户的投资门槛,还提供了更加便利和个性化的投资服务。
案例三: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某银行构建了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将银行的各种金融产品集合在一个平台上。
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开设存款账户、申请贷款、购买理财产品等。
同时,该平台也提供了金融知识和教育的内容,帮助用户提升金融素养。
这一创新不仅方便了用户的金融操作,还为银行提供了更多的销售和服务机会。
案例四:社会责任金融产品某银行推出了一款社会责任金融产品,通过募集资金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支持。
用户可以购买该产品并选择资助的项目,银行将根据用户的购买比例将资金用于相关社会公益事业。
这一创新不仅帮助银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满足了用户对于社会责任的需求。
案例五:共享经济金融服务某银行与共享经济平台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服务产品。
用户在使用共享经济平台的同时,可以直接使用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如信用贷款、保险等。
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银行产品创新不仅关注产品本身的改进,更注重提升用户体验和满足用户需求。
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新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
![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新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28b566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13.png)
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新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变化,银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并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银行业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推出新的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
本文将介绍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新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数字化银行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传统的银行服务逐渐被数字化服务取代。
比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数字化服务的推出,使得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查询账户信息,方便快捷。
二、移动支付移动支付是银行业金融创新的重要一环。
通过将银行卡与移动设备绑定,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NFC等技术进行支付。
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进一步促进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是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通过与供应链各个环节相关方合作,银行可以提供融资、支付、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满足供应链企业的资金需求,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效率。
供应链金融使得传统的银行业务模式得到了创新,并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四、在线理财在线理财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自主投资或跟踪投资指数等方式进行的金融理财服务。
通过手机App等工具,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市场动态、投资产品,进行购买和管理。
在线理财的兴起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金融市场中来,享受到财富管理的便利。
五、区块链技术应用区块链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对于银行业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交易的去中心化、透明化等特点,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供应链金融、交易结算等方面,区块链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银行业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六、智能客服智能客服是人工智能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之一。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技术,智能客服可以为客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
客户可以通过智能客服了解账户信息、理财产品等,享受个性化的服务。
银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
![银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a2d7c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0.png)
银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银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银行不断探索和创新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
本文将围绕银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展开论述。
一、移动银行移动银行是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让客户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各种银行业务操作。
移动银行的出现,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
客户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账户余额、转账支付、开通理财产品等,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资金管理和理财选择。
二、在线贷款在线贷款是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又一个重要领域。
借助互联网技术,银行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提供贷款服务,简化贷款申请过程,加快审批速度。
客户只需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必要的文件材料,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快速进行风险评估。
在线贷款不仅方便了客户,也为银行提供了更多的借贷机会,促进了金融业务的发展。
三、智能投顾智能投顾是一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投资建议和服务的模式。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为客户推荐最适合的投资组合。
智能投顾不仅解决了传统投资咨询的高门槛和高费用问题,也提高了投资效率和投资收益。
客户可以通过智能投顾平台随时了解投资组合的情况,并进行调整。
四、虚拟银行虚拟银行是指不具备传统实体网点的银行机构,其完全依靠互联网进行业务开展。
虚拟银行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银行的地域限制,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办理金融服务。
虚拟银行以低成本、高效率和便利性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
同时,虚拟银行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如网络安全等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五、生活方式金融生活方式金融是指银行通过了解和满足客户的生活需求,提供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社交媒体数据等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比如,针对喜欢旅游的客户,银行可以提供旅游分期付款、旅游保险等产品。
生活方式金融将金融服务融入到客户的日常生活中,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粘性。
供应链金融1+N模式创新与发展
![供应链金融1+N模式创新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4add4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6.png)
供应链金融“1+N”模式创新与发展所谓供应链金融“1+N”模式,是基于供应链结构的特点及对商品交易的把握,围绕某“1”家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为供应链上下游的“N”家企业提供全面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一供应链金融“1+N”模式发展概况我国商业银行开展“1+N”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时间较晚。
2003年7月,深圳发展银行在全国率先推出了“1+N”供应链金融服务。
2005年7月,深发展开始着力树立“贸易融资专业银行”的形象,并全力打造“供应链金融”品牌。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深发展开展的“1+N”供应链金融服务授信额达2500亿元,对其公司业务利润贡献率达25%,不良率仅为0.57%。
2008年,交通银行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根据行业特点、发展前景及产业链的价值,将钢铁、汽车、工程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确定为供应链金融重点行业,全面开展“1+N”供应链金融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根据交通银行大客户管理系统的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全行“1+N”供应链金融项下总计85条供应链,涉及16个行业,累计签约核心企业85户、链属企业1148户。
其中,当年新增核心企业77户、链属企业1059户;已签约核心企业和链属企业授信余额合计426.38亿元,较年初增长990.76%。
围绕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迫切的融资需求,国内多家商业银行也纷纷效仿并开展了“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等名异实同的类似服务。
同时,随着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拓展,渣打、汇丰等以传统贸易融资见长的商业银行,也逐步加入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竞争行列。
总体上来看,国内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仍然不大,但是它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却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潜力巨大。
二供应链金融“1+N”模式和产品(一)运作模式分析1.运作机理基本内涵:以核心企业“1”带动上下游的中小企业“N”进行融资活动,“+”代表两者之间的利益、风险进行的连接。
运作机理:围绕某“1”家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供应链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整合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见图1)。
茶产业链融资:模式、问题及对策——基于产业链金融的视角
![茶产业链融资:模式、问题及对策——基于产业链金融的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568628f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4.png)
收稿日期:2021-8-20初稿;2021-10-10修改稿作者简介:薛小飞(1988-),男,硕士,助理研究员,经济师,研究方向:产业金融、农村经济。
E-mail:imresearcher@yeah.net茶产业链融资:模式、问题及对策———基于产业链金融的视角薛小飞(福建华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4)摘 要:茶产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促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支柱。
由于茶产业链利益链接机制缺失、产业链各个环节割裂,导致无法有效运用供应链金融以化解融资难题。
部分银行做了系列尝试,形成了政府主导型、银行主导型、银企合作型等融资模式。
但是这些模式仍围绕传统融资方式进行碎片化创新,不足以支撑茶产业链的发展。
为此,本文从茶产业链建设、产业链金融创新及茶产业链数字化发展3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链金融;茶;绿色金融;商业银行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20(2021)04-0210-08犆犺犪犻狀犉犻狀犪狀犮犲犳狅狉犜犲犪犐狀犱狌狊狋狉狔:犗狆犲狉犪狋犻狅狀犕狅犱犲犾狊,犅犪狉狉犻犲狉狊犈狀犮狅狌狀狋犲狉犲犱,犪狀犱犘狉狅狆狅狊犲犱犛狋狉犪狋犲犵犻犲狊犳狉狅犿犪犖犲狑犘犲狉狊狆犲犮狋犻狏犲XUEXiao fei(犉狌犼犻犪狀犗狀犲犅犪狀犽犆狅.,犔狋犱.,犉狌狕犺狅狌,犉狌犼犻犪狀350004,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Crucialtocountyeconomy,theteaindustryplaysapivotalroleintheruralrevitalization,farmer’sincomegeneration,andlocalresident’slivingstandardimprovement.However,withoutafunctionalmechanismtointegrateintothechainfinanceinthenation,theteaindustrylackedareadyaccesstothepropervenuesforitsfinancialneeds.Inthepast,somebankinginstitutionsmadeattemptsusinggovernment led,bank led,orbank business cooperativeoperationmodelstoestablishthelinksfortheindustry.Butthoseapproachesweremanagedlargelyinthetraditionalpatternsandfailedtoeffectivelysupportthedevelopmentofthebusiness.Thisarticlepresentsa3 dimensionalstrategyfromtheperspectivesofbusinesslinkestablishment,innovativefinancing,anddigitizedmanagementasfoodforthoughtfortoday’steaindustry.犓犲狔狑狅狉犱狊:industrychainfinance;teaindustry;greenfinance;commercialbank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自古以来中国茶叶就远近闻名,如今更是“茶香飘天下”。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产品创新案例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产品创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93ac5c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e.png)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产品创新案例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也开始加强金融科技产品的创新。
以下是一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产品创新案例:
1. 人脸识别支付:该技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来完成支付过程,
不需要密码或者银行卡。
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拍摄自己的脸部照片,该技术会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验证用户身份,然后完成支付。
2. 移动支付:移动支付是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用户可以通过
手机完成支付。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发移动支付应用程序,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
3. 云存储:商业银行可以将客户的银行账户信息等重要数据存
储在云端,可以更加安全地保护客户的数据,并且可以让客户随时随地访问自己的账户信息。
4. 大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客户的消
费习惯、借款记录等数据,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5. 区块链技术: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建立一个去中
心化的交易系统,实现更加安全、快速的交易过程。
以上是一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产品创新案例,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也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 1 -。
银行行业的创新金融产品
![银行行业的创新金融产品](https://img.taocdn.com/s3/m/1cb1c2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0.png)
银行行业的创新金融产品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中,银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银行不仅提供传统的储蓄、贷款等服务,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
本文将探讨银行行业的创新金融产品,并介绍一些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例子。
1. 互联网银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银行成为银行行业的一种创新金融产品。
互联网银行通过在线平台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处理银行业务,无需亲自到银行网点。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不仅为客户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服务,还带来了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 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作为创新金融产品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接受。
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支付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银行推出的移动支付产品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快捷的支付方式,有效减少了携带现金的风险,并且为用户积累了丰富的消费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精准的市场营销手段。
3. P2P网贷P2P网贷是银行行业另一个创新金融产品的范畴。
P2P网贷平台通过将出借人与借款人直接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去除传统金融机构参与的中间环节,降低了借贷成本。
这种新型的借贷方式为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等提供了更便利的融资渠道,同时也提高了出借人的收益。
4. 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创新金融产品。
虚拟货币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安全、方便的交易,同时也可以跨越国界进行支付,具有可编程性等特点。
比特币是最著名的虚拟货币之一,其成功推广为该领域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虚拟货币的兴起使得传统金融机构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和竞争策略。
5. 个性化金融服务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银行行业正积极推出个性化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通过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喜好等数据,银行能够提供更为精准的产品推荐和定制化服务。
这种创新金融产品不仅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还能够增强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总结银行行业的创新金融产品在不断涌现,并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3ca3a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5.png)
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商业银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创新与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选择和服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和意义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整合以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为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提供融资和风险管理的一种金融业务模式。
它的出现不仅提升了供应链的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还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利润。
二、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1. 应收账款融资:商业银行通过向企业提供融资,将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物,提供流动资金支持。
2. 仓储融资:商业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仓储贷款,以企业存放在仓库中的货物作为抵押物,提供资金支持。
3. 订单融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订单情况为其提供资金,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4. 物流融资:商业银行通过为物流公司提供融资,加强物流服务能力,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
5. 资金池融资:商业银行通过建立资金池,将企业的闲置资金进行有效配置,提供灵活的融资支持。
三、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价值1. 降低融资成本:供应链金融通过整合企业间的信用和资金关系,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
2. 降低风险:商业银行通过采取多种风险防控措施,减少了企业在供应链中的风险,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
3. 提供增值服务:商业银行不仅提供融资支持,还可以提供供应链的金融管理咨询、供应链风险管理等增值服务,帮助企业提升供应链运营能力。
4. 拓宽融资渠道:商业银行通过与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合作,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选择。
四、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中的挑战与应对1. 风险管理难度大:供应链金融涉及多个环节和多家企业,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对供应链的全面监控。
2. 信息不对称: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流通,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6442b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6.png)
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链金融服务成为了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话题。
产业链金融服务是指以产业链为基础,以金融服务为手段,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价值的提升和风险的控制。
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创新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如何实现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创新是当前金融业者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关注点,也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建设创新型国家、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基本概念产业链金融服务是指以产业链为基础,通过金融服务的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全面的融资、信贷、风险管理、支付等服务。
在实现产业链金融服务过程中,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政府和产业界的合作也是实现产业链金融服务的重要因素。
二、产业链金融服务的优势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产业链金融服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
2. 提高融资的安全性,降低风险。
3. 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推动。
三、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创新要求1. 完善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在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中,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产业界紧密合作,形成包括融资、投融资交易、信用评估、支付结算等服务在内的完整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以实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 提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金融机构在参与产业链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控制和消化,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实现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安全和稳定。
3.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是实现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
如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这些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实现更好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四、传统金融服务对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制约1. 风险控制不足传统金融服务主要集中于对个体和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而对于产业链上游、下游企业及相关机构风险的评估和控制,较为欠缺。
2. 经营理念不匹配传统金融服务强调以票据、抵押为主要融资手段,而实体经济对于生产流程财务风险的控制要求企业需要更多的稳定长期融资,才能确保生产运营稳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产业链金融的银行产品创新
摘要: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同样需要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是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最重要的瓶颈.希望设计一种创新的银行产品,以产业链为基础,通过产业链金融的机制,联合核心企业与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实现资金更合理的融通.最终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实现多方共赢。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企业;产业链融资;银行产品
一、产品设计的背景
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拓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解决就业问题,拉动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而且已成为公认的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总数已达4200多万家,为国内全部企业总数的99.8%;中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然而,与中小企业对国经济50%的贡献率极不对称的是其只占有不到全国22%的金融资源;规模小、经营风险高;国内经济政策环境;银行的经营理念等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
总而言之,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最重要的瓶颈。
作为银行,同样需要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首先,根据银监会要求,存贷比监测正由过去按月度频率申报改为以月为周期申报
日均数据,日均存贷比不得高于75%。
在这样的形势下,商业银行贷款可调控的余地相比以前有所减少,银行揽储惜贷将会愈演愈烈,贷款投放会受到影响,为应对政策的变化,银行更应当注重中小企业市场;其次,金融机构间的信贷业务竞争加剧,一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银行机构数量大幅增加,多元化竞争趋势不断提升,传统意义上的优质客户已基本被各银行瓜分完毕;另一方面,银行还要面对非银行机构对其信贷业务的冲击,其中既有财务公司,农村信用社等的直接竞争,还包括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的间接竞争,另外,融资脱媒化也在挤占着银行的信托市场,这就要求银行拓展业务范围,实现收益的多元化,以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二、银行产品的设计思路:
经研究发现,产业链融资的方式能很好的起到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产业链融资是指金融服务机构通过考核整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状况,通过分析考证产业链的一体化程度,以及掌握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风险、资金实力等情况,最终对产业链上的多个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一般来说,产业链中除核心企业之外,其上下游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链金融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中小企业缺乏信用基础是贷款难的一个主要原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因此被挡在了银行的大门之外,但中小企业在产业链
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一般起到原材料的运输、中间产品的加工等作用,若将某一条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供销企业联系在一起,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产业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多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三、基于产业链融资问题及应对:
上游企业与核心企业为先货后款的形式存在两个困难,一是资金回流不稳定,这可由银行对核心企业进行担保,为核心企业提供商业承兑汇票,该汇票以一定时间为期限,到期自动付款,银行为汇票提供保贴服务。
二是购买生产资料的资金不充足:通过对核心企业的授信,以核心企业对上游企业的订单为担保物,向上游企业提供贷款,届时核心企业的款项支付将先直接支付给银行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多为先款后货的形式:下游企业易受到现金流不足与产品积压的问题.通过对货物的质押或者抵押,或者两者皆有的方式,加上核心企业对下游企业提供可行的信用支持,如在销售困难的情况下可进行退货等协议来进行,银行为其提供贷款.产品积压:通过银行的营销网络,帮助下游企业进行商品的推销
四、产品的主要功能:
1.融易通卡,分为核心卡,上游卡,下游卡.而根据产业链的不
同,区分不同的产业链的卡的种类.
2.核心卡的持卡人为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当核心企业持有此卡是,该核心企业便享有授信权限.
3.获得上游卡的企业可以在产业链生产中直接从银行得到相应交易的货款而不必等待核心企业的付款周期.以及核心企业延期付款的不稳定性.
4.获得下游卡的企业可以在产业链生产中向银行申请由银行来支付向核心企业购买产品需要的预付款以及货款,并将所购产品进行质押,并在其本企业将产品售出后,由销售所得逐步赎回质押产品.
5.此卡每年升级一次,等级越高企业享受的授信度越高.根据企业过去一年的财务数据,经营状况,信誉情况,从而判断资质的稳定性.若达标视情况给予升级,若未达标,则给予降级.若经营状况恶化,信誉恶劣.则将其逐出融易通融资圈.
五、产品风险控制方式:
考察产业链的成熟度,供求关系,对处在衰退行业中的产业链不给予信贷支持;并考察产业链是否会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
采取抵押或质押的方式对企业进行信贷准确根据抵押物或质押物的价值放款,考察单个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将产业链中生产、供应和销售上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捆绑,建立信息系统,将上下游企业组织在一起,实现产业链的共赢.
设置严格的企业准入机制,选择优质、经营能力强、资金雄厚、诚信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并要求核心企业配合银行做好风险防范的工作.(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杨勇李晓明郭文娜.产业链理论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的运用[j].北方经济,2006.
[2]储雪俭.供应链金融物流与产业链发展探讨.和讯财经原创.
[3]供应链公司的未来——走访ups总部.网易资讯,2008—2—13.
[4]唐俐,邵玉华.中小核心企业产业链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